今天随意翻阅《中国图书商报》看到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在前6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的报道。报送范围为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出版、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的优秀青少年图书”。想起从小学到初中,对被老师压迫购买或者是学校统一订购的诸如此类的 “向青少年推荐”、“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教育部推荐课外阅读”等书籍资料很是反感,以至于即使是我喜欢的作品,只要书皮上印有“×××推荐”或 “×××教育读本”,就坚决不看。那个时候,认真阅读这些读本,特别是有意让老师发现的话,那么在老师眼中,你就是爱国守法、品德优良的好学生。
仔细看了一下这次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送图书的标准规定:“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科学精神,颂扬真善美,反映时代风貌,重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统一。内容生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阅读特点。”按照这个标准,别说“每社报送数量不超过5种”,就是让全国出版社每社报送一本,估计都不可能有。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国特色”,于是就在网上查阅了国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看来这并非我们的特色,诸如美国就有个“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推荐的“夏日心爱图书”的书目,这个书目确定了推荐给幼儿园直到高中12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图书达300多种,但是我怎么也查不到这三百本图书的书目,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中引进出版的35种书目。于是只能窥其一斑来做个比较。
在网上查“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也基本查不到过多的信息,丝毫比不上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牛气光芒。再查看了他们推荐书目中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的书目,是具体细分到按照不同年级阶段来推荐的,而在4-6年级阶段就有《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7-8年级阶段有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9-12年纪有《瓦尔登湖》、《本杰明?弗兰克林自传》等;再查阅了下第6次总署推荐的书目,道德类书目如《善的教育》、《像雷锋那样》、《星火燎原》、《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被置于显著位置;知识类和文学类里,除却显有的一两本如“夏日心爱图书”选取的那种类型的文学经典以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那些简单读物外,即使是知识和文学类的书籍,也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简单对比和梳理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亦可引申出很多问题:
首先,以国家权威机构的形式向青少年推荐阅读书目,普及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身心修养,就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视野而非政治的视角来选取。文化教育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将爱国主义教育置于其文化教育里,并在阅读和学习标准上过分强调,其实是在缩小青少年的阅读视野,削弱其独立思考能力。而文化普及教育和思考方式的培养,其实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我并不反对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爱国主义不是靠书本和说教教育出来的;我反对的是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以及将文化教育置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流中。本来,从小到大,从我们进学校起,就从各方面接收着爱国主义熏陶,而在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和自我提高方面,他们接触到的读物和教育依然是那周而复始的一套,一来不是文化熏陶的正确方式;二来会使得青少年在宝贵的学习时期局限了自己的视野,很多该读的书没有读,该了解的知识没有去了解。
北大教授钱理群、陈平原等曾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在论述中国教育方式时,过分局限于所谓的爱国主义标准。他们就说道很多作家作品,像周作人,就是因为所谓的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标准的限制,使得中国的学生直到高中还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还没有从他们那里汲取到文学营养和文采、思想等,即使是鲁迅的著作,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阶段接触的也甚少,非要等到大学阶段才来和学生讲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简直就是对中国教育的嘲讽。我们时刻关心着“祖国花朵”的机构和专家、老师们,可能是过分低估了中国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准。他们害怕我们的青少年读了周作人就会当汉奸,读了陈独秀就会右倾,读了鲁迅就会满大街骂人。
其次,说道文化熏陶,我们似乎颇有自信,认为华夏经典,老祖宗的一套完全可以替代世界文化的经典。就在当下的国学热潮里,也有数不清的教授们,抱着老祖宗的典籍,挑出点话来,用他们的学识渊博发挥下,来证明别国的文化成就等,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了,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一柱擎天。从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推荐的“夏日心爱图书”书目来看,他们的确是一点没有那种自信,吸收的作品反而多数是国外经典。在庙堂高处的用心良苦的推荐里,在落实全面的教育规划里,我们读《三字经》、《千家诗》再读老庄孔孟,再读冰心巴金老舍矛盾;从来就没什么改变。一味地迷恋自身文化经典,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其实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不自信,也是缺乏文化包容和独立思考的体现。
传统文化精髓当然需要继承,但是学生只是抱着那些老庄和名著,在我们的宣传和教育下,自信满满地认为我们的文化多牛逼,到最后只能是固步自封,缺乏广阔的视野和看问题的多角度、思考问题时的深度。其实,到时候等我们的青少年长大和别人探讨时,就会像韩寒在厦大演讲里所说的:“说穿了,这样就像相亲的时候女方问你有没有钱,你说你祖宗十八辈上有钱,这是没用的。”所以,我倒建议总署真是关心下一代,不要去限制推荐书目的出版时间和高唱爱国主义,而是如美国一样,把自家经典和别人的经典都吸收过来,多花点时间,按照文化教育的视角,理出一份按照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书目来,不需要来个牛逼哄哄的第7次推荐、第8次推荐、第N次推荐。
再者,回到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其实,缺乏全局视野的知识培养、缺乏实质文化的细心栽培式的过分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要么是一句空话、一种假大空的形式,要么会演化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样培育出来的花朵们,到真正开放的时候,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耐心和能力、自我反思的素质和意识,这样,才会出现我在原来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情形:我们会有因为一个曾轶可而争论得头破血流的精力,却没有去为千千万万隐藏着的张海超呐喊声援的精力;我们会有因为韩寒的一句漫不经心的对“大师”的“亵渎”而拔高到当代青年危机的意识,却没有因为农民工一滴辛酸苦楚的眼泪而拔高到要求国家政策调整的意识;我们会有因为美国拍了《功夫熊猫》而“捍卫”“民族文化”、因为马丁?西科塞斯翻拍了《无间道》而沾沾自喜,弘扬“民族精髓”的兴趣,却没有因为国内高校论文引用在世界学术界寥寥无几而反思自省、没有因为L晓波、艾未未在强权下的遭遇而联合起来要求言论自由,体制完善的兴趣;我们会有因为圣火法国受辱而去全民抵制家乐福的激情;却没有反观自身,踏实奋斗让你不敢辱华的激情。
其实,有时候道理很简单,但是在中国,这些简单的道理总是需要破费口舌才能说清,正如大学一辅导员所说:“总有一款‘中国特色’适合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