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同谋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知错就改(上)

同谋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知错就改(上)

所属书籍: 同谋

    第三十一章知错就改(上)

    “你没回北京?”韩俊骁回家进门的时候,她妈问。

    “没,李千书回去了。”韩俊骁说。

    “我还以为你也要回去,”她妈说,“你不是说要帮她吗?”

    “是啊,”韩俊骁说,“她那么倔,也不知道我的话她听进去了几句。”

    “这孩子虽然倔,但分得清是非曲直,从小脑子就聪明着呢。”她妈说。

    聪明是真的,但李芊舒从小到大的聪明,似乎也并没有给她带来她年少时曾经梦想过的那个未来。

    李千书回到北京家里后,接到了陶远的电话。事情闹得一地鸡毛之后,这是他第一次给她打电话。“出来聊聊吗?”他问。

    “行。”李千书答应得倒是爽快,旋即打电话给侠姐,“你的那个律师朋友有空吗,咱们去见一见陶远吧。”

    陶远约了家咖啡馆见面,一看到李千书三个人先后进来,走到他面前,他就苦笑了一下。

    “也不用这么如临大敌吧,”他说,“不就是要打官司吗?无非就是逼我认个错,你们又能得什么好?”

    “当然能。”侠姐说,“你先把我借你的钱还我,我后悔了。”

    李千书摇了摇头,制止了侠姐继续出言相讥,然后平静地在陶远面前坐下来。

    “说吧,”她说,“想聊什么你就聊,我这边律师都听着呢。”

    “千书,”陶远说,“是我做错了。”

    李千书有些意外地看着他,“怎么,这是来演苦情戏码了?我当然知道你错了,不然怎么现在各种筹备打算给你一个深刻的教训呢?”

    陶远听出了她言语中的讽刺,也没反驳,只是自顾自地继续说,“其实打算这么做的时候,我就已经后悔了,侠姐又那么仗义地借了钱给我,但是……事情已经闹大了,收不回来了。我发誓,我真的没有想到会闹成这样。”“那张对话截图是不是你给媒体的?”李千书问。

    “……是。我特意去问了韩俊骁,就是想用她的回答截图。”陶远回答。

    侠姐在一旁悠悠地叹了口气,“我说千书啊,”她说,“你还真是点背,这些年你这么拼命,每次我都觉得,以你这劲儿,怎么也该翻身了,没想到又栽在男人手上。”

    “……又?”陶远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他并不需要捕捉的信息。

    李千书没理他,也没接侠姐的话,“栽不了。”她说,“从今天起,我也不会在你面前有任何伪装,我装够了。我打这个官司,不止是给你的教训,也是给我自己的。我们活到现在,都欠自己一个真相。你们只看到我这些见不得人的过去,没看到过我是怎么一步步爬出来的。我让你看一看。”

    韩俊骁提着礼品敲开门,门里站着位白发的老者,从老花镜底下疑惑地打量她。

    “你是?”他问。

    “顾校长,您还记得我吗?”韩俊骁问,“我是00级,03年从育才毕业的,韩俊骁。”

    校长看了她好一会,把眼镜摘下来,又看了一会,这才惊讶地笑起来,“韩俊骁?记得,记得啊!你是你们那届的状元。还在誓师大会上,代表毕业生,讲过话!”

    “校长果然好记性,”韩俊骁说,“抱歉,多年没见,今天冒昧上门。我是从同学那问到您地址的。实在不好意思突然来打扰您。”

    “不打扰,不打扰,”校长把韩俊骁让进门,“退休之后,基本也没什么人来找我了,以前的学生更少。毕业了,离家了,这一茬一茬的,也没人再回学校了。”

    两个人又聊了些学校的事,韩俊骁就没再绕弯子,直接说道,“校长,其实今天来,我是来跟你道歉的。”

    “道什么歉?”校长奇怪地看看她。

    “我爸爸……前阵子去世了。”韩俊骁说,“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他。”

    “有点印象,我记得你考状元之后,你爸还挺高兴的,说要请老师们吃饭,别的就不太记得了。你也节哀。”校长说。

    韩俊骁摇头,“我说的不是那件事。您还记得当年,有一个五中的小姑娘跑到您办公室去,说招生选拔考试是她替我考的,那件事吗?”

    这话倒是引起了校长的思绪,他低下眼睛,琢磨了好久,才慢慢地说道,“记得。那个小姑娘在走廊里手写了那么多张卷子,我当时确实很惊讶。”

    “当年我撒了谎。”韩俊骁说,“那次考试,就是她替我考的。她是一个可以考得过高三学生水平的初中生,而我,本来初试就不应该入围,后来复试才会理所应当地被刷下来。”

    她说完这番话,却没有在校长脸上看到意外的神情。校长拿了块布,不紧不慢地擦着手里的老花镜,笑着说,“我知道。那个小孩写下来的每道题目我都看过了,根本不像是她后来说的,从别人那里背下来的。何况,如果不是她,她何必要特意跑到育才来跟你争一个真假?”

    “您知道?”这下轮到韩俊骁吃惊了,“那您……没有戳穿我。”

    “你们都自己承认了,想必早就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何况,考不上的总归考不上,考得上的,也不会因为错过了那一次考试就终生无缘。”校长说。

    考不上的总归考不上,可不就是自己吗。韩俊骁心里想。但李芊舒呢,如果那只是她众多机会中的一个,她在后来的岁月里,又怎么会拼命去争得头破血流却还是功亏一篑?

    “孩子,你不要自责,同样,也别责怪你爸爸。咱们这代人,有时把教育看得过重,有时却又看得过轻。希望你们长大成人了,不要太怪罪我们。”校长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说。

    “我没有责怪,”韩俊骁说,“从小到大,我爸都告诉我,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却从来没能在心里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不想责怪他,也不想责怪我自己,我只是想,如果我知道什么是错了,或许才会改得更好一点吧。”

    从校长家里出来,韩俊骁绕了点路,回到育才校园里走了走。正值周末,学校里空无一人,操场和教学楼都早已翻修过,从原来的教室窗口望去,再也看不见操场上踢球的身影。操场的看台也早就被拆了,树丛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单双杠和整洁的草坪。

    校门口的光荣榜上贴着青春洋溢的笑脸,不知道会不会有家长强行把那些照片撕下来,贴上自己家孩子光宗耀祖的证据。

    韩俊骁转了一圈之后,匆匆离开,她没有工夫伤怀慨叹,她还有下一个地方要去。

    她从她爸老同事那里问来了李芊舒以前在五中的班主任的电话。那位老师也早已退休,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带孙子。韩俊骁找到他家里的时候,他正在小区楼下坐着,陪着小孩晒太阳。

    “王老师您好,”韩俊骁说,“您可能不认识我,我以前在五中的时候,您没教过我。”

    “啊,那你找我,有什么事?”王老师看着她。旁边咿呀学语的小孩子挪过来,讨嫌地扯着韩俊骁的裤脚,把玩具铲里的沙土倒在她鞋子上。

    “我来是想问您一件事,”韩俊骁跺了跺脚,“您还记得您以前的学生,李芊舒吗?03年毕业的。啊,应该说是没毕业就走了。别人都说她是被学校开除了。”

    老师愣了愣,很快就说,“李芊舒?那可记得,当年可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家里没人管,跳了级又跳回来,可是闹得满城风雨呢。”

    “那,她当初到底为什么被学校开除啊?”韩俊骁连忙问。

    “问这些有意义吗?”李千书直视着坐在她对面的陶远,“如果我现在问你,你为什么坐牢?你是会好言好语地跟我解释呢,还是起来揍我一顿?”

    陶远不做声,看了一眼一旁的侠姐。

    “陶远,”侠姐说,“我这个人,向来恩怨分明,一码归一码。你当年欠我的情,我一直记得,团团也会感谢你。但你这一次对千书的做法,我不能原谅。”

    “你欠他的情早就还了,”李千书说,“他跟我一样,不醒悟,就会永远在那个无底洞里陷下去。”

    “其实,”陶远说,“舆论闹大之后,你家人又来找过我。”

    “干什么?”李千书问。

    “他们尝到了网络传播的甜头,又发现我有媒体的路子,就跟我商量,能不能买通媒体继续做新闻,甚至还差点答应了一个节目的邀请。”

    “什么意思?!”李千书大惊。

    “他们想在镜头前,仔仔细细地讲来龙去脉,讲你怎么不赡养他们,要跟他们断绝关系,你弟弟还差点被一个经纪公司骗,说可以帮他当网红出道赚大钱。我后来把他们拦住了,我说做这些是要他们花大钱的,不然炒作达不到效果,他们才遗憾作罢。”

    李千书愣了许久,才冷笑一声。“真行啊。”她说,“他们对我真的一点都不想留余地。我原本想着,断了他们的钱,给他们一个教训,以后不会再来烦我了。现在看来,我真的后悔没把他们一起告上法庭。”

    她看了看陶远,“你看看我现在这样子,你还要为你家人背的那些高利贷,赔进你这些年攒下的所有家当吗?”

    这句话戳到了陶远的痛处。他颓然地低下头,用手捂住了脸。

    “我做不到。”他说,“我不像你,我做不到。”

回目录:《同谋》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