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对的人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对的人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所属书籍: 对的人

    天还没亮透,娘仨上车了,八斗有些恍惚。那年他去北京读书,老妈和周叔到车站送他,那时候还没有高铁,得坐一夜的绿皮火车。这一转眼,人都没了。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老妈去北京的落脚点,已经被姐姐安排明白了。但八斗觉得愧疚,虽说姐夫不在家,默默也需要老人帮忙带带,老妈先去三元那儿,最合适。可他是儿子呀!在他观念里,赡养老人这块儿,儿子应该比女儿站得更靠前。

    这些年,姐姐三元也有意无意地在他耳边灌输:“八斗,你是男孩,咱家顶门头,还得靠你。”每次听到这话,龚八斗一面觉得心虚,怕自己做不到,一面又必须万丈豪情,坚定信心。就是冲,就是突围,他必须做到。

    车厢轻轻摇晃,过山东了。姜兰芝去洗手间,八斗才见缝插针对三元说:“姐,妈到你那儿,行吗?”三元没抬头,她忙着逛一号店,正在买打折卷纸。

    过了几秒,龚三元才说:“不行能怎么着,去你那吗?一笑能同意?”说到关键点了,态度清晰。

    八斗被激得不得不拿出男子气概:“有啥不同意的,孝顺老人不应该的吗?两套房,拿出一套给妈住。”

    三元接话接得快,说:“拿出一套,就少了一套的房租,一笑能愿意?”反正问题都在一笑身上。三元现在提起一笑,总是吊着口气,讽刺地,揶揄地,配以轻微白眼。

    八斗说一笑不是在钱上计较的人。

    三元接着说:“关键你们那两套距离远得跟两个市似的,妈去住,一个人撂那儿?还不如搁老家呢!”八斗被撅得直咽唾沫。三元又找补说:“反正你姐夫暂时不在家,不着急,等将来人回来了,再说。”

    八斗当然明白三元对他老婆的不满,尤其这次,大事人没到,太不像话。但一笑每天来个电话,钱也给足。但说一千道一万,这不是光钱的事儿啊!亲情能用钱买来吗?亲人在一起的陪伴感、支持感,尤其是遇到事的时候很重要!尽管八斗极力想为一笑开脱,但内心深处,他对冯一笑的做法不认同,不嘉许,很反对。

    下了高铁,三元没让八斗跟着。她和姜兰芝叫车回固安。八斗坐地铁回家。他给一笑发了消息报平安。一笑让他到草房站告诉他,她提前给他点外卖。到家时,外卖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八斗快速去冲了个澡,然后才开始吃饭。一笑道:“我就知道你在车上不会点餐。”八斗笑笑,说:“车上盒饭又贵又难吃。”一笑略带鄙夷地说:“你就算有一个亿,照样过得像个穷人。”

    八斗听着不舒服,但没反驳,继续扒饭。

    一笑又问老家怎么样。八斗说处理完了。跟大哥大姐的纷争,他始终没全部告诉一笑——不是啥光彩事儿,得剪裁着说。

    “人呢?”一笑追问。

    “什么人?”八斗嘴里有饭,说话含混不清。

    “周叔。”

    “没了,烧了,埋了。”八斗叹息。人生没意思,几个字就交代了。又说:“妈过来了。”一笑哦了一声,说知道,你不是说了吗。八斗说:“暂时住在大姐那儿。”他用了暂时两个字。一笑却似乎没听出味儿来,道:“咱周末去看看妈。”看老人是孝顺,可这孝顺的程度,八斗不满意。他觉得冯一笑怎么连个客气话也不说,起码应该热情邀请,来不来是妈的事。怎么能把妈推到三元家看作理所当然。

    八斗没发作,狠狠地咬着鸡脆骨。一笑进屋,把衣柜里藏着的一盒西洋参片、一盒鹿茸片拿了出来。八斗问她干吗。一笑说给妈带上。八斗嫌弃地说:“妈哪能吃这个。”又说:“都没生产日期,也没厂家。”

    一笑反驳道:“我就做这个的,我能不知道好坏吗,天冷了,补点儿挺好。”

    “妈血压高。”

    “少吃点儿,”一笑强塞给八斗,“吃不了给大姐。”

    八斗只能接受。周末,难得一笑不加班。两个人开车过去。车上,冯一笑一边补妆一边说:“妈提什么要求了吗?”八斗问什么意思。一笑道:“大姐那是大姐夫现在不在,妈能去伸把手,将来大姐夫回来了,妈能常驻吗?”八斗没想到一笑考虑那么深。他顺着问:“那你觉得怎么办?”

    一笑道:“我爸妈是跟儿子,换位思考,我也不能当那坏人。”她扭过头,接着说:“但北京的情况跟顺德不一样。所以,还是得看妈的意愿。”一笑七绕八绕地,一听就不是诚心的。

    八斗说:“妈含蓄,什么都没说,她这辈子光顾着考虑别人了。”一笑说:“我给你个参考意见,这话我跟我爸妈也说过。我弟愿意管,那就管,将来,如果一个老人走了,另一个落单了,我弟那边管不了……”八斗插话道:“就接过来?”一笑说是,接过来,停顿一下,又说:“但不是接到我这儿,我也没时间,我伺候不了。”

    八斗问那怎么弄。

    一笑说到时候只能联系燕郊的养老院。

    八斗立刻否定说:“那不行,我妈不能住养老院!”

    简直大逆不道!

    一笑说:“是,你还是老观念,但将来这是个趋势,等我们老了,也得去那儿。”八斗愤然道:“我不去,我靠我自己,或者养儿防老。”

    又把问题抛出来了,还是孩子的问题,得有“后”。可一笑依旧不接茬,用一种嘲笑并无奈的口气说:“你还指望养儿防老呢?儿不给你添乱就算不错。”

    八斗说那不一样,儿就算没有实际作用,摆在那儿,也是个象征。“就算去养老院,你外头没有子女,人家还不是想怎么摆弄你就怎么摆弄,等到瘫在**不能动的那天,一个字,惨。”

    八斗像在说恐怖片,一笑不认同。她觉得没那么悲观,养老产业也在逐渐健全,等他们老了,可能不用去燕郊,没准社区扶助,居家就能养老了。

    到三元家时不到十点半,刚进门一笑就给姜兰芝一个大大的拥抱,又是送礼,又是问好。连带默默的礼物也送上——一只电话手表。在默默这儿,她永远是个时髦的好舅妈。

    三元从厨房出来,跟一笑打招呼,又让她喝**枸杞茶。姜兰芝跟一笑寒暄了几句,就要往厨房钻。三元挡着她,说:“妈,您就别进来了。”又朝外喊:“八斗来,切肉。”最后给一笑安排任务:“笑笑,妈脚老凉,你把那电动洗脚桶拿出来,给妈泡泡。”

    兰芝连忙说不用,一笑还是往洗手间去了。

    八斗扶着案板切肉。三元要求必须是肉丝,一条是一条。三元站在煤气灶前炸猪油,懊恼地说:“说让你今天来,就是为了避开明儿我婆婆他们来,结果,刚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明儿有事,非今儿来。”

    八斗笑说牛爱玲也不是老虎,不吃人。私下里,八斗喜欢叫三元婆婆的大名。牛爱玲,张爱玲的喜剧版本,换了个牛头。

    三元道:“听王斯文那意思,牛爱玲现在对咱妈,那叫一个惺惺相惜。”八斗不懂里面的门道。三元释谜道:“都丧偶,都北漂。”八斗说还真是。三元又说:“牛爱玲那张嘴,来了铁定惹事。”又补充道:“那谁也要来。”

    八斗问哪个谁。

    “表姑,宫明月,”三元把油炸捞起来,“那天我们刚到家,人电话就打来了,那聊的,都撂不下来!”

    “有啥可说的呢。”

    “恭喜妈来着,”三元道,“说解放了,以后就是活自己了。”

    “也是事实。”

    三元又问:“你跟一笑说妈来北京的时候,她什么反应。”八斗说一笑愿意把妈接到市里住。三元斜着眼说:“真的假的,你虚构的吧。”又哼哼道:“我都不指望她真做,她只要能有这话,就算她没丧良心。”

    妈呀,丧良心,这话太重了。八斗打了个颤儿。

    “怎么能不真做,”八斗把切好的肉丝摞进透明玻璃碗,“她不真做我也得真做,妈为咱累了半辈子,就该有个幸福的晚年。”

    三元说:“你也得有个心理准备,妈在我这儿当然可以,但我看妈情绪不高。”八斗问怎么了。三元说:“可能觉得没自己的空间吧,寄人篱下,没个窝。”八斗说那老家房子还是得买。三元不建议,说:“那地儿,也没法待,外头还有人传呢,说妈不好,没照顾好老头。”

    八斗沉默。

    三元打个鸡蛋进肉丝碗,拿筷子搅拌,接着说:“所以,离开那儿,干干脆脆。挺好。”又说:“我也准备创业了。”八斗问做什么项目。三元说还是上次那个,应用程式她都委托前同事做了,就是渠道要跑。她让八斗帮忙疏通社区的关系,八斗一口答应。他问姐姐,是不是打算让那个小攀过来。三元说:“等整个思路捋清楚了再叫,来了是得给人发工资的。”

    等肉丝在锅里炸好了,三元最后补充道:“我现在也算看明白了,力不到不为财,我这辈子,挣的就是个苦钱。”

    斯文推门进来,正赶上三元炒菜。油烟四起,王斯文直咳嗽。八斗点头致意。三元一边炒菜一边扭脸向王斯文点头。王斯文站到厨房内,埋怨地说:“我当时就跟你们说,厨房得买大的,不听,而且就得是明厨!”

    三元拍拍八斗,示意他去陪客人。

    斯文问:“那个是你什么人?”八斗从玻璃门板朝外看,跟斯文说是表姑。王斯文退出去之前,叮嘱三元少放辣椒。

    菜摆上了,满满一桌子。娘家妈和婆婆一起来,连带还有个表姑,龚三元不敢怠慢。除了自制的几道,三元还点了外卖,是蓓蓓嚷着要吃的咸鸭烧黄豆,还有几道卤菜充门面。

    大家坐定了。姜兰芝率先对牛爱玲说:“开始吧。”牛爱玲却望菜兴叹,口气沉得能把桌面砸个坑。

    斯文劝她妈说:“别愁了。”

    牛爱玲解释道:“不是愁,就是没想到。”这还卖着关子。众人都瞅她,等下文。

    爱玲苦笑道:“我就是不敢想,这辈子怎么会坐到这个地方吃饭。”说着视线扫斯文,又落在三元脸上,继续叹道:“老了老了,连根拔起,这块老木头将来漂到哪儿去,不知道。”再对斯文说:“反正你记住,将来到那天,我不入土,不要给买墓地,烧了,完后往河里一撒就行了,”又改口说:“哦不,就往马桶里一冲最省事儿!”

    众人连忙劝牛爱玲别想那么远的事。牛爱玲继续喟叹:“我到现在都不敢怎么出门。”斯文呛白道:“妈,谁不让你出门了。”牛爱玲说我怕我老年痴呆,走迷了。

    姜兰芝笑道:“牛老师比我强多了,我外卖都不会点。”

    牛爱玲说:“你比我强,你儿子好歹在身边,我就一个儿子,还跑那么老远。”

    三元不晓得怎么接话,八斗也缩着,一笑看八斗。斯文脸上也有点儿尴尬,她给老妈夹了块藤椒鸡,道:“妈,别念叨了,这不也快回来了。”姜兰芝接过话,对爱玲说:“你就这么想,北京那么大,就算都在北京,只要不是住一个地方,那也跟外地没什么区别。”她扭脸望了一眼三元说:“何况我这还出省了。”

    此言一出,龚八斗更是窘得无地自容。

    一笑跳出来解围,对婆婆姜兰芝道:“妈,本来就是两头跑的事,你要在大姐这住烦了,就到我们那住住,换换环境。”

    斯文揶揄道:“你们那才几平米。”

    一笑不慌不忙,微微一笑道:“这个也考虑到了。老人跟年轻人作息不一样,我跟八斗也怕妈别扭,所以将来还是在家附近租个房。”她端起杯子喝一口果汁,又说:“生活质量不能凑合,对吧。”

    冯一笑这一番话,让三元和八斗都深感意外。尤其八斗,一笑这话是真是假,能不能执行,两说,单就在外人面前能为他做足面子,就足以让他原谅她过去所有的鲁莽。

    一笑还是好的,好女人,好媳妇儿。

    牛爱玲赞道:“瞧瞧这心胸,”对姜兰芝说:“妹妹,你算积了八辈子的德,能有这么个好儿媳。”

    兰芝讪笑着。三元脸上挂不住,但也不好反驳,只好化作食欲,狠狠吃肉。饭桌上一刹那有些平静。宫明月总结陈词般说:“我们这代人,算幸运的啦,早早就能退休,过自己的日子,要我看,现在正好,男人都没了,想怎么活儿怎么活儿,支棱八叉,火树银花,自己愿意!”

    火树银花都用上了。三元咳嗽,一笑微笑,八斗也不适应表姑的“少女感”。

    牛爱玲略带不屑地问:“你还打算怎么活?”宫明月说能做的事可多了,旅游,唱歌,玩户外。牛爱玲说哎呦妈呀还户外,别老骨头丢外头。姜兰芝也附和说北京风太大,不适合户外,每天下楼几趟压力都满满的。

回目录:《对的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