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社党委、纪委对“小金库”问题进行摸底。李林林也被请去问话。但实际上,宋雁领导的一编室并没有此类问题。林林趁机说了宋雁几句好话。但这些情况,林林并没跟宋雁说。做好事不留名,她就当兑现当日承诺——对宋雁不利的事,她至少是不会做的。不过沈幼那边却爆出了一个问题。据她所说,宋雁曾经打过一笔钱给她,让她出现金,再交还。这事沈幼只跟林林说了。林林警觉,“你没告诉唐嫚儿吧。”沈幼说没有。
那还好。告诉唐嫚儿,就等于向全社昭告。林林吃不准这算不算“洗钱”。她问沈幼,主任为什么要这么做。沈幼也不明白,当时宋雁这么说,她就这么做了。
林林提醒沈幼,“千万不能有下一次,万一有经济问题,你就是同犯。”
好在,调研热闹了一阵。消停了。宋雁对大家的态度似乎也柔和了许多。师爽在不同场合对宋雁冷嘲热讽,“有那时间,还不如多钻研钻研业务”。林林侧面听说,对师爽也有点看法。这个女人,业务能力是强一点,但就是太过锋芒毕露。气场大得恨不得两米之内无人能近身。她在社内,几乎没有走得近的人。不过话说回来,职场,哪里有什么朋友呢。
月头,鲍蓉把选题报了,系统上的报表里,带上了林林的名字。林林找宋雁打招呼。这一次,她老人家还算支持,只是提醒林林要把好关,不要被鲍蓉带着走。林林认为宋雁这是对鲍蓉有看法。多半是办活动时积累下的旧怨,因此并没有放在心上。
新季度开始,各编室都要往上汇报选题。宋雁这边,显然有点寥落。大场面还是几个老编辑撑着。尤其是史念芹。她做得网络文学影视同期书大卖特卖,连闵社长都特地拎出来表扬。另外就是崔笛韵,手里抓着几个大作家,一出新作,铁定畅销。中生代编辑里,好在有宋雁和林林的《尘埃》撑着。杨冰夏凭借这部书,可谓出尽风头,市场、口碑双丰收。
林林唯一头疼的,就是冰夏的女王范儿。书都过了宣传期了。冰夏还是会时不时半夜发来一个链接。林林打开看,却是一篇读者评价《尘埃》的文章。冰夏下指令:“替我找到个人,谢谢他。”林林一方面觉得小题大做,另一方面,人大作家发话了,她也只能颠颠儿地去找寻、沟通、感谢。说到底,作家,还是太寂寞。一个好评就能让他们闻鸡起舞。因为这,林林多少又把冰夏看低了几分。什么高冷才女,不照样逃不过名利。都是普通人罢了。
这日,宋雁在QQ上给林林传了个离线。说:你判断判断。林林收了稿子,暂时压在那儿,还没来及看。作者叫梅高谊。一直在居住在海外,已经入了外籍。宋雁又找林林谈话,说编辑室最近的选题储备里,没什么亮点。林林道:“山海社挖走不少。”
山海社是文艺社的老对手,近几年在重点作家上下工夫,连崔笛韵都没守住——霍明达的新作被山海社挖了。当然,最关键的还不是霍明达。他功成名就,已经没有多少挖掘的空间。而那些有可能得大奖,但又还没得奖的作家的新作,才是各出版社的必争。宋雁手里,楚老师已经得过奖了。其余就没有可以延展的空间。要知道,每次开奖,对于出版社来说都是一次业绩考核,上级也领导也看。你们有没有出版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呀?如果没有,面子上实在下不来。那么,仕途自然也就不会太顺畅。就算上头宽容,竞争对手也会抓住这一点拼命攻击。宋雁找林林,就是要求她对可能得奖的作家进行爬梳,如有必要,不妨挨个拜访,地毯式搜寻,总能有所收获。
宋雁提,林林当然愿意全力配合。很快,名单就出来了。林林递上去。宋雁看后说:“要不争取一下白星华呢。”白星华是一位七零后作家,成名很早,但宋雁和林林谈过他,都觉得他的稿子一般。花架子有。还是不够厚重。林林说:“可以试试,他的新作不是刚发么,他一贯跟国文社合作。”宋雁说:“先点个卯,有好的,我们再抓。”林林实在不觉得白星华有得奖的可能。进一步说,就算得奖,她也不觉得白有卖相。说一千道一万,她还是觉得白写得不够好。
宋雁趁机问:“上次那稿子,你觉得怎么样。”
“梅老师那个么。”
宋雁说是。
林林想了想,道:“稿子本身还行,但人,可能有点问题。”宋雁问什么问题。林林说:“翻了一下他的访谈,还有微博,他的立场有点模糊。”宋雁让林林说清楚点。林林道:“可能还是有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宋雁立即:“坐实了么。”林林说不能算坐实,但这样作者,做起来是有危险的。她又提醒宋雁,宫老师才出过事,最好不要以身试法。宋雁却说:“作家嘛,思想活跃一点,难免,只要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也不必过于紧张。”
林林见宋雁实在想推给她,只好说实了,“主任,这个稿子我不能做。”宋雁更进一步,“你要觉得有问题,可以删改。可以跟作者商量。”林林反复解释,“不是稿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出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捧什么不捧什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宋雁脸色一沉,“林子,不是我批评你,要都像你这样,没有勇气,没有胆识,畏首畏尾,我们的文化怎么繁荣,让别人说几句话,天塌不下来。”
李林林不说话,拧着脖子。她用沉默抗争。
宋雁道:“以前嫌我干涉你工作,现在分派工作,你又不肯做,你说你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把工作做好。”
林林发急,“主任,这是两码事,不是我不做,我们总要有觉悟吧。”
“你就是觉悟太低!”宋雁也不客气了。
林林愣一下,直直道:“你还是共产党员么?”
霎时安静。宋雁定在那儿,石化了一般。她怕是再怎么布局,也没想到李林林会说这句话。林林不是党员,她是。林林又道:“你要是党员,就应该维护党的纪律,明白文学为谁服务。”宋雁显然被气着了,她挥挥手,“你是无产阶级,我也不是资本家,这些话,你去跟柳总说。”谈到这个份儿上,林林只好走出去。她厕所都没来及上,就去找了柳馥。
柳总倒没强压,只说让林林把稿子发给她看看再说。不过柳馥也点了林林一下,“工作起来,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宋雁派活给你,哪怕是你不想做,也不要硬顶,先接下来,实在不行,再来找我。你这样顶着干,你让宋雁怎么在编辑室树立。”
柳总这么一说,林林不禁有些羞愧。她对宋雁的确尊重不够。可是转念一想,尊重是要自己争取的。你宋雁做了那么多不着调不靠谱的事,又凭什么让别人尊敬你呢。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该反思的是你宋雁自己。林林神游着。柳馥继续给林林上课,“你们编辑室说起来人多,但能用的没几个,当初你要来,我是不同意的,冉社也不同意,是宋雁反复做我们的工作,说你优秀,是个好编辑,来了就能干活。”
林林发懵。这话,宋雁虽然说过,但没有说那么详细,包括她怎么做的领导工作等等。林林看着柳馥,又实在觉得柳总没必要撒谎。她入职,宋雁愿意接收,肯定还要做社领导的工作。这么一想,她又不禁对宋雁怀抱着感激。出了柳总办公室的门,李林林立刻又折回宋雁办公室。她想找补,至少跟宋雁缓和缓和关系,谁知到了门口,门却锁着。
师爽从隔壁屋走出来,笑呵呵地。她告诉林林,宋雁出去了,出差。得一个礼拜后才能回来。林林想发消息给宋雁,可又总是组织不好措辞。道歉?没必要。示好?也觉得突兀。她觉得自己跟宋雁之间,好多话根本不用说出来,大家心照不宣。这事儿在林林心头盘旋了许久。她跟老邱也吐露了烦恼。老邱说:“你就是庸人自扰,过去就过去了,将来你支持她不就得了。或者就借别的事打个电话,态度热情一点,她就明白了。”
次日上班,李林林果然给宋雁打了电话。核心内容是三件事:一是,发行提加印,要让她在系统上点通过,怎么办。宋雁说:“社外网络点不了,你上我的账号,密码是六个一。”第二件事,林林交代了梅老师稿子的情况。说柳总还在判断。宋雁反应也很心平气和,“那就再等等。”第三件事,是林林的橄榄枝。她对宋雁说,刚接到聂风那边转来的一个稿子,是旅法女作家姚芳的长篇,她打算发给宋雁看看,还说,想要一起做。谁知宋雁这回竟高风亮节,“你单独操作,姚芳是成熟作家,应该没什么问题,你把选题先报上,其余等我回去再说。”
挂了电话,林林有点回不过神。宋雁变了。为什么?或者是柳社做了工作。不过,经过这一番纠缠,林林对宋雁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她决定从此以后妥善处理跟宋雁的关系,稳住大局,也方便自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