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一纸千金 > 正文 第一百十五章

一纸千金 正文 第一百十五章

所属书籍: 一纸千金

    第一百十五章

    下午三点,林林敲响了宋雁的门。这次她是有备而来。宋雁正在看稿子。纸面上有红的线条。林林来,她让她稍等一下。直到那页稿子看完,才擡起头,淡淡地问林林:“什么事。”

    林林也不寒暄,直言:“主任,冰夏那几本老书,我还是想再做做。”

    宋雁说:“不是已经有结论了么。”

    林林道:“闵社也支持。”

    宋雁冷冷地:“你去找闵社了?”

    林林说:“不是特地去找,在食堂遇到,他问,我就提了一下。”

    宋雁说:“闵社那是不知道情况,回头我跟他解释吧。”

    “主任,稿子我审了,政治上是过关的,”李林林说,“如果担心销量,可以少印一点。”

    宋雁盯着林林看了几秒钟,才说:“林子,这不是销量的问题,是我们编辑室整个盘子的问题,宫老师的事你也听说了吧,问题很严重,她都可能提前退休。你在下面,你不知道情况,《尘埃》卖得是不错,但也有敏感的部分,搞不好上面已经关注到了。那你接连再出几本旧作,也包括一些敏感内容,不等于自己往枪口上撞么。”林林刚要解释,宋雁抢先继续说,“不是你不让你做,是建议你的缓一缓,系统上我的批示你看了么。”

    明白了。这叫缓兵之计。一缓,就不知缓猴年还是马月了。不行。这样不行。

    林林笑道:“主任,冰夏现在不是一般的火,多少人争多少人抢,我们不维护,那就被别人摘桃了,对社里、对编辑室,都是重大损失。”

    宋雁款款地,“同一个作者,每本书的成色也不一样,最好的桃子不是已经被你摘了么,那些旧书,哪个能跟《尘埃》比?我们要挑,不能什么都往筐里放,文艺社,宁吃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这是老传统,慢慢你就知道了。”

    林林道:“主任,冰夏的旧书可不是烂杏,那是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停顿一下,“要不这样行不行,先签下来,等宫老师这事风头过去了,我们再慢慢推出,要是实在觉得招人眼目,降低宣传也行。”

    宋雁搪塞,“等等再说。”

    林林说:“那我怎么回呢,合同已经发过去了。”

    宋雁不含糊:“直说,退稿是常态,哪个作家没经历过。”

    林林道:“真要这样,或者哪天吃饭的时候,当面说清楚。”

    宋雁说:“没那么麻烦,杨冰夏的地位还不至于不能被退稿。”

    林林掏出手机,“那干脆现在退,您跟冰夏说。”

    宋雁脸色顿变,“李林林!我不许你一次又一次把我往坑里推!”

    林林稳住了,带点委屈地,“主任,咱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您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你怎么批评我教育我都行,就是别跟作者、跟稿子过不去,这是工作,这是事业!”

    宋雁冷笑道:“工作?事业?你这个工作事业是怎么来的。”

    李林林顿时被噎住了。追根溯源,她必须感宋雁的恩,念宋雁的情。这也是她们之间问题的关键所在。林林往前迈了半步,“主任,是,我是你招进来的,这一点,我分分秒秒记心里,我对你,跟对的别的同事,那感情必然是不一样,你是我的领导,我尊敬你,爱戴你,可问题是,我的情况跟黄开诚、沈幼他们不一样,要是十年能倒退十年,我二十多,那我对主任就是死陪,说白了,耗得起,可问题现在我已经这个岁数了,也在行业里做了这么多年,就跟养孩子一样。孩子长大了,你总不能还跟小时候一样,家长制,什么都管着。我的工作,终究是要独立的呀!我就是您的兵,冲锋陷阵,仗打赢了,您这个将军脸上也有光彩不是吗。”

    宋雁依旧严阵以待,“是,冲锋陷阵,有本事,有能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林林发懵。她这样想?莫非,宋雁觉得她李林林会抢班夺权?根本不存在呀。

    林林急忙道:“天地良心主任,您要是不放心,我现在就可以表态,我不想当官,也当不了官,我心里都没这愿!怎么可能去实现呢?我就想好好做几本书,将来像宫老师那样,就做编辑。”

    宋雁不说话,眼神对准窗外。林林绕过去,强行出现在宋雁视野里,“主任,咱们现在,就应该是铁板一块,您的对手不是我,我肯定是给你加分的,不是给你减分的。您永远可以放心,对您宋雁不利的事,我李林林绝对不会做!”

    宋雁沉默。半晌才说:“我当不了的你的领导。”

    林林不禁打了个颤。这什么意思?当不了领导?莫非?……林林忽然明白过来,宋雁这是变相赶她走。

    她庆幸跟社里签的是调动合同。她属于正式员工,没有大错,理论上不能随意辞退。社里也的确没有辞人的习惯,只要她愿意,她大可以干到退休。因此,宋雁的这种威胁,林林并不觉得危险。

    她把这事跟老邱说了。老邱道:“别管她,你干你的,去不容易,走,更难。你问心无愧你怕什么,就当钉子户,可劲儿做好书,气死她!”

    林林很少见到如此“少年意气”的老邱。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她也隐隐感觉老邱有些变化。跟打了鸡血吃了激素似的,动不动就要“大干一场”。

    老邱还说:“你就应该竞聘主任。”

    林林问:“竞哪个部门?”

    老邱说:“随便哪个部门,自己能有一个门头最好,免得受人约束。”

    林林说:“牛彤不就是例子,竞聘失败,无处容身,才到我们部的,而且,主任是你想竞就能竞上的么。”

    老邱说:“所以呀,你要多做好书,多攒口碑,如果机会好,赶上社里要用人,自然你就上去了。你以为组织傻么,组织也在暗中观察,尽管有那种关系户,但终究还是需要有实力有能力的人。”说这话的时候老邱拿着根牙签,剔好了,才继续说:“你们这种地方,多少年下来,死海效应特别严重。”

    林林不懂什么是死海效应。老邱说:“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被蒸发掉,死海的盐度变得很高,正常生物难以存活。能力差的员工赖着不走,年头久了,就变成中高层了,公司的活力继续下降。”

    林林说:“你太小看我们社了,这可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老邱不屑:“那是以前,现在呢,沈幼齐入职独立策划过什么书?还有那个唐嫚儿,哪本书是她做的?”林林反驳说人家还年轻。老邱道:“年轻?别急,过两年就不年轻了,放到整个市场上看,职业的窗口期也就几年,再熬几年,三十多了,你觉得他们还有能力跳槽吗?只能把牢底坐穿。”

    翻过年,年度奖金还没核算出来。文艺社跟北方分社不同,上一年的奖金,基本要到农历新年过后,才一一结算。开年头一炮是宋雁打响的。她牵头的名家小说典藏本出版了,一套二十五本,责编一栏,本本都有她的署名——这是她驱使手下小编辑连天加夜干活的结果。连李林林、牛彤都不得不各看两本。这样一来,按照版权页出版时间算,宋雁也能拿这二十五本除以二,也就是奖金十三本的编辑费。

    编辑们闻风而动,啧啧称叹。就连一贯不声不响的喻晓兰,都踱过来跟林林交流,“小宋这一下就完成了一年的任务量,行,真行,年轻人能干,关键还不近视眼。”

    林林尴尬笑笑,不予置评,不管内部怎么闹,对外,她还是要维护宋雁的。而且在这个社里,少说话多做事是铁律,不然你不知道搁什么地方你就翻船了。

    已经打春了。工业园里,柳梢萌黄。但天气还没转暖。午饭后,林林和大川又去工业园外头的墙头下晒太阳。大川带来个新消息。他说星火社又有大动作。林林问又是谁的事。大川说:“好像组织架构又调整了。”

    “还要怎么调?”

    “社内部成立个人工作室。”

    “谁成立。”

    “王萌、志闯,”大川说,“好像都要独立运作,还说前两年社里给政策,兜底。”

    “谁推行的政策,吴总么。”林林第一时间想到吴冠。但大川却第一时间否认了,“吴总才不管这些呢,他现在,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只管孩子上学,工作室的事,是邹社牵头。”林林一笑。她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这种操作的背后逻辑。能成立工作室的,都是老员工。社里这样做,一来是刺激编辑们的积极性,跟包产到户似的,二来也是对这些为社里效力多年的老编辑的“奖赏”,第三,也是激活暮气沉沉的出版社。工作室负责人直接向社领导汇报工作,也免去了不少人事争斗。

    这种趋势,早在几年前已经在民营公司推行了。星火社算是勉强跟上这一步。文艺社这边,林林从唐嫚儿嘴里也听说了有些老编辑在运作此事。但文艺社跟星火社不同。星火是鼓励年轻编辑成立工作室,文艺社呢,是老编辑当道。原因无它。星火那边,无论是老编辑还是年轻编辑,都没什么资源。文艺社就不一样了。工作室制度,等于也是老编辑们斗争的结果。即便退了休,他们也不肯退场,挟资源以自重。社里为了挽留作者、创造码洋,只能折中处理。想到这儿,李林林忍不住遐思,如果当初她不走,或者她信了吴冠,又回到星火。现在的局面会怎么样。她也会成立工作室吗?呵呵,成立了又如何?没有资源,没有成绩,这样的工作室也只能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安慰。

    大川又把朱跃骂了一顿。朱主任又抢了大川几个选题。林林不失幽默,“行啊,习惯性截胡。”大川道:“他还让我做部门的公众号,几篇文章做下来,一天什么都别干了。”林林沉默了一会儿,“你还是得写作,还是得突围。”大川说他急死了,可眼下还是毫无办法。

回目录:《一纸千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