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一纸千金 > 正文 第一百十一章

一纸千金 正文 第一百十一章

所属书籍: 一纸千金

    第一百十一章

    得了奖,状态便不一样了。诸葛六满面红光。这次的作品朗诵会,是由国外的一家汽车公司赞助。事实上,诸葛六拿的赞助不止这些。他还靠资助在加拿大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林林坐在诸葛六朋友堆里,紧靠着娄文。得了奖,朋友都变多了。诸葛六翻开他那本《摄心者》的前言,举目四望,似乎再寻找朗读者。林林在内心嘀咕,千万别找我,可诸葛六还是把书递到了她的面前。

    读就读吧。

    林林把书展开,声音轻柔,“时光并不是没有记忆的,我曾经以为,自己将会在那个小镇了此残生,未曾想,文学将我带上了另一条路,我像一只驯鹿,沿着冰碴铺满的小径,走向茂密的森林,我因此自由……”

    再一回身,诸葛六已然泪流满面。林林不晓得要不要把文章念下去。她没料到诸葛六眼泪来得那么汹涌。只是,你是不可以轻易相信名人的。尤其作家。人生如戏四个字总是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过,索性这场活动崔笛韵没来。除了诸葛六的眼泪,再没遇到别的尴尬。她还问了娄文的创作近况,表达有机会合作的意愿。

    只是,等到周一例会。李林林果然又看到了崔笛韵猫头鹰一样的眼神。她避开她,眼不见为净。散会时,她刚走出小会议室,就听到身后传来崔笛韵的叫嚷声。“她要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

    这话是对宋雁说的。

    林林大踏步回办公室。沈幼来了,肚子更大,她安慰林林,“别往心里去,都是误会。”林林道:“一次是误会,次次都这样,就不是误会了,是误伤、误杀。”一着急,她摊开手,“问题是我根本没跟她抢!我要真有那心,事情早做出来了,还等到现在!”林林一番陈词,沈幼也不晓得怎么安慰。喻晓兰端着茶杯进进出出,跟没听到似的。又等了一会儿,宋雁打来电话,让林林去她办公室一趟。

    听宋雁那意思,她是两边都不偏袒。当和事老。可林林听得出来,宋雁还是向着崔笛韵的。这并不是因此崔笛韵人多好,多正确。而是因为常曼书的事,林林跟宋雁闹过不愉快。宋雁这次的态度,多少有点“借刀杀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林林也不客气,“我抢了么?有什么证据?每次都是杯弓蛇影!”两臂抱着,“自己作者的重要活动,自己都不出席,别人出席,捧场,她又大呼小叫!难道除了做书,我们就不能跟作家交朋友了?”

    林林用“我们”,把外延扩大。

    宋雁苦口婆心地,“不是不可以交朋友,而是要适当避嫌。”

    林林道:“避什么嫌?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宋雁起身去把门关好,才忽然面目大变提高声调,“要不是我兜着,你现在都得做检查!”

    检查?!林林脑中空白,跟刚被雷劈过似的。她刚想向宋主任发问。宋雁跟着道:“人状都告到社长那去了,说你不守规矩,恶性竞争!”林林顿时失控,“对峙!现在就对峙!给诸葛六打电话,免提!”激动的情绪让林林的言语都不连贯了。而是几个词儿几个词儿往外蹦。火山喷发一般。说着,李林林就要往外冲。对,她要把崔笛韵找来,六只眼对面,宋雁就是证人,然后当场打给诸葛六。问个清楚!说个明白!

    宋雁步子却快,整个身子拦在门口,“你想干吗,不要冲动!”她也急了。

    林林声音都变形了,“索性一次解决问题,咱们来个论证。”

    宋雁嚷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还嫌事不够大?”

    林林道:“迟早要来一次,”深呼吸,“第一,看我究竟没有挖她的角,诸葛六、顾青云,或者别的什么作家;第二,如果他们硬要把稿子给我,怎么办,是退掉,还是转给她崔某某?这算不算她的工作失职?第三,如果以上皆无,她是否应该向我道歉?”

    宋雁失色,拉着林林往沙发方向去,可林林愣是岿然不动,就站在离门半米的地方,随时都能弹出去似的。林林继续,“主任,这个老毛病、老问题不解决,年轻编辑和老编辑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作者跟社里合作,都不是固定的,为什么到个别编辑这里就能固定?主任,楚老师不也是史老师下放给你的吗。”

    宋雁连忙,“那是史老师不愿意跟了,做不过来,我才去帮忙维护。”又说,“林林,你是我招进来的,我把你当成自己人。”

    李林林一听这话就头大,如果遮掉宋雁那张脸,她甚至会觉得说话的是吴冠、虞国光。招进来怎么了,招进来就该赴汤蹈火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她李林林带来这么多资源,好几次都让你宋雁署名,够意思了。就算是报恩,也够本够量!总不能永远捎带,永远组合,永远不能独立工作吧!林林随即道:“主任,我知道我明白,所以咱们俩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雁苦口婆心,“你不明白。”说完停顿。沉默横亘在两个人之间三秒。

    宋雁才继续说:“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没人去碰,没人敢碰,为什么?”

    这题目太过宏大。林林不想猜,也猜不出来。

    宋雁自答了,“你以为你一己之力能做什么?能改变当下的局面吗?我告诉你,你这样做,根本就是蚍蜉撼树鸡蛋碰石头,别说背后复杂的关系,单就产值来说,崔老师一年多少码洋?你一年多少码洋?崔老师什么资历,你什么资历?崔老师都快退休了,你才刚开始,你为什么就不能忍一忍?”

    林林委屈,“不是我不忍,问题是我根本就没做这事儿!”

    宋雁脱口而出,“做是没做,但你心里想了,人家也觉察到了。”

    话到此处,林林的心砰的一下,差点跳到嗓子眼。她惊惧于宋雁等人的窥视竟如此深入。扪心自问,她是没有对诸葛六、顾青云有任何行动,但她也的确想过,为日后铺路。交朋友,也是埋伏笔。可矛盾点在于,做不能做,想也不能想了么?没有“犯罪”事实,脑海里有点念头都不行了?林林还想否认。宋雁拽着她。这下林林失去了平衡。

    宋雁道:“社里没一个是傻子,都是七窍玲珑心,你的想法,别人都能感觉出来,崔老师生气的,是你跟她耍这种小聪明。”

    林林哭笑不得。可面对宋雁如此言论,她一时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宋雁以一种老前辈的口吻:“你刚来社里,能力也很强,想求表现,想做出成绩,大家都可以理解,这也是好事,但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把同事关系搞得那么紧张,”脖子一缩,嘴嘬起来,“这样不好!”哼哼两声,“来社里上班,一方面是业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部分,是相处!你来了有日子了,融入到社里来了么?社里的活动你不参加,上班来了下班走了,小黄还知道跟着团委去去美术馆呢。”又说:“有些话我本来不想告诉你,你是不知道我在外面帮你挡了多少子弹。当然,我是主任,我应该爱护你们。”

    一席话,看似滴水不漏。但细琢磨,林林没几条赞同。呵呵。拿她跟小黄比。小黄多大她多大?小黄刚毕业,没有经验没有资源,她可是做了多少年的老编辑。她一来就要出成绩有问题么。而且,社里的哪个老编辑不是特立独行,只要能出稿子,合群不合群又有什么关系?文化人,没有一点性格怎么行?说挡枪就更是无稽之谈。宋雁这么说,无非是想让她感她的恩,念她的情罢了。

    当晚回家,林林没把白天这一出戏向老邱转述。他也没时间听。创业越来越忙。出差、开会、应酬,国内国外飞。林林和老邱过成了室友。当然,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她是觉得老邱越来越不理解她行业里的事。

    他的核心论点是:这么小一块摊子,值得这么“勾心斗角”么?累不累?再往下谈,就永远又是那句老话:”要不别干了,歇歇。”林林最怕听这个。什么叫别干?!出版事业是无意义的么!这块阵地,比他们所谓的生意影响更为深远!是关乎世道人心的产业!

    算了,不说了。憋着。冷静下来之后,林林又庆幸宋雁当时拉住了她。如果真当面锣对面鼓跟崔笛韵干起来,后果不堪设想——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仇恨还拉得更深。无非是让社里的那些人看笑话罢了。

    罢罢罢!走别的路吧,总有新稿子,总有新作家,她有耐心等。不过,就算她想息事宁人,可风浪还是波及了出去。次日中午,唐嫚儿好事地,“林姐,你不会跟宋主任闹了一出吧。”

    林林笑着涂抹真相,“闹啥闹。”

    唐嫚儿说:“没闹那么大声。”

    林林说:“正常学术争论。”

    唐嫚儿嘿嘿地,“你是不是也被宋主任啃急了。”

    瞧瞧。真会联想。

    沈幼放下饭勺,看着唐嫚儿。

    唐嫚儿继续,“特别理解你,其实不光宋主任这样,我们主任不也这样?不然穆博干吗走。在这个地儿,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喝一口汤,再补充,“你越能干,被剥削得越多,”叹气,“社里人都为你抱不平呢。”

    林林赶忙矢口否认,“多余,没啥不平的,我跟宋雁好着呢。”

    唐嫚儿眼珠子溜溜转,“都像我和幼幼这样才好,蠢蠢笨笨的,人家压根连欺负都懒得欺负。”

    沈幼插话,“我蠢蠢笨笨,你聪敏乖巧。”

    林林顺势,“师主任上次还夸你呢。”

    善意的谎言。

    唐嫚儿来劲,“夸我啥。”

    林林顺口编,“说要没有你,编辑室真不行。”

    唐嫚儿自得,表情甚是夸张,“我多维护我们主任呀——”

    天凉了。午饭后,林林不大睡觉。能凑上时间,就跟大川一起去工业园外头的小花园墙根底下晒一会太阳。不过这天刚蹲坐下来。方大川就抱怨开了。连说了好几个卧槽。林林问怎么了。方大川道:“我们主任,就他妈的是个笑面虎!我联系了版代,报了选题,他从系统上看到了,直接跳过我找到版代公司,也要买这个选题。”

    林林问然后呢。

    方大川两眼圆睁,“然后?然后就成了我们一起做,这不等于白吃我一半么。”

    林林苦笑。大川的问题,跟她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她忽然觉得这事还应该从另一个高度往下看。宋雁是坏人,朱跃也是坏人么?又或者师爽是坏人?徐金豆也是坏人?不尽然。只是,当资源都把控在更老一辈编辑手里的时候,这些不上不下的中层领导,就只能往下侵吞。她和大川,乃至于唐嫚儿、沈幼、黄开诚等人,都不过是这种代际之间资源争夺的牺牲品罢了。

    是的,出版资源在萎缩。出版越来越难干。可即便如此,李林林还没放弃希望。站在太阳地里,林林闭上眼。阳光照在眼皮子上真舒服。再睁开眼,林林的决心已然夯实。反正无论怎么样,既然来了,她就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经过这一役,林林对文艺社的观感又有所改变。过去,她受着唐嫚儿的引导,觉得这里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不过是各房奶奶领着几个丫鬟过日子,后来才发现,原来用这里是水浒的世界。

    下午库房通知去领样书。秋水的书加印了。作者有六本样书,责编两本。林林去库房,签了字,刚把书抱在怀里。崔笛韵开门进来。林林迫开身子,崔笛韵直冲,并不把林林放在眼里。李林林本想服个软,再解释几句,可一见崔笛韵这架势,又觉得自己宁死不能认输。她不高兴就不高兴吧。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

回目录:《一纸千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