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一纸千金 > 正文 第一百十章

一纸千金 正文 第一百十章

所属书籍: 一纸千金

    第一百十章

    聂风的新长篇《正题》在某杂志发出来了。单行本争夺战立刻打响。林林打给聂风,用那种老朋友的口吻,“老聂,这稿子必须给我啊!”聂风道:“宋雁刚给我打过电话。”林林不语。宋雁这回先下手为强了。

    聂风又说:“要不我不在你们那出了,免得搞坏了你们的同事关系。”林林连忙道:“别!该出还得出!”李林林第一时间找到宋雁,说了聂风新稿子的事。

    宋雁倒没藏着掖着,开门见山地,“我跟老聂说了,这稿子我们要了,你去对接一下,你当责编,我署策划。”

    呦呵。猪肉这就分好了。怎么成她策划的了?可既然宋雁“主意已决”,林林只好退一步,有半本,总比没有强。她第一时间打给聂风,问他的想法,对出版条件有什么要求。聂风说都行。但很快又推了个代理人给林林。具体事宜,由代理人谈。

    一来二去,林林才终于明白聂风的意思。《正题》的单行本,他希望社里和外面的版代公司联合出品。版代的负责人,也就是所谓的代理人“虹姐”是做宣传出身,手里有宣传资源。由此可见,聂风对上一本书《老江湖》的宣传推广是不满意的。所以才有虹姐腾挪的空间。

    这一层想明白了,林林才进而懂得了聂风把宋雁囊括进来的缘由:如果没有宋雁,这种社内外合作根本不可能促成。多少年了,文艺社都是社内运作,单打独斗,相对封闭。现如今冉社长即将退休,他更不可能轻易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开这个口子。能够撬动这块版图的,只有宋雁。她树大根深,能协调社里的各种关系,这一点,是李林林万万比不了的。

    没办法。林林只好把聂风那边的合作办法如实向宋雁汇报。宋雁说:“这个有难度。”但当天下午,她就找柳总、冉社沟通,第二天,竟然就拿下了批示,可以合作。只是,虹姐介入进来,必然是要抽成的,这就无形中推高了图书的成本。

    宋雁不含糊。为了拿下《正题》。她给了聂风一线老作家待遇。版税12%,首印两万册。宣传方面,社内营销推广部和虹姐打配合,但费用得社里承担。瞧这架势,宋雁铁了心要把《正题》推起来,好给师爽一记漂亮的回击。

    热闹是真热闹。

    聂风的这部《正题》,活动做得比《荒梦》还大。虹姐手里的资源。再加上社内资源和配合。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正题》俨然成为了当季最热的文学类图书。销售量短时间内就突破了三万。

    林林不满足,跟聂风说,“不行,还得卖,我们再做做活动,再搞搞巡回签售。”

    聂风讨饶,“行啦,可以了,纯文学卖到三万还想怎么样。”林林这才稍微松劲儿。宋雁下半年头一炮就超过师爽,整个人意气风发,时不时就要跟林林叮嘱,“看着点,有奖就报。”而后果然报了好几个奖,基本没有旁落的。评论界对《正题》也好评颇多。都说这是聂风的换笔之作。无论是写法还是探讨的主题都较过去深入。

    要说不太满意的,可能就是对虹姐的做法不满意。双方合作,只要是需要经费的地方,虹姐一分钱不出,也不肯垫付。倒不是社里耍赖皮,关键是财务有流程,好些人签字,整个走下来,很需要些时间。所以着急用钱的时候,只能是林林垫付。

    弄了几次,林林头大,别说当月工资,她简直把积蓄都贡献出来了。老邱揶揄,“出版现在都是这么做的。”林林无言。不过下一次,无论聂风说什么,她不会再跟虹姐这样的代理人合作。简直是个黑洞。不过通过作聂风的这本书。林林也有收获。对内,她名气打开了。无论是冉社长、柳总,还是下面的编辑室主任以及编辑们,都对林林另眼相看。午餐时间,唐嫚儿开始八卦,“昨儿在地铁遇到康老师了。”

    哦。朱跃手下的康采文。

    唐嫚儿继续,“她把林林姐狠狠夸了一顿,说厉害,到底是外面来的人才,很有能力,刚来就做那么多好书,不像一毕业就来社里的编辑,都待朽了,还说,就应该多引进林姐这样的,刺激刺激大家。”

    林林看看沈幼,谦虚地,“就做一本书,哪至于这样,社里好书多了,我这算个啥。”

    唐嫚儿道:“何止呀,我看你不是又报了常曼的三本老书。”林林笑而不语。是,有这事。常曼写青春小说起家。书走得一直不错。但口碑却没起来。她跟聂风是好朋友——这就是林林做聂风的第二个好处了。通过聂风,她又掌握了一批出版资源。这些人多半是青春文学起家,是在出版市场上大杀过四方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也面临转型。如果不能成功进入成人文学市场,可能就面临艺术生涯的终结。这是个生意。也是个可以生长的缝隙。而且,这批作家基本在老编辑们的视野之外。除了崔笛韵做过早期网络文学女作家,就是史念芹做影视同期的网络文学书。这批介于通俗和纯文学作者之间的作家却被遗忘了。

    可是,系统走到部室主任那一块,宋雁又把她叫过去了。林林头皮发麻。她晓得宋雁要跟说什么。直到站在了宋雁办公室门口,林林还是没想好破解办法。实在不行,鱼死网破算了。总要捅破这层窗户纸。

    宋雁搅拌着蜂蜜柚子茶。透明玻璃杯,柚子残渣在水中身不由己旋转着。宋雁让林林坐,又笑着,柔声道:“看你报了两个选题。”林林嗯了一声,又说:“还是值得做的。”宋雁说:“老聂早就跟我打招呼了,我就说要报,你报了也好,下月正常上会。”

    好么。人家一点都不客气。什么早都打招呼,八成就是个谎言。想多吃多占罢了。

    林林稳住了,说:“主任,您以前认识常曼吗?”

    宋雁说:“认识。”

    撒谎。她根本不认识,林林在心里骂。

    宋雁又跟着说:“林子,我知道你的心情,知道你迫切想要做出点成绩,可我们还是要尊重事实,老聂不是你一个人的作者,常曼也不是。”

    看看。撕破脸了吧。整个一个厚颜无耻!林林真想让宋雁证明,她究竟什么时候认识的常曼。如果认识,为什么常曼没把稿子发给她?可是,跟领导掰扯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官大一级压死人,她说认识,那就是认识,这几乎不可考。如果这么顶针,那将来在一编室就没法儿混了。此时此刻,李林林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她换了个说法:“主任,这个我不知道,老聂也没跟我说,但既然都认识,又是共同的作者,那就还是一起做。”停顿一下,又补充,“主任你这个提法好,是谁的就是谁的,分清楚了,免得扯皮。”留下这半句话,是埋伏笔。言下之意,这次就这样了,下一次,我李林林就不客气了。

    出了办公室,林林眼眶红了。可为了不让人笑话,她还是去洗手间扑了扑脸,又去工业园转悠了一圈,情绪平稳了才回到座位。沈幼胎相不稳,请假回去了。殷翠梅和喻晓兰都不在。林林想找人诉诉苦,可跟谁说似乎都不合适。她甚至不打算跟老邱说。一来,老邱创业太忙。电话不断。二来,他也不是真心理解、同情,在老邱眼中,她李林林的这些烦恼或许根本就是自找苦吃。

    老邱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又不挣钱,整天瞎折腾什么,最后还把自己气着了,值当么。”久而久之,这话林林都已经懒得反驳。这就是她的事业,她的追求,她的精神生活,她寻找的存在的价值。是她在家庭生活之外的生命的延伸。这很重要。哪怕是不挣钱!

    天凉了一些,楚老师又到校园转了一圈。宋雁忙,林林陪着。在楚老师面前,林林忍不住委婉地吐槽了宋雁一下,说她进取心强,什么都要做。

    楚老师看着林林,突然说:“再忍一忍,等她上去了,你日子也好过。”

    林林没想到楚老师把话说那么透。接话说:“她上不上去,我都得做书。”楚老师说:“我也是觉得你难得,纯粹的好编辑。”说到纯粹。林林也慢慢发现,哪怕是文艺社,也没有几个所谓的“纯粹”的编辑。可能宫彩算一个。清高了一辈子,清清白白一编辑。也不想着当官。其余的,包括崔笛韵、史念芹都不能算“纯粹”。至于宋雁、师爽、徐金豆、朱跃他们,就不能算“纯粹”了。他们想做书,也想当官,很多时候,做书可能只是当官的敲门砖。从这个角度看,文艺社也只不过是星火社的升级版罢了。星火社的撕,还有几分烟火气的热闹,到了文艺社,则成了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

    年底,各类评奖风行。《正题》获了三四个奖。聂风请宋雁、林林吃了好几顿饭。同期收获各类奖项的,还有诸葛六。他的《摄心者》获了两个国外的大奖,一个国内的奖,眼见着身价就涨起来了。

    诸葛六得奖后的首个作品朗诵会,李林林也受了邀请。她本来不打算去,可就因为在洗手间门口又遭到崔笛韵一记白眼。林林心一横,去,她崔某人越是不想让她去,她越得出去露露脸。这出版市场也不是哪一个人的。作家是公共资源,八仙过海,咱各显神通。

回目录:《一纸千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