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章
社里该走的程序走完,朱跃要了方大川。事情落定,林林少不得又去朱跃那社交一番,说了不少奉承话。大川要请林林吃饭。林林笑纳。饭桌上,她劝大川,“你先待着,再慢慢写东西,文学也是个圈,你得混到里头去。”
老邱得知大川入职却不大以为然,揶揄道:“你帮前同事介绍工作,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林林说:“大川跟老薇不一样,他是正经想走文学这条路。”当然,跟老邱她留了半句话没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文艺社水那么深,她是一个外来户,形单影只,连个通气的人都没有。现在大川来了,在朱跃那驻扎,好歹算有个联络站了。老邱又问:“这个大川,结婚了么。”林林说:“我还真没问。”随即白了老邱一眼,“你什么意思。”老邱嘿嘿地,“你们文艺界的事,我不懂,也不掺合。”
周一上班,方大川正式入职了。林林没往跟前去,她实在忙。《荒梦》活动的事还没落定。吕薇来电话,说有个小导演可以来,问林林这边意思。林林让沈幼帮忙查了查。这位导演名气不大,但算最近势头比较猛的,在文青群体里也较有口碑。林林自己不好定夺,便去问宋雁的意思。
宋雁说:“再请一个评论家,避免冷场,场地赶紧定下来,问问瞿老师时间,该订票订票。”宋雁最近刚签下一位年轻作家。是从徐金豆手里接过来的。胡力行看不上人家。徐金豆又不做文学小说,宋雁捡了个巧食儿,打算重点推一下。她自己连天加夜看稿子,丛书宣传,以及各种细碎任务,都交给新来的小黄。
小黄自然不敢有二话。
但用得太狠了,新人也忍不住抱怨,说夜里一点多还能接到主任的消息。随时得干活。
杀疯了。
宋雁彻底杀疯了。林林明白,宋雁这么拼,一方面当然是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另一方面,更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么“年轻”就坐到如此重要的岗位上,不加以表现实在说不过去。
更何况周围群狼环伺。
师爽、徐金豆、朱跃都是她的竞争对手。不远的将来,柳馥退了,空出一个副总编的职位。四人必有一争。实际上,战争早就打响了。都在暗暗用力。而这其中,又以掌管最大编辑部的宋雁压力最大。
趁着说《荒梦》,林林把看到尤碧琳《绝对传说》的事说了。宋雁道:“还是没跟紧,这么重要一个作家,现在跟咱们都没什么关系了。”
林林故意问:“谁的作者?”
宋雁直言是宫彩。
林林淡淡地,“宫老师也要退了。”宋雁不说话。
退了也可以返聘,照样抓着资源。不过,李林林和宋雁都希望宫彩退了之后能像史念芹那样高风亮节,把高端作者资源都贡献出来。
宋雁又说:“瞿老师那边你盯着一点,人手要不够,叫上沈幼、小黄。”李林林嘴上说没问题,但她却并不打算麻烦同事。沈幼大着肚子。小黄是新人。恐怕都顶不上来。
瞿老师早班飞机落地,林林开车去接。人接到,往酒店送。瞿河一路还算客气。老实说,瞿老师红过——二十年前,现在,虽然算是名家,但年轻人对他的认知度已经不高了。但李林林还是能感觉到瞿老师的傲气。现在市面上的诸多名家,在他的言谈之间,似乎不过是小弟小妹。瞿老师还当着林林的面,又批了牛彤一次。说她不懂小说。林林只能附和。
送到酒店,稍事休息。中午这顿是林林陪吃的。简单吃了个湖南菜。下午,营销部安排采访。要在工业园区的书店录小视频。后续在网上传播。宋雁依旧没露头,全程让林林和小黄陪着。瞿老师还算配合,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也阐述了新作《荒梦》的创作初衷以及特点。
一切顺利。
晚上这顿大圆桌,冉社长、柳副总出席。作陪的,除了宋雁部门的几个人,包括宋雁、林林、小黄还有崔笛韵,还有瞿河的朋友,也是作家。括弧,女的。大家把酒言欢,说了点文坛往事,瞿河小说写得凝重,但段子却说得欢快。场子完全被他玩得溜溜转。吃完饭,照例是林林和小黄送瞿老师回酒店。活动安排在第二天下午一点半。地点在一家地标书店。届时,林林提前来接。
刚到家,宋雁电话又来了。下了个指示。让林林给柳总写一篇发言稿。林林问:“瞿老师活动用的吗?不是说不发言了吗。”宋雁道:“还是得说几句,不用太长,你辛苦。”林林推脱不了,只好打开电脑,带着气,一通狂写。她不是不能给领导写发言稿,可问题是这种事就该早点规划,不能屎抵到屁门了才想起来要拉。而且,这么个小活动,随口说几句就成,用得着发言稿么。柳总搞了半辈子文学,连这点事都弄不利索,实在贻笑大方。老邱知道林林不弄完不会上床,便帮她放好洗澡水,先睡了。
次日一早,林林刚醒,头还疼着。瞿河一条消息发来,问:酒店含早么。林林只好回复,说这是经济型酒店,不含早。但她可以帮老师点一份麦当劳早餐。瞿河同意了。
上午十点,酒店大堂人来人往。林林坐在软沙发上,面对电梯。瞿河已经吃上早饭了。再过一会儿,他就要从房间里下来。林林不明白刚开始平易近人的瞿老师为何突然端起架子,又或者,这是一名名作者身价的体现。
电梯门开了,瞿老师走出来,林林赶忙迎上去。同时奉上笑脸和问候。看微表情,瞿老师似乎不大痛快。
他问:“现在去哪儿?”
“饭店,”林林忙答,“社里中午招待。”
“活动几点开始。”
“下午两点左右。”
“那吃完饭呢,”瞿老师依旧严肃,“我腰不能坐太久。”这可为难了。林林赶忙到一旁给宋雁电话,说了瞿老师腰的问题。宋雁又请示柳馥。
柳总批示:吃完饭在附近找一个钟点房让瞿老师休息。林林要开车,她打给黄开诚让他尽快把房间订上。一路上车厢里静默极了。从后视镜看,瞿河靠在后座,闭目养神。也好。不说话,省得尴尬。多说多错。
到饭店,宋雁已经在门口迎着了。两个人跟搀老佛爷似的把瞿河搀到饭桌旁,倒上茶水,好生伺候。不大会儿,柳总来了。一进门就不高兴,“怎么没要个包间?要个包间!”这是宋雁的失职。林林连忙去跟大堂经理沟通,一番协调,弄了个二十人的包间。
四个人走进去,空空荡荡。柳馥的盛情似乎也让瞿河不好意思。他指着包间里的一张中式坐塌道:“我躺着就行,能躺就行。”柳馥问林林钟点房订上没有。李林林又打给黄开诚。小黄说还没订上,周围没有钟点房。
瞿河听了,又强烈要求睡卧榻。柳总这才发言,是对宋雁和林林的,“你们把那茶几搬了,让瞿老师躺着。”两人连忙和服务员一起充当苦力。很快,瞿老师就有了挺腰的床了。
有了如此高规格待遇。瞿河也不矫情了。一顿饭,谈笑风生,言语间还有点巴结柳馥的意思。饭吃完,他又被柳馥请到卧榻上躺着。服务员端来水果,他便跟地主老财似的躺着吃。瞿河道:“在你们社出书,待遇就是不一样。”宋雁笑道:“柳总特别重视。”
过了这一关,后面的活动便出奇的顺利了。瞿河、小导演和评论家都妙语连珠。现场不时哄堂大笑。连柳馥的发言都那么得体、优雅。活动当场就卖了两百本书。新闻报道再一出来,宋雁的领导的第一编辑室的风头直接盖过了师爽领导的第二编辑室。
连中午吃饭的时候唐嫚儿都忍不住为师爽抱不平,“宋主任这是要开挂啊!又是《荒梦》又是《九星记》,徐主任都比不过她。”
林林打心眼里为宋雁高兴。至少,在她的帮助下,宋雁暂时算扳回一城。她是为宋雁加分的。她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不过一来二去,林林也逐渐发现了宋雁的“毛病”。或者不能叫“毛病”,而叫“习惯”——宋雁不太爱干活,不怎么看稿子。这话要被老邱知道恐怕要说,人家是领导,是给你们分配过活儿的,干吗要自己干。可是在林林看来,看稿子、编稿子是编辑的看家本领。在专业素养上,宋雁是不如师爽的。这也正是师爽总是在气势上压制宋雁的底层原因。可是,作为下属,林林又不可能直接提醒宋雁,要提高专业修养,要懂文学。别说年过三十不学艺,或许人家宋雁可能觉得自己懂得很呢。不过从这个角度思考,林林似乎也能理解宋雁为什么愿意引进她。缺啥补啥。林林正好能够弥补宋雁在专业上的短板。想到这儿,林林更加有心帮宋雁。她李林林从来都是知恩图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