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一纸千金 > 正文 第九十九章

一纸千金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所属书籍: 一纸千金

    第九十九章

    一场例会,崔笛韵碾压了众人。这份惊叹直到林林和沈幼回到办公室还没消散。沈幼站在办公桌前,手里端着马克杯。林林见她神色不大自然,安慰道:“没事,慢慢来。”沈幼苦笑笑,“习惯就好。”又说,“都是熬资历。”这话林林不赞同,资历虽然重要,但眼下行业本来就趋于夕阳,自己不主动出击,一味熬资历,恐怕也熬不出什么。

    她们所处的时代跟编辑室“三巨头”的时代毕竟不同了。说白了,那批人吃得还是上个时代的红利。那个年头,文学是社会的“主流”。读者多多啊!书业繁荣。而她们的资源基本上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现在不一样了。文学出版行业在分裂。过去,纯文学也能畅销。现在是难上加难。而那些畅销的所谓文学书,多半又是鸡汤。那是林林和文艺社的编辑瞧不上的。网络文学繁荣,但良莠不齐。有的长篇累牍,不大适合出纸书。当然,关键还是质量。既然在文艺社做编辑,质量上还是有要求。这一样来,可供选择的作者就少了。

    纯文学作者很多都是期刊作家。长篇写得少。写长篇的,能卖的又少。放眼当下,整个纯文学出版市场,还是靠早已成名的五零后、六零后作家撑着。七零后趋近于无声。有声的也不畅销。当然也有个把冒头的。比如崔笛韵正在做的网络文学起家的女作家。八零后作家还没真正成长起来。有号召力的那几位,可能也不需要在文艺社出书。归根结底一个字:难!还怪沈幼天天坐冷板凳么。

    林林顺口问:“那喻老师、殷老师都做什么?”

    对于同屋的两位,林林还不算了解。

    沈幼朝外面走了几步,伸脖子看了看,见里屋没人,才说:“喻老师不愁,早些年拿下了一批港台作者,稿子多得做不完,吃到退休都没问题。”喝一口水,继续,“殷老师做教材比较多,也有补贴书。”

    林林没再多问。两个人坐下办了一会工,皆沉默无言稍后,宋雁走进来,抱着一堆纸稿。有不少套着牛皮信封。林林连忙接了,堆在桌上。

    宋雁道:“都是自由来稿,你们翻翻,看有没有好的,其余的退掉。”又补充,“退稿信写一写。”

    林林和沈幼应答着。这一写就写到下班。文艺社这点好,时间机动,大部分编辑,四点多就能走。晚上到家,老邱问林林开会情况。

    李林林叹息,就说了两个字:“难办。”老邱笑,“干吗,没进去的时候,难办,怎么进去了,还是难办。”林林道:“有什么难理解的,射雕英雄传看过么。”

    老邱说当然看过。

    “刚开始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江南七怪特牛,柯镇恶就是天下第一,”林林忙着帮儿子做手工,“后来才发现,厉害的人多着呢。”

    “怎么,被人挤兑了?”老邱追问。

    林林说那倒没有。

    老邱说:“你刚进去,先观察,背后那些关系你都不知道,等摸清楚了再出手不迟。”

    林林无奈地,“关系再清楚,没有稿子也不行。”

    老邱揶揄,“你呀,永远没稿子,现在到文艺社了,组稿子还能是个难事?多少作家求着你们出书。”

    林林还是那话,“总不能赔钱吧。我是做书,不是做慈善。”

    老邱说:“你不是还要培养年轻作家,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一提到这儿,李林林面目就严肃了,“肯定是要做原创,但底线是不赔钱,而且需要契机。”

    次日上午依旧是写退稿信。这方面林林有经验,带着沈幼做。中午吃饭,依旧跟唐嫚儿组队。说实话,接触了几次之后,林林不大喜欢小唐。太世故。心眼太多。换句话说就是,她对人事斗争的兴趣,比做书的兴趣还大。

    这是个麻烦人。

    因此,在唐嫚儿面前,林林说话尽量滴水不漏,她说同事坏话,林林从不附和。沈幼呢,基本是个木头美人,不时沦为唐嫚儿的捧哏而不自知。

    午饭提到崔笛韵的选题,唐嫚儿又哇哇开了,“你想想,她一年能挣多少,霍明远的书是她的,顾青云的书是她的,那量,大的吓人,更别说还有其他常年吃着的红利,崔老师年底少说也有几十万奖金。”

    诱人。林林心动。文艺社编辑普遍穷。但也有富的。且贫富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唐嫚儿略气馁地,“咱们社,就是青黄不接。”

    林林引逗她,问何出此言。

    唐嫚儿道:“过去还有人谈文学,老编辑也肯‘传帮带’,现在谁干?资源就那么多,退休了都不会放给你,人家直接返聘,继续掐着!年轻编辑根本拿不到名家的稿子。”

    沈幼道:“所以只能挖掘新作者。”

    唐嫚儿抢白:“新作者,能赚钱的,社里又嫌品位低。没饭吃,碗里就一块臭豆腐,你吃不吃?想填饱肚子就别嫌臭。”

    林林和沈幼都笑。林林追一句,“你也不缺钱。”

    唐嫚儿立即,“这年头还有不缺钱的人么,缺的就是钱!”林林道:“房子也买了,还是全款。目前还没孩子,花哪儿?”唐嫚儿眼睛一翻,“那我也得消费呀!我得过有品质的生活呀。”沈幼笑道:“少买两个包就什么都有了。”

    唐嫚儿说:“我拿啥包,你没看人徐主任,那才叫名包的集大成者。”徐主任指三编室主任徐金豆。林林也大概听说了,徐是新晋当红的编辑,连做了好几本五万以上的畅销书。还没等沈幼、林林接话。

    唐嫚儿又自顾自说:“不过咱不能跟人家比,人家晒的都是去巴黎,咱就在外头小公园溜达。”幼林均笑。唐嫚儿继续,“林姐,你可算老编辑了,手里不可能没有资源吧。”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林林手里有资源。也认识不少作家。可来了文艺社才发现。很多资源,跟社里的老编辑重叠。比如顾青云,是她的作者,但同时也是崔笛韵的作者。林林作为晚辈,就不好跟崔老师抢了。还有楚老师。是跟宋雁共同认识的。也属于重叠。连带着还包括南方写官场小说的作家,还有像诸葛六之类刚冒出头的作家,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到文艺社之前,林林本打算大展拳脚,可来之后才赫然发觉,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碰。内部争斗是大忌。她必须高风亮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林更心疼宋雁。她这个主任当的,就跟坐在针尖上似的。老编辑们要尊重。自己还得拿稿子,出成绩。

    说话间,唐嫚儿的顶头上司师爽师主任端着盘子走过来了。林林和沈幼点头致意,及时撤了。唐嫚儿无法脱身,只好陪着师主任再吃一点,认认真真聆听教诲。

    走出食堂,林林小声嘀咕,“小唐挺怕他们主任。”沈幼道:“谁不怕?”

    有意思。林林说:“看着还挺亲切。”

    沈幼撇嘴,“厉害人物,别惹。”

    午休过后,林林主动去找宋雁,谈选题的事。她提了臧梦的稿子。宋雁也感兴趣,认为如果臧梦能踏踏实实写,也许能成就一部经典。明星书宋雁也做过。风格偏文艺,跟普通的明星书略有不同。

    林林道:“第一篇稿子已经有了。但一直没发。”

    宋雁问她要看看,又问:“北方分社为什么没做。”

    林林说可能嫌麻烦,也可能没谈好,作者打退堂鼓了。

    得宋雁首肯,林林就打算联系了。过去,林林还总在担忧,仁义礼智信。不能抢东家的稿子。从北方分社辞职时,褚秀也跟她谈过。一段时间之内,不许跟社里抢资源。如果有冲突,林林这边必须放弃。但如今时过境迁。而且臧梦的书一直没做出来。说明合作没成功。或者压根没有合作。那她就可以大大方方联系。

    林林也想补梦姐的人情,若是再续前缘,定要将功补过。于是她给臧梦的侄女打了个电话。探路。结果侄女很坚决:梦姐档期一直排到明年。忙着拍戏、上综艺。

    没时间写书。

    楚老师有部小说改成了电影。小成本。文艺片。但他还是来站了台。宋雁限号。接送陪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李林林身上。林林责无旁贷,开着她那辆红色的车,从西面到东面,从北边到南边。宋雁一有时间也就跟着。

    投桃报李。

    会后几个饭局,楚老师也带上宋雁和林林。文艺社双姝,走到哪儿都是一片风景。出乎意料地,林林在饭桌上看到了另一种宋雁。

    日常的宋雁,人淡如菊,有条不紊。饭桌上的宋雁,声色犬马,纵横捭阖。她是天生具有高超社交技巧的人。偏偏她那技巧还显得那么自然,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她总是能引导话题,又善于把每个人都巧妙地捧高。然后,稳稳落地。如果把社交比作体操。宋雁就是属于那种平衡木上如履平地的那种。

    林林不得不对宋雁刮目相看了。

    她那几招,林林就是再学半辈子,可能也望尘莫及。更何况宋雁还善饮。喝起酒来毫不含糊。一杯。一次。一仰头。干脆利索。给人一种笃定感。义薄云天。

    楚老师也是端水大师。他在宋雁面前夸林林,“好歹有个人能帮你了,我真怕你太累。”在林林面前又擡高宋雁,“能在宋老师有底下工作,多好啊……”

    宋雁和林林自然受用。饭局结束,楚老师被送回酒店了。林林开车,不喝酒。她执意要把宋雁送到家。宋雁客气了一下,同意了。但林林这才回过神。这坚定的“送行”,似乎有点鲁莽。宋雁的情感状况,她从未听说。老宋也没提过。万一支离破碎,她来个送人到家。撞到或者不撞到什么,都难免尴尬。不过从镜子里看宋雁一派自然。林林的心又放下来。

    实际上,除了入职前的谈判,林林很少跟宋雁在这么小的空间独处。喝了酒,宋雁情绪放松。两个人分别评价了一下适才酒桌上众人的表现。

    林林笑道:“那人真行,我可没办法给领导安排那种事。”宋雁一笑,侧过脸,“领导也不会让你做。”

    林林想趁机表个忠心,又觉得过于造作。

    宋雁说:“你来了,真是好很多。”等于重复楚老师的话。林林舌结,尴尬了半天,才说:“继续努力。”宋雁家住在四环边上。林林把车开进小区。又问要不要扶她上去。楼道门口,一个男人已经等着了。宋雁下车,他就往这边走。宋雁道:“快走吧,路上慢点,我老公下来了。”又说,“回去还得看孩子作业。”

    林林没多说,掉了个车头,走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跟宋雁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和她一样。宋雁也有老公,有孩子,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

回目录:《一纸千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