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一纸千金 > 正文 第九十二章

一纸千金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所属书籍: 一纸千金

    第九十二章

    耿双华的追思会,星火的老人基本都到了。吕薇挽着林林,走在队伍最后。她们属于“前朝遗民”,跟在职或者退休的不一样。造化弄人。先是姜艳玲,现在是耿双华,原星火社五编室一正一副两位主任先后仙去。这对活着的人,也是敲打。当然,对林林吕薇她们来说,来追思会,也是个“看”与“被看”的过程。

    她们会看别人。

    吴冠胖了。桃根秃了。王萌瘦了。就连葛文婷和刘念这样的大美女,也显出了几分憔悴——毕竟有年纪了。

    唯一不变的,估计只有志闯。还是那身形。还是那脾气。还是一头汗。忙前忙后。李林林忽然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广泛的悲哀。不知为什么,她脑海中竟冒出这一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吕薇的感慨更实际,“耿主任的两套房留给谁呀!”

    林林不得不回答她:“人家有儿子。”

    吕薇又嚷:“是不是退休闹的?退了休,没有了精神支撑,所以病了。”不过戴琪又说,老耿的白血球一直偏低。这回被诊断为白血病,可能存在误诊。老天。林林连忙阻止戴琪放马后炮。人都没了,还说这些干吗。她只问戴琪书编得怎么样。戴琪说已经审完了,正在做封面,只可惜老耿永远看不到了。追思会上,星火的邹社代表社里发言,又给予家属安慰。悼念结束,吕薇尿急,要去厕所。林林在门廊等她。

    吴冠路过,林林跟他碰了个大着。

    不好躲了。林林向吴冠点点头,心平气和地。

    吴冠先开口问:“怎么样啊在那边。”

    林林不能说好,也不愿意说不好,于是答:“还行。”

    吴冠又说:“随时欢迎回来。”

    何出此言,林林诧异。但面儿上还算稳,“吴总又开玩笑。”吴冠立即,“不是开玩笑,我说真的,你要回来,特事特办。”林林半低着头,显然不想把这个话题进行下去。她把吴冠“突然的发疯”归结为中年男人的过度自信。

    谁知吴冠又跟着说:“虞国光自己都要滚蛋了,你们还跟着受什么苦呀。”

    霎那间,李林林脑袋嗡的一下。好像头都胀大了。她盯着吴冠,“什么意思?”

    吴冠笑呵呵地,“你还不知道?他虞某人在总部跟另一个副总斗,失败了,只能丢盔弃甲,卷铺盖走人。”

    “走去哪儿?”林林掩饰不住好奇。

    “听说去西南集团下属的一个社,”吴冠道,“也是个烂摊子,”停顿一下再说,“干吗,他说了要带你们过去么。”

    林林的心沉了又沉。可在吴冠面前,她不能跌了面子,失了水准,她半开玩笑地,“吴总,回来还有我的位置么。”

    吴冠面露得色,道:“书还是能做的。”

    吕薇回来了,甩着手上的水。吴冠兀自走开,只留下个背影。

    吕薇问林林,“干吗,又得瑟了?”

    “没有,打了个招呼。”林林淡淡地说。

    客观上说,李林林实在要感谢吴冠这一番“点拨”。有了这么个重要信息打底。林林突然明白了扁平化和提拔褚秀为编辑总监的背后脉络。十之八九,虞国光已经开始为以后铺路了。这一招,叫做卡位。即便将来他走了,总部再派人来,褚秀也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又或者北方分社直接就是褚秀代管,当一方诸侯。到那时候,她李林林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反过来一想,林林又感觉吴冠的话,也为可全信。万一人家虞国光根本不打算走呢。只是,走或者不走,眼下的困境都是存在的。养生书和以林秋水为代表的随笔在社内选题上占了重头。她的选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说实话,北方分社的牌子,就做文学书来说,还是不够响亮。林林想到了再走一家。可问题是,再走,又能走到哪儿去呢。

    回吴冠那儿?倒也算个去处。可一旦向吴冠低头,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精神高地,等于向庸俗低头,回去之后即便能茍延残喘,偶尔做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又能怎样?职业发展层面,几乎等同于终止。做好了就是戴琪,做不好保不齐就是第二个胡明月。蹉跎到老。因此,回星火社绝非上策。

    或者干脆转行?徐可欣也说能带她,去影视公司做文学策划。林林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从策划起步,将来做制片人。可老邱不大同意。一旦做了影视。时间可就不固定了。家等于丢了半个。别说老邱不接受,就是林林自己心里,也是打鼓。而且隔行如隔山,跨过去,磨合又要些日子。同样不是上策。

    林林把眼下的困境,包括吴冠的提醒都跟老邱说了。老邱的意思也是:趁着船还没翻,赶紧找另一艘船跳过去。林林无措。老邱提醒,“上次不是跟师兄吃饭,遇到好几个做出版的么,可以先打听着说,要走也不是立马就走,其他行里的朋友,也可以问问。”

    林林道:“圈子就这么大,一问社里没准就知道了。打了草,惊了蛇。”

    老邱说:“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打算走,他知道了又如何。”

    林林笑着反问:“不怕他知道?”

    老邱气足,“绝对不怕。”

    主意一定,行动就快了。这些年,林林也在业内积累了些人脉,打听个去处不在话下。她很快跟一家出版公司,两家出版社的中层取得了联系。对方都有意引进她这个人才。但林林犹豫。人往高处走。这一步棋,她必须走得漂亮。而这几家机构,要么是太小,跟北方社区别不大,要么是出版方向跟她的发展期待不符合。林林打定决心,这次再动,就照着退休干,不再跳了。因此,这一回折腾,林林是既着急,又不着急。着急的是,她必须要有突破了。用老邱的话说就是,她必须在大的变动来临之前,完成起跳。不着急是,她还有一份工作,可以骑驴找马,如果不是特别合适特别心动,那她就按兵不动。更何况,她还有年终奖等着领。怎么着也得再熬两个月。

    年前,熊慧敏从国外回来,办了个画展。给林林下帖子。老领导的面子不能不给,周末,林林悄然前往。还好。吴冠没到。想来也是。熊慧敏不会请他,在她眼里,吴冠“土包子”的标签贴了半辈子还没撕下来。

    站在那些抽象而又迟滞的画前,李林林实在弄不明白熊总的这些大作好在哪儿,以至于夸都无从切入。呵呵,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画画恐怕是最容易鱼目混珠的。因为其他种类的艺术,比如舞蹈、音乐、文学,好不好,一看一听便知,唯独绘画。似是而非。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技法,还有前辈的提携,评论家的吹捧。陈尔就是熊慧敏的独家评论员。一夸起来,熊总直接笑成一朵花。因为长居北美,熊慧敏没来及得参加耿双华的葬礼。实际上,退休过后,她也确实怕听到这种消息。她只看好的一面。口头禅是,“人生苦短,你可得学会享受生活”。当然,见到林林,她也免不了关心关心。

    她问:“副高评了么。”职称的事。

    林林苦恼:“还没。”在星火的时候说要评,结果刚好要走,错过了。到了北方社,等于杀入了商业市场,林林忘了这茬。虞国光也没提。因此,这么多年了,她的职称依旧是“中级”。

    “这个虞国光,就认钱,”熊慧敏最后点评,“人在澳大利亚还有大房子呢。”

    陈尔感叹:“赚钱给谁花呀。”

    熊慧敏道:“那你别说,现在行业赚钱越来越难,人家早点铺好退路,以后难干了,立马抽身养老。”停顿一下,再叹,“他比吴冠脑子活。”

    呵呵。苦笑。吴冠脑子不活么。人家正忙着从装修里赚钱呢。

    周一上班。那位大学出版社的师兄联系林林。问她考虑得怎么样。他说他那边缺人,待遇优厚。林林本想礼貌拒绝。可师兄开出的另一个条件又让她心动了。

    “真能上学校的附属小学?”老邱一边看股票一边问。林林盘着腿坐在沙发上,“进了出版社,就等于是学校的教职员工,教职员工的子女,按规定可以入学校的附属小学。”林林看老邱。过了一会儿,老邱这才撒开鼠标,非常郑重地对林林,“儿子能去那儿读,当然是最理想的。”

    “但是?……”林林下巴微微下拉,帮他说了下面的词。老邱道:“但是,这是大事,得你自己拿主意。”林林当然理解老邱的意思。他是怕担责任,怕一旦撺掇她跳过去,将来她后悔,会落不是。的确,在林林心目中,跳去大学出版社。是一种牺牲。为孩子,为家庭的牺牲。因为那儿除了教材,就是一些带补贴的学术书,根本没有文学出版的空间。如果走出这一步,就意味着林林的苦心孤诣中断,和文学出版告别了。

    可是,儿子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啊……家门口的小学虽然近,但教学质量跟附属小学差距很大……林林也曾努力说服自己,小学嘛,就那么点知识,实在不行,自己在家补习都行。可她这种想法,在跟着儿子上了几次辅导班之后就打消了。现在孩子们的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了……附小的孩子,在语文、奥数、英语等方面,全面占据优势……

    得。下决心吧。给师兄打电话回复之前,林林深呼吸。三次。她不认为自己的牺牲特别伟大。这不就是一个妈妈该做的么。

    天意。她这样想。

    电话拨过去。师兄立刻就同意了。又说入职时间可以商量。林林明白,善解人意的师兄这是给她留足回旋余地,处理北方分社的善后事宜。

回目录:《一纸千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