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林林很快发现褚秀把她骗了。组织架构扁平化,不是“没那么快”,而是“迅雷不及掩耳”。周一例会,虞国光就宣布了解散各个中心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自此以后,所有编辑平起平坐,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林林用余光瞥见了绿橘的得意。不过虞总接下来说的话,却直接让李林林瞳孔地震。亏得他语气还是轻描淡写:“编辑总监,褚秀。”
好家伙。取消各中心。却安排了个编辑总监。这不是变相压低他们这些副总擡高褚秀么。她成了慈禧,垂帘听政了。四下无声。中层们都听着。林林本想说句点啥,可瞬间又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当这个刺头儿。人家是夫妻店,一张床上躺着的两口子,提拔提拔不是题中之义么。她何必争这个闲气。
虞国光跟着说:“总监助理,吕薇。”
瞬间石化。林林脑子暂停了好几秒,才终于重新运转。她看吕薇。吕薇却不敢看她。半低着头,又擡头尴尬笑笑。就算接下了这份“荣誉”。从微表情看,李林林不相信吕薇事前不知道。这是褚秀的计?是为了分裂她跟吕薇?可是,这又有什么的意义呢。又或者是,在做养生书的过程中,褚秀觉得吕薇堪当大任,所以收为己用。不管原因为何,对于这个结果。林林深觉不大消化。
她感觉自己要是失去老薇这个朋友了。
下了会,林林面无表情回到工位,呆呆坐在那儿。吕薇在QQ上震她。她不回复。
吕薇又主动凑过来,“老林,中午我请你。”
林林冷言:“不是请过了么。”又说:“干吗,庆祝你升官。”吕薇压低嗓子,急促辩驳,“我真不知道……”林林道:“不用解释,我不在乎这些。”
吕薇更着急,“你要觉得不合适,我去找老虞,我不当了。”
林林惨然,“那不更显得我在搞事么。”
吕薇道:“那你说怎么办。”
“就这样吧,挺好的。”呵呵。嘴上这样说。可实际上呢。李林林觉得不好、不妙、糟心、烦恼。她倒真不是在乎副总监的“官位”。她是对虞国光这番操作不理解。这么明显的把褚秀捧起来意欲何为?她做过几本书?有多少资源?凭什么服众?而且吕薇的“站队”,更是令她伤心。
一整天无心上班,林林借口出去见作者,先撤了。不想回家。无处可去。林林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发呆。吕薇来电话。林林没接。吕薇又发消息来,说管总又改变主意啦,说《北京梦一场》第二稿挺好,决定出版。
公事。
林林不得不回复一句:跟桑平说一下,让他尽快齐清定。交稿。
信息发过去。林林又觉得自己可笑。社里把人当猴耍,她还那么认真负责。难道她就是传说中那种只见细节不见整体的劳碌命?悲催。
晚上到家,林林把公司的变革跟老邱说了。也谈了自己的想法。老邱道:“你看,你都想明白了,那就该干吗干吗,只要钱上没亏着你,这工作倒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林林苦笑,“问题就是钱上也不痛快。”
老邱道:“钱是一方面,可以慢慢争取,你就是觉得憋屈,但孰你说了,人家是一张床上躺着的,怎么可能让虞国光在你和褚秀之间做选择,他要真选了你,我该急了。”
林林骂了声去,“你老婆什么样人你不知道?我李林林走到哪儿不是行端做正!”
老邱连忙讨饶说我不就那么一说么。
林林又说:“褚秀上我没话说,那老薇呢。”
“她有她的困难。”
“那也得提前告诉我。”
“她事先未必知道。”老邱说,“其实扶吕薇上去也不是不能理解,褚秀在公司那么多年,跟个管家奶奶似的,得罪的人不会少,像刁爱玲、冯娜娜他们,各有各的岗位,不可能插手编辑这块,所以,褚秀上来了,宁肯用新人,不会用老人。吕薇又是个知世故的,伺候得舒服,年纪又相当,”老邱掰着手指,“而且又是失婚妇女。”
林林驳,“跟失婚有什么关系。”
老邱道:“本质上同病相怜呀!”又说,“不过吕薇上去也好,你正好可以借力用力,就把吕薇当成打入内部的棋子,一条眼线,不也很好吗。你跟老吕多少年交情……”话没说完,林林便拦阻道:“利益面前,交情就是个屁。”
老邱道:“关键时刻,还是应该相信同志,老吕欠你的人情,会在合适的时候还的。”林林沉默。老邱又补充,“可得提醒你,别给吕薇脸子看,这种事情很微妙,本来欠人情的,你一脸子,人可能索性不担你这份情了。”
机制一改革。办公室就“重构”了。原本副总监们的单独隔间,全部打通。整个公司除了虞国光有个独立的办公室,其余均为开放式办公。就连褚秀也很员工们混在一道。吕薇要跟林林挨着坐。林林没给老薇脸子,但建议该给还是给,“你们养生组最好离得近一点。”
吕薇嬉皮笑脸,“我这不想沾沾你的文化气息么,再说,咱们不还要卖影视版权呢么。”
林林道:“老薇,咱们之间不藏着掖着,你上去,我一点意见都没有,我希望你发展得好。”停顿一下,再补充,“这是真心话。”
吕薇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却是一脸的百感交集。闺蜜俩说开了。不过,中午这顿饭林林是不跟褚秀和吕薇吃了。褚秀也识趣儿。挖了林林一个人,便裹挟着老吕而去。林林要么带饭,要么点轻食,吃完了,就去找徐可欣练瑜伽。结果徐可欣也要走。跳槽去另一家公司。
林林惋叹,“你走了,我连个锻炼搭子都没有了。”可欣笑:“搭子好找,实在不行,请个教练,天天陪你。”林林说花钱跟不花钱的能一样么。可欣说:“有时候,花点钱反倒比不花钱省心。”两个人练了一套动作。徐可欣突然说:“你们虞总最近挺忙。”林林不解其意。可欣说在好几个酒局上遇到他。林林问:“有什么情况么。”可欣说什么听说什么情况,就是牛逼吹得比谁都大,还说公司将来打算上市。林林苦笑:“能上当然最好。”
九月,某师兄从地方上调入北京某学院入职。算高级人才引进。来了就是博导。李林林和几个在京的师兄弟妹帮师兄摆了一桌接风。饭桌上,竟发现好几个也做出版的。做得最好的是位师兄。在大学出版社做,一年的码洋是林林的几倍。也难怪。人家做的教材,不愁销路。师兄也发出邀请,说他那儿缺人,随时欢迎她过来。
林林没答应也没拒绝。大学出版社效益好,但到哪儿去,就纯属赚钱了。林林心中这点文化的小火苗得不到安放、得不到价值的满足。她还是想做好书的。尤其在公司“扁平化”之后,林林也在反思。她是不是做得太多太滥了?或者说,因为过度追求利润,导致方向的偏离?她做出版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赚钱。她可不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干脆去影视行业,像徐可欣那样。想必赚的更多。但出版有出版的意义。看似无声。但却有强大的渗透能力。影视剧过去就过去了。书,能一存多年。当然,前提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书。也正因为这种迷惑,林林偶尔面对电脑的时候,会呈现发呆状态。
连轴转不行。她要停一停。月度选题会,她一本书没报。褚秀和吕薇她们分别报了五本。
下了会,虞国光的电话就打来了。李林林早有准备。虞国光要跟她谈选题。那她就把选题的想法告诉她。虞国光要谈发展,那她就一股脑儿倾吐对公司发展的看法。谁知,人到了办公室。虞总什么都还没提,直接来一句,“小李,你那个提成的事,我帮你问了,总社的调整方案会尽快下来,将来上了十万的部分,该提多少还提多少。”
呵呵。这或许是对抹了她“帽子”的“补偿”。又或许,她也只是一个捎带的受益者。褚秀现在是编辑总监,而且她们的养生书,正在走量,虞国光所谓的“争取”改变政策,不过是为褚秀捞钱铺路、放水。
虞国光鼓励林林,“好好干,什么都会有的。”
林林虚与委蛇,“我一点都不怀疑,明天会更好。”
虞国光道:“老褚的工作,你多配合。”
可不可笑。这话还能说出口,还让她怎么配合。外行领导内行。
林林笑着:“那必须的,公司的工作还要在褚总的领导下飞黄腾达呢。”
虞国光更进一步,“将来,你的工作不排除独立出来,像你这样能干的编辑,应该有自己的一摊子。”林林没听明白,便没应答。虞国光说:“等一切稳定了,公司内部可能会尝试成立工作室,也是能者多劳的意思,选题选择上充分自由,到时候,你就可以把自己能量发挥到最大。”
“什么时候?”林林问。她关心这个。虞说的这些,保不齐就是个大饼。听着美好,根本吃不到。
“快了。”虞说虚的。
林林忍不住哼哼两声。气息冲出来,她才觉得这难免对虞有点轻视。不够礼貌。虞国光走近了,“林子,你是我力主力推挖过来的。只要有机会,肯定也是力捧。但有时候我也是没办法。毕竟老褚跟着公司奋斗了那么多年……”
林林赶忙,“完全明白,十分理解,虞总,褚总上我一点意见没有,还很支持,您不要有顾虑。”她可不想听他那些苦水。不过,也奇怪,虞国光说了这些废话之后,林林自觉情绪平稳了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熬吧。见机行事吧。
周末,林林正带儿子想游泳班。吕薇打电话来。林林没接。过了一会儿,戴琪来电话。她以为戴要说耿双华稿子的事,便第一时间接了。谁知戴琪言简意赅地说了个重磅消息:老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