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和平军旅系列 > 正文 自由落体祭

和平军旅系列 正文 自由落体祭

所属书籍: 和平军旅系列

    一九九三年新春之后,中年男人乐极生悲,从自家房上跌将下来,结束了他年富力强的旺盛生命。其时,喜婚的门联都已聘人写好,内容是十分民间的大众诗言,说起来颇含乡土的庸俗气味,然乡村里却是十分流行。上联是“幸福喜结连理枝”,下联是“终生愿做比翼鸟”,横批为“白头偕老”。那所谓的新婚女人,是豫鄂交界武胜关下的乡下女人,同中年男人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情缘。明朝晨时,她将从第一班长途客车上走将下来,穿着红绸薄袄,坐着响器班的乐声,来与中年男人合欢为家。中年男人是在准备完毕一应婚事繁杂,躺在婚床上喘息之时,看见了新房顶上,由于工匠的粗心还留着一裂瓦缝,平南的日光在瓦缝间晃动不止,仿佛一双窥探洞房里床笫之事的眼睛,他才顺口骂了一句工匠,借来邻居的梯子,爬将上去。收拾停当那条紧靠山墙的瓦缝,忽然发现对面山梁上有个女人,穿件红袄,急急走着,宛若跳动的一团火苗,疑心那是自己要娶的女人雪梅,痴痴看着想弄出一个的确,却不慎跌落下来。在跌落的那一瞬间,中年男人啊的一声惊叫,头下脚上,五脏六腑都倒置地悬浮起来。当他听到自己的叫声又白又亮,如初春解冻的河水的时候,便也立刻明白,山墙下是一堆盖房时没有用完的碎砖乱石,而自己结结实实的生命,正是以常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着那堆碎石跌落。于是,他惊惊恐恐,赶急儿睁大双眼,重又看见了二十五年前四百里外的一幕情景。

    那个时候,太阳开始西偏,黄亮里渗了血红,一天价的燥热即将消失,山坡上滑动着凉爽的小风。燥热给人们带来疲惫和懒洋洋的精神,在微风中烟消云散似的慢慢消退,元气和精力都像刚刚睡醒一样恢复得极为旺盛。

    青年春生到分部参加授奖大会凯旋,会上奖了一个白色的脸盆。他用一个网袋兜着奖品,也兜着从分部那条小街上买来的一斤盐、半斤醋、一瓶酱油,还有别的日常用品。回来路过张家崖时,想到崖下方便一下,就把脸盆搁到崖头路上,纵身一跃,站到了一片树荫里,二号军裤未及解开,便看见了那充满诱惑的人生一幕。

    这是一面坡地,麦苗像筷子一般高低。季节已使小麦开始扬花,然这里却难以闻到一点麦子的青稞气息,只有行间的黄土在散发着太阳贮存的热燥和土地焦枯的不安。一只旱蛙在田里孤独地跳着,把麦子砸倒一棵,又砸倒一棵。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从土地里跳将出来,又跳将过去。有一对麻雀,从很远的空中飞来,落在槐树顶上,叽叽喳喳吵闹不休。春生原本是抬头去看那麻雀的,结果,却看见了麦田里正站着的两张锄。进而望去,也就呆住了,其模样像一推门儿就看见了一个女人睡在自己床上,朝他微笑,朝他招手。那神情尴尬着,僵硬着,凝在他的脸上,仿佛一股热流,从地心温生出来,透过他的脚板,沿着脉管流至全身,又流到脸上,也就不再流动了。

    事情是如何也难以想到,张家崖村的新婚夫妇,张亮和雪梅被队长派来包锄这面坡地,夫妻俩大白天竟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夜间的床笫之事。四下里很静,静得能听见太阳落山的浅黄叹息。山坡下的溪水朝着山外潺缓流淌。山梁上的这条小岔沟里,野生槐树的枝枝梢梢,都在拉拉扯扯,情意绵绵,黄叶飘在地上,像漂在水面的渡船。雪梅就仰躺在那层薄叶之上,裤子脱了堆在头边,两条腿白润得刺眼,像跳出水面的白鱼一般斜搁在山坡上,竟是那样光润滑溜,看去像冬雪天里堆起的两条白雪小堤。不消说,张亮的裤子也脱了。那是他结婚时候没有新裤穿,借春生的一条二号军裤。他以为春生是军用服装仓库保管员,一个人管着一个山洞的军装,有穿不完的新军衣,说把媳妇娶进门再还,可雪梅过门已经一个满月了,他却压根没有还裤的念头。春生也没有让他还裤的那个意思,毕竟只是一条裤,倘若春生去找他还裤,势必伤了女人雪梅的心。眼下,那条绿色军裤,正被雪梅当作枕头压在头下,她的头发乌黑黑地流在裤上,像流动着一束黑风。看不见雪梅那张被军裤托起的脸,那张脸被张亮的脸盖住了。他在她身上动作得十分厉害十分疯狂。春生站在他俩头顶树下,听到他们彼此的喘息如同一条湍急的河流,他浑身的血便凝住不再动了。一时间,就那么木呆呆,一动不动,两眼直勾勾盯着发狂的张亮,脑子里却一片纯净素白,一片雾山雾海,一片漫无边际的骇异痴怔,使得他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起来。

    然在这个时候,张亮却又好像到了人生的极乐境界一样,猛地就不再动了,风平浪息地用双手把雪梅的脖子死死勒住。

    “你要勒死我了。”

    “就要勒死你的。”

    “你勒吧!再紧点,越紧越受活。”

    春生不明白他勒她为何就越紧越受活。是年他二十周岁,对情爱还很迷蒙,不知道所谓男情女爱的真正意图,多半也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登峰造极的快乐。他盯着那一幕图景痴情张望,却又不小心在脚下弄出一滴响声。

    张亮抬起了头。

    忙不迭儿转过身子,春生贼一样人心慌慌地离开了树荫,爬上土岸顶的大路,提起网袋,默默朝着自己看守的服装仓库去了。

    回到仓库,春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像往日那样按部就班地安闲生活了。烧饭时用煤油炉子浪费了三根火柴才点着。雪梅那赤裸裸的两条腿,张亮那疯狂的动作,他们二人急促的喘息,总在他面前跳舞演戏,任你枪击炮轰也赶它不走。当日入夜,屋里像是一个黑色的漆瓶,窗口上的一层淡亮,倒像一张牛皮厚纸似的。这是两间石头墙的红瓦房,那一间通向服装仓库的山洞口,这一间是他的宿舍。他在这屋里住了整两年。两年来,从未像这一夜那样使他感到孤独和寂寞。孤独和寂寞如同漫山遍野的荒草野坡,如火如荼地向他铺展而来,点点滴滴地侵蚀着他,最终就吞噬了他。躺在床上,他觉得床是那样阔大,比分部院里那个操场大许多,四野无人,就他独个儿躺在操场的正中央。天那样阔,人群离他又那样的遥远,星月冷漠地疏远着他,好似他在人世间已经消失了,混沌了。兽、禽、树、草、水,什么什么的,飘然而去,无影无踪。只有他自己还留在这无边无际的世界上。回想起来,先前他吃过夜,到张家崖村走上一遭,颇含散步的闲情逸致。在街上随便和哪个村人说谈一阵,天麻黑时走回来,用手电筒照着,沿着仓库四周的铁丝网,检查一遍有没有所谓的阶级敌人破坏军用设施。末了,到仓库门口站上一会儿,看看有没有所谓的坏人动过那十天半月甚至半年不动一下的大铁锁,最后就回到屋里,像读毛主席著作一样,读几页《艳阳天》,再或像读《艳阳天》一样读几页毛主席语录,然后自然而然睡着去了,日子便日复一日地过去了。可到了这天却是不行。他把《艳阳天》读了一个章节,书合上,灯一灭,白天那幕戏又依然演在他的脑壳。太清晰了,太叫人惊疑了!原来男情女爱竟是那么一个样儿。参军前羊倌四伯带一群孩娃上山放羊,他就给孩娃们说些那号事情,说他婆娘一开始还不同意,他硬来了几次,那婆娘尝到了甜头,每夜都要让他干,白天还要做好吃的补养他的身子。羊倌四伯把那号儿事吹得山珍海味,云天雾海,把他们迷得神魂颠倒,不知所措。后来,他大了,读书了,参军了,似乎把这淡忘了。一入伍就从新兵连分到张家崖的服装库,独自一人。分队指导员说把他独自分到这儿,是党组织给他的最大信任。他要守库、检查、烧饭、种菜、读书、学习、写心得、定期汇报思想、上交团费,如此等等,任重道远。农忙了还要帮贫下中农抢收抢种,从起床到天黑,有那么多的工作等着他去为之努力。他从来没有想过男女之间的事,似乎那种事情在他压根不曾知道。羊倌四伯给他的启蒙是彻底淡忘了。然而,这一夜,他的那种记忆恢复了,恢复得那么热烈,那么深刻,那么光彩照人。白天的事情,犹如太阳一般照亮了他记忆的每一个角落,那个角落纯粹是羊倌四伯讲给他的男欢女乐。从而,使他猛然醒悟,自己所谓身负重任的特殊的一段军旅生涯,原来是这样单调乏味,不见多少实在的意义;明白了自己特有的生活里,分明缺少的一样东西,是否正是白日所见的那种男情女爱,也未可知。回想起来,雪梅在这一夜之间,如一团火样温暖着他孩子样的身子,炙烤着大人一样的灵魂,最后终于把他燃烧了,烧成一团枯干的灰烬,也正如二十五年后,头顶的太阳,温暖发烫地烤着这中年的男人。

    本来,他是不该从房上跌落的,不该在将要迎娶女人雪梅前一天摔死的。可是,因为要娶一个女人,那女人又是当兵时村上的女人雪梅,这一个月来,他便度日如年,苦待苦熬,终于从白手起家,借助着女人雪梅给自己情爱的力量,买砖买瓦,运灰运石,邀请工匠,终于盖起了这三间不见尘埃的新房。终于发去一封电报,说房已盖起,并接到一封回电,定在明日结婚。这种人生命运的突然转折,使他终日心神不宁,神魂颠倒,迫不及待。到了婚事的最后日子,又不免满心欢喜,看见什么都放着五彩之光。所以,整完房子时候,本该下来,然太阳舒适可人,他就坐着歇了一会儿,被日光照得他浑身酥痒,眼花缭乱。恰在这时,他看见对面山梁上有位女人走来,高矮胖瘦和自己要娶的女人颇为相似。为了看个清楚,他慢慢爬至新房的山墙顶上,手扶着山脊的一块脊砖,将信将疑,又越看越像,为了弄出究竟,伸了一下脖子,按砖的左手稍一用力,那砖擎他不动,便哗一下从房脊脱落下来。他身子随着砖的脱落向北一倒,也就穷追不舍地随着那砖坠落下来。在身子北倒的那点滴的时间之中,他尖叫一声,看见村头闲站的人们闻声扭过头来,又更大声地尖叫疯唤,朝着他这边狂奔嘶叫,那声响天塌地陷似的,一下使他明白自己是正朝着死亡坠落。于是,脑子立刻便从昏迷的瞬间清醒过来,去听村人的唤声叫声,这时候,却听见二十五年之前,看到那人生一幕的当天夜里,从分队炊事班退役的马蹄座钟,滴滴答答,无休无止地响在耳边。

    他在坠落过房脊的砖头之后,静静地竖起了自己的耳朵。除了耳边丝丝入扣的风声,马蹄钟声,朝下坠有二尺之后,还听到一种呢喃之声。细加辨认,也就听清了是二十五年前背书的声音。

    在那漫长而又黑暗的一夜,大约是深夜一点来钟,青年春生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只胳膊搭在床里边的毛主席语录上,睡不着,就摸黑掀开毛主席语录的第一页,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背到最后一句“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又掀开第二页,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背到第四页的“我们一定要更多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直背到第十一页的“不自觉加强思想建设,就会忽视必要的思想斗争”,女人雪梅的影子才渐次地消失隐去。

    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九点半钟,阳光强烈地从窗口射进来,投到脸上,把他年少而满含生气的方脸照得光光亮亮,两团儿眼屎像米粒一样结在内眼角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在分部那条街上,想解小溲,就是找不到厕所,急了,钻进一个墙角,可还来不及解完,便听见身后有了脚步声,回头一望,竟是女人雪梅。她穿着出嫁时那个红底蓝花的新布衫,头发梳得齐齐整整,扎成两个又粗又硬的小短辫,像扫面炊帚一样在她的肩头动来荡去,不安分地撩拨着人心。于是一惊,收住尿,也就醒了。睁开眼时,他的一只手还在被子外面拿着《毛主席语录》,语录翻在第十一页,另一只手搁在他的羞于见人之处,手心一团热粘,裤衩和床单湿了一片。

    这是他入伍后第一次这般样儿,俗话叫“跑马”,使他如干了一天重活一样,四肢困乏无力,懒懒地躺在床上不敢有动,心里空空荡荡,又惊惊颤颤,像一条无草无树的大山谷,独他一人置于其中,使得孤独寂寞显得更加深厚无边。

    二十五年以后,朝着死亡跌落的途中,去回想往事,中年男人发现那个仓库坐落的位置不错。一个藏在柏树坡下的大山洞,两间躲在林地里的小房子,铁丝网把山坡和房子一块围将起来。前面耸立的一号峰上,用木板钉了一个小哨楼,站在一号峰上,可以看到周围的七个小山包,每个山包下都是服装仓库,每个库都有一个排、一个班,或者几个人在那儿看守。唯他守的七号洞为最小,里边也无非几间房子那样儿,且最靠深山,所以负责服装库的七十一分队就只委派了他一人。眼下,春生从房里走出来,站在晨光里,心里有种淡淡的责任感。他瞅着一号峰上的哨楼,呆了一阵儿,夜间的情乱就渐渐平复去了。哨楼周围的野柏树,密密匝匝挤在坡面上,长久的天旱无雨,它还依旧乌青乌青。事实上,那就是生命的力量。浓重的绿色,大面积地铺在七号洞的前后左右,把他埋在浓重的绿荫里,使得他的心情阴沉而又灰暗。东方迟升的太阳,在二、三号峰上洒上一片明亮的翠色,远远望去,山坡上的柏林仿佛是一片初春的嫩草地。这浓的和淡的,阴的和阳的,各种各样的山颜,开始在春生的心境里协调出可谓平心静气的心境来,使他对昨天见到的和夜里胡思乱想的,有机会不慌不忙地理了理。他好大一会儿盯着哨楼没动,终于使自己内心的情境慢慢变得开阔明亮,对人生一些极神秘的东西看得越发清晰透彻起来。

    我二十周岁了,他想,我怎么一转眼就二十周岁了?

    这想法很劳神。有了这想法,人会忧伤无奈。他没有像往日那样,一起床先检查铁丝网和别的军用设施,再提水洗脸、生火、做饭,而是把目光从一号峰上收回来,搁在通往张家崖村的黄土马路上,很痴情明亮的不再动了。

    这当儿的太阳,也正如伟人毛泽东所说,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极富激情地照耀在马路上。村里的钟声响过不久,一群到了出阁年龄的村姑和媳妇们便拉拉扯扯走了出来,一个个懒洋洋地揉着睡眼,扛着锄头,从春生前面摇荡过去。张家崖村地处大山深处,山高林密,太阳出得晚,落得早,土地阴气大,粮食连年不丰,一年口粮计划着喝汤,也只能维持七个月。先前,村人们农闲时男人女人刨药砍柴,日子总还可以勉强维持。如今却是眼见得不再行了。政府指示要封山造林。林没造,山是封了,药也不能刨了,柴也不能乱砍滥伐。其结果,弄得连购买返销粮的款子也相当吃紧,细说起来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人就不得不拉下面子,开始去逃荒要饭。去年,走了半村人口。今年,又走了三分有一,村里就只剩下怕羞不便的姑娘、媳妇做些活路。那时春生立在门口,盯着前面过去的村人,心里荡动着小小一湖欲念的情水,刚平复的夜间的想法,又萌生在了脑际。他感到脸上有些燥热,看看东边的太阳,就把头给勾了下去。过一阵,无以忍耐,仿佛那路上有东西在召唤着他,很强劲,很有力,就终于把头抬了起来,把目光投到马路上去了。

    雪梅从后边追来了,她跑得很快,锄头指挥着她的头发、肩膀、腰身,一道儿扭来摆去。

    “三嫂——等一下。”

    有个媳妇在前面站下来,回过身。

    “搂住你男人睡吧,还出工?”

    “谁稀罕他!”

    “不稀罕?不稀罕还起得这么晚!”

    “那死鬼昨儿睡到半夜就跑了,还劝我和他一道去要饭哩!”

    雪梅赶上来,又趴在那媳妇脸上嘀咕几句,那媳妇也骂一声,两人就咯咯笑着走了。笑得很尖脆,牛铃铛一样在春生的耳边叮叮当当,使他浑身一震,将眼睁得又大又圆。

    雪梅看见他,缓下脚步,脸上莫名地飞过一层绯红。

    “春生。”

    春生一怔,心里立刻感到如七月的阳光照耀一样温暖畅快。这一声不同往常,她叫得很轻柔,也很甜腻。甜得有些噎人,使他不敢立马应上回声,直到雪梅彻底在他面前站住了脚,他才灵醒过来。

    “有事?”

    “亮子穿的绿裤是借你的?”

    “我不要了,给他吧。”

    “不要?”雪梅盯着他的脸,“真不要了,兄弟?”

    “真不要。”

    “不要了俺也不能白要你的裤……”

    不消解释,她说的俺里含了张亮,是指人家两口儿。春生听了,心里马上沉一下,刚才在身上还汹涌澎湃、喘息不止的血液,似乎立刻停顿了。

    “春生兄弟,新裤哩,俺不能白要,麦罢请你吃顿饭吧,我给你烙油馍,全白面。”

    “算了,不就一条裤。”他说,“我还有……要是你有意,就去给我逮个狗娃喂一喂。”

    “狗?替你守库呀?”

    “做个伴。”

    “做伴……狗吃得多,逮个猫吧。”

    “猫也行。”

    “好,这就两清啦,一只猫换条裤。真让我给你烙全白面油馍我还真的舍不得。”

    雪梅走了,她细腰下的臀部扭得厉害。春生盯了她一会,心里越发感到落寞无聊,血液川流不息地涌过来,便回屋瞟了一眼床里墙上的毛主席像,没烧饭又躺在床上睡去了。说的是睡,其实也就睁眼躺着而已。

    日月熬人,但最终还是过去一天,又过了一天。

    这时候的青年春生已经会背一百多页的《毛主席语录》,共计二百四十一条。《艳阳天》也已读得很熟,女人焦淑红的形象深刻地印在他的脑海里。想到焦淑红,他就想到女人雪梅,这使他在许多时候,不断产生对《艳阳天》作者过分的崇敬和感激,以致使这崇敬和感激在一些时候,竟远远超过了《语录》作者毛泽东。不过这多是在黑夜之间。白天也就好了。白天里他能克制自己,能把《艳阳天》的作者和女人焦淑红的形象从脑子里赶出去。

    猫已经长到半大,卧在门口的小凳上,沐浴着从房角拐来的一片阳光,白色和灰黑间隔的绒毛,都蓬松地竖起来。跳蚤在那温暖的毛间艰难地长征。一日日的,总是这样过掉“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一段美好时光:起床、检查、洗脸,就绪了,趁着头脑清晰,背两条毛主席语录,然后坐下来给花猫捉几个永远也捉不完的跳蚤,挤死,再去烧早饭。这成了规律,有了猫以后形成的,从没有乱过或有意破坏过。

    可这天的规律被他破坏了。他依旧是要去给猫捉跳蚤的,刚蹲下,翻开猫肚上的白毛时,突然他看见一个跳蚤又红又大,就像一粒高粱米。他一向未见过这么大的跳蚤,下手时有些心惊。他捏住那跳蚤,两个指头肚儿间,就像捏了一颗石头粒。使了很大力气,才用两个大拇指指甲把跳蚤挤破了。是爆响。砰的一声,血溅到了脸上,在胃里翻一下,他就像吃饭时咽下了一条虫,用手去擦脸上的污血时,手在脸上僵住了。

    他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脸上竟长出几颗又鲜又大的粉刺,他们家乡俗称“枣疙瘩”。军队是青春集合之地,笼统称为青春痘。他把手搁在那青春痘上,一种骚乱不安立马就占据了他全身心,仿佛六月天气,一个人午间睡不着,在燥火火的太阳光下闲荡那样儿。他的心又急又烦,然而又无事可做。他极想爬在自己脸上咬一口,便回屋从席下拿出一面小圆镜,坐在猫的身边,端详着自己那张不平整的脸,就像端详一幅陌生的人头像。那镜后边,有一张语录画,毛主席的侧面头像才真正如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闪烁,射出一束束光芒来,向下是红色的“斗私批修”四个字。春生从镜子里看见那几粒青春痘,一个个饱满旺盛,一个个鲜血淋淋,像刚下豆荚的红豆儿,嫩生生的灿烂夺目。他有些恨那青春痘,决定把它们从脸上掐下来,可不知为啥又翻开镜背看了看,发现领袖像是头朝下,“斗私批修”四个字竟是倒立着,像四只脚样踩在像的脖子上,就慌忙转转镜,让领袖正过来,本能地抬头看看库大门,才放心掐那痘儿了。

    他的手先轻后重,青春痘的尖,在他手里裂开一个口,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条细长的白浮油。再挤就是血。先是血水,后是浓稠的血液,竟和跳蚤肚里的污血一个模样。于是对自己刻骨仇恨起来了。索性狠下手,像挤跳蚤样,一下一个,手一挨着脸,就有道儿白油和血浸涌在脸上,只一会工夫,满脸就变得红艳艳的灿烂夺目了。

    从这一日起,他不再给猫捉跳蚤,而是每天这个时候去掐自己脸上那青春痘。也和捉跳蚤一样,仿佛永远掐不完,他就日复一日掐下去,把自己的一张方脸弄得山山岭岭,越发不平整。

    中年男人是跌至山墙的天窗前面看见屋里自己准备的新婚床铺的。新婚的床铺,使他进而看见了那两间后屋里多了一张像,李铁梅的戏剧照,独长辫在她胸前飘扬着。他很喜欢这张女人画,那辫子有很强的吸引力。他把这画贴在毛主席像左边的枕头上方,一躺下就能看见。于是,他有了新发现,李铁梅长得很丰满,按理胸脯也该隆起的,可她的胸脯却平整开阔,如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这一点他有些想不通,他时常拿铁梅和女人雪梅来比较,雪梅和铁梅年纪差不多,胸脯却隆起得如两座山峰了。说起来,整个夏天他都是如自己从房上跌落一样迷迷乱乱过来的。那时候,三夏大忙,抢收抢种,他必须按时局所需开展助民劳动。“蹲一点,红一片;走一线,红一串”是当时军队提出的热门口号,要求每个士兵都要凝结在思想里,落实到行动上。这方面成就如何,要作为评“五好战士”的条件之一。一方面,做“五好战士”是他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开展助民劳动也可以见到女人雪梅。跌落着走近死亡时,中年男人想,这多少有些阴谋的黑味,是一种引诱女人的勾当。可那时他没这么想,却这么做去了。

    拿上磨好的镰刀,他看一眼李铁梅,嚼了半个蒸馍,吐在一个盆里,又舀了一碗水,放在盆边。给猫儿准备好了饭食,他就去了张家崖村。

    几天前是集体割大块田,今儿,要分散包割那些零碎的小块儿。预报天气说后天有阵雨,队长就按人头把麦田分到各门户,要求各家累死也要在雨前把麦收回来,把地腾出来。春生到村头时,社员大都下地走过了。队长在村头催那些动作迟缓的社员们。

    “来了,春生。”

    “哎。”

    “歇着吧,麦地都包了。”

    “哪能哩,大忙天。”

    “那你随便吧,想帮谁家就帮谁家。”

    队长说着,下地了,走得很急。

    村头开始空落了。老人们带着娃儿在门口荫凉里守门看户,鸡在太阳地里刨食儿。队长让他帮谁家就帮谁家,就仿佛他想过河,队长给他架了一架桥。他要从桥上走过去,去和女人雪梅在一块。昨天劳累了一天,因为大呼窿,他没法和她在一块,也不敢和她多说一句话,怕人看出他的心病来。今儿可以了。他感激地望队长一眼,就朝雪梅家走过去。至今,二十五年后,他还记得那山清水绿,雪梅家房前有一盘坏石磨,不常使用,年久失修,有鸡子在那上边晒翅儿。她家房后是一排箭杨树,再往后,就是荒坡地。整个的房舍坐落似乎有些荒凉冷僻,只有到了院里,有鸡有猪,有堆起的柴火,有乱七八糟的庄稼秧子,才像了一户人家。他来时,女人雪梅正往嘴里扒玉米生汤儿,急急火火,坐在上房门坎儿上。看见他,她慌不迭儿站起来。

    “哟!春生,稀客呀。”

    “我来磨镰……人家说你家的磨石好。”

    话很流畅地出了口。这是他来前想好的一句台词儿,念完了,便一脸红热地看了一眼雪梅,忙把头扭到一边去,去找那埋了半截在地下的大磨石。

    磨石就在窗台下。春生在磨石前蹲下后,雪梅把洗过脸的剩水端过来。

    “今儿帮谁家?”

    “队长说让我随便帮谁家。”

    “呀,好兄弟!”雪梅大声说,“帮我吧,我那死男人,要饭不知到了哪片宫殿吃香喝辣了,忙天也不回。”

    春生抬起头。

    “还没回?”

    “没回呀。”

    “那就帮你吧!”

    那就太好啦。雪梅站在春生身后,穿一件又旧又薄的花格儿洋布衫,胸前挺起的峰像卖豆腐人用手拍的软豆腐。春生抬起头看她,看见她脸上又光又亮,水润宽阔的额门,明亮乌黑的眸子,挺拔俊秀的鼻梁,一一对称起来,显得又年轻又活脱。我昨儿夜里还发愁今天的活哩。她说今早一起床,听见喜鹊叫,心想我男人说过收麦子不回来,咋会喜鹊叫?没想到是春生兄弟来帮我出力了。

    盯着她抖动的胸脯子,听着她甜酥酥的话,春生的手不自觉地搁在磨石上面不动了。他觉得全身有些紧缩,血液一泻千里,东闯西撞,似乎要冲出身子,像水管一样喷将出来了。他低下头去,不敢再望她胸脯一眼。他怕再看下去自己真的受不了,就又低头磨镰了。镰本是磨过的,风快。眼下,他磨得不经意,装得一点也不像。好在雪梅说完话,回灶房送碗了,等她从灶房出来,手里也已拿了一把镰。

    小麦地是在七号峰后的一面山坡上。麦子不好,出苗时候雨水正常,可肥料不足。到了麦要扬花,补追过一次草木灰,又恰遇天旱,半月三十天的不见一滴雨水,日晒风吹,粪干了,草被风吹出了田地,麦子仍没得到肥力,终于就长得一粒种子一棵秆,稀疏疏的像点播的啥儿草。大的地块割完了,光秃秃的,只剩下“抓革命,促生产”的应时语录牌儿还插在田头上。小的地块,不是在沟里,就是在梁上,很远才有一片儿。雪梅分的这一块,属阴地,不到午时见不到太阳光,四周围除了麦茬地,就是清风嗖嗖的山野林子。上午,地里没日光,春生和雪梅并肩挥镰刀,亩把地,一人割着紧巴,两人就割着轻松,于是不慌张,说着闲语。她问他老家是什么县、什么村,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亲身体好不好,妹妹为什么小学毕业不读初中了,他都一一作了答。时间过得快极,春生冷丁儿发现,原来和女人在一块时间过得流水一般快,手头的活儿也那样轻松自如,惬意十分。地是三角形,一转眼就被割剩下一个小角儿。太阳从山那边转到了山这边,一抹日光洒在田野里,荫凉变得温暖,变得热人,变得烦躁。渐渐他俩也就全都被晒在了日光里。雪梅出了汗,额门油亮,她起身埋怨地看看太阳,摸摸口袋,好像忘了什么,撩起衣襟擦了擦脸。春生突然看到了她撩起那一片衣襟下的赤裸裸的肌肤,虽只一瞥,使他又一次想起了她和张亮在白日荒野演下的那一幕。这使他仿佛在沙漠中看到了一片绿洲,他愣住了,脸上便一层痴呆,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自己把自己推进一道极其险峻的峡谷里。那峡谷是前后无路,左右绝崖,内里满是狼畜虎豹,人只要掉进去,便就必死无疑了。然而,那峡谷却又充满了诱惑和刺激,那是一种人生境界,人总是想要走近它,去征服狼畜虎豹。尽管多少人都死在峡谷里,活着的却还都是下足决心,偏执孤傲地执迷不悟。春生已经到了峡谷口,进而就可以深入进去了。他双眼微微上翘着,模糊不清起来。也许他什么也没见,峡谷、绝崖、虎豹、尸骨、寒风,什么也没走进眼里。看见的只是一道阳光,从七月的晴空中走将出来,又明亮,又暖心,使人感到精神爽朗,心旷神怡了;他摸到的只是抓不进手的三月春风,轻轻从他耳下一掠而过,给他留下一道漫长的严冬过后的第一丝温馨和沁人心肺的芳香。谁知道呢,是深是浅,是苦是甜,是灾是难,也都未可知。人生在这一刻变得五彩斑斓又满道荆棘,缤纷的春光诱惑着人们从荆棘中挺胸走过,无论前面是一片鲜花,还是一片枯草,无论是一片明亮的开阔地带,还是深渊沟壑,是人都要走一走。事实上,探险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和超越,深刻得无以言表,使人变得视死如归充满信心。跌向生命尽头的中年男人回想起来那时就是这样儿。他被一种欲望控制着,脑海变得狭小而偏执,思路被固定在一条又窄又小的危险轨迹上,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就单单地渴念着一种举动和作为。

    “春生兄弟,歇歇吧。”

    女人雪梅说着,把衣襟放下了。这就像云来雾遮,阳光突然消失了,明亮走去了,代之的是雨前的一片灰暗。

    “歇吧。”

    “饥不?”

    “不饥。”春生眨了一下眼,回答得很木然,话仿佛不是从他口里道出,而是从山的那边飘然而至的。他不知道饥不饥,只感到一道灰色在眼前晃动着,幸而把他的欲念遮住了。雪梅朝田头的坡根靠了靠,把镰放在阴凉里,坐在镰把上。燥热使得她的脸庞变得红艳阵阵,像秋后的红柿叶。她看着木讷讷的春生,把话说得很体贴。

    “过来歇吧,歇起来一口气也就割完了。”

    春生没过来,把脸转向了山坡的那一边。

    “春生兄弟。”

    “哎……”

    “你这么好,那当官的要时常表扬你的吧?”

    “只要开会,指导员就拿我做典型。”

    “表现好了,回家能安排工作吧?”

    “‘五好战士’退伍回家都是正式工。”

    “你能评上吧?”

    春生噎住了。这一噎使他的眼睛睁大了,眼前的灰色慢慢退下去,心倒开始从迷人的热浪中漂出来,慢慢浸入了冷水里,变得清醒且冷凉。前两年,他都没被评上“五好战士”,指导员说他已经基本够条件,只要政治学习再自觉地抓点紧,就完全够条件。他说不准自己的条件够不够,也没有把握自己能评上还是评不上。这忧虑时常像一条蛇样缠着他。这会儿,这蛇倒使他灵醒了,也使他忧伤了。总之,使他一下站在了人生命运的一个新高度,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挣扎和超越,跋涉了崇山峻岭,转眼间看见了那条大峡谷,看见了绝崖和虎豹。他已经会背二百多条毛主席语录了,他曾私下调查过,眼下分部最优秀的士兵背语录也才比他多背十一条。十一条,只要他稍加努力,坚持不懈地背下去,是完完全全可以超过的。这一点他有把握,信心十足。学习好是五好的第一条。现在是农历六月,阳历八月,离年终总结只还有四个月。这四个月是冲刺准备的时候,一星半点也马虎不得的。学习、工作、生活,半点纰漏都出不得,否则两年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顺水东流,沦为泡影。他看了一下女人雪梅的脸,忽然显得很平静,刚才的激动平复了,消失了,余下的只是对她的愧疚和她对他的提醒的感谢了。当然,这感谢和愧疚还都很肤浅,很表面,但毕竟是他眨眼间就完成的一次心灵跋涉。一段里程走完了,心灵暂时升华了。

    女人雪梅看着春生像看着自己家的什么人。

    “你能评上的,我想着。”

    春生望着女人雪梅的脸。

    “不一定,一个连队一年才评一两个。”

    雪梅挪挪身子,让出块树荫儿。

    “和当官的关系弄好点。”

    春生坐在雪梅身边。

    “不在那个,全在表现。”

    雪梅盯着春生的脸。

    “你别死心眼儿呀兄弟,嫂子可啥都知道的。”

    春生盯着女人雪梅的脸。

    “部队可不是地方啊,要不就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了。”

    雪梅笑了笑。

    “渴了吧?我去打点水,下面有眼泉。”

    春生说。

    “不渴。割吧,上午割完,下午挑回去。”

    雪梅站起来,一脸嬉戏样。

    “这儿都把上午、下午说成前晌、后晌,你别给我摆那学生洋腔调。”

    中年男人清晰地看见了二十五年前的青年春生脸红了。他家乡也一样把上午下午叫做前晌后晌,把昨天前天叫做昨儿个、前儿个,把太阳叫做日头。他不好意思地看看她,说不渴,你别提水呀。

    “我还有私事哩。”她依然是笑着说。

    春生愣了愣,明白了她的“私事儿”,看着她去了,朝着沟底,因是下坡,她的腰肢就扭得更厉害,更好看。他一直看她到看不见。当她最后在他眼里消失时,他的心里闪了一下,就像她永远从他心里消失了,立马浑身都觉得轻飘飘地失落了。他想跟着她走过去,又想起“五好战士”什么的,站起来了,却终是没有去。

    雨过天晴,昨天的雨水把青砖山墙洗得水汪汪的绿,连一星尘土也没有。中年男人距山墙一米远近急速下跌着,像一块巨石从沟崖朝着沟底落。他闻到了山墙上的清新浓烈扑鼻,还带着新砖出窑后的热暖味。这房是为娶中年女人雪梅才盖的,是女人雪梅给他的一笔钱,让他抓紧盖三间新瓦房,盖好她就立马嫁过来。明天她就要来了。可刚才他看见山坡上跳动的火一样的红棉袄。也许是她提前就来了。闻着新砖出窑的清新温暖之气,他看见了军事重地那儿的又一天,是他一生里非常重大的一个纪念日,颇有些类似国庆节或者建军节。那一天的太阳金黄灿灿,像一张烤焦的饼。这是个好日子,阴历初九,属黄道吉日。春生接到一个通知,让他上午八点半前赶到连部,参加毛主席语录背诵会。他去了,昨儿一夜没睡,复习了背过的二百多条语录,今早天不亮就起床烧了面汤,吃了蒸馍,又把花猫的午饭留在一个小碗里,放在床腿边,就匆匆上路了。

    他到连部时,是八点三十一分,一个小迟到,算不得大事情。部队已经集合好,在兼做会议室的饭堂里。百十来个人,从干部到战士,全体官兵人人手捧一本红皮书,嘴里无声地咕咕哝哝,学生背课文般一脸严肃紧张,十分肃穆庄严。他在队列前边望下去,饭堂里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领章和帽徽像语录皮一样红,语录皮又像领章、帽徽一样艳。

    指导员在那红色里演讲了背诵的意义、规则、要求、注意事项,比赛也就开始了。先是班赛、排赛,最后是连赛。整个连队的营房,各个角落都充塞着五光十色的琅琅书声和被淘汰的灰白遗憾。那一天,青年春生过关斩将,像田径运动比赛一样,以背诵一百二十条的成绩,取得班里第一名;以一百四十九条的成绩打破排里三班长保持的一百二十八条的纪录,取得排冠军,成为连队的种子选手。以一百七十七条的成绩击败排与排之间的对抗赛的对手——上一届比赛时的连队冠军九班副,最后进入前两名,和连队文书并肩进入冠亚军的决赛圈。下午三点零三分,文书背诵完毕,以二百三十二条的成绩夺得冠军;春生以二百三十一条的成绩,屈居第二,以一条之差,铸成终生之憾。

    要说遗憾也就遗憾吧,只怪自己少用一点功,再多背一条不就同样冠军了?可自己硬是不会,站在讲台上,怔了大半天,下台才发现自己急得尿了一裤子。不过话得说回来,第二名青年春生也是满足的。这之前,他在连队是排不上名次的。还多亏这些日子觉得空虚无聊,才把读语录当作读小说来打发时光了,才取得亚军宝座。春生心满意足,又不无遗憾地准备离开连队时,他去厕所解小溲,谁知事情在厕所发生变故了。他裤子刚解开,突然看见文书在厕所里边洗手帕。擦脸手帕不在洗漱间洗,为什么要跑到臭气冲天的厕所洗?春生心中一怔,立刻警惕起来。他蹑手蹑脚朝里边走了走,见文书异常专注,水管开成如筷子样一股细水,不见哗哗之声。他到文书背后,瞄了一眼,见那手帕上写满了圆珠笔字,已洗得几分模糊,仔细辨认,他看清了写在下边的一行字是:“230人民是我们共产党的母亲……231斗争是永恒的斗争……232共产党人的生活……”春生醒悟了:他自己是站在讲台的桌后背诵的,文书是坐在讲台的桌前背诵的。他记得文书背得大汗淋漓时,曾拿出一个手帕擦了擦汗,那手帕就放在桌上再也没动过。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桌上放的手帕就是文书洗的这一条,那上边标着号,按顺序写的都是毛主席语录的第一句话。

    怪不得文书背得行云流水一般,流利得哗哗啦啦响。

    春生上前拍了一下文书的肩。

    “你可真行呀!”

    文书一惊,把手帕团在手里。

    “嘿……洗洗手。”

    “别装蒜啦。”

    “春生……”

    “你把手帕亮出来。”

    “何苦呢……”

    “这是大事,是政治问题!”

    文书脸白了,像缺血。

    “咱当新兵时就在一个连,你不能不讲一点交情,这个月背诵语录我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哪狗日的睡过囫囵觉!”

    “你要讲出去,我今年的‘五好战士’就评不上啦……”

    “入伍两年半,你当了两次,我一次还没被评上过。”

    “春生,这关系到我入党,指导员已经给我谈话了。”

    “你才写了三份入党申请书……我写了七份,七份!”

    说罢,春生转了身子一副欲走的模样儿。

    “春生兄弟!”

    “说。”

    “你他妈的不能这么狠心。我是从农村入伍的,你不能毁了我一辈子!”

    春生回头盯着他。

    “你他妈才狠心,我也是从农村入伍的,我们家比你家可怜得多。我不去报告你是我的政治问题,我去报告了,是你的政治问题。我不能自己把自己的前程断送了。”说着,春生就出了厕所,径直到连部去找指导员,步伐和态度坚定强硬。他没有解小溲,已经没溲可解了,他被一种激情和希望鼓动得心潮澎湃起来了。

    是夜黑极。没有月亮,点点星光弱得和没有星光差不多。睡不着,太兴奋了,文书不仅被取消背诵冠军,还被勒令在班务会上做检讨。春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毛著背诵第一名,并被营里指名定为全营的唯一代表,过些日子去参加分部的毛主席语录背诵赛。柳暗花明,这就是又一村了。在黑极的小屋里,花猫熟睡的呼噜声,念经样均均匀匀回响着。春生在黑极里,看到了一束光,那束光是为他而生、为他而闪射在夜色里的。他为此激动得彻夜不眠了。这就是希望,是人生命运中的一盏路灯,照亮了他脚下的路,照亮了他远大的前程。似乎,也照亮了他的人生。

    痛苦憋在肚里痛苦,幸福憋在肚里也是难受。他想跟谁说说话。拉开灯,光线很强烈。有一只老鼠从桌子下边钻洞了,把碗里的猫食吃得净光。一个屋子就猫睡得香。领袖在墙上对他慈祥地笑着。李铁梅在墙上咬牙拽辫子。毛主席语录再也读不进去了,连焦淑红和肖长春麦田那火热的情爱都不再有什么吸引力。他就想找人说说话,把兴奋分出去一半儿,或者三分之二,或者更多些。穿上烂了又补,补了又烂的传统衬衣,推开屋门,灯光迅速流到外面,铺成席似的一片。有风从七号峰的林里吹过来。他打个寒战,摸了一个脸上新生的青春痘,身上连夜色给人带来的那点自然睡意也没了。必须得找人说说话,不然会兴奋得被憋个倒气儿。他对着空旷寂静的山里咳一声,又咳一声。是干咳,是和大山对话儿。回声不大,但他知道声音传出很远。远处是黑色,低头才能看清脚下的一片凸凹之地。站一会儿,他扭身对着一号哨楼方向不动了。

    唱支歌吧?就唱支歌吧。

    加强战备,准备打仗。

    加强战备准备打——仗。

    加——强——战——备!

    准——备——打——仗!

    春生一个人唱了一支大合唱。他静静听着一号峰的方向,希望那里的夜哨也能给他回唱一首歌。哪怕“啊——啊——”两声也可以。

    可却很静。

    连蟋蟀、溪蛙的叫声也没有,不知为什么。

    也许是哨兵睡着了。

    他又唱了一支歌:

    读毛主席的书,

    听毛主席的话,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这是一首抒情歌曲。春生拉开嗓子,把情感挥霍极尽,半沙的嗓音,就得全部沙哑了,声音像滚山石样在几个山峰间隆隆串响,回音久久不肯消尽。唱完了,他静静听着,没有听见哨兵的回声,却听见自己的歌声像狼嗥一般在头顶萦绕。他有点泄气了,觉得很悲哀,沮丧得想用双手揪脖子。走走吧,他想,随便朝哪走一走。

    路像一条污水河,灰灰的,在几粒星光下,勉强可以辨认得清。云彩如失火的浓烟,在山顶上、头顶上、树顶上翻卷得很厉害。很远的哪儿,隐约传来一声猫头鹰的叫声,吓得人没法儿说。收割过的庄稼地,被黑夜吞食得只剩一张毛茸茸的黑皮挂在他眼前。他的脚步很重,咚咚山响,过后很大一会儿,才会有几声孤独的虫鸣。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只管自地朝着前边走,好像有预定方向那样儿。

    突然,有了狗吠声,很狂烈,愣愣神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张家崖的村口时,站住了。要进村?夜半三更进村干什么?不进村你往哪儿走?进村撞见人怎么说?就说你获得了背诵毛主席语录第一名?神经病!就说我年底一定能被评上“五好战士”?碍人家人民群众啥事儿!回去睡?能睡着?那干什么呀?反正不能睡,那就再随便走走吧。去哪?都一样。春生站一会,折转身子,沿着一条小路,朝西走去了。路很窄,像是没有路,隐隐约约,时隐时现。起风了。风在头顶刮,不是耳下那种微微吹。云彩开始慢慢散开去,慢慢消失。他抬头看看摆动的树梢,好像刮的是西南风。“风西南,雨不见。”他想起了一句谚语,觉得无聊,对自己说:不想吧。也就果真不想了。前面有一只鸽子从房檐下的梁窝里飞出来,扑棱棱的声音非常响,仿佛遭了枪击那样儿,咕咕的叫声极古怪,像人有痰了,从喉咙里挤出的呼噜声。接着,有几线、几点灯光从一家房墙裂开的缝里和没有泥糊的椽洞下面透出来。也许是鸽子的扑棱声惊了房主人。点灯了。春生想着朝那有灯光的房屋瞅了瞅,怔住了。这是女人雪梅家的三间土瓦房,娶她时新盖的,房檐滴水瓦上的白灰都还没变色。他想起了雪梅和她男人白日荒野干过的事。想起了他帮雪梅收麦子,挑麦子。想起了他俩在一块一问一答,日光走得特别快。想起了雪梅那张红扑扑的俊俏脸。想起了她男人在外讨饭发财了,不仅捎回几袋干馍干米饭够他一家吃半冬,前几天竟还捎回二十多块钱。也不知道他是怎样讨到的,喜得雪梅当天就去扯了一件花布衫。她还没睡着?她为啥儿睡不着?他瞅着那墙缝的灯光想,男人不在家,她也一定很孤单,结了婚,日子多好呀,又新鲜,又温暖,夫妻俩在一道说说笑笑,摸一把,拧一下,吃糠咽菜也比分着好。他对雪梅的男人不理解,他觉得那男人不会过日子,不会体贴人,为了一把剩米碎馍竟舍得把雪梅留在家。换了他,饿死也要把自己系在媳妇的裤带上。这人呀!春生不知想到了哪一点,被一种遗憾缠绕着,心里渐渐热起来,就像体内烧起了一堆火,先还是几条火焰温暖着他,慢慢那火就越烧越旺,烈火熊熊,把春生的浑身燃烧了。他感到血液滚沸得很厉害,把肌肉、骨头都给煮疼了,喉咙仿佛已经烤焦了,干烈得几乎要炸开。他朝那房下走了一步多。这是雪梅家的后房檐,一排杨树齐整整地站立着。手扶在一棵光滑的树皮上,凉生生的感觉一下就浸到了手心里。手心出汗了,他在树皮上擦了擦。身后是夜色和旷野,庄稼地开始袒露出它那光秃秃的胸膛了。月亮也从云缝中挣出来,从西向东滑。上弦月,像是一张弓。风低了,从树梢降到地面上,不再大,很凉爽。春生觉得浑身就是热,躁极了,烦极了,面前如若出现一潭水,即便淹死他也要往下跳。时候不短了,也许是一分钟,也许是十分钟,他盯着雪梅家后墙没有眨巴一下眼。中年男人跌落到山墙上的天窗对面时,他看到了后墙下放了他准备新婚的床。他知道那时候雪梅的床就贴着后墙放,农村都是贴着后墙放床的。他似乎透过夜色,透过那一尺多厚的土坯墙,看到了雪梅的床,看到了那床上有几条晶莹的白玉柱。那玉柱有柔柔亮光,照射着他,引诱着他。他从那玉光里,看到了三月春阳,又大又圆,灿灿金色普照着从冬眠中苏醒的大地万物。地面上是一片淡蓝的初春的颜色,草、花相伴着笑在田野上。杨柳鼓胀着枝条,勃发着青春的气息和色彩。一切都醒了,连死多少年的枯树也忽然明白自己还没有寿尽,春汁还没有彻底枯竭,重新吐出了几点嫩绿,在春天里探头探脑,寻找着该归属自己的那一片天空。鸟群从孤寒的窝里飞出来,结队从东飞到西,从南飞到北,唧喳着情语和思念,嬉戏出一阵阵极尽的欢乐声。醒了,万物被那明亮柔静的灿灿玉光唤醒了。到了这时候,春天总要到来,冬天总要退去,没有办法能够阻拦她。春生呆着,他透过土墙,看见了一轮月亮,从月牙到满月,从弯弓到银盘,从灰暗到明亮,从模糊到清晰,从云天雾地到碧空万里,从一丝幽光到满天生辉。过程没有了,一切都完成在一瞬间。升华只是眨眼间的事。明亮只需借助一点星火就成了。这么快,这么迅速,其中准有无数的秘密。他看见一轮月亮,不圆在十五,也不圆在十六,而圆在奥妙里,充满了新奇和诱惑,兴奋和刺激。人若一辈子瞧不见那一轮明月,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无数的黑夜度过去。瞧见明月的人,是死也不会重新走进黑暗里。他被那月光引导着,从一个地方走到了另一个地方去,从山下到山上,从地面到云天,从河东到河西,从北方的寒冷到南方的酷热,从荒凉的旷野到长满了果实的林地,从干渴的沙漠到绿茵茵的草地,从人生的这端到了人生的那端。他一步也就跨越过去了,也就完成了。他一抬脚就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人生。他是完完全全被大火烧焦了,被阳光唤醒了,被月色救活了。他觉得自己压根儿就没有抬脚,就离开了杨树,到了雪梅家的后墙下,把脸贴在刺扎的泥墙上。他用力把那张长了不少青春痘的脸压得又扁又平,左眼挤着,右眼用力睁大,对准透光的墙缝。他竭力想看到那床上的一切。除了她,还有那被子、枕头、衣服、床单。他好像真的什么都看见了,一清二楚,山清水秀,就像是他把脸贴在了窗户的玻璃上。然而那毕竟是一堵墙,他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他也没有一丝遗憾。进入他眼里的是一团黄昏的灯光。他把眼睛贴在墙缝前,就知道他只能看到油灯光。过一会,他又把耳朵贴在墙缝上,用力压着它,把耳朵挤得又热又疼。他听到了一声响,是床的吱吱声。像雪梅在翻身。这声音告诉了他一件别的事,自然那事也只能发生在床铺上。这样儿,那声音并不大,却像雷一样在他耳朵里爆炸了。他慌忙把头倒下来,把双眼放在同一条视线上,使劲狠睁着,对着那竖着的墙缝瞅,心跳得如山崩地裂一样儿,仿佛要把他整个身子炸裂开。

    可是……灯灭了。

    看到的是一团漆黑。

    春生怔一下,后退一步,一动不动地呆立着。那团黑色遮住了灿灿日光,也遮住了柔柔月色。

    中年男人从山墙上的天窗边一闪而过。山墙下新婚的备床也一闪而过。床上的大红被子、天蓝床单,新制的家具,新买的水瓶,等等,皆都一闪而过。明天晚上,中年男人就要在这儿同女人雪梅洞房花烛。虽都是四十多岁的一双男女,可在他说来,不要说同女人睡在一张床上,让情爱的风雨电闪雷鸣,就是连同女人语言上的真正体贴,也是极少有的。

    一切都从他面前一闪而过,脚步匆匆,快马加鞭。连这新盖的瓦房、新置的婚床,也不肯在他和女人雪梅之间住下脚。明天东方日出时分,女人雪梅就来了。她终于成了自己的女人,活鲜鲜的女人,能给自己烧饭,能陪自己睡觉,能让自己欢天喜地,把自己载到欢乐世界的女人。可是,自己却先一天朝着死处跌落了。对面山梁上跳动的红袄女人到底是谁呢?中年男人极力想朝对面山梁努力望一眼,挣着身子在空中翻动着疾落的自己。可没有看到那红袄女人,看到的却是青年春生,从女人雪梅家房后,回到库房的一场重病。

    三天三夜未曾走出过那两间小屋。他病了,低烧。谁也不知道这三天他在屋里是怎么过去的,仿佛外面的日常琐事和惊天大事都和他不见牵挂了,对他没有意义了。从山墙的天窗前坠落过去的时候他还想,那三天他倘若死了,倘若离开人间了,怕也是没人知道的。待他病轻再从屋里出来时,山依旧是青翠欲滴,溪依旧是潺流,军用设施依旧是威严森森的。七号库里唯一变化的,是他自己,人日渐消瘦了,眼窝深陷许多,脑门顶上骤然有了一撮白发,百来根,俗称少年白。脸上的青春痘也忽然少了许多,余下的几个,不再饱满,不再青春。他人似乎老了点,那样子,好像经过在女人雪梅后墙下的一夜熬煎,再经过三日高烧,使他付出的精力,不亚于他的前辈越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屋子,太阳西偏,暖暖和和,他站在门口朝四野张望一阵,又回到屋里搬出一个小凳,沐浴在日光之中,晒着日光那困人暖和的舒适,读着毛主席的语言摘录。他读得极认真,像信徒手捧经书一样儿,完完全全把整个人都化在了语录里。后来他说,他就像经历了三天死亡之后,脑子突然好使了,记性好得十二分可人,几乎是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每读过一页,就能完整地背诵一个春华秋实。稍长的语录,他一般只读两遍,最多读三遍,就能瓜熟蒂落,在脑子里落叶生根了。

    这三天,张家崖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了大事,死人了,一下死了三个。其中一个就是雪梅的男人张亮。他们是讨饭到南方的一个县城时,被一群打败仗的武斗队裹走的。人家要从县城撤出去,开了一个车,车上装了二百多斤炸药,到城门口时车胎放炮了,就连哄带吓要他们当苦力,说把炸药扛到城郊的一个学校,每人给他们一个全白馍。炸药扛到了,馍也给了,问题是他们走时,发现学校的食堂堆了几篮馍,又大又白,像是雪球。夜里,他们就起了邪念,三个人把裤子脱掉,穿着裤衩,用绳子把裤脚管儿扎死,到三更时分,摸进食堂,一人偷了一裤子白馍,翻墙走时,被乱枪打死了。

    葬埋张亮那天,天气不好,阴着,风没刮,但气温凉丝丝的。雾很大,各个山峰都被压得又低又矮,峰巅不见了,峰脚趴在地上,如瘫在地上的一摊软泥。那时候秋庄稼已经吐芽,生长在峰峦之间,嫩生生的,还算旺势。玉黍叶上的露水,夜间挂上去,到了上午还不肯退尽,到处都有点点水亮。屋子里昏暗,春生吃了早饭,就把猫抱在怀里,坐在门口,让猫卧在大腿上。简装本《毛主席语录》他已经会背了,从头到尾,背起来就像说书人背大鼓词,不打嗝儿,眼下,他正攻读毛主席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不懂“五岭逶迤”是啥意思,正拿着诗词小册子,苦心思索五岭是指五个山岭,还是有个岭叫五岭。这时他听见有人在哭,站起来看时,见张家崖人一下抬了三口棺材,白的,缓缓从村里移将出来,一步一步朝他靠近着。过一阵,他看见每个棺材后边都有几个男女孝子,都是年纪不大的娃儿们,明白了这是少丧。白棺小孝。可等棺材到了眼前,他怔住了,那哭声里,有一个女腔很刺人,又嘶哑又尖利,就像她在揪着头发叫,听来分外伤感。春生拿着毛主席诗词,把猫赶下身,朝那路边靠了靠。这是这三天他第一次走出七号库,跨过铁丝网的大门栏,站在马路边的一棵栗树下,手扶着那粗糙栗树身,直瞪瞪地盯着孝子群。当第三口棺材过去时,他看清了,那棺材后边只有一个女孝子,是雪梅。她一身白衣裹身,跟在棺材后边,哭得黑天黑地,她脸上的眼泪青一块紫一块地朝着地上落,被两个男人扶着走得跌跌撞撞,似乎那两个人一撒手,她就会哭倒地上起不来。

    春生呆站着,一世界的惊疑。

    那时候,他不知道她哭谁。她从他面前过去时,她没有扭头,专心致志地只管哭。他知道她没有看见他,就转过身子看了她老远。他听见她哭着说,你好狠呀,你走了让我咋过呀?咋过呀!我的命咋会这样苦……娘啊……我命好苦啊……究竟起来,好像她不是哭那口白棺材,而是哭自己命运不济,人生多难。好像白棺材的出现,使她突然感到自己命薄如纸了。

    队长从后边走来了,步子很快,走着大声叫:“快些,都走快些!埋完还得开会哩,今天公社来人检查,发现迷信活动还得了!”

    春生朝路当中靠了大半步,“队长……”

    “拦不住,毛主席说人死了要开追悼会,可他们非还要搞九叩十二礼的送葬活动。”

    “雪梅哭谁?”

    “她男人。”

    “张亮?”

    “哎。”

    “怎么啦?”

    “死了。”

    不再问,也不再答,队长唤着快些!快些!就如同指挥生产那样去追那三口棺材了。春生站在原处,心里木木的,说不上是感到世界的悲哀凄凉,还是替雪梅感到可怜孤单,只觉得心事很重,心往下坠落。他盯着那棺材远去的方向,直到看不见。离山墙下的一堆石头已经只有几尺高,再有眨眼工夫,中年男人想自己将坠落在石头上,将命归黄泉,远远离开这个世界。可是,雪梅还不知道,她现在正准备喜婚之事,待她明天来了,她看见的就是一口棺材。青年春生听不见哭声后,回头再读毛主席诗词时,薄薄的红皮诗集被他捏成了卷,“五岭逶迤”四字被他的手汗湿透了。

    事情过去了不少日子,死的人总还活在活人心里。破除迷信是那次革命的又一个浪潮,大约全国上下、五湖四海都被冲击了。不知道张家崖是不是也在浪潮里,这么偏僻的村落,活人哭死人,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却彼一声,此一声,在村外坟上,此起彼落,缠绵凄切。

    每每到了深夜,春生都可以听到惨痛烈烈的哭叫,撕裂人心。也许是因为革命,也许是夜里更容易使人想起那些为嘴而死的亡灵,这些来自黑夜的哭声,使春生睡不安稳。他不怕,身边有枪,子弹就在膛里,打开保险就可击发。他什么也不怕,但那哭声使他感到孤单,刚刚平稳的心会因为那哭声更加不安,不安得彻夜里辗转反侧,一夜睡不着觉。

    那哭声里有雪梅的声音。

    一次,村里按照人民政府的指示,召开忆苦思甜大会,连队让他也去受教育,他便去了。雪梅坐在最后,手里拿个鞋底,并不纳,一直静静听着台上的贫农代表泪水涟涟讲深仇大恨。那贫农代表是公社派来的,旧社会的日子水深火热,他讲起来穷日子山呼海啸,滔滔不绝,很能教育一代新人,于是,人民政府派他巡回做忆苦报告。那代表口才的确好,表情丰富多变,说掉泪就大雨倾盆,说哭泣就哭得声动山河。春生是被村里人当作宾客排在前排的。后来,口渴了,去一户社员家里喝水,回来时他看见了雪梅。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认真见她看她了。自打高烧那三天,他在那间小屋的病床上,仿佛被磨炼成精了。好像那三天,他真的走了一次地狱,再出来时,对世间情爱冷暖都已看得很淡漠,很无所谓了。他不像以前那样想见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见她就想入非非,难以自制了。也许是因为眼下正召开群众大会,又光天化日,阳光明媚。总之,见到她,他不再如以前那样心潮澎湃了。他从她面前走过去,瞟了她一眼,觉得她脸有些黄,头发也乱,没别的异样。他什么也没想,只觉得她可怜,可待他要从她面前过去时,她却叫了他一声。

    后边的事情都是从她叫这一声开始的。

    “春生兄弟。”

    他站住。

    “雪梅嫂!”

    她端过一个小凳递过来。

    “你坐会儿。”

    他稍加迟疑坐下了。

    “你说旧社会好,还是新社会好?”雪梅问。

    春生猛一怔:“当然是新社会好。”

    雪梅惨淡一笑:

    “新社会好?啊,你说新社会好,那我问你为啥旧社会都是外地人到张家崖来讨饭,新社会却变成了张家崖人去外地讨饭吃?”

    春生噎住了。

    “答不上来吧?”

    “你也别太想张亮了。”他说,“自己身体要紧。要说他死得是冤枉,可革命的事情谁也说不清。他死了,你的身体也跟着哭坏了,那就更不合算啦。”

    “我才不哭他,”雪梅脖子梗一下说,“他无情无义把我丢下了,我才不哭他。”

    他盯着她的眼。

    “你连着七个半夜都去坟上哭他了。”

    她略微怔一下。

    “听得清楚,我每夜都从你哭的第一声起,听到最后一声止。”

    “我一个人睡在屋里怕,白天我看到他的啥衣裳,半夜就拿到坟上去烧掉……你的那条军裤我没烧。”

    春生忽然扭过头。

    “那猫长大了,给你吧……”

    她怀疑地看着他。

    “我不要,人还没啥吃,说不定我也要挎个篮子走那要饭的路。”

    “喂着吧,是个伴儿,猫也通人性。”他说,“我每月粮食吃不完,给你点。”

    他把猫真的送给雪梅了。她喂得很精心,哪天花猫没有抓到老鼠,就围着她的腿脚转,喵咪喵咪叫得很可怜,她就舀半碗饭汤放在门口上。它不喝,它在春生那里吃惯了军粮的细米白面,口福大了。

    那夜,春生正在被里背“北国风光”,猫来了,溜着墙根,到他面前站一会儿,很小心地叫两声,跳上床,卧在他怀里不动了。回想起来猫的模样极情真,就如久别的儿子重见了母亲那样儿,头一个劲儿抬起来,看着他的脸,求情恩典一样“咕噜噜噜”叫得很伤感情。

    盯着花猫,春生心思漫漫热热地动,猫瘦了,眼下卧着,筋骨很高地凸起来,像筷子般一根一根架在猫皮上。

    你怎么不和她做伴儿?

    猫依旧咕噜咕噜叫。

    是她不喂食给你吃?

    猫的脖子像酸困了一样扭一下。

    还是她没啥儿喂?

    那猫仿佛真的听懂了,突然不再咕噜,脖子勾一下,头便弯进了前腿间。

    春生明白了。他记起张家崖麦季一人统共分了六十九斤二两麦;记起他的家乡,每一件红白事,都少不了三二百斤小麦吃。他盯着瘦猫愣一会,不再问什么,从枕头下拿出一沓儿粮票数了数。他每月有固定的四十五斤给养,百分之七十是细粮,略一节俭,每月都可以节出十几斤,略一浪费,每月也可超出十余斤。那一叠粮票是他两年节约的。拿上粮票,就可直接到连队食堂买粮食。春生心里算了一笔伙食账,没有犹豫,就下床从床头把一袋四十五斤的白面撂上了肩,用左手抱着花猫出库了。

    有月光,是下弦月。星涛也稠密,山上山下,峰里峰外,到处都洒满月色。季节正值仲秋,夜间凉意浓重,玉蜀黍像松林一般在夜风中摆动,摩擦的声音骇人地从地里传出来,远处的山沟,有点点鬼火闪闪灭灭,一上一下地来回跳动。已是夜半时分,张家崖人都睡了。连狗吠的声音也没有。春生背着面,步子走得极快捷,山野熟路,他不需要把头勾在地上就知道哪是岗,哪是凹。到村子的时候,他四下打量一番,见只有树木在村街上拖着长长的暗影晃来晃去,才放心地直到雪梅家门前敲了几下门。

    “谁?”雪梅在屋里叫唤了。

    没有答话,春生把胳膊一松,花猫跳下来,从门缝钻进了院子里。一会,屋门响了,雪梅站在了院子里。

    “是春生?”

    “哎。”

    “来送猫?”

    “还有面。”

    门开了。雪梅站在门后的月光里,像一株单单的细杨。春生看了她一眼,见她只穿个瘦布衫,就把头扭到一边去。一个门外,一个门里,一个坎儿相隔着,月色镜子样的亮。村落那般的静,蛐蛐夜鸟都睡了。想到一个村落就他们两个没睡时,春生的心跳了。病那三天在心里筑下的堤坎,一时间仿佛被雪梅摧垮了。她那双眼水汪汪地亮得很奇怪,正对着月光闪在银色里,如圆圆的两点火。那三天,他曾下死心不动女人雪梅的一点心思。一夜的痴呆寒冷使他病了一场,他真的在心里垒了一条坝。可这会儿一见她的那双眼,他心却又热了,被那两点火光点燃了。这一刻他猛然感到自己筑下的防护堤原来竟那么虚软,如同全是用黄沙堆的一条细埂,防防细雨还可以,真的洪水来了,是一冲即毁的。他有点恨自己不争气,堂堂小伙子,青年士兵,优秀团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被她看一眼,心竟乱了,血也流得不再顺畅了。

    “给你送点面。”

    “猫能吃了这么多?”

    “给你的。”

    “进来吧,别站着。”

    “你把袋子倒掉吧,我在这等着。”

    “进来嘛。”

    “我不进。你把面袋儿快倒掉。”

    雪梅的眼皮耷下了。

    “我是寡妇。你既然害怕不敢进,就把面扛走吧。”

    他喉咙哽一下,想说啥,又没话儿说。春生只好跨进门里,又提起面袋进了土瓦屋。

    这屋子他是第一次进。一盏油灯下,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几个凳子、几个纸箱外,就是盛粮食用的草泥缸,并排三个放在界墙下。桌子是褪色的旧式抽屉桌,床是没经漆的白椿木,年长日久,脏污了,成了灰黑色。床上用品是一个新枕头,一条新粗布格儿床单和一张新编的苇子席。这就是她家的全部家当了。新婚不久,屋里没有一件红漆家具,足见她娘家的贫寒和男人家的穷白了。

    她看他环视屋子了,就爽朗地自嘲着笑了笑,说我是穷命鬼,不瞒你兄弟,二十二了,没吃过一次全白馍。嫁到他家那一天,有白馍,可因为是新娘子,我又不敢吃,后来就不见白面影子了。说着,她把一张条凳递给他,自己扭身坐在床沿上,抱着猫,火辣辣地盯着他的脸,就像去商店买东西时挑挑拣拣那种样子。她嘴上挂着一丝笑,眼珠一转一转,一直把他看得勾下头,才冷不丁儿说:那死鬼走了,撇下我,他们张家说我没给他留下一条根,要我三年不嫁人,给那死鬼守上三年孝。

    他不知道她为啥说这些,抬头望着她,他就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昭示和暗语。他仿佛真正理解了她的话的意思,竭尽全力说了半句:

    “其实,新社会……”

    “就是,”她话音提高了,声调很坚决,“新社会还想让我守活寡,我也没有卖给他张家。”

    这话里分明有种意思,他已经听懂了,明白了。他感到条凳下好似有钉儿,扎得屁股疼。他很想离开凳子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哪怕是去赴汤蹈火。他感到自己已经爬上了火焰山,心火开始在身上燃烧了,难以克制的焦急,像漫山遍野的山火烤焦了他全身,血也滚沸了,烫得他极想跳起来。他看了她一眼。她正在看着他,似乎还有话要说,情意深长的笑挂在嘴角上,挂在脸颊上。她的眼始终盯着他,像是表面上平静的两湖水。事实上,那平静下面满是流动的激情和旋转的渴求。他看见了那激情和渴求。她的胸脯起伏得很厉害,像一口气儿跑了几里山路刚刚停下那样儿。她仿佛就在等着他,脸上的淡黄不见了,代之的是红晕和热情。猫在她怀里咕噜咕噜叫。他不知道眼下自己到底该咋办,咬了一下似乎已裂口的干嘴唇,有一股力气朝上冲一下。他决定真的去赴那火焰山,然而未及屁股离开凳子,他又朝下一蹲,把腰和肩膀全都弯下不语了。

    她倒像是经过了大场面的人。

    “春生,村里人都穷,你为啥单单给我送白面?”

    这问话是给了他过河的桥。只要他说一句心里话,她都会扶着他,达到彼岸的。可是,他却张了张嘴,什么话儿也没能说出来。

    她动了动身子,像要站起来,恩爱宽厚地说:“你咋偏给我白送面?这么多,一大袋。兄弟,你不说我就不要面,说漏嘴了嫂子我不怪你。”

    他仿佛经历了一段险路,终于抬起了头,看着她,狠狠心才开了口:“你别问我……我不知道为啥就想给你送面吃,日后我有余面还要给你送……你别问我为啥。”说完,他像解脱了,轻松了,就大胆地看着雪梅怀里的猫,那一刻的样子反倒自然些,就像和一个萍水相逢的女人说话一样儿。

    雪梅脸上的热情立刻减退了,胸脯也如缓过气儿似的平复了。她静静地重新打量他,眼神里有很厚的感激,就像她渴望一匹野马,得到的却是一匹柔静温顺的马,虽没有满足,毕竟有马了。她知道,他心里念着她,只不过他不是野马那种人。灯光晃晃的,他们一时谁也没说话。过了很大一会儿,她把猫放在床上,过去把油灯头儿用针挑大点,屋里立时又增下几成光亮。她没有坐回原处儿,而是有意把自己的脸放在了灯光的最亮处,然后,就像闲聊那样轻声问:

    “春生,我老不老?”

    迟疑一下,春生说:“你长得面嫩。”

    “我人样丑吧?”

    他说:“不丑……”

    她说:“你肯娶我吗?”

    他呆住了。

    “我大你半岁。”她说,“你娶我我就像姐样百依百顺侍候你一辈子。”

    春生慌了。他日日夜夜想过自己和她的很多事,连最邪歪的事都想了一遍又一遍,偏偏就没有想过和她成亲的事。他想答应,想一口应下来,还想再给她跪下说些感激的话,可他知道他办不到。要是连队知道他在驻地有相好的,那就一切都完了。会不让他当“五好战士”,会年底就把他打发回家的。他想问她他要退伍回家她跟不跟他走,张开口,却是极其窝囊地说:“不敢的……组织不允许……”

    他说得很轻,结结巴巴,就如短理求人宽谅那样儿。

    “真的,不允许……”

    他以为雪梅听了会难受,会恨他,谁知她却微怔一会儿,跟着淡淡地笑了笑,说:

    “听说你以前的那个守库的兵就带着一个媳妇回家了,我知道不是不允许,是你不敢。你嫌我是二婚,不配你。”

    他有些急,想解释,抬眼一见她满脸的笑,竟自然随和得如阳春三月温暖的风,也就笑了笑:“不是这样儿,真的不是雪梅嫂,主要是怕我立不了功,评不上‘五好战士’哩。”

    时光水一般流得有声有色,转眼之间近了年底。分部的背诵比赛会从早上八时开始,至午时十点四十分结束,春生以惊人的成绩获得后勤分部的背诵冠军。中年男人坠落至距地面三尺高低时,他看见山墙下那零乱散开的一片碎砖乱石,呈红呈黄,或红黄相间,有棱有角,都十分尖刻地等他落将下去。于是,他更加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死,不是一般的迫在眉睫,而是自己已经跨进了死亡的大门。在空中翻动着身子,他没有看到对面山梁上的红袄女人,却看到山梁上那牧羊的老人,仰躺在白光里,如同一段枯木漂浮在浑浊的水面上。一群灰白浊浊的羊,懒散地在他周围的荒草坡上游动。中年男人不假思索就明白那是羊倌四伯,羊倌四伯已经六十三岁,放了一辈子羊。先前替队里放,后来大队改为村,土地分到各家名下,那羊群也各有了新的主人。有了新的主人,仍然归他放牧。只不过每放一只羊,各户人家年底给他一些粮食而已。年初,他的老伴死了。死了老伴,在他就如死了一只绵羊。人说四叔,四婶死了你要想开些。他说我想得开,她死了,我还有一群羊。人说羊终归不是人,他说都一样的,年轻时她侍候我,夜间比白天侍候得还好。以后老了,干不动那事了,我就觉得她不光夜间不侍候我,白天也不想侍候我,连给我端碗饭她都懒得动了。

    人就笑着问:

    “你那么喜爱那号事?”

    四伯笑着答:

    “你们不知道,人生在世,没那号事做伴,那活着还有啥滋味!”

    四伯六十多岁,有那么好一个女人,有那么一段几十年有女人日夜侍奉的好光阴,也算没白来世上走一遭。可是自己呢?中年男人想,就要有一个女人日夜侍奉了,就要可以随心所欲做那女人男人之事了,却走过了生死地界儿,跨进了人世的那一边。他有一种来不及深刻思索的悲哀和叹息,看着地上的石头闭上了眼。闭上了,他却看见了那时候的一个辉煌而又灰暗的时刻,耳边的风声,宛若那时发奖台上如海如潮、经久不息的掌声。

    奖品是用红绸包了的精装《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发奖时特别是本营的干部战士们,被青年春生给大伙赢得的荣誉鼓动得骚动不安,几乎人人手掌都拍红了。连春生自己都惊疑,那四十分钟的时间,他的记忆,他的反应竟是那么敏捷,神速!比赛形式是点背,二百七十一页的《毛主席语录》和三十四首的《毛主席诗词》,由分部首长点题点页,说到哪页背到哪页,点到哪条背哪条,每个营的代表各有四十分钟的比赛时间。在四十分钟的红色时间里,首长共点四十次,其他代表一般会背点数的二十几条,而春生,不仅那四十次点背全都背对了,最后附点了十八条,也背得一字不漏。当然,仅仅这些也就算了。正如俗言所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中国大地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主席语录背得滚瓜烂熟者,人才济济,高手如林,你青年春生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他在发奖之后,给干部战士表演的如流倒背,竟果真能倒背如流,一千多位观众面前,分部政委坐在台子一侧,打开语录最后一页,默读了伟大领袖的这样一段话:“学习马列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的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末,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如果这样,大家的工作就一定会做得好得多。”

    政委觉得这段话不仅主题鲜明,含意深刻,且读来绕口难背。于是,就站将起来,到台子中的麦克风前大声叫:“春生背得好不好?”

    干部战友都是训练出来的拉拉队,见政委亲自来鼓动了,情绪自然高涨。“好——”的回应,如点燃了百吨炸药般山响山响。

    “再背一个要不要——”

    “要——”

    “连标点符号背上妙不妙——”

    “妙——”

    “不鼓掌欢迎礼貌不礼貌——”

    “不礼貌——”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有节奏的掌声在政委的宣传鼓动下,响了一个周期,又响了一个周期。最后,春生在政委的“上台是难不倒,不上台是难倒了”的牵拉下,重新上了舞台,这样的场面他已经过多次了,在麦克风前并不十分紧张。他平视着台下那两千只羡慕的眼睛,站着一想一顿,政委回到了原位上,宣布说请背《毛主席语录》最后一页的末一条。

    立马,台下响起一阵翻书的波涛声,人手一册的一千多本红语录,都翻到二百七十页,盯住政委说的那一段。

    春生咽口唾沫润润嗓子,这一会儿他在女人面前的拘谨、窝囊全部没有了,变得又洒脱,又大方,仿佛是一位靠演讲从政的大人物,环顾一下讲台侧坐的首长们,对着台下说了句“请首长和同志们把这段语录倒着看”,不等大家明白倒看是怎么回事,他就朗朗烂熟地倒背了。

    ……

    干部战士皆都抬起头来,盯着这位七号库的服装仓库保管员,完全彻底被他的倒背惊呆了。一千多张脸,仿佛是一千多张木头的雕刻儿,一个个脸上僵着极厚一层惊怔,手捧着翻至最后的红皮书,一时竟反应不过来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竟有人能将语录一字一字倒背如流。直到春生标标准准向首长和大家敬了一个半旋式军礼,退下舞台时,才有人最先醒过神,率先拍了一下手,才把人们从木呆中拉回来,跟着那掌声也就春雷轰鸣,天崩地裂了。回想起来,不是经历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那般掌声的人,谁也说不清春生所赢得的掌声,是如何的风雷激荡,轰鸣不止。

    赛后,分部政委请春生和他所在营连的教导员、指导员吃了一顿饭。他被安排在政委身边坐,饭中,教导员请示说:“能不能给春生记个三等功?”

    政委没考虑:“当然要记三等功。”

    指导员想了想:“功是肯定单向成绩的,‘五好战士’是肯定全面的,是不是……”

    “给什么样的荣誉都不过头,”政委说,“明年全军学毛著背诵比赛他要夺魁,给他报请特等功,请求上级授他一级学毛著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问题是你们给他荣誉时,要号召全营学习他,多涌现几个‘难不倒’和‘倒背手’,要‘一点一片’,‘一路一线’,使我们部队成为全军的集体冠军。”

    那天午饭,春生在政委身边吃得格外多,还陪着政委喝了两杯白酒,回去时头晕得天旋地转。

    春生从分部回到七号库时是晚间,约有十一点钟左右。月亮还没升上来,星林光涛已经形成,在山顶上湖面一样荡动不止,山梁上一片辉煌。兴奋和酒劲儿一道儿使得他有些头重脚轻,走路歪歪斜斜的。一路上,他仿佛到了人生的彼岸那样儿,自鸣得意使他感到了人生命运突然意气风发起来,唱了一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一遍又一遍地声嘶力竭着,到张家崖村口时,心里闪悠一下,突然歇了歇声,朝雪梅家的住处瞟了一眼,就又声嘶力竭地唱着去了。

    队长还没睡,在站着纳凉,摇一把极烂的蒲扇。

    “春生有啥高兴事?”

    “第一,”他说,“背语录我是全分部第一名,只会倒背两条,偏巧有一条还被政委点上了。”

    “背那么多当吃当喝?”

    “也当吃也当喝!”春生神秘地笑一下,“‘五好战士’我当定了,还要再记一个三等功……政委还有心给我报请特等的,明年,就明年,明年我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到七号库里,春生在路边站了站,知道回屋准定睡不着,又要一夜合不上眼,就站在那里欣赏了一会儿星光夜景。事实上,这夜色对他是十二分熟悉,可他却向来未感到过夜色有如今夜这么舒心的美。几丝浮云在南峰顶上船样游动,披上一层亮色,就像船上升起几柱炊烟。从一号峰到七号峰,在那皓灿的星光下,白云悠悠似乎相互不停地变幻着位置和高低,如起伏的白色波浪。在七座山峰围起的一窝盆地里,盛满了流水的青色声音和夜虫的白色鸣动,夹裹了凉意的潮湿漫漫浸润在他身上。他知道这会儿已夜深人静了,无论如何唤也不会有人听见的,他便昂起头来,嘶叫长鸣——

    “我背了个第一——操你奶奶,听见没?我要当‘五好战士’啦!”

    “我背了第一奶奶的,一个人也没有!”

    “首长要给我记功喽——记功喽——你娘的没人听见吗?!”

    连叫几声,觉得身上还有多余的气力,便又转身子,背对大山,面向张家崖,嘶鸣着叫:

    “春生要当‘五好战士’喽——”

    “春生要当‘五好战士’喽——”

    然后,再转身,背对张家崖,面向群山叫:

    “要立功啦——喂!我要立功啦——”

    唤够了,叫累了,身上没有多余的气力了,他就像进行了一次有特别意义的助民劳动那样,觉得疲乏得很轻松,很惬意,才慢慢进了屋。这一会儿,那件事情发生了。他刚拿着钥匙去开门,门却一推即开,花猫从门缝挤出来就像家狗一样绕着他的裤腿转。心里闪一下,他忙把门开圆,在门柜边上拉一下开关绳,灯一亮,也就傻呆了。

    女人雪梅在他床上端坐着。浑身上下赤裸裸一丝不挂。她用被子盖了下半身,挺直的上身,光洁如玉的晶莹着,白白亮亮、柔柔和和。有一股他从未闻过的女人那半酒半糖的香甜的气息,浓浓重重在屋里漫散开来。春生的眼睛有些发花。他看见她雪似的身子,就像太阳突然落地了,一下掉在他眼前,落在他床上,不仅把他好端端的一个肉体化成了水,还把他汁水烤干了。这一刻,他的一双眼睛盯着她赤裸裸的上半身,饱览了七月阳光的明媚灿烂,三月杨柳的拂动摇摆,月初月底的星涛流动,十五十六的银盘生辉。他实实在在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红颜色,明白原来他朝思暮想的女人,竟大出意料地是美成这模样,白白亮亮的一湖柔水中,耸立了白白亮亮两峰山,如同霞光照射下的一团云。

    他僵直了,像寒冬的冰柱冻站在门口上,内心深处却煮沸得骨架儿立马要散开。他双手仿佛攥住了初春气候的温暖,汗渍渍的,颤抖不止,如同突然中了羊角风,两眼自见她开始,就直勾勾地没有从她胸前移一下,浑身上下的肌肉这一会也都骤然缩紧了,一张处女原始兴奋的脸,在木呆中激昂着。屋子里这一刻奇静无比,他俩的呼吸声惊天动地。这时候她脸上清风浮动宛若九月朝阳灿烂明媚,轻声说过来春生,我等你大半天了。说着她把胳膊抬起来,在空中轻轻划一下,手腕稍微的弯曲着,又朝他摆了一下手,可他看见的却是一条光柱在床上猛然闪一下,就像雨天的电闪在他鼻尖上闪过一样,一下使他的眼睛完全昏花了。接着,她又对他笑了笑,牙齿白得如同大米粒,又像一朵淡红粉花中分散排开的花蕊儿。他仿佛闻到了春日花卉的香甜味,不是纯正的香,也不是纯正的甜,不是他在七座山峰间闻到过的那种真正的花粉味。他不知道那属于什么味道,但他知道那是她身上的女人味,他一向没有闻过的味。那味儿在他一怔间扑过来,让他再也支撑不住了,突然感到精疲力竭得似乎要倒下去,如筋骨被人抽掉了,站着的身子只剩下一堆皮肉。他慌忙扶住门框。有股风吹进手心,他感觉像突然抓住了一根刺骨寒冷的冰条。

    “过来,”女人雪梅看着他说,“你过来吧春生。”

    突然春生裤间有了一种未曾有过的异样,是一种急迫放射的感觉。他感到裤前有了凉润的一片湿。他不敢低头看,知道自己终于被女人的气息击垮了,生命耗掉了一部分。在不该耗去的时候耗去了,就像千古支撑着的大山就要倒下了,双腿软起来,颤得很厉害,连站立的力气也没了。

    “我等你半天了,”她又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啥,我雪梅从来不多占别人一点儿小便宜。村里人大都出去讨饭了,只有我不讨饭还能吃白面。你对我好,我知道,我不能白吃你三袋面。我没别的报答你。我是女人,我只有这东西。你过来吧春生,我只有这东西。”

    春生心里古怪地动了一下,像一股怪味入了肚。他站着没有动。

    “来吧春生,没人知道。我防备了,不会生娃的,你来吧,我没别的报答你,只有这东西。我只和你一人好!你过来呀春生……你快过来好不好……”

    忽然间,女人雪梅的叫声变得急切了,求救似的,低沉而尖利。

    春生终于被这唤声击垮了,一点支撑的力气也没有了。他迟疑一阵,迈腿慢慢走过去。掀开被子,他看见了两条并着的白莹莹的腿,愣一下,就猛地扑上去,死死地抱住,用手在她的大腿上狠命抓着揪着,亲吻着,嘴里却说:“雪梅嫂,你等我一天!等我一天!明天我的功就宣布了,我就是‘五好战士’了……等我一天就行了。只一天……”

    她被他抓疼了,用手去掰他的手。

    “雪梅嫂,等我一天两天好不好,眼下我不敢。”春生死死抱住她的大腿不放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两天是关键,我真的不敢……不敢呀雪梅,‘五好战士’和立功报告全都报上了,批下来我什么都不怕了,让我退伍我也不怕了!等我一两天,只这一两天……‘五好战士’和立功报告批下来,什么我都不怕了!”

    他这样说着,她就木了,身上也没有了刚才那热暖柔滑。她抬起手,木然地不动,任他在自己身上随便哪儿抓,任他干着嗓子叫。任他了,他反而不动了,突然停下手来,痴痴怔怔地望着她那张变得灰白木木呆呆的脸。

    这样默过一会儿,女人雪梅低头瞄他一眼,嘴角极细微一笑,什么也没说,慢慢地穿起衣服来,白衫儿,大红裤头,绿色长裤。穿完了,她说我走吧,他却呆呆地望她许久,不喜也不语。

    她便走了,终于走了。

    脚步声清清脆脆,如山林上落下的什么果儿,不轻不重地砸在山坡上,由近及远地消失去了,如同败谢在山林里的几朵野花,无影无踪了。

    来日,他心神不宁地去了分部,参加了由营里专门为他组织的表彰大会。当教导员在会上宣读了他的简要事迹和“五好战士”、三等功的嘉奖命令时,他举手敬了礼,却再也没有先前的激情和兴奋,脸上如日光下的一片灰白色的云。灰色被日光照淡了,光亮被灰色遮去了。心里既不为昨夜间的事情遗憾,也不为今天的荣誉光彩。去政委手里接那“五好战士”的证书时,他从那红皮证书上看到的,却是雪梅最后离开时那张轻轻一笑的脸……

    是夜,他没睡,等着她去,她却没有去。

    他一直以为她会在哪个夜半再去的,可过了很多夜,她还是没有去。

    他等不及了。他感到七月的阳光就要西落,感到三月的春风就要消失,初一、三十的星涛也不再灿烂,十五十六的月光也不再碧辉,就像一样东西要从他手里溜走那样,他终于感到女人雪梅再也不会到七号库房来了。

    他便去了。是一夜的两点以后,又背了一袋面。他很有把握,好像到彼岸桥面宽阔、桥梁结实,只要不慌不忙走几步,就可以走向对岸的。一切都已到季节,花开了,果熟了,伸手一摘就是了。心平气和,像往日无聊时到张家崖走门串房那样,在树头站一站,听听动静,就拐进了胡同,到雪梅家的柳木门下,如往常约定俗成的那样,砰砰砰敲了三下门。

    没有应声,他便又敲了三下。

    过了好一阵儿,院里有了开门声。她出来了,走路的脚步极轻,到大门后边时,站住了。

    她问:“谁?”

    他说:“我。”

    她说:“是春生?”

    他说:“听不出来你?”

    她问:“有啥事?”

    他说:“你把门开开。”

    迟疑一会,门开了。他咚的一下把四十五斤重的面袋卸下来,竖在她脚前,正要跨门进去时,她忽然拦住他。

    她说:“别进来。”

    他说:“我‘五好战士’当上了,功也立过了,我什么也不怕了。我等了你多日,以为你会去……”

    她说:“你别进来。”

    他问:“怎么啦?”

    她说:“队长在屋里。”

    他浑身一震。

    “谁?”

    “队长。”

    “干啥?”

    “还能干啥。”

    “雪梅嫂……”

    “我有粮食吃,队长给的,你把这面背回去。他还答应把以前你给的面都还你。”

    他哑然想说话,却一句也说不出。

    “我不是好人,”女人雪梅说,“你别和我来往,春生兄弟,当姑娘时我就为了十斤小麦和我们村的会计睡过了,我早就不是好人了……你走吧。春生,你走吧,别叫嫂子我染坏了你,别让嫂子我害你一辈子……”说着,她将他背来的面提起来放到门外,把他朝后推了推说:“没有粮食的日子,我谁都可以睡,瞎子瘸子,只要真的他像个男人,可我就是不能和你睡,我不能害你一辈子!”

    说完站一会儿,她又说你走吧,便把门给关上了。

    他怔在门外,很清楚地听见她回屋去的脚步声。

    已经看得非常的清晰,距地面只还有半米距离,距头上的那块石头还有尺余。那是一块红色的三角石,石头正对着他头部,不消说,落地时他的头是要开成一朵红花的,腰也要如春桃绿梨一样结出许多青皮的果。必死无疑了。盯着头下又红又锋利的三角石,中年男人看到了自己的脑浆开花,也看到了二十五年前那段往事的最后一幕,就是那年家里接到他立功的喜报不久,从老家来了人,专门来给他撮合媳妇的。女的没来,来人也没带女方的照片,说女的长相不错,就是照相不上相,一辈子没有进过照相馆。家里是贫农,身体很好,没什么病,人家看上你当“五好战士”了,还立了三等功,对你没意见。

    春生同意了。

    家里人说,没意见了就早点办婚事,夜长梦多,最好来部队操办,省钱省粮食。

    春生说那就办了吧。

    家里人就走了。

    指导员在家里人走后第三天,来了七号库,对他说政委有意把自己的外甥女介绍给他,说那外甥女有工作,人也长得好,说政委主要看上你的表现了,不在乎你是农村人,要你对今后的前途用不着多忧虑。

    “要慎重,”指导员说,“三思而行,家里那女的一封信就解决问题了。”

    春生想了想,说:“算了吧,何苦换来换去,女人都是一个样。”

    指导员感到不可理解。他在七号库住了两天,闲时在张家崖村走了几遭,谁也不知他听说了什么,后来就对春生理解了。当时国家规定的晚婚年龄是男二十六,女二十四;双方相加五十岁,指导员走了不久,不知是按什么特殊情况上报的,组织上就批准了春生和家里那姑娘的结婚报告。

    结婚时他才二十一岁半,女方刚二十。

    婚礼是在七号库房举行的。教导员、指导员、连长、班长们和几个同他一块参加背诵语录赛的战友都来了。张家崖村没人来,他们不知道。教导员是结过婚的人,知道的事情多,没有让大家久闹房,天一黑就把大伙带走了。

    他媳妇只在这里住了三天就要回家去。走那天,她哭丧着一张脸,背个小包袱,那里是她准备常住的换洗衣服什么的。她慢慢走在前边,春生小心地紧跟着。

    他说:“你好好想想,我不拖累你。”

    她就哭了,眼泪流得落地有声。

    他又说:“你回家跟你娘说一声,来信我就回去和你办手续。”

    她只哭,不接腔。

    “这是一辈子的事,离婚了,你再找个好的男人过日子。”

    她还是不吭声。

    “我不是存心坑你的,先前我是好好的,没病,不知怎么的……这就废了,不能用了。”

    这时候他们已快到张家崖了,女人雪梅在自家房后杨树下用长镰钩那干枝当柴烧,看见他们,就放下活儿走过去,站在路边等一会儿,待春生媳妇过去了,把春生拦下来。

    “你可真是没良心!”

    他不吭。

    “办喜事也不给我说一声。”

    他依然不吭。

    “我哪儿对不起你春生兄弟了?没有害你你还恨我呀。”

    他照旧是不吭。

    “眼下去哪儿?”

    他低着头说:“送她。”

    “去哪儿?”

    “走。”

    “咋啦就走?”

    “她……不想住。”

    女人雪梅想了想,笑一下:“我见她哭了……初房你不要太狠……她还小……”

    红一下脸,抬起头,春生默默看她一会儿道:“不是……是我不行了。废了……一点也硬不起来了。”

    怔着,她问:“病?”

    他摇摇头说:“前不久还好好的……这就不行了……”

    雪梅不再说话,不知想了哪些,脸有些白。春生也不说话,看着她,两个人就那么对视着。他在她面前说了那个说不出口的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双手没处搁,只好插进口袋里,右手在袋里碰到了随身带毛主席语录的红色塑料皮,不自在地颤一下,忙慌慌地把双手抽出来。他媳妇已经走远了,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也不等,只管自地朝前走。他俩也都扭头看了下。那里是一片树叶早已开始枯落的野林子,林下的杂草丛生在石缝之间。溪岸上的水草,也都开始黄枯起来,季节已经是秋末,冬天前面的几步已经踏了过来,山梁上已经光秃秃成一种灰黄的色调,一世界都是冷冷清清颓败的灰色,连人心也紧随时局的季节变化,转换成了阴雨的气候。

    她说:“你找个医生看看,春生。”

    他说:“不用,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废的。”

    她说:“因为我?”

    他说:“不是,是因为我自己。”

    她说:“你女人在回头看我们。”

    他说:“我是废人她什么也不用怕。”

    她说:“日后你咋办?”

    他说:“什么也不想了,争取当全军的背诵冠军,立个特等功。废就废了吧,占着一头就行。”

    中年男人是头先着地的。死亡来得急促而又快捷,似乎他的太阳穴刚刚挨着那块三角石头,死亡便紧随其后,不期而至。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来得及仔细回忆,死就把他的回忆打断了,使得他仅仅记住了石头挨着太阳穴的当儿,那石头凉冰冰的,有一股冷风吹着他的耳梢,仿佛是寒冬腊月的穿沟风从他耳边一掠而过。他来不及去想那风是从房上跌下时就有的,还是他的头挨着石头时产生的。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奋力扭头朝对面山梁望了一眼,终于又看见从房上坠下时看见的那个红袄女人,果然极像女人雪梅。他想对着红袄女人大叫一声,可张开嘴时,风却像一团乱草样塞进了他的喉咙。他用力咽了一口冷风,看见那红袄女人一团火样跳到了他的面前,竟是女人雪梅。

    这团女人之火,在他生命的最后,照亮了他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情节。他想到上月初时,他家里忽然来了两个部队的干部,说是他老部队的机关干事,说分部要进行建部四十周年大庆,要编写“分部史”,计划用八十万块钱筹建这项活动。要把全分部转业回地方的团以上干部和二等功以上或被总后勤部授过荣誉称号的英雄、功臣全部请将回去,一方面举行一次隆重庆典;另一方面请他们回忆一些情况,以供编写“分部史”之用;第三,还要开展一场空前规模的讲传统教育活动。来人说,他们是专门来请中年男人的。中年男人万不得已,迫于对盛请的无奈,也就去了。中年男人到分部一看,分部早已今非昔比,繁华得连往日的影子也不再有了。就是分部所在地的那条大街,也鳞次栉比地建了高楼、商店。热热闹闹开了几天会,想起来也是又孤又寒。原来回去参加庆典的团以上干部,不是厅长、局长,就是处长、科长,有一位当年点过他背语录的分部主任,居然就当了一个省会的市长,连那些当年的功臣、模范,最不济的也是一个厂长或者矿长,甚或经理什么的,唯他自己,还是一个农民。终于他就明白,请他回去,不过是表示着请了一个农民代表罢了。他怀着几分自卑的羞愧,去张家崖服装仓库给战士们回忆当年自己如何学习毛主席著作,安心军营,扎根深山,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的共产主义高尚情操时,不想却在张家崖村口,碰到了人至中年的女人雪梅。那时候,她去分部所在地的镇上卖苹果回来,在村口同人说话,他坐着特意为他派的北京吉普212,到张家崖村时,他说想下来走走看看,就让小车先行开去,自己徒步往服装仓库走着。陪他的是仓库的指导员,刚刚二十四岁,未婚,大学毕业。他们边走边说,本已从女人雪梅身边走将过去了,他又觉得那站在路边的女人有些眼熟,回身一望,才发现那女人也正呆呆地望他。

    她说:“你是春生吧?”

    他说:“是啊,你是雪梅?”

    她就笑了,脸上荡起一层红晕,放下手中的篮子和秤,朝他走来。他也慌忙折回身子,朝她走去。两个人就站在秋末的路边,让飘零的树叶从身边旋旋落下。她说你怎么又到了这里?他说分部开庆典大会,他们让我来的。他说你上了哪儿?她说上镇上卖些水果,做些小本买卖。她又说你那年为啥儿退伍回家,不是立了个二等功嘛,为啥儿没有提干?他便默着不言。她说是因为有一夜你在我家坐到天亮被他们发现了?他说是误会了。她便进一步问将下去,他就简简单单告诉她,说他那年一离婚,指导员就怀疑我是为了你,是因为你比我媳妇长得好。没有处分,也没有批评,因为自己是功臣、是模范,怕造成不良影响,便悄悄处理我退伍了。

    “你走时咋就不给我说一声?”

    “我敢吗?”他说,“指导员派个党员天天跟着我。”

    “有天夜里我半夜去找你,”她说,“敲开门才知道那仓库换人了。”

    他问:“你现在跟谁过?”

    她说:“一个人。”

    他问:“没有找一个?”

    她说:“你知道我名声不好,谁敢要我。”

    他就不再问啥。年轻的指导员在远远地盯着他看,一脸的惊疑又硬又厚。从村头流过的一条溪水,潺潺出清脆哗哗的声音,一群鸭子在水边嘎嘎地欢叫。

    她问:“你呢?”

    他说:“也一个人。”

    她说:“没再成个家?”

    他说:“离婚后满世界都知道我是废人了。”

    她说:“也许换个女人就好了。”

    他说:“谁肯拿一辈子的大事跟我试一次婚。”

    这当儿,那指导员等不及了,老远扯着嗓子叫,催说快一些,回到分部还要举行一个欢迎老兵归队的仪式。中年男人说你先走,我随后就到,可那指导员就是立着不动,岿然得很。女人雪梅瞟了一眼等急了的指导员,说:

    “你走吧春生,夜里来我家坐坐。”

    他说:“吃过饭他们还要开传统教育座谈会。”

    她说:“开完会人都睡了你来,别让人看见,我名声不好。”

    他说:“我是废人,怕啥名声。”

    她说:“我给你留着门,主要是怕你们部队知道。你们部队每一任干部都教育这些守库的战士不要和我说话,不要和我来往。”

    中年男人点了一下头,就去追那年轻指导员了。追上指导员,指导员便怀着善良的好意,说那女人不是好东西,专拉当兵的下水,听说曾经有三个部队干部为她受了记过处分。中年男人问她是为了钱?指导员说她不缺钱,一分钱也不要,纯粹是为了快活。

    红色石头的角棱,是穿过中年男人新剃过的发茬而快速冲破他的太阳穴的。石尖穿过头发的声音,仿佛是一支响箭穿过一片浓密的林地,接着那响箭便射穿靶子,使中年男人感到犹如一块尖利的弹片,飞速射来,击中了他的脑壳。终于,他扯着嗓子,面对对面的山梁,声嘶力竭地吼了一声:

    “雪梅——”

    他便闻到了他那苍白而有力的叫声中,染带了猩红的血气。仿佛一股热血,从他的唤声中喷将出来,洒落在石头上,又飞溅在他的脸上。他感到满脸是又黏又稠的红色。热暖的腥臊气息,铺天盖地般弥漫了整个世界。就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瞬,他看见那火苗一样的红袄,在他的唤声中朝着自己,红色的轮子一样滚了过来。然后,他又觉得自己的身子,如装满沙土的麻袋样,重重地摔在乱砖碎石之上,仅弹一下,由于麻袋太重,没有弹将起来,只弹飞了许多沙粒似的血滴。就在一落一弹之间,他心里一个震颤,滑过一道亮光。在那亮光的下面,他看见了在张家崖服装仓库那一夜教育座谈会之后,他熬至夜深人静,悄悄走出库房,到张家崖村,摸到女人雪梅家里,雪梅果然没有插门。他走入那所二十五年一成不变的宅院,就仿佛穿过一条他熟悉的胡同。到胡同的尽头,方见一方洞天,桃红李白,阳光灿烂,春天的气息方兴未艾。正怀疑自己是一时迷失,雪梅却啪一下拉了开关,屋子里猛然灯火通明起来。在眨眼之下,他看到了她如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赤裸裸一丝不挂,用被子半围半披地包着自己,盘腿坐在床上,活脱如盘腿打坐的菩萨,半带微笑,半带端庄,实在是圣洁得无以言表。他怔在门口的灯光下面,盯着她赤裸的身子一动不动,脸上如二十五年前一样,硬了极厚一层僵呆,正还不及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又啪一下拉了开关,屋子里立马黑乎乎一片潮润,秋天的凉气从四面八方扑了过来。

    于是他一下灵醒过来,便扑了过去。

    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一句言语,好久一阵情爱的狂风乱雨之后,她才在黑暗之中,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你不是说你是一个废人吗?”

    他在黑暗中怔怔地坐将起来。

    “我也不知道为啥这就好了。”

    她扳着他的肩膀让他重又躺下。

    “你二十五年没和女人睡过?”

    他惘然地望着满满当当的黑色。

    “没有,真的没有。”

    她说:“是我让你好了,你想不想娶我?”

    他说:“想。我不走了,我就住这儿,一辈子住这儿,一辈子替你做牛做马做驴都行。”

    她说:“想一辈子和我过,你就得娶走我,娶到你家,让我离开这儿。”

    他说:“为啥?”

    她说:“在这儿我名声不好,你把我娶得越远越好,说不定还能给你生个娃儿。我一辈子怀过两次孕,因为名声不好我都去镇上做掉了。”

    他说:“我家没房子,二十五年我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看山守林子。”

    她说:“我有钱,你拿走盖,一个月内把房子盖好,盖好了,一封电报我就嫁过去。我们安安然然过日子。”

    中年男人终于死了。村口的邻人们听到他的尖叫,飞样跑将过来,那新房的山墙下面,已经满地红血。他趴在血摊里边,面对着对面山梁,脚蹬着新房的山墙。村人们看到这般情景,站在旁边大叫了几声他的名字,慌忙去报告了兼村长的村党支部书记。因为他是单身,因为他是退伍军人,因为他是功臣,村支书慌忙组织群众进行收尸,翻开他的尸体,准备给他换掉血衣时,才发现他的头、腰、腿、肩,浑身上下,都伤痕累累流血不止,有一根手指活脱脱摔断不知丢到了哪儿。有人去新屋找到了他的一套老式军装,想趁着身上还有丝温暖,各关节都还能够拉弯,把那套二十五年前的军装当作寿衣换到身上。然怎样拉他的胳膊,那胳膊却死也不肯动弹一下,又去拉他的手,才看见他的双手捧金抱银般护着男人的那样东西。他的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完整无缺。十个手指,一个丢了,其余九个,没有一个不流血破皮。而他双手护着的男人的那样东西,却一丝破损没有,齐齐整整、完完备备躲在他双手建筑的窝里。

    给他换衣服的人指着他的双手唤:

    “支书,你看。”

    兼了村长的村支书走将过来,朝着他双手捂的地方瞟了一眼,朝着他手下的那样东西踢了一脚,说:

    “妈的,什么东西,废人还爱这玩意,咋就当了功臣!走,都走。让他的那个女人来给他换衣服,让他的那个女人来这葬埋他。”

    本来,不时兴工分了,又不挣钱。村支书这么一说,大家便都骂骂咧咧散着去了,让那中年男人的尸体晾在血地,捂着他的那样东西,在新房的山墙下面,在光天化日下面,静等着女人雪梅的来到。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与凤行》作者:九鹭非香 2《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3《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4《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5《人生若如初见》作者:匪我思存 6《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