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作品集
从PDF电子版本下来再面对精致的豆瓣,字体的变化让视觉有很大的不适应感。长期浸淫于电子盗版书的阅读,让我的眼睛度数在近两年从225成功上升到250,尽管每次在网上DOWN电子版的时候,总能看到旁边“电子版对视力不好,请到书店购买正版书籍”的善意提示,但当邮箱里弹出来《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电子版的邮件时,还是迫不及待地DOWN下来马不停蹄地阅读起来。
既然克里斯?安德森预言的“免费”这种商业模式已然成为事实,为什么不能好好享受数字化网络时代带来的福利。相信韩少也并不介意,甚至刻意迎合了这个趋势,PDF版制作精美好过诺贝尔得主略萨的作品。对于1988高昂的售价,他显然发现了并不是人人都是他的粉,但又不愿意失去这批远远观望的酱油读者。
在这个快餐文化浅阅读肆意横行的年代,我不知道评判一本书是否以“阅读时间的多少”来判断其优劣。比如我可以花3个小时看完韩寒的15万字,却面对《舒立观察》感到阅读障碍的无力感。但当我联系到在假期孜孜于追小月月的八卦帖所花费的时间时,我明白时间不是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流畅度亦不是。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与之前韩少的众多作品不同的是,在寻求文字的突破变化,比如毫不炫技的平铺直叙,干净几乎不拖泥带水的笔法;在写法上,无疑也在向传统独白小说上完成某种古典式回归。
巴赫金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诗学特征概括为“复调”,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
在《1988》里面,文中所有出现在韩寒笔下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一个个破碎的完整体(托氏独白小说的典型特征);随着他的回忆的他的追溯,娜娜的讲述,以及和娜娜的对话而具象化变得丰满立体起来。他们在韩寒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即使有发言,仅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变成了韩少意识下的单纯客体。韩寒的这个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整部小说变成了韩寒一个人的絮絮叨叨,能一个人自言自语15万字却又不乏味,单从叙事技巧来看,韩少笔下的《1988》和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的颠覆。这正是独白小说的魅力所在。
整部小说具有对话性也是一个巨大的特色。作品的一条显线是韩少对现实和回忆的交叉叙述,而另一条隐线则是和主人公和娜娜的对话,他推动了韩少的故事发展和情节的推进。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而这里主要是指其狭义层面,即“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典型如“苏格拉底对话”——“对话”双方是平等、自由、尊重的,重在相互对话过程中逐步揭露矛盾,甚至会体现辩证的精神。所以在这部小说里,议论部分几乎不着笔墨,但通过韩少和娜娜、丁丁哥哥甚至10号的对话,其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折射和反讽却不动声色流于笔端,看似无观点却处处潜藏观点,令人叹服。
或许是杂文写多了的缘故,韩少的文字尽管处处潜藏玄机,带有很强的批判性,但故事情节并不出彩,而更像是对当下黑暗社会现实的集中批判。在文字锤炼上,如果时间允许,韩少用更多时间精于创作而不是赛车,应该可以更出彩,必须要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有“圈点”的冲动;因为通篇小说除了无障碍阅读的流畅,还是流畅。但韩少对“对话和独白”式古典小说的回归创作,无疑是本部作品最大的亮点。自托氏开创独白小说以来,在上个世纪60-80年代巴赫金热的时候中国独白文学创作也一度复兴,而今天在《1988》这部作品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古典文学形式的一些影子。
或许,我们不应该仅仅将韩寒当做一个指点江山批判现实树观点立靶子的“意见领袖公民韩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