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空,读了上册。可惜,挺有意思的老爷子,被作者和翻译糟蹋不少。想想Drucker的自传,无论是写和译,多棒啊!
先举个烂翻译的例子,P237:
“巴菲特规定了两个新的限制条件,这让他的投资变得更加困难。这些个人的偏好现在变成了正式的标准:
1、我们不会进入对我而言技术太难的生意,这时投资决策的关键。我对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了解就和对金龟子求偶习惯的了解一样少;
2、即使盈利预测可观,而如果主要的人的问题看起来还有巨大的发展机会,那么我们将不会在投资运作中采取行动。
巴菲特所说的“主要的人的问题”是指裁员、工厂关闭——以及不能承受罢工的联合生意。”
啥叫“主要的人的问题看起来还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啥叫“以及不能承受罢工的联合生意”?译者“覃扬眉、丁颖颖、张万伟、张春明、张艳云”们,请出来解释一下?
这段内容其实非常重要,05年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就失败在第2条上。
至于作者Schroeder,她的写作方式是按编年一路平推,结果是泥沙俱下。仔细翻翻,还是颇有珠玉的,随手摘录几则:
一、巴菲特性格的养成:
1、父亲的影响:巴菲特父亲对脱离金本位的美元彻底悲观,一直在为货币一文不值的那一天作准备。(注意,其父是参议员,并不是少见多怪的杞人。)
2、1959年,巴菲特参加桑伯恩公司董事会时,看到董事们打开雪茄盒开始分发雪茄,气得快冒烟了。“那是用我的钱买的雪茄。”他想。在返回机场的路上,他从钱包里拿出孩子们的照片,看着他们,血压才降下去。
3、巴菲特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开出1万美元的未签名的支票给他们,并且说如果在某年某月某日他的体重超过173磅,他将会在这张支票上签名。苏茜和霍伊为了诱惑他此冰激凌和巧克力蛋糕而抓狂,可放弃钱的痛苦对沃伦而言远比放弃吃喝要多得多。他一次又一次开出支票,可从来不需要签上哪怕一次名字。
这些不是无聊八卦,此类细节深刻反射出巴菲特的性格和投资风格。
二、巴菲特投资原则的形成:
1951年,在格雷厄姆的课堂上,巴菲特学到了三大主要原则:
1、一股股票是拥有一家企业一小部分的权利,是你愿意为整个企业所支付价格的某一部分;
2、使用安全边际。投资时建立在估计和不确定的基础之上的。打发你问的安全边际保证了不会因为误差而导致失败。最重要的是,前进的方法是不要撤退;
3、“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应该影响你对价格的看法,当他的主人,获得一次又一次低买高卖的机会。
以上观点中,安全边际的观点最重要。格雷厄姆经历过大萧条,非常厌恶风险,看待企业是更多考虑的是倒闭价值而不是存活价值。
三、戈特斯曼的这段话,充分体现巴菲特对股票和投资的热爱(这种热爱,非常稀缺和重要。):
作为一个典型的纽约人,戈特斯曼高度评价他和巴菲特的交往,以至于他愿意经常跑到奥马哈。“我们会谈论股票直到深夜,”他说,“然后在次日的早晨我再返回纽约工作。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大约10点左右,我们会就股票谈上一个半钟头左右。一整个星期我都在期盼着那个会谈,并且一直在考虑我该和他谈哪只股票。当无论我和他谈哪一只股票,他都和我知道的一样多,大多数时间是这样的。我挂了电话以后,通常要到深夜或者更晚才去睡觉,我一两个小时都睡不着,因为我被充了电。”
四、巴菲特思维模式的反省和改变:
1、一天,场外交易行纽约汉莎商人工会的赫布.沃尔夫对我(巴菲特)说:“沃伦,如果你在一个黄金堆里找一根黄金做的针,那么找这根针不是好选择”。
但我(巴菲特)有这样的习惯,隐藏越深的东西,我就越喜欢。我把这看成是一个寻宝游戏,赫布帮我走出了这种思维方式。我喜欢那个家伙。
2、芒格觉得格雷厄姆的缺点是认为未来“更多的是危险,而不是充满机会”。他说,“格雷厄姆最喜欢克洛伊索斯的故事,在和波斯打仗失败后,克洛伊索斯看着自己被摧毁的帝国,回忆起梭伦说的话,‘除非结束,否则没有任何人的生活可以被认为是幸福的生活’。”
芒格开始努力让巴菲特撇掉格雷厄姆苦闷的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是干弯腰捡“烟蒂”而只能吸上最后一口的苦差事的精神支撑。
(注:所谓捡“烟蒂”,是指只要股票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就不断买入。如果价格因某种原因上升,就能出售获利。如果价格不上升,巴菲特会在拥有了足够控制这家公司的股票后停止购买,这时,可以通过变现,也就是清算资产而获利。)
五、1999年太阳谷年会上巴菲特的发言(总结得非常好,巴菲特病例的中国自动复制版们翻来覆去忽悠的,不就这点内容嘛。):
1、我会讨论一下股票的定价,但是我不会对他们下个月或下一年的波动进行预测。估值不是预测。
短期内,市场是选票机;而在长期,市场是一杆秤。
重量最终才是有价值的,但是短期内,数量很重要。而且这是一种非民主的投票。不幸的是,不会依照投票资格进行文化测试,这些你们都了解。
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964年12月31日是874.12点;1981年12月31日是875.00点。
当你们投资的时候,你们所做的事情是延迟消费,现在把钱投出去,再一段时间之后会获得更多的钱。关于投资,只存在两个真正的问题: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你想什么时候得到回报。
伊索称不上是一位金融家,但是他说过‘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不过,他并没有提到时间。
利率(借贷成本)是对‘时间’的定价。金融领域的利率就如同物理学但总的重力。利率变化,所有金融资产,包括房子、股票、债券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就如同鸟的价值会波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手里的鸟比林子里的鸟值钱,有时林子里的鸟比手里的鸟值钱。’”
3、90年代的大牛市纯属瞎闹。利润的增长远远低于前期,当林子里的鸟却变得昂贵,因为利率处于低水平。在如此低的利率水平,想持有现金的人数在减少。因此,投资者正在向林中鸟支付前所未闻的价格。这就是“贪婪作祟”。
好了,再重复一下读完上册的感想:挺有意思一老头,被作者和翻译糟蹋了。明珠暗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