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竞走出锦枫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长巷尽头,依旧守着几个穿皂色裤褂的门徒,看见他便一抹帽檐,算是致意。他恍若未见,坐进车内驶离,始终没有回头。
车子开到福开森路公寓楼下,他下车,搭了电梯上去,伸手叩响苏锦玲的房门。
房内,苏锦玲开了门,看见是他,眼中起初透出惊喜,可随即又觉得他神色不对。
“出什么事了?唐律师……”她问。
唐竞并未回答,只是走进去,反手关上门。
“锦玲,”他看着她道,“有件事,要请你帮我。”
苏锦玲亦看着他,神情尚且迷茫,却已然点了头。
与此同时,锦枫里小公馆内,周子兮正独自坐在餐桌前面,桌上摆着饭菜,已经凉透。
厨房里的帮佣拉了娘姨讲话:“今天这是怎么了?要等到几点钟才算完啊?”
“谁知道呢?”娘姨朝外张望一眼,“唐律师每日都是不回来吃的,今朝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就这么铆上了。”
周子兮隐约听见,知道这戏也是做得差不多了。不是要她做个错付了终身的怨妇吗?她做给他们看也就是了。可心里这么难受又是怎么回事?想动筷子,却全无胃口,想站起来回房,整个人竟像被定那里,久久动不得。她不禁自嘲,自己这演技真是好到了假戏真做的地步。
领头的娘姨到底资格老,壮了胆挨过去问:“太太,饭还吃不吃啊?”
周子兮这才缓过来,起身就要走,却不慎拉到桌布,盘盏落了一地。
“啊呀……”娘姨叫了一声,脸上厌弃,却也不能说什么,只得蹲下收拾。
周子兮也下意识地俯身去捡,手被碎裂的瓷片划过,一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像是等了许久,血才慢慢渗出来。她一声未吭,只是合拢双手,握住了那一处,就好像犯了错,在掩盖罪过。
而在锦枫里深处,张府内院,武丽莎已被布袋蒙了头,由着一名皂衣打手提着双臂拖出去。几步之外,另一个皂衣人正用同样的手法收拾邵良生。
“颂婷……”被堵上嘴之前,邵良生只来得及喊这一句。
隔壁院子房内,张颂婷分明听见了,却恍若未闻。她知道邵良生早晚会把一切都招出来,但信不信,全凭爹爹的意愿。如今的张林海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还可以更少的。
手边小几上搁着一架矿石无线电,此时喇叭里正传出瓷器碎裂的声音。张颂婷听见,脸上漾出一个笑,那表情倒是与父亲尤其相似。她打铃叫来贴身的娘姨,开口吩咐:“看来小公馆的厨子不行,你去跟那边管事的说一声,从明天起,中午那一餐,还有下午点心,吃的喝的都由我这里送过去。”
娘姨垂手应下,这才退下去。
唐竞在福开森路连着住了两日,邵良生那件事才算问完。张林海差人来事务所找他,把他叫回锦枫里。
来人挺客气,一路上与他闲话,说这姑爷大概是不好了。武丽莎的事情已经问清楚,她与冯云确实都在大华饭店的舞厅里做过舞女。两年前,武丽莎跟了邵良生,这日子不仅能跟张颂婷小产对上,也能跟张颂尧上一次回国的日子对上。而且,邵良生也已经承认,就是他将冯云介绍给张颂尧认识,只为拐得这位大少爷不学好,他自己便有机会取而代之。
唐竞听闻,并不觉得意外,所有的事情果然都栽在绍良生头上了。张颂婷再怎么样总归还是女儿,也是张林海如今唯一的血亲。换掉姑爷容易,女儿却是另一回事了。
是夜,张府,又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许久未见的张太太也终于露了面,不知是不是因为无心梳妆,面色晦暗,头发一下子白了大半,不过五十几岁的人看起来竟像是个古稀老妪。
邵良生却已经不见了踪影,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仿佛根本没有过这个姑爷。张颂婷倒还是老样子,母亲如今不管事,张府里面便都是她当家,迎客布菜全是她张罗,十分得力。
周子兮也被请了来,位子和唐竞的挨在一起。唐竞自然知道,张帅安排这顿饭,面子上就是既往不咎,以后好好过日子的意思。内里还有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戏既然已经开锣,就只得这样演下去。两夫妻见面打了招呼,便没再说话。他坐在她边上,甚至不怎么看她,只是暗暗觉得她瘦了些,气色也不好。
“唐律师,”饭桌上,张颂婷忽然开口,“我说你也是该把福开森路那位电影明星讨进来了,否则子兮一个人多孤单。我看她成天就关在房子里看书,要是两姊妹,也有个道伴。”
这话一出,唐竞便看见身边周子兮的手颤了一颤,但他只能笑,淡淡回答:“等她开学去读书就有事情做了。”
张颂婷那边却还没完,又问桌上其他人:“《舞场春色》你们看了没有?就是那个在里面演反派的苏锦玲,虽说是四马路出身,到底也是凭着这部戏红起来了,报纸上都写她是银幕第一妖女,倒是贴切得很。”
说罢,她又看一眼唐竞,道:“你说是不是,唐律师?”
唐竞仍旧笑了笑,并不理会。也是难怪,他根本不知道苏锦玲妖在哪里,只知道那顿饭周子兮几乎什么都没吃。
席散之后,张林海先差人送了周子兮回小公馆,然后又跟从前一样叫唐竞进书房,说的自然都是生意上的事。只是这一次,张帅让颂婷也在旁边听着。意思很明白,女婿虽然不好,但女儿总还是女儿。
等到正事说完,三个人从书房出来,张林海忽然对唐竞说:“外面随便你怎么玩,老婆还是要哄着点的。”
唐竞只是轻轻笑了声,道:“实在是没意思得很,不晓得同她说什么。”
“小夫妻嘛,还要说什么。”旁边张颂婷插嘴。
张林海睨她一眼,她倒是比从前安分,即刻闭嘴作罢了。
唐竞想,张帅那番如何御下的箴言大约也已经传授给这个女儿了,看效果倒是比上一次好了一点。
待这父女二人走开,他才在夜色中控制着自己吐出一口气来。今夜,他总算可以回去了。
离开张府,回到小公馆,唐竞便去书房做事,直到深夜才上楼进了卧室。房内没有像从前那样亮着灯,周子兮已经睡下去,背着身。
唐竞走过去,在床边坐下,伸手抚摸她的头发。她不动,还是闭着眼睛。但他知道她醒着,因为她在抽泣。他拉她起来,看着她,双手捧着她的面孔,用指腹抹去泪水。这个动作却叫她愈加难过,眼泪无论如何也擦不完,只得埋头进他怀中。他便这样抱着她,只望她能听到他心跳的声音。
她听见了,却想起他们的一夜夜来。比如婚礼之后,两人头回睡在一起,她发现自己甚至连他的酒气也不讨厌。还有第一次他给她的疼,那是真的疼,却疼得心甘情愿。此时回想,只觉自己昏了头,想不通这都是什么毛病?
她愈想愈是委屈,动手推他,简直要跟他打起来。可他却也不松手,只是把她揉在怀中。她力气不抵,更加气愤,到后来索性也不挣了,手脚并用整个人缠上去,扯开他的衣服,张嘴就咬。她下嘴挺狠,但他没有躲,也不做声,就让她结结实实咬在他肩头。
完了事,她默默坐在床上,钉被她拉下来纽扣,钉得一团糟,又用剪刀剪掉。他靠在边上陪着她,知道她焦躁,怕她伤了自己,拉住她的手不让她再剪。她这才停下,攀上他的肩看那处伤口,一个完整的牙印,有的地方破了皮。他被咬的时候不声不响,这时却是嘶的一声。她知道他成心,却还是心疼了,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又低头吻上去。
那双唇柔润,难以言喻。他只觉肩头又痛了一下,连心里也是。疼痛细碎得不值一提,却叫人刻骨铭心。一时间,他便被一阵温柔的浪淹没,什么都忘了,一把捞了她过来,又将她据为己有。动作猛烈,不似从前,倒像是在报刚才咬他一口的一箭之仇。也是怪了,她反而喜欢他这样,像是把她当作一个对等的女人,而不是一个百般护着的孩子。这念头又叫她昏了头,一切都心甘情愿了。
夜半,她因为一阵胃痛醒来,这几天总是这样,从他离开的次日开始。
那天,她吃过中饭吐过一次,吐得一干二净,莫名其妙。要不是因为日子不可能,她差一点当自己有孕。娘姨倒也没有欺负她,请了一位西医过来。大夫说只是伏天害胃炎,不严重的病,药也不必吃,当心饮食即可。
确实是她自己没有好好吃饭,但还是气他气得要死。她也知道他是在做戏,却不知这戏做到哪一步才算是恰到好处。而且,她对他的信任又该有多少呢?
这一句话,他走了多久,她便问了多久。一睡就是大半日,整个人总在消极和焦躁之间摇摆。
有时候不讲道理,有时也自我开解,承认自己也有错,曾经可以好好说话的时候没有好好说话,尽想着使诈了。搞得两个人不算包办婚姻,也不是自由恋爱,突然就被圈在一起,命都可以交代给彼此,相互之间却几乎一无所知。
再有时,又卑微到最低处。就像此刻,她趴在他身旁,耐心忍过那阵已经习以为常的疼痛。半梦半醒之间,一个念头在脑中滑过——就算他假戏真做又如何呢?
从前他关着她的时候,她好像也这么想过。想完了,又疑心自己是不是疯了。
次日一早,唐竞醒来,发现周子兮还是像从前一样偎在他身边睡着,抱着他的一条手臂。这样子叫他很是安慰,一动不动地看了她许久,直到她也醒了,一双眼睛望着他。现实如他,这一刻竟也做白日梦,比如时间停滞,或者世界倾覆,一夜之间只剩眼前这一隅狭小的化外之国,供他们两个人藏身其中。
等到推门出去,外面照样到处都是眼睛。难得一回,两人一同坐在小饭厅吃早饭。周子兮稍微吃了些,叫娘姨拿药水过来。
“什么药?”唐竞忍不住问一句,没能演好这个漠不关心的丈夫。
周子兮倒是比他老练,冷冷笑了声,答:“我病都好了,药都快吃完了,你倒晓得问了。”
旁边娘姨看他被驳了面子,好心圆场似地解释:“太太前几天胃不舒服,请过医生,今天最后一顿药水。”
唐竞不理,也不便再问,只留着些心眼,默默记下瓶子上的药名与医生名字。等到了事务所再抄在纸上,托鲍德温去跟相熟的美国医生打听。老鲍什么人不认得,这种事根本不在话下,很快就得了回复,开药的大夫是地道西医,药也确实是治疗急性胃炎的。
唐竞这才把这件事放下,又去麦根路见朱斯年。
华商纱厂同业会被诉的案子开庭在即,他交代完自己的准备,不免对朱律师说出那个担心来:“张帅的意思是要速战速决,如果一堂审不完,锦枫里很可能会派人去找那几个原告。有帮派出面,要那些投机商撤诉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但朱斯年却只是笑答:“这些你不用管,只要考虑官司怎么打就行了。”
唐竞只觉朱律师故作神秘,是存心试试他斤两的意思。但他对这位师兄却又是信任的,此人风月场上或许不着调,但法庭上的事从不会出错。
见过了朱斯年,唐竞又与被诉的另外四家纱厂老板碰面。
那是在商会的俱乐部里,申成纱厂容老板,大统厂吴老板,恒新厂徐老板,以及博丰厂聂老板都到了,沪上纱厂同业会的几大巨头算是集聚一堂。
生意人总归讲究和气生财,这几位老板中也有怕事的,比如恒新与大统的两位就主张破财消灾,但申成厂容老板与博丰厂聂老板不肯,定要把官司打个明白。
唐竞自然不能说这官司是他自己找来的,只能把此举的最终目的解释给诸位听:“自从华商纱厂同业会成立贸易公司,通过收买出清积压纱维持纱价以来,频频有投机商人到交易所以及纱厂闹事,恶意敲诈,此番他们联合起来将我方告上法庭,看似麻烦,却是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何解决?”博丰厂聂老板是个火爆脾气,已然拍了桌子,“给他们钱吗?当初那帮投机客几次找到我厂里,我就同他们说过了,这种事情要我拿出一分钱都不是生意经!”
“聂老板不要急,”唐竞出言安抚,“我方其实只需在堂上将事情讲清楚,但不接受任何赔偿要求,官司随它拖一日是一日,拖到那些投机客无力应付即可。”
“要拖?这还不容易么?”申成厂亦有代表律师到场,此时也说了话,“只要关照厂里与家中都不接文书,法院只能公告送达,那便是六十日将近两个月的公告期。等到公告期满,诸位老板再找个在庐山避暑,返城途中忽染急病之类的理由拒不到庭不就成了?眼下正值暑热,租界法院那几位洋老爷也要外出避暑度假,定会理解。这再要排期开庭,怕是得西历新年之后了。”
唐竞却是笑答:“办法倒是可以,只是未免太刻意了。而且我方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各界自证清白,如此举动效果恐怕适得其反。”
“那唐律师打算怎么办呢?”申成厂的容翰民老板开口。在座的诸位都知道唐竞既是宝益的代表律师,又是周家继承人的新夫婿,话说得虽然客气,语气中却多少带着些调笑的意味。
唐竞并不在意被这几位沪上闻名的大老板看作拆白党,只将近日在交易所内调查的所得细细交代。
听他说话的几个人也都多少见识过此地的商事诉讼,眼下民法虽已有通则,但各项下的细则尚在一个个推出,平常打商事官司要么大而化之高来高去,要么博弈诡辩,更多的是案件本身之外的人脉关系,如唐竞这般当真从证据入手,丝丝入扣做着水磨工夫的确是少见。片刻下来,众人已然服气,只听着他说,频频点头。
“这么看来,唐律师说的的确有道理,”容翰民最后道,“与其任由掮客闹事敲诈,还不如就此上法庭说个明白。我们纱厂同业会收买积存棉纱,自行出清,本就是为了回应日本纱厂倾销,将纱价维持到正常保本标准之举。眼下时局紧张,保存民族工业实力已是当务之急,不光棉纱,还有面粉、粮油、金属,同样也在交易所里交易。所以诸位也不要怕事了,我们就给沪上实业界带个头,同时也请报界造势,把这道理说个分明。”
众人纷纷附和,唐竞只笑了笑,不好意思居功,这办法与其说是他想的,还不如说是朱斯年的启发。他所做的一切,说穿了只是为了暂且保全宝益。而朱斯年作为商会大律师,考虑的却不仅如此。一次出手,可谓一举数得。
你得记着自己是律师,别跟粗人比拼命。他又记起朱斯年说的话。的确,一样要应付敲诈与闹事,那还不如公堂上见。
只是他这位师兄究竟准备如何与锦枫里抗衡,不让这案子草草完结呢?
当然,自古朝廷都有人反的,帮派更不必说了。对方背后是哪一方势力,他心里已有推测,就连诉讼策略也是就此得出的。
只是有一件事,唐竞听过容翰民的那番话才想明白——张林海为什么对宝益这么一家并不太赚钱的纱厂如此看重。
离开商会俱乐部的一路,他始终想着这个问题。张林海任着少将参议,在军中颇有人脉,恐怕早已料到中日必有一战。眼下虽然是日本棉纱紧俏,中国纱滞销,但若中日开战,棉纱便不仅关系到民生,更将成为重要的军需物资。军方不可能采购日本棉纱,到时候中国纱的价格一定飞涨,谁手上握有最多纱锭,一包纱卖多少钱,便是由谁做主了。
回到小公馆,又是早出晚归的套路。有时候连唐竞自己都不知道这戏要怎么演下去,倘若两个人真的只是因为利益突然结合,在如此情境之下,又应该如何表现。他与周子兮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在锦枫里众人面前互相避而不见。
几日之后,周子兮去法政大学参加入学考试。很快放榜出来,成绩不好不坏,合格录取。
唐竞收到消息,总算松了口气,婚礼上对吴予培承诺过的事总算有一样可以做到了。在他的设想中,等到开学之后,周子兮去学校读书,便可以有些自己的事情做,交上几个朋友,不至于整日闷在家里。但想到她在外读书,他又隐约有些忧虑。她是被关着,才跟了他的,一旦有更大的世界搁在她眼前,有些事很可能就此变了。
而周子兮接到法政大学的录取信,却无有太多的欢喜。
盛夏的上海酷热,张林海已去庐山避暑,当然也是为了军中那些人事交际。
张颂婷却仍旧留在锦枫里,三不五时来小公馆转转,有时还带着父亲身边最不得宠的一个姨太太。姨太太虽然年轻,却自持是长一辈的人,说的话总是寻常妇人见到新嫁娘的那几句——肚子有没有动静?没有?那可得赶紧。
周子兮不怎么搭理,也从不应她们的邀请去张府做客,但除此之外,她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本还有备考这桩任务,如今也应付过去了。
劳伦斯的那本《彩虹》她已经长远不看了,书丢到了哪里都记不起,想起自己曾经对大学的向往,竟好像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那么遥远,那么无稽。
八月,投机商诉华商纱厂同业会的案子正式开庭,第一次过堂还是在租界临时法院。
庭审还未开始,《申报》上已有相关消息与时论文章登出来,当日便也有记者旁听,但与之前郑瑜那种香艳案子,或者吴予培的大公案相比,社会影响就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
那是夏末的午后,天气溽热,公堂上的众人也是昏昏欲睡。
推事宣布开庭,原告律师陆榜生先站起来讲话,倒是很简短的几句,状告华商纱厂同业会垄断市场,操纵市价,进行投机。
轮到被告方应答,唐竞一上来便否认了所有指控,表明纱厂同业会组织贸易公司收购棉纱只是为了稳定市价,避免投机,而非垄断操控。
既然双方各执一词,推事便叫了当事人上来问话,第一个问的就是申成厂的容老板。
这容翰民在法庭上仍旧镇定自若,将纱厂同业会成立贸易公司的经过与初衷说得清清楚楚:“这公司是在去年8月间成立的,业务也很简单,就是每天在市场上看行情收进棉纱。等到交割期,再由我们这五个厂按照各自纱锭的数量负担收购的份额,各厂自己设法销售。我们为了避免外界猜疑,也不想被投机者乘机利用,从来不守秘密,对于掮客、经纪人以及往来客商也从不回避,并且议定不得将收进的棉纱重新纱交,每包纱都打上‘不得纱交’的印记。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出清交易所仓栈里的积压纱,纯粹是想收一收当时投机客长期抛空坐收其利的势头,让市场回到合理价格,解救华商纱厂所处的困难境况。”
容翰民说完下去,陆榜生起身道:“纱厂同业会的贸易公司于去年八月成立至今,专门在交易所做多头,导致棉纱价格每包上升8至10元,这不分明就是垄断市场,操控市价吗?”
唐竞却只字不提交易所的事,反而呈上一组数字,细细比较沪上各家纱厂的纱机、纱锭、产量、销量以及雇员人数。
陆榜生听得不耐烦,插嘴笑问一句:“唐律师,我们今日所诉之事与这些何干?”
唐竞停下来,转身看着他反问:“请问陆律师,何为垄断?”
陆榜生不懂此处的逻辑,但又不能不答,滞了滞方才开口:“垄断……便是独占市场。”
庭上推事听得也有些糊涂,但旁边陪审的英国领事却已是一笑。
唐竞正中下怀,倒也不嫌麻烦,开始解释何为垄断:“汉语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原是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或又称禁榷,譬如盐、铁、茶,自古便是官营垄断。
“倘若整个行业中仅有唯一或少数几家厂商生产销售该项商品,且无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厂商想要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这样的市场才可成为垄断。在该市场中,几乎排除所有竞争因素,垄断厂商才可能控制和操纵市价。
“而沪上的棉纱乃至整个纺织品市场有英、美、中、日数十家厂商,总共上百万枚纱锭,产品在纱交所自由交易,完全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请问被告五家华商纱厂如何实现垄断?”
陆榜生不知如何回答,便也试图摆出数字:“唐律师说了这么多,皆为书本理论,然而事实摆在眼前,自从去年纱厂帮成立贸易公司收买棉纱以来,交易所纱价确是一路上行。”
唐竞却只是一笑,继续自己方才的话:“综上,原告方指控华商纱厂垄断市场,实乃违反经济学原理,完全就是无稽之谈。至于操控市价,我们接着再来讲。”
而后便又呈上账簿报表,开始分析各家厂商机制棉纱的成本结构。
“眼下日商纱厂均采用丰田牌纱机,乃市面上最新,甚至英美纱厂都要收买丰田式机器进行仿造,且日商背后有财阀支持,资力雄厚。而华商纱厂多是英国或德国机器,靠银行业放账维持运营,利息又占去一成。以一包20支纱为例,华商纱厂的工缴为30至35元,日厂只需18至20元……”
“唐律师,今日庭上争议与日商又有什么关系?”陆榜生再次打断。
唐竞却只是笑答:“陆律师方才所说纱价上涨8至10元便是与日商有关。”
随即又呈上书证,既有交易所买卖记录,也有市况电报,总共五箱,至少上万页。
“在这些交易记录与市况电报中可见,”唐竞解释,“华商纱厂贸易公司收买积压纱前后共8个月,比较同一时期东京商品交易所棉纱价格,可以看出日方在华销售棉纱的价格实则已经低于其国内交易价格,应当视为掠夺性定价之倾销行为,也只有资产雄厚,且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日商,才可能做到如此打压市价。与之相较,华商纱厂的行为只是为应对倾销而采取的自保之举。”
而后他又叫帮办送上更多书证,继续道:“至于纱价上涨,也并非是今日价格高企,而是去年纱价低得反常,亦是五月北方惨案的余韵,反日会加收日纱两成作为救国基金,陆律师可以照着每包棉纱的单价算一算,是否就是8到10元的价差?”
说到此处,对方律师陆榜生已全然懵了,一半是因为唐竞所说的话,另一半也是因为那十几箱书证。他本就是打算来讨价还价的——我说五十万,你说太贵了。那我退到四十五,你看行不行?却不想遇到一个人这么认真一条条地与他讲道理,且这道理说得他半懂不懂,若是想要找一个反驳的契机,似乎就得将这些呈堂的书证全都看一遍。
“方才提到的文书与数字均已呈交庭上,静候原告质证。”唐竞果然这样总结,说完便在被告席位笃定坐下。
此时天色已近日暮,庭上推事与陪审官看着这场面都知道这一堂是绝对审不完的,两厢商量了一下便就此宣布休庭,择日再审。
案子没审出个头绪,但纱厂帮想要说的却是都说了,更因为沾上了日本纱倾销这一情节,被记者一写也是忽然红了起来。一时间,交易所内的本纱价格一路高开,至第二次开庭时,每包竟已高于日纱十数元。
诉华商纱厂同业会案,第一堂审得半途而废,择日再开。
唐竞打电话去庐山报告,张林海听了倒也不太意外。谁都知道夏季租界里那班老爷本就是不做事的,原也没指望一堂就能审完。而且,第二次开庭的日子已经定下,就在九月初。唐竞说,到了那个时候,这官司一定可以了结。
案子一拖便是一个月,日纱倾轧本纱,投机客趁机做空的来龙去脉倒是被报纸写出来,广为宣传。这样的结果,正是唐竞想要的。
他嘱咐事务所的帮办整理庭审记录,以及报纸上的相关报道,一起带回小公馆给周子兮看。为了应对倾销和投机,华商纱厂同业会成立贸易公司出清积压纱,是她兄长生前参与过的最后一件大事。唐竞想,周子兮知道了一定会觉得安慰。
但那一日,他难得傍晚就回到家里,却听娘姨说,太太还在楼上睡着。
等到晚餐时,仍旧不见她下来。
唐竞还没说什么,娘姨却多嘴解释一句:“天气热,大概是滞夏,太太下午用过点心就在楼上歇着,没有胃口吧。”
“那就送一点上去。”唐竞只得随口吩咐一句。
娘姨照办,分出一盏汤水,荤素两样小菜,并一小碗米饭,用托盘装了拿到楼上去。
挨到晚了些,唐竞才回卧室。周子兮倒是已经起来了,刚洗了澡,穿一件白绸子睡衣,披着湿发。唐竞见她精神不错,这才放下心来,过去在她身边坐下,给她看自己带回来的报纸和庭审记录。周子兮索性把毛巾给他,让他替她擦头发,这样她才腾得出手来翻报纸。唐竞乐得服务,送佛送到西,连饭也一起喂了。
夜深,两人睡下去。周子兮却失眠,恍然看见这一夏的时光在她眼前流过去。
漫长又短暂,沉郁又欣快,空洞又餍足,她从来不知道时光也可以是这样的。
直至夜半,她总算入梦。那梦里,是周子勋在对她说:“现在,你知道了吧。”
九月,诉华商纱厂同业会案第二次在租界临时法院开庭,旁听席上的记者比上一次多出许多,更有不少民众听审,甚至还有反日会在法院门口拉出“抵制日货,横幅来。
这一回,对方陆榜生律师坐在原告席上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像是已经把那十几箱书证看完,并且抓到了被告方面的大把柄似的。
果然,推事才刚宣布重新开庭,陆榜生便向庭上指出:“唐律师上次提交的书证中有连续数日的市况电报存在错译,东京交易所的棉纱市价译文与原文不同,怀疑是被告方面存心错译,试图掩盖他们投机的事实,实在不可采信。”
说罢便呈了那几份电报上来,原文均是日文,与中文译本一一比对。
“比如这一份,”陆榜生当庭展示,面有得色,“原文为‘ハ日一日’,正确的翻译应当是价格‘日益’上涨,译文却成了价格‘八月一日’上涨,这么一来原本只是描述趋势的词语就变成了言之凿凿的日期。”
唐竞在旁边看着,做出一个意外的表情。那陆榜生看见,愈加自得起来。
唐竞这才起身解释:“自去年六月之后,交易所换了新任理事长,开始将每日市况电报翻译公示。我方提交的所有市况报告,包括其中译本,都是纱交所公示的版本,若有错误也是交易所方面的疏漏,并非我方故意。如有怀疑,尽可以去交易所档案室查找原件比对。”
那陆榜生倒是没想到这一节,当下也是一滞,却又是被顶在杠上,只得对推事道:“我方恳请庭上追加棉纱交易所为诉讼被告,追究错译电报,助长投机的责任。”
“你确定?”推事问了一句。
“是。”陆榜生回答。
推事又看他一眼,转头与身边英国陪审官商议。
唐竞脸上无有表情,心里却是要笑出来,这案子第二堂也是审不完了。
果然,这一堂又是草草地退了。时间尚早,唐竞去麦根路见朱斯年。
朱斯年已然听说了庭审的情形,看着他笑问:“十几箱数万页的书证,你怎么知道陆榜生必定会看见那几天的市况电报?”
“因为我去律师公会查过他的履历,知道他留学日本。”唐竞笑答。那几万页书证中大多是英文文书,相比之下,日文资料要少得多。他相信,若是那些日本话里出了错,一定是会被发现的。
“什么时候审第三堂?”朱斯年又问。
“不要来问我,”唐竞回答,“现在怕是连租界临时法院的英国书记官也在扯头发。”
这里面的妙处,朱斯年怎会不懂,不禁哈哈大笑:“纱厂在租界,交易所又是隶属华界特别市政府管理,这下一堂要在哪里审确实是个问题。”
唐竞也是十分笃定,朱斯年见他这样偏又来招惹,问:“现在不担心锦枫里逼原告撤诉了?”
“不担心,这案子撤不了。”唐竞说了满口话,笑看着朱斯年。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朱斯年亦看着他。
唐竞也不兜圈子,直接回答:“原告那几个投机商身后是日本人。”
“你小子果然聪明,”朱斯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把这里面的渊源说出来,“这几个人早已去过数家纱厂敲诈闹事,你那时既然正寻着一桩官司,我琢磨着还不如介绍一个亲日的律师给他们,到公堂上闹去。至于闹不闹得出名堂,可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可惜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你……”
朱斯年说着又笑起来,极其高兴的样子。
唐竞看着朱斯年,忽然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位师兄面前,他总觉得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甚至有些炫技的味道。
回到事务所,唐竞又致电庐山,向张林海交代庭审的经过,而后又兼认错。
“是我疏忽了。”他这样说。
张林海只是听着,静了许久方才开口道:“行了,就等消息吧。”
这样淡然的态度,反倒让唐竞觉得有一丝不祥,但究竟是怎样的不祥,他自己也不知道。毕竟官司正照着他原本设想的节奏进行,法院管辖权存在争议,便使得一桩普通商事纠纷变成华界官家与租界洋人的问题,这一拖就不知会拖到什么时候去。
其中多出来的时间,便是他与周子兮的,只是多一点,也是好的。
第二天,便是法政大学开学的日子。
唐竞另外雇了汽车,每日接送周子兮往返。早上看着她离开,又是一身女学生的装束,他十分安慰,总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天一天,一点一点。
汽车上的周子兮却并没有太多欣喜的感觉,若是认真算起来,其实她离开学校也不过两个多月,倒像是隔了五年十年那般久远。
初秋的早晨,阳光明艳,甚至叫她觉得有些刺眼。汽车开出去,一路车水马龙,整个城市抛弃了她似的活起来,各种声音响得刺耳,突然得心悸。她莫名怀念起这一整个夏天的午后,心想还不如躲在那里,永远都不出来。
漫长又短暂,沉郁又欣快,空洞又餍足,她从来不知道时光也可以是这样的。
脑中又转过这个念头,只是这一回,是光天化日。
而周子勋又一次在她身旁出现,对她说:“现在,你知道了吧。”
也是在那一天,唐竞在事务所接到一通电话,是张林海对他说:“我这里有些急事,你坐今天下午的火车到庐山来吧。”
究竟是何是由,没有说明。此行匆忙,他赶回小公馆去准备衣物,只给她留下一张字条:公事去庐山,暂不知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