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对的人 >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对的人 正文 第七十八章

所属书籍: 对的人

    进入夏天,公司休假的人多了,这也是集团这些人的老传统。夏天多半要出去旅游的。八斗征求一笑,问想去哪儿,一笑始终没给定论。结果李骐倒抢先打招呼,“你最近在北京吧。”八斗问什么事。

    李骐说:“还是南边那个石英矿的事,可能最近有人过来,咱们得见见。”八斗问具体什么时候。李骐说不固定。八斗说矿上的人,你见不就行了。

    李骐不高兴,“谁是业务主管?”

    八斗讪讪地,“我的意思是,我随时准备着,但万一有事,不也没办法。”李骐问他有什么事。八斗扯谎,说要回老家上坟。李骐吊着眼睛,“七月半?”八斗说是。李骐道:“老尤也回去了。”八斗问回哪儿。

    李骐说:“跟史慧慧回去了。”

    八斗惊,“去干吗?”

    “见家长呀。”李骐戏谑口吻。八斗头皮都麻。这个慧慧,真行!转而他不由得为慧慧担忧,“老尤真要尘埃落定啦?”李骐道:“干吗,又不自信了,慧慧有慧慧的优点,有大局意识,有政治头脑,尤局还挺认可这丫头。”

    八斗探问:“尤局跟你说的?”李骐说是。又道:“尤局说史慧慧这丫头,有心机。”八斗说这可不是什么褒奖。李骐老腔老调地,“但人后面还有半句呢,还说,这心机,用得好!”说完李骐率先哈哈大笑。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八斗品了品,“那尤局的夫人,这准婆婆也得把把关吧。”李骐收了笑容,直白道:“早死了,一直没再找。”八斗哦了一声,不多问。转而问李老爷子身体怎么样。

    李骐愣了一下,道:“我爸?住院了。”八斗惊,忙问情况。李骐说:“也没什么事,老年病,他又容易急,住进去好好查查,也当疗养。”八斗问她母亲的情况。李骐说她妈身体也一般,但最近一段情况比老头好些。李骐还说,她嫂子吴屈梦和老妈准备去美国一趟。

    吴屈梦去美国的消息,很快从三元这条线又传来一遍。三元阐述得更详细,说屈梦和她婆婆要去美国看看那边的月子中心,先去西岸,再去东岸。燕玲当即欢迎,愿做地陪。

    三元的意思是,张燕玲也邀请八斗和一笑过去看看。八斗表示实在走不开。三元说:“再走不开,也要照顾笑笑的情绪。”八斗诧异,“笑笑跟你说了?”三元着急,“这还用说吗!”

    是,不用说。八斗猜到了,八成是老娘姜兰芝把那个“旅行生育论”告诉了三元。她们都指望着小夫妻能在旅行途中正中红心。

    周五晚上游泳是老节目。八斗游了几百米,就坐在岸边,看着冯一笑以蛙泳之姿缓慢游进。在锻炼身体这件事上,一笑比他勤力。无论在哪儿,无论多忙,一笑都离不开健身房。她跑步、游泳、打羽毛球,一度还练钢管舞。飞天入地的。但她这种锻炼方式,燕玲一直不赞同。燕玲的理论是,笑笑工作已经很累,身体还没恢复过来,一味锻炼,只会增加疲劳。而且燕玲有一套中医理论。现代人普遍脾虚。脾主肌肉。要锻炼肌肉,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脾阳。因此,一笑这么练,只会越练越虚。

    一笑游过来了。手抓住八斗小腿,撸得他毛疼。头从水面破出,她大口喘气。八斗递功能饮料给她,一笑喝了两口。八斗这才说:“笑,要不要出去玩玩。”

    一笑没转头,看着浅水区嬉水的孩子们,过了一会儿才扭脸说:“燕燕姐跟你说的?”显然,燕玲跟一笑也通气了。八斗说:“我这不是想让你散散心吗。”一笑道:“知道我最不喜欢什么吗。”八斗问是什么。

    一笑一本正经地,“我最不喜欢就是放假,一放假,都没人了,合同也走不了,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我喜欢工作。”

    八斗鸡皮疙瘩起来了,这爱好,要命。刚要劝,一笑拦阻在前,“不过这趟我得去,去看看燕燕姐,再考察考察那边的学校。”

    “什么学校。”八斗紧张。

    “去读个MBA什么的。”

    八斗哎呀一声,“就在国内读就行啦!”

    一笑促狭,“瞧你那样儿。”指甲盖儿抠他大腿,“没我你就活不了。”

    八斗撒娇地,“是活不了,而且你去国外读也没意义呀,读那玩意儿,一方面是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攒人脉。”

    一笑转过身,蓄势入水,“我就是纯学知识。”

    大方向定了,细节都由吴屈梦那边掌握。三元和一笑一起去找了屈梦。屈梦倒没遮瞒,说过去就是看看那边的生产条件。三元揶揄,“中国人还没生几个,又去生美国人了,你这地球之母当的。”

    屈梦有些尴尬。

    三元直白地,“还试管?”

    屈梦笑:“还真没有,巧了,也许是老天垂怜,我跟李骥,自己就把地种了。”三元微笑,笑完看小冯。屈梦也把眼神对向一笑。一笑却似乎并不接招。视线不闪躲,直接对上去。没一点儿尴尬。三个女人僵了一会儿。屈梦又问三元有没有什么要代购的。

    三元道:“我没有,笑笑的弟妹列了个单子。”冯一笑道:“其实国内都有,就是蹭我点油。”一笑的直白反倒让三元无所适从。一笑又说:“他们在顺德,我在北京,平时也顾不上,就算他们不说,我也得知趣点儿。有弟弟弟妹照顾爸妈,我省事了。”

    这话三元听着有点刺耳。言下之意,她父母没来麻烦,姜兰芝成包袱了。

    三元柔软反击,“别这么说,你爸妈过去也是帮他们的忙。”

    一笑、屈梦她们刚飞走,三元的临期食品店开起来了,在北京最南边,临着河北了。店面不大,位置还不错。小攀当店长先张罗着。衣物回收的业务,暂时顾着几个人运转,但做得人多了,已然没有过去好干。

    开业那天不少朋友捧场。包括过去的同事老彭、老丁等人都亲自上门,采购了不少,一定要给钱。黄彤也在群里发了祝福红包——她已经回老家了,现在一家小公司混着。斯理上班,没过来。

    斯文带着蓓蓓过来。三元塞了她不少货。斯文一边嫌弃一边挑选,“真怕吃出毛病。”三元纠正,“放心,是临期,不是过期。”

    斯文忽然惆怅,“倒不是怕质量不好。”三元不懂她什么意思。斯文微微撅着嘴,“我看着这日期吧,就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三元还是不明白,凑近了,等大姑姐下文。

    王斯文用指甲盖抠抠包装上的日期,叨咕:“临期,我就想着,我这不也属于……”有点结巴,“基本上是临期的……女人了。”

    三元哈哈大笑,扶着她,“姐,你离临期还远着呢!”

    斯文也不假装斯文了,“远个屁!我现在都不敢照镜子!一岁年龄一岁人。”三元只好奉承,但当然都是假话。不过她也并不觉得王斯文亏,这大姑姐年轻的时候不是美女,现在有年纪了,自然落差也不会大,依旧是个丑女罢了,临不临期又有什么关系呢。

    蓓蓓抱了满怀的膨化食品走过来。小攀连忙去扯大号塑料袋,装好了,三元还嫌不够,又多放几个斯洛文尼亚的棒棒糖,俄罗斯的牛肉干,土耳其的大杏肉。还让小攀帮着拎到车上去。斯文夸道:“元元,你这个伙计请的不错。”三元骄傲地说那是。斯文说:“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直接就能当门面。”此话一出,小攀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了。

    收工还带着喜气。大红绸的花朵摆在小竹饭桌上。三元正在吃泡面。越南产的,自家货。默默趴在旁边做作业。写完了,阖上本子,三元指挥:“去听会儿英语。”默默没说话,进卧室了。

    这房子,买的时候六十来平,住着住着,感觉只有三十多平。家里东西太多了。斯理开门进来,三元刚吃完最后一口面,她招呼说回来了,王斯理嗯了一声,面无表情,拎着包,换了鞋,趿拉着拖鞋走到沙发上坐下。怀里还抱着包。三元诧异,问怎么还不放下。有什么宝贝。

    王斯理煞有介事拉开拉链,掏出个红本,潇洒地丢在玻璃茶几上。三元定在那儿。两眼放光。红本子上几个烫金字格外触目:不动产权证。

    到手了?!三元一激动,刚吃的泡面差点反出来。她伸出双手,颤抖着抓起红本本,贴在胸口,表情满足得好像刚拿到毕业证的大学生,“我在北京有房了?”

    斯理不屑,“这不早都有了吗,”环顾四周,嫌弃地,“就是越住越小。”又说:“没事也收拾收拾,要不也来个爆改。”三元驳斥,“钱呢?”转而笑嘻嘻地,“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我住着舒服。”

    斯理问还有没有饭。三元说泡面。斯理没兴趣,要点外卖。龚三元拦阻了,明着说不卫生,暗着觉得钱花得冤枉,最后她给丈夫煮了龙须面,配西红柿炒蛋浇头。两口子蹲在茶几旁,斯理说你不会给儿子也吃的泡面吧。

    三元扬眉,“你儿子喝了牛奶吃了面包,不犯法吧。”

    斯理道:“你店里那些东西,少给他吃。”

    三元较真,“不许歧视,我那都是正规产品。”

    “过期货。”斯理一言以蔽之。

    “什么叫过期,”三元不得不再次把那套说辞搬出来,“那是临期,年轻人还特别欢迎呢。”

    “年轻人欢迎,我不欢迎,我不是年轻人。”

    三元脚丫子跷在茶几上,无限靠近斯理的碗,“那我这样的女人也快过期了,你是不是也得扔?”她学斯文。

    “你又来了。”

    “这不是我说的,是你姐说的。”来处要交代清楚。

    斯理哦了一声,又语气深长地,“他们是想要二胎没要上。”三元惊得下巴差点脱臼,“什么情况,有病吧,还要?蓓蓓能愿意?谁的意思?老严还是你姐?”千百万个问。

    斯理不屑地,“你激动啥,人家有那条件,再要一个不是很正常吗,国家也鼓励。”

    三元伸手拧斯理耳朵,“你别说给我听,咱不想那事儿!”斯理呼噜呼噜吃完,端碗去厨房,“我也没说要想。”三元不理他,拿起房产证,翻开,仔细端详。

    看好了,才跟请神似的拿去卧室。从衣柜里翻出那个当年她爸亲手打制的生铁皮盒子。打开,各种证件。三元拿出毕业证,又拿了结婚证,再把房产证并排摆在**。

    斯理走进来,“干吗,又回忆过去呢。”坐下,搂着三元,“你这些个证件里头,就这个值钱。”他点了点房产证。

    三元不答应,“胡扯!要我说,最重要的是这个,”她手指点中学学历证,“我要没读书,能有今天吗?我要是一个村妇,你愿意娶我吗?我能有这房子住吗?”摇头晃脑地,“所以说,现在我才算明白了,女人,把自己做好,提升自己,不为别人活,那就是岁月最好的防腐剂。”

    斯理顺着说:“是,你年轻,你漂亮。”三元说少来,推开他,迅速把证件收好,上锁。

    斯理假作随意问:“你们店生意到底怎么样?”

    三元说还行。

    “还是小攀管着?”

    三元说是。

    斯理柔声:“元元,我得跟你提个要求。”

    三元转头看他。这要求来得蹊跷。

    斯理说:“你跟那个小攀,得保持点距离。”

    “什么意思?”这要求有意思了。

    “你是女的吧,他是男的吧。”

    三元失笑,怎么,王总也开始吃醋了。男人那点小心思,简直可笑!她只好耐下心解释,“他就是个小孩,又是亲戚,别胡思乱想。”

    斯理老气横秋地,“不是我胡思乱想,你总得注意舆论吧。”三元反击,“谁是舆论?斯文姐?她告诉你的?”这个王斯文,给她那么多零食,还喂出毛病来了。

    斯理连忙说不是。又不讲理地,“反正你得给我个安心。那个姜小攀,整天围着你转,也不找女朋友。”

    三元揶揄地,“王总,您就这么不自信?您可是赚过大钱的。”斯理又一阵胡搅蛮缠。三元不耐烦了,“你想怎么样你说。是要关店吗?”

    “那倒不至于,”斯理恢复理智,“你给他找个女朋友也行。”呦呵,三元真心觉得这男的可真行!

回目录:《对的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