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对的人 >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对的人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所属书籍: 对的人

    初中同学姚瑶来北京出差,约三元见面。说起来也好多年不联系了,但学生时代大家关系不错,三元被“小太妹”欺负的时候姚瑶挺身而出过。

    三元抹不开面子,得见。

    选择餐厅是个难题。太贵了她不能接受,太便宜了又不像样子。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面子占了上风,龚三元选了个米其林一星,那环境不错,好歹可以撑撑场面。还是那话,这么多年,在老家同学眼里,三元的“人设”没变过。

    她还是那个闯出来的人。

    “人设”立了,就不能倒。

    衣服也要选,太夸张不可以,太寒碜也不行。三元想走低调的华丽风,可翻遍了衣柜,也实在没几件拿得出手。最终还是选了运动风,化淡妆,也显年轻。到地方后,姚瑶已经在了。三元一眼望过去,顿时感觉自己输了。不是衣服,而是人本身,姚瑶过去黑不溜秋,颧骨老高,一看就是穷相。现在人家成“人间富贵花”了,眉毛纹了,唇也纹了,一袭仙气十足的披挂,整个人白得透亮。

    她站起来招呼三元,好像这完全是她的主场。三元问她住哪儿,姚瑶报了个五星级酒店名。又说:“你瘦多了,肯定是挣钱累的。”

    这话歪打正着,敲中了三元的心事。她只好虚虚实实地说:“挣啥钱,穷忙。”两个人坐下后,几分钟就热络起来。龚三元原本以为,见故人,少不了一些攀比、交锋,谁知完全没有。不过两个人近况一对比,却自然而然产生了反差。

    姚瑶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据说罚过钱)。老公在体制内,她在卫校当老师。两口子住着两百平的大平层,婆家娘家抢着带孩子,整个一个岁月静好。

    三元羡慕不已。可姚瑶反过头还羡慕她:“我们班,就你闯出来了,见过大世面,活得精彩。”三元应承着,笑得脸都僵了。

    没办法,实在没底气。她的“闯出来”,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

    姚瑶问她住哪儿。三元说五环外——这是她的底线。她总不能掏实话,说自己住在北京以外。那就真等于把脸在地上摩擦了。姚瑶还问:“还打算要一个吗?”

    又是孩子。他们这些人眼里就这点事儿。但也能理解,久别重逢,不问这些,也实在没有太多共同话题。

    三元说不要了,说得很平静。又补充道:“要不起。”

    姚瑶道:“在大城市混的,生孩子都晚,你算早的,我们家大姑姐在上海,两口子都是高校老师,四十六了孩子才两岁,还有我们邻居家的小姑娘,在北京,博士后,到现在没对象呢。”

    三元接话说:“博士后出来都多大了,再犹豫几年,可不就迟了。”最后总结说:“只要是出来上学的,基本上都比老家的晚十年。”

    十年。

    这两个字说出来,三元自己都吓了一跳。人生有几个十年?十年前,她意气风发;十年后,她一地颓唐。十年前,她总觉得自己能在北京混出个样来,起码有车有房。十年后,她发现自己混得还不如十年前呢。那时什么都没有,好歹还有青春。现在呢……一细想,三元顿感悲怆。可在姚瑶面前,她又不能显得太失败。她不由得跟姚瑶说了一些见闻,以证明自己见过大世面,又把王斯文、吴屈梦这些人都搬出来说说。这都是她在北京的人脉,是她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姚瑶赞叹道:“真行!你们都是能人!来北京来对了。”有这句总结三元舒坦多了。

    饭后,姚瑶假借上厕所把账结了。三元差点儿跟她“打起来”,转而她又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她还在这畏畏缩缩,一顿饭考虑了半天,人家却豪爽大方,起码有点中年人的豁达。

    姚瑶道:“多少年不见一次,你让我花钱,我花钱,我开心,来就是花钱的。”三元一激动差点儿说秃噜嘴。她想把自己要回省城的事说了,但话到嘴边还是觉得不能说太满。

    不过事实证明,不说是对的,可事实也让三元伤透了心。她报考的职位达线人数不到五人,尽管三元考了第一,招聘职位还是被取消了。龚三元愤怒地打电话过去要说法,还说要举报,要信访,最后还是王斯文劝她,说这种情况是有的,让她别把路走绝,今年不凑巧,来年再战。三元几乎哽咽着说:“明年我就三十六了!”又再补充说明道:“过三十五了!”

    这道杠杠,任谁也不能翻越。

    哪怕三元有着激流一般的冲劲,遇到这道大坝,也只能变为一潭死水。

    斯文劝她道:“那再想别的办法,有手有脚,总有饭吃。”三元觉得大姑子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总而言之,她想回体制内的路,彻底被堵死了。

    三元生日之前,吴屈梦传来好消息——怀上了。三元邀燕玲一起去看老吴。开车送她们的竟然是老竺的儿子。三元在车上仔细观察,下了车才拉住燕玲,跟媒婆似的说:“你这后妈都当顺当了?”

    燕玲说了声“去”,不让她胡说八道。三元继续问:“这孩子不上学了?”燕玲说毕业了,准备出来工作。三元吓了一跳,说才多大的孩子,就毕业了。张燕玲这才耐下心来说:“职高毕业,他爸给安排了工作,先干着。”三元感叹,老子是知识分子,怎么儿子倒往下出溜那么多。转而又问:“你见过他前妻吗?”

    燕玲说人在老家,没见过。

    三元又问那话,说你们真成灵魂伴侣了?老竺现在啥情况?

    燕玲停了一会儿,才说:“这种事总不能我先提。”

    龚三元想了想说:“要不,我去帮你敲打敲打?”她热心肠,好人好事这些年没少做。燕玲说不用。三元比燕玲还着急,说:“当时就是心急了点儿!”燕玲说有些事情真的急不来。三元道:“脑子能等,身体不能等。”燕玲不吭气了。

    说话间,两个人来到别墅门口,李骐开的门。她招呼了一下两人,就往外走。吴屈梦跟在后头现身。她跟她大姑子现在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胖,跟气鼓起来的河豚似的。

    闺蜜仨说上话,李骥出来了,也胖。他跟三元、燕玲客套几句,就出去了。屈梦招呼两人上楼。这地方虽然不是她们第一次来,但这回才发现客厅内有私人电梯。

    燕玲问李骐是不是常来。

    屈梦道:“不怎么来,今天特殊,来找李骥。”又对三元说:“八斗现在跟李骐走得可近了。”看完三元,又看燕玲。三元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八斗跟一笑是两口子,一笑跟燕玲又是亲戚。八斗跟李骐走得近,似乎有点不守男德。

    屈梦又解释道:“当不成亲戚,当朋友也不错。”

    三元道:“能跟骐姑娘做朋友,是他的造化!”又小声说:“骐姑娘真不找啦?”屈梦说:“家里不催了,她自己好像也不着急了。”燕玲抿嘴微笑道:“跟着感觉走。”屈梦怔了一下,说对,跟着感觉走。

    三个人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吴屈梦提议去院子里看看,家里的草坪刚弄过绿油油的。于是两位闺蜜搀扶着屈梦走上草坪——事实上,她肚子月份还小,并不需要搀扶,只是只要她们仨凑到一块,无论是三元还是燕玲,都自觉把C位留给屈梦。几乎是一种下意识,无别的选择。吴屈梦过得“最好”,地位自然也就最高。

    外面风大,仨人站了没几分钟就进去了,仨人又去地下室看了一会儿锦鲤。这是李骥的新爱好,多少万一条买来的,还造了保温设施。饭后,三元和燕玲不再逗留。屈梦要帮忙打车,但两个人执意坐地铁,吴屈梦不再坚持。

    这次跟老吴见面,三元没再提工作的事。她也是有自尊的,她看透了,求人不如求己,这事还得她自己去撞。而且不知怎么的,提起工作,现在她在屈梦和燕玲面前多少有点儿自卑。燕玲三进北京,工作居然歪打正着,拿了高薪不说,工作内容还是自己喜欢的,大小还是个领导。屈梦就不用说了,工作次要,生活悠然,主要任务是生孩子。只有她,高不成,低不就。中年失业,惨得明明白白。

    但另一方面,三元又有她的自傲。说白了,那二位哪个不是靠男人?哪个又是全凭自己的双手拼出来的呢?屈梦找了个丑男,燕玲找了个老男,只有她龚三元嫁给了爱情。王斯理虽然不比多年前,但也还能看。这么想着,三元心里多少舒服了点儿。虽然她的爱情在冲入婚姻殿堂之后,愈发稀薄。她和斯理一个天南,一个海北,煎熬着。

    好在苦尽甘来,三元的好运终究还是来了。这天中午,她正歪在沙发上看短视频。

    一个电话打过来,让她去面试。三元直接来个鲤鱼打挺,赶紧问地址,问公司。当确定确实是她投的简历之后,龚三元的心中又燃起了上班的希望。

    公司在一坐民房里办公,看着有点破败。但三元告诉自己没关系,这种小型的创业公司,自然租不起大场子,有地方办公就行,能发工资就行。何况她还有什么挑的?离家近,她骑着电动车就来了,这样的工作不好找。

    三元从电梯走出来,站在门口,清了清嗓子,开始敲门。开门的是个中年男人,其貌不扬,眼睛有点睁不开似的。

    三元笑着说:“我来应聘。”

    男人笑着说:“小龚是吧,请进,请进。”龚三元好多年没听人叫过她小龚了,心里高兴地进屋。客厅里摆放着办公桌椅,都是空的,看来刚开张不久。男人让她坐,三元拉了张椅子坐下。男人进去,片刻工夫出来了,手上拿着龚三元的简历。

    男人照着简历念道:“龚三元,应聘的是……”三元抢答:“内容运营,括弧,中老年方向。”

    男人抬起头问道:“做过运营吗?”

    三元答得很没底气:“做过,但不是这种内容。”

    男人又说:“你做过数据分析?”

    三元挺直腰板说:“是,所以对中老年的用户场景和消费需求,我都可以通过分析进行优化调整,另外我还会简单的视频剪辑。”

    男人追问:“写稿怎么样?”

    三元不大好意思地说:“这个一般般,我实话实话。”

    男人又低头看简历,半天吐出两个字:“本科。”

    “是。”三元跟得紧。

    男人又抬头看看三元。龚三元准备好了,接下来估计就要问她年龄,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孩子,生了几个孩子,等等。她打算察言观色巧妙回答。谁知人家根本就没问。只问她对薪资的要求。三元把手指头伸过去,在简历上一点,说:“就按照你们提的,居中。”男人抬头问:“13K?”三元以笑容作答。男人想了想,让她回去等通知。

    三元这才问:“您贵姓。”男人说姓王。三元说那我就等王总通知。男人忙说:“我不是王总,老总是我爱人,我帮她招聘。”

    嚯!还是个女老板。

    三元觉得有戏。结果过了三天,王总果然给她打电话,通知她被录取了,但需要做个体检,合格之后,就可以上班。

    这一天,龚三元做什么都来劲儿。她不敢相信,她又重归职场了。虽然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但起码自食其力了,起码找回状态了,同时还能顾着家,顾着孩子。三元忽然觉得自己伟大极了。

回目录:《对的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