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对的人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对的人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所属书籍: 对的人

    三元给姐夫严尔夫打电话,求证外派的事。

    得到的结论是:靠谱。

    听他那口风,似乎也支持斯理往外走。

    看样子,王斯理已经做了决定,跟她说,只是例行通知。龚三元憋得难受,又无人倾诉,最后只好找燕玲哭了一场。

    在北京,她只剩这么个“比较级”。

    燕玲劝她,要往好处想,里外里就一年,把钱挣了,在北京安顿了,后面的路也好走。

    三元怆然道:“那我呢?就得牺牲我?”停顿一下又说:“我现在要辞职,那基本上就等于宣布……”她一时不晓得如何组织语言,最后跟拉硬屎一般蹦出俩字,“退休”。然后才滔滔不绝、排山倒海地说:“我都不知道我读那么多年书,我来北京,我的理想、我的抱负,啥啥都没实现,我就又成家庭妇女了,我……我这我干吗……”长城都能被她哭倒了。

    燕玲凝望三元,半晌,才一顿一顿地说:“两个人,既然决定在一起,总得有人,要做牺牲。”又说:“你放心,你付出的这些,斯理心里有数,会从其他方面补偿你。”

    三元存疑:“他有数吗?”又问:“其他方面是哪方面?”

    燕玲说有数,一定有数。又道:“你回去也不代表什么都做不了了,本地也可以创业,你本来又是做互联网运营的,找点财路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三元还是有些沮丧。前途茫茫,她无路可走。

    燕玲又劝道:“再不济你就想想我,你总比我强吧。”声音陡然变小:“我这什么都还没开始呢……”

    一句话说得三元没词儿了。

    跟燕玲比,她的确算幸运。有的时候细想,三元觉得她们这一代女性的时间实在太过紧迫。不读书,寸步难行,读了书,再出来,干不了几年,又面临结婚生孩子,等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这十年,她们必须完成就业、结婚、生育等一系列任务,生二胎的,搞不好还要“延迟退休”。

    又或者像燕玲这样“掉队”的,一步赶不上,步步被动,狼狈得很。当然,倡导单身的也不少,尤其在北京这种城市,大龄单女一抓一把,她们自给自足,不找麻烦。表面上看,她们过得似乎简单悠游。可关起门来的苦恼,怎么可能没有。人,终究还是群居动物。年轻的时候还好,老了呢?婚姻这个东西,既然在人类社会存在了这么多年,自然有她的合理性。一直以来,三元的为人准则就是不跟公序良俗、社会既定规则对着干(除了留北京)。如果让她龚三元重新选,她还是会选择婚姻。最起码,这个框架是重要的。可能是她内心不够强大吧。反正龚三元就觉得,结了婚,走到社会上,那就比没结婚的理直气壮。因为她属于多数派。不过她倒并不是看不起少数派,而只是清醒地认识到,当少数派,要有更多的才华、更厚的家底、更大的成功支撑。比如李骐那样的,人家就耗着不结婚。但这一切,她没有。燕玲也没有。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她打心眼里可怜燕玲。张燕玲自己一定也这么认为,否则她就不会选择“自救”,找了老竺。

    三元觉得有必要再次提醒燕玲。她话里全是担心,脖子也是伸着的,跟鹤似的:“你跟老竺,不是玩玩吧。”

    燕玲木雕泥塑似的,等了两秒,才笑着说不是。

    三元又说:“你可得想清楚了,这种事,就得快刀斩乱麻,你不要个孩子呀?”最后这半句是关键。

    点中命门。燕玲不吭声儿了。

    三元着急:“不打算要了?”

    燕玲被逼到死角,只好说:“这也不是想就能有的啊……”三元忿忿说:“老竺那是两可!反正,人已经有个大儿,你不一样,“这对你不公平。”

    燕玲说走一步看一步,跟着又把话题往八斗身上引。三元看出她不想多说,就埋怨八斗、一笑怎么也没个动静。三元对一笑一百个不满意,但当着燕玲的面,得正话反说:“你有机会也探探,车皮嘴最紧,问他也不说。”

    “对,车皮。”燕玲把八斗的小名重复一遍。她每次都觉得这名字有意思。又说等她问了告诉三元。三元不愿意等,让燕玲当场打电话。燕玲拗不过,拨了过去。

    一笑不耐烦,回了几句,便问:“姐,到底什么事呀。”当着三元的面儿,燕玲想说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三元还是一派姨母式笑容。燕玲只好直奔主题,“你跟那个八斗……怎么样了啊。”

    “什么怎么样了?”一笑把皮球踢回来。

    燕玲看三元一眼:“我的意思是,进展到哪一步了。”

    “干吗,”一笑口气带讥讽道:“怎么问那么细呀?”

    燕玲循循善诱地说:“能找到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不容易,该正常推进,还是要推进。”

    一笑道:“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姐,你有空操心操心你自己,我这都死过好几回的人了,你这还没投胎转世呢,还有功夫念叨我。”

    可怖的比喻。一笑的比喻让燕玲脸上挂不住。她停在听筒前。一笑找补道:“咱是女方,再着急也得矜持点不是。”

    燕玲嘲讽说:“过去不矜持的是你,现在矜持的也是你。”一笑说这人都得变,你就是吃了太矜持的亏。挂了电话,燕玲表情严肃。三元脸色冷硬,但心里高兴。她宁愿一笑跟八斗没进展,或者散了,她弟弟可以另觅佳偶。她始终认为冯一笑这种女人,如果在小城市,娶了也就娶了,在北京就不是最佳选项。

    她就不为八斗加分!

    这里是北京。这片汪洋大海,两个人一起游都费劲,最好找个有船的。八斗上了船,她这个姐姐,还有老妈,也能沾沾光,乘风借力,一日千里。不过,三元还是在燕玲面前说了一笑几句。当然也是开玩笑口吻:“这丫头,还觉得自己挺光荣,还能鄙视你了。”

    燕玲说她不是不知道你在跟前吗。

    三元较真:“关起门来说也不行,你是她姐!”

    燕玲无奈地说:“也不是亲的。”这么一点,三元倒也认同。一笑跟燕玲,毕竟和她跟八斗不同。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还是亲。

    跟燕玲道了别,三元才给八斗打了个电话。本来想诉诉苦,可听到八斗那边闹哄哄的,就没说。三元也觉得自己这点儿事,八斗恐怕无法感同身受。而且还没落定,斯理去不去,去了之后家里怎么办,都还没有定论。

    马路边,龚八斗正背着双肩书包走着。他刚“替会”回来。——领导有事,他帮忙去开会。会刚结束,滕志国来了条消息说妥了。八斗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他匆匆走出会议大厅。步子比平时都快。他迫切需要找一个地方。

    街边有个咖啡厅,他走了进去,迅速取出笔记本电脑。他的手有点儿抖。他一早就带了U盾。到咖啡厅,就为了查账。

    他不用店里的WIFI,怕不安全。他用自己的手机热点,登陆,点击。看到好几个零,他感到自己的心在颤。

    这是他有生以来,单笔赚的最大一笔。

    滕志国没撒谎,李骐也给力。事情成了,他理所应当获得居间费用。查明白了,再转账。这张对外的卡,八斗是不放钱的。

    介绍的事一笑知道,但钱的事八斗没说。

    收入上,他们各自独立。实际上买房的时候,八斗还欠一笑钱呢。八斗想等几天再挪出来给她。可没想到这时老妈打来了电话,让他跟三元抽空回去一趟。

    不年不节,约了三元就出发。

    三元的理解是,应该是周叔的事。老人小中风后,八斗回去过一趟,她这头兵荒马乱,根本没空照料。

    这么多年来,这个家,三元还是下意识中将其划成两个阵营。她、老妈姜兰芝、八斗是一个阵营的;周叔和他的儿女是另一个阵营的。

    两大阵营向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等到老头倒下,短兵相接了,三元认为一定是周叔儿女闹腾。

    在三元看来,亲儿子亲女儿孝顺老爹那是应该,他们这边已经舍出一个妈,她跟八斗不可能再上前。给钱都是赔本儿。

    八斗劝:“继子女,也有赡养义务。”

    三元道:“他儿子女儿赡养你妈吗?”

    八斗说不还没到那一步吗。

    三元旧事重提,把高铁座位后的脚搁板踩得咔咔响:“当初妈再找,就没跟我们商量。”

    “那时候我们才多大,商量也没用。”

    “总说困难,实际那个年代,自己有工作,带两个孩子,根本饿不死。”三元头头是道,“说白了还是自己想找。”

    “有个伴儿,不挺好吗,孩子不可能取代配偶,”八斗说学术名词,“再说,如果没周叔帮忙,咱能读到哪一步,难说。”

    这倒是实话。三元闭嘴了。片刻,她又换个角度说:“反正,你姐夫要没了,我绝对不会再找,没那必要,这不给自己找罪受吗?”

    三元的观点,八斗小部分同意,大部分不同意。实际上,从踏上高铁那一刻,八斗就想清楚了。反正来了一笔外财,如果要出钱,他索性帮老姐出了,少起纠纷。果然,到了家才知道周叔二次小中风,半个身子不能动。老妈一个人照顾不了,要请保姆。周叔儿女的态度很明确,都困难,没人,也没钱。在他们看来,他老子过去“扶贫”,现在后妈照顾老头是应该的。他们不该过问。

    大姐代表二哥谈判,三个人开小会。三元的意思是四个儿女一人出一份,请个不住家的保姆。

    周叔大女儿道:“你们在北京挣多少,我们挣多少,能一样吗?”

    这就算撕破脸了。

    三元说八斗还没结婚,也算一份,还想怎么样。八斗连忙拉住姐姐,上前跟大姐说,要不这样,我出一半,你们三家出另一半,我们平时不在,多出一点儿也是应该的。他大姐觉得这还像句人话,不闹了。三元却不依。

    小会开完。她拽着八斗掰扯:“你哪有钱?”

    八斗道:“我这不还没孩子吗,负担没那么重。”

    三元怆然道:“你的钱是大水淌来的?妈要知道,心不得疼死!”八斗说这不也是心疼妈,要是搞不定,妈一个人照顾周叔更难。其实跟大姐谈判的时候,三元就想哭穷,说自己搞不好都要失业。可实在不想让外人看笑话,就没说,但对八斗,她就忍不住了。

    尤其是当八斗要在钱上帮她,三元又是难过又是感动,终于忍不住喊出来:“你知道吗,你姐马上就要失业了……”

    她用第三人称叙述。

    简朴的用语,意思却层层递进。你姐,三元,龚三元,一路打拼到北京的龚三元。马上,就要,失业了。

    八斗愣在那儿。

    三元补充:“当家庭妇女!”

    奇耻大辱。

    她真要哭了。哭给自己看。

    八斗还是没回过神来。

    三元再次厉声补充道:“你姐夫也要发财了!”

    龚八斗彻底凌乱了。他一时弄不明白,老姐失业和姐夫发财有何必然联系。更没get到三元声嘶力竭崩溃失控的点。

回目录:《对的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