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下厂,林林就卯足了劲儿筹备宣发活动。这种类型的书,公司很少做。宣发是一方面,作者的后人更看重新书发布会,要体面,要庄重,要有动静,要符合他们的身份。她跟冯娜娜商量再三,有一道坎儿始终没法恰当解决:场地。
娜娜劝她,“成本,注意成本!集团会议室不行么,或者是找个大饭店,五千能吃下来,一个上午随便用,包自助餐。”
林林知道跟她解释不清,冯娜娜过去办的活动,多半在书店,或者就是饭店,场地基本免费,最贵的就是五千。现在给“苍茫大地”办。怎么可能呢。
人家在乎的不是大小,是档次,不光是贵不贵,关键要有点庄重色彩,有点历史因袭。随便找个饭店就办了,像什么样子?用人家后人的话说,“这是老爷子的绝笔!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让林林去跟后人说,就在某会议室办,她真张不开嘴。
林林不得不去找虞国光想办法。
虞问:“订货会活动还办吗。”林林说办。虞国光说:“可不可以两场合成一场。”林林着急,“再怎么和,新书首发也肯定要办,而且得办好,哪怕订货会活动不办了都行。虞总,这稿子忙这久了,好不容易批下来,也是热点,而且一直都和和气气,别在这点小问题上毛咕,弄得最后不欢而散,好事变坏事。”
虞国光说:“你先问问对方有什么期待,探探底,问问价格,不是不可以租场地,但也得花个明白嘛。”
林林只好拐弯问作者那边的想法,作者方没回复,过了几天,老干部来电话了。林林连忙接。只听到老干部用一种悠长的语调,“小李呀,跟你们领导说,就定区里的小礼堂,那地方还不错,吴冠上次不是在那办的吗。”
林林应承着。直咧嘴。吴冠做书不行,这方面却肯下血本,上次租礼堂办活动,花了小十万。林林返回头跟虞国光通气,虞觉得有困难。最主要他始终强调一点,这样办,不一定有效果。林林看得出来,老虞就是舍不得花钱。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先去跟老干部通气,他是风向标,防波堤,作者家属跟他关系密切。老干部一听,直接从摇椅上弹起来,“开什么玩笑,从来没在饭店办过,饭这个字很不妥当,饭桶,饭袋,不庄重,会议室也不合适,你们领导能不能大气一点,怎么连吴冠还不如。”
林林口不择言,“吴总能调动全社资源。”
老干部叱咤状,“小虞好歹一把手!吴冠二把三把,怎么比他还能翻江倒海?”
林林找理由,“虞总是北方分部一把手,可上头还有婆婆,慈禧垂帘,光绪能咋着?咱是八路军,擅长打游击战,阵地战……”干笑笑,“不合适……”又连忙补充,“还是要看作战效果,八路军游击战,胜利,国民党,阵地战,失败,不同敌人不同打法。”
老干部怒视,“照你这意思,首发不办了?对得起革命先烈么,游击战你也得战,总不能缴械投降!”
林林忙不叠,“老爷子您别着急……必须战必须办,其实那种做法,看着热闹,不一定能起到宣传效果,您那次,我没经过,但从外面看,动静不算大,关在屋里喧嚣,现在是传媒时代,还是要把消息放出去,让大众受益。而且,这话我只敢跟您关起门来说,跟作者家属我都不敢提……您出书,您亲自站台,一呼百应,您战友呢,已经去世了,办活动场地太大,就几个作者家属撑着,单薄了些。与其暴露短板,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做个媒体群访,采深了,采透了,把这本书的精髓充分传播,传递给读者,不就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么。”
老干部听罢,屁股又落回摇椅,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突然道:“我不管了!你们安排!”
这道关算过了。
林林又去找作者家属。家属面上几乎没露出不高兴,但林林知道,不愉快是肯定的,目前只能尽量把这不愉快降到最低。她向作者家属保证,尽快拿出媒体名单,请他过目。他同意了,公司再逐一邀请,确定。
光敲定媒体名单就掉层皮。冯娜娜拉了清单,林林亲自敲定,哪家能来,哪家不能,得明晰了。还有的一听是此类图书,上赶着要采访,有的呢,一听就拒绝前来。千挑万选,定了十家,给作者家属发过去,基本没异议。但对群访的地点,他提出两点要求:一,安静,不能被打扰,二,正派,不能随便一个酒店开个随便的房间。不成体统。林林只好向大川求助,问他上次吴冠办活动,都在什么地方下榻。
大川想了想说:“重要嘉宾住友谊宾馆。”
行了,就它吧,订友谊宾馆。电话订上了,林林还要亲自去踩点。别人她不放心。晚上到家,再拟采访提纲,要提交作者家属,不行再改。小蒯拟的新闻通稿,她得重新过一遍,到时候统一发给媒体。
这一忙就是几天几夜。
老邱对林林抗议,“工作真不能这么做,不当我老婆不要紧,你还是个妈。”
林林反驳,“我这不是想做让儿子骄傲的妈么。”
老邱抱着熟睡的儿子,“再忙,儿子都快不认你了。”
林林不高兴,“一年能忙几天?你就不能支持支持我,不想带孩子,咱请人带,或者让我妈来。”
老邱不出声。林林得意,“怎么,不欢迎我妈?”老邱嘟囔,“你欢迎我就欢迎。”林林亲妈,不是一般的难缠,连林林都怕她,何况老邱。
林林阖上笔记本,回到老邱身边,轻轻吻了一下儿子额头,“条件再好一点,怎么也得再买一套,家里来人方便。”
老邱说:“快了。”
林林不解,“发财了?我怎么不知道。”
老邱道:“钱的事,不用你操心。”
林林哎呦一声,“我还真就赚点钱给瞧瞧。”
老邱嘿然,“我等着!”
林林得意,“我感觉,我正走着大财运呢。”
物料费、车卖费、场地费……各种费,活动一提上日程,花钱越来越快,过去,这些小钱多半由部门垫付,再找公司报销,可这一次花销偏大,林林提早找虞总批了条子,先拿钱,后办事。不过他特地拨调了褚秀来帮忙,林林明白,褚秀就是个坐探,来盯着她是否乱花钱的。进公司这么久,林林跟褚秀接触很少。她不是那种存在感特别强的人。个子不高,话不多,人也不是十分漂亮,一群人坐在屋里,看一圈都不会看到她。
样书来了。褚秀安排司机去送,林林跟着,她也跟着。并排坐在后座上,两个人随意聊天。林林问褚秀来公司多久了。褚秀微笑,“一成立就来了。”
哦呦,元老。那为啥还只是个总助。
“爱玲呢。”林林又问。
“她比我晚点。”
“真不容易。”林林有点聊不下去,硬找话题,“看你天天都不怎么吃饭。”
“也吃。”
“瑜伽也不练。”
“中午就想眯会儿。”褚秀很平静。林林还想从她这儿打听点真虞总的事,可一想到徐可欣的话,她又不问了。这帮子人,背后什么关系,她不关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女人在职场混,背后没有人,简直太难。就连她这种坚壁清野的。也有老邱撑着。
路途遥远,开了半个小时还没到。林林又差点犯了中年妇女的通病:给人介绍对象。好在也忍住了。谈到影视版权,她充满期待,“我就盼着虞总能把《百媚千娇》签下来,虞总现在可神气,还到旁边徐副总的公司谈框架合作了呢。”
褚秀冷冷地,“皮包公司。”
林林笑笑,“那这么多年怎么撑下来的。”
褚秀说那就不知道了。此处省略一万字。
书送到,作者亲属满意。这第一步就算完成了。至于群访地点,林林当面沟通,她说定了友谊宾馆,对方认为太高调,他赞同在某纪念馆会议厅。比较有仪式感,里子面子都有,场地他出面联络。林林如释重负。钱省了,也少操心。好在宾馆还能退。
群访当天,营销总监冯娜娜率全员出动,恨不得把先前省的气力一次用光喽。林林带着绿橘和小蒯。褚秀不到社,直接从家里开车过去。一行人早早地到了会议厅,一番忙碌。易拉宝、书模、茶水、签到表,还有一部分样书,每个记者的车马费,小礼品,沥沥拉拉都弄好,时间差不多。
小蒯和绿橘迎宾,褚秀负责签到、布费用。营销部的那些个人在会场布看着东西。一个个杵在那儿。
林林着急,对冯娜娜,“都别傻站着了,出去迎迎。”
话音没落,作者孙子的爱人到了。一个干练的中年女人,林林叫她魏老师。到休息厅,魏老师道:“办一场活动不够,你这样,我们刚好有个朋友知道了,觉得挺不合适的,愿意赞助,到时候咱们定政务区的小礼堂,低调再办一场首发,你跟社里商量,媒体,还有书,你们负责,其余的,就不用你们的出钱了。你们做出版也可怜,没有费用,活动我们主办吧。”
一口气说下来,清楚明白。林林又喜又惊又愧疚,喜的是,首发居然又能办了,惊的是,区小礼堂,那用一次的费用没有十几万下不来,愧疚的是,自己没能力照顾好作者,社里抠抠索索,最后人家作者方面大气,花钱也要给老祖辈一点体面。到底是大户人家!
林林忙不叠答应着,又当即叫来冯娜娜和褚秀,当着作者家属的面把这事儿说了。冯褚二人也大力吹捧,表示一定配合。林林看着面带谄媚的冯褚二人,觉着社里这事儿办得颇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