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午饭后,各编辑室基本大门紧闭。女士们除了去做瑜伽的几位,其余基本猫在屋里午休。男士们大多在休息室玩乒乓球。林林和吕薇散步回来,薇子上楼了。
林林刚走到编辑室门口,正打算掏钥匙开门,却见对过志闯从吴冠屋里出来,笑呵呵地。他瞟了她一眼,迅速往走廊那头去。八成,他老人家又去找主任表忠心了。这个关键时刻,立场必须坚定。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陈志闯去吴冠那儿,又是去上刘桃根的烂药——投反对票去了。
看他笑眯眯的样子,没准已经得逞。
可怜的桃根,林林搁心里叹,她虽然在地库答应帮忙,可她也无从下嘴呀。打开门,王萌已经躺下了。鼾声轻微。她每天中午睡觉,都照排实理地,要行军床、要毛毯。林林就没那么多讲究,往沙发上一歪,衣服盖一盖就好。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多久,林林听到走廊里有点动静。她睡觉轻,醒来之后有点尿急。于是开门往洗手间去。
迎面,却见刘桃根和张红娇并排出现。什么?看错了吧。不对,是他们。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葛文婷等其他人跟在后头。
林林往旁边站,留出道儿来。桃根、红娇大喇喇走过,好像压根没看到林林。文婷见缝,加了两步窜到前头开门。
满身酒气。看来中午喝高了。
等大部队过,林林快步去厕所方便了,折回头,又撞着文婷。她小声问:“什么情况。”
文婷笑道:“没事。”
屋里凭空一声喊。是桃根的声音,“主任……你永远……永永远远……forever……是我的主任!”
然后是张红娇的声音,“别叫我主任!叫我姐!”
“姐!”刘桃根嗓门老大,“姐!……你是我姐!我老姐!我亲姐!”
这闹哪儿出?!
林林抓着文婷的手问:“退了?”
“没有。”文婷亭亭玉立。
“那咋。”
“放人了。”文婷用小嗓说。
李林林恍然大悟。怪道一醉,原来是刘桃根终于趁此机会,逃出生天,不在张红娇手底下干了。
好事。
“去哪儿。”林林又问。
“你真不知道假不知道。”文婷笑容里好多内容。
“说呀。”
“三分社,当吴冠的兵。”
“你呢。”
“我是忠臣。”文婷呵呵地。
刘桃根要来三分社,那志闯呢。整个下午,林林都在观察陈志闯的微表情,按说,桃根要来,他应该不爽才是。或者他还不知道。但林林可以断定,一旦他知道,哪怕现在不闹腾,将来也注定是一场厮杀。
一山终究不容二虎。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吴冠已经私下承诺过志闯什么。也许是分社副社长的官职。
大川上午就在嚷嚷,说将来各分社都会有副社长,学名叫:分副社长。
很快,各种去向的消息就流了出来,基本上是众仙归位,井水不犯河水。
意料之中。
一分社是孙雪梅执掌帅印。杜立为表不服,去了杂志社当副主任科员。其他按兵不动。
二分社社长是张红娇,手下干将有葛文婷和其他几个刚入社的小崽子。
三分社吴冠领头,麾下人才济济,刘桃根调了进来。四五编辑室,没有其他去向的编辑,全部并入。耿双华退休。罗轩拟提拔为分管一分社的领导,他资历比吴冠老,口碑也不错。姜艳玲去了项目部,当主任,刘念也去项目部,做副主任,提了半级,估计等于是没当上团委书记的“补偿”。编辑部大概就这些,当然,文件没下达之前,不排除有其他别动。
胡明月第一个闹腾起来。她不想做编辑了,想去总编室。目标明确:养老。司社不同意。他认为胡明月作为老编辑,还有“开拓的空间”,还是应该继续出书。“没有本版书,看看合作书有没路子,实在不行,去上级单位拉自费书。”司社这样指示胡明月。
还有一个奇怪现象。
不知从哪时哪刻起,志闯给吴冠改了个称呼,人前人后,他不叫主任,称“主公”。
王萌不解,问为啥。
志闯说:“我们是主任的兵,主任就是我们的主公。”编吧。不愧是编辑。后来林林看到《水浒传》校样,突然敞亮了,他是跟水浒学的,那里头的人,都喜欢叫宋江主公。呵呵,这是要造反么,逼上梁山?
林林就叫不出口。她还叫主任。
然而,不得不说,一字之差,情感表达不同:主任,很庙堂;主公,很江湖,有点跟着大哥干大事的意思,情感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很能满足吴冠家庭式管理者的虚荣心。吴冠受用,笑声都大了。志闯呢,一个大胖子,整日低伏在主公后头,时时刻刻做出个“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的谨慎样子。没得让人厌烦!
下午办公室时间,吴冠来了个电话,让林林去他办公室一趟。林林连忙过去,看大川和实习编辑都不在。
吴冠让她把门带上。林林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
“主任。”林林招呼着。
“坐。”吴冠面带笑容,十分和善。通常有大事,他会这样。有点烟雾弹性质。
林林在沙发上坐下。
“最近怎么样。”吴冠佝偻着腰,坐着,两腿叉开。
“还行。”
“文学小丛书进展如何,组稿有困难吗。”
“暂时没有。”
“有困难随时说。”
“明白,主任。”
吴冠提着气,“林子,我们编辑室,我最看重也觉得最有前途的,就是你。”
林林有点不好意思。这一顿夸。有阴谋。她半低着头,不看他。
“意向申请书填了么。”
“交上去了,”林林说,“反正主任你放心,我不会动的,踏踏实实跟着您,在三分社干。”
吴冠呵呵笑,似乎很满足,停了几秒,他突然道:“考虑过去其他岗位锻炼锻炼么。”
林林瞬间头大。开什么玩笑。这是个坑。于是她朗声道:“主任,我一来社里,就是下编辑室,做文艺类图书,我只会做这个,虽然干得不算出色,但您放心,我绝对赤胆忠心,怎么可能随便更换主公……”
她跟志闯学江湖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吴冠道:“那要是社里有需要,司社钦点你过去呢。”
林林不语,用沉默表示反对。
吴冠娓娓地,“林子,项目部刚成立,正是用人的时候,这可是司社亲自抓的部门,重点中的重点,在三分社干,做书,做市场书,是亏是盈难说。项目部不一样,那都是带钱的大项目,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可以放心大胆地干,收入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项目部的成员,必须是精英,一般人,根本进不去,”略作停顿,“去了那儿,不是说你就不可以做书了,照做。有好的选题,从三分社走,在三分社结算,没有一点问题,这个我可以向你保证。”换口气,继续,“林子,你想做的事,我什么时候不是鼎力支持,文学小丛书社里不支持,司社不看好,我就不说私下里做了多少工作。你是我的爱将,我吴冠必须支持,绝无二话。”
好家伙,这一通洗脑,林林有点懵。
什么去了还能做书,骗鬼呢,名不正则言不顺,到了那样一个岗位,你还有什么立场,有什么资格做书,不行,要咬紧牙关,守住。想到这儿,林林随即低声道:“我没那么大能耐,也没那么大志……。”
吴冠突然厉声:“这是安排!”
吓人一跳。林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是双向选择么,”又问,“志闯为什么不去。”
吴冠压低嗓门儿,“他倒想去,他能跟你比么,他什么斤两我能不知道?社里能不知道?他就是做‘不如烟’的水平。”陡然变得煽情,“林子,除了你,这个编辑部,我还能信任谁?你到了挑担子的阶段了,不要觉得多付出一点自己就亏了,领导都看在眼里。”
软硬兼施,林林有点招架不住,差点就要松口,但紧要关头,她还是选择沉默。
吴冠继续说:“项目部,那么大那么重要一个部门,总得有我们的人吧,我跟你说孙雪梅张红娇都想派人去,里头没人,将来做起来了,很难再介入。”
林林明白他的意思,可她不是梁朝伟,演不了无间道。而且,跟刘念、姜艳玲做同事,日子能好过吗。不不,她不喜欢,没兴趣,她只想做书。
林林刚要说话,吴冠拦在头里道,“要有大局观,不能只看眼前那么一点点。”他用大拇指抵着小拇指。“而且也不是说一辈子待那儿,将来还可以调动,还可以再回来,这个我跟你保证。”一小会工夫,他保证了那么多。能信么。显然不能。都是权宜之计,为了达到目标,他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林林重重吐了口气,“我接受不了。”
吴冠立即说:“别这么着急答复,回去想想,好好想想。”
从回办公室,一直到下班,林林头都蒙蒙的,她觉得自己眼下需要重新审视的,是和吴冠的关系。她是三编室的“亲生女”,吴冠是她的第一个领导,她是那么信任他,尊敬他,可目前看,她的认知有偏差。
吴冠是要铁定往上走的。
在项目部安插人,只是他一大盘棋中的一步。只要他需要,让她冲,她就必须充当马前卒,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她的职业生涯、她的未来呢?她只想本本分分当个编辑,编几本好书——显然,吴冠没考虑这些。或者说,他考虑了,但觉得这点个人需求根本微不足道。
林林忽然觉得自己从前太天真。领导的目的,是用人,是成就自己,而非培养你,哪怕他培养你,也只是为了恰当的时候有人可用。职场上,但凡想往上的,有几个不是踏着别人的肩膀,步步高升。可是,道理捋顺了,情感上,林林一时半会儿还有点无法消化,毕竟,她可是一直把吴冠当成自己人呀!
她把这事儿跟吕薇说了,让她出出主意。
吕薇立马斩钉截铁地,“别去!这不昭君出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