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时间:下班后。
地点:办公室。
人物:林林。
事件:给顾老师打电话。
拿起听筒前,林林清了清嗓子。手心都是汗。电话一接通,声音立刻调整至满面春风模式,“顾老师,我林林……对对对……不好意思……一大早就打扰您……那个……”林林开始有点结巴,“选题通过了。”
“好事。”顾老师声音低沉。
“那个……”林林一紧张就容易有口头语,“我想征求征求您的意见,看看书的做法……”顾老师客气了几句。林林连忙道:“对对,我也是这么想,做单行本……‘危机中的女人’还有‘无处躲雨’……再加两篇,一本八到十万字,做单行本。”
顾老师表示同意。
继续推进。“还有……顾老师,我跟社里争取了,最大努力,首印三万册,版税百分之十,”林林心乱跳。
听筒那边沉默。顾老师失望了?没法儿谈了?林林想到一万种可能,为了避免恐怖的尴尬,她只好把话接下来,“顾老师,我明白我清楚,我们社比较小,可能你也会担心……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势,第一,我不会离职,你不用担心签到我们这,稿子又再次旁落,那些大机构就难说……第二,我会用给我全部精力,吃奶的力气都用上,去做这两本书……它们就是我的命……”危急时刻,林林不含蓄了,她才是“危机中的女人”,她唠叨了半天,意思传达到了。
非常、特别、尤其、万分渴望合作。一个心捧出来给她看。赤诚赤诚地。
她大喘气,话与话中间陡然露出点空白,只听到听筒那边顾老师说,“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吧,合同发我邮箱。”
没听错吧?!答应了?!林林感觉耳边仿佛响起个炸雷。她瞬间失聪,说不出话来。“喂——”顾老师在那边问。林林这才猛然回魂,发现自己尚在人间,“谢谢顾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这就给您发合同!”挂了电话,李林林在办公室昂着头不停旋转。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真想尖叫,告诉全世界,她李林林,签到顾青云了!顾青云呀!还得了!以顾老师的水平,不久的将来,必成大腕儿!不不!她已经是大腕儿了!
合同,合同!要快!要快!她颤抖着打开电脑,又颤抖着打开文档,然后颤抖着把该填的东西都填上,最后颤抖着发了封邮件。发送完毕,她又给顾老师发了条短信息,说合同已递送,请她查收,如有疑义随时联系。
天黑得透透的,林林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窗外,车水马龙。过去她总嫌吵,今儿不同,她定定坐着,内心无比安静。她要好好咂么这份独属于她自己的喜悦。已经是老编辑了,她需要编辑生涯的代表作。
顾老师助一臂之力!好风凭借力,送她上青云。
门外有响动。林林以为是牛姐。下班后,牛姐会上楼打扫卫生。过了一会儿,她才听清楚,似乎是大川和刘念在说话。言语之间,似乎还有点打情骂俏的意思。她听到大川说,“要不去我屋。”
“不去。”刘念道。
“那去你屋。”大川又建议。
“行了。”
“你就那么瞧不上我。”大川又说。
“你再这样我不理你了。”刘念威胁道。大川立刻服软了。又过了一会儿,林林确认两个人已经走远,才穿起衣服,拿起包,走楼梯下楼。她给老邱打了个电话,说晚上想出去吃。老邱却说,保姆刚请假,得回去几天,晚上只能在家凑合。林林想对老邱说,我签下顾青云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先不说,还没正式签呢。
得稳住。
林林现在,看谁都顺眼。隔日上班对谁都笑脸相迎。志闯感觉敏锐,“李编辑有好事?”林林及时否决。中午吃饭,吕薇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又让林林请客。林林一口答应了。
开了玛雅一书的翻译费,林林请吕薇吃日料。这是她在出版社赚的“第一桶金”。当然,吕薇赚得更多,玛雅书为她挣了不少年终奖。
闺蜜俩举杯,喝一口梅子酒。
吕薇老滋老味地,“行呀你,顾青云都拿下了。”林林连忙说没有,只是过了选题,发了合同,还没正式签下来呢。她又让吕薇别跟别人说。
吕薇哎呦一声,“都秃子头上虱子了,还藏着呢,学学人家志闯,有点风吹草动,先张扬出来,锣鼓敲起来,你得会干活,也得会让领导看到你干的活儿。”
林林笑说:“我又不想升官。”
吕薇道:“可别这么说,你要无心做事,来出版社只是想找个地方蹲着,交交保险倒罢,有心做事,更要追求权柄。有了权,你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事情。”
林林心有戚戚,但嘴上却说:“就我这样,能领导谁。”
吕薇说:“社里标配,班子里一般会有个女的。”
“那也轮不着咱。”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这一波,‘姜奶奶’大概率要上。”吕薇面目严肃。林林也听到些风声,熊总的位子,不是吴冠的,也不是张红娇的,而是姜艳玲的。她靠山太硬。林林故意说不是张主任么。“她没戏,”吕薇道,“有黑历史,而且得罪人太多,社内程序也通不过。”忽然小声,“要能提拔,五年前就提了,还等到现在,你是不知道,当时多少匿名信举报,坚决反对。”
消息真灵通。五年前的事她都知道。
吕薇继续,“张奶奶不上最好,她要上了,寸草不生,”吃了个手握,“不过姜奶奶上也差不多,唉,搞不好手段更厉害,日子难过呀。”
林林道:“反正你调出去了,远香近臭。”
吕薇说但愿吧。
林林静静喝着汤,反正谁上谁下,她就坚持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书,不妥协,不动摇。吕薇又提醒林林多报点选题。林林不明白她什么意思。吕薇恨她脑子不快,“叶社要退,新社长要来,你不趁着叶社现在大发慈悲都积累点选题,到时候新官上任三把火,再想过选题,保不齐难度更大。”
还是老薇考虑得周全。她在总编室,消息更灵通,没准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听到些什么了。只好不好明说。
林林呵呵道:“再怎么大,书不照样得做。”
“做是做,做什么就难说了,就你这种,风花雪月,文学小说,还是纯文学,还能存在么。”
鸡皮疙瘩瞬间起来。林林如临大敌。她问:“有没有可能是陈总上。”
吕薇深呼吸,道:“陈总没几年了,组织不会再培养,能平安落地,顺利退休,就是福分,而且按惯例,一把手一定是上头派。”
林林突然想起那天在叶社办公室遇到文婷。她把情况跟吕薇描述了一下。吕薇道:“估计留后路呢,文婷可是叶社跟前的红人,也许走之前提她一个社长助理,以后不至于太被动。”
林林不晓得身边有那么多潜流、漩涡,忍不住叹息。吕薇又说:“哪都一样,你不跟别人争,别人上赶着跟你争,你做了顾青云,到时候注意观察志闯对你的态度。”
“我跟他没仇。”
“现在没仇,做了顾青云就有仇了,”吕薇小嘴不收,“到时候,你成大编辑了,让他怎么自处。”
“他也可以做好书,各人自扫门前雪。”
吕薇点了点林林的手背,“你是扫雪,人家想着直上青云呢。你就不想想,吴冠万一上去了,三编室谁主持?好,就算你们资历浅,吴冠先兼着主任,将来你跟志闯不照样必有一战。”
“那我让给他。”
“啧啧啧,到时候你就不那么说了。”
吕薇的话让林林有紧迫感,可一顿饭吃完,她脑子又放松了,这事儿还早着呢,犯不着那么未雨绸缪。当务之急,是把顾老师的合同收回来。适逢大学电影节,高校办活动,评论家邀请林林去当评委。会务过后有局,一帮人吃饭,林林大开眼界。许多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人。顾青云的小说被买走不少影视改编权,在饭桌上,众人少不了谈到她。林林隐忍不发,没说签了《危机中的女人》和《无处躲雨》,谁知桌上有个别家出版的编辑谈到在跟顾青云接触。
林林顿感不自在。人家顾老师,不是没有候选项的。都在争,都在抢。顾老师没返合同,想必也在掂量、比较。那编辑背后的出版社,是个老牌文艺社,牌子比他们硬,实力比他们强。
玄!
她想找评论家从中做工作,他也认识顾青云。可又觉得如此“苦苦相逼”不太合适,人家总有考虑的自由吧。而且这样一来,就等于又欠评论家一个人情,到时候免不了要帮他出书,那枯燥乏味的评论文章,林林实在提不起兴趣。关键还会赔钱。
只能等。
回家之后,林林忍不住又给顾老师修书一份,不做催促,只谈图书后续的制作事项。这就等于间接催促了。顾老师那么聪明一个人,一看便知。
因为这场危机,李林林才认识到吕薇建议的前瞻性,把宝压在一个作者几个选题身上可不行。得有选题储备,高筑墙,广积粮。
没承想几日后开月度选题会,大家都先动手了。二编室不用说,张主任每次都报不少于十个选题;四编室报了外国人名人传系列选题,一次也有十本;五编室姜艳玲五个,耿双华三个,新来的助理编辑也报了两个,都跟是养生旅游相关。
至于三编室,志闯独挑大梁,从西部某电力集团拉了赞助,一套十本,专出集团内部文学爱好者的散文,属于包赚不赔的项目。另外还追加“汉朝”和“唐朝”系列书——“汉朝往事不如烟”已经出到第三部了。这次报了四和五。
王萌报了两本职场小说。
大川报了两本解读古诗词的随笔。
哇呀呀……除了一编室,每个人都好像在为“逃难”准备盘缠,她李林林又落后了。林林不痛快,这种情况,只有吕薇提醒她,主任吴冠从来没跟她知会过!可志闯他们为什么顺势而上。难道都是靠自己的敏锐嗅觉?
更吊诡的是,这次选题会,叶社竟大开方便之门,大部分选题顺利通过。吕薇后来的解释是:做人情,留口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然,还有半句话她没说,林林自己领会了——叶社这么做,也等于在给下一任社长出考题。
出版社问题多多,矛盾丛生,光是一个改制,就改了多少年都没完全捋顺。摁下葫芦浮起瓢,用刚退了的刘文军的话说就是,“跟他妈得了前列腺炎似的,尿不尽!”那么,如果新任社长一来就力挽狂澜,他叶蓦然的面子往哪里搁。最后的晚餐,最后的疯狂,大家都放开肚子,她李林林如果错过机会,很可能会挨饿。
下班到家,林林研究电子表格到十一二点,老邱催她睡觉,她只说再等一会儿。老邱道:“再不睡,宝醒了可就别想睡了。”
“我得赶紧弄出来。”
“又弄啥。”
“找作家。”
“咋又找作家。”老邱不明白,林林对作家的渴求,咋就永远没个满足。次日上班,林林拿着一份名单、作品清单去找吴冠,她希望主任能支持,下次选题会,她想报一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