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同学会 > 正文 第十二章

同学会 正文 第十二章

所属书籍: 同学会

    十二

    星期天上午,孟梅去华东师大培训班报到。宋扬原想送她到上海,但孟梅没让。她只让他送到高铁站。她说,不需要,前几年我常去华师大开会,熟悉的,下了高铁,坐地铁就行了。你还是赶紧去听你那个同学毛泽西的讲座吧,他这样的大忙人,你平时还堵不到呢,快去吧,这次联络上了,没准以后还有用场呢。呵,要不跟着他干算了。

    用场?跟着他干?宋扬心里在想。小男孩毛俊调皮的脸庞就浮在了面前。压根儿是不一样的人。他暗自嘀咕着,把孟梅送进站,自己穿过人流,赶紧去坐公交车,奔向省图书馆。

    到图书馆的时候,毛泽西演讲会快开始了。宋扬没想到还须凭票入场,而门票早已领完了。报告厅门口围了一大堆人,都是想进场但没票的年轻人,叽叽喳喳声一片。

    台阶上,有人向宋扬晃着手里的门票。是黄牛吧。

    多少钱一张?宋扬问。

    300块。

    这么贵?!你也是领来的呀。宋扬抱怨。

    那家伙摊了摊手,撇嘴说,没办法,俏呗。

    宋扬盯着黄牛手里的门票,心里有哀怨在升起来,天哪,现在听他讲话都要花钱了。他站在台阶上犹豫。他问黄牛:200块好不好?

    黄牛摇头。

    他说,毛泽西是我小学同学。

    黄牛眨巴眼睛,笑着挤兑他:他还是我邻居呢。

    最后两人谈成250块。

    宋扬拿着这张门票进了场。报告厅里已黑压压地挤满了人,连过道上都坐满了。毛泽西已经站在讲台上了,掌声像波涛一样涌动,沸腾的气息正在滚滚而来。

    宋扬赶紧入座,定睛看向讲台,一位小个子穿着火红的毛衣,伸展着手臂,在说话:“人选择趋势,比他在做什么更重要,今天是由前天决定的,而前天是否有意义,在于你彼时是否有危机……”他的双手随着言语在翻飞,像羽扇,将一团团无形的火苗,从一排排座位上扇到了天花板。他说,不是成功,而是所有的失败铸就了人生的饱满……

    开始的时候,宋扬是带着一些好奇,以及老同学知出处的轻视感,在注视着这宛若火种的红衣男子。渐渐地,他不得不承认这昔日的小同桌现在不仅成了财富榜样,而且成了话痨,并且与他的名字“毛泽西”以及让人联想到的那个伟大领袖有着令人惊讶的般配气息。他说一不二的话语方式、人生导师般的定义金句,像火星儿一样噼啪作响的思想火花,显得他领袖气质十足。OMG,毛泽西。宋扬有些恍惚,手里还傻乎乎地捏着那张花了250块钱买来的入场券。这个时候你说宋扬低到尘埃里去有些夸张,但说他一点都没受刺激,也是不真实的。谁让他们是小学同学,有着曾经的“同伴压力”。

    宋扬就坐在这片被“创富”“新媒体产业”“互联网思维”“下一个爆发点”等概念点燃的激情氛围里,周围无数年轻脑袋在攒动,宋扬听着听着,也有了兴致,想到这人竟是同桌毛俊,宛若置身梦境。这个口若悬河、金句不断的家伙,不知要比自己年轻多少倍呀……刚才孟梅在车站里说“跟着他干”,嘿,还跟着他干呢,能帮他干啥?宋扬一边听,一边有些走神。

    好在宋扬总体上是个内敛、慢悠悠的人,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性子,面对别人的波澜,他已习惯性地能让自己从最初的惊羡,迅速退回到平缓安静、认命旁观的心态。这也许是庸常者保护自己心境的本能。这是他的天性,也与他这些年来的经历有关,要不然还怎么着,鸵鸟有鸵鸟的本性,对于不适,会逃避,而避不开时,就认了,然后淡了。现在他有些走神,倒不全是因为反差,而是想到了一些双方家庭的往事。

    这往事,令他即使是在平日里偶尔想起小学同学毛俊毛泽西时,脑袋里也会晃动一下。他知道,这类似条件反射的感觉,与自己爸爸宋之江对那一家人的态度有关。爸爸一直在跟他们比。

    从宋扬二年级从乡镇小学转学到实验小学,并恰恰插班到毛俊所在的4班那天起,宋之江就对儿子说,扬扬,我们要争口气,不能比毛东月的儿子差。

    他这样对儿子说,其实他自己也在跟老同事、老同学毛东月比。

    两家人原本可以成为至交,如果不是因为毛东月在特殊年代里的“揭发”。

    宋之江与毛东月是大学同学,毕业时双双留校,同在材料系工作。两人不仅是同窗好友,在专业上也优势互补:宋之江有天赋,早早就显露了逼人才华;毛东月专注、勤奋,像众多来自农家的子弟,能吃苦。小人物的友情,往往来自相似处境下的彼此安慰,但这也可能是脆弱的,因为每一阵风都可能让它摇摆、碎裂。而那个年代的风,又都是大风。毕业工作没几年,政治风浪接踵而至,他俩被卷入其中,宋之江因平时恃才傲物、锋芒毕露,与人结怨颇多,有些人就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东月被领导找去谈话,领导说,有同志反映,宋之江对社会、对伟大领袖有不满情绪。你跟他是同学,平时走得蛮近的,但你和他不同,你一向谦虚努力,是我们发展党员的重点人选。我们很看重你,我们希望你多接近他,挖掘他的思想……

    当时毛东月心里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他确实把与老同学宋之江平时属于朋友间的谈话内容都记了下来,交给了组织,结果被无限上纲,从而直接导致了宋之江被定性为“反动”。新婚不久的宋之江因此被劳改。劳改结束后,他与妻子和3岁儿子被下放在劳改地,某县的一个农场。1966年夏天,9岁儿子在当地不幸溺水身亡,那是宋扬的哥哥。宋扬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告诉他,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哥哥,都9岁了,什么都懂了……1967年出生的宋扬只在照片中看到过他,这个穿着小军装,手捧红宝书,满脸怯生生的小哥哥。父母经历的丧子悲痛,等到宋扬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有更深切的体会,并因此理解他们对人生阴暗段落的永不谅解。

    1978年,宋之江落实政策,重返原单位。这时候,昔日同窗毛东月已是系里的领导班子成员。而对于宋之江来说,在乡野耽搁了那么多年,哪怕转业都来不及了,人能够活着回来,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于是,宋扬从转学到实验小学的那一天起,就听爸爸说,要争口气。

    是啊,要争一口气。但,至少就宋之江本人来说,他一辈子也没争到。在后来的年月里,毛东月从系主任做到了院长,而宋之江直到退休还是讲师。

    宋扬坐在图书馆沸腾的报告厅里,想着两家人的往事。在实验小学那个班里,没人知道宋扬来自父亲的压力。事实上,宋扬与他父亲是性格相反的人,宋扬从小内向淡然,这是他的天性。他虽然听进了父亲“争口气”的教诲,但其实心里并没太多与人PK的具体动力。一方面是还小,更多的原因是他文静、淡然的性子,即使心里知道父亲的期望,但化作他自己具体的行动时,他依然是淡淡的,无力的,换作今天的说法,这是他的定力,也是他的命。

    更何况,作为对手的小学生毛俊好像啥事也不知道,他在班上跟宋扬来往时,是没心没肝的样子,甚至喜欢黏着宋扬听他讲三国故事,还老想跟着宋扬来他家看小人书。是的,毛俊他爸多半不会像宋之江这样把比较两家儿子作为心里的一口气来争,以毛东月所处的优势,他肯定不会把这当件事。所以毛俊无此知觉,甚至有认定宋扬成好伙伴的倾向。当然,小孩子对大人的事也会略有耳闻,毛俊有时也会天真地告诉宋扬,我爸跟你爸好像关系不太好。他说这话的样子,好像在说邻居家的猫生了一只小花猫。

    恬淡性格的宋扬,在每次考试结束,面对父亲“你考得好呢还是毛俊好”的眼神,就有压力,尤其是小学最后一年,他跟毛俊成了同桌,他发现毛俊智商超群,尤其数学,每次考试都一骑绝尘,让自己望尘莫及。虽然小学生宋扬本人是淡然的,但想到父亲的焦虑,他脑袋里就会有晃动感,因为感觉让老爸失望了。这种晃动感,甚至成了他日后想起毛俊时的习惯反应,或许这就是童年心结吧。

    当然,小学时代的宋扬也没太显弱,他是班长,因为班主任卓立老师喜欢这个淡然的、干干净净的小男生。所以,1980年全班就他拿到了保送重点初中的名额,卓老师说“宋扬虽不拔尖,但全面、厚德”。

    再后来,宋扬考上了名校新闻系,而毛俊考上的是普通工业大学。毛俊没考好,据说是因为脑子太活络,高中阶段心思没在学习上。

    这让宋扬父亲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松了一口气。

    掌声像暴风雨一样响起,宋扬收回走神的思绪。台上红衣毛泽西的激情演讲正在走向高潮。

    宋扬发现这小学同学说话是很有技巧的。比如,每转到一个话题时,他总是先以轻柔的语气质问听者的处境,然后像导弹密集发射,猛力击打他们的自信心,颠覆他们的安稳感,让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然后再推进他的理念。

    而他的理念,往往像刚出锅的麻花,又弯弯绕又油花四溅,让你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只觉热辣有趣、耐人寻味。比如现在毛泽西指着窗外在说,什么是机会?你看看,你看看大街上,最多的是什么,是人!中国什么都缺,独不缺人,人多了,机会就少啦,但是互联网却恰恰相反,网络是什么,是人,人是什么,是网络的社交起点,是多多的机会,人多了就是我们的机会。

    然后,毛泽西开始讲这个故事:20年前,也就是1994年,我去广州推销产品,想争取更多的客户,有一天深夜坐出租车,司机大哥在接连不断地打呵欠。我问他干这行累不累,司机说累。我说,其实,前些年我和你一样累,而且没钱,但现在我出门可以打的了。然后,我接着问他,你干这行有几年了?都三年啦。那么三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有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啊。那你就错了!三年本来是足可以改变处境了,你错的不是现在,而是三年前,三年前你就选错了……于是当出租车停在我投宿的宾馆时,那个司机决定跟着我上楼去看我的产品,那天午夜,他成了我们的推广员。而如今,他成了我的副手,我最鼎力的助手,身价惊人。不是我毛泽西有多神,而是他在那个夜晚选择了正确的大趋势。

    宋扬脸上有茫然,因为他觉得这故事十分耳熟。

    他想起来了。20年前,小学同学毛俊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了自己与孙丽娜位于化工厂宿舍区的家,跑来拉自己去做声讯台。当时毛俊坐在小板凳上,对这小两口讲这个“出租司机跟定自己创业”的故事,孙丽娜都听呆了。毛俊走后,孙丽娜说,会不会是骗子?再后来,好像是1998年,宋扬与孙丽娜闹离婚那一阵,毛俊又跑来厂里找过他,想拉他入伙做“信息服务库”,那一次毛俊好像又说了这个“出租司机”故事,对宋扬施行煽动。

    所以估计,这“出租司机”是他成功励志的起点。

    呵,宋扬想,是的,1994年、1998年毛俊都来找过自己,小学那一班同学中,也就偏偏是毛俊几次跑来找过自己,每次都带着“我有一个机会”的激动表情。这么想来,其实最早应该是1992年夏天,失去联系N年的小学同学毛俊突然跑来化工厂宣传部,找宋扬借身份证。他一边抹汗,一边说,帮我在厂里多借些工人的身份证吧,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去深圳买股票认购证。借身份证这事,宋扬当然没给他办,但毛俊好像没往心里去。第二年他又来了,这次是说自己在小商品城找了一个摊位,一起去广州发货吧。宋扬记得,当时眉飞色舞的毛俊穿着件可笑的文化衫,上写“烦着哪,别理我”;宋扬还记得自己当时瞅着这像精灵小猴的小学同学,心想,呵,你果真是压根儿不知道我家曾把你我当作较劲的对手呢,跟你混,我爸知道了会生气的。

    回想起来,在1990年至2000年间,也就是在宋扬与孙丽娜恋爱、结婚、离婚那个时段里,小学同学毛俊像一只跳蚤,不时蹦跳着来找宋扬,“我告诉你一个机会”,每次都兴奋无比。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吧。

    只是每一次宋扬都没跟他去。

    后来,毛俊就不来了。进入新千年后,整整有十几年没联系了。再后来,毛俊成了“风云毛泽西”。

    宋扬这些年不太去想毛俊这个老同学,除了想到他脑子里会有童年时代的那种晃动感之外,还与上述经历有关,因为回头处,这些经历,像在印证自己的走眼。这就是命吧。

    而今天,在省图书馆,宋扬又一次听到了“出租司机”的案例。他心里有些奇怪的念头:如果1992年我被他说动了,那么今天他举的例子就是我吧,哦,这么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他,人生最初的小朋友。

    于是他想到了老爸宋之江的脸。

    估计老爸也得认这个事实,虽然在认之前,他老人家可能得昏倒。

    宋扬脸上有一丝笑意,他继续打量台上的小学同学。他听见毛泽西在说:

    在座的各位朋友,让我们好好想一想,这25年来,在我们中国,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流过去的机会有多少,国库券、贩货、开店、股市、楼市、网络、文化产业……这些机会,你只要勇敢地去抓住一次,你的命运就已改变,但为什么我们中的多数人没抓到?

回目录:《同学会》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