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23年,深冬。
整个白菏市笼罩在除夕的氛围中,老旧的小区难得家家户户亮着灯,其中有一盏来自于靠近小区大门左数第三栋第五楼。那是陶茹之的家,整整三年没有回来过的家。
她去伦敦交换了一年回来之后顺利毕业,那一年给她的感受很好,所以她继续申请了英国的研究生,之后运气加身,居然真的在英国找到工作留了下来。
老实说,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期的留学生都回了国,只剩陶茹之在坚持。这些年来培养的骄傲在求职期大打折扣。语言,文化,各种隐性的歧视……同一个工作的竞争岗位,她需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够拿下。
可就在她以为自己要铩羽而归的时候,柳暗花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给她发了offer。
头两年,陶茹之忙得脚不沾地。忙于铺天盖地的CAC考试,忙于加班加点的工作,忙于异国生活的各种琐事。这些事几乎耗费了她全身心的精力,根本没空也没钱回国。
等生活终于走上正轨,银行账户上的余额也终于可以支撑她随时买回国的机票,却突然遇上席卷全球的疫情。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像冥冥之中总有什么东西在阻碍她回去。
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像水一样平静地流淌着。
好不容易终于能回国,坐上回家的飞机时,陶茹之再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过了十八岁以后真的被按下加速键。
仔细回想十八岁之前所感觉到的人生和十八岁之后的人生,她觉得是两部不同形式的放映片。
十八岁之前是一部定格动画,一帧和一帧之间的连接总是卡顿,所以每一秒都要花费两倍的时间。所有情绪也因此被延伸成两倍,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瞬间,夏天吃上第一口西瓜的满足,放学回家看到路灯下自己的影子时冒出的寂寞,期末考试时看到错题的懊恼,收到合格通知书时的喜悦,还有,第一次认真喜欢一个人时大脑空白的感觉。
而十八岁之后的现在,是一部上载在网络上的平淡纪录片。观众只有她自己,可以随时调整播放速度,1.2倍,1.5倍,2倍……于是,那些复杂的情绪也被压缩在2倍速的时间里,无论是伤心的事还是开心的事,眼泪一擦笑一下就跳到下一段了。
因此,陶茹之并不觉得这一刻正准备开门的自己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尽管门外的人将是阔别已久的,她的“弟弟”。
她深呼吸一口气,不动声色地调整好脸上的表情,没有过多迟疑,咔嚓一声,压下门把。
“您好,您点的外卖。”
门外,穿着外卖制服的小哥递过来一袋在便利店点单的东西。
陶茹之呆住,男友从沙发上起身,匆忙过来接东西。
“原来是我点的东西到了,这么快。”他把东西一一从袋子里拿出来,“还以为是你弟。”
陶茹之回过神:“怎么突然买这些?”
“刚才和你爸聊天的时候他提了嘴想喝酒,家里没有。顺道我就又买了点下酒菜。”
“……虽然你们是第一次见面,你也别太惯着他了。”她抽走放到桌面上的两罐酒,“不是和你说了他体检肝功能指标不好么,得戒酒。”
“但是今天过年……破例喝一点也没事吧?”
“不行!”
陶茹之很坚决地拿着啤酒回房,打算把啤酒藏在这里免得被陶康笙偷摸顺走。
她拉开柜子,将啤酒扔进去,坐在床上松了一口气。
是的,松一口气。
在看到门外的人不是林耀远,那一刻涌上来的复杂情绪让陶茹之难以掌控。
那是十八岁时的感觉,对任何情绪都还饱有新鲜,所以饱和到无法掌控。
她在没开灯的黑暗中坐了一会儿,慢慢又恢复成二十八岁。站起身回到客厅,男友已经切换了电视频道,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不知前因后果的电视剧。
陶茹之也跟着看了一会儿,中途插入广告时才起身去厨房帮林棠娟的忙。
林棠娟正在炖最后一道汤,趁这个空档边洗碗碟,陶茹之连忙卷起袖子加入,林棠娟看了眼客厅里独自坐着的人,示意她:“你不去陪陪他?”
陶茹之说不用。
“反正爸一会儿拉完不就出来可以陪他唠了。”
“哎你爸真是,肠胃也明明不好,他还不顾忌着点,总以为自己还是十年前那样,一点自觉都没有。”
“阿姨你得多凶凶他,你太温柔了。”
林棠娟忍不住笑起来:“我私下里吼他吼得你都不会相信是我的。”她微微叹了口气,“感觉也是更年期了一直没完,以前我都不会相信我自己脾气这么差。”
陶茹之略抱歉道:“也是我这几年都在国外,照顾不到……”
林棠娟打断她:“跟我客气什么。我倒是担心你一个人在外面过得不好。”
陶茹之一言带过:“还好啦,前几年确实蛮辛苦的。”
林棠娟拍拍她的手背:“回来就好。前提是你自己真的想回来,不是为了你爸的身体方便照顾他。你要记得家里有我呢。”
“林阿姨……谢谢你。如果说我没有这层顾虑就是骗人的,但是这并不是全部。”陶茹之很坚决,“我在英国呆了这么长时间,其实没什么遗憾了。”
“那你男朋友呢,他也愿意回来吗?”
“嗯,不然我们就分手了。”
林棠娟呸呸两声:“别把分手那么轻易地挂嘴边呀!”
陶茹之做了个拉上嘴巴拉链的动作。
林棠娟关心道:“他对你好吗?”
“好呀。”陶茹之不假思索,“他是个好人。疫情那阵子我真以为自己要死在英国了……这话可千万不能告诉我爸。”陶茹之做了个保密的请求手势,又继续往下说,“当时我和他只是打招呼关系的邻居,但他知道我中招后天天给我送饭……那个时候大家认知里这还是很可怕的病,他明知道这样很容易被感染,但是跟我说没关系,不能见我饿死。”
林棠娟沉吟道:“……听上去确实是个可靠的人。”
“是吧?”陶茹之沥干盘子上的水,“我觉得我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炖在炉子上的汤水滚开,林棠娟慌忙扔下盘子去往里加食材,剩陶茹之收尾所剩不多的碗碟。
她洗完最后两只,准备回客厅之际,突然听到了客厅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正好,电视里广告放完,又重新进剧。男主角念着台词和那个声音一起响起,一时间分不清哪里是重头戏。
——“你好,我是林耀远。”
对陶茹之而言,她只听得到这句。
她默站在厨房门边,听男友随后也自我介绍说:“你好你好,我叫郭文康。是陶茹之的男朋友。”
林耀远随口问:“你们谈多久了?”
“啊,差不多快两年了。”
他闻言笑了一声:“差不多?”
郭文康稀里糊涂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看来你们不在乎交往周年之类的节日。”
“哦……因为茹之她不在乎这些虚的。”
林耀远不咸不淡地应声,又问:“说起来,她人呢?”
听到林耀远问起她,陶茹之意识到不能再偷听下去了。
这次她反而没有任何迟疑,很轻松地从厨房出来,笑着对客厅里的人打了声招呼。
“才来啊,就差你了。”
她说得很快,视线也甚至没有看林耀远,等说完了,才将目光放到他身上。
算下来他们有四年没见了。
上一次她还在国内过年时,林耀远因为律所的实习留在京崎,他们错过了疫情前唯一一次可以见面的机会。然后她回英国,他依然在京崎,再没有见过面。
他们也从不曾单独互通视频,只有过年的时候陶茹之和陶康笙连线,三个人依次和陶茹之打招呼,镜头会对准林耀远,每年仅通过那一个瞬间,她衡量着他的成长。
但亲眼见到林耀远的这一刻,陶茹之才意识到他是个男人了。
不是踩着歌词笑着跑开的少年,也不是站在吧台边调酒显得格格不入的青年。
他很适合他现在的装束,黑色羽绒服里的西装挺括,手戴腕表,头发往后刮,露出漂亮的额头,视线就不受遮挡,平静地打量人,也平静地接受别人的打量。
唯独那双眼睛,仍和第一次看见时那样,是一副看石头都显多情的眼睛,对上时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不会随着年岁渐长而消磨。
陶茹之很快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了,却听见他说:“你好像瘦了。”
她微怔,失笑说:“你的比较基准是什么时候?四年前?”
林耀远将西装外套脱下,边应声:“没有比较基准。”
“……?”
“对很久不见的人说这话是保险栓而已,就像刮到彩票的那张谢谢惠顾,你可别真以为能兑奖。”他转过脸,露出一个很欠的笑容,“下次听到别人对你这么说可别太当真了。”
陶茹之脸部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
——那种很遥远又很熟悉的感觉瞬间席卷全身,天啊,好像回到第一次和林耀远在楼下对峙的那一天,她轻而易举地就领略到他的讨厌。
陶茹之猛地一怔。
难道……他在用这样的方式缓解久别的尴尬,并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一切的情愫都已经过去了,他们的关系退回原点,她大可放心吗?
郭文康不动声色地皱起眉头,在林耀远扔下外套转手进厨房后走近,和她小声说:“你弟弟和你关系不好吗?他看上去不是很好相处。”
陶茹之垂下眼,似是默认。
郭文康了然道:“怪不得你从不谈起他。”
*
晚上八点,年夜饭正式开席。
因为陶茹之说今年带男朋友回来,四人的方桌坐不下,陶康笙特地去买了张圆桌回来。
林棠娟一边舀汤,笑着提起陪陶康笙买桌子的情形。
“他可碎嘴了,你说买个桌子,人老板问他要具体多大的圆桌,他非说他为什么要买圆桌,此地无银。”
“这可是茹之第一次带男朋友回来,我能不高兴么。”陶康笙乐呵呵地给郭文康夹了一筷子菜,“你们不打算再回英国了吧?”
郭文康受宠若惊,赶紧端起饭碗接菜,一边回答陶康笙的问题。
“是的……我们经过疫情这两年都有回国发展的想法,而且今年茹之和我都申到了国内的offer,所以……”
郭文康收声看向陶茹之,示意接下来的话由她讲比较合适。
陶茹之放下筷子,环视了一圈饭桌,无差别地掠过林耀远,最后和陶康笙视线相交。
“爸,林阿姨。”她气定神闲地扔下炸弹,“我们考虑今年订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