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 正文 第54章 请太后明察!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正文 第54章 请太后明察!

所属书籍: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第54章请太后明察!

    周瑛既是这么说了,便代表她心中多少是有些把握的。

    至于她的底气是来源于先帝还是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

    想要说服这个尤蔚,怕只能周瑛亲自去。

    这般重要的事情,让施元夕现在这个没有正经官职的人出面,不合理,且她面上还是魏家的人,对方很难对她建立起信任。

    二则,就是她目前被魏家盯得很紧,加上兵部之事异常重要,想要离开京城去往冀州,几乎没有可能。

    “您是皇上的生母,此事唯有您亲自与他分说,或许还能有几分机会。”施元夕沉声道。

    周瑛轻点头,眼眸深沉地道:“先帝登基后,镇北军遭到了多次打压,尤蔚虽也遭到了牵连,但因着他并未真正参与誉王举事,先帝便只削弱了冀州军兵力,并未收走他手中的军权。”

    实际上冀州军可以保留下来,也有周瑛的一份功劳。

    当初她替先帝饮下了毒酒,所以在先帝面前还有几分薄面。

    而后,在先帝清算从前淮康帝时期,他那些同胞兄弟留下来的党羽时,周瑛便曾经在宫里见过了尤蔚一面。

    他大约已经知晓将要大祸临头,在宫殿外长跪不起。

    而周瑛会替他说话,也并非是因为纯粹的心善。

    她在宫中求生,实在清楚魏太后的为人,而眼看着魏家一步步坐大,她心下也尤其不安。

    说是给尤蔚陈情,实际上是在劝阻先帝给自己留下些许退路。

    那时京畿营的主将领还不是方运,可魏家在朝上的势头已经锐不可当。

    尤蔚到底没有犯下了大错,留下他,日后或许还会有用。

    那时先帝刚刚登基,可也对谢、魏两家起了猜疑之心,她的话正好说中了先帝内心所想,是以尤蔚才能保住了军权。

    此事,周瑛不清楚尤蔚知晓与否,但当初的无意之举,很大可能就是眼下最大的突破口。

    行与不行,总得要去试一试。

    施元夕听了周瑛的话之后,郑重地道:“既是如此,那便劳您亲自往冀州走一趟。”

    周瑛没有迟疑,答应了下来。

    边上的陶云却沉声道:“可宫中……”

    还有个不定时会发病的魏太后。

    此行周瑛亲自去,施元夕估摸着至少能有七成把握,但周瑛去的前提,需得要先将宫里的魏太后瞒过去。

    否则一旦被魏太后知晓了周瑛所做的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施元夕沉吟片刻后,擡眼去周瑛对视,缓声道:“您身子不好,在冀州和青云寺内来往,加上还要劝解那尤蔚,少说也得要七日时间。”

    “魏太后已有多久没来过青云寺中了?”

    陶云沉声道:“已有十来日未曾来过。”

    快小半个月没来了。

    这等情况下,她可能随时都会来青云寺中。

    许是今日,许是明日,也有可能真的在七日后才来,都说不准。

    这等行为,完全就是不可控的。

    施元夕听了以后,却直接拍案定下,道:“此事宜早不宜迟,还请太妃明日一早便从寺中出发。”

    “至于宫中之事。”她面容笃定地道:“便由我来处理。”

    魏太后是太闲了,才会三不五时来折腾周瑛一下。

    既是如此,那她便给魏太后找些事情来做。

    让她这段时日都分不出精力来这青云寺中,也好给周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当夜,施元夕和周瑛定下了所有事宜,周瑛让陶云和身边的影卫连夜收拾了东西,次日一早,便直接乘着一辆普通‘香客’的马车,离开了青云寺中,赶往冀州。

    施元夕则是在第二日一早,同兵部官员一起,入宫面见了魏太后。

    这些时日兵部往来宫中已经成了件常事,只是施元夕并不是每次都在,她还有课业要忙。

    不过她每次来,都是有些重要的事宜要说。

    今日进宫,倒也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最近这些时日,朝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牵涉到这些机密之事时,施元夕都会被要求回避。

    今日也是如此。

    她汇报到了一半,底下又有新消息传了过来。

    魏太后与魏昌宏有事商议,吩咐他们先行退下。

    和施元夕一起来的官员,都退到了偏殿中休憩。

    她在偏殿内静坐了片刻,周围静悄悄的,偏殿里的官员又被叫走了大半,连罗明正都进去了。

    这边只剩下了她和少数官员。

    她睁开眼,打开了手边的茶盏,用手试了下茶盏的温度,起身往温着茶水的侧殿中走了去。

    有宫人上前来,想要接过她手中的茶盏,她只淡声道:“闲着也是闲着,我自己来罢。”

    往常施元夕在宫中,也是经常如此。

    宫人见状,便快步退了下去。

    施元夕进了侧殿内,里边已有一人在等候。

    见她进来,对方低头垂目,默不作声地向她行了一礼。

    面前的人,是周瑛离开皇宫前,留在了宫里的心腹。

    在魏家清理了宫中大半宫人后,还能留在了这边的,自然都是极有能耐之人。

    这宫人姓岑,宫中之人都喊她岑嬷嬷。

    如今在宫中,虽没有魏太后手底下的那些宫人得势,却也掌管着宫内的部分事务。

    此前施元夕在小皇帝身边看到的面目和善的嬷嬷,便是周瑛通过了岑嬷嬷的手,放在了小皇帝身边的。

    周瑛能这么毫不犹豫地将小皇帝留在了宫中,便是因为宫中还有个岑嬷嬷得用。

    否则的话,将幼子留在了这满是财狼虎豹的深宫内,她只怕是日日都不得安睡。

    岑嬷嬷的存在,周瑛在许久之前就已经告知了她。

    只是施元夕也清楚,能在眼下的后宫有一位得用之人,实在是格外不容易。

    如非必要,最好还是不要将岑嬷嬷暴露在了明面上才是。

    所以她来往宫中这么久,却几乎没有与岑嬷嬷有过任何交集。

    以此,来保证岑嬷嬷的安全。

    时间紧迫,施元夕尽量长话短说:“嬷嬷可知,太后手中可有什么能用之人?”

    “我指的是那起子手脚不老实的。”

    岑嬷嬷得周瑛大恩,救了她宫外的家人。

    而后更是靠着周瑛在一旁提携,进了内务府中服侍,这些年虽说不是很受器重,但对慈宁宫内的人和事,还是比宫外之人知道得多。

    她仔细思虑了下。

    魏太后身边的大宫人,行事都非常谨慎,她为了保全自身,寻常也不与他们过多接触。

    他们手脚干净与否,她也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

    经施元夕这么一说,她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来。

    岑嬷嬷沉肃的面容上没太多表情,只眉心轻皱了下,轻声道:“慈宁宫中是有这么一人。”

    “是这慈宁宫内的大太监,名叫全德。”

    全德公公,几乎是岑嬷嬷刚一提及,施元夕便想起了此人的模样。

    全名叫赖全德,四十来岁,身材肥硕,大腹便便,眼神还格外不老实。

    施元夕会对他有印象,是因她每次都能注意到此人那令人不适的目光。

    当然,在魏太后面前,赖全德是做低伏小,恨不得全身倒下来让魏太后擡脚去踩。

    “此人……行事颇为阴毒。”岑嬷嬷给出了这么一个评价,她微顿了片刻,目光冷沉地道:“他在宫内认了不少的干儿子和女儿,收受他们的孝敬钱。”

    “听闻他还曾收过朝中官员的好处,具体涉及到哪些官员,便不太清楚了。”

    施元夕问:“可能接触到他身边的人?”

    岑嬷嬷想了想,只能摇头:“此人虽行事张狂,但也顾及着顶上的太后,被他留在了身边的,都是跟他一个鼻孔出气的人。”

    “不过……”她似是想到了什么,微顿了瞬,那没有表情的脸上,难得浮现了几抹厌恶:“他虽没了根,却格外喜欢折腾宫里生得漂亮的小宫女。”

    “有不少宫人,曾遭到了他的毒手,不知能否从这些宫人口中打探到消息。”岑嬷嬷与她对视:“他身边有个贴身服侍他的大宫女,跟了他好些年,宫里的人都道,此女便是他的对食。”

    对食。

    施元夕没想到,在如今的宫中,竟还能听到这样的话。

    她神色冷沉,问道:“嬷嬷可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叫做晚红,生得一副好容貌,虽已是大宫女,今岁也不过才二十。”

    施元夕闻言,眼眸微闪。

    她可是见过那赖全德的,不说对方模样如何,便是赖全德的年纪,都已经能做晚红的父亲了。

    ……这般情况下,但凡是个正常的女子,只怕都不愿意与他做什么对食。

    这个晚红,极有可能也是被逼无奈。

    她当机立断下了决策,轻声道:“下午我还会入宫一趟,还请嬷嬷想个办法,让我见这位晚红一面。”

    周瑛已经离开了,她拿不准魏太后什么时候会犯病,所以一切要做的事情还是尽快为好。

    岑嬷嬷会提及晚红,其实也是因为这晚红前些时日,不知为何往她这边来得很勤。

    在这宫中,遍地都是魏家的人,岑嬷嬷行事异常谨慎,她几乎不会与谁人走得太近。

    晚红见她态度冷漠疏离,便也淡了心思。

    但正是因为如此,她若主动提出邀请,晚红应当不会拒绝才是。

    她思虑片刻后,便直接答应了下来。

    她们二人说话时,岑嬷嬷手里的动作也没停,给施元夕斟了一杯热茶。

    施元夕很快捧着热茶回到了偏殿中,这边留下的官员皆不是很得魏家器重,便也没有过度关注她做了些什么。

    宫人倒是将此事看在了眼里,但她把控着时间,与往常进侧殿用时差不多,对方自然不会起疑。

    还没到正午,施元夕便已经离开了宫中。

    这青天白日的,魏太后就算是要发疯,也不会大白天往青云寺去,施元夕便心安理得地回到了府中睡了一觉。

    等她神清气爽地起来,梳洗换好了衣服,宫中那边又来了人,说是魏太后传她入宫。

    传她入宫是必然的。

    上午她汇报火铳改制事宜时,故意留了点东西没说。

    魏太后那边,其他的兵部官员虽然在,但是都没有她把握得准确。

    留了个尾巴,就是等魏太后再主动传召她回去,她好借此机会见那晚红一面。

    这次见面,也是在那侧殿中。

    多了一个人,为了避免意外,岑嬷嬷便去了殿外候着。

    施元夕进门后,里边只有一个陌生女子。

    晚红生得确实标致,不过比起容貌,施元夕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是她清瘦的身型。

    她实在是太瘦了,这种消瘦,跟施元夕刚回到了京中时的模样非常相似。

    可施元夕那样是因为做了三年的活死人,而面前的人……

    她看着晚红浑身发抖,在她进门以后,几乎是想也不想地就跪在了她面前,开口就道:“奴婢愿为施小姐效力。”

    施元夕沉默片刻,看她:“我还什么都没说。”

    却见眼前的人,颤抖着卷起了她那厚重的衣袖。

    如今已是春天,她还穿得无比厚重,在那厚实的衣袖底下,是两只鲜血淋漓的手臂。

    一眼望去,只觉得头皮发麻。

    晚红猛地擡头,那双眼睛里带着急切的渴求,她毫不犹豫地便道:“无论是什么,只要能让赖全德死!奴婢都能做到!”

    没有人知道,晚红这一刻的发抖,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激动。

    她无法抑制住心中激动的情绪,才导致了全身发颤。

    两年。

    没有人知道这两年她过的是什么日子。

    先帝驾崩后,朝中秩序崩塌,后宫是魏太后的天下。

    他赖全德是魏太后的走狗,在这个宫里,没有任何人能帮她!

    今日岑嬷嬷找到她时,她便已有了预感。

    这可能是她今生唯一的自救机会了。

    她已经被赖全德折磨得体无完肤,全靠一股劲在勉力支撑着她。

    她无父无母,没有任何依靠,只有支撑着她的这口气,让她没有死在了赖全德一次又一次的暴虐中。

    所以,今日即便是施元夕开口要她的命,她也会同意。

    她会拉着赖全德一起下地狱!

    死也要从他的身上撕扯下来一块肉!

    施元夕见状,也没再有任何犹豫,她将双手狰狞的晚红扶了起来,面容冷沉地道:“既是如此,那便由你来亲自了结了他。”

    施元夕离开慈宁宫前,晚红仍旧有些心神恍惚。

    她至今都还不敢相信,祈求了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就这么发生了。

    甚至,那个面容沉静的女子在离开前,还跟她说,让她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黄昏落日映照着晚红瘦骨嶙峋的身体。

    她看着自己身后瘦长的身影,像极了游荡在了人间的鬼魂。

    她第一次被赖全德伤害时,就暗暗告知自己,要忍耐,要用尽全力地去讨好面前的人。

    否则,她就会跟前边的人一样,被赖全德活生生玩死。

    没有根基的宫女,在这深宫内,就只是无根的浮萍,谁都能踩踏到了她的头顶上去。

    莫说是尊重,这地狱般的两年里,她甚至活得不像是人。

    偏偏,在她几尽绝望之际,有人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希望。

    其实在今日之前,她只听过施元夕的名号,对这个人只有个模糊的认知。

    可这个人却带给了她最大的希望。

    这希望大到了她再次走到这日光底下时,都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仿若还魂一般。

    落日余晖撒在了她的身上,浑身暖洋洋的。

    这一刻,她想着,便是施元夕骗了她,利用了她,明日的她或许就要变成了刀下亡魂,她也不后悔了。

    她不知道的是,施元夕回到了府中,几乎一刻都没有休息。

    她房间里的烛火亮了一个晚上,这个夜晚,她不只是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还要叮嘱影三看着皇宫那边的动向。

    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在推行了,唯独一点,便是魏太后今夜不能离开皇宫,去到了青云寺。

    一旦她今夜离开,此前所有的铺设都只能作废。

    好在,她此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朝中另外三家的共同努力下,魏太后疲于应对。

    今夜仍旧没有离开皇宫。

    天明时分,房间里的烛火还亮着,施元夕终于将所有的东西准备齐全,递交给了影三。

    为了能做到天衣无缝,乐书也几乎是一夜没睡,帮着施元夕将写下的墨迹快速晾干。

    东西交给影三以后,施元夕让乐书先下去睡。

    “那你呢?”乐书打了个呵欠,擡头一看,施元夕已经换上了平常上朝时穿的那套衣裙。

    “快去睡吧,我等消息。”

    等什么消息,她没说。

    乐书摇了摇头,进了里间先去睡了。

    施元夕坐在了塌上,闭目养神。

    当太阳暖融融地照射到了她身上时,外边终于有了动静。

    张妈妈推开了房门,轻声道:“姑娘,兵部来了人。”

    前些时日汇报的成果,终是有了成效。

    兵部立下大功,她自然也要参与其中。

    施元夕跟着兵部的官员一起,顺利进入了宫中。

    今日的大殿上,似乎跟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的。

    直到早朝开始。

    魏太后刚在帘子后方坐下,还没来得及给兵部传递信号,让他们出来邀功,底下便已经有人站了出来。

    站出来的人,乃是前几日在朝上不断叫嚣的御史,此刻神色复杂,开口便道:“今日清晨,有人将此物送往了顺天府和大理寺中,还请太后娘娘查阅。”

    往常朝上都是以皇帝为先,此次御史开口,却直指太后。

    朝上蓦地安静了下来。

    魏太后神色微顿,随后擡手示意了下身边的宫人,宫人快步走了下来,接过了御史手中的东西。

    东西呈递到了魏太后手中,她就着宫人的手,漫不经心地翻开。

    只看了两页,魏太后就已是彻底变了神色。

    她面容难看非常,平日里保养得宜的指甲,直接将面前的纸张划破。

    在安静非常的大殿上,她用力擡手,直接将东西打掉,高声道:“荒谬!”

    声音尖利刺耳。

    站在了人群里的施元夕,却轻垂下了眼皮,目光落到了那被抛到了大殿内的残破的账本上。

    下手可真快。

    她只是让影三分别往谢府、徐府和镇北侯府各送了一本账册,这东西再出现,就是在大理寺和顺天府中发现的了。

    利益面前,这些人的反应速度非比寻常。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共三本账册,如今只出现了两本。

    三个人中,是谁没有将账册送出去呢?

    她的目光,隔着人群,直接落到了不远处的谢郁维身上。

    顶上的太后,此时已是怒不可遏,她擡手,怒声道:“这等东西,你也敢送到了哀家面前来脏了哀家的眼睛!”

    “还请太后息怒!”御史不疾不徐地道:“这东西并非出自臣之手,而是有人刻意送到了大理寺和顺天府的,臣也不知道是谁所为啊!”

    底下许多大臣皆不明白他这演的哪一出。

    就听他道:“也不知是何人这般胆大包天,竟是掏出来了一本原兵部尚书苗易给太后送礼的账册。”

    “账册之上,零零总总记载了几十页,全是苗易这些年来给太后娘娘的‘孝敬’,天底下竟是有着这般不开眼的东西。”

    “此物若是传了出去,让不明所以的人看了,只怕要以为那苗易是太后之人,他贪墨受贿,扣发军中军晌,行这等恶劣歹毒之事,都是受太后指使了?!”

    “这般行径,实在是其心可诛!”御史当即冲着殿上一躬身,高声道:“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皇上明察!”

    一时间,所有人皆是变了脸色。

    好端端的,竟然跑出来了这么一个账册,且还直接跟太后挂钩。

    这……

    究竟是什么人,在跟魏家作对?

    满殿哗然。

    这账册出现得莫名其妙,还直指当朝太后,在如今这个局势下,不可谓不微妙。

    但其实,在场的人都清楚,这东西来历成谜,只怕当不得数。

    就算账本是真的,眼下魏家势大,还真能凭着一个凭空冒出来的账本,将太后治罪不成?

    这将皇家尊严置于何地!?

    王瑞平甚至低声道:“这是何人这般不计后果!?”

    此番事宜,若无半点缘由突然爆发出来,其实像极了一个不靠谱的昏招。

    施元夕也没打算靠着一个杜撰的账本,将魏家拉下马。

    她真正的意图,可不在朝上。

    此刻的大殿内乱成了一团,而外边。

    就在议事大殿外的宫道正门外,有一个身形瘦弱的宫女,跪在地上,她浑身发抖,开口便道:

    “慈宁宫中赖全德,收受贿赂,欲构陷太后清誉,被奴婢发现后,还欲将奴婢活活打死,毁掉证物!请太后娘娘明察!”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