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 正文 第120章

    第120章

    裴玄素快马赶回山下别府之时,雷雨依然未曾停下,天色很阴,前院大厅的长明烛点了,但在这样的天气下烛光照亮不了太多的地方。

    半昏半明间,一听见脚步声和宦卫问安声,大厅就有个圆头圆脑穿茜色衣服的人像炮弹一样冲出来,“弟弟!”

    正是裴明恭。

    裴玄素已经把裴明恭从东都齐国公府接到玉山行宫外朝山下的他的御赐别府中了,沈爹他也安排好了,事发当天,他的人会带着沈爹立即用腰牌离开皇宫。此一时彼一时,地道他弃用了。

    裴玄素单手揽了一下只到他嘴巴高的哥哥,旋即拉着裴明恭快步往后面正院而去。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就等万寿节大宴当天了。

    哗啦啦的暴雨中,裴玄素命人准备了供桌和祭菜果品,连同一个香炉放置在正院正房门外的廊下,供桌面朝南方,正是他们爹娘义父等人暂时归葬的地方。

    ——可以说暂时,也或许是永远。

    若他成功,他会将所有坟茔迁回东都,迎会籍贯故乡,落叶归根,风光大葬,作为终点。

    但倘若他失败了,那个他凭借童年记忆亲自挑选的地方和向阳山坡,将是他们的最终埋骨地。

    供桌搬出来了,哗哗的雨声中,近卫和太监打着伞一样样小心把祭菜果品及香炉端出来。

    裴玄素站在廊下看着,他牵着裴明恭的手,侧头看他唯一的血浓于水的亲人,因为他五岁时候调皮失误的建议而变成了一个永远智商只有七岁的哥哥。

    裴玄素叮嘱裴明恭:“若是有什么,你要听话,爹娘和义父义母都在南方,你跟着你星星妹妹南下,就和爹娘义父他们一起在昌州生活,要听你星星妹妹的话,听见了吗?”

    裴明恭乖乖“哦”了一声,他问:“那弟弟呢,你什么时候来呢?”

    裴玄素不禁笑了下,他轻声说:“你星星妹妹会带着我一起南下的。”

    或许尸骸,或许一瓮骨灰,他毫不怀疑沈星会拚命争取拿回来的,所以他留了人,必要时制止她。

    实在不可,衣冠冢即好,他的心永远与她同在。

    他若有魂,一定会追随她,常伴她的左右。

    思及此,裴玄素一时情绪翻涌,喉头有些微哽,不管两人有什么私下的前世今生的矛盾争执,他从不怀疑这一点。

    沈星一定不会再嫁,这辈子活着的人里面,他若死了,她只会守着他一辈子。

    她就是这么一个死心眼的人。

    所以有时候想过这些,心真的又酸又涩又动容,但他是个坏人,已经开了头,只要他活着,他就要争取到属意自己的利益。

    供案很快就设好了,三炷檀香点燃,青烟袅袅向天,裴玄素带着裴明恭,撚香在供案前肃容跪下,俯身三拜,起身将檀香双手插在黄铜大香炉里面。

    他带着裴明恭重新回到供案前跪下,擡目看着哗哗的雨势灰蒙天空和袅袅檀香的供桌,心中禀道:爹,娘,义父,义母,孩儿今日,即将要你们复仇了,但愿你们在天有灵,保佑一切顺利!”

    义父将那么多的人交到他手中,但愿这一回合,他也真正为他和他们挣出一条活路来!

    不愧爹娘生身养育谆谆教诲之恩,不愧义父苦海护持多时让他重新挣扎崛起之恩。

    裴玄素到了最后,眉目沉沉凌然,他心里默念罢了,带着裴明恭端端正正叩了九个响头,而后才起身。

    他带着裴明恭叩拜的过程中,韩勃陈英顺何舟冯维等人已经去了身上的鲜亮装饰和摘下帽子,肃容立在两边。

    带裴玄素带着裴明恭利索起身,韩勃陈英顺等人上前,也端端正正伏跪叩首,拱手喃喃祈祷。

    他们很明白裴玄素为什么设这供案,也很明白即将要发生什么,他们祭拜裴玄素的父母,祭拜赵关山夫妇,也有一并祭奠他们移葬在南方的亲人,连续上了两次的香,带着宁死不屈一往无前的心,叩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的首,祈祷在天有灵,保佑他们这次能一切顺利。

    韩勃陈英顺等人叩拜之后,是冯维孙传廷他们,然后是贾平韩含等人,后续董道登汤永吉,还有梁彻顾敏衡等先后回来过的人,也来无声祭奠叩拜过。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他们紧绷着,在等待万寿节到来。

    ……

    万寿节很快就到了。

    帝皇生诞不为旁人所知,故万寿节持续三天,八月初一至八月初三,至于正日子是哪一日不该知道的谁也不知道。

    整个玉山行宫披红挂彩,大宴的彩棚自正大光明大广场一路延伸至外朝之外的官道上。

    东都那边就不说了,玉山行宫俯瞰可以望见的兰亭州,整个州城内外红灯笼和红丝绦,无数的彩坊万寿花灯,从玉山行宫禁军栅栏外的茶棚酒馆新建商铺土道大街的两边一路延伸至四方八面,一眼能远远望见兰亭州都是满城喜庆的色彩。

    恢宏国乐,从晚到早,一直到午后万寿节大宴开始,才由热烈悠扬的丝竹声为之取代。

    八月初一,万寿节的第一天,非常的隆重,这是不亚于新年的大节庆典。

    自神熙女帝往下,三更不到就要起来了,所有文臣武将宗室勋贵,除去在岗和和曾经下过恩旨病休的,所有人一身正装大朝服,拜谒天地坛,拜谒神熙女帝。

    前者由于如今在京郊边缘的玉山行宫,一天时间普通官员赶不回来,特殊情况,于是神熙女帝下旨由礼部官员代谒了。本来还要拜谒宗庙的,但神熙一朝,神熙女帝对太.祖皇帝太过厌恶,万寿节的这一环被她取消了。

    所有在京的文臣武将、宗室、勋贵,加恩荣退的高官、恩荫挂衔的文武散官,除了在值在岗的,全部天不亮就沿着洒扫整洁垫了黄土的官道一路往外朝方向行去,进了宣恩殿大广场,遥谒天地,完成冗长的万寿节拜谒;之后折返正大光明殿,等待神熙女帝升座,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朝谒。

    这些就不一一详述了,因为今天的高潮在午后。

    万寿节大宴上。

    朝谒神熙女帝结束后,御驾摆驾,百官宗室勋贵按序退出正大光明殿大广场至外朝,内府的宫人太监和借调来的禁军迅速忙碌起来,把准备妥当的彩棚全部搬来撑起,而后布置拜访各种花卉摆设桌案、推出已经搭建好的舞台至御座前的广场中央等等。

    神熙女帝的明黄玄黑御案设在正大光明殿外的偌大宫廊之下,所有陛阶的最顶端,居高临下,俯瞰一切。

    九十九层汉白玉天阶,共分六个缓步台,第一个缓步台设皇太子玉案;再下面一层缓步台则是朝廷加恩的加封的三公三孤及超一品勋爵和高官们。

    裴玄素的座次正在第二个缓步台,寇承嗣也是,另外明太子那边的意国公秦岑等人也是。

    这样一路安排下去,偌大的汉白玉大广场摆不下,中后方的全都是大圆桌,一路沿着外朝的通天大街往外拜,彩棚搭建,宫娥太监侍立穿梭。

    禁军环绕林立,但在这样的日子里,矛尖和刀鞘都缠了红,看起来少了几分冷肃,多了一些喜庆。

    今日外命妇都来了,按品穿戴大妆,女性不少,不过沈星不和她们坐一起的,她们都是正经有品阶的朝廷女官,走出去大家都要按品行礼和叫一声大人的。

    沈星她们跟着赵青,座席在汉白玉台阶的下面最前的位置,距离不远不近,能望见神熙女帝的御案及帝皇一身玄黑明黄冕服和晃动的旒珠。

    明太子、裴玄素寇承嗣等三孤三公和高官高爵,还有再往下一阶窦世安殷厚渠等人。

    大家面上挂着笑,看起来很喜庆的样子,但偏偏彼此都知道这是面具,这种上层之间隐隐的紧绷和莫测氛围,真让知情者看着都紧张得同手同脚。

    梁喜站在位置上,她就在沈星的斜后方,出列拜谒之际两人站在一排,她和何含玉紧张得快说不出话了,沈星广袖朝服下也紧紧握着拳,但她佯装镇定,赶紧给了梁喜和何含玉一个眼神,三人露出喜庆之色,忙跟着天阶顶端的礼部官员唱声,按礼跪拜。

    万寿节跪拜帝王之多,不亚于年节和帝王大婚,礼制都是差不多了。

    不少年纪大的官员,拜得晕头转向,但只能努力坚持,可绝不能出一丝差错的。

    于明太子的身体而言,今天这样的长时间步行肃立和反复跪拜,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沉重负担,但偏偏到了今天,他没有感觉多少疲惫和吃力,心中那种喷薄而出的亢奋消弭了一切的倦怠。

    他身着皇太子冕冠朝服,最底下却是一身贴身的劲装,随时脱下朝服,就能披上软甲。

    这样的天,里三层外三层,汗流浃背,他却有一种情绪翻涌到了极致的战栗。

    等了这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今天了!

    伏跪在地,额头贴在有些潮意的红地毯上,他甚至能清晰感受到地下冰冷坚硬的石面,这一刹没人看见他的神态眸色,明太子倏地用力闭上双目,露出一抹极度执着到喷薄的神色,他蓦地攒紧双拳,那双瘦削见骨的双手,青筋暴突。

    在大宴开始的跪拜时,蒋无涯等大广场上值守的有品禁军将领,也纷纷面向皇座,单膝下跪垂首,行了一个军职在身的简洁跪礼。

    蒋无涯带着傅骁几名副将,正站在大广场靠近和九十九层天阶平衡的空地,这个位置靠近帝皇和诸高官一侧,没有再设座,就挺空旷的。

    蒋无涯站这里也是寻常事,他往年巡检完也会回来这里站着的,但今天一来,他就敏感嗅到了些什么。

    不,应该是说,从今早的大朝谒开始,他就感觉有点微妙的不对劲。十二宦营、羽林卫、金吾卫、果毅营等属于神熙女帝亲信的精卫来得似乎有点多,并且对方隐隐约约有一种警惕情绪。

    蒋无涯刚带人巡检过来,站在这个空地位置,距离最近的果毅营中郎将颜征立即瞥了他一眼。

    蒋无涯是个经历过大小战事的将领,他对于某些氛围十分敏感,他一下子就感觉到颜征及在场的果毅营、金吾卫卫军对他隐隐有警惕之意。

    不,应该不是对他,而是对所有靠近的“外人”都有这种警惕,连经过的小宫女太监也不例外。

    蒋无涯立即又想到,正大光明大广场全今日值守的,除了神策卫和左右威卫之外,都是神熙女帝心腹如裴玄素、窦世安、颜征等所掌的十二宦营和羽林卫等亲军。

    ——但其实严格来说,有他爹在,神策卫在神熙女帝心中……应该也算自己人。

    蒋无涯很敏锐,他心不禁一跳,油然而生一种不安,他急忙擡头望他父亲,蒋绍池也在第二缓步台的座次,所有人擡头再拜,蒋无涯就望见他父亲的侧脸,只见父亲肃容,他心中不安感更盛。

    完成跪拜站起之后,蒋无涯眉头紧皱,被发小陈清游推了一下,陈清游小声:“你这是做什么?”

    这是万寿节,蒋无涯撑出一个笑脸。

    大宴开始,他们转头往边缘快步走,蒋无涯笑容敛起,他低声对陈清游说:“今天可能会出事,你赶紧回去准备一下。”

    他又匆匆吩咐了几句傅骁等心腹。

    众人皆惊,纷纷看向蒋无涯,蒋无涯沉着脸,一句其他也没说。

    陈清游是右威卫的副指挥使,今年刚升的,不禁呼了一口气,匆匆去了。

    傅骁等人也是。

    蒋无涯有种直觉,今天怕是要出大事了,因为他方才立即就意识到,明太子亲部的左右骁卫等巡检区域很密集就在正大光明大广场之外。

    这个已经开始觥筹交错人人露笑的万寿节大宴,竟隐隐给他一种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感觉。

    他回头往一眼已经开始敬帝王的正大光明殿那个方向,蒋无涯吩咐完神策卫之外,他思索了片刻,最后招手让蒋平附耳锅底,低声叮嘱后者立即往京营传一封口讯。

    不管是不是,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啊。

    ……

    一切无声无息,即将掀开轩然大波。

    今天天气不错。

    昨日起雨就停了,今天有了一点阳光,照在千丈彩棚和红墙金瓦的之上,久违的太阳光让人心情舒展,万寿节大宴气氛很快热烈起来,舞姬翩跹,乐声欢悠扬,淳酒和国肴的味道充斥整个大广场。

    神熙女帝很满意,她认为自己是天之所向。

    她冷冷扫过第一缓步台的明太子,后者垂眸端杯,玉白的脸庞瘦削而孤傲,神熙女帝心中冷冷哼了一声。

    而明太子垂眸看底下大舞台如蛇般乱舞的红衣美丽姬女,他勾起一片唇角笑了下,看向杯中酒水。他身体原因,已经很多年不喝酒了,但此时此刻,身体四肢百骸一阵阵疲极坐下后四肢百骸传来的累爽之意,他仰头一饮而尽。

    火辣辣的液体穿过喉管直抵胃腹,这种感觉,久违了,也真痛快极了!

    明太子无声放下白玉杯,用丝帕擦拭了嘴角一下,他斜靠在扶手看着舞台,在等着。

    快开始了!

    ……

    是啊,快开始了。

    明太子这边手持秘钥的人,已经快步往秘钥的方向去了。

    由于外观总图上,那条填放秘钥的线管不知通往何处,神熙搜索过这一遍不得其果,她部署好了之后,索性放开了,虚席以待,请君入瓮!

    但那一大片,神熙女帝都放有人盯着。

    裴玄素也安排有人,出出入入无声盯梢。

    在大宴开始不久,由于御膳房出了一个端错菜的事故,一下急慌追出了多人,骚动一起,又无声有多路人突然在那个区域急促走动了起来。

    哪个真?哪个假?现在已经不知道了。

    但骚动肯定是真的。

    那边的动静传递到前面的速度很快,但拿着秘钥的小宫女速度也极快,目标明确直奔正大光明殿不远处一个用假山的回廊,下了廊道,拐进装饰假山,在假山上撬开一个瞧不起眼的石块吗,露出一个圆形孔洞——这就是图纸线管的尽头所在。

    秘钥送进锁孔,并沿着线管迅速下滑到水闸头之内。

    和给前宴报讯的速度几乎不分先后。

    而在此之前,上至神熙女帝,裴玄素窦世安等人,个个微笑下紧绷。

    裴玄素的紧绷下又添一重。

    大家都笑着,恭贺敬酒帝皇,坐下觥筹交错,不少官员真放松,但也有根本放松不下来了。

    沈星紧张得心都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了。

    她一直斜眼留意着上首,这个时候,她发现有宫人上前给神熙女帝斟酒了;紧接着,裴玄素身边有小太监端菜上来了,裴玄素微微侧首。

    她狂跳的心脏突然一紧,是要开始了吗?!

    ……

    是的,没错!

    要开始了。

    大广场内外的万寿节大宴在上,而地底之下,秘钥沿着铜制密封的线管丝滑而下,“卡嚓”一声卡衔而入的机械声响,看起来十分脆弱的墨色薄玉恰好严丝合缝填补上机括缺失的一块,梅花牌下陷,而两边巨大的黄铜闸门缓缓向中间移动,合拢在一起。

    这个拥有巨大力量的水闸和水道,沉睡多年,今天苏醒,缓缓动了起来。

    正值秋汛,连日暴雨,河水湍急大涨,正是力量最迅猛的时候。

    水道入口设置在绣水大河水力最湍急最迅猛的一个区域,那早已经被泥沙和水草掩埋看不出来的水道入口,突然动了,巨大的长方形区域的泥沙水草突然被吞噬消失一空,残留的浑浊水流也紧接着被一吸而空。

    吸力之庞然,湍急浊黄的绣水南岸,竟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漩涡!

    隆隆巨大的水声,整个巨大的水道仿佛活了过来,河水越推越猛,如同一条咆哮的巨龙,向着斜上方狂涌而去。

    这样的异动,有些听觉敏锐的知情者,都能隐隐听到地底的咆哮了。

    连裴玄素韩勃这等身手高绝的人物,在这种不可抗力般的巨大沉闷声动之中,都不禁浑身紧绷了起来。

    神熙女帝一直端坐龙椅,那个送进秘钥的小宫女已经被拿下了,稍后自有人会给左右骁卫的放讯号,就算明太子想放弃这一局,也不会被允许了。

    明太子只能孤注一掷!在万寿宴上拚死一搏,然后被拿下!

    整个圣山海东宫一系,将会被全部血腥清洗!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彻底出乎太初宫一系几乎全部人的意料之外巨大变故!

    那种隆隆声已经登顶,声动之下,甚至大广场上的普通官员都察觉了这种动静,正惊诧转头和议论。

    因为玉山行宫之内,有足足四个出水口是神熙女帝日常起居理政的这个正大光明宫;九殿环绕,那九个出口呈环绕之势,设计正是冲着正大光明殿和含章殿玉容宫。

    甚至有两个水道口就在眼前这个正大光明殿两侧的左右偏殿——也就是神熙女帝所设御案的左侧和右侧,所以这种被巨大水力猛然冲击,连这两个偏殿都隐隐颤动起来的动静,一下子就被地面上的所有人给看见了。

    头顶的大水要出来了!

    几乎是以此同时,秦岑等人一个箭步踹开大案,飞跃而上,背起明太子往台基下就冲去。

    明太子这边一系的文臣武将,不管知情不知情的,跟着提示第一时间就呼啦啦连爬带滚往下冲。

    这个巨型的水道巨力,连同侯氏叔侄等人精心算计加建的小水道,将整个水道的巨力提升到这个水道和机械能承受的巅峰,一瞬有点爆表了。

    所有的封堵,顷刻就承受不住。

    头顶正大光明殿两侧的左右偏殿,这两座巍峨高高耸立的金瓦红墙宫殿,在阳光之下,突然被冲出巨大白色巨龙般的水流冲垮了,摧枯拉朽一般。

    远处也同时爆出七八条水龙,喷涌冲天。

    ——整个九大出水口,正对这正大光明殿神熙女帝所在席位的就有七个。

    神熙女帝倏地回头,脸色勃然大变!

    无数惊恐狂奔的声音,大广场之上,神熙女帝背后正大光明左右两侧偏殿垮塌冲出的两个大出水口的巨大水流喷涌直冲,浪头已经直扑而下,冲中必死无疑。

    所以明太子那边马上跑了,先避开这一波。

    神熙女帝在上,而她麾下的一系列太初宫的核心高官文臣武将都目前都处于这个被冲击的核心位置里。

    短短一刹,浪头狂涌,神熙女帝瞪大眼睛,底下裴玄素窦世安寇承嗣等人不顾一切,飞跃冲上去,背上神熙女帝就往下冲去。

    可这个出水口冲出的水流,狂涌倾泻,紧追而来,并已经形成了环形,整个大广场只剩下他们冲下来这一块还是个幸存干地,水流将他们圈在中间。

    不少官员已经被惨叫惊呼地被水流夹裹了个正着。

    从地面已经无法冲出正大光明大广场了。

    这个千钧一发,神熙女帝又骇又怒,她厉声:“走地道!”

    “放第三信号,走地道——”

    好在正大光明殿内外,有好几个能开启的地道门,正大光明殿主殿还在缓缓倒塌之中,水流冲下形成环状,但到底没法把所有地道入口全部都挡住。

    他们此刻位置,距离最近的位置,就有一个。

    神熙女帝行动之前,有好几个行动预案,她固然对自己的准备很自信,当晚作为一个曾经上过战场的人,她不可能做失利预案。

    第三信号,即是全部按原计划行动,并御驾转入地道。行动同时,速来救驾!

    寇承嗣窦世安等好几个人立即掏出信号箭,迅速拉爆,焰火升空暴起,口哨声和号令声马上传遍了整个玉山行宫,禁军急促奔跑的脚步声立马就开始了。

    而梁恩已经火速冲上回廊那边地道门,颤抖着手赶紧开启了地道。

    大家心中一定,在附近禁军簇拥之下,迅速往黑乎乎的地道冲去了。

    赶在大浪扑头之前,有序全部冲入。

    神熙女帝的江元等人帝皇暗卫,已经第一时间就现身了,江元和裴玄素一左一右扶着神熙女帝迅速冲下陛阶,冲往地道。

    裴玄素赶紧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沈星她们也往这边冲来。

    沈星跟着赵青严婕玉,也是属于核心圈,事变一起,邓呈讳徐芳云吕儒他们就往沈星这边飞奔而来。

    裴玄素给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护好沈星。

    邓呈讳张合速度提升到极致,连徐芳都挤到沈星身后去了,徐芳也不介意,大家赶紧往神熙女帝那个方向狂冲,没被大水冲到,也及时冲进了地道。

    黢黑的地道,裴玄素他们已经不见人了,只听见前方一个岔道口有隐隐的纷踏脚步声。

    裴玄素见沈星他们的距离,能及时进入地道,这才放下心掉头。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其他了,裴玄素必须严阵以待全力以赴!

    他咬紧牙关,架着神熙女帝一侧往里狂冲,他心道,明太子那个贱种,可别让他失望;当然,神熙女帝也别让他失望。

    肾上腺素的狂飙,他整个人六识和速度身体强度都提升到了极致,地道内,只听见急促的喘气声脚步声和耳边的风声。

    所有人现在都只有一个目的,护驾自地道另一头穿出去,让事情重新回到正轨。

    可明太子怎么可能允许?!

    第一波巨大的水流冲击,偏殿垮塌,正大光明殿洪水倾泻一般,但明太子心知神熙女帝有暗卫和裴玄素等人在,附近又有地道暗门,一举中的可能性不大的。

    所以,迫着神熙女帝遁入地道。

    接下来的地道一战,才是他达成目的的第一个战场。

    希望一举中的!

    明太子被秦岑背着冲下陛阶,冲出正大光明大广场,冯塬张蘅功等穿戴了左骁卫甲胄的心腹高手近卫逆着人流直冲而入,第一时间团团簇拥在明太子的身边。

    包括东宫一系所有的核心文臣武将。

    大广场内,被水流夹裹的也有东宫一系的普通官员,救人的事已经安排有人,此刻明太子眉目凌然,一概不理这些。

    他回头望向此时迅速背着神熙女帝冲下的裴玄素暗卫以及禁军疾冲包围的正大光明殿陛阶那些人。

    明太子半身衣裳湿透,他一扯冕冠扔下了,迅速更换了软甲,厉声:“从神英殿进去!快!放信号,按原定计划行事,马上进地道——”

    身后的秦岑等人已经把累赘的朝服全部扯下了,穿上轻便的软甲,厉声应道:“是——”

    信号箭冲天而起。

    所有人面露厉色,气势冲天,跟着背负明太子的张蘅功率军狂冲而去!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