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可这么做……会不会太过冒险了。”武懿宗还是有些忐忑。
相比于武承嗣和武三思,他连外表上的优势都没有,现在还不曾因为武周皇帝登基拿到“该有”的富贵保障,便更是矮了几分气场。
那也无怪他对于办这样的事情心存惶恐。
武承嗣却当即打断了他的话:“你若是不想做,现在就可以走。但将来若是我与三思因此大功平步青云,你也不要想我们会擡举于你。”
“不错。”武三思的脸上更是闪过了几分愈发坚决的神色,“冒险?凡事也不过是富贵险中求而已。何况,这才叫直取要害的法子!”
“若不在这等要事上做些得力的事情,你我要凭借着什么办法才能在陛下面前出头?”
“凭借你我的文治武功吗?”
糊名科举已经用两年前的结果证明了,有那位陛下在背后把关,就算他们是亲戚关系,也绝不可能从她那里得到任何一点优待。
她不会让他们有走关系的机会。
可若要让他们从流外官甚至是最底层的胥吏做起,他们又舍不得自己的家世,自觉不该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而若是想弃文从武,以太子殿下对于军队把持的力道,同样不可能给他们以任何一点机会。
他们也确实没有任何一点领兵的经验。
武懿宗仔细思量了一番,终究还是咬牙回道:“你们说的不错,我们若不能直取要害,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
那就……干吧。
择日不如撞日,既是要制造太庙被烧毁的舆论,自然是距离武周建立之时越近越好。
他道:“我们近日,便往长安走一趟。”
该说不说,若是没有武旭轮对李昭德的“告密”加上怂恿,他们三人要往长安去一趟,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圣神皇帝对于朝堂官员的遴选,早在她还是天后的时候,就已多有插手,其中对于官员才干的标准自然是有目共睹。
当年的武承嗣等人,没能在那场糊名制举中拿到周国公的爵位,如今没能得到敕封,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神都之中,可没几个人将他们当一回事。
加之洛阳因武周的建立,再不只是作为长安陪都的身份,近来往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车马不计其数,武承嗣他们混在中间就更不起眼了些。
谁会管三个连官员都不是的人呢?
可李昭德却很快留意到了这个并不寻常的举动。
这些武家人原本是没有必要去长安的。
自圣神皇帝迁都之后,连带着荣国夫人都已被小心看护,送来了洛阳,如此一来,在长安那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需要登门拜谒之人。
至于是去长安扫墓,更是无稽之谈。他们自己的父亲大多被埋葬在了贬官外流之地,因此前没有陛下的准允,他们也不敢擅自将人迁回武家祖坟,再往上数的武华、武士彟这两辈人,都是被安葬在并州文水,和长安同样没什么关系。总不能是去给韩国夫人扫墓的。
李昭德心中默念了一番武旭轮此前跟他说的话,觉得只怕真要被那位卧薪尝胆的小皇子给说中了。
他们是要去长安做一出大事的!
“可就只有他们几个人,能在长安干出什么事呢?”李昭德有些困惑。
倒也真不能怪他看不起这些人,实在是他们……
恐怕将他们放在长安西市里都掀不起什么风浪,要被那些叫卖的声音给淹没下去,更何况是整座长安城。
但闲着也是闲着,他还是让人直接跟上了武承嗣等人的脚步,留意好他们的行踪。
这事对他来说是真不难办。
陇西李氏的前面顶着“陇西”二字,但要在李唐时期争取权力,在长安城中自有根基,现在要重新将人力物力都转移到洛阳去,确实还有些束手束脚,可在长安城中遗留下来的人脉却当真不少。
于是很快,就有一个让他极度意外的消息,被传递到了他的面前。
“你确定,这是他们近来在长安周遭购置的东西?”李昭德翻了翻仆从送来的那份单据,在脸上闪过了一丝狐疑之色。
武承嗣、武三思和武懿宗三人分头行事,分别采购了不少硫磺、火油、火绒等物。
这可不像是什么寻常的举动。
没人会觉得他们在购置了这些东西后,是想要连续挑灯夜战,以备考六月里在洛阳举办的制举,也不会有人觉得,这是他们想要在关中购置荒地,将荒地上经冬生出的杂草都给焚烧殆尽。
“六郎还有另外一封信给您。”侍从将其递了过来,“说是直接让人传话恐有不妥。”
李昭德接过了这封信,打眼就看到,在这上头言简意赅地写着几个字:“武承嗣窥伺太庙。”
他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接到他消息负责盯梢的李家六郎,虽然不是个念书从仕的料子,但办起正经事来从未有过错漏。
李昭德也相信,在这等要紧事上,他不会有胡编乱造的行为。
那这“武承嗣窥伺太庙”之事,便真是非同小可了!
他除非是傻了,才会觉得武承嗣等人是在关心太庙有没有漏雨。
再结合他们近来所购置的东西,便只有一个可能了——
他们想要将李唐的太庙给烧了!
“天下怎么会有这等愚蠢之人。”李昭德几乎是在意识到这个可能性的下一刻,便忍不住怒骂出声。
“他们不会觉得,凭借着他们的这点小计划,就真能烧掉太庙吧?”
显然不可能。
不错,长安已经不是帝都,就连原本戍守在蓬莱宫周遭的北衙府兵,都已经被尽数调度前往了洛阳。
若论太庙的防卫程度,自然是比起去年下降了何止一个台阶。
乍看起来,还真给了一些人以从中做手脚的可乘之机。
但要知道,往前追溯数百年,便已有功臣凭借着生前的功业,配享于帝王太庙之中,到了李唐同样如此。
太宗皇帝过世的那一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已经去世的便有数人,便如太尉房玄龄,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也因此得到了配享李唐太庙的待遇。
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势力倒台之后,房家的幸存者重新在长安站稳了脚跟。
而自李唐被改换为武周之后,因李昭德此前试图留意太庙的去留,便获知过消息,这些人,再加上申文献公高士廉的后人,蒋忠公屈突通的后人,都曾经对太庙之事有所关注。
相比于并未配享太庙的魏征、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等人,高士廉、屈突通的分量要小上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后人就会对此事疏于关心啊……①
只怕他们一带着那些点火助燃之物,就会被人给抓个正着,来上一出人赃并获。
李昭德都不知道,是不是该说他们这叫无知者无畏了。
但一想到他们若真干出了这样的举动,将这等荒谬绝伦的造假消息送到洛阳,朝堂上会引发何种热议,又将会在朝臣之中引发何种反应,李昭德又觉,自己还是不该嫌弃他们愚蠢,而应当说,他们真是再好不过的“盟友”。
“去取纸笔来,我给六郎回一封信。”李昭德的眼神中是毫不掩饰的激动。
随侍在旁的仆从当即为他研墨。
可当纸笔具备,即将提笔写下这封回信,提醒长安那头切勿将人放跑的时候,李昭德又忽然顿住了笔尖,放任乌墨在纸上氤氲开了一抹痕迹。
仆从随即就见,李昭德擡起了笔,将那张写坏了的纸丢在了一边。
“不对……”
他皱着眉头,脸上闪过了一缕思量之色:“这样不对。”
在武承嗣等人采购的东西中有硫磺,在圣神皇帝的那支火枪队开火后,也能闻到硫磺味。若是直接将人抓获,他们也完全可以说,他们只是在为圣神皇帝采购东西,而不是对太庙图谋不轨。
到时候,岂不是还能让人轻松为他们脱罪?
那也达不到他们想要借此从武家宗亲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的计划。
与其如此……既然武承嗣等人想要行此等剑走偏锋之道,以促成武周太庙的建立,那他们又为什么不能再大胆一点呢?
比如说——
比起直接放任长安城中的局势发展,让武承嗣等人直接被抓获在宫门之外,还不如帮他们一把,让这把他们极有可能想要点燃在太庙之中的火,被顺利地引燃。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赃并获!
届时李唐太庙被烧毁了一部分,也正能让朝堂之上依然心念大唐的朝臣更觉愤慨。就算不能借此直接将圣神皇帝给拉下台去,也怎么都能在这当中埋下一根要命的毒刺吧?
那就让他们先烧好了。
这一把火,可未必是在拉下大唐的颜面,而是不破不立!
李昭德想通了这些,当即运笔如飞地写出了另外的一封回信。
为了确保这出大事的发展能够如他所愿,尤其是不能让武承嗣等人逃脱惩处,他甚至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该当寻找一个机会,拿下一个回返关中公办的职务。
这应当还是有些机会的……
想来那位皇帝陛下应该也觉得,像是他这等此前出言无状的人,还是直接离开洛阳为好,却不会想到,等他再回来的时候,会带来这样的一出惊喜。
……
身在长安的武承嗣等人还对其一无所知。
他们自觉小心地搜集完毕了用于点火助燃的种种物事,又将从他们暂住之处前往太庙的路线又往复走了数遍。
所幸,长安的宵禁比起数年前,那可真是松懈了不止一星半点,让他们在往来探路巡查之中,已算是将该当如何行事给摸了清楚。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都在相助于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借此立下大功,从此富贵无极,这长安城中竟是接连的两日阴天,还是无风的阴天。
当夜幕降临之时,本应当空的一轮皓月,已完全被阴云所笼罩。
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带上了随同一道引火的下属,按照他们此前在里坊边角预留出的路,小心地越过了院墙,在避开了这一带的巡逻后,小心地朝着皇城摸去。
却并未留意到,在他们有此举动的同时,在他们相邻的院落中正住着监视他们举动的人,直接尾随在了他们的身后,又专门分出了一人前去报信。
这些人若要在他们得手之前便做出阻拦,恐怕也并非难事,但他们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还有意引开了附近的报时戍守之人。
武承嗣这边,就只觉他们的一切行动,都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
今夜的正式动手,让他的心跳比起前几日踩点的时候不知要快上多少倍,甚至让他有些担心,自己会因短暂的手脚失控,直接从院墙上摔跌下来,发出什么会让人察觉端倪的动静。
但他最终还是站在了太庙之前。
长安禁宫先是因唐和帝的病情,被搬迁到了蓬莱宫内,后被遣散了一批宫人,现在又因圣神皇帝在神都即位,又调走了大量的人手,变得更加冷清了。
而位处于禁宫一角的太庙,也就更是只有零星的灯盏还亮着,昭示着其中还有少数戍守之人。可乍一眼看去,已是好一派香火寥落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老天赐予他们的最佳点火时机。
“快!”他压低了声音提醒道,“将引火的东西都藏在帘帐之下,让火势扩大的时候,将这些东西尽量烧个干净。”
那些留守此地的,也早被他们打晕了,就当他们是因玩忽职守而错过了火情就好。
至于他们这些人,自然是要在火起之时就尽快撤离。
不知是不是想到自己的前景便格外激动,武懿宗在碰燃火石的时候,还接连地两次手抖,险些没能将自己这个角落的火给点起来。
但他一看到距离最近的一个方向已燃起了火苗,当即深吸了一口气点着了火。
硫磺粉迅速地冒出了火星,发出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又快速地将其传递到了火绒之上。
武懿宗匆匆后撤,就见那覆压在上头的庙帘,已被骤然上窜的火舌给直接从头舔舐到了尾。
得手了!他这边也得手了。
他赶紧凭借着先前约定的情况赶到了集合的位置,便听到了武承嗣的下一句指令:“我们走!”
皇城失火的动静太大,就算再如何守备松懈,恐怕也会很快招来巡卫士卒的查探。
他们没有这个机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回到他们先前落脚的地方。
但他们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可去。
唐和帝在世之时,便给当今太子敕封为镇国安定公主,也在这长安城中开始修建镇国公主府,选址正在太庙隔壁的崇仁坊,也是此前长孙无忌的住处。
这座公主府只完工了一半,便已空置了下来,因武清月已搬入洛阳东宫之内,怕是没有了重新被启用的机会。
太子显然也并不太在意,自己在此地还有这样的一座私宅,便没有留下人手在此地,却也恰恰让这里,成了他们可以暂时躲藏的地方。
留守长安的士卒没有这个胆子搜索镇国公主府,很有可能也想不到,他们这些人会选择躲藏在这个近在咫尺的地方,以便观望事态的随后发展。
等到搜捕往外扩散的时候,他们再逃回住处不迟。
可武懿宗刚刚迈出他们从里面打开的宫墙小门,意图窜进邻近街坊的时候,他竟看见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支支火把点燃在他的面前,形成了一道对他而言不可逾越的天堑。
那些手持火把的,正是装束精良的皇城守军。
而在他的背后,已是大火熊熊的李唐太庙。
……
“天下何曾有过这等荒唐之事!若是陛下不愿敕封李姓子弟为王为公,奉行二王三恪之道,那也合该善待李唐宗庙。”
“昔年汉光武帝刘秀登基之时,因他已出前汉君王五服,为使登基名正言顺,便既有世庙,又有尊奉前朝的高庙,今日陛下虽不是此等情况,但也合该给世人看看,您既为天子,便有容人之量,不至于介怀此物。”
武曌朝着下方诸人看去,只见武承嗣等人大约是在从长安被送回洛阳的途中遭到了不少苛待,看起来个个精神不济脸色发白,却好像还浑然不觉自己末路将至,朝着她投来了一道道求救的目光。
至于这开口说话之人,乃是前阵子因造船使职务干得漂亮被调入工部的郑仁恺。
此人此刻满脸愤慨之色,倒也不是胡乱假装出来的,哪怕意识到了他所说的话多有僭越,也依然不管不顾地说了下去。
“我岳丈生前无愧于社稷,死后得以配享太庙,却被这一把火烧掉了他的配享牌位和祭祀,算是什么道理!”
“若是人人都能对前朝的明君与直臣这般苛待,陛下要以何来让天下人信服。”
郑仁恺的夫人,正是房玄龄的女儿,换句话说,他在此地的发难,比其他朝臣都要有理有据得多。
他是真因为那把火烧到他们家的头上了。
相比于先前往洛阳走了一趟,又“恰巧”调来了皇城守军的李昭德,自然还是由郑仁恺来做这个发难之人为好。
大约也因为,荥阳郑氏并未牵扯进此前的李唐宗室谋逆之中,反而还有郑夫人出仕于圣神皇帝手下,让他更有了几分说话的底气。
郑仁恺那张年迈的脸上浓眉高竖:“陛下可知道,长安守军在将这些人拿下的时候,他们说的什么?他们说自己此举是出自您的授意!可难道要立武周天子七庙,就非要做此等破而后立之举吗?”
他仰头朝着前方的皇帝望去,希望能从她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可奇怪的是,面对这样的质疑,面对她的晚辈行此无状之举的表现,圣神皇帝陛下竟没有任何一点恼怒之色,反而依旧在以一种从容的姿态,端详着下方众人的表现。
见朝臣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身上,她这才徐徐开口:“你刚才说,我立武周天子七庙,需要行破而后立之举?”
“不错。”
“可我何时说过,我要立天子七庙了!”
垂落在她面前的旈冕甚至没因她这发话而摇晃,她说出口的下一句话,却依然在这朝堂之上掷地有声。
“可笑,武周基业自朕而始,何来太庙!”
武承嗣惊愕地擡头往上看去,只觉那句“何来太庙”,简直像是一巴掌毫不留情地甩在了他的脸上。
在场众人也没有一个会怀疑,她是事败之后给自己突然找出来的借口。
在那位杀伐果断的天子身上,既连想要从天后变成天子,都可以这般轻易地说出口,又为何不敢承认,自己想要尽快建立太庙,以图江山基业稳固。
在她端坐高堂字字笃定的声音里,只剩下了一种信号——
她是真的不想立太庙。
她也有这个底气,在今日领袖天下之时,将武士彟所给她的东西完全撇开在一旁。
那便绝无可能,是她让武承嗣等人去做这件事的。
这话中的冷酷意思,更是让武承嗣等人旋即想到了一个更可怕的事实。
她不是暂时不立,而是不打算立庙。
那么既已不尊她的父亲、祖父为太上皇,也就不会以多么正式的方式承认他们这些晚辈。
现在他们犯了这样天大的错误,她也就根本没有一点必要去为他们脱罪!
或许他并不是看错了,而是真的在被押解进来的时候,看到太子殿下以一种看死人的目光在看向他们。
也难怪……难怪皇帝陛下没有任何一点愤慨之色。
这武周王朝自她开始,不必往上追溯,那他们这些人,和她根本全无联系,生死只在一句话之间罢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明知他在此时该当做个闭嘴旁听之人,起码也得等到天子准允再来为自己脱罪,他也忍不住高呼出声:“可若无太庙先贤,何来陛下!若无太庙,武周朝臣又该当配享何处!”
“那么是他们从坟墓里蹦出来,助力于今日的天下太平?”武曌几乎没有一点犹豫地开口怒斥,仿佛在她口中提及的“他们”,所指代的根本不是她的父亲和祖父,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也仿佛,当年在万年宫中,她也从来没有为过世的武士彟求一个追封。
她甚至根本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停留的意思,就已转向了后面的那个位置。“至于配享?也不看看,前朝臣子何曾将配享视为唯一要争取的荣耀了?前朝有凌烟阁,我大周自然也能有万象宫,将朝臣之功表彰于碑铭石刻之上,此事早已被交托给将作监来办,还用得着你们来操心?”
“来人!”
刑部和大理寺官员当即在陛下的示意中出列。
武曌冷声开口:“此三人妄行纵火之举,擅闯宵禁宫禁,该以何罪论处,不必轻饶!”
这话一出,武懿宗的脸色一瞬间惨淡得再无一点血色。
擅闯宵禁或许还好说,但擅闯宫禁,却是可以用谋逆罪名论处的。若要不必轻饶,那只有死路一条!
他怎么都没料到,他原本想要借此在陛下面前出头,却会落到这样一个下场。
但他更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出声辩驳,他又听见了另外的一句话,自皇帝陛下的口中说了出来:“凭借此三人的本事,走不到点火这一步。”
“将李昭德也一并拿下!朕倒是很想知道——”
李昭德瞪大了眼睛。
“你这抓个人赃并获,到底是如何这么凑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