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诗会的最终排名一出来,一楼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这七十多人中除了周北驰,皆是陵州人,也就是说这么陵州才俊被一个外人压在身下。
更离谱的是周北驰来自安州宣威,安州可是边境,宣威更是抵御外敌的第一线战场,那里的家族子弟是出了名的喜武厌文,整个安州都没有几个扬名大康的才子。
他们输给安州人,实在是给陵州丢脸,这要让外人知道,恐怕会被人耻笑很久,这让这群骄傲的家族子弟如何受得了?
更离谱的是,诗会前三名只有一个出身陵州世家,但是个小娘子,这让陵州郎君们更加无地自容。
偏偏这个排名是章丰钊决定的,他们根本不敢有异议,这帮养尊处优的郎君们还是头一次这么憋屈。
他们本来是冲着扬名来的,结果名没扬成,反而被人打脸,等诗会的消息传开,陵州才俊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饭后茶谈。
一想到这儿,众人看周北驰的目光愈发不善,恨不能把他生吞活剥。
周北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他也没想到能夺得诗魁,看来陵州才名比安州强,但也强不了多少,真正的才俊还是得看中原各州。
钱四郎走到周北驰面前,笑道:“恭喜周郎君夺得诗魁,还请在墙上留下墨宝。”
周北驰没有拒绝,他站起身随意走到一面墙前,拿起毛笔将自己方才夺魁的诗写在墙上,同时在右下角留下自己的名字和时间,最后盖上他的私印。
众人看着周北驰作的诗,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不得不承认,这首诗确实作得很好,比他们技高一筹。
钱四郎取出两份名贴给周北驰和周二郎,道:“诗会前三名皆可见章翁一面,两位可以寻一时间去谨王府拜访章翁。”
两人皆收下了名贴。
其他人看向两人的目光满是羡慕,他们来参加诗会便是为了见章丰钊,结果不仅目的没达到,还成了别人的垫脚石,就很难受。
到了现在,诗会便已经结束。
钱四郎扬声道:“诗会到此结束。不过凤栖楼不会关闭,接下来的十日,众位郎君们可以邀人来此吟诗作对,谈论古今。”
费了那么多功夫建造凤栖楼,当然不会举办一次诗会便不再用,邀请这些才俊到凤栖楼相聚,便是为了加重凤栖楼的文化气息。
相比人员混杂的酒楼茶馆,清幽文雅的凤栖楼显然更和读书人的心意。
因此听到这话,郎君们都没有拒绝。
与此同时,小福子来到二楼,站在纱帘后道:“方才霍五娘子得了第一关的头名,王爷有奖励给霍五娘子,请五娘子随奴才上三楼。”
听到这话,本来要离开的众位小娘子皆看向霍五娘子,霍五娘子还未出阁,按理说不应该单独去见外男,但霍五娘子有些特殊,很多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声,没人会觉得谨王会饥不择食选个命格不好的女子。
因此在霍五娘子随着小福子离开后,其他小娘子并未多想什么,各自结伴下楼,从后门离开了凤栖楼。
章丰钊等人在诗会结束后便离开了凤栖楼,三楼只剩下云煦泽一人。
霍五娘子带着面纱走上三楼,见只有云煦泽一人,并没有惊讶,见礼道:“小女子拜见王爷。”
“免礼。”
云煦泽没有直接提文章的事,道:“五娘子得了飞花令的头名,可有想要的奖励?”
霍五娘子没有回答,反问道:“王爷可看到小女子写的文章?”
云煦泽点头:“本王看了。不过在比之前,本王有件事很好奇,还请五娘子解惑。”
“王爷请说。”
“你是如何让那三家闹鬼却不被发现的?”
霍五娘子眸光微闪,明亮的眼睛看向云煦泽:“王爷为何觉得是小女子所为?应该没有女子会故意毁坏自己的名声吧?”
云煦泽微微笑道:“五娘子并非寻常女子,你心怀大志,嫁人对你来说是负担,你应该不想被困在后宅,日复一日地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霍五娘子抿嘴:“王爷竟比阿爷还要了解小女子。”
后世的职业女性都是这种想法,云煦泽虽然没接触过,但在网上看过不少,自然能猜到霍五娘子的心思。
“五娘子现在可以为本王解惑了吧?”
霍五娘子道:“阿爷为小女子定的第一门亲事是王二郎,但小女子早就听说过王二郎的名声,他不学无术,整日流连女色,小女子怎么可能嫁给这种废物。”
“小女子偶然得知王二郎房里有个通房女婢有了身孕,但那时我们已经定亲,他怕触怒阿爷,便用药让那女婢落了胎,但药用得太猛损了女婢的身子,她今后再也无法有孕。”
“那女婢恨极了王二郎,也恨即将嫁入王家的我,小女子便派人私下接触她,只是交给她一个装神弄鬼的法子,那女婢便让王家闹了一月的鬼。”
云煦泽问道:“怎么装神弄鬼?”
霍五娘子道:“很简单,只需要一根蜡烛和一个纸人,在房外选一个合适的距离,然后再在房间的窗户上弄出一个小孔,稍微操作一番便能制造出一个鬼影。”
这不就是小孔成像原理吗?
云煦泽脸色有些怪异:“你如何知道的这个法子?”
“幼时无聊玩蜡烛,偶然发现的。”
云煦泽:“”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能发现小孔成像并注意到,还能利用起来,这位霍五娘子真是个人才。
霍五娘子继续道:“第二门亲事也是用得同样的办法。”
她顿了下,眼中闪过一丝讽刺:“那些郎君把房里的女子当做逗趣的玩物,也莫怪女子把他们当猴耍。”
“不过第三门亲事并非我所为,这家人本不想和我结亲,只是被阿爷威逼只能答应下来,但他们并不甘心,便自己弄出闹鬼一事,第二日便迫不及待地退了亲。”
云煦泽有些无语:“你阿爷的眼光很有问题啊。”
三门亲事,没有一个靠谱的。
霍五娘子神色淡淡:“男子都不是如此吗?”
话音刚落,她才意识到云煦泽也是男的,找补道:“王爷年幼,还不算男子。”
云煦泽脸色一黑:“不用说了,本王明白你的意思。”
这位霍五娘子很明显有点厌男。
“五娘子想要为本王做事?”
霍五娘子点头:“请王爷给小女子一个机会。”
云煦泽道:“五娘子应该知道古往今来,就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而且本王手下人才济济,五娘子能为本王做什么?”
霍五娘子反驳道:“王爷说错了,一直以来都有女子为国效力,远得不提,大康当初能建国,长公主的功劳不可忽视。”
“至于小女子能为王爷做什么,还是那句话,女子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小女子可以帮王爷管理她们。”
云煦泽笑了:“五娘子这是想在王府组建一个女子官署吗?五娘子方才举的例子虽然有,但都是在战乱之时,和平时代可没有女子为官的例子。”
霍五娘子垂眸:“王爷这是拒绝小女子?”
云煦泽没明说,只是道:“与其找本王,五娘子为霍家做事不是更容易些?”
霍五娘子如今这名声估计是嫁不出去了,要么一辈子不嫁,要么招婿,而不外嫁的女子应该有资格插手一些家族事务。
霍五娘子淡声道:“王爷以为小女子没尝试过?但阿爷一心认为女子就该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该抛头露面,连旁支庶子都能在家族得到一份差事,我却只能困在后宅。”
云煦泽哑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这确实是很多人的想法。
“连你阿爷都不愿意给你机会,霍五娘子为何觉得本王会给你机会?”
“小女子很早就来了高平,听说了很多王爷的事迹。王爷和旁人不同,您似乎并不认为女子天生该是男子的附庸,您建了公厨,特意雇佣工匠的家眷当厨娘,让她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盐场招募工人不限男女,应该也是王爷下的命令,说明您也相信女子能做到很多事,并不比男子差。”
霍五娘子语气坚定道:“若是有人愿意给小女子一展才华的机会,这个人只可能是王爷。”
云煦泽轻轻叹气:“霍五娘子,你可真会给本王戴高帽。”
霍五娘子皱眉:“小女子句句肺腑,并无夸张之言。”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云煦泽沉吟一会儿,道:“霍五娘子,本王相信女子不比男子差,也知道女子的不易,但无法给你任何承诺,因为像你这样的女子太少太少了,只你一人改变不了什么。”
“王爷还是要拒绝小女子?”
云煦泽道:“不出意外的话,本王接下来会做一件事,届时本王会邀请霍五娘子,应该可以满足五娘子想做事的想法。”
霍五娘子问:“何时?”
“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具体实施应该会在几个月后。”
霍五娘子没再多问,道:“小女子等王爷相召。”
不论云煦泽是不是在骗她,她都只能选择相信云煦泽。
不过霍五娘子更愿意相信云煦泽没在骗她,要不然他没必要见她。
云煦泽看了眼小福子。
小福子从袖中取出一份名贴递给霍五娘子。
云煦泽道:“五娘子出身霍家,应该不缺什么,有了这份名贴,五娘子今后若有事,可以直接来王府见本王。”
这份名贴和之前的奖励不同,前三名的名贴是以章丰钊的名义给的。
霍五娘子收下名贴:“小女子告退。”
等她离开,云煦泽叹气:“这位霍五娘子当真是个骄傲的人。”
骄傲得不屑隐藏。
她有以女子之身为官的野心,这种事并无先例,甚至称得上离经叛道,她完全可以暂且隐藏自己的野心,先得到帮王府做事的机会,但霍五娘子并没有这么做,从始至终她都没有隐藏自己的野心。
不愧是世家贵女!
小福子方才听了他们说话的全程,脑子有些迷糊:“王爷,霍五娘子想当官?”
“不错。”
“这怎么可能?”
云煦泽单手撑着脑袋,故意问道:“如何不可能?”
小福子理所当然道:“自古以来便没有女子为官,女子怎么能当官呢!”
云煦泽听到这话,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女子不能为官,就跟寻常百姓怎么能当官一个道理。
因为这是属于某些人的既定利益,所以其他人不能染指。
云煦泽站起身,目光幽深道:“在高平,一切皆有可能。”
凤栖楼外,程允让等得都快睡着了,他才学一般,没有参加诗会自取其辱,但他想见谨王,只能在门外等着。
但一直等到诗会结束,其他人都离开了,也没见云煦泽出现,可王府的马车还停在街边,说明云煦泽还没离开,程允让只能继续等。
就在他怀疑云煦泽坐其他马车离开时,云煦泽终于出现了。
程允让心里松了口气,连忙快走几步走到云煦泽面前:“在下程允让拜见王爷。”
云煦泽根本没理他,径直走向马车。
程允让脸色一变,想要靠近云煦泽,却被亲兵挡住。
程允让无奈,只能扬声道:“王爷,在下有要事禀报,您可能被小人蒙蔽了。”
云煦泽上了马车,淡淡道:“聒噪!”
听到这话,亲兵用力撕下程允让的衣服,堵住他的嘴,让他说不出一个字。
等王府车架离开,亲兵才放开程允让,快步跟上马车护卫在其左右。
等亲兵离开,程允让的几个友人才小心翼翼地走过来,取下他嘴里的布条:“二郎,我们还是回合昌郡吧,高平是谨王的地盘,他根本不给我们面子。”
“谨王!”
注意到周围那些或打量或嘲笑的目光,程允让恨得牙痒痒,云煦泽连续落了他两次面子,这一次更是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
程允让本来就心胸狭隘,经此一事,云煦泽已经越过程允晨,成为程允让最恨的人。
但他还算有理智,知道在高平做不了什么,他咬牙道:“走,我们离开高平。”
几个友人松口气,总算不折腾了。
回到王府,云煦泽便去找章丰钊,他要和章丰钊商量办学的事。
而小福子则去调查金旭尧,这也是云煦泽没有立刻见金旭尧的原因,他要先调查清楚金旭尧是什么人。
见许峻齐没在,云煦泽就知道他还没回王府,正好不用支开他。
“先生,今日有人给本王提议办学,教化百姓,您觉得如何?”
章丰钊听言眯了眯眼睛,道:“王爷可知书院最重要的是什么?”
云煦泽道:“书籍和教书先生。”
“错,”章丰钊道:“书院最重要的是学生,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藏书,家族子弟不需要去书院读书,王爷办学应该是想让普通百姓有书读吧?”
云煦泽点头。
章丰钊道:“云煦泽本意是好的,但百姓愿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读书呢?”
“高平这么多百姓,识字的寥寥无几,连告示都看不懂,如今有识字的机会,他们会不愿意?”
章丰钊叹口气:“王爷可知在太学创立之初,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还是皇上下旨太学毕业的学生可为郎官,才渐渐得到世家认可。”
“百姓识不识字都不影响他们种地,但送孩子去读书,会让家里少个干活的人,有可能耽误他们挣钱,王爷觉得在赚钱和读书之间,百姓会如何取舍?”
云煦泽哑然。
章丰钊道:“百姓见识短浅,他们想不到太远的事,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王爷若想让百姓心甘情愿送孩子读书,需要让他们觉得读书有好处,这个好处必须大到让他们甘愿家里少个人干活,也要送孩子去读书。”
云煦泽突然想到后世有些穷苦地方的人,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学,因为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无数的寒门贵子告诉他们这是可能的。
甚至不提现代,在科举时代,寻常百姓宁可缩衣短食,也要送孩子读书,是因为书读得好可以当官,他们有盼头。
可现在呢?
大康大大小小的官职都被各个家族掌控,寻常百姓连个小吏都当不了,这种时候,他们读书有什么用?
云煦泽陷入沉思,现如今的大康就是皇室和世家共治天下,他改变不了这一现状,也不可能大刀阔斧地进行科举改革,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
可不能当官,云煦泽该用什么理由让百姓愿意读书?
云煦泽渐渐有了注意。
因为他想起了后世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有个特别好的待遇——包分配。
云煦泽就不止一次羡慕那时候的大学生,不用自己费心投简历找工作,国家直接帮忙解决。
云煦泽打算借鉴这个办法,凡是能从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都由王府负责分配工作。
有云煦泽这几个月积累的名声,百姓们应该会愿意把孩子送到书院。
因为不论是工匠的待遇,还是盐场工人的待遇,都让百姓们知道只要能为谨王做事,吃喝就不用愁了,工钱还不低。
云煦泽心里打定主意,便把这个想法告诉章丰钊。
章丰钊摸摸胡须,点头道:“王爷这个想法不错,应该可以一试。”
这时候云煦泽掌控高平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他拥有试错的机会,没有人会站出来质疑他。
章丰钊问道:“办学需要的书籍还好说,王爷打算去哪里找教书先生?”
云煦泽笑道:“本王既然承诺帮从书院毕业的学生安排工作,那书院便和太学大不相同,学生不需要学习太多知识,什么琴棋书画,吟诗作对,他们统统不用学,他们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识字,二是确定自己今后想做什么,然后专门去学习那项技能,等达到毕业要求,便可以申请毕业。”
他已经想开了,因为世界背景不同,云煦泽不可能在这时候实行科举制度,而且家族子弟的学识远超寻常百姓,寻常百姓和他们比没有任何优势。
如此一来,还不如另辟蹊径,办一所职业书院,有针对性地培养云煦泽需要的人才。
这些人既有能力,又对云煦泽忠心,他用起来也放心。
章丰钊听到这话,便明白这会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书院,但用来试水要合适不过,因为各大家族肯定看不上这种教学模式,他们看不上就不会重视。
那云煦泽想要在高平办学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章丰钊看向云煦泽:“王爷总是能想到很多有意思的想法,老夫很期待看到书院开始招生的那一刻。”
“希望不会让先生失望。”
小福子已经调查完金旭尧,如云煦泽猜得那样,金旭尧确实出身寒门,他父母一心想要他重振家族荣耀,什么粗活都不让他做,只让他一心读书。
金旭尧向合昌郡的几个县令自荐过很多次,想给他们当幕僚,幕僚并无品级,算是官员自己雇佣的助手,但他还是被拒绝了,人家更愿意用自己人。
云煦泽了解完他的情况,知道金旭尧现在处于怀才不遇的时候。
在这种看重门第的时代,金旭尧这样的人其实不少,寒门子弟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确实挺尴尬的。
云煦泽没有多等,见金旭尧的身份没有问题。便让人带金旭尧来见他。
半个时辰后
云煦泽处理完今日的公文,金旭尧才到,他家境不好,没钱住城里的客栈,都是在城外百姓家里借住,亲兵找他费了一些时间。
金旭尧穿着得体的常服,虽然落魄但他身板挺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精神还不错,被拒绝这么多次还能振作,这是个很有毅力的人。
云煦泽道:“本王看了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你为何会想到办学,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金旭尧心里泛起一丝波动,他不怕被人问,就怕对方连问都懒得问。
他整理思绪,道:“回王爷,自古以来,寻常百姓就没有读书的权利,各大家族心照不宣地封锁知识向底层人传播,王爷办学势必会让各大家族不满。”
“但高平不同于其他地方,高平是王爷的封地,在这里,其他家族插不上手,高平本地家族不敢反抗王爷。”
“从皇上创立太学便可看出皇上有意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但并未成功,太学终究还是被各大家族子弟垄断,但多了一项考核的步骤,这已经是很好的改变。”
“高平不同于洛京,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家族敢和王爷抗衡,王爷能做得会比皇上还要多。”
云煦泽听着金旭尧侃侃而谈,道:“大康不只有本王一个藩王,其他藩王在封地同样说一不二,他们为何没有办学?”
要知道太学已经办了二十多年,但至今仍然只有一个太学,没有一个地方书院。
金旭尧正色道:“王爷说错了,真正在封地说一不二的只有王爷一人。其他藩王有的还没有站稳脚跟,有的向地方家族妥协,把军政大权交了出去,一心享乐,即便做得最好的也只是和地方家族共同管理封地,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受到封地家族掣肘。”
凡事有利有弊,高平地处偏僻,贫瘠困苦,所以这里的家族势力并不强,哪怕是三大家族在陵州都排不上号,更别提在整个大康了,云煦泽这才能在数月内掌控高平。
云煦泽又问:“你说父皇有心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那以父皇的强势为何只办了一所太学,却没有在各州办学?”
金旭尧道:“圣心难测,在下只是有些猜测。”
“说说看。”
“皇上应该察觉到了太学的缺陷,只有才名远扬,博学多才的才俊才能入太学,而这等人通常都出自各大家族,如此一来太学还是世家的掌中之物,即便在各州建立太学一样的书院,结果也不会有变化,还是会被各大家族垄断。”
云煦泽皱眉:“那你为何还建议本王办学?”
金旭尧正色道:“在下建议王爷办的并非像太学一般的书院,而是蒙学。”
“蒙学?”
“蒙学教导孩童识字明礼,这才是打破各大家族垄断的根本之法。”
凡事从娃娃抓起。
金旭尧把重点放在蒙学上,确实是很好的突破点,寻常百姓和家族子弟的区别就是学习条件。
创办蒙学,便意味着给予普通百姓学习条件,哪怕比不得家族子弟,但只要启蒙便能明智,这么多百姓总能出几个媲美家族子弟的人才。
更何况,即便出不了什么人才,能增加高平百姓的识字率也是极好的。
与此同时,云煦泽也明白了金旭尧为何说只有他能办学。
因为比起他想办的职业书院,金旭尧提议的蒙学才是在挖各大家族的根基,世家肯定不会同意,只有彻底掌控高平的云煦泽才能强制推行。
云煦泽揉揉额头:“高平有五县数十个村庄,既然要启蒙孩童,蒙学的数量不能少,哪怕每个蒙学只有一个教书先生,本王去哪儿找这么多的教书先生?”
金旭尧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王爷,蒙学的教书先生不需要有多大学问,只要熟读启蒙书籍便可,相对来说,启蒙书籍更重要,因为每个孩童都要有一份启蒙书籍。”
他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得烧钱。
大康主要的启蒙书籍有两本,分别是《千字文》和《蒙求》。
听着不多,也就两本而已。
但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麻纸也不是寻常百姓用得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康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只能靠人工抄书,读书人的抄书费用可不便宜。
真要给每个孩童配一套启蒙书籍,云煦泽肯定得大出血。
云煦泽倒是不介意出钱,但他不想花没必要的钱,在他看来,如果使用印刷术,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研究成功的,他道:“蒙学的事暂时不急,即便是本王,也不可能什么征兆都没有,便在高平推行蒙学。”
金旭尧听言有些失望。
“不过,办学的事可以考虑,本王打算在高平城建一个书院,这个书院不教四书五经,只培养一些高平需要的人才,比如工匠,大夫,农夫等等。”
金旭尧大概听懂了,疑惑道:“农夫也需要培养?”
云煦泽道:“本王需要的是熟读各种农书,能够改良粮食种子的农夫。”
金旭尧愕然:“改良粮种?这恐怕要花费很长时间吧。”
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管需要多久,总要有人去做,司农寺不也专门研究粮种的公署吗?只要能改良粮种,到时候造福的会是大康所有的百姓。”
“但王爷,改良粮种需要肥沃的土地不停实验吧,高平似乎不合适。”
高平就和肥沃两个人不沾边。
云煦泽道:“此事你不用管,本王自有分寸。”
听到这话,金旭尧没再问,只是顺着云煦泽的思路道:“既然是培养高平需要的人才,那收的学生年龄便要有限制,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些入学考试,不需要识字,只要懂一些基础即可。”
金旭尧显然是个做实事的人,他已经在完善书院规则。
云煦泽颔首:“办学的事由你提出,书院的一切事宜也交给你负责,可有信心?”
金旭尧愣了下,连忙道:“在下有信心。”
他自荐了这么次,没想到那些县城的县令都嫌弃他出身太低,反而是高高在上。谨王不嫌弃他的出身,愿意用他。
金旭尧感激道:“在下定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认真做事便好。”
因为启蒙书籍的事,云煦泽吩咐小福子去找几个雕刻印章的老手到王府,顿了下,又道:“再查查高平城有几家造纸的工坊。”
麻纸的质感不好,而且造价不算廉价,不适合普及,还是竹纸更适合些,因为多峰山最不缺的就是竹子,原材料随处可见。
但大康并没有竹纸,云煦泽需要人把竹纸研究出来,他前世在某站看到过竹纸的制作过程,大致过程不算难,看起来仿佛是有手就会,但云煦泽知道这得经过不断尝试才能把握好那个度。
云煦泽当然不可能自己亲自动手,他也没有那些造纸的熟练,术业有专攻,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
托九年义务教育的福,云煦泽虽然毕业多年,但他还是记得印刷术有两种,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这两者的区别通俗点说,就是一个死板,一个灵活。
就像云煦泽这次需要印的两本启蒙书籍,用雕版印刷术正合适,因为内容固定。
但如果是印报纸,那肯定是活字印刷术合适,因为每期的报纸内容肯定不同,排版不一样,字迹大小也不同。
不过这两种印刷术异曲同工,都是先雕刻好需要的字版,而这和印章又很相似,所以云煦泽才会让小福子去找雕刻印章的老师傅。
很多东西都不会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有发展过程,之所以这其中经历了数百年,不过是没有人想到那一点罢了。
字版用木头就可以,在雕刻印章的老师傅来之前,云煦泽便让人准备好木板,并且让人裁成书籍纸张大小。
等小福子把人带来时,云煦泽已经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几个老师傅最小的都已经四旬,这种手艺人一般都是越老经验越丰富。
几人第一次见贵人,都有些紧张,见礼后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云煦泽温声道:“今日本王寻你们来是希望你们帮本王一个忙。”
让人把《千字文》放在他们面前,随意翻开一页,道:“几位都是雕刻印章的老师傅,相信手艺都很熟练,本王需要你们把书上的这页字按照印章的刻法刻在木头上,每个字要大小相等,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相同,可能做到?”
几人对视一眼,谨慎道:“小人可以试一试。”
“尽管尝试,哪怕失败了也无妨。”
听到这话,几人心里放轻松了一些,随后在云煦泽给他们准备好的座位上开始雕刻。
他们随身带着自己用惯的雕刻工具,一进入状态,便开始专注地雕刻。
云煦泽带着小福子远离,免得打扰到他们。
小福子道:“王爷,奴才打听过了,高平城内有十数家造纸工坊,基本上都是各家族开的,工坊造的纸会优先供给家族,因为有家族在背后支持,并没有经营不善的情况。”
云煦泽本想收购一家造纸工坊来研究竹纸,但纸这种东西不是普通人能用的,同理,造纸工坊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开的,背后都有家族在支持。
如此一来,云煦泽就没办法收购了,他吩咐道:“派人去找单鸿晖,让他开一家造纸工坊,不管花费多少银子,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多雇佣几个手艺熟练的老师傅,本王有大用,让他尽快办好。”
“诺。”
“等等,”在小福子离开前,云煦泽叫住他,道:“造纸工坊开在寿安坊,让单鸿晖不用费心在城里找地方了。”
竹纸的制作工艺肯定得保密,工坊建在寿安坊更有助于保密。
寿安坊的护卫一直很严密,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巡逻,没有人可以在不惊动亲兵的情况下潜入寿安坊。
小福子领命离开,几个老师傅还在雕刻,云煦泽不知他们何时造成,便回书房看书。
过了不知多久,下人来报:“王爷,他们已经雕刻完了。”
云煦泽马上站起身,快步回到小院,拿起几块字版看了看,心里忍不住惊叹:“不愧是老师傅,这雕得太漂亮了。”
既整齐又好看。
“取纸墨来。”
下人听言连忙把纸墨放在云煦泽面前。
云煦泽将其中一块字版沾上一层墨,因为操作不熟练,他的手指也沾上了墨点,但云煦泽并没在意,让人把一张纸铺平,他把沾了墨的字版用力印在之上。
静静等了一会儿,云煦泽才把字版拿起来,看向白纸,他笑了:“哈哈哈很好。”
虽然这次印刷效果并不算多好,有些地方没对准,字只印上了半个,而且墨并没有均匀,导致有些字清晰,有些字模糊。
但除去这些缺点,这次印刷其实是成功了,因为他成功印刷了一页《千字文》,抄书需要读书人,但印刷只要细心,手法熟练即可。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印刷出数千本《千字文》,这样的优势是人工怎么也比不上的。
云煦泽又试了其他几个字版,效果都还不错,即便有失误也是因为他手法不熟练,和字版没有关系。
云煦泽满意地笑笑,道:“几位家中应该有《千字文》和《蒙求》这两本书吧?”
几人连忙点头。
“本王交给你们一个差事,你们就像今日这般,把这两本的每一页字全部雕刻在木头上,包括封面和尾页,木头由王府提供。只要能完成这个差事,你们每人可得十两银子当做报酬。”
云煦泽刚说完,便由下人端来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几个五两的银元宝:“这五两银子便是定金,剩下的等你们完成就会给你们。”
几人连忙保证:“小人定当尽力而为。”
雕刻印章这种活计和古董店有写相似,平时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就像云煦泽这单生意,便属于大买卖了。
云煦泽暂且给了他们每人一百张字版,若是不够可以再来要,正常来说以他们的手艺是够用的。
对于雕刻印刷术,云煦泽没想过保密,因为这种事只要明白原理,其实很容易仿制。
而且他弄出来雕版印刷术本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有雕版印刷术代替人工抄书,今后书籍的价格应该会有所下降
诗会结束后,外郡的人陆陆续续离开高平,也有不少人在高平逗留,他们很多都是之前没参加诗会,但对凤栖楼好奇的人,听说谨王来放凤栖楼,便呼朋唤友参观凤栖楼。
除了五楼不允许外人进外,剩下的四层任由人参观,如果他们在凤栖楼吟诗作对,会有小厮给他们上茶点,还会提供笔墨纸砚,但不会过多打扰,也不会多话。
比起其他地方的嘈杂,凤栖楼显然更能让读书人满意,唯一可惜的是,这里只会开放几日,并不会一直开门。
周晨家的二郎在次日就用名贴见了章丰钊,他希望章丰钊可以推荐他入太学。
周晨只是郡守,他只能举荐一人入太学,他已经自己的大儿子,周二郎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他才会来诗会。
周二郎是个很有分寸的人,得了推荐信后便告辞离开,并未多留,也没说要见云煦泽,避嫌得明明白白。
霍五娘子已经离开高平,两张名贴她都没用,她的要求只有云煦泽能满足,见不见章丰钊无所谓。
至于周北驰,他也没来,因为他不用着急,在宣威郡那边的答复到来前,周北驰会一直待在高平,他还住在王庄里,云煦泽也没提让他搬出去的事。
他得了诗魁,最近名声大噪,有不少陵州才俊不服气想要找他重新比一比,周北驰正躲在王庄不敢出来。
因为是章丰钊亲自选出来的,周北驰的诗魁含金量很高,这个消息已经在高平周边传开,估计最近一个月他都不得安生,陵州才俊是不会放过他的。
有周北驰力压陵州才俊这一噱头在,这次诗会引起的反应不小,同时凤栖楼的建造和装潢也被不少人提及。
云煦泽的目的达到,便任由周北驰继续在王庄住下去。
这日,云煦泽召集众人在议政殿议事,除了蒋晟阳几人,这次又多了两个人——程允晨和金旭尧。
金旭尧暂时被云煦泽任命为西曹属,充当程允晨的副手。
把两人介绍给众人,云煦泽道:“本王有意在高平建一个培养专门人才的书院,你们意下如何?”
听到“书院”两个字,众人都不敢大意,李浩成问道:“不知王爷所说的书院具体教什么?”
云煦泽道:“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比如清匠司和军器司的工匠还是太少了,今后肯定会扩招,但听两位主官说高平已经没有手艺好的工匠,如果书院能培养出合适的工匠,本王就不必派人劳师动众地到各县招人,直接等书院学生毕业即可。”
“诸子百家,各有各的用处,比起儒家,本王更看重墨家,农家和医家,等书院建成,主要会分为这三大课程,如果需要,可以从三大课程下再详细分出几个小课程。”
一听云煦泽在意的都是旁门左道,李浩成等人就没那么反对了。
“王爷,医家向来讲究师徒传承,他们怕是不会愿意到书院授课。”
云煦泽正色道:“师徒传承能救几个人?如果他们把医术传给更多人,能救的人也会更多,本王相信他们会深明大义。”
既然打算建书院,他就不允许有人敝扫自珍,如果他们不能深明大义,云煦泽会帮着他们深明大义。
听出云煦泽隐含的威胁意味,众人抽了抽嘴角,没多说什么。
蒋晟阳道:“书院能惠及整个高平,下官觉得该建。”
其他人纷纷附和:“下官附议。”
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人反对建书院。
云煦泽颔首:“那就从现在开始收集这三家的书籍,能买则买,买不到便抄录一份,你们家族中应该有这方面的藏书,可莫要吝啬,书院若是没有足够的教学书籍,难免会让人笑话。”
“诺。”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藏书阁,一般来说得交好之人,不会外借藏书,但云煦泽不是一般人,各大家族当然不能用一般的借口应付他。
云煦泽只是想抄录,没让他们献书已经很仁慈了。
云煦泽看向金旭尧:“旭尧,收集书籍一事由你负责。”
金旭尧起身:“诺。”
李浩成几人看了他一眼,心知他是云煦泽新得的人才,一来便能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显然很得云煦泽重用。
而另一个新得的人才程允晨也担任西曹掾这般的要职,同样是重用。
虽然两人初来乍到,但已经隐隐有资格和他们分庭抗礼,当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利益冲突。
蒋晟阳和祝云平仿佛感受不到其中的诡异气氛,他们最是淡定,不论什么风起云涌都影响不到他们。
说完书院的事,云煦泽问道:“你们可还有其他事要说?”
蒋晟阳起身道:“王爷,您给皇上的年礼可准备好了?再不送恐怕来不及了。”
其实现在时间也有些晚了,他早就提醒云煦泽,但云煦泽一点不着急,他再着急也没用。
云煦泽笑道:“晟阳别急,本王已经准备好,送礼的亲兵已经出发,快马加鞭赶路,肯定能在过年前送给父皇。”
这时间卡得实在太危险了。
蒋晟阳忍不住问道:“王爷送了什么?”
云煦泽看了眼小福子:“把香水拿出来给几个大人看看。”
香水便是云煦泽千挑万选给永昭帝的礼物,是让永昭帝用来赏赐后宫嫔妃的,他想着永昭帝要安抚那么多嫔妃,肯定很伤脑筋,香水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有蒸馏器在,提取香精并不麻烦,麻烦的是香水的比例配置,要做到香而不腻很重要。
清匠司的人实验了很多次,才能让云煦泽满意,如果不是冬天还开的花没有几种,云煦泽高低得给永昭帝送十几种香水。
给永昭帝送礼这件事,对云煦泽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夺嫡之心,他并不想过于讨好永昭帝,免得让那几位兄长误会。
但永昭帝是他父亲,逢年过节尽孝心是必须的,而且必须用心,要不然惹永昭帝不高兴,对云煦泽也不好。
他思来想去选中香水,就是因为他既能让永昭帝满意,也不会过于讨好永昭帝。
为了把握住这个度,不知道杀死了多少脑细胞。
这时,小福子取来香水,打开盖子,在蒋晟阳等人面前走了一圈。
这瓶是梅花香水,梅香总是给人一种温柔又清冽的感觉,闻起来很治愈。
高济才多闻了两下:“这是什么,挺好闻的?”
小福子介绍道:“这是香水,由梅花提炼而来,所以带着梅花的香气,只需要在身上喷一点,便可以保留很久的香气,几位大人可以送给自家娘子,相信夫人们会很满意。”
说完,便由下人们端着托盘出来,上面放着几瓶香水,皆是梅花香水,每个人一瓶。
让人没想到的是高济才动作最快。
李浩成疑惑:“济才,你不是还没成亲吗?”
高济才道:“我送给阿娘,阿娘最喜欢梅香。”
众人这才恍然,然后把属于自己的那瓶拿走。
等他们离开议政殿后,云煦泽道:“让香水工坊开始全力生产香水,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求购香水了。”
贵妇人从来都是时尚的风向标,只要她们满意香水的作用,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
云煦泽早就开了香水工坊,工人全是那些工匠的家眷,根本不用费心招人,他们学习几日便能上手。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香水传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