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最后一个问题,更加普遍且难解。
在时为看来,全日制厨房里很多基层员工的素质好像都不大行。
罗耀江每天九点才来上班,巡视出餐情况,前面备餐他是不来的,都由奚溪负责。
奚溪下面是各个分台的主管,炒锅、烧烤、蒸菜、冷餐。饮料与西点,需与餐饮部和面包房协调。
再往下是各台的厨工和学徒,从分工上看也算是各司其职。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全日制厨房每天出餐量大,且运营时间长,员工人数多,流动性也大,其中有不少才刚入职不久,或者还挂着实习生的名牌。
时为各处转了一圈,在粗加工区看见那些大多二十岁出头的小孩,有几个连最简单的清洗去皮都做不对,杀鱼和分割肉类更不必说,手势眼见着一塌糊涂,完全跟不上商业厨房的节奏。
开餐前果然状况频出,一会儿有分台主管来找奚溪,说某个菜品做坏了,问她怎么办,一会儿又有前面餐饮的人跑来跟她说,系统里刚更新了数据,是昨天晚上前厅的增售(upselling,客人办理入住时增加的消费,前厅接待员有提成),今天行政酒廊的用餐人数可能增加多少多少。
奚溪一一给他们介绍时为,说:“这是我们新来的主厨。”
就这样完成了权力交接。
时为知道这里面多少有些给他下马威的意思,但他早见惯了这种兵荒马乱,立刻去看了当天的备料情况和储藏区现成能用的食材,临时做了调整。
问题才刚解决,又听到外面走廊上哐当一声巨响,出去一看,见是个实习生把一整个不锈钢方盆里的食物翻到在地上,刚好还是茄汁的菜,他自己也溅了一脸一身,仿佛凶杀现场。
那孩子自知闯祸,整个人吓呆在那儿。时为倒是不骂人,扔了几块抹布给他,让他赶紧弄干净,把出餐通道让出来。
待到出餐完毕,时为问奚溪:“这些都是刚来实习的?”
奚溪点点头。
时为又问:“厨师专业?”
奚溪回答:“学校是这么说。”
时为只觉难以置信,厨房学徒一开始都会在粗加工区工作一段时间,磨好一把刀,切好一块肉,可说是进入厨房工作的第一步,但这些号称经过专业学习的厨师却好像根本没学过?
他是很喜欢磨刀的,以及用刀分割各种肉类,有许多心法传授,便趁闭餐之后的休息时间给他们做示范,但效果不过如此,有几个围着在听,更多的宁愿躲后面刷手机。
待到下午,又经历两帮实习生吵架,各种三字经草泥马比乱飞,当场就有人说老子不干了,要不是学校扣着毕业证,这活儿狗都不干。
以及早上打翻东西的那个小孩,时为再次看见他,他正低头从厨余暂存区出来,身上厨师服还是脏的,只是污渍变了一种颜色,也不知道又打翻了什么,厨帽也没戴。
“你帽子呢?”时为说,看了眼他的名牌,这下记住名字,叫毛小恒。
小孩好像有点呆,问话也不怎么回答,就点头,嗯嗯啊啊。
时为让他去把衣服换了,他便又低头跑走了。
大半天工作走完,罗耀江过来跟时为聊了几句,说:“你也都看见了,现在这种情况,要是碰上旺季用餐高峰,我只能尽力保量,品质什么的暂时放一放。”
似乎也算是一种解释,他业绩不行是客观原因,上面单给他搞PIP也没啥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时为同意他的说法。
酒店的后厨说起来每项工作都有SOP,从出勤到备料备餐,再到闭餐收尾,几十张表格每张几百行写得密密麻麻,意在强调制度和流程,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即可,以后不管换了是谁都能照着做。但现实却是,那种相互配合的默契不是凭空就能有的,执行的人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更加讽刺的是,他自己可能也正破坏着这种配合的默契。他对厨房其他人不满意,厨房其他人也不满意他。
十年海外工作,让他在这里形同异类。他过去也曾听别人说什么留学多年中文退化,回国了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当时只觉矫情,但事到临头,自己也还真就是这样的反应。他还是会下意识地管法式炉叫saute,面烤炉叫salamander,冷藏区叫gardemanger。如果听的人不懂,他的第二反应是换成英语再说一遍。
而且,那天临下班之前,他还给他们加了两条额外的规矩,一个是厨房所有接触食物的区域一定要厨师自己做清洁,每次闭餐之后所有人必须留下一起收尾打扫,包括他自己。
另一条,是不希望再在厨房听到脏话。
他这边刚说完,周围一片白衣的人群中便传来悉悉簌簌的声音,但是当然,没人表示异议。
解散之后,他换了衣服下班,从员工通道出去,在酒店后面的吸烟区看见全日制厨房的几个人,抽着烟聊的正开心,话题似乎围绕一位“strong哥”进行。
有人说:“查头发,查手表,查手机,还不许讲脏话,当我们中学生啊?”
也有人说:“还要提高日清和周清的标准,只要钱给到位,天天抛光打蜡翻新都没问题,可就这点工资,还要这要那的就有点好笑了。”
时为自然没来得及问他们说的那位“strong哥”是谁,人家转头看见他,呼啦一下全散了。
只剩下奚溪,伸手碰碰他手臂,递给他一包烟。
这一天下来,她其实是对他有些改观的,这人虽然抢了她的机会,但至少让她日子好过了一点。
时为婉谢,说:“我在戒烟。”
奚溪叼着一根,说:“好巧,我也是。”
时为说:“那你……”
这是在干嘛?
奚溪这才把烟扔了,说:“习惯动作。”
许是相同的环境勾起记忆,时为忽然想起自己上一次站在这里时的情景,当时听见有人说“你吃点好的吧,厨房的人乱得要死”,似乎就是奚溪的声音。
“你……是主动申请从西餐厨房调来全日制的?”时为试着攀谈。
奚溪点点头,反问:“你呢?”
时为没回答,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就这么随便一问。
尴尬中,还是奚溪提议:“加个微信吧。”
时为说:“好。”
奚溪说:“我扫您。”
结果时为找了半天没找到二维码在哪儿,最后还是换成他扫奚溪,这才加上了一个ID名字叫“嘻嘻嘻”的号。
加完微信,收起手机,他说:“那我走了。”
奚溪说:“好啊,拜拜。”
时为骑上车离开,只觉今日份的人际交往已达上限。
就这样几天下来,最淡定的还要数罗耀江。
莫亚雷调来时为,又给他启动了PIP,反而让他彻底无事一身轻,每天就坐自己办公室里刷手机,不知是在玩欢乐麻将还是看股票。
时为跟奚溪倒是可以互相分担工作,但也真的是到处救火,在一个又一个就餐高峰之间疲于奔命。
唯一的改进竟是莫亚雷带来的,他在某天厨房和餐饮部的早会上宣布——
今后每天销售部和前厅部会在系统里更新两次入住和销售的数据,而且还会加上宾客类型的分析,供厨房和餐饮部预测用餐人数和用餐高峰时间。
以及房务部那边改进了流程,承诺提升做房效率,前厅部也承诺不再超量赠送行政权益,所以之后行政酒廊“对月阁”的人流压力也会降低一些。
两项变化都对全日制厨房影响最大,好的那种影响。
时为猜这多半是丛欣努力的结果,她对他说过,会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给他最大的支持,她说到做到了。
而相应的,管理层也对厨房和餐饮部提了要求,必须结合上面这些数据,以及每天闭餐之后的剩余菜品分析,做好第二天备料备餐的预测,提升自助餐和酒廊的满意度。
时为明白,这也是他的PIP。
但在厨房,你可以说这是一个统筹问题,虽然它更像是魔法,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统计的问题,虽然它更像算命。
他不是没想过如何改变,只是还不知道是否应该走那条路。
工作十年,他曾经待过的都是精致餐饮一类的法餐厨房,管理全都几近严苛。
这传统一直能追溯到十九世纪,精致餐饮之父,国王的厨师,厨师的国王,古希腊掌管法餐的神,——奥古斯特·埃科菲,开始在自己的厨房实行军事化管理,从而一扫混乱,大大提升了效率。
他把厨师团队比作军队里的“旅”,叫brigadedecuisine,把厨师服变成双排扣,借鉴的也是军装的款式,而Ouichef其实就是“是,长官!”,完全跟军队里一样。
一百多年之后,绝大多数西餐厨房仍旧沿用这种管理模式,以至于时为当年做学徒的时候曾听同事吐槽,说自己当过兵,现在法国的军队根本没这么严格。
服从性训练似乎就是让学徒进入状态最简单高效的方法,所有新入行的人都要经历一些糟糕的事,同时自我洗脑,大家学手艺的时候都这样,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对你有期待所以才这么严格……就这么才能坚持下来。
而哪怕没做过厨师,很多人也能在文艺作品里看到类似的描述,比如那个著名的狗蛋,说自己年轻时因为出汗太多,当时跟的chef把他衣服剪开,让他就那么在厨房继续工作。等到他自己当上主厨,功成名就,同样满嘴脏话人身攻击,甚至还把这一点搞成了综艺效果。
就像一种遗传病,代代相传的暴力。而且也并非西餐厨房独有,在中餐厨房更多的是一种古老的师徒制,他也不是没听朱师傅说过。反正只要踏进厨房地界,便是主厨们的一言堂,什么规章制度,什么员工满意度,什么人力资源部门的约束,在他们眼中全都渺小可笑。
他很想跟丛欣谈谈这个问题。
但在那几天,除了她过来巡视餐厅,他就没见过她,两人碰面也没时间说更多的话。
他曾听别人说,她会上五点半的早班来看他们出早餐,但他到全日制厨房之后,她反而不来了,九点开完管理层早会才到自助餐厅走一圈,中午再去一次行政酒廊。
他当然知道这也正常,她管理着一家270间客房350名员工的酒店,不可能micromanage到这种地步,每天问他今天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