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饭后,孔丘立于廊下仰头望着天穹。
他周游列国十四年,最终还是回到了鲁国,心中虽还有着实现理想抱负的想法,却已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最初听人说自己的学问直至两千多年后都还后继有人,孔丘心里说不高兴是假的。
每一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心中的“道”,兴许他们悉心构建出来的“理想世界”在后世会有许多遭人诟病的地方,但是面对那些前所未有的变局,谁又不是摸索着前行?
他没有在这个时代生活过,更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道”,所以对于董仲舒讲述的那些兴许会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学说无从置喙。
比起在李时珍他们口中还要持续数百年的春秋战国乱局,这是一个足够安定的太平盛世。
仿佛所有心存远志的人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真好啊。
霍善远远见孔丘一个人立在那儿不知在想什么,撒丫子跑过去询问:“您今晚要去打您的子孙后代吗?或者去找他们聊聊天也行!”
他还给孔丘发了份名单,里头记录了袁枚帮忙整理出来的“特别有出息的孔家后人”和“特别没出息的孔家后人”。
孔丘:?
孔丘是个很有好奇心的人,对于新鲜事物都有极其旺盛的探究欲。
他虽然没有非要去把不肖子孙打一顿的想法,但还是挺想试试这传说中的道具到底是怎么个用法。
霍善便大方地给他扔了一个【死犹不忘】。
入冬后太守府用上了外头高价抢购的棉被,又软和又暖和,这夜孔丘盖着这样的新被入眠,睡了归鲁以后最安稳的一觉。
……就是一部分孔家后人睡得不太踏实,有的梦见老祖宗说“你写的书拿给我看看”,有的梦见自己被孔武有力的老祖宗揍得不轻。
翌日一早,孔丘神清气爽地醒来。
他婉拒了霍善邀他一起去完成巡城日常的好意,说是想要独自出门走走。
霍善塞给他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说这是他师父交给他的花钱任务,需要他来分担一部分。
孔丘又有点听不懂了,忍不住追问道:“什么是花钱任务?”
不小心听了一耳朵的董仲舒也驻足聆听。
没办法,他们手头的闲钱实在太多了,吃喝用度又花不了多少,他师父便交给他这个太守一个艰巨任务:每天出门花钱!
唉,有时候拿着钱都不知道怎么花才好,真是太累了!
他也不懂是什么原理,他花的钱越多,其他人也越愿意花钱,以至于府库越来越满,他们不得不定期去给本郡鳏寡孤独送温暖,或者加强基础医疗和基础教育建设……
董仲舒一阵沉默。
可算是知道司马迁他们去长安搞个上计为啥差点被群殴了,原来是你这个太守领的头。
霍善见董仲舒在旁听了半天,觉得他也想承担花钱任务,又从身上摸出另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塞给董仲舒,说出来的话豪气又大方:“您也花!”
董仲舒还没来得及拒绝,霍善已经招呼他家小伙伴们一起出门完成他的日常巡城去了。
留下两个拿着钱袋的后世孔庙常驻成员面面相觑。
今儿司马迁和苏武也跟着霍善出门溜达,主要是要向霍善汇报一下这次去长安挖人的事。
就算霍善平时基本都让他们放手去做,他们也不能真当霍善是个普通小孩儿什么都不给他讲,只在需要盖章的时候才找他。
这挖人计划司马迁他们在去长安之前就给霍善提到过,霍善还让他们去看看能不能把义姁邀请过来,正好她可以和淳于缇萦一起在医学院那边开班授学。
女医也是缺口很大的人才类型!
司马迁不辱使命,让他妻子去把义姁给挖来了。
于是他在临走那天得了义纵老大一顿白眼。
霍善便跟着司马迁转道去见了义姁一面,问她安顿好没有。
义姁年轻时也曾在外游医,对于异地他乡的生活非常习惯,笑着说已经安顿好了。
霍善便带她去见淳于缇萦,看看她们处不处得来。
他忙忙碌碌一早上,把司马迁他们从长安挖来的人才见了个遍。
到中午霍善才想起苏轼这个大闲人说要过来复诊,顺便瞅瞅孔子本人(霍善很怀疑这才是苏轼的主要目的)。
他打开日常屏蔽的消息栏,就发现上头已经被苏轼的“放我过来”给刷屏了。
霍善:?
这家伙果然很闲。
霍善把苏轼给放了出来,房间安排在孔丘隔壁,好方便他见见孔子这位往日只能在书上看到的先贤。
苏轼熟门熟路地溜达出门跟霍善会和,才发现孔丘没跟他走一块,他压低声音问道:“孔圣人呢?”
霍善认真纠正:“是丘先生。”
苏轼觉得霍善这化名方式怪随便的,不过既然孔子本人都没反对,他也没多说什么,很有点期待跟传说中的圣人会面。
孔丘把城里城外都逛了一圈,紧赶慢赶地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了城。
苏轼在太守府中望眼欲穿,连丰盛的晚饭都没心思吃,说是要等孔丘一起共进晚餐。
霍善正好中途加了餐,还不饿,便也觉得等孔丘回来再吃。
两人就在庭院里下棋。
苏轼也是个臭棋篓子,下起棋来一塌糊涂,不过跟霍善这么个六岁小娃娃正好能玩到一块。
两个人你来我往厮杀得旗鼓相当!
孔丘踏入自己临时借住的院子时,瞧见的就是一大一小在孤灯照耀着的棋盘上激情手谈。
苏轼察觉有人踏入客院,转过头一看,登时瞳孔一震。
嚯!
好高大一圣人!
哪怕已经在《史记》里读到过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还是不如亲眼看到真人来得直观和震撼。
苏轼还和孔丘的四十八世孙孔君亮一块喝过酒,那也是个长身玉立的英伟汉子,现在看来孔君亮比起他老祖宗来还是多有不如!
霍善跟着苏轼转过头去,也瞅见了从外头回来的孔丘。
他感觉自己有当东道主招待好客人的责任,于是一面命人把饭食送过来一面给苏轼两人相互介绍。
当然,对苏轼介绍孔丘是没什么必要的,苏轼这家伙了解的孔子事迹可能比孔丘本人还多(毕竟诸子百家写书时不少都爱拿孔子编点故事)。
霍善就重点给孔丘介绍苏轼。
主要讲苏轼和他弟有次遇到出自《论语》里的考题,苏轼给苏辙提醒出处的事。
霍善还给孔丘现场演起了苏轼拍桌骂“小人哉”的场景,问孔丘本人猜不猜得出考题是什么。
苏轼:“……”
孔丘:“……”
此时此刻,孔丘看向苏轼的眼神是看朽木的眼神。
考试作弊,品德败坏!
我,先师孔丘,很想开除你儒家学籍!
苏轼一个劲地给霍善使眼色,让霍善不要当着孔丘的面揭自己老底。
霍善领会了苏轼的意思,马上对孔丘说道:“他后来信佛去了,不会再败坏你们儒家名声!”
他还贴心地给孔丘讲解了一下什么是佛家,就是外头来的一个教派,自从佛家传入中原以后历代王朝就开启了儒释道共存的时代。
外来的和尚超受欢迎的!
佛教鼎盛时期光是南京一地就能建七百多座寺庙,你说壮观不壮观?
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宋时期不少像苏轼这样的读书人靠着儒学参加科举考了功名,就开始投奔佛祖怀抱了。
儒学,科举工具罢了!
佛学才是他们的心灵归宿!
为了让儒家也能给读书人当心灵归宿、不被佛学道学彻底挤压掉生存空间,这个时期的儒学才逐渐发展出心学和理学,费尽心思把以前不太受重视的孟子擡了起来,促使儒学进入传说中的孔孟时代。
没办法,儒家诸子之中最爱讲“心”的只有孟子!
孔丘:“………”
苏轼:。
让你换个话题,没让你换个更让我容易死亡的话题。
苏轼决定自己拯救自己。
他和孔丘聊起了对方的生辰,说是他手头有个星座表,可以通过生辰推算出每个人对应什么星座。
这些星座一般会赋予人某种特质,比如有天他读韩愈文集仔细一推算,发现韩愈居然和自己一样是磨蝎座,唉,难怪他们都经常谤誉加身,原来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只要知道孔丘生辰,他就可以推算出传说中的孔圣人是什么星座了!
苏轼把世人惯用的孔子诞辰拿出来问孔丘是不是真的。
倘若大家搞祭祀时的诞辰真实可靠,那孔子应当是天秤座!
据说天秤座人缘非常好,人人都会喜欢天秤座,难怪孔子有三千学生!
孔丘不是很想回答这种问题。
不用问都知道苏轼这套说法铁定又是外来的玩意。
好好一读书人,怎么净信这些有的没有的?
霍善倒是挺感兴趣,兴致勃勃跟苏轼讨要来全套的星座划分法,准备回头把身边的人挨个问一遍。
只需要知道生辰就能知晓对方的性格与命运,听起来就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