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古言小说里“榜下捉婿”这件事你猜是真的假的?

来源:豆瓣 作者:进阶奥特曼

读懂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科举的1300年。也许科举并不完美,但如果没有它,古代社会可能会更“贵”、更“坏”。比如状元张书勋,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五大三粗、黑得像包公、胡子拉碴,和戏台上唇红齿白、风流倜傥的状元郎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这种差距,不得不说,戏曲是真的美化得厉害。

我最近读的是潘剑冰的《科举1300秒》。虽然听起来像是学术向的书,但其实特别有趣,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对历史感兴趣但又怕“太枯燥”的人看。书里既有制度演变、考试流程这些正经内容,也有不少生动的小故事和八卦,比如我最感兴趣的“榜下捉婿”。

我平时闲暇时候挺爱看古言小爽文,尤其是女主复仇类的,看得特带劲。看多了会发现一个高频设定就是“榜下捉婿”——简单说就是,古代有科举考试,放榜之后,勋贵人家就会跑去榜下,挑个长得顺眼、成绩拔尖的新科进士做女婿,最热门的当然是状元郎。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浪漫,其实……真实历史比小说还精彩。

书里提到,古代也有“才子佳人”的梦幻滤镜,尤其是戏曲舞台上那些俊逸非凡的状元郎,自然让人幻想“要是我也能嫁个这样的人就好了”。结果就真有一位陆小姐,听说某位状元风流潇洒,真的跑去榜下捉婿,还成功嫁了。谁知道新婚夜揭盖头,发现对方不仅其貌不扬,还是个醉醺醺、当场把婚床吐得一塌糊涂的大叔。陆小姐当晚直接崩溃,上吊自杀。你说惨不惨?

其实也难怪,历史数据显示,古代状元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虽然听起来也不算老,但在古代那个保养全靠天的时代,三十五岁基本上都能当爹了,跟戏台上的“少年状元”压根搭不上边。所以说,榜下捉婿这事儿,还真是浪漫滤镜害人。

除了这些有趣的逸闻轶事,书里对整个科举制度的介绍也非常详尽。比如它是怎么从隋唐开始一步步演变出来的?又比如,参加一次科举要经历怎样繁复的流程?想当个状元到底有多难?我以前觉得“范进中举”那种乐疯了的情节特别夸张,看完这本书才知道,那是真不怪他太激动,换我们谁中举了估计都得乐疯。

而且这本书的设计也很贴心,图文并茂,信息量丰富但不难读,严肃中带点趣味,读着完全不会觉得枯燥。尤其是最后附的清朝科举流程图,真的是信息密度拉满,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但也特别涨知识。

所以如果你对中国历史、特别是科举感兴趣,又怕读不进那种太专业、太晦涩的学术书,这本《科举1300秒》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轻松读完,你会发现,1300年的科举,比你看过的任何一部古言小说都更跌宕起伏。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