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艰难制造下伟大的企业家

来源:豆瓣 作者:终不灭清光

初看《艰难的制造》,会觉得它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上颇为“传统”:意气风发的归国少年柳钧,圆滑世故的柳石堂,自私算计的杨巡,以及复杂、矛盾却善良的钱宏明……人物有些脸谱化,故事节奏也并不紧凑。但随着剧情推进,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人物多么立体、情节多么跌宕,而在于它真实呈现了一个制造业企业,从诞生到起步、从沉浮到坚持,在时代洪流中艰难前行的全过程。

读着柳钧从青涩走向成熟,慢慢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我仿佛也跟着这家中小民企走过了一整轮的经济周期,尤其是2007至2008年间房市、股市的过热与断崖式下坠,真实得令人身临其境。站在风暴中心的柳钧和钱宏明,命运被裹挟,被动前行,最终被推向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这份无可抗拒的时代感,令人唏嘘,也令人震撼。

钱宏明是一个聪明而复杂的角色。他的太太嘉丽,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极端代表。直到读完全书,我依然为他的结局感到痛惜。反复思考,他是否真的有机会、也曾拥有过契机,选择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悬崖勒马、回归家庭。但现实是,即便如柳钧这般理性冷静的实干家,也在2007年市场过热之时没能抵挡诱惑,下定决心建起新的热处理分厂。而钱宏明身处金融浪潮的最中心,如何能收得了手?“市场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不是一句修辞,而是残酷的事实。从他的人设来看,这样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但依旧令人痛心。

刚回国的柳钧,满怀工程师的骄傲与理想,热爱技术,追求品质。但他很快发现,现实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模样:人情世故压倒一切,想解决问题先要卑躬屈膝;设备老旧不堪,工人态度敷衍;盗版横行、专利无人保护;政府机关与地方企业联合打压小企业……他愤怒、迷茫、失望,却也无能为力。

更打动我的是,作者写下了许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无大背景的小微企业——真实且扎心的生存困境:

如果有强大的股东背景,银行会主动送钱;

如果善于钻营、会说场面话,就能获得“特殊照顾”;

如果无视环保、财务合规,可以大幅节省成本;

如果不坚持自主研发,完全可以“挖人”买技术;

制作粗劣的仿品,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依旧畅销;

只要赶上风口,去炒地、炒房、炒资源,都有暴富机会。

这是真实的中国,也是无数“柳钧”们每天面对的现实。

企业经营层面,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决策——从厂房设计到员工激励、从研发方向到财务安排,稍有差池都可能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柳钧一路跌跌撞撞地摸索,痛苦成长。他开始懂得妥协,也开始学会策略,但始终守住了技术与产品的底线。尤其到了2008年,全行业陷入绝境,他那些看似“固执”的坚持,最终反而成了保命的关键。

当我回顾柳钧初创企业时的傲气与锋芒,再看到结尾时那个沉静坚定、但仍怀有初心与理想的柳钧,心中只有敬意。他的坚持不再是青涩的意气,而是打磨过现实之后沉淀下来的理性。他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锻造”。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不只是做成一件事,而是在重重困境中,不被淹没,不被腐蚀,始终握紧内心的那束光。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