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神州奇侠》:此生谁是年少,那日骏马风流

来源:豆瓣 作者:沉香和柚子

那些曾经鲜活的人,如今已化作白骨;还活着的,却也像枯木一般失去了温度。

那一年,浣花溪畔,一个叫萧秋水的少年,眼里有星辰。他骑着骏马,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从川中奔赴襄樊,千里跋涉,只为寻一首诗,为英魂祭奠。鲜衣怒马,无限江山如画。那个时候,江湖的血雨腥风、国家民族的沉重责任,离他们还很远。

可故事总是这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被卷入江湖、也卷入历史的大洪流。一个又一个人离开了,唐柔、邓玉函、铁星月……那些曾热热闹闹地喊着“老大”的少年们,一个个从萧秋水身边散去。直到漫天大雪,连唐方也远在天涯。也许这段旅程只有十年,也许不到十年,但萧秋水已经老了。眼中再没有秋水的清亮,天地间,再没有一条路能带他回去。

国将破,逝者不可追。

温瑞安擅长营造氛围,但若论宏观布局,确实不如金庸那样得心应手。初读《江山如画》《寂寞高手》时,我是惊艳的,但当完整地通读一遍,便觉整体略显松散。比如《天下英雄令》的设定,从一开始提的是狄青,到后面却莫名其妙变成了岳飞;人物武力值的设定也显得不够严谨,譬如区区一个“万里平原”,竟能轻易击败天下第一赵师容?有些桥段过于随意,结局收得也太仓促——虽然我理解该有个落点了,但毫无心理铺垫地突然“结束”,实在让人如听了一段精彩故事却落了个败笔的感觉。

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温瑞安又不及古龙。偶尔有妙笔惊艳之处,但多半像是“撞出来”的。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总难以真正丰满,也就更难深入人心。

不过,不得不说,论气氛营造,他无人能及。丹霞山一役,那场黄昏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敲门夜晚的寂静;关帝庙外,寒鸦点点、霜月冰华;还有柳随风临终时的那句:“柳丝拂在江南岸,那边,这边已经欲雪了。” 一瞬之间,生命的无常与苍凉全都写了出来。这时的温瑞安,确实像个天才的诗人。

在整个《神州奇侠》系列中,最让人倾心的,大概就是柳随风了。身为权力帮总管的他,白衣如雪,风度翩翩,如玉温润。他在万花丛中过却不留情,爱着的,始终只有那一个人——而那个人,他终究无法拥有。

李沉舟说,柳随风从不对女人凶。他宁愿杀了她,也不愿对她说一句重话。于是他成了风度最足,也是最残酷的爱人。他曾在泥泞的街道被人唾弃,也曾在大佬面前低眉顺眼。但他始终像一枝柳——柔软,却极坚韧。

为证明忠诚,他选择了在将雪未雪的深秋里死去。他走后,李沉舟握着他的手,回忆起往昔岁月、那一个个背叛与死亡,终发现:未来,自己只得一个人走下去。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也曾拥有明亮无忧的岁月。但我总觉得,李沉舟从未年轻过。他像是从一开始就站在高处,站在江边的孤舟上,眼里有风有浪却没有欢喜。他的笑太淡,心思太深,命运太重。哪怕轰然倒下的那一刻,他仍旧安稳。他没有少年的轻狂,也没有少年的快乐。

《神州奇侠》里,有太多人死去,也有太多人背叛。太多的怀疑、太多的身不由己,更多的,是被命运牵着走。有些人死了就被遗忘了,有些人活着,却不得不背负起家国大任,疲惫不堪,却又没有选择。

因为历史从不等人。

英雄再多,在历史的大幕前也只能显得渺小无力。到头来,倒不如在如画的江山里,策马奔腾,与兄弟共饮,共度一段少年时光。

悲莫悲,喜当喜。

p.s.

这篇文章是十几年前写的,还是博客时代留下的文字。博客早就废弃了,连账号也登不进去了。如今重新贴出来,对比自己现在的写作,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时候多喜欢抒情啊——热烈、直接,不怕矫情。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