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艰难的制造:再看十年,命运又几何

来源:豆瓣 作者:小巫巫

因《大江大河》电视剧入坑,读完了《大江东去》和《艰难的制造》。改革开放再过十年,许多曾被预料的事情发生了,也有不少意料之外的演变也真实上演。

这一阶段对柳钧来说,是痛并快乐的十年。如果他能熬过2008年之后的市场洗礼,那么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政策引导下,他的企业很可能脱颖而出。但资金荒始终是现实桎梏,小说结尾柳钧涉足炒地皮,已经让人替他捏一把汗。过去十年,房地产起起落落,政策宽松又收紧,小地产商早就凋零殆尽,即便梁思申拿出十亿资金,也未必能招架节节攀升的土拍战火。在国资主导的局面下,没有人能永远是赢家。

至今,制造业仍处在艰难求存中。尽管政务流程简化、乱收费现象减少,但社保改革、税改导致的用工成本、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压力并未减轻。传统制造业生存艰难,依赖出口的企业又面临贸易壁垒与关税压力。制造业转型仍是老话题,柳钧是否坚持至今,已难以预料。

如果钱宏明活到了今天,大概率还得再跳一次楼。除了曾经的房地产、金融投机,如今还有4000点的股市动荡、P2P骗局、非法集资花样翻新。国家持续整顿金融秩序,打击地下钱庄、小贷平台,想要“一夜暴富”几乎不可能,反而更容易“爆雷”。

至于杨巡这一代的“暴发户”,到现在还能活得滋润的早是凤毛麟角。知识层次的限制、结构性变化的迟滞,注定他们无法长期站稳风口。按杨巡的性格,他不会放弃“炒钢材”“搞资源”这些快钱生意,而如今,这些生意也难逃一败涂地的结局。

至于申华东、宋运辉这样的大国企高管,其命运在如今反腐高压的背景下也很难说。宋运辉家属为外籍,是否存在梁家资本的关联交易,难以自证清白。坐镇超大型央企二十年还能安然无恙?未必。不说牵连,调职挪窝恐怕在所难免。

阿耐一向偏爱精英角色。不论是《欢乐颂》中的安迪,还是《大江东去》里的梁思申、《艰难的制造》中的柳钧,他们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思想西化、理性克制、高智商、讲原则。对比之下,那些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普通人,命运多半坎坷。除了宋运辉勉强在仕途上站稳,更多的人如钱宏明、樊胜美之流,不是被原生家庭拖累,就是在现实中艰难挣扎。

而出身底层、知识积累不足、凭努力打拼出头的人物,如雷东宝、杨巡,则更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雷东宝的雷霆帝国崩塌、杨巡的浮躁投机,注定难有善终。他们的原型如华西村这样的集体经济样板,虽曾风光一时,如今也终究敌不过社会结构调整的冲刷。

当然,也不能将问题简单归咎于企业主的“好大喜功”。一位金融教授曾说:“中国企业的路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风向。”政策鼓励哪儿,资金和资源就往哪儿去,企业也跟着奔跑。有时企业并不是“作死”,而是被“喂死”。政策红利来了,企业膨胀过快,反而引发系统性风险。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一切都以GDP为中心,企业自然也浮躁急功,如今时代回归理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沉下心来“补课”,回归产品和品质本身。

所以,也不必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别总以“怒其不争”的眼光批判中国企业家。本土确实存在一批“柳钧”式企业家——他们没有海外教育背景,但心怀技术梦想,执着于一件事,心无旁骛。正是这些人,在支撑着“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让“大飞机”之梦成为现实。

总之,牢骚虽多,心中仍有希望。书写“艰难的制造”,也是书写一代人的信念与时代的波澜。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