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喜欢杨逦,尤其在《大江东去》里,对她更是无感。虽然到了《民企江湖》她经历了一些挫折,也稳重了不少,但我始终无法真正喜欢上她。
直到她终于“幡然醒悟”,对柳钧说出那句:“草根出身的人,心里永远是野火烧不尽的草根。”那一刻,我突然对这个角色生出一丝宽容。
她曾经喜欢李力,喜欢到有些不自量力。但她没想过,李力那样的人,凭什么会喜欢她?她既没有戴娇凤的美貌,也没有梁思申的气质,不过是站在哥哥们的肩膀上,一边遥望远方,一边嫌弃自己站得不够高。说她理想主义,其实都是抬举了。后来再想,她只是没有自知之明罢了。否则她应该早就明白,即使她的哥哥和李力财力相当,李力也从未真正把她放在眼里。
所以,当她终于一点点看清自己的位置,能坦然面对和柳钧的结局时,倒也不那么令人讨厌了。
说起“草根”,宋运辉也是草根出身。可为什么他最终成了让“二代们”都仰望的人?
因为他始终如履薄冰,从不掉以轻心。他的内心有着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特有的骄傲与执着。哪怕最后走上了政客的道路,他依然能让人尊敬。
而杨巡则不同。他心中那种“饥饿感”像个怪兽,即使他事业小有所成,那怪兽也从未沉睡,反而在不停叫嚣:“继续拼命!不计手段!”他的野心与焦虑相互撕扯,最终让人既心疼又疏离。
从《大江东去》到《民企江湖》,很多人看到了社会变迁、时代浪潮,我却更关注人本身。我看到——
成长与突破,受原生家庭的局限,很难改变。就像雷东宝、杨巡。
选择与追求,也往往受原生环境的牵引,自然而然。就像梁思申、柳钧、崔冰冰。
当然,也有人能跳脱原有格局,把自己投进另一个世界。比如宋运辉。但你我都清楚,那种“跨越”,绝不是轻而易举。正如那句很扎心的话:“我花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这儿喝一杯咖啡。”哪怕喝的是同一杯,滋味也注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