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以簪代笔破奇案,携手并肩走天下

来源:豆瓣 作者:蘅九菇

好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地读过一本小说了。《簪中录》让我惊艳和惊喜交织——作者用犀利而华美的文字勾勒出一个大气磅礴、盛世繁华表里不一的大唐世界;在这表象灿烂之下,却潜藏着一座即将倾颓的腐朽大厦。小说通过一桩桩悬疑案件,不断触动和震撼着我,令我读罢后久久难以平静。

故事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紧张肃穆的氛围:在那刺激惊险的逃亡路途中,夹杂着市井小民的闲话家常。京城中,那诡异恐怖的“京四方案”、名震天下的探案才女一夜之间摇身变作凶手,悬念迭起,这一切立即激起我的好奇心,吸引我不断向前读去。随着情节推进,各路主角、配角陆续登场,更多大大小小的疑团逐渐浮现:神秘嗜血的小红鱼阿伽什涅、权倾天下却身陷诅咒的大唐夔王……在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盛世大唐之下,却暗流涌动。书中埋下的伏笔草蛇灰线,处处皆是可能解开谜团的关键,而每个细节又与最终的结局首尾呼应,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如同电影般生动。

在我看来,第一卷的案件设计可谓近乎完美。从各案件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到作案手法和动机的精妙构思,甚至连隐藏在背后的故事都令我深深震撼。最后一幕的悲剧,似乎全因各方一念之差而酿成。若梅挽致当初未曾在荣华富贵面前动摇初心,若她没有出于对女儿的弥补之情而选择进京;若小施没有替姐妹牺牲,若陈念娘没有决然报仇……或许一切便会大不相同。而最无辜的牺牲品——雪色,她在毫不知情中被各方错误牵连,最终与心上人擦肩而过甚至身首异处,其凄美令人唏嘘,内心深处涌起无尽的无奈。

第二卷则更为现实,也最令我动容。滴翠的惨状、吕老爹那笨拙却隐藏深沉的父爱,以及他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和控诉,令人读来泪下。他悲愤地质问道:“凭什么皇帝的女儿,因心情一时不佳,就能随意摆布我的命运,将我的女儿打入地狱?十七年,我用十七年的心血将她从婴儿培养成如此出色的女子……我这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我只是一介手艺人,给不了她高贵的门第,给不了滔天的权势,给不了满堂的富贵……但我,哪怕以性命相抵,也要让我的女儿好好活下去!”在这强权至上的社会里,平民的命运如蝼蚁,而“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是一句空话。吕老爹正是万千父亲的缩影,他那看似严苛、毒辣却又深藏父爱的形象,令人动容。他与另外两种父亲形象——贫贱时为女儿奔走、富贵时妥善补偿的关锁;以及自认拥有天下便视女儿为至宝的皇帝——相映成趣,展现出不同社会阶层中父爱的种种可能,人间百态跃然纸上。

第三卷的案件则犹如一场梦碎与梦醒的盛宴。当最美好的初恋、最纯净的少女时代与最幸福的旧时光混杂着最残忍的真相、背叛与杀戮,即使身为读者,也仿佛置身于女主角那绝望与崩溃的情境中。经过这场令人心碎的案件洗礼后,女主最终破茧成蝶、浴火重生,虽伤痕累累,但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亲人。然而,那些旧时光终究变成了错付的过往,禹宣曾经的完美也随之幻灭。令我佩服的是,作者竟巧妙地将真相隐藏在第一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闲谈叙事中,开篇便投下悬念,却又能让人意想不到最终如何收场。

第四卷则是全书的高潮所在——既涉及朝堂之争、皇位夺取,又牵动着全篇最大疑团。神秘的阿伽什涅为此增添了玄幻与宗教色彩,那微小的执念在一点一滴中放大、膨胀,仿佛一个不断发散的函数,直至癫狂,直至生命终止。

除了情节精巧构思之外,作者的文笔同样出彩。遣词造句讲究,文风华丽却不做作,细腻却不累赘,生动而不矫揉。每当阅读,总有如临其境、满口余香的感觉。环境描写独具匠心,每个故事情景交融、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仿佛每一帧画面都清晰展现在眼前。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也极为成功,美丽、聪明、坚强、勇敢的女主黄梓瑕,她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对信念的坚定坚持,对爱人的始终追随,都让人不禁心生敬意;而那令大唐夔王李舒白倾心的高贵冷艳形象,也让人难以忘怀。此外,其他角色如热衷验尸的周子秦、时而温文尔雅时而腹黑阴狠的王蕴,亦正亦邪的小红鱼饲养爱好者王宗实公公等等,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读毕此书,心中激起千层浪,久久难忘。每一卷案件不仅让我反思人生、情感与世事,更让我体会到在权谋纷扰、命运多舛的时代里,那种理智与情感并存、克制而渐生的爱情。如此佳作,值得珍藏,愿与诸君共勉。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