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小说 | 韩流小说 | 影视小说 | 历史军事 | 短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 更新
网络原创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小说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位置:努努书坊->酒徒->盛唐烟云->正文

第三卷 破阵子 第二章 天河(一)

  也许是被贾昌为虢国夫人精心准备的说辞给打动,也许是心中实在觉得亏欠自己这个堂姐太多。得到虢国夫人的建议之后没几天,杨国忠就跟自己的心腹幕僚们,商量出来了一个非常大度的决定。

  暂时抛下因为追杀几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与哥舒翰和封常清造成的嫌隙。着力扶持河西、安西两大藩镇,以期二者能与丞相府联起手来,共同应对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挑起的争端!

  次日早朝,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二人联名上本,请求朝廷表彰哥舒翰、封常清等前线将士的破贼之功,以鼓励其继续浴血杀敌。话音刚落,翰林学士张渐与京兆尹鲜于通立刻出列唱和。这几个都是杨国忠麾下的得力干将,平素恨不得一个鼻孔出气。因此朝中群臣略加琢磨,旋即就明白了对河西与安西两镇的封赏不可能被逆转。因此也不愿意出面枉做小人。

  左丞相陈希烈素有印章宰相之称,当年李林甫得势之时依附于李林甫。如今看到杨国忠及其党羽在朝中势大,又转而依附于杨国忠。见朝中同僚无人出言反对宋昱、郑昂等人的提议,也从给丞相设立的专门座位上站起身,力荐哥舒翰和封常清之能。

  大唐天子李隆基最近正忙着跟杨玉环以及一众梨园子弟编排最新的歌舞,对这等“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很提不起精神。又加上安西、河西两镇将士的功劳的确是实打实摆在明面上的,便挥挥手,笑着命令:“既然如此,就不必再议了。中书、门下两省先拟个具体赏赐章程出来吧。送到朕的书房,由朕看过之后,再交给尚书省颁布褒奖便是!”

  “陛下圣明!”右相杨国忠早就料到会是如此结果,立刻站起身,大声回应。

  “陛下圣明!前方将士若闻此讯,敢不用命杀敌乎?”左相陈希烈、京兆尹鲜于通、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紧随杨国忠身后,齐声歌功颂德。

  这气象可比前两年右相李林甫、京兆尹王鉷、侍御史杨国忠三人争权之时和谐得多,已经做了四十多年太平天子,对朝政早已厌倦的李隆基见此,心中很是高兴,顺口便又追问了一句,“左藏可还殷实?”(注1)

  杨国忠早有准备,微微躬了躬身,笑着回应,“托陛下的洪福,地方上连年大熟,左藏里的财帛几乎都要放不下了!昨天下午臣亲自去验看,发现有些穿着铜钱的麻绳,都已经放烂了!”

  他在度支员外郎这个位置上起家,敛财的本领相当有一套。早在取代李林甫之前,就力主虚外实内,将各地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变卖掉,变成黄金、白银、铜钱和绸缎等硬通货,送往京师统一调配。取代李林甫之后,更是连每年各地的丁租地税也盯上了,不管道路损耗,要求地方必须如数上缴。如此一来,短时间内国库倒也显得充实,宫中需要单独增加拨给之时,户部不敢再以左藏空虚的理由向皇帝哭穷。并且逢年过节,京中文武百官的烛火钱、柴薪钱,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倍的上涨。(注2)

  然而,仓库被中枢搬空了,地方上的财政难免要捉襟见肘。一旦有了水旱灾害或者其他紧急事件,官员们根本没有余力应对。只能写折子向中枢求援。而等中枢的钱粮拨下来,往往大半年时间早已过去,即便经手官吏不层层剥皮的话,也失去了其应有作用。但是,此项政策受益者是皇帝本人和朝中大部分官员,所以很少人愿意出言反对。即便有一两个意识到其弊端者,一则不敢面对杨国忠兄妹的打压,二来也不敢犯同僚的众怒,只好闭上眼睛,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此刻的大唐天子李隆基,可没那么多精力理会地方上的难处。他已经年近古稀,更关心的是如何留下力气安享散朝之后的惬意时光。听杨国忠奏闻左藏里穿铜钱的绳子都已经烂掉,想都不想,笑着说道:“左藏充盈,关朕的洪福什么事?!这都是你们这些臣子尽心做事的功劳!既然左藏里边的钱已经放不下了,就拿出些来,把岭南到京师的驿道修补一番。免得那边的奏折,总是要在路上耽搁很多时日。”

  “是!”又是陈希烈带头,众人躬身回应。

  皇帝陛下休整驿道的理由实在有些牵强,岭南乃官员流放之所,除了天下海商云集的广州城外,实在没什么值得需要朝廷关心的地方。然而夏天将至,贵妃娘娘喜爱的荔枝却需要及时送来。此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即便采摘之后放在冰盒之中,七天之内送不到京师,也是色、香、味尽去,搏不来红颜一笑了。

  听群臣的回应之声不像先前一样高,李隆基也觉得有些心虚。唯恐门下省借故刁难,封还了自己的圣旨,想了想,又笑着说道:“如果还有盈余的话,把骊山那边的行宫也整饬一下。天热之后,朕和诸位肱骨一道去骊山避暑。总好过闷在这蒸笼般的长安城里挥汗如雨!”(注3)

  天子愿意与臣下同乐,群臣岂有不愿意之理?念在陛下有福和大家同享的份上,众人在陈希烈的带领下,再度躬身领旨。杨国忠本来想出言反对,见到大伙个个兴高采烈,也只得皱着眉头随波逐流了!

  只是,把自己好不容易从地方上敛来的钱财,都花在运送荔枝和大修宫室上面,本来打算拨给河西和安西两地将士的赏赐,未免就要受到影响。不过这点儿小问题压根儿难不住中枢、门下两省的肱骨重臣,散朝之后,他们立刻聚在政事堂中,根据皇帝陛下和各方势力的需求,拿出了一个非常妥帖的方案。

  哥舒翰有开疆拓土之功,进封西平郡王。其所保举的有功将士,如火拔归仁、高适、王思礼、浑唯明、严武、阿布思、跌思泰等,皆有封赏。此外,朝廷再颁给每名参战士锦缎两匹,折成铜钱,由哥舒翰代为领取。

  封常清的出身远比哥舒翰寒微,所以此刻虽然立有大功,却封不得王。只进封了个宁西郡公之爵,在京师内赐宅邸一座,提拔一子为五品文官。麾下有功将士,如段秀实、周啸风、赵怀旭、李元钦等,根据各人原来职位以及新立下的功劳大小,升赏不等。与对安西军的政策一样,朝廷也颁给每名参战士卒锦缎两匹,折成铜钱,由节度使封常清代为领取。

  然而,由于河西与安西两地距离京师路途实在过于遥远,钱粮财帛在运输过程中,折损甚重。所以,朝廷这次体恤民力,稍做变通。不立刻兑现拨给安西、河西两军的财帛赏赐,而是准许哥舒翰和封常清两人从治下各州郡应该押送往京师的赋税中,酌情扣留。并且可以多折算一成损耗。鉴于两地人口稀少,本年度的赋税可能不够扣,所以可以连下一年,乃至后年的赋税,也都截留下来,以折算军需和朝廷允诺的赏赐。

  “这个先例一开,各镇节度使手中的实权,可就更大了!”左相陈希烈稳重,看到杨国忠等人只一味地想着如何替国库省钱,却不考虑准许节度使扣留朝廷赋税抵充军资这条策略出台后所带来的长远影响,斟酌了片刻,陪着笑脸提醒。

  “李相在位时,节度使们手中的实权,已经难以控制了!不差这一点儿半点儿!”杨国忠登时把眉头一皱,毫不客气地反驳。

  “老夫,老夫......!”陈希烈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脸色微微一黑,喃喃地回应。

  “杨某莽撞了!”杨国忠迅速意识到自己现在没必要以陈希烈这种人畜无害的和事老做对手,赶紧抱了抱拳,叫着对方的表字低声致歉,“杨某不是针对至柔公。杨某是忧心国事,一时失态而已。至柔公可知,自打三年之前,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各地的赋税,就一文都没往国库上缴过!同样是替我大唐开疆拓土,杨某实在不敢厚此而薄彼!”

  “是老夫唐突了。居然没想到左相大人之策还包含着如此深意!”陈希烈虽然心里头很不高兴,却顺从地借着杨国忠给的台阶往下走。安禄山仗着有李林甫撑腰,一直以对契丹的战事紧张为名,截留朝廷赋税。而李林甫却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杨国忠想借助哥舒翰和封常清二人的力量制约安禄山,少不得也要给予同样的好处。否则,只会令安禄山的势力越养越强,而哥舒翰和封常清两人却因为相对遵守朝廷法度,无法快速壮大自己。

  道理一点就透,只是大伙谁也不把话说得太明白而已。有了陈希烈这老好人带头,其他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们,纷纷出言附和。个别人还由此想到安西、河西两军将士接到朝廷的赏赐之后如何感恩,如何上下用命,不觉飘飘然,连耳朵都被热血给烧得发红了。

  已经升任为给事中的宇文德在封常清保举的将领中看到了弟弟的名字,一直想借机为家族讨取些好处。此刻趁着大伙高兴,便将那份奏折单独拿了出来,指着中间一段文字,低声向杨国忠暗示道:“自从大人您掌管朝政以来,大力扫除积弊,正本清源,朝野英才辈出。属下刚才粗粗扫了一眼封节度给其所部将士的请功奏折,光是在校尉这一级别的后起之秀,就足足有二十余人。他们的年龄都在二十至三十之间,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替大唐拱卫西陲的栋梁!”

  “嗯!”杨国忠手捋胡须,笑着点头。宇文德是他的心腹爪牙,平素鞍前马后,任劳任怨,按道理,此人的这点小小要求不该被驳回。然而,这份名单里边却碍着一个大麻烦。去年曾被被杨国忠下令追杀的王洵也身藏在其中,并且本来就是一个落了势的勋贵之后,头上顶着子爵的帽子,起步比其他人高出许多。如果让他跟所有人一并升官进爵的话,杨国忠心里很不舒服。如果单独把他一个人剔除出来,又太容易引起在座同僚的注意。

  正犹豫间,又听见中书舍人宋昱笑嘻嘻地说道:“这封节度也忒会做人了,居然把我弟弟宋武也写在了上面。他是去年春天才到安西的,当时不过是个小小的旅率。怎么可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不行,不行,为了避嫌,也得把他的名字剔除出来!”

  “宋大人太谦虚了。岂有如此避嫌的道理?!”陈希烈等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纷纷开口,劝说宋昱不要过于折抑自己的家人。一则这样对宋武本人不公平,二来,被外人一旦想歪了,反而有沽名钓誉之嫌。

  中书舍人宋昱本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阻碍自己的亲弟弟升官。此刻的大唐已经不是立国之初,官场上讲究公正廉洁。内举不避亲才是王道。否则,一群乌鸦里突然出现一只白鸽,肯定会被群喙生生啄死。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提醒杨国忠,封常清本人并没有跟丞相府为敌的意思,否则,也不会破格提拔宋某人的亲弟弟。前年到白马堡大营投军谋前程的飞龙禁卫,都是封常清亲手挑选的。以其为人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宋武、宇文至两人与宋昱、宇文德的关系。

  果然不负其所望,杨国忠只是略作沉吟,就明白过其中关窍来了。江湖上讲究一笑泯恩仇。既然我没能杀死你,找机会把你拉做同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了好处大家一起捞,聪明人自然就不会把过去的那点儿恩怨放在心上。

  本着当年做街头混混学到的人生经验,杨国忠迅速做出决定,“宋大人你就不必过谦了,杨某觉得大伙今日的话非常有道理。我大唐想要长久稳住西域,必须大力提拔少年才俊。不看他出身,也不必看他以前做过什么!否则,等封常清、哥舒翰他们这批宿将老了,谁来替大唐驻守四方?这样吧,咱们原来的决议改一下,对于放弃了京师的安逸,到西域为国出力者,特别是当年跟着封将军一道前方安西的那批飞龙禁卫,非但要论功行赏,并且要大力嘉奖,以为天下少年人的表率!你等把杨某这段的话加进去,相信陛下看到其中缘由之后,也会赞赏我等的决定!”

  “右相大人英明!”话音落下,周围立刻涌起一片赞颂之声。特别是如愿给自家弟弟讨得了好处的宇文德、宋昱两人,脸上感动的表情清晰可见。就好像下一刻杨国忠让他们去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嗯!”杨国忠手捋胡须,笑着回应。虽然肚子边明知道大伙的阿谀奉承没多少是出于真心,他依旧忍不住有些为自己的急智而洋洋得意。封常清给宇文至、宋武、王洵等人保举的不过是正五品郎将之职,按照大唐目前的中枢和地方的分权惯例,节度使举荐五品及以下官员,他根本不能驳回,否则,肯定要冒上与对方彻底交恶的风险。然而,借着短短的一句修饰语,他就轻而易举地将王洵和其他几名需要自己重点提拔的少年彻底分割开来。既给了宇文德和宋昱恩惠,又没有拂了封常清的面子。

  “那就将去年主动追随封将军去安西为国守土的几个少年,再升上半级,为从四品郎将,加明威将军散职,诸君以为如何?”不愧为天下第一老好人,左相陈希烈略一斟酌,便看明白了杨国忠的本意,顺水推舟地补充。(注1)

  “善!”杨国忠扫了陈希烈一眼,大笑着抚掌。

  宇文德的弟弟宇文至和宋昱的族弟宋武两人都是春天时主动追随封常清去西域的,自然要大力嘉奖,以为天下表率。至于去年秋天才押送辎重带队前往安西的王洵,在座众人虽然还没有意识到杨国忠是刻意将他隔在了被越级提拔范围之外,但对于这样一个跟大伙没任何管关联的小人物,他是按部就班还是鱼跃龙门,又有谁会在乎?

  依照大唐旧制,凡是涉及到官员升迁、续任、降级诸事,皆需要经由中书省拟议、门下省复审双重步骤,才能交给皇帝做最终批复。眼下右相杨国忠身兼四十余职,左相陈希烈尸位素餐,其余百官趋炎附势。整个提拔官员的程序就大大地被简化了。当下,中书舍人宋昱参照“大伙儿”刚才的决议,字斟句酌地将其落在了纸面上,然后交给右左两位丞相大人过目,待二人都表示没有任何需要修改之处后,与整饬岭南驿道、翻新骊山行宫等决议汇拢在一起,由专人送入了禁宫之中。

  此刻距离散朝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大唐天子李隆基刚刚与贵妃杨玉环在一起用过午膳,正捧着一碗精心烹煮的小龙团听对方抚琴。得知臣子们这么快就把自己交代的事情统统商议妥当了,登时心情大悦。笑了笑,信口夸赞道:“想当初朕提拔国忠之时,还有人说他没宰相之才。可事实上,他上任后这半年以来,朕可省心多了!”

  “陛下不要太娇宠他!”杨玉环笑着看了李隆基一眼,慢慢从琴弦上收回春葱般的手指。“哥哥读书不多,做事也是个急性子。万一有闪失之处,陛下切莫看在臣妾的面子上护短!否则,误了国家大事,臣妾可真是百死莫赎了!”

  虽然不是刻意邀宠,但如此善良体贴的话语,怎会不令人心中发软。大唐天子李隆基笑着站起身,慢慢走到贵妃身边,拉起对方的手指,“说什么呢你?难道朕就那么不堪,会因为你而耽误国事么?朕看人,一向看得准。当年启用元之、广平两个,宫外也有很多人怀疑朕的眼光。然而,元之和广平却用事实教训了他们。”

  元之是姚崇的字,广平指的是宋璟,二人都是开元初年任的宰相。上任后扫除积弊,淘汰贪官,力挽大唐由于政局动荡而形成的颓势。可以说,此后大唐近三十年的繁荣与太平,基础皆由这二人所奠定。更难得的是,此二人一直深受李隆基的信赖,君臣之间有始有终。直到二人尽享天年,还被李隆基追封褒奖。

  杨玉环冰雪聪明,听了李隆基的话,立刻明白对方是把杨国忠当做了姚、宋那样的名臣,当即感动得无以复加。蹲了蹲身,用颤抖的声音回应道:“陛下千万别这么说。哥哥即便再历练二十年,也达不到两位贤相的一半儿水准。日后他只要不给陛下闯出祸来,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见宠妃眼中垂泫欲泣,李隆基心里油然涌起一种慷慨豪迈的男儿之气。笑着将对方拉近怀里,拍打着玉背说道,“能闯出什么祸。天塌下来,有朕替他顶着!国忠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经验上还差些火候的话,就让他在丞相位置上历练便是了。谁还能生下来就懂得怎么当宰相!”

  “陛下恩情。臣妾兄妹纵使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听李隆基说得豪迈,杨玉环抽抽鼻子,低声说道。

  她自问不擅长政务,也懒于关心皇宫外边的是非。然而,有些关于哥哥姐姐们的风言风语,还是通过各种渠道,陆续传进了她的耳朵里。什么‘无宰相之德,亦无宰相之才’;什么‘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什么‘姐妹争宠,秽乱后宫’。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些是捕风捉影,有些则纯属于恶意诬陷。杨玉环塞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却深知树大招风这个道理。所以随时随地,都保持着一分警醒。希望通过自己的绝世容颜和防危杜渐的行止,能够替家族避免一些可能的灾难。

  李隆基却不知道自己的宠妃今天为什么说话总是带着几分悲凉。还以为对方是在趁机撒娇,用另外一只手朝对方的鼻子上捏了捏,如慈父般笑着道:“粉身碎骨,朕怎可能舍得?!爱妃哪怕走路急了摔一跤,朕都要心疼好几天呢!日后令兄在外边出了差错,你粉身碎骨就不用了。直接被朕咬住,一口口慢慢吃掉,也就行了!”

  “陛下——!”杨玉环脸上登时腾起一团红晕,如同白碧上的一缕烛光,令人目眩神摇。

  “莫非,爱妃这就想被朕吃么?”李隆基心里立刻热了起来,笑着追问。

  “陛下,陛下还有很多奏折没批呢!”杨玉环如同小兔子般挣扎了一下,随即将脸埋进李隆基的胸口,静止不动。

  二人的年龄相差了三十四岁,身体上的需求根本不是同一种层次。然而,权力向来为最好的补药,虽然年近古稀,只要不是连续征伐,床笫之中,李隆基的表现也勉强过得去。但此刻显然不是沉迷于床笫之乐的时候,一则天色尚早,二来,还有一大堆奏折摆在书案角上等着大唐天子批复,杨玉环也不想稀里糊涂背上一个红颜祸水之名。

  “嘿嘿!”李隆基得意地笑。大手顺着杨玉环的脊骨慢慢向下滑动。直到怀中的身体颤抖成一团,才抬起来,轻轻地在丰臀上拍了一记,“啪!”

  “啊!”与其说是呼痛,不如说是在呻吟。杨玉环抬起头,媚眼如丝。

  “去长生殿等着朕。朕随便糊弄完这些奏折,就去听你清唱!”李隆基继续坏笑,放开杨玉环,大步走向御书案。

  “陛下,陛下真是.......”杨玉环的扭扭鼻子,红着脸慢慢挪动身体。才迈了三五步,脚一软,差点儿变成滚地葫芦。已经悄悄躲向门外的宫女们听到动静,赶紧抢步进来,伸手架住她的胳膊,“小心些!娘娘,把手放在婢子的肩膀上!崴到脚没有,快传太医,贵妃娘娘脚受伤了!”

  换做平常时候,李隆基早就丢下奏折,快步抢过来查看美人的伤势了。可今天,他却突然间转了性子,两眼死死地盯着一份刚刚打开的文案,额头之上,隐隐有青筋耸动。

  见到此景,小宫女们也不敢再替贵妃娘娘邀宠了。轻轻向后者使了个眼色,夹着其胳膊,缓缓向门外躲。谁料李隆基年龄虽老,眼观六路的本事却没放下。猛然间皱了下眉头,沉声喝道:“回来!爱妃,到朕身边来!”

  “臣妾遵命!”杨玉环被吓了一跳,心中先前被撩拨起来的火焰尽数熄灭。低头整了整衣衫,缓缓移动莲步,“陛下,是臣妾的哥哥做了错事么?陛下尽管把他叫过来痛斥,千万别因为臣妾而纵容于他!”

  类似的意思,她先前就表达过。此刻重新提起,立刻事半功倍。李隆基闻听,阴沉的脸色迅速放缓,又将杨国忠等人送来的决议反复看了几遍,沉吟半晌,叹息着问道:“爱妃今年多大了?”

  “臣妾是天宝四年入的宫,如今已经三十有五了。”杨玉环不清楚李隆基为什么突然关心起自己的年龄,斟酌了片刻,小心翼翼地回答。

  “入宫这么久了啊!”李隆基摇摇头,脸上的笑容看上去有些发苦,“朕心里,你一直还是双十年华呢。”

  “陛下又取笑臣妾!”杨玉环愈发困惑,合了合长长的睫毛,娇嗔着道。

  这番做作,今日却没起到应有的效果。李隆基又叹了口气,继续摇头不止,“玉环,你实话实说,朕真的已经很老了么?”

上一页 盛唐烟云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