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 | 韩流 | 影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 更新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位置:努努书坊->《尘世羁》->正文

下卷 第53——54章

  五十三:别梦寒

  强迫自己离他越来越远,踏出怡亲王府的每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

  胤禛只是扶着我的肩,定定的看我一阵,便转身吩咐人照顾好我,命人备上御辇,立刻赶去了怡亲王府。皇帝是该去看他了,他们还有那么多红尘俗事要交代,子嗣、王爵、朝政……

  敕造司正好送来了一张用整块岫岩玉做的大床给皇帝过目,且不说雕琢如何精致,仅所用的上好玉料,便以几千斤计,这是胤禛与我商量好,为即将完工的公主别苑所制。想起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找胤祥问清楚的,“带他走”的那句话,心中仿佛从一口绝望的深井里捞出一丝希望……也许,带胤禛离开这个吸干他们心血的权力漩涡,是唯一的办法了……

  天色都已黑透,胤禛才回来,迟滞的步子、微红的眼,想必我自己下午回来时也是这般模样。无声对望,替他更换下沉重的龙袍礼冠,胤禛看看紫檀书案上堆得小山似的折子,突然伸手揽住我:“凌儿,朕乏了,暖一壶热酒来,陪朕坐坐。”

  一盏热酒入喉,全身感官重新活泛起来,我向胤禛笑道:“你听,湖面薄冰下,已有水流的声音,春天眼看就到了。”

  “嗯,十三弟说,等春天到了,咱们一起去热河围猎。十三弟,他一直想着草原。”

  “你说过的,他是千里驹,草原才是他驰骋的自由天地。我对初见阿依朵印象深刻,因为那场与马贼的遭遇战,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战场,我还记得胤祥将我护在身后,把手中利刃直直举过额际,迎向贼寇的英武背影……”

  眼中有泪,赶紧仰头饮尽一杯酒,假装被辣得眼泪汪汪的,笑。

  “……他们姐弟两个驾轻就熟的纵马砍杀,气势竟如此张弛磅礴,让我这个痛恨的战争人,也发现了那种暴力的美,哈哈,壮怀激烈、快意恩仇,豪情荡胸而来……”

  又饮尽一杯,借着急涌上心头的酒意靠在胤禛肩头:

  “那次十三爷、十七爷和阿依朵比箭,你知道我为什么那样注视他?我发现,他和阿依朵的稳、准、狠不同,在引弓搭箭那一刻,面无表情斜睨着眼前的对手,漫不经心的嘲笑神情,透着无懈可击的强大气势……看着他转过身去的骄傲背影,竟完全信服了,远有成吉思汗、近有努尔哈赤,为何能凭一个游牧民族之力,剑指中原、开疆扩土、睥睨天下……”

  倒光了壶中最后一滴酒,胤禛陪我饮尽一杯,着人重新换了热酒来,轻轻掠开我耳边散下的乱发:“那,朕呢?”

  “你?呵呵……”再斟上一杯,已是醉意可掬:“你拥有这样忠诚的英雄骑士,你是霸主。”

  “霸主?呵呵……”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初见你时,我简直有些讨厌你?”

  “哦?”胤禛浅笑,稳稳揽住我早已坐不定的身体,娇纵的看着我从他杯中偷抿了一口酒喝。

  “对,就是迎接你从南方办差回府,第一次见你,散发着那样冷冽的气息,那种真正的,男人的傲岸不凡,或许可以说是……早已注定的帝王风范?总之呢,那种对人无形的威压,瞬间就能打败任何人,也打败了我……”

  “……我真的没有见过,世上还有这样霸道专横的人,那种深沉气魄,只要靠近一点儿,整个人都仿佛被你控制了,简直吓人!”

  “怪不得你老是对我敬而远之,都过了那么久,还不愿接受我……后来呢?”

  醇酒温温的滑下咽喉,人已是眼饧耳热。

  “后来,后来发生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才渐渐懂得了这个世界,明白了你们的生存方式……你只能这样,你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一着失手,便是万劫不复……在老黑头庄子上那几年,我不能开口告诉你,但我常常偷偷看着你就发了呆……”

  傻笑着扳正他的脸,口齿不清的念叨:“……这山川般险峻的的岿然神情,坚毅沉着如磐石,总是完全没有表情的样子,眼里却有摇曳不定的阴影,仿佛藏了无限深邃的心事。这样岩石一般的坚定,这样隐忍执著的柔情……其实我一早就该知道了,无论会发生些什么,这样一个男人,谁能拒绝?”

  胤禛的唇轻轻吻在我额上:“谢谢你,凌儿,谢谢你……你醉了,好好睡吧。”

  轻飘飘的被他放到床上,环绕着他脖颈的手却不肯松开:“不!我没有醉,我还没有说完。但你知不知道?你的脸上,现在都是疲倦和悲哀,胤祥说得不错,你就随我走吧,公主别苑不是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吗?胤祥喜欢草原的高天阔地,江南也会很适合我们……我们走吧,胤禛,逃离你们这可怕的命运轮回……”

  胤禛低低的俯看着我,没有说话,只是温和的抚摸我的头发、脸颊,就像哄一个闹着不肯乖乖睡觉的孩子。

  半睡半醒中,胤禛的背影似乎离开了,他一定是又出去看那永远看不完的折子了,我稀里糊涂的跟着他,直到穿过层层红墙、幽廊,来到一所沉寂的宫房,那个背影微微转身,却是年轻的胤禩,那样俊秀潇洒,又那样阴郁苍白。他伸手握住榻上一位美貌宫装女子的手,低低叫了声“额娘”……

  这一幕仿佛会持续到永恒,我已身不由己的迅速远离,转眼又来到一条黑暗曲折的小路,路旁开满了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花没有叶,是整片的曼殊沙华,彼岸花,那整片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一直伴着这条路,通向未知的幽冥。无数个透明半透明的鬼魅身影从路上木然走过,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而去,重重魅影中,只有一个美貌少年,他安静的独自徘徊着,向所有人来的方向张望、等待……

  正要叫住胤禟,告诉他不要在黄泉路上无谓沉沦了,场景却一下变得异常明亮,我突然身处广阔的草原,远远有一座高峻圣洁的雪山,眼前不远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一碧万顷的海子,水是透彻的蓝,是那种无法形容的纯净,缱绻在水天之间的云彩,有着魔力般的美,令人想飞身扑入那湖中心去,畅快的游向那异常高远碧蓝的天空远方,或许那里,就是一切幸福的归宿?

  马蹄声起,才二十出头的胤祥骑着雪白如云朵似的踏云向我跑来,笑容灿烂得耀眼。

  乍然见到他,我还是醉的,手边不知何时已满足的抱了一罐酒,向他喃喃念着不知从脑海中哪里冒出来的东坡词:“……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胤祥果然下了马,也坐到湖边草地上,与我飞觞换盏,喝到痛快时,便枕着胳膊仰天躺在软绵清香的草上。听他讲起“北冥有鱼”,讲起草原……做梦似的微微侧头,看他下巴微抬,神采飞扬,语调转折中是难以尽叙的豪迈与骄傲、自由与快乐……

  晴空与骏马,雪山与湖泊,远处,牧羊姑娘清脆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一切似乎可以就此定格,永远留在这惆怅、美好的草原夏日……

  胤祥忽然重新飞身上马,向我笑道:“额娘唤我呢,我得去了!”

  冷然酒醒,我意识到了什么,一骨碌站起来,远处果然有一位身形矫健的蒙装女子,轮廓依稀与阿依朵相仿,正伫马等待。

  “凌儿,我喜欢你方才念的词儿,你说的,不用诉离伤……”胤祥的笑在阳光下美好得让我睁不开眼睛,但心里已然明白过来,脑中有瞬间轰然的空白,一口气接上不来,心痛到窒息。

  “……记得我说的,带四哥走。我去了!哈哈……”

  策马扬鞭,向着草原深处,他就这样头也不回的骑马大笑远去了。

  心脏撕裂般剧痛,挣扎着才喊出一声:“胤祥别走!”胸中腥甜上涌,坐起来“扑”一口都吐在被褥上。

  胤禛早被惊动,高喜儿和宫女也跟着急急跑进来,见我抓着被子坐起发呆,纷纷惊呼失措。

  “快去传太医!快!凌儿,你怎么了?不要吓朕!”胤禛沉着嗓子,几步坐到床沿,双手环抱住我。

  这才想到他们在惊呼什么,低头瞧见,一口心血都咳在藕荷色龙凤呈祥锦被上,悚目惊心。

  “我不要紧!是胤祥,他刚刚来向我告别……”怔怔看着胤禛紧张得收缩的瞳孔:

  “胤祥,他走了。”

  胤禛低头认真的审视了我几秒,转头吩咐:“常备着有现成的人参固本丸,去取一丸来给你凌主子服下。”

  说完什么也不再问,只是把我的头轻轻靠到他胸前,仿佛在等待什么。

  果然,高喜儿刚取来了药丸,远远的急传云板声已经从圆明园外一路响起,少时,李德全慌慌张张跑进来,带着哭腔跪伏在地:

  “皇上,怡亲王……怡亲王没了!”

  胤禛没有动,也没有开口,抬头见他绷紧了大理石雕般苍白的脸,呼吸也仿佛停止,只有喉结的滚动流露出他心底刹那间承受的山崩地坼般的巨创。

  将十指与他的紧紧交握,过了一会儿,胤禛才用极端克制但依然微微颤抖的声音,仿佛异常平静的缓缓吐出几个字来:“朕,已知道了。”

  春天到来得很快,积雪消融之后,树枝上吐出一个个绿色嫩芽,天空也一天比一天更蓝。

  皇帝辍朝三日,数次亲临怡亲王府灵前奠酒,怡亲王被追封了生前一再拒绝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几位世子分别继承了怡亲王、贝勒、贝子的爵位,葬仪也前所未有的隆重。金匮的板是以前从云南好不容易找到运来的千年木,存在库房,只准备给“上用”的,木质坚实无比,叩之铮然有金石之声。装裹遗体用的陀罗经被是金匮中必备之物,由西藏活佛进贡,黄缎织金,五色梵字经文,每一幅都由活佛念过经、持过咒,名贵非凡,亦为“上用”。

  小殓,大殓……于涞水县水东村一块风水绝佳之地,单独修建怡亲王园寝。连“最后一程”,胤禛也为胤祥预备了一百二十八个人抬的“大杠”,这向来是只适用于皇帝一人的典仪,但,没有一个人敢反驳。

  怡亲王的整个丧仪,我都没有出现,也不关心。

  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再也不会有带着雪山纯净空气的雪莲千里迢迢送到我手中。胤祥再也不会和我们一起看到今后每一年的春天。

  我答应了胤祥的,他走了,我还要替他照顾胤禛,我不能哭。

  “公主!公主!”李德全身边的小太监连滚带爬的冲进院子:“皇上气坏身子了,公主赶紧去劝劝皇上吧!”

  惊得浑身一悚,慌忙带着他就出门往怡亲王府赶,路上听他细细解释。原来皇帝下旨,所有王公大臣每天都必须到怡亲王灵前一祭,今天,诚亲王允祉原本就迟到了,又被胤禛亲眼看到他在嘻笑闲话,顿时天威震怒,以灵前不敬之由,立刻要宗人府将其拘禁,交由众王大臣议罪,但胤禛自己,也因突然暴怒而手颤头晕,几乎站立不稳,现场一片混乱。

  赶到凄凄惨惨一片素白的怡亲王府时,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位首辅大臣已经稳住了场面,诚亲王已被带走,只有胤禛咬着牙,坐在胤祥灵前,将头伏在案桌上,粗重的喘着气,所有人和太医都紧张的看着他。

  “胤禛,胤祥就在我们眼前,虽然隔着棺椁,但你知道,如果他能说话,他会怎么劝你。你也知道,你这个样子,会让他走得多么不安。”

  胤禛茫然的抬头看了看素白灵幡后,烫满金字经文的金匮:“十三弟……”

  “你知道,我之前每天来看胤祥时,他都说些什么吗?他一直在担心你,他要我带你走。”

  “凌儿……他要你,带我去哪里?”

  轻轻牵了他的手站起来:“他还要我告诉你,得撒手时,且撒手。”

  “得撒手时,且撒手?”

  示意李德全赶紧备好御辇,我半搀扶着他,一边絮语,一边向外走去:

  “你知道胤祥的善良,他担心的数着你们每一个兄弟,他还说起他的三哥诚亲王,说自他家的大世子死在喀尔喀蒙古后,早被吓破了胆,诸事不管,整天埋头在故纸堆里,老得不像样子,恁他什么事儿,一转眼就忘得精光……你原本也知道的,对不对?诚亲王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脑子不好使,病糊涂了,胤祥不但理解,而且还怜悯他,胤祥不会怪他的……”

  御辇轻轻摇晃着,胤禛痛苦的看着我:“真的么?胤祥不会怪他?”

  “不会的。”我肯定的说:“相反,胤祥会怪你,他对我说‘四哥之苦,天下有几个人瞧见了?我们兄弟所有的争斗和操劳,都不过是后人的笑柄谈资’。”

  “十三弟……”

  “胤禛,还有谁会懂你这残暴背后藏着的,是痛彻心扉的情义?他们只看到,你是个冷血无情、迫害手足的暴君。你值得么?”

  “凌儿,我真是累了……”

  “那就罢了吧,你也撑得够了,何必还做这个卖力不讨好的恶人呢……”

  “罢了,罢了……”

  早已习惯了雍正皇帝铁腕统治的王公大臣们,看见皇帝又要对自己兄弟下手了,按照“惯例”,麻木不仁的将诚亲王订下大罪。经宗人府及诸王大臣等议,允祉有不孝、妄乱、狂悖、党逆、欺罔不敬、奸邪、恶逆、怨怼不敬、贪黩负恩、背理蔑伦等十罪。按照这些罪名,就算“议亲议贵”可以减刑,结果也是要么赐死,要么圈禁。

  议罪结果递到皇帝手里时,“皇七弟”胤祐薨逝的消息也传来了。病榻上的胤禛看了看他们拟出来的长长议罪折子,不知该笑该怒,神情奇怪的变幻了一阵,将那折子轻飘飘的扔到一边,嘱咐“烧了它”。

  诚亲王只被革去亲王爵,交给其子照看,在家中读书养老,虽然他才五十岁。尽管如此,以他病弱的身体状况,还能读上几年的书,也实在令人堪虞。

  胤禛又病了,间日时发寒热,饮食大减,夜不能寐。自雍正四年那场病之后,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场大病。

  我开始明白,原来他们这群兄弟,才是真正的宿世冤孽。

  雍正皇帝一生两次大病,一次是他的八弟九弟死、十弟十四弟圈禁,还有一次,是他十三弟的离去。

  无论爱之深切,还是恨之深切,都让胤禛累入血脉,伤入骨髓。

  胤祥说的不错,没有什么能改变他们同属爱新觉罗血脉这个事实。

  “胤禛!胤禛!”我慌慌张张迎出藏心阁,一把拉住他的手:“听说,今天朝会后有官员荐举了什么著名的道士,道士还进呈了丹药?!给我瞧瞧,在哪里?”一面说,一面紧张的打量着他身上所有可以放东西的地方。

  “怎么了?”他发热了两天才刚褪,又硬撑着去见人办事,此时一脸僵硬的疲态,也被我带得紧张起来。

  挥手退走了侍卫,更衣坐下来,他转眼示意,李德全果然从胸前掏出一个刻着太极八卦的精致小盒子呈给我,打开来,是十粒朱红坚硬的小药丸。

  “你听我说。”将那盒子紧紧攥在手里,以一种急切央求的姿态跪伏到他膝上:“我原本恨不得一把扔进这湖里的,但我一定要彻底断绝这个可能性——你不会服用它们吧?”

  “只是姑且听之而已,朕还没有糊涂到求道问长生的地步,凌儿,怎么值得你如此紧张?”

  不,雍正皇帝死于服用丹药,留给后世笑柄?这不会发生!我不会让它发生!

  “你听我说,那炼制丹药用的汞和铅,对人都是剧毒,哪怕用量极少,一时不会致命,时间稍长,也会让人神智迟钝,用量稍多,立刻就会伤人性命!无论什么道士,说得怎样天花乱坠,丹药之毒,都是不会变的。不论你有什么打算,哪怕你根本不打算理睬他们,你也得让我做个试验给你看。求你!”

  “呵呵,凌儿,你一向有出奇的点子,朕先准了,你倒说说看,又有什么新玩意儿?”

  “这不是闹着好玩儿的,胤禛。”捕捉到他持怀疑和并不严重态度的细微神情,更加确定这是必要的:“下旨给那些道士,让他们留在京城附近道观中,告诉他们,需要他们进贡的是御用丹药,我们就在圆明园中,找几只小动物做实验,猎犬、鸟儿、鹿……用量少也可以,直到……直到你彻底相信我说的,丹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原也并无认真打算听信他们,你说的法子有道理,且试一试便是了。”胤禛将我拉到他身旁坐下,笑道。

  “千万不要听信他们,这不仅是试一试的问题。”我担心得紧紧抓住他的手:“胤祥走了,我只得一口心血送他,若有一天要与你分别……除非我先走,不然,只有随你而去罢了……”

  胤禛紧了紧环住我身体的臂膀:“还未偕老,先言离别?朕不许你这么说。”

  “但我怕你因为胤祥的离开而对未来心生疑虑,让那些道士有机可乘……胤禛,伤害你们健康的,不是别的,正是永无止境的消耗着你们心力的权力之争,你就随我走吧,你也操心够了,朝局已有起色,弘历也已经长大……”

  “呵呵……凌儿,你是担心,朕也会怕死吧?哈哈……”

  胤禛突然豁朗的笑起来,这几乎是自胤祥病情反复以来,他第一次笑。

  病中的沉重阴冷在笑声中散开后,他依然是那个傲岸睥睨、气魄慑人的霸主。

  “呵……凌儿。”胤禛笑得喘息一阵,渐渐静下来:“你不记得了?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胤禛……”

  他轻轻掩住我的嘴:“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之即位,乃天命所归,来去俱有天意,有何可惧?朕还不至于昏聩至此。你要试验丹药,朕很赞成。但,待朕几时闲下来,再陪你去南方的别苑,住上一阵子,好吗?你虽看表面上,这几年朝局略有起色,但暗中虎视眈眈的,还大有人在;十三弟这一去,朝中少了中流砥柱,朕也心绪大乱……”

  他寻求安慰似的把脸轻轻搁到我头顶:“……弘历才二十岁出头,政务阅历尚浅;朕推行的改革才初见成效……你瞧瞧,朕如何离得开?”

  这一时,或许的确离不开,他需要时间准备和接受。但从现在起,我会尽余生之力,在一切都来不及之前,实现胤祥最后的嘱托——带他离开。

  门外传来通报声:“皇上,十七爷来了。”

  果亲王胤礼行过礼,捧着一个外形熟悉的木盒子,无言交到皇帝手上,神情哀戚得有些茫然。这些日子他都是这样讷讷的,仿佛人变得迟钝些,就可以不用去接受那个事实。

  “凌儿,十三弟年前遣往西边儿去的,怡亲王府亲兵校尉隆格,今天才刚刚到京……”胤禛说着,看也不敢看似的,将那木盒子转手交给我。

  胤祥,他就不能忘记一次吗?还是他原本就如此期望,这最后一朵雪莲,被捧在我手中,让我仿佛捧着的是他那颗依然赤诚得灼手的心脏?

  人已去,心还在,让生者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只有冰上纯净得透明的雪莲,向我们脉脉无语盛开,一如往年。

  胤祥要“上路”了。

  京城郊外,春色烂漫,草色青青,时有鸟儿啼鸣啾啭。白色的队伍长得似乎永远走不完,在送灵队伍的中间,一百二十八人“大杠”抬的胤祥金匮后,御辇挂上了白布缟素,胤禛和我,正送他这最后一程。

  已送出三十里,急促的马蹄声远远响起,前面不知为何有些骚动,胤禛浓眉一挑,已是凝结了一身冷冷的怒气。

  还来得及未问个究竟,忽然响起一把悠扬哀伤的女声,随马蹄声而来,用我从未听过的悲怆歌词,唱起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蒙古长调:

  “……

  骑上我烈性子的赤兔马,

  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

  故乡的草原啊,

  好像展现在我眼前,

  阿妈不见了英雄儿郎,

  泪水涟涟沾湿衣裳,

  鸿雁哟,请你告诉我,

  那青青的山梁后,

  可有他的身影?……”

  “鸿鲁嘎!是阿依朵!”

  我急忙打起帘子,只见西边大路上迎着队伍奔来三骑,在前方路边停下了,满身风尘、一身白衫的阿依朵、岳钟麒和……和到我梦里向我告别的,二十年前的胤祥?

  他们翻身下马,向御辇和金匮长跪在地。因为没有皇帝的旨意,队伍继续前进,当人们抬着金匮走过他们面前时,在悲伤的人眼里,与年轻时的胤祥一模一样的小王子成衮札布初,忽然站起来,走到队伍前,伸手从一名太监身上拉过一杠,低头扛到自己肩上。

  “……喀尔喀蒙古台吉成衮札布初要为怡亲王举灵,请旨……”侍卫匆忙的禀报还没说完,胤禛已沉声道:“走罢。”

  队伍重新开始移动,阿依朵和岳钟麒也站起来,汇合到金匮旁送行的将士中去,当岳钟麒抬起头来时,我看见这个被多年战场硝烟打磨得铁塔般的汉子,已是满脸泪水。

  放下帘子,与胤禛默默握着彼此的手,听队伍中会蒙语的人渐渐加入阿依朵的歌声,任一路悲怆的“鸿鲁嘎”长歌当哭、痛入骨髓:

  “……

  马蹄踏碎清晨的露珠,

  穿过丛丛野花,

  越过大漠、扬起尘烟,

  英雄儿郎要去的地方啊,远在天边,

  鸿雁哟,请你告诉他,

  登上那高高的塔乌博格达山啊,

  放眼眺望乌布苏湖,

  故乡的草原金光闪耀,

  等待可爱的英雄儿郎,

  快快回到故乡……”

  五十四:丧子

  雍正十三年的春天,圆明园绿意葱茏,绿绒毯似的山坡草地上,两只小鹿瞪大了惊恐的眼睛,箭也似的冲出林子来,我带着新儿、高喜儿等人刚好路过,见小鹿这样慌张冲过我们面前,正在纳闷,又见那边山坡上,几个少年在后面拿着小弓追了下来。

  是弘历和弘昼兄弟,身后几个黄带子宗室子弟,皆是轻裘宝带,美服华冠,见到我,纷纷收起架势,笑嘻嘻的请安。

  “我知道,你们皇阿玛管得你们严,自己不出去围猎,也不让你们玩儿,不过,这两只小鹿既然被我遇见了,还请宝亲王、和亲王赏个薄面,饶了了它们罢。”我还礼笑道。

  “我们追着玩儿的,也没真打算伤它们性命,公主请放心!”弘昼连忙笑着解释。

  弘历看看我身边的新儿,也笑道:“前阵子在太学里听新儿说起什么蒸汽机,心中好奇,一心想问个明白,但新儿到太学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我又正好遇上前年从英吉利国来的那个画师布朗,随口问了他,不想他也是大惊,说蒸汽机在他们欧罗巴大陆上也才刚刚发明出来,因他只是个画师,所以连他也不太懂得,只知道个名儿而已。大伙儿都知道,新儿懂得的新奇物事,都是公主教的,弘历正想寻个什么时候来请教公主呢,敢情公主不吝赐教?”

  他说着,还做了个长揖,听到这里,我已经好笑的看了一眼新儿,她只向我挤挤眼,没看弘历。我只好对弘历笑道:“我本来看,她都十八岁了,老装模做样的去偷学太惹眼了,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看书学习的能力,才渐渐不要她去的,现在看起来,原来还是个小丫头片子,只听说了这一个词儿而已,不求甚解,就急着跟人炫耀。宝亲王别见怪,我也是从西洋使臣那里听来的。”

  弘历显然对我的解答意犹未尽,弘昼更是个好奇宝宝,但他们兄弟从小受的教育就像无形的绳索般有效,当下不再多问,只是不甘心的约定改日有时间专门请教,然后彬彬有礼的寒暄两句,作势让路,等我走过才离去。

  走远了些,新儿开口了,却与刚才的话题无关:“公主,盛郡王弘时阿哥又没有与宝亲王他们在一起。”

  弘时与胤禛的父子关系微妙紧张,众所周知;弘历将是继承大宝的人,同样众所周知。因为弘历是上百个皇孙中唯一曾被暮年的康熙带在身边的,也成了雍正皇帝皇位得自康熙亲传的重要证据,弘历更连亲王封号都是个“宝”字……一切都这样清楚,弘时却还是有了不该有的野心。这初时让胤禛忧虑,冷眼看了几年后,忧虑变为愤怒,甚至憎恨。弘时陷得很早,也很深,许多内幕我也只听说过只言片语,以胤禛的性格,这最后的杀戮已经无法避免——我能回答新儿的,唯有无声叹息。

  雍正八年中,皇帝的那场寒热病直到十月才度过险关,拖了大半年时间,到雍正九年才彻底恢复,其间为安定朝政,弥补怡亲王去世后的权力缺口,李卫特地被从南方调回京城,临时入主上书房,才勉力封死了所有小人做乱的可能性。

  雍正九年,久病的皇后也去世了,谥号孝敬皇后,与年妃等其他早逝妃嫔一起葬于泰陵。那时,小王子成衮札布初终于配合岳钟麒大败准噶尔军,总算得以袭策凌的爵位,被封为喀尔喀蒙古大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战争至此,双方都感到不好再打下去了,便开始议和,这一议,又从雍正十年,直议到雍正十二年,其间还小战事不断,最终好不容易以阿尔泰山为界,划分了准噶尔和喀尔喀游牧分界线,将边疆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如此,一桩接一桩,军国大事永远没有个尽头,胤禛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大清江山,总是要待局面重归安定稳妥,总是说“待把眼下手上的事忙完就去”,一拖再拖,转眼已经到了叫我心惊肉跳的雍正十三年。的0e

  看历史,和看历史小说的人,总喜欢指手画脚,认为主人公应当如何如何,改变历史,甚至创造历史。其实只要以自身所处的任何一个时代,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就能轻易发现:历史和命运的力量太过强大,影响一切的因素太多、太细微、太叫人始料不及,以一人之力,能做到哪怕一点点最细微的改变,已属不易,所以史上只有极少极少的人,穷尽一生心血,才得以流芳、或遗臭千古。譬如他们兄弟的夺嫡之争,就算一开始就告诉他们会发生这一切,康熙纵观历史教训、综合清廷特征研究出的立储方法新试验会有更好的方法取代吗?他们任何一个兄弟的性格、立场所决定的行为又可能有多大的改变呢?

  ……既如此,若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怎么办?

  每个夜晚,看着胤禛永远勤政忙碌的身影,或者皱眉熟睡的侧脸,心事就像荒草一样蓬勃蔓延,却因为无法控制长成一片荒凉杂芜,惘然中只剩下胤祥的叮咛声:“带四哥走。”

  勤政殿后,已被皇帝时时带在身边教授政务处理的弘历不知怎么得了空,转到后面临湖的小厅里来,左右望望似乎想要茶喝。

  我让新儿送去一盏新沏好的茶,他抬头见我也在一旁,忙站起来作揖笑道:“公主,皇阿玛正嘱咐机密事儿呢,可巧我得空向公主请教了。”

  机密事儿?我不由得向前殿看了看,胤禛答应过我说,就剩下一件事了,一处理完毕,定会陪我去江南那早已建好却一直空着的别苑住上一段时间……也向弘历笑道:

  “宝亲王最近学问又长进了,皇上昨儿还夸宝亲王说,你已能为皇父分忧呢。我哪里还答得上来你的问题?”

  “呵呵,公主总是如此过谦,从前几年那个试验丹药的法子起,我们兄弟就时常说,公主若能来太学给咱们讲讲学才不枉了这满腹才智,远的不说,且看新儿如今的才学,便知公主这位老师的学问之深了。上次说起的蒸汽机,还请公主不吝赐教才是!据说欧罗巴大陆的那些使臣和传教士如今已在船上用上了这劳什子,弘历真是好奇。”

  说起这个,我倒是一笑。从雍正八年开始的,我坚持要求的丹药试验,一对鸳鸯一天就死了,一只猎犬服食了一个月也死了,一只公鹿坚持的时间是两个月,我最不忍心的一匹骏马,服食了几个月后,变得歪歪倒倒、目光呆滞、口角流涎,几乎已经不能再跑动了。胤禛当时还在病中,一见这些试验结果,已对道士丹药深恶痛绝,把那几个月搬到圆明园烧炉炼丹的道士们统统赶了出去。弘历一向最痛恨这些道士,认为他们旁门左道、装神弄鬼,但又碍于身份,不好直谏,见我用此方法说服了胤禛,当时就大喜过望,又因为在太学中与新儿原本的交情,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时常寻机会向我问这问那。未来乾隆皇帝的好奇与好学让我有了一点儿责任感,于是就当作闲聊,向他大概解释起了我仅剩的关于蒸汽机的记忆:

  “宝亲王,所有人都见过,当一壶水沸腾时,热气将壶盖顶起的情景,若是更大量的热气,可以产生的力量不是更大?由此,英吉利国有人设计了蒸汽机,专门制造大量蒸汽为动力,用一系列类似于他们钟表的精细机关带动器械,就可以完成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宝亲王也听说的,用于船的划桨,不但节省了很多人力,速度和强度也比人力来得更有效率。”

  弘历出神的想了想,笑道:“这个念头新鲜!西洋人蛮荒不解大义,却专喜欢弄这些奇技淫巧。”

  我不得不耐心的试图说服他:“这些技术如果日益发展完善,用到各种方面,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可以创造出无数奇迹啊。”

  “呵呵,我中华物华天宝、地大物博,什么没有?不然,他们还需巴巴的弄出这劳什子,不远千里跑来朝贡?钟表什么的,让他们去做就是。不过这蒸汽机好玩儿,什么时候叫他们弄个来看看。”弘历好笑,已得出自己的结论。

  无奈的摇摇头,打起精神勉力与他封建传统封闭思想辩论,还没说两句,胤禛大步走来,笑问:“讲的什么智者襟怀、仁者谋略?得空儿了,也给朕讲讲。”

  “皇上。”“皇阿玛。”

  胤禛摆摆手,收起勉强的笑意,看着我简洁的说:“朕有要紧事儿得亲自去办,需回宫几日。弘历,随朕回宫。”的65

  这是几年来的第一次。自胤祥离开后,胤禛对我眷恋日深,时时都要我在身边,加上皇后去世,后宫事宜我也多少在操持,他从未为办什么事而让我单独留下过。

  目送他们父子离开圆明园,我已大约知道胤禛要去做什么,但愿,这是就是他答应我的的,那最后一件事。

  已经五天了,胤禛还没有回圆明园,每天只遣太监来向我叮嘱些冷暖琐事,宫里也异常平静,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这天春雨淅沥,湖面上浮起一群群锦鲤吐泡泡,可爱之极,正好胤禛今年为我取的雪莲也到了。

  自胤祥去后,依然有雪莲年年送来,仍在每年的初春时节。胤禛总是非常准时,他说“十三弟回草原去了,雪莲自然更少不了,我不过受他之托,代为运送”,仍然每年亲手转交给我,只是,除了今年。

  再看一遍那些我细心保存的干花,打开箱子,将这极可能是最后一朵的雪莲,收集到它们一起。我已集齐了十三朵了。明年,还会有雪莲么?

  “公主娘娘!”的1

  新儿忽然冲进水榭,双目红红,泪痕宛然,意识到自己失态,又退后一步,小孩子受了委屈般紧张抽噎:“公主,您知道吗?宫中忽然传出消息,弘时阿哥,前日被皇上赐死了,还削了宗籍。”

  我并不意外这个消息,对她的态度却多少有些意外,示意左右人都出去,关上了门,只剩下我看着她不言语。

  “公主,您那时候不是说一切都有老天在瞧着吗?我记得呢。”新儿几步扑到我身边,跪伏到我膝上:“老天就这样瞧着?瞧着他们这样的父子,兄弟?新儿知道,八王爷九王爷他们,是因为才高出世,招了皇上的嫉恨,一山不容二虎,一国难容二君,我都明白。但弘时阿哥不是他的儿子吗?他怎么下得了手!怎么下得了手?”

  “你也知道他下不了手?”我拍拍她抽泣耸动的肩膀:“你只知道你的九王爷他们辛苦悲惨,难道看不到皇上咬牙独自撑了多少年?你难道不知道十三爷吃了多少苦?正因为身受其苦,皇上才宁愿一个人背了所有的责任和罪名,好留给弘历一个安稳的江山,不让弘历再受一轮这样磨难。这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注定了的,呵……我有时候猜想,是不是他们从取得天下的那天,就已经同时收到了这个命运的诅咒?”

  “注定的?……”新儿蓄了满眼的泪,茫然看着我。

  “你喜欢弘时?”我突然柔声问她:“你已经长大了,我一直在替你留心,却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不!”她跪直了身子,“……是,我喜欢他,但不是公主您想的那样。我明白,公主让我到太学听课,还让我时常可以和小武哥哥、福来哥哥他们玩,让我可以见到更多的人,您希望我能自己找到幸福……”

  我的确是这样希望的,或许有点儿八卦……武世彪的儿子小武,和孙守一的大儿子、我在草原上亲眼看着他出生的孙福来,现在都到我身边做了侍卫,也都是勇敢正直的好男儿。

  “……小武哥哥对我就像亲妹妹一样,福来哥哥诚实可靠,而那些宗室子弟,不过是些斗鸡走狗,赌酒驰马的旗下绔袴。对,宝亲王自然清华毓德,已俨然有人君之像。但不一样的只有盛郡王弘时阿哥,因为他和九王爷当年太像了,一见到他,就像见到在西宁的九阿哥……说不出的可怜他、敬爱他……”

  弘时像胤禟?这才真是叫我意外。

  外貌?气质?贵族子弟,稍微桀骜阴柔一点儿,加之原本就是这样近亲血缘,弘时脸上或许的确有点儿胤禟的影子?但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联想,自然看不出来——可怜痴心的新儿,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她的九王爷的影子……

  “新儿,这是你自己的心魔给你造成的幻相……特别是当弘时重复了胤禟的命运时,你就更暗示自己把胤禟的影子投射到弘时身上。这其实与你无关的,不要把过去的阴影带到每一件事情上,那样太累了……”

  “不,公主,您知道九王爷在西宁的日子吗?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关于你。新儿永远不能明白,九王爷到底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让他那样为你痴情一世,你却能这样残酷的看着他死?”

  果然还是为了胤禟。但由一个没有经过当年事的孩子口中说出“残酷的看着他死”这个冰凉恐怖的意相,忽然如一把利刃刺中了心底埋藏已久的揪心疼痛。

  “公主,您这样善良,这样智慧,这样的慈悲胸怀,您能体贴皇上对您的好,怎么会惟独不能感受九王爷为您的心呢?难道那样还不足以赎他的罪?”

  这孩子豁出去了。虽然从收养她时起,我就知道总会有这样一天,她会需要一个解释,但一向谨言慎行的她,竟会舍命问出这种绝对不能让胤禛听到的话……我摇摇头,搀她起来,亲手从某个箱柜深处,找出一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竹笛,仔细看了看,递给她。

  “竹笛?!这是……我在青海见过的,九王爷说他在路上亲手做的,笛尾刻着‘禟’字,您还留着它……”

  新儿捧着笛子,忽然扑进我怀里:“您还留着它……”一语未尽,又是泪如雨下。

  “新儿,你听着,你很懂事,从来不与我谈起这个,现在我要告诉的你话,今后我也不会再说第二次。对,胤禟曾经是罪人,他对我有罪,还欠我一个,不,两个人命。但他的一生确实已经替他赎了罪,那一切早已过去了。你曾经见他时常把玩的玉人儿,沉在眼前的湖里,而这个笛子,应该算是替你留着的。”

  “替我?……公主,新儿刚才错了,新儿一时糊涂,竟那样对公主说话……请公主恕罪。”

  “不要这么快就认错,你终于肯开口,向我说起你的心结,我很高兴。你不是早已知道,我有珍藏多年,却从来不弹的一把琴吗?那琴,经百年漫长时光陈酿,多少前人以精魂浇铸而成,藏了不知道多少故事。而替你留着这支笛子,正是因为我明白,我都明白……

  一个男人,他成熟、沧桑、执著,才华横溢、内心骄傲,却又那样隐忍、忧郁、甚至神秘……他把你带进这个世界,教你弹琴写字读书。他救了你、教导你、疼爱你……最后离开你……”

  我深深叹息,为独自关山远离、云游四海的邬先生,春日谁陪他踏春看花?冬日谁陪他煮酒赏雪?

  “……你怎么能忘得了他?这个男人将是你心中永远的高山仰止。”

  新儿揪着心口,听完凄然出了好一阵子神,忽然微笑道:“公主,公主心中的这个男人,就是邬先生吧?您的故事太多了,还这样曲折……什么时候能讲给我听?把新儿不知道的,九王爷的那些故事也讲给新儿听吧。”

  她将永远也不能摆脱他的影响,但她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个男人或许渐渐成为她深夜里怅惘的一个梦……我摇头笑着,说:

  “这笛子,是那次从保定回京路上,坎儿悄悄交给我处置的。你知道谁是坎儿吗?他三年前死了,为救李卫……”

  “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个好人。他为什么要舍命救李卫大人?”

  三年前,皇帝为此决定,自雍正八年之后,重新召李卫进京任职。我见到李卫时,他悲伤得萎靡不振,只要一开口,还忍不住抹泪。原来李卫在江南一直带着性音大师替皇帝做一些收伏或安抚江湖人士的秘密工作,时常也会身陷险境,那一次在街头遇刺,却不知从哪里横挡出来坎儿,替李卫硬生生挨了一刀。李卫后来才知道,这些秘密工作,坎儿也有职责,几乎都协助在他们左右,只是身在暗处,不为他们所知而已。

  “……我们把他弄回去的路上,淌了一路的血,他还跟我笑:‘我无牵无挂,正该向阎王爷代了兄弟这一劫,你还要照顾翠儿和你们的儿子呢,你们两个给我好好过,你们过的越好,我就越能早些放心去投胎,下辈子总不会还投叫化子命吧?’我跟他说,下辈子要还做叫化子,我还跟他一起讨饭,他就拉着我的手断了气……凌姐姐,我竟然一直恨他,我还以为他一见荣华富贵就忘了情义,变成了小人、酷吏……我,我怎么那么蠢哪!”李卫抱着头痛哭流涕。

  “公主?”

  从出神中醒过来,我摇头叹道:“人世间那么多故事,永远比戏剧、小说里更曲折动人……来,我先把狗儿和坎儿的故事讲给你听……”

  “公主,张廷玉张大人求见。”

  张廷玉是个方正大儒,说得不好听点儿,迂腐是肯定有的,对身份规矩都有非常严谨的一套。从当年在八爷府里,良妃寿筵上远远的照面,直到今天,张廷玉的姿态永远谦逊恭谨,却从没有和我直接打过任何交道,这个时候突然想到见我……肯定是因为皇帝。

  我急忙迎出去,匆匆见了礼,简单直截的问道:“张大人,皇上出什么事儿了?”

  张廷玉微微一抬身子,仍然低着头说:“皇上因三爷的事儿,这几日瞧着精神不大好,也不肯见太医,连臣等都只为奉旨拟诏见着了一面,据李德全说,皇上多日未曾合过眼了……”

  这个死犟的男人!以为撑一撑就能过去?独自扛下了一切,然后独自躲起来等待伤口愈合?

  急痛攻心。但面对朝廷大臣,还不能失了仪态,特别是这些年来,旗下贵族越来越讲究气派,无时无刻不要雍容娴雅,天塌下来也不能形于色,因此宫里的生活已让我有了条件反射:有“外人”在场时,原本就叫人盯着“身份”的我,绝不能丢胤禛的脸。

  简略客气了几句,请张大人先回去办差,看他走远了,才吩咐人准备立刻进宫。正急得在湖边来回踱步,李德全身边一个小太监远远跑来,老远就上气不接下气的叫着:“纯惜公主!公主千岁!万岁爷龙体抱恙,想回园子休养,御驾已经从宫里启驾往园子来了!”

  心中忧急,脚步却要细细碎碎,动作需得云淡风轻,我终于变得有些像真正的“贵族”样子了,哀伤也这样内敛婉转,多么不符合胤禛的风格,但这却是他给我的,最好的人生。

  “公主!……姑姑。”

  我回头,却见为我扶着手的小丫头眼睛一亮,脸颊腾的绯红起来。

  呵,已经是年轻孩子们的故事了吗?站在圆明园烟柳之下的,是弘历。

  这一幕似曾相识。我有一刹那的失神: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个少年,在京城的春日烟柳中向我笑得一脸美好……

  新儿看出弘时与胤禟的相似,就是因为这种感觉吧?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可当我在眼前这个少年脸上寻找时,又不敢确定了,是我的幻觉吗?向我走来的这个少年,他有着当年三阿哥的儒生书卷气、当年胤禛那样不怒自威的距离感、当年八阿哥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洵洵君子风、当年九阿哥那样的秀美、当年十三阿哥那样的俊朗洒脱、当年十四阿哥那样的清峻……

  摇头嘲笑自己,若真如此,他真是一个……幸运的少年。

  也许他谁也不像,只是我的错觉而已——短短二十年,上一代人的风流繁华已成过眼云烟……胤祥墓园中早已芳草萋萋。

  “公主,近日来皇阿玛不肯见儿臣,他老人家身体还好么?我三哥他怎样了?”弘历没有在我面前保留对外人的矜持姿态,我很欣慰。

  “弘时薨了。你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我静静说道,顺便观察着他眼角眉梢的每一点风吹草动。

  还好,他的反应……是完美的,若不是为了胤禛,我真是瞎操心了……轻轻笑起来,不再需要关心这个幸运得叫人妒忌的少年,转身离去。

  站在圆明园外大道上等了又等,诅咒了千万次这没有汽车飞机的落后时代,御辇才慢悠悠抵达。五天不见,胤禛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携了我手走回藏心阁,还不肯坐轿,让太医紧张得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但安顿下来,摒退所有人之后,他靠在可以瞧见整个湖景的软榻上,半阖眼帘,再也难掩倦意。若真如张廷玉所说,胤禛已经五个日夜没有合眼,倒可以解释他眼前的憔悴支离。

  我初见他时是什么样子?抚摩着他发间不知何时新长出的丝丝白发,不甚在意的想着这个问题。

  居然开始回首往事了,我一定变老了。

  “凌儿,我闭不上眼睛。”

  “为什么?”

  “在紫禁城,我开始睡不着了,你说得对,那里冷冰冰、空荡荡,雕梁画栋却热闹到凄凉,夜晚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脚步回声……我老了,凌儿,没有你,我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胤禛软弱的把头靠在我胸前,“我在金陵给你造的公主别苑已经布置好了,几时闲下来,我带你去,去你一直心心念念的江南,什么都不管了,好吗?你就陪我下下棋,煮煮酒,乘小舟去看十里秦淮波光浆影……”絮絮念叨着,他终于肯放松下来,倦极而眠。

  指尖一点点滑过他枯瘦下来,越发显得轮廓深深的脸:

  “几时闲下来……你几时才能闲下来呢?……胤禛,你就这样交待了我们的一生?”

  圆明园,胤禛为我伪造的江南山水在轻风中悠悠摇晃起来,我们渐渐被一整幕幽蓝夜色温柔覆盖。

  胤禛又生病了。虽然和前两次大病不同,这次只是时不时浮现一些轻微不适的症状,但眼看雍正十三年一天天过去,我早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时候皇帝见人理事,我独自看着庭院中日影一寸一寸消移,真有度日如年之感,更别说他偶有不适,我便立即惊出一身冷汗。再这样下去,胤禛自己或许还没什么,我却早已濒临崩溃了。

  但我怎么忍心在这个时候责怪他?当他的十项大恶罪名中又加上了“杀子”。

  一筹莫展,只能时时留意他的身体状况,并提醒他答应过我的事:该去南方休息一段时间了。正当我的“枕边风”就要奏效之时,我早已忘记的,史书上又一件大事发生了,那个老书生曾静事发,被岳钟麒送给了皇帝。

  怎么会有这样迂腐得不可理喻的人?这个叫曾静的老书生,居然列出雍正皇帝十项大恶罪名,写成洋洋洒洒的几万字讨伐书,拿去劝说岳钟麒,说他是岳飞的后代,要他利用手中兵权造反,推翻胤禛这个万恶的暴君,推翻清朝。岳钟麒也是第一次见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哭笑不得,干脆假意答应他,这书生便欣然相信了,于是岳钟麒就这样将他连他的讨伐书一起送到了雍正皇帝眼前。

  这个天大的笑话却彻底刺痛了此时胤禛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神经。当发现自己也会渐渐老去时,再偏执孤傲的人也会开始在乎后世的目光了吧?胤禛是不是想起了自己一生中所有不停力挽狂澜的瞬间?这只是我的猜想,但病中的胤禛在看完讨伐书上“弑父、篡位、逼母、戮兄、杀弟、背德、荒淫……”等罪名之后,一生中从来不屑于向任何人解释的他,居然决定写一本书来为自己辩护,这本书就取名《大义绝密录》。

  胤禛居然又有了新的目标,他的事情真的没有完了么?我简直欲哭无泪,莫非只能这样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这阵子,胤禛的病还未好,身体不适,时常晕眩,每天办事和写书的间隙,都要我陪他下一局棋,缓一缓情绪。不客气的说,他的棋艺很臭,而我这些年也没用过多少心思学围棋,于是两个人磨磨蹭蹭、心不在焉,一局棋常常好些天都下不完,胤禛每次都吩咐人把残局保存好了不许动,第二天、第三天……接着下,下完为止,聊作消遣罢了。

  不知不觉,连炎夏都已走到尽头,这天午后,勤政殿前后门窗洞开,殿内镇了几块冰,取湖面上随波送来的轻风,凉意倦倦,我与胤禛对着一副残局各自出神,半天都动不了一粒棋子。

  “呵呵,怪了,昨儿朕怎么会这样落子呢?如今可难续了。”半晌,胤禛懒懒笑道。

  抬头看看后墙上胤禛御笔亲书的“勤政亲贤”匾额,我叹气,也笑:

  “皇上的白子看似没什么道理,却牢牢占据了大半地盘,胜局已定,还回头去分辨来时路,有什么意义呢?”

  “哦?”胤禛抬头看看我,苦笑:“凌儿,你最近比朕还不耐烦,句句话都刺着朕呢。”

  “这不是不耐烦,我是担心来不及……胤禛,再耽误就到秋天了,现在还不能走吗?”

  他竟真的有些愧疚,对我软言相告:“凌儿,你瞧,朕在这里,都挣扎一辈子了,突然要走,怎么走得开?待朕写完这本书,今年恐怕又过去了……不然,最早也得等到秋天,你不是说,江南秋天也……”

  不,雍正皇帝怎能这副模样?怎么能有愧疚、犹豫?多日来绷紧神经,人疲倦忧虑时特别容易生气,我竟一刻也不能再忍受:

  “对!你是雍正皇帝,你为它付出了很多,但仔细想想,最初你们是无法选择的,你们的身份,你们的立场……不要本末倒置好吗?从胤祥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我一直只有这一个目标,要带你离开,我已经揪着心等了五年,怎么还说是突然呢?”

  “凌儿?……”

  “我一直以为,只有那些从来没有亲手得到过权力的人,没有体验过权力巅峰的人,才会这样念念不忘,不惜飞蛾扑火去获得它,而胤禛,我以为,你已经与权力纠葛相伴了一生,你付出那么多,只为站在权力顶峰,看尽这苍凉风景,你应该比所有其他的人更能顿悟,正如众菩萨历尽劫难,才能彻悟成佛一样。”的65

  胤禛将手中棋子握进手心,又用那种漆黑得深不见底的目光看着我。

  “胤禛,是不是我太天真了?我最近经常想起邬先生,最后见到的几回,他一次比一次精神,甚至比我多年前第一眼见到他时更好,那一定是因为他离开了这里,天空海阔,大快胸怀。”

  “凌儿,但朕不是邬先生,朕的担子,重得多啊……”

  “这些年不是已经完成了你的目标了吗?朝中民间,种种大患几乎已经彻除、各项革新也已经完全推行,民生得以复苏,年轻能干的才子能人辈出……胤禛,你已经开启了一代盛世,连弘历的路,你都已经沤尽心血替他铺好,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胤禛似有所触动,握着棋子的手掌摊开又捏紧,反反复复,目光却醒悟般留恋环顾这座大殿,以及殿外的园林。

  “胤禛,为它付出越多,就陷得越深,还不及早抽身退步?这殿外、园子外、京城外,还有你没能亲眼巡视过的大好江山,何必留恋这小小一隅?”

  他想得专心,低头有些咳嗽起来,却终于放弃般摇摇头。丢下棋子走过去心疼的抚着他的背,这几年来所有叫人柔肠寸断的不安和等待,在看到他犹豫着想要告诉我什么的时候,终于爆发为愤怒:

  “不要告诉我你离不开这里,我无法接受任何解释……难道你要像胤祥那样,直到来不及了才会明白?你难道……难道……”

  这声音仿佛不是出自己的口中,而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那么空洞而绝望:

  “难道……连死,也要死在权力的宝座上,才肯甘心吗?”

  “凌儿!”胤禛震惊的拽住我一只手。

  硬着一颗心挣脱他,转身离开,老得一头苍苍白发的李德全和守在门外的高喜儿惊得木桩子般立在廊下,一动也不能动。

  雍正十三年的夏天就要结束了,藏心阁外,那棵亭亭如盖的合欢树已有纤叶飘落,靠着树干坐下来,脚下软软青草地被太阳晒出好闻的清香,让人怀念起广阔草原的自由气息……

  “凌儿。”胤禛不知何时跟了过来,干脆也坐到我身边树荫下的草地上。

  他倒知错得这样快?并肩静静坐了一会儿,听远远近近还有几声漏网的蝉鸣,对着湖面笑道:“我这样骂你,居然也不生气?”

  “呵呵,前几日还在朝会上发牢骚说,对着满朝大臣,朕竟多年也难得听到一句真心话呢。”

  “啧,你还嫌没人骂?”

  “凌儿,何苦这样刻薄朕?”他苦笑着,“那些不分是非、不明就里的,就算满口歌功颂德,朕天天听着,心里何曾有过一时痛快?朕明白你的心,不是心痛已极,你怎么舍得骂朕?”

  掌不住“噗哧”一声笑了:“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家都被你气死了,骂你倒成了疼你。”

  他笑了笑,只是揽过我的头靠到他肩窝,不再说话。

  “……对不起,胤禛,刚才是我心急了,不过,我可不是在骂雍正皇帝,我只是,心疼我的男人。”

  他紧了紧胳膊,将我搂得更近。

  “我明白,凌儿,我明白,容我再想想,好好想想……”

  “最近,我是不是话说得太多了?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劝到你……胤禛,如果这个故事最后会是悲剧,那么之前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情节,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了悲剧而悲剧?那也太贬低你我的智慧了,不是么?我想,最好的结局,就是让我们两个一起来写,这结局要是快乐的,至少,是充满希望的……”

  轻风习习的合欢树下,我们彼此倚靠着,一直看日头没入远处的地平线,天幕上变幻出我最喜欢的满天星斗……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圆明园。

  过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就真正秋凉了,特别是入夜之后,一定要比白天里多加件衣裳才行,但这气候确也清爽宜人,胤禛惦记着军机处这些天议的一件要事,趁此洵洵秋夜,还在勤政殿批折子。

  这夜,我虽一直守在他附近,但心里说不出的烦躁,或许是因为进入雍正十三年以来,无时不在担心着“那一刻”随时会到来,不安累积得太多、太久的缘故吧。勉强安稳心神,给他安排了些小点心宵夜,就着灯下看了一会儿书,又在殿后湖边出了一会儿神,竟然靠在躺椅上盹着了。

  这短短一觉睡得很是不安,梦里不知为何急出一身的汗,蓦然醒来,却风寒侵人,掀开高喜儿替我盖上的薄被,急急问道:“皇上呢?”

  高喜儿往殿内使了个眼色,我拿出怀表就着殿内映出来不甚明亮的灯光看了看,已是子夜时分了。

  皇帝办事看折子时最不喜欢被人打扰,对安静的要求到达了苛求的地步,从多年前建立“粘竿处”就可见一斑。所有人早已习惯了对他蹑手蹑脚,敬而远之,绝不会冒死打扰,今天也如往常一样,李德全带着两个小太监只守在殿外,有什么端茶递水的事儿,一般有我就足够了,而我瞌睡了这么一阵都没去看他,怎么也不见叫我?

  举步踏入殿内,绕过议事见人的正殿,他平常批折子的东暖阁永远静悄悄没有声息,门大开着,他伏在书案上,似乎也难耐疲倦,盹着了。我想嘲笑他这样“勤政”,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

  夜风入户,烛光摇曳,满屋子暗影乱晃。一步步走近,却见他批折子用的那支笔蘸满朱砂,胡乱掉落在手旁,而显然是他刚刚正在看的、写了一半朱批的折子摊开压在他胳膊下,被那支笔上的赤红朱砂糊了个乱七八糟。胤禛枕在胳膊上的侧脸神色平静,双目紧阖。

  他睡得这样安宁,只除了微皱的眉头,好像一个小学生做累了功课,趁塾师不留神,打着盹、抛下笔,不顾一切伏案酣睡去也。

  我忽然想伸手去探寻他的鼻息,但全身被冻住般不能动弹,才发现自己恐惧得紧咬牙关,浑身汗潸潸脊背生凉。

  “那一刻”终于还是到来了?

  午夜的凉风路过窗前,叹息般翻乱了满桌的纸张,案上银烛台中,半支残烛泪流了满盏,昏黄的光线明灭闪烁,映得胤禛孩子般困倦的侧脸忽明忽暗,仿佛被不可知的阴影笼罩……

上一页 《尘世羁》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