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 | 韩流 | 影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 更新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位置:努努书坊->儒勒·凡尔纳->《多瑙河领航员》->正文

第十一章 落入敌手

  多瑙河领航员--第十一章落入敌手

  第十一章落入敌手

  卡尔-德拉戈什及其部下边打边撤走了之后,胜利者先在战斗的地方停留了一会儿,准备好击退敌人的反攻,与此同时,那辆马车则向多瑙河方向远去。直到过了足够长的时间,使他们能够确信警方队伍已完全撤离,那帮歹徒才在头目的命令下上路了。

  他们很快就抵达了不到五百米远的河畔。马车在那儿等着他们,车的对面就是一艘平底驳船,在离岸几米远的地方便可以瞥见驳船的黑影。

  距离不长,扛活的人却很多。不大会儿工夫,两只小船来来回回几趟便把马车上的货物装上了驳船。马车随即离开河边,消失在黑夜里。大部分参加了林间空地那一战的歹徒在拿到他们的报酬后,就陆续消散在旷野中。只有八个人上了驳船。除了驳船甲板上堆着的那些包裹,刚才发生的这桩罪行没有留下其他任何痕迹。

  事实上,流窜在多瑙河地区的这伙著名的强盗仅仅只有这八个人。至于其他人,他们只是不确定的下级人员中的一小部分,根据作案地区的不同,选择当地的人来帮忙。这些人从来不参与真正意义上的抢劫,他们的角色仅仅限于运运货、放放哨或者看看东西,而且只是到了要向河边运送赃物时才用到他们。

  这种组织方式是最灵活机动的。通过这种手段,匪帮在整个多瑙河流域拥有数不清的人手,而其中仅有极少数人了解自己参与的活动的性质。这些人是从最愚昧无知的阶层中招募来的,通常都是真正的粗人,他们还以为自己参加的是普普通通的走私活动,并且也不想知道得更多。他们从来没有打算在指挥他们行动的这人和那个著名的强盗拉德科之间建立丝毫的联系。这个“拉德科”尽管对他们隐瞒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似乎莫名其妙地喜欢在这个犯罪现场都留下一点泄露自己身份的痕迹。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雇来的人如此漠不关心事情的始末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这些案件陆续发生在整个多瑙河流域,那么长的距离,自然就很分散了。每两次案件发生的间歇,足以使公众的情绪平静下来。拉德科这个姓氏只是在各个警察局变得要悲的著名,那是由于他们集中了整个大河流域的控诉。在各个城市、报纸都以头版大标题的醒目报道渲染此事,所以有产阶级也对拉德科特别关注。但是,大多数人,尤其对农民而言,拉德科只是普普通通的上个歹徒,并非与众不同,遭他的殃也只是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会看见他,很快就淡忘了。

  不过,船上的那八名歹徒彼此可都十分熟悉,他们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黑帮组织。他们驾着这艘驳船不停地往返于多瑙河上。一出现有利可图的抢劫机会,他们就停泊下来,在附近招募必要的人马,然后,等赃物都安全地装上了他们的浮动蔽所,他们就重新起航,去窥探新的下手机会。

  驳船装满以后,他们就到黑海去,那儿有一艘效忠于他们的汽轮按期与他们会合。那些偷盗来的财物,有些甚至是以杀人为代价抢来的不义之财,只要一过了汽轮的船舷,就变成光明正大的舶来品,能够在遥远的国度,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正人君子的面换成闪亮的金子。

  前天夜里,这伙歹徒是破例在上次作案不久后连续作案,不等人们的议论平息就又掀起轩然大波。往常,他们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短时间内接连作案,可能会使他们在当地招募的那些无意识的从犯醒悟过来。可是,这一次,强盗头子不在犯案之后马上远离,是有他的特殊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和卡尔-德拉戈什不无联系。警长在乌尔姆和弗里德里克-乌尔曼交谈时,他的身份就已经暴露

  在维也纳,强盗头子和他的副手蒂恰一起又发现了德拉戈什,从那以后,德拉戈什就一直被人暗中盯稍,盯梢的人都是当地的小喽罗,他们只知道个大概。而那艘贼船就在小渔船的前面几公里远的地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航行。在这片经常无遮无挡、并且遍布警察的地带,这种谍报活动只能间歇进行,而机缘偏偏从不让卡尔-德拉戈什和他的主人一起被发现。所以没有任何迹象会让人猜测渔船上住着两个人,也决不会让人认为有可能弄错。

  强盗头子一边派人盯梢,一边设想着一记绝招。干掉侦探吗?他不这么打算。至少在眼下,他只想把侦探抓住。有德拉戈什在手,他就有了一大笔资本,将来万一遇到紧要关口,他也可以跟警方平起平坐地谈条件。

  好几天了,绑架的机会都仍未到来。或者小渔船晚上停得太靠近城镇,或者在小船的近处有几个警察巡视河岸,而这些警察是不会让一个职业罪犯溜掉的。

  八月二十九号早晨,终于,形势显得比较有利了。头天夜里的暴风骤雨,掩护了正在袭击哈格诺伯爵别墅的那伙强盗,同样也会或多或少地冲散沿河监护警长的警察们,拉开警长所处位置前后两哨之间的距离。这位警长此刻会或许暂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必须抓住机会!

  赃物装上马车后,蒂恰立即带了两个最勇敢的手下赶去执行任务。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三个亡命之徒是如何完成使命,领航员塞尔热-拉德科又是如何代替侦探卡尔-德拉戈什成为他们的阶下囚的。

  直到这会儿,蒂恰在林间空地上仅仅来得及用简短的几句话向首领报告了他顺利完成任务的情况,因为那时正巧有一班警察经过。具体经过当然有必要详谈,可暂时还不是时候。当务之急是要把堆在甲板上的大批包裹清理掉,藏好。于是船上的八个人马不停蹄地一齐行动起来。

  抱的抱,扛的扛,或者借用斜板滑道,这些包裹没几分钟就先被装进了船里,然后货物就应最终入舱了,他们把底舱的地板撬了起来,露出一个大开的入口,正常的话,这个开口下面应是滔滔江水。可是,有人拎着灯下到这第二层舱室,借着灯光可以分辨出一堆杂乱的货物占据了底层的一部分空间。不过,还剩下很多地方,足够把从哈格诺伯爵家抢来的东西安放下来,别人是难以觉察的。

  事实上,这艘驳船被巧妙地作了手脚,它既是运输工具,又是浮动住所,更是万无一失的贮藏室。在看得见的船体下面,还有一只略小一点的暗船,暗船的甲板就是明船的底。这第二条船深约两米,排水量很大,足以负载上面的船,可以把明船举出水面一两英尺,这可不太合适,如果不采取措施补救,就会露出马脚。可是,他们在舱底装上一定重量的压舱物,使暗船完全没于水下,这样,上面那只船就始终保持住它空载时正常的吃水线。

  明船的底舱总是空的,盗来的赃物堆放在第二层底舱,换出相应重量的压舱物,因此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改变。

  如果这艘特制的驳船空载时的正常吃水仅有一英尺,现在它的吃水却达七英尺左右,在多瑙河航行是不可能没有实际困难的。这就必须请一个技术超群的领航员才行。匪帮雇了雅库伯-奥古尔作他们的领航员,他是以色列人,也出生在鲁塞小镇。雅库伯-奥古尔富有在多瑙河领航的经验,他对航道、路径、沙滩皆了如指掌,本领可与塞尔热-拉德科一争高下,稳躁舵把,他驾驶着驳船穿过急流,避开河道中不时遇上的暗礁。

  至于警察,可以任由他们随便检查这艘驳船。可以让他们测量船的内外高度而发现不了任何差距,还可以在船的四周探测却碰不到水下的暗船,因为暗船设计建造得十分隐蔽,流线性的船身根本探测不出。警察的所有调查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这是一条空载的驳船,入水的深度严格符合它自身重量的要求。

  而且船的证件亦是精心准备好的。无论船是顺流而下还是溯江而上,驳船总是或者前去提货,或者卸完货返回船籍港。根据情况所需,船主时而是加拉茨的商人康士坦丁奈斯科先生,时而是维也纳的商人闻泽尔-梅耶先生,怎样最好就怎样说,驳船的证件上盖着地道的官方印章,完全符合规定,谁也不会想到去验证一番。即便真有人去了,他也可以在上述两个城市找到康士坦丁奈斯科或闻泽尔-梅耶,证明确有其人。

  事实上,这艘驳船的真正所有者名叫伊凡-斯特里加。

  读者也许还记得,这是鲁塞镇上最不值一提的一个人,他曾枉费心机地阻挠塞尔热-拉德科和娜佳-格里哥维奇的婚事而未能得逞,后来就离开了城镇,一去无踪。人们从来没有说过他半句好话,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的声音却不少,传闻控诉他犯下了种种罪行。

  传闻这一次可没有弄错。正是这个伊凡-斯特里加,纠集了七个和他一样的败类,组成了一个确确实实的海盗团伙,在多瑙河两岸干尽了杀人越货的勾当。

  找到如此简便的生财之道,已经很厉害了,更妙的是,他干了坏事还能逍遥法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伊凡-斯特里加没有像一个平庸的强盗那样隐姓埋名,而是另施诡计;让受害者知道罪犯的名字,当然,他让他们知道的,并不是他自己的真名实姓,而是似乎不小心地让人们猜出作案的人是塞尔热-拉德科。实际上,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移名改姓来逃避重罪的惩罚,这本是罪犯的惯用伎俩,不过斯特里加给自己选了这么一个假名,可谓是别有用心且技高一筹。

  拉德科正好是另一个人的名字,斯特里加可以借此混淆视听,因此,只要不是现场被擒获,他就能转移别人对罪犯的怀疑。另外,斯特里加这样做还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首先,塞尔热-拉德科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人,如果那颗在他离开鲁塞城时向他告别的子弹没有把他送入九泉,那么这个人就确实存在。虽然斯特里加愿意吹嘘自己已经干掉了他的情敌,可事实上他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不过,即便在鲁塞城调查一番也没什么关系。要是拉德科不在人间,警方若收到关于他犯罪的指控只会莫名其妙;要是他还活着,警方找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他的名声却那么好;于是不论哪种可能性,调查都会在那儿搁浅。也许,跟拉德科同名的人统统都要倒楣地被追究一番。但是,在把世界上所有的“拉德科”清查完之前,桥下已不知流去了几江多瑙河水了!

  如果碰巧,由于怀疑毫无例外地都指向同一个人,而最终戳穿了拉德科好名声的钢盔铁甲,那就加倍地可喜可贺了。一个强盗知道了有人代他受过总是心旷神怡的,更何况,这头替罪羊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那他的喜悦就更是无以复加。

  即便这些推理本是荒诞不经的,但由于谁也不知道拉德科是肩负着爱国的使命离开的,他的背井离乡就使得上述推理变得合乎逻辑了。为什么领航员不声不响就走了呢?在卡尔-德拉戈什把自己的发现当成事实的同时,多瑙河警察总署鲁塞分署正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众所周知,当警察开始怀疑某人时,那他必定是凶多吉少的。

  话说到这儿,情况虽然错综复杂,但脉络总算清晰了。多瑙河流域发生了一连串的罪案,被人用尽心机地把罪名安到某个名叫拉德科的鲁塞镇人身上,领航员拉德科又销声匿迹,就被莫须有地怀疑为作案者,而在数百公里之外,另一个拉德科在警探严肃认真地推理后被控抢劫杀人,由他乔装改扮的渔夫伊利亚-布鲁什被通缉;在此期间,斯特里加每次外出回来后便恢复他的真实身份,以便在多瑙河沿岸自由自在地活动。

  然而,为使自身的安全不受威胁,斯特里加总是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把一切招惹祸端的蛛丝马迹全清除掉。所以,那天晚上,新到手的赃物装上船后,便跟往常一样,被迅速地转移到那个别人无法找到的密藏室里。那个真正的塞尔热-拉德科躺在囚室里,听见的正是他们搬东西的声响。关押他的囚室实际上同是暗船的底舱,他被关在这儿,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休想救他出来。赃物藏好后,强盗们立即将地板盖好,重新登上甲板,又把甲板的木条一块块拼好。这样,警察来检查也不怕了。

  此时,已近凌晨三点。驳船上的船员们一整夜未合眼,加上前夜的卖命苦干,个个都是疲惫不堪,真得好好歇会儿。可是,暂时还不可能休息。斯特里加想尽快离开作案的地点,便命令手下人趁天将明未明时分赶紧上路。命令一下,谁都不敢咬一声,因为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其中的紧要道理。

  当他们忙于起锚并把驳船驶向河心的时候,斯特里加向蒂恰询问了早上执行任务的情况,问他有否遇到什么麻烦。

  “这件事一帆风顺,”蒂恰回答说,“这个德拉戈什呀,活像一条大笨狗鱼,一网撒下去就逮个正着。”

  “他看见你们了吗?”

  “我想没有。当时他在想别的什么事。”

  “他没有挣扎吗?”

  “他挣扎了,这个混蛋。所以我把他打了个半死不活,好叫他乖乖听话。”

  “你没把他打死了吧,至少?”斯特里加连忙问。

  “没有!最多昏过去而已。我趁机把他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可是我还没来得及捆好,这个包裹就像人一样地喘起气来了。”

  “现在呢?”

  “他在底舱,当然噢,是在第二层底舱。”

  “他知道自已被带到什么地方了吗?”

  “除非他不同常人,”蒂恰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你应该清楚,我怎么会忘记堵住他的嘴,蒙上他的眼睛呢?一直到把那家伙扔到笼子里后,才把那些东西拿掉的。在笼子里,要是他乐意的话,随他唱情歌也可以,观赏风景也不坏。”

  斯特里加微笑不语,蒂恰又说:

  “我可按你的命令该做的都做了。不过,咱们要玩到什么程序呀?”

  “搞到警察大队无人指挥,解散了才好。”斯特里加回答道。

  蒂恰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们会再任命一个警长的。”

  “也许吧,不过新来的警长恐怕比不上握在咱们手心里的这个厉害。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拿他作人质和警方谈判。必要时,我们就拿他来换我们需要的护照。所以说,最要紧的是让他活着。”

  “他当然活着。”蒂恰肯定道。

  “你们想过给他吃的吗?”

  “真见鬼!……”蒂恰抓了抓脑袋,“可全忘了这茬了。不过,一个人大半天不吃东西死不了。咱们一开船,我就端晚饭给他吃……你要不要亲自给他送饭去,好亲眼看个明白?”

  “不用了,”斯特里加连忙说,“我倒宁可他不见我的面。我认识他,他却不认识我,这是一个有利条件,我不想失掉它。”

  “你可以戴个假面具嘛。”

  “这对德拉戈什不起作用,他不需要看见你的脸孔,只要你的身材、肩背……被他注意到任何一点细节就完蛋了,他凭这些就能辨别出人来。”

  “那我岂不是倒了霉了,看来,只有我去给他端菜送饭-!”

  “总得有人去吧……何况,眼下德拉戈什并不危险,等他有能力对付咱们时,咱们早已远走高飞了。”

  “阿门!……”蒂恰说道。

  “暂时,”斯特里加接着说,“还让他在暗舱里呆会儿。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他会闷死的。明天早晨过了布达佩斯,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把他押到甲板上面的舱室里去。”

  “噢,你是想下船去吗?”蒂恰说。

  “是的,”斯特里加回答说,“我要不时地离开驳船,到岸上去打探打探消息,了解一下人家对我们的这票买卖还有德拉戈什的失踪有些什么反应。”

  “要是你被抓住了呢?”蒂恰反对道。

  “不会有危险的。谁也不认得我,多瑙河警署肯定已经一蹶不振,至于其他人,必要的话,我有一个新的身份可以用。”

  “什么身份?”

  “著名的多瑙河协会钓鱼冠军,非凡的鱼夫伊利亚-布鲁什先生。”

  “这个主意……”

  “妙极了吧!我现在弄到了伊利亚-布鲁什的船,我将学卡尔-德拉戈什的那一招,假扮成渔夫。”

  “要是有人向你买鱼怎么办?”

  “我可以先去买一些鱼来嘛,再卖出去就行了。”

  “真是什么都难不住你啊!”

  “那当然!”

  谈话就进行到了这里。驳船开始顺流而下。微微刮起了北风。若是在维斯格拉上游一点的地方,多瑙河向南奔流时,这股北风可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现在却正好相反,北风大大延缓了航速。斯特里加急于远离作案现场,下令装了两把长划桨,以抵消风力。

  整整三个钟头,船才行进了十公里,抵达了河流的第一个拐角处;又在弯弯曲曲的河道里航行了两个小时才直驱南下。到了怀策镇上游不远,他们终于可以抛开船桨,张起风帆,船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大约十一点时,船经过圣安德烈——正是前一天夜里,凯塞利克和伏盖尔两个车夫谎称要去的地方。船并不靠岸,而且继续朝布达佩斯开去,距该城尚有二三十公里路。

  船越向下游航行,两岸的地势越是险峻。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江心小岛也越来越多。有时,岛与岛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驳船无法通过,唯有游船可以穿梭其间。

  多瑙河的这一段,船只逐渐多起来,甚至常常发生船只壅塞的情况。河道夹在北阿尔卑斯山起始的支脉和喀尔巴阡山末端的余脉之间,十分狭窄,只要领航员稍不留意,船只就会搁浅或者撞到一堆船只上。不过,总的说来,这些事故造成的损失不会很严重,而只是耽搁一些时间罢了。可是,两只船碰撞时传出的惊叫和接踵而来的争吵也够人受的!

  斯特里加的这艘驳船可以说是驾驶得最稳的船舶之一。这艘船的载重超过二百吨,所以体积很大。甲板上建筑有一整套的上层结构。船尾的一层轻甲板构成甲板室的顶篷,甲板室则用来供船员居住。船首有一根小桅杆,用于悬挂旗帜;船尾装置有大舵板的舵,以便领航员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

  随着驳船向下游渐进,多瑙河越来越热闹,就像在大城市近郊一样生气勃勃。一艘艘轻盈的小汽艇和帆船,载着游人旅客,游弋在岛屿之间。不多久,人们便远远地看见地平线上工厂的烟囱林立,冒出缕缕黑烟。这些都标志着即将进入布达佩斯市区了。

  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斯特里加做了个手势,蒂恰就和一个同伴走进船尾甲板室里。不一会儿,两人就又出来了,押出一个身材苗条的女人。可惜这女子嘴里被塞了一大块东西,看不清她的面容。她双手被反绑着,走在两个看守中间,并不试图反抗。大概是经验告诉她,反抗也无济于事。她顺从地从大盖板上沿着梯子下到底舱,然后又走进第二层底舱的一间舱室内。活门随即在她身后关上了。

  做好这些事情之后,蒂恰和他的同伴继续去干自己的事,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下午三时许,驳船驶入匈牙利首都的码头。河的右岸,是土耳其的古都布达,左岸,是现代化的城市佩斯。那时候,布达可不是今天的样子。她是一座古老的城池,风景如画。后来由于平均化的发展,其优势渐渐消失了。与此相反,佩斯的规模尽管那时已相当不错,但尚未取得日后那么惊人的发展,远未成为东欧最繁华、最美丽的都城。

  河流两岸,尤其是在左岸,拱廊式的和平台式的房屋建筑错落有致,教堂的一座座钟楼俯临其上,被缕缕阳光镀成金色。一长串的泊位码头显得既雍容又壮观。

  驳船上的船员们无心欣赏这迷人的景致。对于那些作贼心虚的人,穿过布达佩斯市区时也许会遇到恼人的意外。船员们的眼睛只用来注视河面上往来如梭的船只,一刻不得闲。正是由于这种小心谨慎,才使得斯特里加在众多的船只中及时发现了一艘四人驾驶的小船,它正笔直地朝驳船驶来。他认出这是水上警署的一艘巡查艇,便连忙向蒂恰使了个眼色。蒂恰立即会意,转身从盖板上溜到底舱里。

  斯特里加果然没有看错。几分钟后,这只小艇就靠着驳船停下了。两位男士登上甲板。

  “谁是船长?”其中一个人问道。

  “我是。”斯特里加从船员中走上前来回答。

  “您的姓名?”

  “伊凡-斯特里加。”

  “您的国籍?”

  “保加利亚。”

  “这艘船从哪儿开来的?”

  “维也纳。”

  “到哪儿去?”

  “加拉茨。”

  “船主是谁?”

  “加拉茨的康士坦丁奈斯科。”

  “运的什么货?”

  “没有运货。我们空载返航的。”

  “您的证件呢?”

  “喏,在这儿。”斯特里加把有关证件递给巡查的人。

  “好的。”问话者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证件,又还给斯特里加,接着说道,“我们到您的底舱去看一下。”

  “请便,”斯特里加并不阻拦,“不过,我想请你们注意,我们从维也纳出发后,这已经是第四次受到盘查了。这可不怎么令人愉快吧。”

  警察挥了挥手,没有回答,表示他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而已,与他个人没什么关系。他从盖板上下到梯子脚下,向前跨了几步进入底舱,扫视了一圈就上来了。没有任何迹象提醒他,脚下正躺着两个被关押着的囚徒,男的在一边,女的在另一边,他俩都束手无策,连声救命都喊不出来。检查算是很仔细了,却也不过如此。驳船里空无一物,也用不着再询问装载物的来源,盘查也就简单多了。

  警察重新登上甲板,没有再问别的问题,便回到自己的小船上去了。小船向远处驶去,又去检查别的船只,而驳船则继续向下游匆匆远行。

  布达佩斯的最后一片住宅也被抛到了后面,现在到了该过问过问底舱里的女囚的时候了。蒂恰和另一个人进到底舱,旋即把几小时前押解去的女子又押回甲板室里。其他船员似乎谁都不关心这事儿。

  夜半时分,驳船离开布达佩斯已达三十多公里,才在埃尔克森和阿多尼两镇之间停泊下来。次日天刚亮,驳船就又出发了。八月三十一日白天,驳船中途停歇了好几次,因为斯特里加下了驳船,划着他以为是从德拉戈什手中抢来的那条渔船,大模大样、堂而皇之地在各个村落靠岸。他向当地居民介绍自己,说他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多瑙河协会的钓鱼冠军,把冠军的名声也传播到了这里,他跟看热闹的人们聊天,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他所关心的那些事情上去。

  他打听来的消息并不多。伊利亚-布鲁什的名字在这些穷乡僻壤似乎还不是尽人皆知。当然,在莫霍克斯、阿帕廷、诺萨茨、塞姆林,或者贝尔格莱德这些重要的城镇,情况就会迥然不同。可是,斯特里加可不想到这些大城镇去冒险,他只敢在乡村里探头探脑,因为这些地方警方的监察必然松得多。不幸的是,农民通常都不知道齐格马林根钓鱼大赛的事,对于跟冠军交谈更是显得冷淡。再说,他们什么新闻也不知道,既不知道有个伊利亚-布鲁什,也不知道卡尔-德拉戈什这么个人。斯特里加徒劳地施展了他全部的外交手段,却依然一无所获。

  按照那天晚上说定的办法,当斯特里加有一趟下船去时,塞尔热-拉德科被抬上来透了透气,又被抬到一间门窗都锁得严严实实的小船舱里。强盗们也许过于小心谨慎了些,这个俘虏被五花大绑,根本动都动不了。

  九月一日至九月六日都平安无事地过去了。驳船顺流而下又遇顺风,以每昼夜六十公里的速度继续航行。如果不是斯特里加时常上岸必须停下来等他,航行的里程还会翻上几番。

  仅仅从打探消息这个角度看,斯特里加上岸活动一直没什么收获,但是幸亏他那职业的娴熟技艺,才使他的出行至少有那么一次没有落空。

  那是在九月五日,驳船夜泊于一座名为苏斯塞克的小镇对面。斯特里加如往常一样离船上岸去了。夜已深了,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民们大部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只有斯特里加一个人在镇上游来荡去。忽然,他看到一所外观富丽堂皇的宅第,主人大概对人们的诚实正直太有信心,竟然大敞着门跑到邻居家串门去了。

  斯特里加毫不犹豫地溜进屋里,看来这是一家商铺,因为屋内陈设着柜台。要拿走柜台怞屉里的当天员工营业收入可真不费吹灰之力,眨眼功夫就成。不过,斯特里加可不会满足于这种油水不大的小偷小摸,一进门,他就盯上了屋角的一只大木箱。撬锁开箱对他而言简直如同儿戏,很快,他就在箱底摸到一只鼓鼓囊囊的布袋,手一碰上去便发出金属的叮当声,看来是个好兆头。

  斯特里加满载而归,飞快返回驳船;到天又亮起来时,驳船已走远了。

  旅途中唯一的历险就是这了。

  在驳船上时,斯特里加躁心着别的事。他不时地跑去甲板舱,溜进关押拉德科的船舱正对的那间舱室。有时,他只在那儿待上几分钟;有时则多留一会儿,在后一种情况下,往往站在甲板上都能听到激烈的争吵声,隐隐约约可以分辨出一个女子的声音,她心平气和地回答着一个暴跳如雷的男子的大吼大叫。每次争吵之后,结果总是老样子,船员们全都置之不理,斯特里加则气急败坏地下船去,借以安抚他那暴怒的神经。

  通常,他都是到右岸去打探消息的,因为左岸的村镇极少,朝岸上望去是一片无际的原野。

  这是一片完美的匈牙利平原,一直绵延到近四百公里远处的特兰西瓦尼亚山脉。横亘在平原上的一条条铁路,跨过无垠的荒野,广袤的牧场以及巨大的、水生动物麇集的沼泽地。这片原野是一张永远慷慨施与的餐桌,款待着无数的四条腿的宾客,这成千上万的反刍动物正构成了匈牙利王国财富的一个主要来源。平原上只是偶而有几块麦田或玉米地。

  多瑙河的这一段河面很宽阔,大大小小的岛屿将河水分割成许多股。有的岛面积很大,水流受阻被迫从旁绕道而行便会立时变得湍急起来。

  这些岛屿并不肥沃。只是由于河水经常泛滥,岛上有的地方沉积着一层淤泥,才在淤泥中间生长着一些桦树、欧洲山杨和柳树,不过,岛上的牧草却肥美而丰饶,人们收割起满船满船的牧草,运到沿岸的农庄和村镇。

  九月六日夜幕降临时,驳船抛锚停泊。这时,斯特里加不在船上。他不能到诺伊萨茨和对面的佩特瓦丹去,因为这两个市镇比较大,容易出危险。但是为了继续他的“侦查”,至少他可以再往下游走二十多公里到卡洛维茨镇停下。遵照船长的命令,驳船停在该镇下游十几公里远的地方等着,到时他自然会顺水漂去回到驳船上。

  晚上九时左右,斯特里加已经在回船的途中了。他不紧不慢,让水流推着小渔船前进,自己则想着令他得意的那些事。他的计策非常成功。谁也没有怀疑到他,没有任何人妨碍他自由自在地探听消息。说实在的,他搜集到的信息并不多。不过,人们的孤陋寡闻,近乎漠不关心的态度总的看来是一种可喜的征兆。显然,这个地区的居名只模模糊糊地听人谈起过多瑙河匪帮的事,他们甚至连卡尔-德拉戈什的名字也没听说过,因此对他的失踪也毫无反应。

  另一方面,要么是由于警方群龙无首,要么是因为斯特里加经过的地区太贫穷落后,警方的警惕性锐减了。好多天来,斯特里加没有看见过任何一个警察模样的人,谁也不谈监察多瑙河的事,而就在上游两三百公里的地方,防范得还那么严密。

  看来,驳船完全可能一路顺风地抵达目的地黑海。照例将船上的赃物如数转运到等在那儿的汽轮上。明天,驳船便可通过塞姆林和贝尔格莱德。然后,驳船只用沿着塞尔维亚这边的河岸航行,便可避免遭遇令人恼火的意外。

  因为,塞尔维亚正在抗击土耳其侵略者,战火多少会使国家混乱无序。沿河地带的行政当局总不至于竟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过问一艘空载返航的驳船吧。

  谁知道呢?这也许是斯特里加最后一次旅行了。也许等钱赚到手后,他将远走高飞,变成个受人尊重的大富翁,生活得很幸福甜蜜,他这么梦想着,脑海里浮现出关押在驳船里的女囚靓丽的身影。

  正当他这样想入非非的时候,目光忽然不经意地落到了那几只对称摆着的箱子上。长期以来,箱盖拼在一起就成了卡尔-德拉戈什和船主的铺位。突然,斯特里加心里闪出一个念头,他成为这只小渔船的主人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可是还没有想到去翻翻箱子里的东西。忘记这个可太不应该了,现在赶紧弥补弥补这个疏漏吧。

  他首先对右舷的箱子下手。轻轻一拧,箱锁便应声而下。他在箱子里只看见一堆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衣物,斯特里加压根儿就看不上这些破烂儿,关上箱盖,便又转回下一只木箱。

  这只箱子里的东西跟上一只没啥大的差别,斯特里加大失所望,正想撒手时,箱角里的一件东西猛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衣物当然没有多大用处,可这个大皮夹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看样子,皮夹里应该夹各种证件。证件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在某些场合,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它们那么有说服力。

  斯特里加打开了皮夹,正如他所期望的,里面装着好多资料。他耐心地逐一检查过来。那些信件和收据,署名都是伊利亚-布鲁什。而后,他突然瞪大了眼睛,目光停留在一幅肖像上。正是上次引起卡尔-德拉戈什怀疑的那幅肖像,太出乎意料了!

  首先,斯特里加想不通其中的缘故。船上所有的信件收据都署名伊利亚-布鲁什,却没有警探的大名,这已经有些奇怪了,但还说得过去。不管怎么说,可以给这种反常的现象以最自然的解释。也许并非如斯特里加一直以为的那样,德拉戈什冒名顶替跑去出演了多瑙河协会钓鱼冠军,而很可能是两人商量好了,德拉戈什借用渔夫的身份活动。这样一来,德拉戈什与真正的伊利亚-布鲁什达成协议,由德拉戈什保存必要的资料,以便在必要时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拉德科这个名字呢?斯特里加居心叵测地在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上签署的姓名!这个使他屡遭拒绝却死气白赖地仍在追求的女人,她的肖像怎么会跑到这儿来呢?这艘船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竟能藏有这幅蕴含着款款深情又富有特殊意义的肖像呢?到底这只渔船属于卡尔-德拉戈什、属于伊利亚-布鲁什,还是属于塞尔热-拉德科呢?三个人当中,有两个与他有着如此切身的利害冲突,那么,被他费尽心机地扣押在驳船里的又是其中的哪一个呢?至于拉德科,那天晚上和另一个人驾了一艘小船秘密潜出鲁塞镇时,斯特里加开枪击毙了其中的一个,所以他宣称拉德科已经被他杀死了。真的,如果他那时瞄错了人,如今,他倒更希望落入他手心的那人是领航员,而不是警长。那么这一回,领航员是插翅也难逃了。要是被关押的俘虏真是拉德科的话,那就用不着继续留着当人质了。只要在他脖子上拴上一块大石头,扔到河里就万事大吉,永远地摆脱了这个死敌,斯特里加也就为他千方百计所要实现的目标扫除了主要的障碍。

  斯特里加没有耐心再这么待在小渔船上,他把刚才发现的那幅肖像揣到身上,然后抓起桨橹,加快了小船前行的步伐。

  不一会儿,驳船的影子出现在夜色中。他迅速地停靠在驳船边上,跳上甲板,直奔他平时常去的船舱对面的那间舱室,把钥匙插进锁眼里。

  塞尔热-拉德科的思路可没有俘获他的人进展得那样快。甚至,他无法在自己身陷囫圄的几种解释中做个选择。对他来说,迷雾仍然是无法冲破的,他也放弃了再去揣测他们把他囚禁起来的动机。

  拉德科在牢房舱底焦躁不安地睡了一觉,醒过来时,第一个感觉便是饥饿难当。已经有一个多昼夜他滴米未进,而自然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论你如何强烈地抗拒也无可奈何。

  他先是强忍住辘辘饥肠,然而饥饿的感觉愈来愈不可抵挡,他终于失去了迄今一直保持着的耐心和平静。他们难道是要将他活活饿死吗?拉德科大声喊叫起来,却没有一个人回答。他提高些嗓门,依然没人回应。最后,他怒吼着直至声嘶力竭,结果仍是同样。

  他怒不可遏,使劲地想挣断绳索。可是绳索绑得太结实了,任凭他在舱底滚来滚去,用力绷紧肌肉,仍是徒劳,绳索还是那样牢固扎实。

  在他激烈地挣扎扭动时,脑袋突然碰到一件摆在他身边的东西,身体的需要使感觉更加灵敏了。拉德科立即辨别出那是面包和一块牛肉,大概是他睡觉时别人放在那儿的。可他全身五花大绑,要享用狱卒们留意施与他的食物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不过,办法总是逼出来的。失败了好几次之后,他终于可以不用手帮忙吃到东西了。

  总算填饱了肚子,但时间过得很慢,很单调,在一片静谧之中,一种低声的哀鸣,一种细微的颤动,好似微风拂动树叶发出的簌簌声,一直传到的耳际。载着他的这艘船显然是在行进,船头像把尖刀一样在劈波斩浪。

  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少个小时,他头顶的一个活板门被人掀开了,开口处影影绰绰透进一丝亮光。一份饭食拴在一根绳子上摇摇晃晃地吊了下来,落到他的近旁。这顿饭和他第一次吃的差不多。

  又过去了几个小时,活板门再次打开,一个人爬下来,走近那个僵直不动的躯体。塞尔热-拉德科又一次感觉到有人把一大块东西塞到他的嘴里。看来,是有可能救他的人来到了附近,他们怕他叫喊吧?大概是的,因为那个人才上去,俘虏就听见这间囚室的天花板上传来人的脚步声。他真想呼救……可他的嘴里吐不出一丝声音……脚步声消失了。

  救援的人应该已经走远了。片刻之后,又有人下来,不作任何说明就把堵住拉德科嘴的东西取了下来。就是说,现在可以允许他大喊大叫,不过即使叫喊,也不会对他们招来任何麻烦了。既然这样,又何必再呼救呢?

  第三顿饭跟前两顿饭一模一样。这顿吃好后,等候的时间更长了一些。大概是夜晚了吧。拉德科估算了一下,他被俘大约已有两昼夜了。这时,从掀开的活门那里,一张梯子被放了下来,四条大汉顺着梯下到四室里来。

  拉德科还没来得及辨认这四个人的相貌,一块东西马上塞到他的嘴巴里,眼睛也迅速被布条蒙上了。他又变成了一个又聋又哑的活包裹,跟开始一样被许多双手传递着。

  他从碰撞中得知自己正穿过一个窄小的洞口,他现在知道那是一个活板门,自己正是从这个洞口被抬进来的,现在又朝相反的方向出去了。上次抬下来时,梯子撞伤了他的腰,这次上去时又撞到了同样的部位。上去后,经过一小段水平的通道,他便被粗暴地扔在地板上。又和先前一样,他感到蒙住眼睛和堵住嘴巴的东西都给人拉掉了。可他刚睁开眼睛,门就砰地一声在他身后关上了。

  拉德科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仅仅换了个囚牢而已。虽说如此,可这个牢房与刚才那个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通过一扇小小的窗口,缕缕阳光直射进来,他终于能看清摆在近旁的那份饭菜,而在原来的那间监牢,他非得摸索着寻找自己的食物不可。阳光大大增添了他的勇气,处境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绝望了。这扇窗户的外面便是自由,只等他去争取!

  他苦苦寻找着逃出去的办法,近乎无望了。终于,在他第一千遍查看这间狭小四室的四壁时,突然发现紧贴板壁的地方装有一块铁皮,从地板垂直通向天花板。这条铁条很可能是用来连接固定船壳的各块木板的。铁皮稍稍向外拱起,虽然没有锋利的刃口,没法一下割断绳索,但拿它磨断绳子也许不是不可能吧。这种尝试当然是极不容易的,可也不妨一试。

  拉德科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才爬到铁皮边上,立即就把捆住他双手的绳子靠在铁皮上挫起来。由于他全身都被绑得紧紧的,几乎完全不能动弹,使他的这项工作艰难到了极点。双臂的来回挫动只能靠他竭尽全力地扭动整个身体来带动,即便如此,来回的动作幅度也只是微乎其微的。这种苦活不仅进展极其缓慢,并且着实令人疲惫不堪,每五分钟领航员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

  每天两次吃饭的时间,他还得中断他的努力。总是同一个人端饭给他,虽然此人脸上蒙着一块粗布,但是拉德科从他的灰发和引人注目的宽肩膀完全认出这是同一个人。尽管分辨不出这人的面容,但他的轮廓给拉德科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拉德科虽不敢确定什么,但那人强悍的外形,沉重的步伐,和面罩上面露出来的灰白头发,都好像在哪儿见过。

  每顿饭是定时送来的,别的时间他们从不走进囚室。甚至无人打破周遭的静寂,如果不是对面舱室不时传来开门的声音。接着,几乎总有两个人的说话声,一个男子和一位妇女的声音隐隐传到他的耳边。于是,拉德科便停下那考验他耐心和毅力的活儿,竖耳聆听,设法更好地分辨出这两个人的声音,因为这些说话声引起了他心中模糊而揪心的悸动。

  除了这些小小的干扰之外,领航员等看守一走,便赶紧吃饭,然后就又顽强地劳作起来。

  就这样整整苦干了五天,他对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成效开始产生怀疑了,可是在九月六日暮色将至之时,捆住他手腕的绳子啪的一声断了。

  领航员不得不强抑住差点脱口而出的欢叫声。有人把门打开了。还是那个每天送饭的人,走进了囚室,把一如平素的饭食放到他跟前。

  当舱里只剩他一个人时,拉德科的第一桩事就是想活动活动刚刚解放了的肢体。刚开始,它们怎么也不听自己使唤,他的手和胳膊被捆了整整一个星期,现在就像瘫痪了一样。不过,渐渐地,双手和双臂可以活动了,幅度也逐步增大。经过一个小时的锻炼,虽说还不很灵便,但终于可以做各种动作了,于是他把双脚也松了绑。

  他自由了!至少,他已经向自由迈出了第一步。眼下,他首先能做的,便是爬出窗户。尽管黑暗中看不清河岸,但从窗口可以看见多瑙河的水浪。此时行动正值良机。外面一片漆黑,没有月亮的夜晚,十步之遥便什么也看不见了,真乃天助也!此外,看守要到明天才会再送饭到囚室来,发现他潜逃时,他早已走远了。

  然而,他遇到了一个严重的困难,不仅是一种困难,而应说是一种客观上的不可能性,使他尝试了一次便只得停下。窗子对一个灵活、轻盈的少年来说也许足够宽了,但是对塞尔热-拉德科这样身材魁梧的成年人,就太狭窄,无论如何也钻不过去的。拉德科弄得筋疲力尽也是白费功夫,不得不承认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终于气喘吁吁地跌回到囚室里来。

  莫非他注定逃不出去了吗?拉德科久久凝视着被这扇铁面无情的窗子勾画出的那块方形的夜空。然而,他决定再作一次尝试,他把衣物脱掉,拼命一纵跃到窗框里,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挤出去。

  顿时,他感到血流加速,骨头挤得嘎嘎作响。不过,一侧的肩膀先出来了,一只手臂也跟着伸到外面。可是,窗框卡住了他的左脸部,糟糕得很,右肩也给卡住了。这样子,再做任何何努力也显然是没用的。

  一部分身体悬在水面之上,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另一部分身体仍被扣在牢笼里,两侧的肋骨被卡得紧紧的。拉德科很快就感到无法坚持这种姿势了。既然这样逃走行不通,那就必须另想办法。说不定可以拆掉一根窗框,把洞口加大一点。就不那么难以穿过了。

  但是,若要这么做,就得先回到囚室里去,可拉德科无奈地认识到,他已经没有办法缩回去。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除非喊人帮忙,他是注定要留在这残酷的境地了。

  他再挣扎也无济于事,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他刚才纵身太猛,想不到自设陷阱。

  寒尔热-拉德科正在喘口气休息,门外传来一阵异常的声音,不禁使他不寒而栗。突然,出现一个新的危险,咄咄逼人。自从他进入这间牢房后,还从来没有在这时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有人在门口停下脚步,掏出钥匙,摸索到锁眼,终于将钥匙插了进去……

  领航员走投无路了。情急之下,他猛地以超人的力量缩紧全身的肌肉……

  这时,在门外,钥匙在锁眼里转动……带动了锁舌……锁舌脱开了锁头……

  

上一页 《多瑙河领航员》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