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年前,洪昇创作《长生殿》,并带领当时北京最著名的昆曲戏班内聚班演出,轰动坊间。遗憾的是,此后300年间,随着洪昇的溺水而亡,《长生殿》已无全本演出。
4月30日至5月3日,全本昆曲《长生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是《长生殿》诞生320年间首次全本形式的晋京演出。此次全本《长生殿》由上海昆剧团等单位制作,全剧分为《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四本,长达10余小时。
■上穷碧落下黄泉 尤以精诚致魂魄
昆曲诞生以来,积累了许多传世的经典剧本,诞生在明清两代的剧本因其故事的传奇性而被称为“传奇”,《长生殿》便是其中一本,是与《牡丹亭》、《桃花扇》比肩的巨著。
洪昇(1645-1704),生于清代初年文人家庭,心存明清两朝更替的愤懑和失落,他写作《长生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男女之情寄托国家兴亡之感。据史料记载,《长生殿》定稿、首演于1688年,全本50折,最早由北京最著名的昆曲戏班内聚班演出,康熙皇帝看过演出后十分赞赏,并向王公贵戚们大力推荐,于是亲王和大臣们每有宴会,必演此剧,《长生殿》由此走向民间,成为当时最红的剧目。
然而,遗憾的是,岁月的流逝令这颗璀璨的明珠湮没于时间的尘埃里。康熙甲申年(1704)阳春三月,洪昇应江南提督张云翼之聘,来到松江,观看昆曲优伶数十人演出的《长生殿》。江宁织造曹寅则紧接着请洪昇到金陵,一起观赏《长生殿》全本的精致演出,这一次共演了3昼夜。当年洪昇返乡途中,不幸溺水身亡。随着洪昇的逝去,300年来,享誉一时的《长生殿》已无全本演出。
在舞台上展示《长生殿》全貌,是几代戏剧人和戏剧爱好者的心愿。如何全面演绎《长生殿》,完整展示中国昆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2003年,上海昆剧团开始排练全本《长生殿》,经过全剧组100余人艰辛的排练,这个庞大传奇故事已经成功地伫立在舞台上。有评论家这样说:上海昆剧团排演全本《长生殿》是队伍综合实力的体现,观众感受到剧组对昆剧艺术有如宗教般的虔诚。
“全本《长生殿》演出是昆曲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戏曲史学家郭汉城说:“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上海昆剧团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这部旷代名剧能以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今天观众的幸运,更是我们这些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一睹为快的人的幸运。展现在今天观众面前的《长生殿》应该是具有古典美、又是面貌全新的大戏。整理、演出本的目标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使观众能够看得懂,让观众喜欢看,放不下。”
■缓歌曼舞凝丝竹 仙乐风飘处处闻
全本《长生殿》是上海昆剧团近年来最大的一个创作剧目,一开排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剧组常常被问到一个同样的问题:“舞台上已经有很多《长生殿》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排演?”
扮演唐明皇的蔡正仁说:“《长生殿》是昆曲舞台上常演的剧目,以往多以折子戏组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其他剧种也时常将《长生殿》搬上舞台,例如京剧《大唐贵妃》等。在舞台上,《长生殿》的演出可谓林林总总,但却从未有过真正囊括50折的全貌展示。只有排演全本‘传奇’经典,才能全面领略中国昆曲的博大精深,为前人所不为,这是我们的使命。”
昆剧是一门优雅精致的艺术,全本《长生殿》在创作中,于细节之处,无不力求精益求精。剧中的服装是手工绣的,乐器瑟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云锣、编钟,再现古代宫廷乐队的编制。杨贵妃“舞盘”,“定情”、“小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使用的酒杯,皆出自台湾琉璃工房。那段只有文字记载的“霓裳羽衣”舞蹈,则多方请教研究唐代舞蹈的专家并结合昆剧身段的特征,做了最为接近原貌的恢复。
在全本《长生殿》中,汇聚了当今中国昆剧舞台上顶尖的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魏春荣、张军、黎安、沈昳丽、余彬、吴双等老中青昆剧演员同台献艺。四本戏由4组演员分别扮演男女主人公唐明皇与杨贵妃。昆剧优秀青年演员张军与中国戏剧 “梅花奖”获得者、来自北方昆剧院的第一闺门旦魏春荣在第一本中饰演唐明皇与杨贵妃;优秀青年昆剧演员黎安与沈昳丽在第二本中饰演唐明皇与杨贵妃;被誉为 “活唐明皇”的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梅花奖”二度获得者张静娴、优秀青年昆剧演员余彬在第三、第四本中饰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有“昆剧第一老生”美誉的计镇华出演剧中宫廷乐师李龟年,优秀青年昆剧演员吴双在剧中饰安禄山一角。师生同台,南北联袂,在排演中传承技艺,在舞台上演绎,这在昆曲演出史上都是少有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曲绵绵无绝期
清朝中叶以后,昆曲日益衰落。此后百余年来,昆曲案头创作萎缩,舞台演出萧条,戏班解散,演员改行,观众锐减。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此,被冷落了的昆剧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昆曲特有的博雅清华、笛箫笙管的幽幽清音,以其古典之美,重新唤醒我们的记忆。据调查,全国7个昆剧院团创作活跃,在国内外演出频繁,大大地活跃了昆剧创作和演出,被遗忘的昆曲艺术重又绽放出熠熠光辉。
在看到复排的《长生殿》后,剧作家罗怀臻感慨万千:“伟大民族的文化复兴,既需要新的创造,也需要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全本《长生殿》重新搬上舞台,这种活态保护不是守旧和泥古,而是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生气,使古典作品更具在现代文明中传承的文化品性和人性光辉。”作为《长生殿》的文学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更是深有感触:“为《长生殿》的这次演出付出艰辛的幕前和幕后的人们,也会像创造灿烂文化的前任一样,受到今天人们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