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开心总在难中求
方大太太真觉得现在有些荒唐。
她从来不知道一个人花钱可以花的这么厉害。
方大太太并不是一个小气吝啬的人,她家境优越从小就不缺钱,嫁到方家来更是到了钱库里,就算方老太爷和方大老爷先后遇不测,家里困难也只是心情以及生意的劳累,钱从来没有缺过。
这样的她从来没有觉得钱是什么大事,家里孩子们养的奢侈对她来说也浑不在意。
但她还是被君小姐的奢侈震惊了。
先前在京城的花费是为了开店,投入再大也无所谓,生意嘛,方大太太不是不懂生意的人,后来的种痘也是如此,纵然是医者仁心济世救民,更何况这些都有回报,朝廷的赏赐,九龄堂的名声,痘苗的薄利多销,高价的人人都争抢的药。
先前花费的那些,九龄堂如今都挣回来了。
方大太太看过账册,当初德胜昌付的钱已经还了,除此之外还存了大笔的钱进来。
当然现在九龄堂存进来的钱都已经全部花出去了,而且德胜昌也再次大笔大笔的钱流向北地。
尤其是近段,数额大的令方大太太都咋舌。
“这就是一个城都能买下来了。”她说道,“她到底干什么了?”
“就是随便买买东西啊。”方承宇笑道,“母亲你也知道如今北地物价高嘛,很多东西都买不到,要急着用就必须拿钱砸了。”
“北地都那样了,她还在那里做什么?”方大太太又想到一件大事。
“总是有事要做的。”方承宇笑道,“母亲不用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这女孩子真是没有一天让人安稳的,一次比一次用的钱多,这样子还会持续多久?不会一辈子都这样吧?那方家就是金山银山也架不住这样。
方大太太想到当初给方承宇治病时自己脱口说的话。
“如果承宇真能保住性命,我愿意将承宇该得到的一切都拱手相送。”
而她也没有推辞,神情含笑。
“好啊。”她说道。
方大太太苦笑一下,现在看来,她治好承宇不是开玩笑,而整个方家被她拿走也不是开玩笑。
“我就是想不明白,她一个小姑娘到底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她叹口气说道,“她到底要做什么?”
“人活着就是为了做事。”方承宇神情认真的说道,“否则就白活了,就跟钱挣来就是要花的,否则也就白挣了,我觉得做事花钱都是最简单的嘛,不用想那么明白。”
方大太太冷笑。
“想明白又有什么用,她让做什么,你都会去做。”她说道。
方承宇伸手挽住方大太太的胳膊。
“母亲,我病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所以现在想明白。”他诚恳又认真的说道,“我想过的人生就是开心,她开心我开心,母亲祖母姐姐们也开心,花钱就能买来开心,是不是很简单很划算?”
以前她们有钱也买不来开心,这样比的话还真是简单又划算,方大太太苦笑一下,端详儿子的脸。
“你真开心就好。”她说道。
“当然真开心啊。”方承宇笑道,“能认识九龄这样的人,谁能不开心。”
方大太太瞪了他一眼。
“亏得你们没成亲,要不然就你这样,没有婆婆会喜欢这个媳妇的。”她说道。
方承宇哈哈笑了。
“母亲,你也太小瞧九龄了。”他说道,“如果她愿意,谁的欢心都能讨的。”
如果她不愿意,三句两句话就能把你气死,比如宁大夫人。
方大太太抿嘴一笑,拍了拍方承宇的肩头离开了。
方承宇重新坐在几案前,打开了最新收到的信。
“所有的钱都换成了金银现钱,对于如今的北地来说,只有现钱才是最管用的,那她肯定是随时随地当场就用了,行路途中比在嶂青山还要花钱多,说明人马在增多,以及耗费持续。”他自言自语,“是什么样的护送会做到如此?护送的可仅仅是那一个妇人?”
…………
呼啦啦一阵狂风卷着雪飞散,旷野上的一群人顿时东倒西歪,还有两三个孩子跌倒在地上,发出哭声。
他们衣衫褴褛拖家带口,很明显是逃难的人,已经到了风一吹就要倒下的地步了,可见境遇之惨。
更惨的还不是饥饿和严寒,地面隐隐震动,传来马蹄疾响,这声响让这群逃难的人们顿时神情惊慌。
“快起来快起来。”
“是什么?是过兵了吗?”
“是金人来了吗?”
惊慌的议论在人群中响起,让这些人更加惶惶不安,想要逃又无处可逃,呆立在原地很快视线里就出现一大队人马。
昏昏的日光下铠甲鲜明,大旗招展,穿着打扮很容易就分辨出周兵。
不是金人。
如果是金人那就站着等死,但看到是周兵,民众们神情依旧没有喜悦放松,警惕的看着这些走近的人马。
这些日子过兵很多,说是奉命南撤的官兵,这些过兵不仅不理会逃难的人,有时候反而会抢劫逃难的人。
这群人马看到他们,为首的示意下停了下来。
“你们哪里人?要到哪里去?”为首的男人大声喝道。
逃难的人群一阵骚乱向后退。
“不要问了,他们看起来很害怕。”
一个女声传来。
同时一匹黑马驶出,其上竟然是个女子,这女子的脸被布遮挡,看起来很是诡异。
逃难的人们神情有些惊讶。
女子也可以在军中?
惊讶未落,就见那女子招招手。
“你们来领些热粥吧。”
热粥?
逃难的民众觉得自己在听梦话,然后就看到这群人马后方赶出一辆车,车上跳下好几个妇人。
她们虽然是妇人,却也穿着棉甲,头发束扎在帽子里,也是一派官兵的打扮。
“来来,两锅热粥,你们快过来吃。”她们乱哄哄的招呼道。
寒风里两口大锅被放在地上,冒着热气,香气瞬时四散。
不是梦!
这香气顿时让逃难的人群失去了所有的理智蜂拥上前。
“不要抢,足够你们吃。”妇人们喊道,“排好队。”
一阵骚乱,在这边官兵的震慑下,难民们排好了队,还选出两个人来施粥。
而做完这一切,这队人马又重新向前行驶,这期间连多余的话都没有说,似乎他们停下就是为了放下这两锅热粥。
而且也不等候,连锅碗瓢盆都一同施舍不要了。
一碗热粥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在这冬日里足够支撑这些人平安的赶到下一个城镇。
“这些恩公是哪一路官兵啊?从未见过这样的官兵。”几个难民喃喃,捧着饭碗看向在大路上远去的人马。
从来没有官兵在行路中还给人施粥,而且他们真的是在行路,就在施粥的过程中,除了那些妇人,其他人都骑在马上森然肃立一动不动,身形都没有改变半点。
奉命而停,奉命而行,没有半点随意。
这跟他们这些日子见的过兵完全不同,或者是退兵的缘故,不管是败还是奉命而退,退总是让这些官兵蒙上一层莫名的惶惶之色。
他们的神情是不安的,他们的队形是混乱的。
这样的官兵完全不能给民众带来安全感,反而更添慌乱。
“那旗上有字。”一个老者颤巍巍的抬头,花白的胡子上沾着米粥,指着远处还在风中飘扬的大旗,一字一顿的念道,“青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