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我的二本学生 > 正文 二 公共课

我的二本学生 正文 二 公共课

所属书籍: 我的二本学生

    来到课堂

    对中国的高校而言,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学期,意味着高中向大学的转换。新生一般要经过两周到一个月的军训,军训过后是国庆,国庆过后,才是大学课堂的开端。

    2005年10月8日,经过新生军训和国庆假期后,我第一次真实地踏上课堂。我所在的系部叫经济贸易系,所在的教研室叫文秘教研室。文秘教研室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全校的两门公共课,《经济应用文写作》和《大学语文》。第一学期,我每周十二节课,四个新生班,共一百九十名学生,其中《经济应用文写作》八节,《大学语文》四节。正是仰赖学校大量的公共课,我才得以拥有机会认识春艳、伟福、辛追,进而通过更多的学生,认识一些虽然没有教过,但却能深交的孩子,其中大顺就是这样。

    暑假备课期间,我终于明白,《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多么乏味的一门课程。我脑海中不停转动“报告、请示、命令、决定、通知、通告、公告、通报、批复、会议纪要、函”这些毫无感情色彩的词汇,这和我博士期间接触到的“现代性、叙事学、解构、规训、德里达、后现代状态、韦伯、利奥塔、本质主义、启蒙、自我认同、民族国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直接的、功利的、交易的知识传达,一种理论的、虚空的、逻辑的知识训练,这就是我博士毕业以后,进入一所没有专业依托的公共课堂所面临的现实处境。但正是这种奇妙的落差,唤醒了我内心的困惑,勾起了一种隐秘的欣喜,“报告、请示、命令、决定、通知”固然让我厌倦,但“现代性、叙事学、解构、规训、德里达”所预设的逻辑,同样让我虚空。我预感到博士毕业后的生活,才是我真正学术训练的开始,如何沟通两组词汇之间的鸿沟,是我面临的真正挑战。

    现在,我所拥有的真实资源,来自课堂;课堂上最有力量的支撑,来自那一群年轻的生命。我暗自思忖,只要正视自己,袒露困惑,应能获得回应。在学院的晦暗和知识等级中,我无法言说来自直觉的困惑,但讲台下那一群洁白的青年,或许会让我获得说话的地方和踏实。在此以前,从硕士到博士,我总为一些基本的问题纠缠,就算已经步入专业的学习,我依然无法说服自己,对纯粹的学院生活生出一种理所当然的确认。我无法确切说清自己读书、做学术的意义,也难以理解西方理论、诸多概念渗透的学术圈,生活经验为何失去了平等的讨论资格。我的困惑,不比学生少半点。他们从广东各处的田野、乡镇、城市走向一所实用为王的高校,我想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追问。

    第一天上课,我比学生还兴奋,竟然忘记带办公室钥匙,只得在隔壁保险系办公室休息。孙老师笑着说:“你是第一次上课吧?刚刚教书都是这样的,激情满怀;过了半年,就激动不起来了;再过几年,就麻木了!”在此以前,我曾在一家国营工厂待过四年,干过文秘、会计、组织干事,甚至当过一线工人,在国营工厂的经历,是我唯一的职业体验。经过漫长的六年求学生涯,再次走向工作岗位,我对自己在广东F学院的教学工作,无法从以前的职场经验中获得任何感知。

    初次上课的教室在二栋101,这是一幢陈旧的教学楼,黄色胶合板的连体桌子,有些板面已经斑驳、翘起,凳子是那种只要站起来,就会发出刺耳声音的活动凳,学生下课时,会劈里啪啦响上半天;涂有银灰色油漆的铁门,像仓库的大门,式样老土,看起来粗糙、结实;一把厚重的铁锁,用铁条焊接而成。一块同样陈旧的黑板,讲台上散落的粉笔,立即将我带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学的氛围。因为建筑的陈旧,二栋没有配备多媒体,这种原始的状态,让我心安、平静,倍感踏实。几年后,因为教务处对课件的要求,是否使用多媒体成为考核老师的重要标准,我不得不放弃落后的二栋教室。很长时间过后,我才意识到,随着我专业知识的增多及教学经验的丰富,为什么课堂的味道,却再也找不回2005年二栋的感觉,这和教学手段的变化密不可分。对人文学科而言,多媒体对课堂的干扰和伤害,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的泛滥及花哨的内容,让老师无形中倍感压迫,也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上,缺乏锤炼的机会和耐心。

    一间没有声、光、电过度配置的教室,一间只能容纳五十人的教室,一块黑板,一盒粉笔,最简单的桌、椅、板凳,够了。

    教室风景还不错,周围环绕了高高的白玉兰,树冠长到了三四楼,花开的季节,香飘四溢,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尚未洗净高中阶段的气息,嬉闹中,总是试探着去摘够不着的花。从教室右侧的窗户往后看,龙洞远远的群山,仿佛就在眼前,高远的天空,衬托出所有建筑物的小,群山静静环抱所有的房子,二栋也是其中的一间。

    051841班,是我教过的第一个班,共五十七名学生,每周二的第三四节,和每周四的第三四节,我们都会在二栋见面。班上除了郝歌、杜栋栋、卓训嘉来自外省,其他五十四名学生都来自广东本地,其中有十二名来自潮汕地区,生源的分布,完全符合学校地方本科的特点。第一次面对那么多说粤语的孩子,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外省人的身份,他们因为同一种语言带来的自然沟通,将我置于一个隔膜的世界。尽管他们看我的眼神澄明、透亮,毫无机心,单纯的笑容,就绽放在脸上,但他们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内陆人,我在他们的北边出生。我的生命,第一次与广东如此接近。

    大一新生的眼睛是亮的,区永杰永远坐在第一排,始终睁着大大的双眼,单纯而专注;王美芬怎么也合不拢嘴,永远都在笑,仿佛对生活的烦恼没有任何感知;麦锡章坐在中间稍稍靠后的位置,在一堆男生当中,眼神坚定、一身正气。所有的孩子都带有高中生的气息,延续了高三紧张时段铸就的昂扬精神,一群皎洁的脸,无数双渴求的眼睛。

    他们和我一样,紧张,试探;他们第一次走进大学课堂,我第一次站上大学讲台;我们互相照亮,又彼此隔膜。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