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千山青黛 >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千山青黛 正文 第七十八章

所属书籍: 千山青黛

    第七十八章

    破阵乐毕,参舞健儿在康王率领下向高台方向行礼,得圣人嘉奖,退下后,深目黑肤的驯兽官驱着百兽到来。

    象、狮、虎、豹、犀,众多猛兽列队,驯服地向着高台趴俯在地,再分列左右,演武随之正式开始。六军逐一自朱雀台前过,展现各自军威,随后变列,又化军阵,步列与骑列交替进退,三挑五变,最后,各复其位,齐齐再次向着皇帝与公主参拜。

    皇帝召来宰相、各尚书,令对各军今日的表现加以点评。有说整坚,有说敢锐,有说令行禁止,军容威武。

    皇帝看去心情很是愉悦,频频点头,最后下令,为贺公主归朝,也为奖励今日讲武将士的精彩表现,将士今夜就地,于营房受犒,共同参与庆元殿夜宴。

    数万将士发出山呼海涌般的万岁、千岁声,高台下方左右的廷臣与命妇们各自如仪下拜。

    在万人的注目当中,皇帝在公主的搀扶下,于御座起身,步下朱雀台,预备登辇离去。

    整个过程,韩克让便率着以裴萧元为首的近卫,紧紧从随在皇帝与公主的左右,忽然,他看到公主在登车前,竟好似特意停了一停,本不知她意欲何为,望去,见她竟转过面,含笑望来,向他单独点了点头,如同致意,这才登车,随皇帝离去。

    韩克让一时定住,等到公主乘舆去了,方反应过来,望向左右,见附近的范希明等人皆都入目,心下未免暗暗多出几分受宠若惊之感。又想到自己之前误会,险些开罪公主,忍不住暗自迁怒,转头望向身畔那个此刻面色如水也不知在想甚的下属,抬手向着他,隔空狠狠点了几下,这才匆匆上马跟了上去。

    当夜,六军于营房宰牛烹羊受犒。苍山行宫,庆元殿内,皇帝设宴,款待僚臣以及众多此次随驾而来的藩王、使节。

    师傅今夜兜鍪着身,腰悬礼刀,看去威风凛凛,然而不知为何,大约是御前执勤的缘故,他看去却全然超脱于外,双目平视前方,静静立在一排金吾卫士的后面,毫不显眼。

    但皇帝的心情,显然丝毫也未受到这些木雕老臣所表现出来的抗拒的影响。他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命乐工奏散乐,俳优于殿中空地上演百戏,吞剑、戏绳、透梯、缘杆。又有龟兹舞人登场献舞。

    皇帝听完,当场嘉奖,命赐进德冠一顶,玉带一条。

    刺史的表奏,叫皇帝龙心大悦,问近旁吏部尚书,被告知他在外政绩斐然,如今回京正待授官,当即命擢节度使。

    他金冠玉带,一身华服,神色热切,仿佛什么事都没有,满口阿姐阿姐,唤个不停,看去实是讨人喜欢。

    絮雨对这个堂侄,也是暗多几分偏爱的,回赠见面礼时,特意给了一面她亲手绘写图纹的团罗扇。

    又说,陛下多年以来日夜思念公主,以致入疾,自己空有孝心,却无法为陛下分忧,昼夜不宁,如今公主终于归来,往后承欢于陛下膝前,叫陛下龙心顺遂,则自己再无所求。

    接着,此次也随圣人到来的崔道嗣,不顾那些清显同僚的侧目,打头当场献诗,庆贺公主归来。

    参与夜宴的众人心知肚明,此位公主才是今夜这一场夜宴的主角。

    听着这些一首比一首肉麻的颂诗,絮雨渐觉耳热,忍不住侧目望向皇帝,觉他有些过了。然而她的皇帝阿耶却好似浑然不觉,不但如此,意犹未尽,竟又命现场参宴的有品百官,不论文武,当场若是作不出来,宽限一夜,回去之后再作,明日全部献诗,他要从中择优,刻印成书,以传民间。

    太子和皇子过后,是包括新安王李诲在内的一干皇族子弟来拜见公主,敬献各自仪物。

    太子称,这是不久前他在东宫发现的地生灵物,当时不明所以,只小心采撷,贮入宝盒。今日公主阿妹归来,他方顿悟,此必是上天给予他的吉兆,兄妹血亲,情深如海,故不敢藏宝,今夜趁时赠与公主。

    若非夜宴里有几百双眼在盯着,絮雨几乎就要掩面了。

    毫无疑问,新归朝的公主,成为了苍山万人当中最受瞩目的人物。今夜,她果然也如许多年轻儿郎盼望的那样,现身夜宴,坐在了皇帝的身侧。

    随着公主在两列云母纨扇的仪从下,到来、升座,这一座高大而深旷的宴殿,仿佛也在刹那间,因她行动时头上和身上金珠、玉珞的灿闪,而映染上一层淡淡的霞光似的晕辉。

    御前如此热闹,他却好似和这一切全无干系。若非刻意寻找,险些看不到他的身影。

    李诲应当还是没从这个新发现里醒神,唤絮雨为姑姑时,看去欣喜无比,但又带着几分拘谨,不像旁人那样,全是奉承讨好之意。

    那些老臣的沉默反抗,在今晚这场夜宴之中,注定只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怨艾了。在随之而来的更多的向着公主示好的声浪面前,如滴水入海,完全掀不起半点的浪。

    夜宴开始,参拜过后,座中的一些清显老臣,以太子太傅为首,不约而同,几乎全都垂头敛目,沉默不言,以此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皇帝公然僭制的暗自不满。

    满殿一时静悄。皇帝凝视太子,良久,缓缓点了点头,命他起身。早有仪官将太子赠公主的仪衣与宝匣献上。絮雨收下,亲自起身下座,含笑将太子搀扶而起,礼谢。

    须知,圣人原本最是厌恶这些显然流于浮泛奉承的所谓应制诗文,曾批一无用处。今日非但不怪,反而厚赏?

    继崔道嗣之后,礼部侍郎、秘书监、中书舍人、国子博士等等,这些平日素以文才见长的堂官见状,纷纷也争相献诗,个个口吐华章,翻着花样地赞颂公主仙姿佚貌,内德动天,简直就是瑶池天女下凡,能给圣朝带来祥宁。

    白天阅武结束后,他立刻悄悄和外祖冯贞平等人密会,紧急商议如何弥补。唯一庆幸,便是除了那一场意外,他并未得罪过这位公主阿姐。在他出生的时候,她已流离在外。比起自己这个对她毫无敌意的阿弟,她更有理由厌恶的,似乎是太子李懋。

    这在圣人一朝,可算是破天荒了。第一回,有人竟因献诗而得如此殊荣。

    这些所谓“祥瑞”,越说越是离谱。

    和白天的样子相比,公主今夜看去,又略有些不同。她仍发绾高髻,佩戴宝冠,但这一只饰在她乌黑云鬓上的宝冠,却不似白天那样庄隆而沉重。它是巧匠用金丝盘结而成的金鸾冠,华丽之余,不失灵动,两串珠玉步摇,自金鸾双翼的翅尖悬垂而下,落在公主的两鬓之侧,在她行进之时,轻轻震颤。公主的额间是一朵金缕翠钿,一双凤眉,用波斯青黛长描。在翠钿与青眉的灼灼映托之下,粉庞上,那一双乌漆似的明眸非但没有被夺去光彩,反而愈发攫人眼目,若含光蕴华,顾盼生辉。今夜公主着杏金襦,束一笼饰散窠纹的孔雀蓝裙,披淡紫纱帔,长长的裙幅连同帔子,如流云,又如凤尾,轻软曳地。

    她乘玉辂、击金鼓,种种待遇,无不僭制。但皇帝显然根本不在意这些,也不会听臣下劝谏。他对他这分离多年新近才终于归来的公主的宠爱,可谓是随心所欲,完全不受任何规制的束缚。

    李诲赶忙欢喜地双手接过。下来的时候,下意识地张望此刻正侍立在殿中一道大柱旁的一排金吾执戟,一眼便见师傅也在其中。

    一时间,满殿都是对太子孝心的赞叹之声,就连皇帝看着太子的目光,仿佛也变得柔慈了几分。

    开了这个头,接着,许多人跟着表奏祥瑞。有说白霜降于梧桐,有说凤凰现,空中有光如火,落地之后,掘出金元。有说,当地一座寺庙里,古井上面聚有五色云气,有金凰之影现于井中,想必就是公主回朝的预兆。最后竟还有说,当地后山有醴泉破地而出,近旁山石化作食料,远近贫寒者纷纷前来取食,称颂天恩。

    说到动情之处,太子跪拜皇帝,低头洒泪。

    皇帝面露怡然之色,显然很是受用。

    皇帝喜悦不已,各也赏赐,叫人再当场记录下来。

    夜宴开始不久,先是太子亲自出位,向公主赠了一套以金银丝线和百色羽毛织就的斑斓仪衣,并一只宝匣,打开,内中是十二茎紫芝,交错玲珑,有如龙凤。

    就在今早,当他认出玉辂车送来的公主竟然就是曲江宴沉船上的那个宫廷小画师,震骇莫名,更是懊悔万分。随后献舞,心神不宁,几次踏错节拍。原本想凭着领这一场破阵舞,在皇帝面前展现威姿,以便在苍山行的的开端便压过太子风头,没想到险些出丑。

    康王暗妒,怎甘落后,立刻跟着出位,敬赠公主阿姐一顶珠花玉凤金冠,一件拂尘宝衣,一面百宝菱花奁镜。

    明白这个道理,加上他面皮毒辣,知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事已出,也只能尽力弥补,故白天当场派人紧急赶回长安准备珍稀仪物,终于在此刻,如期献上。

    作完了诗,接着,众官又开始献祥瑞了。

    起初是丰州一名入京述职并有幸随驾的刺史称,所管地界有一条泉河,向来黄浊,然而就在他动身入京前的几日,泉水转清,当地民众欢喜,纷纷前来跪拜。刺史称,原本此事他也未加在意,然今日亲历公主归来,顿悟,此应当便是天下清和的祥瑞之兆。

    絮雨也含笑收下。又因他是幼弟,也算初次见面,回赠一只饰玉扣的香草袋。康王毕恭毕敬,双手接过,珍重地当场别在腰间,又再三致谢,这才归位。

    李诲知师傅和公主姑姑的关系很好,只能暂时忍下想和他分享喜悦的念头,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众官面面相觑,很快,纷纷应是,表示回去一定秉烛夜思,明日交诗。又称颂,圣人爱女之心,感天动地。

    絮雨悄然望向一旁的皇帝阿耶,见他依旧含笑听着奏报,面上并无异色。忽然,好似觉察她在看他,随即转面,悄然向她霎了霎眼,眼露一缕无奈之色,显是在暗示她,忍忍便是。

    絮雨一时又是好气,又觉几分好笑。

    恰此时,又一名官员出来,躬身提着只用锦缎覆的鸟笼,奏称,前些时日,京畿北山之中,有众鸟数万齐集,前后成群,飞翔朝向京城方向,三日才散。当中有一只白鸾不去,停在梧桐树上,山民捕之,他便趁着今日机会进献公主,此为极大的祥瑞。

    众人望去,见出来说话的是长安令。他献的那一只白鸾,通体雪白,凤尾纷披,望去,果然如他所言,状若神鸟。

    絮雨命人将神鸟拿近,看了看,认出是只凤尾白雀。

    从前她随阿公在外游历,走遍名山,自然也遇到过类似的雀鸟。固然少见,然而,哪里又是什么神鸟?

    长安令见左右纷纷赞叹,面上暗露得意之色。不料,座上公主在端详神鸟片刻之后,竟开口,命人将其放掉。

    长安令一怔,赶忙下拜劝阻:“公主不可!此为平生难得一遇之神鸟,况且,必是百鸟知公主归朝,方齐聚北山,如同朝拜。微臣这才特意将此神鸟进献公主,以为朝贺。”

    公主一笑:“神鸟固然罕见,你亦是有心。但在我看来,此并非祥瑞。”

    宴殿内的众人纷纷展目,屏息望向公主。

    “时和年丰,才是嘉祥。国家得贤,才是良瑞。又譬如,今日讲武,有那些将士悍不畏死,同心齐力,护我圣朝,叫我圣朝教化远播四方,无边弗届,子民得安居乐业,永无饥馁。这些,才是真正的祥瑞!”

    “至于这一只鸟,它便是再灵瑞,哪怕真是天上飞来的神鸟——”

    她再看了一眼。

    “又何足贺?”

    “放它归山吧!”

    公主的话语之声并不高,然而字字清音,送入今夜宴殿内的每一个人的耳中。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殿内凝寂了片刻。

    皇帝斜靠在身后凭几之上,面含淡淡笑意,静望面前群臣。

    忽然,不知是哪个带的头,高声颂是。满殿之人跟着醒神,随即纷纷颂赞公主英明嘉慧。

    早有侍臣依公主吩咐,将那一只白鸾拿出宫门,放飞于野。长安令羞愧不已,俯趴在地,连称受教。好在公主也赞他有心,并未当众令他过于难堪,皇帝陛下甚至还哈哈大笑,命人赠他一酒,替他压惊。但有这个前车之鉴,剩下那些大臣当中,有心本想借机奉承再献“祥瑞”的,也是知晓,座上这位刚回朝的公主,看去不是可糊弄之人,哪里还敢继续出来自讨没趣,遂纷纷闭口。

    又有宴使也照皇帝之命,将公主方才的话,悉数转达到此刻正在营房参与犒宴的将士当中。很快,那边仿佛爆发出了一阵此起彼伏的公主千岁的呼声。纵然隔着数里地,这欢呼声亦是越过了这片夜色下的苍山山麓,隐隐传来,响荡不止。

    裴萧元自大殿的柱后,缓缓转面,目光越过殿中的华灯和参差的人影,望向了远处那道坐于殿中央的周身仿若烁动着迷离金光的紫色倩影,不觉看得发痴。

    然而今夜这殿内,发痴之人,又何止他一个。

    正当乐工重新奏乐,歌工欲献喉时,忽然,砰的一下,有酒盏落地,杂音引得众人望去,见是座下西蕃王子所发。

    如今的这位西蕃王子,名叫贺都,是三年前,西蕃战败后,国内重新争势继而称王的新王长子。他勇猛无俦,号称高原雪鹰,每战必身先士卒,不但深得西蕃王的喜爱,在西蕃军中也得人心,很受拥戴。此前在战事中,便曾给圣朝军队带来过不小阻力。西蕃最后战败,贺都作为人质来了长安,以示新王对圣朝的臣服。

    自然,圣人也未亏待这个来自久为劲敌之国的王子,一来便封他做了威卫将军。他也是白天那一百二十名健儿当中的一个。当时虽然位列末尾,并没看得十分清楚,但已觉圣朝公主高贵至极,美丽至极,心向往之,及至今夜,华灯映灿,公主近在眼前,琼鼻樱唇,貌若天仙,雪白肩膊隐在披帔之下,令贺都看得目不转睛,心猿意马,一刻也舍不得将眼挪开。待她方才说话,展眸一笑,他更觉她那双明眸看的就是自己,登时神魂颠倒,一杯杯不停喝酒,以致于失态,酒盏失手落地,骨碌碌地滚出地簟,一直滚到场中一名乐工的脚边,这才停了下来,引得周围之人几乎全都看了过来。

    这贺都王子索性借着酒劲,大步出案,来到圣人面前,参拜,高声说道:“小臣贺都,时年二十有六,国中并无妻子,今日有幸得见圣朝公主之颜,如见天人。小臣斗胆荐婚,倘若陛下肯将公主下嫁,从今往后,我大蕃国臣服圣朝,千秋万载,此志不渝!若有违誓,叫我折翼高原,不得好死!”

    满殿人被他吓了一跳,等听清他的所求,无不瞠目,心中也就只能感慨一声,果然是番邦外属,丝毫不知礼节为何,竟然当众自己便如此跳出来求婚,也不怕贻笑大方。当中有人更是嗤笑出声。惹得贺都面红耳赤,呼道:“陛下难道不信我的誓言?”

    皇帝显也是没防备,愣怔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恢复常态,含笑道:“王子是英雄之士,更是有心,朕颇为欣赏。不过,公主方始归朝,朕正待与她共叙天伦,至于别事,日后再论。”

    贺都不甘,一双醉熏熏的虎目转向座上公主,见她眉目微敛,神色平静,好似方才说的事和她完全无干。然而,就这一副冰雪玉人的模样,反而叫人越看越是眼馋。他捡回酒杯,归座,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他来长安也有段时日了,自然知道些圣朝人的礼仪,知自己方才的举动确实贸然,也难怪被人嗤笑,皇帝不当他一回事,心中思量,今夜立刻派人赶回去,叫父王速速替自己遣使求婚。

    他刚下去,座下又起来一名身着华服的青年男子。

    他和方才的贺都不同,长身玉立,文质彬彬。

    此人系渤海国的小王子,名兰泰,因身无政事,来长安已定居多年,熟读经书,去年参考科举,一举夺得探花,不但如此,武功亦是出众。他还擅音律。种种加身,令他成为长安许多高门青眼有加的贵婿,然而他却孤芳自赏,曾经放话,除非是他心仪之女子,否则,宁可终身不娶。

    只见他出来,从乐工的手中接过一面琵琶,用拨子调音数下,随即转向殿上的皇帝,恭敬行礼,道:“今日公主归朝,得见陛下天伦圆满,小臣亦是不胜欢欣。方才殿中诸位大臣现场赋诗,小臣不才,献丑现场赋得一曲,名凰归,以示小臣拜贺之心,还望陛下许可。”

    皇帝闻言略意外,随即笑允。

    王子便抱琴入座,当场弹奏他方作的贺曲,果然是音度清美,又隐隐暗传情愫。一曲罢了,余音绕梁,周围之人无不神醉,皇帝喜悦,下令嘉奖。

    这时,只见为贺圣人万寿于不久前才来长安的渤海国丞相走上,敬拜过后,恭声说道:“我王心向圣朝,更得蒙陛下恩典,王子在京,早晚得击钟鼎食,腰悬金紫绶,贵不可言,然而至今未得婚配,终究是莫大缺憾。此事,不止我王,我国万千子民,亦是悬系在心。王子对公主心存仰慕,臣下斗胆,今夜代王子向陛下求亲,恳请陛下垂爱。”

    “王子一片冰心,日月可照,此求若能得陛下恩准,那便是我王,我渤海万千子民的莫大幸事!”

    渤海王族向来仰慕圣朝华章礼仪,归化已久,国人容貌,亦与圣朝之人类属。如眼前这兰泰王子,若不是认识之人,看他便和长安城中的清贵郎君无二。

    不但如此,渤海国长久以来,为圣朝羁縻周围异族,故圣人对渤海王族一向厚待,不吝笼络。

    实话而言,殿中不少人此刻都觉,倘若有朝一日皇帝欲降公主于驸马,眼前这位兰泰王子,实是极好的人选。

    皇帝沉默了片刻,也不知他在想甚,接着,笑道:“王子与丞相的诚心,朕自然体察。只是方才如朕所言,公主归朝不久,朕尚无意议婚。先退下吧。”

    兰泰与丞相自然也知皇帝不可能如此轻易便将刚归朝的公主下嫁,方才不过是看到有人开头,跟出来表明心意,好叫皇帝先行留下深刻印象而已,如此,待日后哪天,皇帝若要择选驸马,自然会想到自己。

    二人行礼,随即退下。

    承平此时已饮得半醉,斜靠在案后,转目,望了眼殿角柱后的那道身影,略一迟疑,向身旁的使官使了个眼色。使官心领神会,急忙也跟了出来,拜请皇帝,下嫁公主。

    狼庭王子一早便想求娶圣朝公主,此事几乎也是传得人尽皆知了。故此刻这狼庭使官出来代王子争婚,众人并不意外。

    皇帝听了,循着方才口风,自然也是婉拒。随即展目,在殿中游走一圈,又道:“没想到公主归朝第一日,便有如此众多的儿郎们竞相向朕求婚。朕索性再问问,尔等在场之人,可还有谁怀有尚主之心?”

    皇帝话音落下,众臣纷纷四顾,只见殿中大步走来一名俊俏的银袍郎君,噗通一声,双膝落地,跪到了皇帝面前,郑重叩首,完毕,响声道:“有!臣对公主长怀爱慕之心!今夜这就叫人回去,叫我父王遣使,表臣尚公主之心!”

    众人定睛看去,见竟是西平郡王世子宇文峙。

    一时间,殿中众臣相互交头接耳。

    在一片不绝于耳的嗡嗡声中,皇帝微微笑道:“尔等对公主的心意,朕明了了。先这样吧,今夜并非议婚之宴。”

    皇帝一锤定音,接下来,自然无人再敢提此事,宴乐完毕,太子领着百官恭送皇帝和公主回清荣宫歇息,随后,众人这才三三两两地议论着,慢慢地,各自散了。

    韩克让目送皇帝和公主身影消失在宫门之后,转头没看见下属,急忙到处找,终于在宫外的一处夜哨岗附近寻到他。他正和值夜卫士在核对今夜口令。韩克让按捺下性子,等完事了,将人招呼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之处。

    “大将军有事?”裴萧元问道,神情如常。

    韩克让端详他片刻,嚯了一声,摇头:“你是怎么了?竟还不紧不慢?我看你就一点儿都不着急?”

    他说完,见下属依旧沉默,自己倒是急得险些跳脚了。

    “今晚你都看见了吧?好家伙!这才第一日,就这么多各方来的儿郎子争着要尚公主,抢当陛下的驸马了!”

    他还是不言。

    韩克让急得恨不得给他一拳,极力忍下冲动,道:“明日狩猎,不用你担任仪卫放警了!”

    裴萧元抬目望他。

    韩克让看了眼左右,凑上去,压低声道:“满朝廷的人都知道你和公主之前关系亲近,她还在你家里住过!明日你也给我上!好好表现给陛下看!”

    “阿史那王子是左武卫,宇文世子是龙武卫,贺都是威卫,还有那个什么渤海王子是骁卫,探花郎,小白脸,还会弹曲儿,更是了不得啊!”

    “我也不怪你瞒我恁久,就一条,这要是到了最后,公主被别卫的儿郎给抢走,你丢我堂堂天子近卫金吾卫的脸,我唯你是问!”

    韩克让撂下话,大步离去。

    (本章完)

回目录:《千山青黛》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