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正文
第八章

    1

    一九三七年七八月间能发生那么多的事,这是大家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一切都是来得非常突然,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八月十三号这一天,对于南京人来说,由于上海的对日作战打响,大家意识到战争是真的开始了。芦沟桥事变在人们的心目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和平的希望,上海抗战显然表明这种希望已经不复存在。对于陆军总司令部来说,战争机器早就启动了,随着芦沟桥事变向纵深发展,天津失陷,北平失陷,战争已无可避免,战争已是注定的选择。八月六日,日本政府下令撤退汉口租界的侨民,第二天,中国的警察开入租界时发现,日本人开的商店和住户门窗紧闭,已经空无一人。至八月十二日,日本人根据自己获得的谍报,也知道中国政府的决心不可更改,命令山东境内的日侨全部撤到青岛去,让苏州的日侨迅速转移上海。

    国民政府的战争指导当局,计划在大战爆发前夕封锁长江,使得在长江里游弋的日军兵舰,变成瓮中之鳖,可惜由于潜伏在上层官僚中汉奸的告密,这一计划在制订的同时,便被泄露出去,结果手到擒拿的日本兵舰,从我军封锁的炮台下面逃之夭夭。南京的老百姓群情激愤地观看新排演出来的《芦沟桥事变》的时候,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已经换上便衣,悄悄向上海附近开拔,上海虽然是中国的国土,但是根据以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上海以及上海附近却不允许驻扎中国军队。蒋委员长选择淞沪为中日军队决战战场的动机,是觉得上海周围有许多河湾港汉,一旦战争打响,能有效地阻碍装备精良的日军攻势。而中国军队却可能得到最好的后援,这里距中国的空军基地不远,在上海作战,处于劣势的中国空军起码可以和远道而来的日本空军打成平手。由于对日作战必须是全民族的抗战,蒋委员长决定以自己的嫡系部队打头阵,其他地方诸侯将不得不被迫卷入。增援部队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两广,从四川和湖南赶来,这些地方部队尤其适合在江南作战。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都市,中国军队奋勇抗战的精神必将影响到国际视听。

    淞沪抗战在首都南京又一次掀起了抗日的热潮。报纸和号外成了大家抢购的东西,人们奔走相告,不住地传达着有关上海方面的最新消息。雨媛所在的陆军司令部,一片忙乱,完全进入了紧张的战时状态。各式各样的军事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着。作为机要员的雨媛每天都在为准备不同的材料瞎忙。战争常常使许多私人的小事,变得微不足道,但是雨媛在忙乱的间歇中,却不能不想到丁问渔是否见到了余克润。邮路显然出了什么障碍,每天准时到达的丁问渔的信,竟然接连三天都没见到。雨媛不能不做种种设想,她设想丁问渔根本没有见到余克润,或者是找到了余克润,余克润压根就不愿意来见她,战争已经打响了,天知道余克润这时候会在什么地方,也许他已经去了前线,也许他根本就不在南京。

    余克润是在日本飞机对南京进行首次空袭的第二天,赶到陆军司令部与雨媛见面的。当时正在开着会,雨媛已经知道余克润在外面等着她,然而不得不耐心等到会议结束,才能出去和他说话。会议开得时间很长,高级军事将领们为什么事争了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余克润等得很不耐烦,看到雨媛后的第一句话就很冲,他告诉她自己时间紧迫,说完了几句话就走。雨媛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恼火,内心里让他在会议室外久等的那点歉意,立刻没了踪影,她的脸上也露出不快之色。

    余克润干脆就不对雨媛看,似乎并不在乎她高兴不高兴,像宣布什么重要决定似的说:"我只有几句话要说。"

    雨媛想听听他的那几句话,轻轻地咬着嘴唇,眼睛直直地看着他。偏偏余克润仿佛卖关子一样,不开口了,那意思是自己不说什么,对方也应该像他肚子里的蛔虫,明白他想说的话。两个人还没有开始正式的谈话,就已经陷入了僵局。既然余克润只准备说几句话,那么他显然不想就自己和曲蔓丽的事,多作解释。雨媛一想到结婚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公开地和别的女人同居,心口便一阵阵作疼。她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委屈得不明不白,委屈得莫名其妙。让她最气愤的,是就算到了现在这一刻,余克润仍然自以为是,仍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僵持了好一会儿,余克润自嘲地说:"其实这话不说也行。"

    雨媛想挖苦他几句,一时找不到恶毒有力的话来刺他。余克润总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他若真不准备对雨媛说什么,何苦要在会议室门口久等。余克润今天来找雨媛的目的,是想告诉她,自己请求去前线的要求已被批准,第二天将去浙江笕桥机场,执行飞行作战任务。对于分手,他们之间似乎到了不得不说说清楚的地步,曲蔓丽已经替他做好了所有的安排。她替他找了最好的律师办理协议离婚,既然两人之间不存在着什么财产纠葛,双方只要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就行。余克润知道雨媛心高气傲,绝对不会赖着不肯签字。雨媛不会像曲蔓丽那样难纠缠,不会像曲蔓丽那样口是心非,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并不想嫁给余克润,事实上曲蔓丽正在为嫁给他悄悄地做着准备。曲蔓丽这样的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她说什么话办什么事,都可以理直气壮。为了解除他和雨媛的婚事,她全力以赴地工作着,其热心程度,远远超过了她所表白的那样没有私心。曲蔓丽坚持认为自己所以要他们离婚,只是要把余克润从一桩不幸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中,解救出来。

    余克润想对雨媛说,他们的婚姻最后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能完全算作都是他的过错。

    他想解释自己要和雨媛分手,不是因为不爱她,而是因为他实在不适合于做别人的丈夫。婚姻对于他来说,也许永远是个错误。有一个小小的担心,他没有告诉雨媛,这就是他担心自己和曲蔓丽之间的结局,可能会更糟糕。事实上,余克润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感到很烦,很无可奈何,他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成天陷于爱情的纠葛中,让他感到十分无趣。匆匆和雨媛结婚显然是个错误,匆匆地要和雨媛分手,说不定也还是个错误。

    谈话似乎无法进行下去,余克润虽然做了些准备,但是仍然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他寻找不到一种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语言。不知不觉中,两个人来到一个荷花池边,往东南方向看,能看见挂在高楼大屋檐上的月亮。战争已经开始了,作为现役军人,他们都有太多的事要去做,现在却在花前月下,十分不融洽地讨论感情危机,这本身就有些荒诞。雨媛脑子里一片混乱,她不想让余克润觉得自己离不开他,也不想听他继续支支吾吾说下去。她知道自己不会原谅他的,永远不会。因此当余克润说到即将去前线的时候,雨媛作出的激烈反应,是问他打算要她什么时候去签字离婚。她故意做出无所谓的样子,不让余克润察觉到泪水正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淞沪战场方面,国军倚仗着天时地利人和,最初的进展还算顺利。国军的三个精锐师,试图在来自日本本上的军队增援之前,一举歼灭盘踞在日租界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战斗进行得空前激烈,国军将领身先士卒。在第一天就牺牲了一位旅长。日军顽固抵抗,由于火力不足,国军虽然占领了敌人的外围阵地,并一度迫近其重要的军事据点汇山码头,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各报纸每天都要抢着出号外,总是报喜不报忧,屡屡登出"残敌已呈现动摇模样","我军大胜指日可待"的报道。捷报频传下的南京城群情激昂,尽管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日本飞机就开始了对首都的轰炸,但是南京人似乎根本没有感到害怕。这座城市似乎早就料到有被轰炸的一天,它早就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并且有些等得不耐烦了。当日本飞机开始光顾南京上空的时候,许多拥有武器的军人愤怒地冲上街头,用手枪和步枪对敌机进行无意义的射击,结果蒋委员长严令申做,禁止非防空人员枪击敌机。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十年内,一个破旧的古南京城完全改变了模样。新的林荫大道,无情地切开了破烂不堪的旧城区,结果空旷的道路和浓密的树荫,成为防空的最好庇护。新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防空需要,在中国的诸多城市中,只有南京真正在战前就做好了防空准备。街道上早在几年前,便到处张贴防空的宣传广告,而在一些空广场上,钢筋水泥做成的大炸弹模型被矗立在那里,形象地教育老百姓如何对付这些该死的玩意。首都南京为迎接大战的到来,有最好的高射炮,有训练有素的炮手,有高强度的探照灯。因此一旦真正的空袭开始了,穿着漂亮制服的警察和宪兵,经过反复训练的急救单位,都知道该怎么办。

    八月十五日日机首次轰炸南京以后,早已修建好的防空洞开始发挥作用,警报一响,几分钟之内,人员已被疏散了,老百姓纷纷钻进防空洞,汽车和卡车都停在马路两边浓密的树荫下。

    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战争虽然开始了,但是最初的一切并不是太可怕,南京实施了戒严令,严究造谣生事者,凡属汉奸卖国行为,一经查实,立刻从严究办。

    源源不断的军队往上海方向调动,士气是那样的旺盛。许多民众自发赶到火车站,慰问那些路过的即将奔赴前线的士兵。士兵们的脸上喜气洋洋,全无惧色。南京城这些年来从未有过这样真正的热闹。余克润把自己能够驾机飞上天空和敌寇作一番厮杀,看作是避开目前困境的最好选择。丁问渔给他提供了一次出气的机会,但是事过以后,他却感到若有所失。

    他知道丁问渔被自己揍得够呛,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恃强欺弱地大打出手,实在算不得什么英雄好汉。余克润想雨媛一定会为这事深深地记恨自己。他并不是太把丁问渔追求雨媛这件事放在心上,一个看中了余克润的女人,不应该再看中丁问渔那样的书呆子。余克润深信丁问渔的单相思,最终不会有任何结果,雨媛绝对不会看中这位打扮滑稽、手上整天拿着一根手杖的小丑。

    余克润和雨媛的谈话不了了之。由于实行战时灯火管制,整个南京城里显得十分黑暗。

    花牌楼等闹市区的霓虹灯都灭了,新街口中国银行大楼顶上的那两个宝葫芦状的广告牌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天余克润没有开吉普车,而是跟别人借了一辆自行车,和雨媛分手以后,他沿着大街从繁华的市区穿过。开着冷气的电影院里,仍然在放着电影,有钱人为了躲避南京八月的酷暑,一有机会便泡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和灯火管制竟然如此和谐,一点也不冲突,这不能不让余克润感到震惊。电影散场了,看电影的人非常有秩序地涌了出来,消失在黑暗中。官员们的小汽车照样在大街上开,车灯像剑光一样在黑暗中砍过来砍过去。余克润知道这时候如果敌机来犯,整个南京城里的警报便会响成一片,而这些在大街上行驶着的小汽车,就不得不熄了火,掩藏在树荫中。

    战争刚刚开始,秩序井然的南京人,似乎还没想到结局会如何。报纸上的乐观态度使人们盲目轻信,很多人只是痴痴地想,要么把日寇从上海滩赶下海去,国军大获全胜,中国人从此再不受日本人的气,要么打不过日本人,继续签不平等的条约求和。反正这样的条约已经签过好几回了,大不了再次割地赔款。余克润知道这两种可能性,实际上都不会存在。首先不可能把日本人赶下海,中国的陆军还没有到达无坚不摧的地步,一旦日本的援兵赶到,目前处于攻势的陆军,将不得不转向防守。其次,战争的机器既然发动,要想轻易地把它关上,谈何容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余克润想自己唯一的选择,便是投身到战场中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知道这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

    余克润的名字几乎立刻就出现在报纸上,他又一次成为新闻记者们追踪报道的目标,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明星。中国空军在整体上虽然不能和日本匹敌,但是因为离基地近,以逸待劳,在淞沪战役初期,空军的作战水平不仅和日本空军势均力敌,而且表现得十分出色。训练有素的余克润第一次参战,便率先击落敌机,以后几乎每次升空都有所获,他高超的飞行技术,使他很快又成为传奇一般的人物,并获得了"蓝天猎手"的美誉。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中国空军的光辉业绩,雨媛的女友们还不知道她和余克润之间,已经发生了不愉快的婚变事件,纷纷向她祝贺,言辞中充满了羡慕。雨媛满腹心事,一肚子不痛快,女友以为她是怀着醋意,故意和她闹着玩,拿她取笑。

    2

    余克润为国捐躯是在九月里,中国空军在数量上寡不敌众,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中国的空军很快就处于劣势。余克润所率领的空军大队,马不停蹄地连日征战,每天都要升空好几次。随着余克润的名气增大,日本方面也开始钉着他了,在空战中,每次都会有几架飞机死死咬住他不放。中国空军虽然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是自己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余克润的座机就曾先后被打穿过好几个小窟窿,好在都不是要害部分,飞机虽然中弹了,却可以依然作战。中日之间的空中恶战,很快就出现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就是再这么一味拼下去,中国的空军就完了。在余克润英勇捐躯前,他率领的那个大队只剩下两架能飞的作战飞机。

    整个淞沪战场上的形势,也不像报纸上报道的那么乐观。战争形势正朝着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坏方向发展。余克润遇难以后,有关部门对后事如何操办非常犹豫。由于他的名气太大,影响非同一般,他的死就不可能是一件小事。余克润在报纸上已经被神化了,他一死也就意味着这种神话的破灭。两军对垒之际,任何不利于军心的举动,都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

    但是余克润既然已经遇难,总不能像死了皇上一样,秘不发丧。小报记者抢新闻,顾不上非常时期的新闻要统一口径的训令,抢先在报纸上发一块豆腐干大小的文章,于是陷于被动中的有关部门,不得不为余克润举行隆重的葬礼。

    雨媛在去参加葬礼之前,心里一度很悲伤。虽然他们的婚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虽然他们已经决定分手,毕竟还没有来得及在离婚协议上最后签字。雨媛想起自己刚和余克润认识时的情景,那时候,穿着飞行员皮甲克的余克润,是所有女孩子注意的目标。雨媛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一开始,便被他的风度吸引住了。他们在对对方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像一对金童玉女那样,随着音乐一起翩翩起舞,一支曲子接着一支曲子跳着,一直跳到舞会结束。所有的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们兴致勃勃出尽风头。他们的婚礼曾经是那么热闹,他们的婚事曾经让多少人眼红。当余克润阵亡的消息刚传到她耳朵里,她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很长时间里,她就这么傻傻地站在那里,毫无表情。传递消息的人怕她受不了这噩耗,示意她坐在一旁的石凳子上,笨嘴笨舌地寻找合适的话安慰她。

    雨媛喃喃地说:"我知道这是真的。"

    在战争时期,牺牲是难免的。作为军人,作为军人的配偶,雨媛似乎早就料到会这样的结局。余克润上前线之前,赶来告别时,雨媛就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余克润显得很沮丧,当然这种沮丧和上战场的恐惧毫无关系。余克润从未对走上战场表现出丝毫的恐惧。他显然被儿女之情纠缠得焦头烂额,雨媛相信那个和他同居的女人一定很难对付。那是个太有手腕的女人,一定是死死地逼着他,逼着他和雨媛分手,逼着他在正式的离婚协议上签字。一个能让余克润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与其同居的女人,一定是个很不简单的女人,雨媛几乎立刻原谅了余克润对自己所做的伤害,觉得这些都不能算是余克润的过错。作为男人,余克润过于自信,他太骄傲,完全像一个被宠坏的大男孩。但是,参加过余克润的葬礼以后,雨媛想到他时,却再也悲伤不起来,不仅不悲伤,一种莫名的怨恨油然而生。

    余克润的葬礼近乎辉煌,来了许多军政大员,第一夫人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的秘书长身份,主持了大会,并在公祭大会上说了话。不少市民,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学生,纷纷自发地赶来吊唁。由于日机频繁空袭,公祭大会被压缩在空军大礼堂进行。军政大员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临时调集了许多宪兵维持秩序。因为根据防空法,在戒严期间,一切群众集会都应该予以取缔。自发而来的群众一批接着一批,等候在大操场上,静静地排队等候进灵堂瞻仰余克润的遗容。为了能使到场的军政大员能迅速离开,缓缓进入灵堂的群众队伍不时地被中断,一直耽搁到要人们离去,自发而来的群众才可能按秩序重新流动起来。泪流满面的宋美龄女士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会场的气氛始终都显得十分肃穆,人们低声地抽泣着,停留在余克润的照片前不肯离开。

    余克润的座机,是在快返回机场时,在半空中爆炸的。很显然飞机已经受了重伤,对自己驾驶技术过于自信的余克润,没有跳伞放弃飞机,而是试图把飞机着陆在机场上。中国空军的飞机实在太宝贵了,余克润舍不得轻易地就放弃它。他的飞机在机场的上空盘旋了大半圈,突然发生了意外,余克润已经明白大事不妙,他终于下决心弃机跳伞。可就在他刚弹出座舱的那一瞬间,飞机爆炸了,余克润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炸成了两截,然后像燃烧着的木炭一样,分别坠落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人们在灵堂里所见到的裹着白布的余克润尸体,其实只是一些烧焦肉体的残块,以及一小部分的飞机残骸。因此,当雨媛步入灵堂以后,要求最后见一眼余克润的时候,在一旁守灵的卫兵坚决不让她掀开紧裹着的白布。

    作为家属,雨媛在公祭大会正式开始前的一个小时,进入灵堂。让雨媛感到万分惊奇的,是两个不合时宜的人,已经捷足先登来到灵堂。一个是穿着一身丧服的曲蔓丽,另一个是脸上挨了揍青痕尚未完全褪去的丁问渔,这两个人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曲蔓丽公然以未亡人的身份,十分造作地坐在余克润的尸体旁抹眼泪,看得出她是别有用心坐在那里的,因为在余克润的亲友中,很多人都已知道她和余克润的同居关系,她与其偷偷摸摸,不如大大方方。

    她流着眼泪往那里一坐,做出悲痛欲绝的样子,不仅改变了自己非法同居的身份,而且更显出了雨媛弃妇形象。所有的人都会想到,雨媛只是一个要和余克润离婚的女人,人们对她的同情将立刻消失。曲蔓丽果然是一个太厉害的角色,她把能喊的人,都喊来为自己助威,从身居高位老态龙钟的舅舅和半老徐娘的舅母,到一大堆挨得着挨不着的亲朋好友,应有尽有,而雨媛这边,除了自己父母,三姐雨姣,加上一起工作的两名女伴,和人多势众的曲蔓丽比起来,要多孤单有多孤单。

    公祭大会正式开始以后,曲蔓丽更是得寸进尺,大出风头,由于身份毕竟还没有被确认,她不得不被当作挚友,安排在屈居于雨媛背后的次要位置上,但是她很快便改变了自己的不利地位。她明白与其让别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戳戳,还不如索性站在前台亮相。整个吊唁活动很长,每每伴随一位军政大员的到来,必出现一阵小小的高xdx潮,大家都忍不住要踮起脚来欣赏这些大人物。当这些要人们向余克润的遗体鞠过躬后,过来向家属表示慰问的时候,曲蔓丽几乎没有她不认识的大人物。她很矫情地和这些大人物握着手,一边流眼泪,一边喊着这些大人物的官衔,代表已经死去的余克润,亲切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能够前来向余克润告别。曲蔓丽过分肉麻的表演,把雨媛的情绪弄得很坏,她恨自己不能像一个泼妇那样,冲上去狠狠地给她两记耳光。她的女伴都为她的忍耐感到震惊,她们不明白平时心高气傲的雨媛,怎么竟然能容忍一个不要脸的女人,在这样庄重的场合,如此放肆。

    三姐雨姣恨得咬牙切齿,说:"余克润真没眼光,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不要脸的女人?"

    她实在不屑于看曲蔓丽的丑恶表演,很快就陪着年老的任伯晋夫妇提前离去,临走时,她挑战地走到曲蔓丽面前,故意装着不知道她是谁,十分刻薄地问她的姓名和来头,然后很吃惊地宣布说:"噢,原来是我妹夫的一个姘头!"曲蔓丽顿时脸红成一片,她装着没听见雨姣的话,紧咬嘴唇不吭声。在这样肃穆的场合里吵架不合适,好在她根本不是那种煞煞威风,就能老实安分的女人,过了没一刻,当新的要人出现以后,又立刻恢复故态,就像不愉快的事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最让雨媛和她的女伴们受不了的,是宋美龄女士要离去前,向家属亲友告别,走过来一一握手的时候,曲蔓丽竟然大胆老脸地哭倒在第一夫人怀里。大家都知道,空军之所以能成为天之骄子,和第一夫人的偏爱有关。空军方面所有的重大活动,宋美龄都乐意参加。空军方面若有什么困难,通过走宋美龄的门路,常常能够意想不到地得到解决。一九三四年航空委员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的空军根本还没有几架能作战的飞机,到一九三七年中日大战爆发,迅速崛起的中国空军不畏强虏的出色表现,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重大的震动,这里面不能说没有宋美龄的一份功劳。身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与余克润有过许多次接触,而且不止一次坐过他所驾驶的飞机。她一直对这位明星般的飞行员怀有好感。余克润的英勇牺牲,中国空军在开战短短的一个月里,所蒙受的重大损失,所有这些坏消息都让宋美龄心痛欲裂。曲蔓丽往她怀里一扑,正好给了她一个痛洒热泪的机会。

    一时间很多人大受感动,灵堂里哭声一片。余克润的在天之灵如果有知,一定会赞叹曲蔓丽这一手干得漂亮,由于宋美龄是许多女学生的心中偶像,大家立刻对曲蔓丽羡慕不已,所有的眼睛唰的一下,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就连陪雨媛一起来的女伴,也气不服地瞪着眼睛看她。人们窃窃私语,纷纷打听这位了不得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会和第一夫人那么熟悉,同时,人们的眼光也顺带落在雨媛的身上,雨媛从别人躲闪的眼光里,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疑虑,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不满。这是雨媛一生中遇到的最尴尬的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知道自己怎么表现才好。曲蔓丽所作所为,严重地干扰了她的正常思维。她只有努力克制自己,才能避免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

    丁问渔的存在也时时分散雨媛的注意力。雨媛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消息的。他自始至终都混在亲朋好友的人群中,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一样,偷偷地注视着雨媛的一举一动。雨媛尽量不去意识他的存在,但是越是有意识地想避开他,就会越情不自禁地要想到他。

    丁问渔最初总是和余克侠夫妇站在一起,他的用意很简单,因为这样就可以向别人表示,自己是以余克润哥哥的挚友的身份,出席这次公祭大会。总算他还没有荒唐到在一开始,就跑来向雨媛打招呼献殷勤。事实上,雨媛在女伴的陪同下,一走进灵堂,一位女伴就非常惊奇地叫着:"这位小丑今天怎么也会来的?"另一位女伴却问雨媛,需要不需要帮她把丁问渔撵走。

    公祭大会比原计划延长了很多时间,不断有闻讯赶来的吊唁者,在中途还遇上了两次空袭。有一次,人们甚至看见日本人的飞机从灵堂的上空飞过去。亲朋好友中有许多人提前退场了,最先是雨媛的父母和三姐雨姣,紧接着是余克侠夫妇。曲蔓丽的舅舅和舅母来得很迟,没有耽搁多少时间也走了。工作人员曾经也劝雨媛早些离开,然而雨媛显然是在和曲蔓丽憋气,她们谁也不愿意示弱地率先离开会场。渐渐,曲蔓丽那边有些抗不住了,她拉来的,全是些上流社会或者是羡慕上流社会的人士,这些人来灵堂吊唁的目的,不仅为了看死人,而且也是为了看活人,为了被活人看。招摇过市点到为止,他们可不愿意在这灵堂里没完没了地耗下去。

    丁问渔悄悄地来到雨媛身边,他向遗体鞠了一个躬,然后像守护神那样站在雨媛身边一动不动。他的模样免不了有些滑稽,由于雨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结果感到困惑不解的,却是她的那些女伴。对于像丁问渔这样的书呆子,如果不阻止他,肯定会得寸进尺,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丁问渔的行为也引起了曲蔓丽的注意,女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本能,她立刻从雨媛同伴的眼光里,看出这位在不久前,曾被余克润像揍贼一样痛殴的男人,是一位雨媛的追求者。曲蔓丽立刻明白,一个人只有在被嫉妒心折磨的时候,才会对自己的情敌痛下杀手。

    不过,雨媛的这位追求者竟然如此胆大,甚至曲蔓丽也感到有些吃惊。

    丁问渔试探性地在雨媛身边站了一会,低下头来,一本正经地伏在雨媛的耳朵边,轻声说:"我相信你能坚持住。"

    雨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注意到很多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灵堂里已经没有多少熟悉人的面孔,但是在这些不多的熟悉他们的人中,人们对丁问渔死死追求雨媛也早有耳闻。

    丁问渔这时候已顾不上别人怎么想,又伏在雨媛的耳朵边,关心地说:

    "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余克润的尸骨未寒,丁问渔虽然是小心翼翼,可是落在别人眼里,便显得大胆老脸,太不像话不成体统。雨媛显然是在纵容丁问渔的行为,她故意给他一个表演的机会。曲蔓丽发现她在灵堂里继续待下去,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她犹豫着,做出要走的样子,一直密切注意她动静的雨媛,忽然想到自己在这最后一招上,绝不能让她再占了上风,曲蔓丽一走,雨媛在灵堂里继续待下去也同样失去意义。既然要走,干吗不走在她的前头?守灵的卫兵从拥挤的人群中,分开一条道来,曲蔓丽和她身边的人握手作别,雨媛突然很冲动地拉了拉丁问渔,示意他跟着自己一起离去。丁问渔脸上顿时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他走上一步,屁颠颠地保护着雨媛,几乎是搂着她的腰,在众人的目光下,十分显眼地离开会场。雨媛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将引起所有认识自己的人非议,但是她不在乎这样的非议,她一肚子的不痛快,似乎只有通过如此激烈出格的行为,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她觉得自己所以会这么做,全是死去的余克润故意安排的。

    3

    雨媛很快就和丁问渔分手了,他们刚离开会场,刚离开人群,在丁问渔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雨媛用力甩开了他搂在她腰间的手,十分厌恶地说,她希望他滚得远一点,希望自己再也不要见到他。她的情绪突然变得很激烈,许多伤人的话脱口而出。丁问渔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勃然大怒,她近乎失去理智地对他吼了一声,警告他绝不要痴心妄想,以为余克润死了,他就会有侥幸的机会。雨媛的心情,突然变得比想象中还要更坏,比大家所能预料的更恶劣。她告诉丁问渔,虽然自己现在已经不再爱她那位死去的英雄一般的丈夫,但是她更讨厌像丁问渔这样厚颜无耻的家伙,眼泪刷刷地就流了下来,在灵堂上,雨媛几次想痛哭,都没哭出来,现在,她终于找到了痛痛快快发泄的机会。她像小孩子一样捂着脸,肆无忌惮地嚎啕大哭起来、

    紧跟在他们后面的女伴们,知道雨媛不过是借题发挥,她们立刻想到换了自己也会这么做。可怜的丁问渔不过是个出气筒,她们觉得他活该,今天这场冤枉气是他自我的。有人远远地看着他们,因为站得远,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正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怎么哭怎么伤心都没关系。一辆吉普车开过来送她们走,雨媛在女伴的搀扶下登上车子。丁问渔像条丧家犬似的站在一边,不知所措地看着吉普车离去。一位女伴看着丁问渔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对于雨媛的暴怒,丁问渔并不感到丝毫的委屈,他感到深深不安的,是雨媛不应该那么伤心。雨媛痛苦的样子,让丁问渔感到自己有种不容饶恕的罪过。

    很长时间内,丁问渔就这么呆呆地站在那。曲蔓丽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上了车,临上车前,她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地扭过脑袋看着他。她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不跟着雨媛一起走。吊唁的人,陆陆续续还在赶来,学生已经不多了,相对增加的是那些刚下班的工人和职员。空军大礼堂前的空地上,已经不像公祭大会开始时那么拥挤。这时候能见到的,更多的是穿着制服的警察和宪兵。丁问渔一转身,又一次向灵堂走去,跟着自发排成的队伍走近灵位,对着灵位上供放的余克润照片发怔。他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几种不同的观点在打着架。一对青年男女紧挨着他站着,女的那位不停地用一块白手绢抹眼泪,丁问渔忽然想到余克润能这么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在回去的路上,了问渔的脑子里一直在想着雨媛。想到她悲痛欲绝的痛苦模样,丁问渔的心头一阵阵地揪紧。大街上人不多,由于日本人的飞机时不时要来轰炸,许多商店都歇了生意。总算让丁问渔找到一家尚未打烊的小馆子,他走了进去,对老板招呼要一碗爆鳝面。

    老板很高兴到这时候还能遇上有闲情逸致的吃客,亲自动手活杀了黄鳝,小锅小炒,将面条做好,端了来,一本正经地看丁问渔吃。他希望能听到对方的夸奖,但是丁问渔满脑子都是雨媛,根本没有心思品尝那面条的美味。老板按捺不住,对丁问渔说:"我这儿的爆鳝面,你在南京要是能找到第二家,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丁问渔不置可否地看了老板一眼,看得他有些不明不白,看得他有些垂头丧气。要是丁问渔应酬一声,老板可以没完没了地标榜自己,替自己大做特做广告。丁问渔不吭声,老板后面的话,想说似乎又有些说不下去,不说却又感到技痒难熬,于是瞪大眼睛看着丁问渔。

    丁问渔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完全出于敷衍地向对方点了点头,老板立刻抓住这机会,问丁问渔有没有注意到这面汤味道特殊。不等丁问渔来得及表态,老板已经为为什么自己的面汤特殊做出了解释。原来这面汤是用黄鳝的骨头熬出来的,丁问渔经老板这么一提醒,果然觉得那面汤的滋味非常鲜美。外面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丁问渔和老板同时往外面看,人却都懒得不肯动弹。有人匆匆从街面上跑过,一位妇女十分紧张地呼唤着自己小孩的名字。老板满不在乎地说:"我就不去防空洞,看小日本的炸弹会不会掉到我的房顶上。"丁问渔没想到一家小馆子的小老板,在这种关键时刻,还能保持这样的镇静,真是太难能可贵。他一边十分从容地把面条吃完,一边随口说几句好话夸奖老板。那老板总算等到自己想听的话。外面的警报声一阵盖过一阵,对他来说,就跟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咧着嘴笑个不停。

    从馆子里出来,刚踏上大街,丁问渔便看见两架飞机飞过来。地面防空部队的高射炮不停地开着火,丁问渔只知道天上有飞机在飞,弄不清楚究竟是国军的作战飞机,还是敌方的轰炸机。一名警察站在简易的防空棚里,对丁问渔大声叫喊着。警报声不断,丁问渔只看见警察急得手舞足蹈,不知道他在对自己说什么。他猜想警察一定是让自己赶快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可是他这时候根本就不想躲避。南京人对连续的空袭已经开始感到不耐烦,他们中间有些人在恐怖的警报声中,照常干着自己的事情。丁问渔沿着大街孤零零地往前走着,走到一片空广场的时候,他看见又有几架飞机迎面飞了过来,作俯冲轰炸的样子。到警报解除的时候,丁问渔已经打好了给雨媛去信的腹稿。他为自己今天惹得她如此愤怒,感到深深的惶恐。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他说什么也不会去冒这个险。在一大套对自己的谴责之后,丁问渔有些委屈地替自己辩护,他想自己无疑是错了,但是他又并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

    丁问渔不知道雨媛其实很快就后悔了,他不知道当雨媛把一腔仇恨,像一盆脏水似的没头没脑地都泼在他头上的时候,其实心里并不是真的恨他。恰恰相反,雨媛的愤怒和失态,与想恨他恨不起来有关。不用说丁问渔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就连雨媛也不知道。事实上雨媛对丁问渔和余克润谁也不恨,要恨只能恨日本人,要恨只能恨曲蔓丽。余克润已经为国捐躯,他纵然有一千条错一万条不是,雨媛也不想再怪罪他。对于丁问渔,她不能不承认自己已经越来越有好感,不能不承认因为有了丁问渔的存在,她开始逐渐感受到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情感。在从灵堂回去的路上,雨媛不仅原谅了丁问渔,原谅他今天冒昧地出现在公祭大会上,而且为自己对他的粗暴行为感到歉意。丁问渔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应该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由于已经进入战争状态,雨媛在余克润的公祭大会结束以后,才收到丁问渔断断续续写的几封信。邮局的正常工作被耽误了,几封不同时间写的信,在同一个时候到达了雨媛的手中。打乱了时间的信在被拆开以后,雨媛没头没脑地读了好几遍,才将它们的次序重新整理好。在第一封信中,丁问渔还在轻描淡写地谈到从报纸上获得的消息,谈到余克润在战场上如何大出风头,而最后一封信,却是听说余克润已经英勇阵亡的慰问信。和以往的信一样,这几封信都很动情,尤其是最后一封,了问渔写得文情并茂,结果原本是一封安慰性质的信,反而害得雨媛痛哭了一场。在这封长信中,丁问渔首先向雨媛检讨了自己幸灾乐祸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不道德,可是十分自然,因为战争似乎是给丁问渔提供了一个有空子可钻的机会。

    丁问渔在信中大骂自己,骂自己无耻,骂自己卑鄙,骂自己不该趁人之危。

    丁问渔的笔锋忽然一转,对余克润能够为国捐躯大加赞赏。他承认自己所以不能得到雨媛的青睐,同不能像一个好男儿那样血染疆场有关。余克润的阵亡,让丁问渔重新有机会对自己进行观照,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对雨媛的爱还不够彻底,还不够纯粹,因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雨媛会有的痛苦。丁问渔觉得余克润为国牺牲固然很伟大,然而无疑中却也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让一个天下最好的女人,为了他感到痛苦。丁问渔绕来绕去,用心良苦地想为雨媛减弱掉一些痛苦,他小心翼翼,控制着语言的节奏,当雨媛读到最后这样的字眼时,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信在这里达到了高xdx潮。丁问渔几乎声嘶力竭喊出声来:"想到你会因为痛苦而心碎时,我的心首先粉碎了。我谴责一切让你不痛快的事情!"

    雨媛捧着这些姗栅来迟的信,读了又读,恨不得立刻给丁问渔去一封信,但是她的高傲之心绝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在几个小时前,她已经严重地伤害过他。自从余克润牺牲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的人都避免和她过多地谈这事。与雨媛亲近的人已经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婚变,在这时候和她谈余克润多少有些尴尬。当然更尴尬的是雨媛自己,事实上,她也尽量避免着接受别人的安慰。余克润背叛她和为国捐躯是两码事,但是反映在雨媛身上,却同时纠缠在了一起。从灵堂回来以后,一想到曲蔓丽张扬的表演,雨媛对余克润的怨恨有增无减,丁问渔的安慰信正好说到了点子上。

    战争正在向纵深发展,进入了胶着状态,形势一天天在发生变化。两天以后,雨媛收到了丁问渔一封措辞恳切的来信。信中充满了绝望的气氛,在谈到那天公祭大会分手雨媛说过的话时,丁问渔形容他犹如听到了对自己的死刑判决。他表示自己没有理由不服从雨媛的判决,并且用一种沮丧的口吻宣布,这将是他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既然他让雨媛那么讨厌。

    就不应该继续再让她讨厌了。他声称自己将继续给她写信,但是这些信再也不会去玷污雨媛高贵的眼睛。雨媛永远是公正的,丁问渔说他应该满足了,因为仅仅是在心中能深深地爱着雨媛,这就足够了。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应该心满意足,已经有足够的幸福可以回忆。

    雨媛想丁问渔一定是被自己伤害得太厉害了,要不然他不会写这封满纸绝望的信。信中全是肝肠欲断的自责,却没有一句对雨媛的怨言。雨媛立刻想到大姐雨婵谈到丁问渔时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他在爱情方面,是一个十足的疯子,不由得有些于心不忍。凭心而论,丁问渔也没什么过错,他就是这么一个活宝。雨媛突然心血来潮,顾不上是否会闹笑话,给丁问渔去了一封短信,信中没说几句话,大意是为自己那天说的过头话道歉。信刚发出就后悔了,余克润尸骨未寒,她不应该写这样的信。她明知道这样的道歉信是不能写的,因为丁问渔一旦收到这样的信,会更发疯,会进一步做出让别人吃惊的事情。她早就领教过丁问渔的脾气,事实上他的脸皮厚得很,绝不会因为自己那天对他的训斥,就会真的偃旗息鼓,真的再也不给自己来信。她这么写信去道歉,完全是在又一次有意无意地玩火。

    事实也是如此,在雨媛的信尚未到达之际,丁问渔就说话不算话,新的一封信已经又通过邮差送到雨媛的手上。过了没几天,雨媛再收到丁问渔的来信时,如蒙大赦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一切就和雨媛预料的一样,他的言辞和过去相比,不仅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索性往前大大地走一步。他振振有辞地写道,按照一般的常规事理,此时也许不应该再对雨媛作痴心妄想,但是人之行事,并不总是以应该不应该为前提。既然余克润的存在,都不能妨碍丁问渔对雨媛的痴爱,余克润的消失却变成一种障碍,无疑有些荒唐可笑。得寸进尺可能是不对的,甚至是不道德的,然而丁问渔显然决心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

    丁问渔又一次加强了对雨媛的爱情攻势,由于邮局的信件已经不能按时到达,他开始自己扮演邮差的角色。当年在德国留学时,他曾学过骑自行车,现在拙劣的车技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买了一辆老式的捷克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车刹是靠脚踏控制的,在骑的时候,只要脚往后踩一下,车就被刹住了。从丁问渔住的地方去雨媛那里,要跃过好几个斜坡,他摔了几个跟头以后,技巧顿时长进了不少。正在进行的中日大战,仿佛已经与他无关,他的脑子里就只有爱情。每次他都是把信直接送到陆军司令部的传达室。门口的卫兵已经认识他了,知道他是给大院里的一位女机要员送信,见了他忍不住就要笑。信被放在传达室一格一格的小信箱里,雨媛每天到时候就会来取。刚开始她不明白是怎么会事,信来得实在太快了,常常是昨天晚上写的信,第二天就到了,有时候甚至是当天的信。传达室的卫兵也故意不告诉她。雨媛心里有疑问,猜想了问渔一定是像过去有过的一样,专门雇了一个人替他送信。雨媛终于发现了丁问渔送信的秘密,因为是骑车,丁问渔扔掉了一向随身拎着的手杖,看上去比以往要年轻精干不少。那天她正好有事要出门,远远地看见丁问渔骑车过来,一本正经很是滑稽的样子,她连忙将自己藏起来,不让丁问渔看到。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雨媛有空闲的时候,经常去大门口等候丁问渔,她只是偷偷地躲着观察。丁问渔丝毫也没注意到她。这样的小游戏持续了约半个月,丁问渔收到了雨媛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丁问渔所在的大学将迁往内地,他因为雨媛还在南京,决定不和学校一起走,雨媛因此提出异议。淞沪战场的形势,已悲哀到了没有一点可以乐观的地步,上海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日本人的气势似乎打算沿着沪宁铁路线,一口气打到南京来。国民政府已做好了迁都的准备。各行政机关的文职人员开始纷纷向内地转移。雨媛坚决反对丁问渔为了她的缘故留在南京不走,她写信给丁问渔,对他为了自己要留下来的好意表示接受,但是希望他能跟着学校一起走。国难当头,保存自己性命,比什么都重要,雨媛希望他不要孩子气,且不要说她根本还没有想到过会嫁给他,就是答应了嫁给她,他也不应该留在危城里等死。这是自从丁问渔认识雨媛以来,第一次收到雨媛如此温柔的一封信,他受宠若惊。将这封信看了又看,发疯似的吻了又吻,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国民政府在十月三十日正式决定迁都重庆,第二天发表了迁都宣言,并电告前线将士,表明政府要抗战到底的决心。淞沪战场的军事失利己成为残酷的事实。国军不敌登陆之日军的强大攻势,开始节节后退,已呈现出溃退状。固守闸北的谢晋元团,在一万多人次日军的攻击下,顽强地坚守了四天四夜,奉命撤出四行仓库,上海市区至此实际上已完全落入日寇之手。双方的援军仍然在源源不断地赶往,战事的发展已失去控制,坏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首都,南京城里一片紊乱。空袭越来越厉害,日机狂轰乱炸,目标从袭击军事设施发展到是地方就扔炸弹,无数平民百姓被炸死,各大医院里挤满了受伤的伤员。开战初期的那种兴高采烈已经看不见了,一种失败的情绪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丁问渔和雨媛的爱情,却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不合时宜地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作为留校的名教授,丁问渔的职责是协助留校委员会保护校产,这是一个挂名的闲差,无所事事的丁问渔干脆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追逐爱情上。雨媛坚决反对了问渔为了自己留在南京,偏偏他在这一点上顽固得无可救药,怎么劝说也没用。一个要撵着走,一个坚决赖着不走,一来一去,心灵上反而撞出了火花来。丁问渔是铁了心不走了。雨媛想,人家为了你留下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此情可待成追忆,总不能太冷谈了他。她往后稍稍让一点步,丁问渔立刻抓紧时机向前挺进。

    得寸进尺的丁问渔,终于获得了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机会。他天天骑着那辆捷克自行车去雨媛那里报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很快就从仅仅是送送信,发展到能有机会在陆军司令部大门外,和雨媛一起去溜达一会。出陆军司令部大门,往东去不远,是著名的青溪。那水是从紫金山上淌下来的,水不大,细细地流淌着。溪边是高大的垂柳,稀稀落落地有几户人家,青砖黑瓦,门前种着无人观赏的菊花。丁问渔和雨媛在此散步,那美好的感觉,并不亚于庐山的风景名胜。对于雨媛来说,她所以带丁问渔到这来散步,是不想让别人在自己单位的大门口看见他们。毕竟余克润才死不久,她不想别人会有那种不怀好意的误会。

    整个南京都沉浸在大祸临头的气氛中。雨媛很快就注意到,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把她和丁问渔的来往放在心上。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国难当头,个人的那点小情感又能算什么,有机会离开南京的人,此时纷纷不辞而别,政府也号召人们尽可能去他乡避难。往日的繁华再也看不见了,随着达官贵人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宽敞的大马路上,已经很少见到驾驶座边上端坐着卫兵的小汽车。店铺相继关门,到处可以见到被轰炸过的痕迹,一般平民无事也不愿意上街,因此在空荡荡的大街上,能见到的只有警察和宪兵,还有即将开往前线的新兵。作战部队从街面上开过的时候,伴随着轰隆的机器声,人们见到的是视死如归的平静。

    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之前,任伯晋老人已被当局作为军界元老,安排先行一步去汉口,在汉口稍作休整,然后去重庆。离开南京那天,丁问渔陪同雨媛一起赶去码头送行。与任伯晋夫妇同行的,还有拖儿带女的三姐雨姣一家,这一次可以说举家搬迁,老宅里的人几乎都走光了,能打发的佣人也都打发,不能打发的便带着走。在南京实际上只留下雨媛孤零零的一个人,她是现役军人,当然一切都要听从命令。大家都有些舍不得。想到小女儿孤身留在危城,美京子夫人眼泪汪汪,对雨媛横关照竖关照,怎么也放心不下。最后还是任伯晋想得开,说大家又不是以后不见面了,用不着这么伤心。雨姣也说:"妈,你急什么,小妹有问渔照顾她呢。"

    雨姣本来只是想缓解气氛,说一句玩笑话,却没想到立刻弄得雨媛满脸通红,因为她这话,仿佛是代表任家的人,就她和丁问渔之间的关系表了态。两位老人的脸上也有些尴尬,他们虽说没有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可也谈不上赞成。毕竟年龄相差太大,而且丁问渔那样的书呆子,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可以寄托终身的人。这一阵时局动荡,各人自顾不暇,雨媛和丁问渔之间究竟怎么一回事,任家的人根本没有底。

    雨媛情急之中,也忘了替自己辩护。结果她的脸红,在雨姣和美京子夫人母女眼里,好像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真的到了那一步了。丁问渔稀里糊涂,竟然没什么知觉,一本正经地陪任伯晋说着话。他的态度,也仿佛是说情况的确如此。好在任伯晋仍然儒将风度,临危不乱,丁问渔顺着他的话说,说了不到三句,任伯晋便情绪激昂地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话他近日已经对许多人说过了:"我还是那个观点,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日之战,胜负并不在上海一役。国军此次在上海的兵力投入过大,须知此后之决战,仍然是在陇海一线——"

    正说着,忽然响起了空袭警报,码头上顿时一片混乱。船上的雇员连声喊没上船的赶快上船,是送客的赶快离船,因为轮船与其停在码头边挨炸,还不如快一些开船为好。时间紧急,匆匆上船的和匆匆下船的乱成一片,丁问渔慌得没了主意,还是雨媛冷静,拉了他的手就跑。刚下船,甲板就被撤掉了,汽笛长鸣,那船离开码头仓皇离去。雨媛对着船上的亲人挥手,船上的亲人也对她频频挥手。美京子夫人示意雨媛和丁问渔赶快离开,赶快躲到防空洞里去。警报声还在刺耳地响着,大家都在替对方担心。雨媛站在码头上不肯离去,一直等到那轮船慢腾腾地在远处消失了,才和丁问渔一起离开。

    这时候码头上已经没什么人,人们不是进了防空洞,便是找其他隐蔽的场所躲起来。越是在关键时刻,人的本能越是能够很好地凸现出来。日机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扔了几颗炸弹,轰隆隆的一阵爆炸声之后,远远地只看见一股烟雾冉冉升起。警报终于解除了,雨媛和丁问渔依然坐来时送任伯晋的那辆车返回,司机问他们去什么地方,雨媛因为请好了一天假,不想立刻返回陆军司令部。丁问渔提议找个馆子先把吃饭问题解决。雨媛的肚子也不饿,没有反对,笑着说,男人只会这一套,那就是用请客吃饭来讨女人的好,好像天下女人都是馋虫似的。丁问渔说:"馋有什么不好,馋说明胃口好,胃口好说明身体好,我就喜欢那种健康的女人。"

    车子在大街上驶过,根本见不到开张的馆子,不用说往日那些车水马龙的著名酒家,就是次一点的没什么名气的小馆子,也一概不做生意。丁问渔不死心,指手画脚乱出主意。司机有些不耐烦,嘴上不说,脸上越来越难看。车子在往日最繁华的夫子庙绕了一圈,那里的情形也差不多,总算找到一家半开张半打烊的,却说菜已经卖完了。丁问渔不相信,店里的伙计说,这一阵日本人的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附近的菜农只顾自家性命,高兴时送些东西来,不高兴,连续几天不见人影。那伙计想丁问渔在这种日子里,还能惦记着自己店里的美味佳肴,不忍扫了他的兴,店里确实拿不出东西,便用嘴来敷衍他。送丁问渔他们的司机忍不住了,说:"你他妈既然不做生意,啰嗦什么!"

    丁问渔不识时务,还要去找酒家。雨媛抱歉地对司机说:"这样吧,不管找到找不到,你把我们送到珠江路就行,谢谢了。"

    司机板着脸,一边开车,一边悻悻地说:"我真是好说话,你们要去哪里就送哪里,说老实话,我又不是你们的私人司机。"

    雨媛连连说好话,司机的脸色和缓了许多,他是个心软的人,几句好话就能摆平。车到珠江路,他主动提出要沿着珠江路兜一圈。雨媛感谢他的好意,知道这样兜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连声谢着,和丁问渔下了车。下车以后,丁问渔看着那车开走的背影,抱怨说吃饭的事,到现在仍然没有着落,怎么办。雨媛说,你就那么饿,怎么老是想到吃饭。丁问渔很认真地说,他是怕雨媛饿了。雨媛看着他的表情,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忍不住笑起来。丁问渔以为她是不相信,急得要发誓,雨媛笑得更厉害。

    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在庐山时的情景,这中间夹杂着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丁问渔和雨媛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去想它们。他们在珠江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又遇上了一次空袭警报,两人似乎都无动于衷,沿着浓密的法国梧桐树荫往前走。刺耳的警报声让人感到窒息,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说话。轰隆隆的声音响成一片,也分不清是日机在扔炸弹,还是防空部队在炮击。一辆救火车呼啸着从他们身边开过,紧接着又是一辆。丁问渔不时地侧过头来对雨媛微笑一下,他显然是想用微笑来安慰她,然而实际上,他要比雨媛紧张得多。雨媛注意到他的脸色苍白,两个拳头紧紧地握着,过街时,碰了碰他的手,把手塞过去让他握,发现他的手心里全是汗。

    空袭结束的时候,那种突然的寂静,仿佛是夜里睡觉刚从噩梦中醒过来。警报声是没有了,可是人们的脑子里却依然在回响,这时候听别人说话,会觉得特别怪,因为那声音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雨媛看丁问渔完全没有主意的样子,开玩笑地说:"喂,我现在肚子真的饿了,总不能老这么呆呆地走下去。"

    丁问渔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好在这里已经离他的住处不远,忽然想到干吗不邀请雨媛前去做客。雨媛有些犹豫,想自己和丁问渔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有些出格,但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半推半就地答应了。到了教授公寓,丁问渔让女佣用最快的速度,弄些好吃的送上来。

    雨媛想自己既然已经到了丁问渔住的地方,索性大大方方地参观参观。丁问渔的住处很宽敞,因为是一个人住,显得空荡荡的,虽然用了女佣人,但是丁问渔显然是个马虎的人,女佣人也就乐得偷懒,除了客厅收拾得像回事,其他的房间都有些凌乱。雨媛无意中走进了丁问渔的卧室,只见床头上放着一个小镜框,里面放着一张女子的照片,照片不是太清楚,她低头细看,发现竟然是自己的一张照片,不知道丁问渔是用什么手段弄到的,也不好意思问他,脸上禁不住先红了。丁问渔被雨媛发现了这秘密,他反正脸皮厚,也不在乎,等着雨媛问他。

    雨媛不曾提问,便故意说些别的事打岔。雨媛的脸却越来越红,心中后悔自己不该到这来作客。

    女佣人终于磨磨蹭蹭把饭菜做好,雨媛这次可是真的饿了,闻到扑鼻的香味,口水直在喉咙口打转。看得出丁问渔是个讲究吃的人。菜虽然不多,一荤一素一小炒,加上一汤,所谓三菜一汤,每一味菜都有些特色,荤菜是霉菜扣肉,素菜是碧绿的丝瓜,小炒是豌豆炒虾仁,汤是杂烩汤,都是家常菜。或许是饥饿的关系,雨媛尽可能斯文地吃着,一边吃一边笑,笑自己吃着吃着,便狼吞虎咽起来。再看丁问渔,也是只顾吃饭不说话,大口吃饭,大口吃菜,大口喝汤,穷凶极恶的样子,鼻子尖上的汗珠都吃出来了。看看时间,也难怪他们,已经快到下午三点钟。

    饭后无事可干,丁问渔领着雨媛去大学的校园里走了一圈。由于学校已迁往内地,空荡荡的校园十分宁静,有几株开过了的桂花树,隐隐地还有一些余香。路边各色的菊花正盛开,雨媛走到菊花丛中,摆了一个让人照相的姿势,一本正经屏住笑,结果自己忍不住了,先笑起来。丁问渔被她引得心荡神怡,想到在庐山时,遇到好风景,因为没有带照相机,很可惜不能留影纪念,今天这机会又失去了,可以说是一错再错,因此立刻转念,就在近期内去买一台照相机,此外再买一本谈摄影的书,好好为雨媛照几张相片。

    两人走进一间空荡荡的教室,雨媛走到前排端正地坐下来,颇有感触地看着黑板。没有进大学读书始终是雨媛的一个心病,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她有些后悔当年全凭一时的冲动,冒冒失失当了兵。任伯晋老人当年对她的支持,现在看起来也显得十分可笑,她只是一个漂亮的普通女孩,根本就不是当花木兰和穆桂英的料。同样的道理,匆匆地嫁给余克润也是个幼稚的错误,出身于军人世家的雨媛,想自己当然应该嫁一个军人,况且在一九三七年,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嫁给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更时髦的选择。雨媛怎么也没想到余克润会在和自己结婚不久,就又会去和一个女大学生同居。余克润也许是对的,一个女大学生,当然要比一个女机要员更有魅力。正想着,丁问渔大步走到黑板前,捡了个粉笔头,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一天的日期。雨媛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丁问渔严肃地说,这一天太重要,他不想把它忘了。

    天黑之前,丁问渔送雨媛去陆军司令部,因为找不到车子,只好用自行车送她。丁问渔的车技马马虎虎,车到中途,雨媛看他笨得够呛,让他下车,由她来带他。果然雨媛的水平要比丁问渔高明许多,原来雨媛在司令部大院里没事做的时候,经常练习骑车,她们一起的女兵个个都是骑自行车的好手。丁问渔坐在后面有点害怕,手又不敢去搂住雨媛的腰,扶着后架不住地摇晃,等熬到了目的地,早吓出了一身冷汗。分手时,雨媛谢谢他送她,丁问渔已经缓过劲来,说光嘴上谢一句,太便宜了。

    雨媛娇嗔地说:"今天我们已经很过分了,你还想怎么样?"

    天正在黑下来,丁问渔看看四周并没有什么人,贼胆包天,很冒昧地想亲亲她。雨媛心口咚咚直跳,出于本能地拒绝了,一步退出去好远,丁问渔怕她因此翻脸,正担心着,没想到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不,这绝对不行。"

    5

    形势开始急转直下,继上海失陷以后,淞沪战场国军全线撤退,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乘胜追击,同时向吴福线和乍嘉善线突进,苏州与嘉兴顿时告急。到了十一月十九日,国军吴福线既设阵地和乍嘉线先后失守,首都南京便进入了临战前紧张状态,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见刚写不久的"保卫大南京"的标语,操着各种地方口音的军队被紧急调到了南京的周围,安排在不同的地方布防,市内路口和要道用沙袋堆起了临时工事,高楼顶上架着高射炮机关枪。当丁问渔在爱情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时候,首都南京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在这座危城中,他能见到的几乎都是军人。不同番号的部队神色严峻地从街上走过。随处可见轰炸后的废墟瓦砾。为了应付没完没了的盘查,丁问渔专程去南京卫戍司令部,通过一位姓李的高级参谋,向新被任命的司令长官唐生智要了一张特别通行证。

    丁问渔学军事的堂兄丁公洽,曾是这位李参谋的恩师,丁问渔在德国留学时,李参谋正好也在那留学学军事,回国后,一直在唐生智手底下做事,是唐生智的重要助手。唐生智是北伐名将,党国元老,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因为反过蒋,他被夺去了兵权,一直赋闲在家称病,韬光养晦。这次南京危急,他借口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寝所在,不固守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自告奋勇出来,愿意承担保卫南京的重任。他的调子太高,况且蒋委员长也觉得南京不抵挡一阵,就拱手交给日本人,太丢中国人的面子。唐生智愿意在此时跳出来,正中蒋委员长的下怀,乐得顺水推舟,给个司令长官的头衔让他收拾残局,其他高级军事将领明知首都是守不住的,也不敢反对。

    作为职业军人,唐生智总算捞到了机会,重过掌握兵权的瘾,至于后果究竟会怎么样,走一步算一步,也顾不得多想了。他是个浪漫主义者,在家待惯了,当了卫戍司令长官,索性把新成立的卫戍司令部,移到了百子亭自己的公馆里,原来手下做事的人,都趁机升一级。

    雨媛所在的机要部门,被划归卫戍司令部调遣,奉命搬进唐生智公馆,处理相关的战时机要文件,直接的上司正好是这位李参谋。唐公馆周围的房屋也被征用了,临时挖了些防空洞,架起了几门高射炮,开始正式办公。丁问渔第一次去拜访李高谋时,正好在公馆门口遇到要出门视察的唐生智。唐生智也是见过丁问渔的,竟然还能记得丁问渔。李参谋替他说明了来意,唐生智一口答应,关照李参谋按丁问渔的吩咐,尽快替他办一张特别通行证。

    几天以后,唐生智在中英文化协会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需要一个出色的翻译,李参谋立刻想起了丁问渔。丁问渔的外语是有名的,替唐生智当翻译绰绰有余。唐生智那天特别潇洒,一身戎装,说话时把帽子拿了下来,扔给一边的侍卫,一本正经地对丁问渔招呼说:"听说丁先生会好几国洋文,那好,会一种,你就给我翻译一种,你就对这些外国人说,就说我唐生智,这次是铁了心的,要与南京共存亡!"他的话音刚落,在场能听懂他的话的人,都有些吃惊,因为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国民政府对危城南京究竟是什么态度,但是似乎都明白南京按理是守不住的。丁问渔怔了怔,外国记者都在等他翻译,唐生智平静地说:"怎么,丁先生难道是不相信我唐某人说的话?"

    丁问渔先用英语翻译了一遍,接着又用德语,然后记者们开始提问。唐生智不耐烦一一回答,趾高气扬地发表了一通演说,态度十分强硬,唾沫星到处乱飞。丁问渔把大意替他翻译出来,招待会便宣布结束。招待会以后,唐生智又打算视察市区的防务,丁问渔提出想跟着一起去看看,李参谋有些犹豫,没想到唐生智一口答应了,结果他和李参谋同坐一车,跟在唐生智的车后面,在南京城里非常威风地兜了一圈。毕竟是非常时期,乘车兜一兜南京城完全别有一番滋味。在前一天,日机大轰炸过后,蒋委员长夫妇驱车视察了全城,抚慰南京市民,报纸为此作了特大号的报道,唐生智是卫戍司令,也难免有些出风头的俗念,他站在敞篷汽车上,神气十足,仿佛对固守南京有着绝对的把握。汽车在大街上开过,昔日繁华的南京城现在看上去真是悲壮凄凉。

    李参谋似乎明白南京真要守,是不可能守住的。车上因为没有旁的人,他颇感慨地对丁问渔说:"时局如此,唐生智也算是鬼迷心窍,除了冠冕堂皇地说说'临危不乱,临难不苟',还能怎么样?"丁问渔只知道日本人就要兵临城下,至于进一步的前景如何,心底根本就没有底。李参谋对丁问渔分析了一下南京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说来说去,毫无乐观之处。好在他毕竟是军人出身,身处危境,侃侃而谈,没有一点慌乱,说了一会儿国事,李参谋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家事上。对于丁问渔和雨媛之间的纠葛,李参谋已有所闻,他既然是丁公洽的学生,对丁公洽的好友任伯晋同样执弟子礼甚恭,经常去看望军中前辈任伯晋。如今,任的小女儿在他的手下做事,他自然得有所关照。不过他的所谓关照,也就是为了问渔追求雨媛提供方便。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李参谋对丁问渔为了一个女人,把性命都置之度外的态度煞是欣赏。

    "爱国犹如爱你喜欢的女人,非要有一股痴劲才行,"李参谋将丁问渔带回自己的办公地点吃饭,一时冲动,竟然派人去把雨媛喊过来。丁问渔有些出乎意外,没想到这里的事会这么不正规,作为卫戍司令部的唐公馆看上去,并不显得戒备森严。雨媛不知道喊她有什么事,她已经在食堂里吃了饭,匆匆地过来,见了丁问渔,又惊又喜。李参谋喊她一起吃饭,知道她吃过了,便和丁问渔一起吃,一边吃,一边拿他们的事取笑。雨媛被说得脸通红,到最后,有些忍不住了,说如果没什么事,她就要走了。李参谋笑着说:"有没有事,你可以问问他,反正我是帮你把人给带来了。"雨媛又羞又恼,掉头走了。李参谋哈哈大笑。

    这以后的几天里,丁问渔堂而皇之地就泡在李参谋那里,这地方离丁问渔的教授公寓不大远,步行穿过两条小巷,一会儿就走到了。雨媛恨他尽出洋相,又觉得他到了这时候,为了自己还能这样,也实在不容易。她有机会便劝丁问渔不要发呆,不要留在这危城里等死。

    一起工作的人,刚开始都拿他当笑柄,很快也为他的精神所感动,都不忍心再笑话他。并不是什么人都会为爱情发痴的,雨媛的女伴竟然有些羡慕起她来,她们不仅不反对丁问渔,而且有意识地为他们在一起,提供各式各样的机会。他们的恋爱关系似乎已经被大家确认。雨媛她们办公的地点在唐生智公馆的东头,这地方原来是给下人住的,有一扇小门直接通往大街,从前线传来的情报在这集中,工作人员进行归类整理,绘出各种各样的图表,然后送到唐生智那里去。丁问渔天天去李参谋那里报到,见是能见到雨媛,但是真正能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随着形势一天天吃紧,南京周边的城市和据点相继失守,前途已变得越来越渺茫,作为卫戍司令长官的唐生智,取义成仁的高调越唱越高。日本人的飞机随时随地会来轰炸。连续的轰炸,市内的防空体系已经名存实亡,架在唐公馆用围的几门高射炮,不停地往天上打着。

    大家已经疲倦了警报,飞机归飞机轰炸,高射炮对天上开火归开火,工作人员的耳朵都快震聋了,一个个甚至连防空洞都懒得进。一种悲壮的气氛洋溢在司令部里,时到如今,既然他们被安排死守首都,被安排要和唐生智一起取义成仁,也就把死都看淡了,李参谋见丁问渔到这时候,心目中仍然只有一个雨媛,便苦中作乐,极力促成他和雨媛的好事。一天,日本人的飞机好像是故意开恩,竟然整整一天没有光顾,李参谋抓住这机会,一本正经地对丁问渔说:"你们干脆也抓紧时间,把婚结了,这多好。我做主,给任小姐放一天假。"

    丁问渔听了不由心动,紧接着便摇头,傻乎乎地说他和雨媛恐怕还没有到这一步。李参谋既是热心肠,又是个急性子,叹气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等什么呢,难道真等到日本人进了城,大家都没命了,才结婚?"说完,自告奋勇地又去说服雨媛,一个人说服不够有力,便发动整个机要部门的人,都站出来起哄做说服工作。连续多少天,大家都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度过,难得有一天让人清静一刻,忙里偷闲,找到一个这么一个可以取乐的机会,于是都想变作红娘玉成其事。丁问渔只觉得这事来得太突然,知道雨媛一定不会同意,心里急,怕她会为这事不高兴。雨媛当然不肯同意,红着脸,不开口,后来总算说话了,却是希望大家帮她劝丁问渔,让他赶快离开危城南京。

    李参谋说:"这好办,只要你答应嫁给他,我们自有办法让他离开。"

    雨媛不接碴,脸更红了。

    李参谋说:"你不说话,这就算是答应了。"众人在一旁纷纷起哄,都说战乱时期,一切俗套统统从免,新郎新娘当众握握手,亲个嘴,这就算是婚礼了。李参谋说:"也不能太省事,登个报还是应该的。"说着,自说自话地立刻拟了一条结婚启事,要派人去找一家报纸登出来,并关照一定要登在头版上面。李参谋平时喜欢书法,在启事抬头上,用楷书端端正正地写着丁问渔和任雨媛的名字,具体的内容文字是用流畅的行书写的:"我俩已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七日在南京百子亭唐公馆举行结婚时值国难时期一切从简所有亲朋诸希谅宥"。写完了,大家抢过去传阅,一边传阅,一边拍手大笑。那启事从丁问渔手上,传到雨媛手上。雨媛的脸色刚有些恢复正常,立刻又红了,将那启事看了两遍,随手握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里,一本正经地说:"干吗要登报,我就是打算嫁给他,也用不到这么招摇。"

    大家笑着说:"不招摇也行,我们就在这卫戍司令部里把婚事给办了。"

    雨媛说:"别胡闹,我又没有最后答应。"

    大家继续起哄,七嘴八舌地说:"什么叫胡闹,什么叫最后,日本人说来就来了,你们现在不抓紧,什么时候抓紧?"

    丁问渔傻乎乎地要大家不要难为雨媛。大家都笑,说他真是个呆子,既然是死皮赖脸地追求别人,怎么到这时候反倒胆小退缩起来。丁问渔说,他当然是做梦都盼着能有这一天,可是也不能硬逼人家。大家笑得更厉害,说你怎么老是说做梦,就是真的做一回梦也不要紧。

    雨媛拿他哭笑不得,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让他别继续出洋相。大家看在眼里,更不肯放过他们。正闹着,警报声又响起来。就只这么一会,形势似乎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无疑是变得更严重了。据最新得到的情报,日军对南京的合围态势已经完成,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了"攻占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

    一场大战恶战即将开始,唐生智为了让守城将士能够死守,也破釜沉舟地立刻作出相应的部署,下令停泊在长江南岸的船只,统统开到江北去,并且通知江北守军,如有违令擅自渡江者,杀无赦。卫戍司令部里乱成一片,大家都重新开始忙碌起来。所有的人都明白唐生智的命令意味着什么。天堑长江是国军唯一的退路,唐生智显然是不想让大家再有后退的念头。李参谋气急败坏地在接电话,接完了又往外打,一边打电话,一边骂娘,好不容易打完了,转过身来对丁问渔说:"你们也不必等警报解除了再走,反正就这么回事,吉人自有天相,趁现在天还亮着,我给任小姐放一天假,你们想结婚也好,不想结婚也好,我把话跟你说清楚了,只有二十四小时,到时候你得把人给我送回来。我这乱成这样,你都看见的。"

    丁问渔和雨媛对李参谋作出的决定都感到有些意外。在这最后关头,李参谋好像存心想要成全他们。雨媛立刻想到,不是军人的丁问渔,不应该一直在卫戍司令部待下去,如果来不及出城,他必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才行。既然他们可以有一天时间,雨媛也顾不上自己接受了这一天意味着什么,顾不上在乎别人可能会怎么想他们,她决定要好好地利用这个时间,说服固执的丁问渔考虑一下自身的安全。南京保卫战一旦真正地打响,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过去,总是丁问渔替她设想,现在是雨媛为他考虑一下的时候了。

    一辆摩托车送他们去丁问渔的教授公寓。警报声响成一片,日本人的飞机俯冲着在扔炸弹,丁问渔和雨媛坐在摩托车上,都忍不住抬头去看敌机。因为飞得太低了,飞机上的日本国徽清晰可见。有一阵子,那飞机仿佛是在追逐他们,他们躲进树荫,飞机在低空绕着圈子,他们刚往前开,那飞机便猖狂地追了上来。开摩托车的勤务员是个愣头小伙子,不信邪,牙一咬,将摩托车的油门加大,在大街上开得飞快。早就开过了丁问渔的公寓,还一个劲地往前开,好像存心要赌气比一比,摩托车和飞机究竟谁更快一些。丁问渔和雨媛的注意力都在天上的飞机上面,待发现他们走得太久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出去很远很远。

    丁问渔的女佣人已不知去向,公寓的大门上着锁。勤务兵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等他们刚下车,人还没站稳,便拧了拧油门,将摩托车开走了。丁问渔和雨媛站在公寓的台阶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紧张,也不是放松,就好像被人孤立无援地放逐在一个孤岛上。

    敌机离去了,不一会儿,警报也跟着解除了,刚脱离那个充满了噪音的恐怖世界,他们恍恍惚惚,好像置身在虚无的境界中。周围见不到一个人影,丁问渔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他转过身体,一边摸口袋里的钥匙,一边看着雨媛,痴痴他说:

    "我不是在做梦吧?"

    雨媛也有差不多的感觉,但是丁问渔憨态可掬,似相信又不敢相信的滑稽神情,反而让她从不知所措的羞涩中解脱出来。她索性大大方方的,事情的发展实在不可思议,虽然说有水到渠成的一面,可是怎么便发展到了这一步,她和丁问渔毕竟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丁问渔摸了半天,也没把钥匙摸出来,他自言自语地又问了一句,因为他确确实实地觉得自己是在做梦。雨媛还有些不甘心,红着脸说:"你当然是在做梦!"她这句话,正话反说,等于明白无误地告诉丁问渔他不是在做梦。丁问渔也缓过劲来,终于找到了钥匙,将锁打开,拉着雨媛往公寓里走。走进客厅,请雨媛坐,自己又变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干什么好。雨媛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大模大样地坐在了沙发上。

    丁问渔不知道这笑是什么意思,眼睛直直地看着她,结结巴巴他说不出话来。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有些不真实,雨媛看他心里甜滋滋的模样,血直往脸上涌,忍住了笑说:"问渔,你知道你这个人占了什么大便宜?"丁问渔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眼睛瞪得大大的。雨媛又说:"你的便宜,全都占在一个'傻'字上面,你一点也不傻。要说傻,其实我才傻呢!"

    丁问渔说:"你怎么会傻?"

    雨媛说:"我就是傻。"

    丁问渔不理解。

    雨媛说:"我还不傻,我都自投罗网了。"

    两个人不知不觉地都改了称呼,一个不再叫对方是任小姐,一个也不再称呼丁先生。巨大的幸福感压得丁问渔透不过气来。他小心翼翼地坐在雨媛身边的沙发上,试探性地抓住她的手,用一种听上去都不像是他的声音,细声细气近乎矫情地对她说着什么。雨媛在想,现在他们之间或许还需要一种必要的过渡,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说什么已无所谓,说什么话也无关紧要。没必要提问,也没必要再作回答。现在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说什么话都是废话,语言的力量已经消失殆尽,时间不再是时间,空间也不再是空间。近在眼前的战争,离他们一下子变得是那么遥远。天近黄昏,夕阳西下,一缕斜阳从玻璃窗里射进来,将窗根的图案投影在他们面前的地板上,有一部分就投在他们的脚背和膝盖上。雨媛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闭上眼睛。她胸口咚咚直跳,感觉到丁问渔正在拉她的手,顽强地拉着,越拉越有劲,她僵持了一会,拒绝着,然后不再抵抗。

    6

    当丁问渔和雨媛重新意识到时间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他们突然明白他们的时间,事实上只有宝贵的二十四小时。床头的油灯早就没油了,由于连续不断地毁灭性轰炸,瘫痪的发电厂不再提供光明。几只备用蜡烛也用完了,这幸福的第一夜,稀里糊涂地就算过去。他们除了在半夜里饿了,爬起来找东西吃之外,一直就孩子气地缠绵在床上。在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丁问渔对雨媛的身体,像着了魔似的入迷,他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她,抚摸着她身上的每一部分,就好像是一个玩物丧志的收藏家,把玩着自己心爱的古董,又好像是教徒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他没完没了地重复着极其单调的动作,抚摸着,亲吻着,永远也不感到疲倦,仿佛要把自己对雨媛的柔情爱意,统统揉进到她身上的每一个汗毛孔里去。这样的场面,平时若想到都难为情,然而一旦赤裸裸地相对,雨媛的羞涩渐渐地不复存在,起先她还觉得丁问渔这种奇特的爱抚方式,有些古怪有些过分,很快便发现其实这种爱抚,也许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丁问渔对雨媛身体的倾注的热情,犹如对她的爱情一样不可理喻。雨媛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余克润,想起了和余克润的新婚之夜,她知道自己这时候不应该想这些,但是她就是忍不住。她想起余克润提到的关于白虎星的说法,心里立刻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日机在拂晓的时候又开始轰炸,这种干扰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外面传来连绵不断的警报声,然后就是炸弹接二连三爆炸以后产生的巨响。他们继续做着该做的事,说着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雨媛要丁问渔答应她立刻想办法离开危城南京。丁问渔怔了怔,沉默不语。雨媛便说这危城不能再待下去了,她是现役军人,不能当逃兵,而丁问渔也没有必要留下来送死。南京城迟早会被攻破的,这局势是明摆的,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他不接受雨媛的建议,他便枉费了她不顾一切来他这的苦心。

    丁问渔固执地说:"你在这城里待一天,我就待一天,我绝不会丢下你一个人走的!"

    雨媛说:"你真傻,我是军人,你又不是军人。"

    丁问渔无话可说,他的神情表明他根本不打算接受雨媛的建议。雨媛继续徒劳地劝他,丁问渔像不听话的孩子一样连连摇头。雨媛说:"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为什么还这么不听话。"丁问渔说:"你的话我都听,但是要我和你分开,这不行。"丁问渔坚持认为自己是雨媛的守护神,如果她有什么意外,他也不想再活下去了。没有了雨媛,他活着也失去了意义。雨媛心里好一阵感动,喉咙口有些哽咽,动情地说:"我有什么好的,你要这么喜欢我!"丁问渔说:"我就是喜欢你。我现在是天下最幸福的男人,你已经是我的女人了,我还想得到什么?你知道人家怎么形容男女恩爱的,说只羡鸳鸯不羡仙,我现在正是这样。"

    雨媛心里一阵难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同时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甜蜜感觉。爱是那么实在,爱是那么具体。丁问渔问她怎么了,雨媛说,早知他是这么爱她,就不应该让他苦苦等待那么多日子。丁问渔说,只有苦苦等待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两人情意绵绵,颠来倒去他说着,说的全是心坎上的话,说着说着,肚子都饿了,爬起来弄早饭。在夜里,两人曾点着蜡烛起来找过吃的东西,除了找到几颗糖果,没什么现成的能吃的。现在两人的肚子早饿得咕咕直叫,雨媛找到一筒挂面,自告奋勇地要下面条。丁问渔学着女佣人的样子生炉子,熏得眼泪汪汪也没把炉子生着,于是雨媛也放下手上的事,帮他生炉子。两个人都没做过家务事,从小都是别人伺候着长大的,反反复复像哄不听话的小孩一样,忙了近一个小时,才把那淘气的炉子生好,煮了一锅烂面条,胡乱地把肚子填饱了。雨媛歉意地说:"看我多糟糕,你真娶了我,以后后悔都来不及的。"

    丁问渔说:"你真傻,我娶了你,才舍不得让你做事呢。"

    吃饱了,两人又进了卧室,仍然是在床上缠绵着说话。外面忽然叽叽喳喳地有了人声,原来是留校委员会的一位姓顾的委员,领着几位手臂上匝着红袖章的外国人,蛮不讲理地在敲门。丁问渔套上衣服去把门打开,姓顾的委员十分抱歉地告诉他,这一带已被划为难民区,有许多难民将借住在他的公寓里。那几位带红箍的外国人都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委员,其中有两位和丁问渔很熟悉,立刻就攀谈起来。不一会,一大群难民被带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先前空荡荡过于安静的公寓,顿时变得嘈杂无比。除了卧室还属于丁问渔和雨媛所有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公用的,难民知道他们是此地的主人,对他们很是恭敬,而丁问渔和雨媛到了此时,想不躲在卧室里也不行了。

    从卧室的窗户里看出去,几个难民的小孩在空地上玩着。有一个小孩注意到丁问渔和雨媛在观察自己,也歪着脑袋瞪眼睛看他们。丁问渔对那小孩做了一个鬼脸,小孩也反过来对丁问渔做鬼脸。雨媛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起来,这时候,所有的小孩目光,都集中了到站在窗前的丁问渔和雨媛身上,双方互相看着。终于是两位大人先失去了耐心,丁问渔把窗户关上了,担心他们会跑过来偷看,又把窗帘拉上,雨媛说:"这样也好,你就留在这做难民吧。"丁问渔从雨媛的话里,听出她要走的意思,看了看放在床头柜上的手表,时间已经是下午,雨媛的假期就要满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看了手表没有一刻,眼睛又盯着那手表看。

    雨媛说:"我怎么去司令部呢?"

    丁问渔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送你。"

    雨媛不抱希望地说:"可能会派车来接我。"

    又过了一小时,已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两人最后亲热了一番,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看见公寓里已乱得不像话。是地方就打着地铺,到处都放着大大小小的包袱,难民们已不像刚来时那么客气,看都不看他们。丁问渔拉着雨媛的手,从难民堆里挤了出去,往卫戍司令部走,街上的人忽然多了起来,他们先没有明白过来这怎么一回事,很快就知道这些都是难民。局势分分秒秒都在发生着变化,丁问渔和雨媛的心情有些沉重,都想找些轻松的话题来说,可随便说什么话,说着说着,就轻松不起来。走过一个高射炮阵地,炮兵正在将高射炮拖走。原来根据国际安全委员会的意思,所有难民区内的军事设施,统统都要撤除,难民区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设防的区域。

    到了唐公馆,也是一派乱哄哄的景象。李参谋在指挥搬家,许多当兵的正在往军用大卡车上搬东西。雨媛怕大家拿她起哄,扔下丁问渔,独自一人去自己工作的地方。李参谋看见雨媛从自己身边跑过,不由地一怔,转过身来,又看见了丁问渔,摇头说他以为他会把雨媛留下来。丁问渔只当他是和自己开玩笑,说自己当然想这么办,可是雨媛不是临阵当逃兵的料子,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李参谋突然很严肃地说:"你真是个书呆子,我告诉你,这地方你以后也不用再来了,日本人可能已经发现这里是司令部的所在地,我们马上就要搬走。"丁问渔听了,一时反应不过来,傻乎乎地问雨媛是不是也要走,李参谋见他整个是缺心眼,叹气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糊涂?"

    如果他们迟一些来,雨媛就不会跟着自己的部门立刻出发。人既然来了,车子要开,就不能不跟着走,她依依不舍地跑到丁问渔面前,红着脸说:"你好好地保重,我们会见面的。"说着眼圈便红了,丁问渔不顾闹笑话地抓着她的手,不想让她走。雨媛挣脱不开,只好用力甩开了他的手,在同伴的招呼声中,毅然地上了车。在车上,她对丁问渔挥着手,眼泪哗啦啦地直落下来。丁问渔木头人似的站在那,手举在半空中,似挥手又不像是挥手。如此匆忙的分手,他事先一点也没有想到,而且他也并不觉得这次仓促的分手就是永别。他只是舍不得和雨媛分开,恨自己不能和雨媛一起去。

    这次搬家,仅仅是司令部中的部分工作人员。唐生智是倔脾气,坚决不肯因为日机频频来扔炸弹,就贪生怕死地换地方。他不走,又要求其他的工作人员走,结果卫戍司令部便分成了两个摊子。唐公馆这里除了正副司令长官,几个参谋副官和卫兵,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撤到了位于城北的铁道部。已经兵临城下的日军,开始向南京的外围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隆隆作响的炮声仿佛打雷一样。到了十二月九日,日本飞机对南京城进行了一次最猛烈的轰炸,然后掷下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的最后通牒。丁问渔心里惦记着雨媛,特别是当他捡到了在空中飘着的最后通牒的传单时,再也没办法躲在自己的公寓里,和那些乱哄哄的难民一起待下去。惊慌失措的难民纷纷逃进难民区,所有的房子里都是人员爆满。先来一步的难民,和后来的难民为一些小事吵个没完。有关日本人已经进城的谣言在难民中广泛流传。丁问渔一次次地往铁道部跑,希望有机会能见到雨媛,但是每次都被不耐烦的卫兵撵了出来。铁道部和唐公馆不一样,那里戒备森严,守卫人员个个都是铁面无情,不像唐公馆中那边,既有李参谋的照应,还有一个供下人进出的小门,可以让丁问渔溜进去和雨媛见面。

    丁问渔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雨媛。街上到处都在准备巷战,一队队的士兵在街口加筑工事。由于丁问渔身上揣着卫戍司令部的特别通行证,每次都是被拦下来盘查一番,然后又被放行。他可以在街头上乱窜,但是无论怎么也进不了卫戍司令部。局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操着不同乡音的士兵,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似乎有些漠然。他们根据那些变来变去的命令,一次又一次地调防,战斗显然进行得十分激烈,一队一队的士兵被派往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最初的混乱已经开始露出端倪,丁问渔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过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迷路的士兵拦下来问路。部分日军冲进南京城,冲进来了,又被赶出去,赶出去了,再冲进来,最后又被赶出去。南京保卫战进入了空前残酷的状态。

    日本兵终于突破城池防线,开始大批地从城南的缺口里冲入南京城,外围的阵地战,演变成为短兵相接的激烈巷战。围城南京此时已变成一座破城,到处火光冲天,枪声爆炸声像鞭炮似的响着。到了十二日下午,丁问渔知道情况不太妙了,不顾一切后果地赶到百子亭的唐公馆,发现几个卫兵拿着汽油桶,往四处浇着,正准备放火把唐公馆付之一炬。丁问渔从一位熟悉的卫兵那里得知,卫戍司令长官部已经下令突围,此时正在下关江边码头集结。他立刻发疯一般地赶往码头,一路上,到处都是不同番号的部队,有的是从第一线溃退下来的,有的则是准备赶往第一线增援的,来来往往乱成一片,所有通往码头的大路都因为混乱堵了起来。丁问渔骑的自行车在混乱中,也被一个当兵的抢走了,他没办法,只好跟着溃兵步行去江边码头。到了捐江门,只见城楼上和城门前面都架着机枪,到处布着铁丝网,中间留着一道细缝,守卫士兵说是奉长官命令,不许从前线溃退下来的部队去江边。所有前线部队,根据突围计划,一律要从正面冲出去,狭小的江边码头只允许卫戍司令长官部的人员从这里过江。溃退下来的士兵此时已经失去控制,坚持说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突围计划,一边坚决要通过,一边不让通过,说着说着,便互相开起枪来。

    溃退的士兵有几位立刻被打死了,活着的,愤愤不平地骂起娘来,可还是不能上前一步。军令如山,江边码头已是唯一的一条退路,守卫城门的部队知道不挡住溃兵,所有目前正在江边渡江的长官部人员,弄不好一个也走不了。由于唐生智采取的破釜沉舟行动,在江边目前找不到几条船,如果几十万防守南京的部队,一起涌到狭小的江边,后果将不堪设想。两边对峙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溃退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见这里不让通行,便重新找路突围,也有人认死理非要去江边的,对着架在那不让通行的机关枪,扯着嗓子叫骂。丁问渔挤在溃兵的队伍中,白白地耽误了好几个小时。到了后来,突然听见有人招呼他,一个当兵的人跑到他面前,丁问渔只觉得这人脸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都到这时候了,丁先生还在外面乱跑什么?"那人扯下自己的帽子,露出剃光的脑袋。

    丁问渔终于想起了站在眼前的是谁。这人竟然是战前因为杀人奸尸,轰动了整个南京城,被判了死刑还没来得及执行的和尚。丁问渔不知道他是怎么又当了兵,和尚也觉得这事一时说不清,只简单他说监狱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城池危难之际,获得了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被组织成一支敢死队,参加保卫南京的战斗,一开始他们干得很不错,哪里情况恶劣便派往哪里,现在整个战线崩溃了,队伍也被冲散了,他不知道干什么好。丁问渔说:"我现在想去江边,你去哪里?"

    和尚自言自语地说:"谁不想去江边,可是又不让过去。"

    这时候,一位穿着黄呢制服的军官过来了,他后面还跟着当兵的,看上去像勤务兵。只见军官走到城门下面,掏出证件,亮了亮,守城的士兵便放他们过去了。丁问渔猛然想到自己身上也揣着一张通行证,奋不顾身地向卫兵跑过去,和尚见他跑,也茫然地跟着跑过去。卫兵用枪指着他们,丁问渔将通行证递了上去,卫兵看了看,竟然开恩放他过去了,却拦住了和尚不让走,和尚大叫他们是一起的,卫兵似信非信,丁问渔回过身子,对卫兵点了点头,和尚也通过了戒严线,面带惊喜之色地追上丁问渔。"丁先生,你真是了不起!"和尚讨好地奉承着,丁问渔急于想找到雨媛,没心思和他敷衍。

    到了江边,乱哄哄的场面让丁问渔感到不知所措。大家各自为阵,徒劳地站在江边等候着船只,有一条船在江面上划着,犹豫着不敢过来,候船的人太多了,怕靠岸以后,大家一轰而上,非把船挤沉了不可。日本人的飞机时不时地过来扔几颗炸弹,机枪扫射一阵,惊慌失措的溃兵像没头苍蝇似的在江边乱窜。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扑腾一声跳下水,向那条船游过去,于是接二连三地有人往江里跳,游到船边往上爬,不一会船就装满了,摇摇晃晃向江边驶去。没下水的和下了水没来得及爬上船的,只好大骂。丁问渔到处询问有没有见到卫戍司令部的人,人们根本就懒得回答他的问题。和尚不知道他要找谁,跟在他后面跑着。丁问渔沿着江边来回跑,一位被炸断了一条腿的老兵,坐在江边的沙滩上,毫无表情地说:

    "还找什么卫戍司令部不司令部的,这些当官的早他娘的跑了。"

    在江边,丁问渔见到好几位急得直哭的女兵,这些掉了队被遗弃的女兵走投无路,真让人觉得可怜。现在连最后的一条船也见不到了,人们抱着抢来的木料和刚卸下来的门板,坐在木盆里,不顾一切后果地往汹涌的长江里跳。有一位很瘦小的女兵被安排趴在临时扎起的小木伐上,几个当兵的在后面推着,划出去没多远,小木伐被江水的波滔掀翻了,那女兵立刻消失在江水里。丁问渔此时的心情十分矛盾,既想在慌乱的人群中,能发现雨媛,又希望她早已和卫戍司令部一起,平安地过了江。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丁问渔相信自己是不可能见到雨媛了。江边上的人都和他一样绝望,想过江,过不了江,只好等下去。江面上终于有船了,而且是一条巨大的船,那船渐渐驶近,大家终于看清楚那是日本人的兵舰。夕阳下,日本人的膏药旗在江风中飘扬,机枪子弹噼里啪啦地朝岸边扫射过来,江边沙滩上的人,一排排地中弹倒了下去。丁问渔的胸口被狠狠地捶了一下,他跌倒在江边,再也没有能够爬起来。在他身边的和尚,想将他扶起来,一颗子弹把他的脑袋也打开了花。

上一页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