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乡村档案》->正文

第八章

    这天下午,李冬明并没有赶回竹山垭。他们从大岩村旁边经过时,何奔从村里出来说:“李书记,我正要找你。”

    李冬明问他大岩村的情况怎么样:“刚才大岩村伍老倌还捐了一千块钱到乡政府。你知道么?”

    何奔说:“上午我走访了一些人家,人们对集资修桥的意见不是很大。像伍老倌这样愿意捐款的户还真不少。我们晚上准备召开群众大会,你能不能参加一下,对大家说一说乡政府在修桥问题上的决心,做做动员工作,听一听群众的意见。”

    李冬明被邓启放他们一吵闹,刚才又让顾家好那么一说,心里还真觉得有些不踏实了。多走几个村,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的确有好处。他说:“行,今天晚上就去大岩村参加你们的会议。”过后交待刘所长说:“你现在就赶回竹山垭去,说说大岩村的群众踊跃交集资款的情况,过细地做做全安的工作,解决好他的思想问题。我明天上午就赶到竹山垭来。”

    刘所长走之后,何奔将李冬明带到大岩村村支书莫胡子家里。李冬明对莫胡子说:“晚上开群众大会,我把顾乡长叫来听听,他对集资修桥顾虑很大。”

    何奔一旁轻轻地说:“你去叫他他也不会来的。乡干部都下去了,机会多难得呀。”

    李冬明知道他说这话的意思。他不希望自己的干部在群众中说这些捕风捉影的话,这样在群众中影响不好,他说:“老莫,看来大岩村的集资款是不成问题的啊。”

    莫胡子道:“你做书记的下去将人家的山羊都赶来了,这实际上是做给我们看的嘛。谁还敢在收集资的问题上打折扣呀。”莫胡子顿了顿,说:“苦藤河乡一千六百多户人家,没有几家拿得出现钱交集资款,都得卖猪卖鸡卖鸭卖粮食。对你实话实说吧,伍老倌家的粮食卖掉了一大半,猪也卖了,明年的生活肯定成问题。”

    李冬明担心地说:“如果是这种情况,他的一千块钱的捐款,我们还得退给他。不能因为修桥让他们家生活不下去。”

    “这你就错了,他们家不会饿死人的。俗话说一棵草一滴露水,人各有各的活法。现在,大家想的是尽快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桥,这样,百样的问题都解决了。”莫胡子这么说过,就对何奔说,“何委员,你陪李书记说说话,我去禾场把包谷收回来。不然,等会儿大伙来了要开会。”说着就到禾场上去了。

    何奔看了一眼莫胡子的背影,对李冬明说:“李书记,你来苦藤河乡半年多了,一些事情也许听说了,一些事情可能还不十分清楚,现在老百姓心里还堵着一口气。”

    “你是说顾家富拿着集资款借鸡下蛋的事?”李冬明并不希望听他说那说过多少遍的事情。

    “是的,那年苦藤河乡的老百姓人平集资一百元,县里给了三十万,共计八十万,就买得那么一块乱坟岗子。他顾家富却在连山镇修了一幢三层高的楼房。顾家好的房子也搬过河去了,甚至连乡企业办匡兴义和宁占才的家也搬过河去了。你说老百姓服气么?他们能不怀疑他们几个人吞吃了大家的集资款?”

    李冬明不以为然地说:“县里不是下来人查过的么。”

    “哪个不知道是他丁县长从县农业局弄来的几个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都怀疑丁县长也得了不少好处的。”何奔顿了顿,“我们乡的情况比较复杂,你莫非没听人说,顾乡长和郑秋菊有一脚,和严卉一直也是不清不白。那个吴乡长想顾乡长给他一些好处,也抱着顾乡长的大腿不放,他放个屁他也会说是香的。其他的人说什么话也就没有用了。加上后面还有个丁县长,我们苦藤河乡还有什么正义可言?还有什么公理可言?你没听说莫胡子和全安的县人大代表是怎么丢掉的么?你莫非不知道我何奔因为向县纪委反映过他顾家好的问题,被他弄到老崖村住了两年,一个月才让我回乡政府取一次工资?是你到苦藤河乡做书记才让我回到乡政府来。”

    李冬明说:“老何,影响团结的话还是少说为好,捕风捉影的事情最好也不要议论。”

    何奔说:“你如果不相信,我们打个赌,今天晚上顾家好不去严卉房里睡觉,我请你去连山酒家喝酒。如果去了,你就别说我是在捕风捉影。”

    李冬明说:“你现在说什么事我都不会听,我现在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如何将修桥的集资款收上来。”

    “我知道你心里想的只有这一件事。”何奔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你想着把苦藤河大桥修好就好回县里去,你怎么就不想一想苦藤河乡的群众心里现在想的是什么呢?

    李冬明说:“刚才顾乡长对我说,丁副县长又打电话来了,说是再给我们三十万,目的就是不能再集资。”

    “他们是担心扯出前面的问题来。”何奔笑道,“李书记,你来苦藤河乡才半年多,对苦藤河乡的民情还不十分了解,或者说,苦藤河乡的老百姓还没有真正接纳你,他们心里有话不愿对你说。就像莫胡子,你李书记来了,他也不陪你说说话,把你晾在这里,自己去做活,这就不正常嘛。他是和你不贴心嘛,就没有话说呀。”

    “真的么?”李冬明看着面前这个俨然像个农民老头的乡纪检委员,从顾乡长和郑秋菊他们口里,他是一个不和乡党委保持一致,一贯和乡领导唱对台戏的角色。他甚至还和村里的一些干部群众串通一气,专门告乡政府领导的状,苦藤河乡这几年的告状信不断,与他有很大的关系。按顾乡长的话说,乡政府就是要孤立他,搞臭他,让他在苦藤河乡没有说话的地方。他来这里半年多时间,觉得顾乡长有些地方做得实在太过分了些,但也觉得何奔的怪话太多,牢骚太多。这样的确对乡政府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关系,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长此下去,还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要想群众相信你,就得以心换心,就得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时候他们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人了,他们就会对你掏心窝里的话。”

    刚从禾场收包谷回的莫胡子进来听见何奔这么说,插话道:“李书记,老何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比如你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听我们村支书汇过一次报,谈过一次村里的工作。虽然,你也经常到村里来走走看看,但你的心并没有下来,倒像一个下村扶贫的干部,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再就是说说空话、套话,打打官腔,从来就没有安下心来听一听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更没有想到要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对你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何奔看见李冬明的脸上有些不悦的神色,便说:“李书记,莫胡子正忙哩,晚上开会还有一阵,我们出去走走吧。”

    莫胡子说:“不要走得太远,一会儿我家婆娘回来就办晚饭。”

    李冬明还真不希望听到莫胡子说些让他尴尬的话,跟着何奔出了门。

    八月的傍晚,太阳渐渐地坠下西边的山巅,天角的火烧云开始变得血一般的红了。可是,只一会,它又渐渐地褪去了刚才的灿烂,变成了锅底灰一般的颜色。黄昏中的苦藤河是那样放荡不羁地从大山肚里冲出来,将苦藤河乡和连山镇劈为两半,然后又急急地向山外奔去。黄昏,苦藤河那边的连山镇已是灯火辉煌。镇广播站的广播正播放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悠扬的歌声在黄昏的天空中回荡,和时不时从连山镇后面半山腰传来的火车的汽笛声融和在一起,那样的动听,那样的热烈,给连山镇增添了无尽的兴旺和朝气。与连山镇一河之隔的苦藤河乡却恍如另外一个世界。低矮的木屋,木屋上面袅袅升起缕缕炊烟。村路上三五只夜啼的公鸡和几头觅食的架子猪,被那些掮着犁耙秋种归来的农民赶得四处逃窜。这些被农活累得十分疲惫的农民们看见自己的书记也没有显出多少热情,有的连招呼也不打一个,擦肩而过。留给这位书记的是因为劳累而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浓浓的汗臭。

    李冬明眉头皱了皱,对何奔说:“给我一支烟。”

    “你不是不抽烟的么?”何奔给他递烟的时候这样问道。

    李冬明点燃烟,重重地吸了一口,一股辛辣呛得他的喉头发疼:“你这是什么烟?这么苦。”

    “我只能抽八毛钱一包的桔子牌烟。想抽好烟你去找顾家好吧,他抽的芙蓉王。”何奔笑道。

    “老何,你在苦藤河乡干多少年了?”

    “八年抗战。”何奔看了李冬明一眼,笑说,“李书记,我还指望你帮老兄一把的啊,我家可是有一本难念的经呀。”

    “你家在农村?”

    “孩子上中学。老婆还是生孩子时没满月就下田打耙插禾,落下风湿性关节炎,一年四季脚指头里面的骨头疼,下不得水田,做不得阳春活。家里的责任田都要靠别人种。我在这里,一个月发的排骨工资才四五百块钱,下村去又不忍心白吃人家的一餐饭,有时看见一些困难人家孩子没钱上学了,或是急要钱买药治病救命,再给他们几个钱,也就没有多少钱往家里寄了。你说我家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李冬明心想依你何奔的性格,这样做也是有可能的,他问:“我们村像你这样家庭困难的干部有多少个?”

    “大约有十多个吧。”何奔顿了顿,“我们乡的干部有的情况好,有的情况不好。有的家里连饭都吃不上,特别是家在农村的那些干部,日子更不好过。有的却可以隔三差五的去连山酒家喝花酒,喝了花酒就去请小姐按摩。”何奔转过头,突然问道,“如果你这样,别的干部心里服气么?”

    李冬明知道何奔说话是有所指的,他说:“如今这世道,有些事情的确说不清白的。”李冬明这么说的时候,他就想起他的老母亲来,还不知道自己老母亲的病好了些没有。这些年,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他的工资差不多全花在给母亲治病上面去了。好在妻子还通情达理,节约开支,一个人的工资支撑着三口人的生活。他这一下来,分两个地方吃饭,开支大了,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真的想能尽快调回城里去。他问何奔:“丁县长在这里扶贫时,你怎么没请他帮帮忙,另外换一个富裕一些的乡镇。”

    何奔一声冷笑:“县里没有下来人查账之前,他们是决心要把我弄走的。丁县长从农业局弄来几个人查了账之后,他们又不让我走了。顾家好还对我说,何奔,如今上面抓反腐败抓得紧,你在我们乡好好待着,发现腐败分子你就抓,你就向上面汇报。你抓着腐败分子了,我给你发奖金。”何奔的浓眉紧皱着,“丁县长在这里扶贫的政绩就是把乡政府从大岩村搬到那山坡上去了,再就是贷款办了一个石灰厂,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厂子垮了,乡政府欠下了三十万的贷款和几十万元的账。还有一个政绩就是从老百姓手中人平掏走一百元钱,在连山镇买了一块埋人的坟地。第四个政绩就是给乡企业办顾家富他们想了许多向农民收费的项目,每年从农民手中强行收取十多万块钱供他们吃喝玩乐。当然,他的政绩还不光是这些,他还有更大的政绩,我不好对你说,说了你又会说我捕风捉影。”

    李冬明还真怕他没遮没掩地说下去,说:“回去吧,到莫支书家吃了晚饭,大岩村的群众可能也就开会来了。”

    “你没看见大伙都才收工么。吃了饭,洗过澡,不到晚上十一点不得来开会。”何奔顿了顿说,“李书记,你真要下决心把苦藤河大桥修好了,对苦藤河乡来说,你就成了千古功臣了。”

    “可顾乡长却总是顾虑重重啊,他说把大家逼急了,是会出大问题的。”

    “你把钱从老百姓手中弄来,一分不少的用在大桥上面,谁会对你有意见?谁会认为你是在逼他们?我说了,他们不但不会对你有意见,你什么时候离开苦藤河乡,他们还会放爆竹欢送你。”何奔顿了顿,问李冬明道,“李书记,你在竹山垭村住了两天,去过邓启放家么?”

    李冬明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没去过他家,但这个人我认识。他有些文化,国家的政策法律也懂得一些。”他没有说出邓启放因为不肯交集资款和他吵架的事,怕说了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了大岩村群众集资的积极性。

    “邓启放的女人就是莫支书的亲妹。叫莫如华。”

    “真的么?莫支书那个妹夫可不简单呀。竹山垭村的人都称他为秀才。”

    “你如果有空,去邓启放家走走,看看他亲妹邓美玉的那个惨样,再看看他亲妹的私生女儿像谁。”

    李冬明困惑不解地看着何奔:“你说像谁?”

    何奔说:“你没有看见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我说像谁你会相信么?”

    李冬明没有做声,不知道这个何奔话里又在影射谁,就不想沿着他的话说下去,说:“你说开会还有一阵,我们去伍老倌家看看去。”

    两个人沿着河堤往下走。何奔看着苦藤河对面的万家灯火,问李冬明道:“李书记,你看见连山镇最上面那一排红红绿绿的灯光了么?”

    李冬明说:“看见了,过去我还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连山镇的夜景哩,还真不错的。等到苦藤河大桥修好了,我们乡也会像连山镇一样富裕起来的。”

    何奔问他说:“你知道最上面有一排红红绿绿灯光的地方是哪里么?”

    “这我就没有注意了。”

    “那是顾家富的连山酒家。邓启放的妹妹就是在连山酒家怀上的孩子,去县里堕胎,在路上跳火车自杀,被火车碾断了双脚,成了终身残废。茅山冲村和竹山垭村还有三个姑娘在他的酒家做了一年服务员,后来就离开酒家不知了去向,过了一年多时间才给家里来信说她们都在福建的农村结了婚。”

    李冬明不做声,也不大愿意听他说这些,这都是些没有原则的是非话。

    “如今顾家富又从农村招了几个姑娘去他的酒家做服务员,一个个都长得格外漂亮。茅山冲村张支书的女儿张朵也被招去了。”何奔顿了顿,说:“其实,谁都知道连山酒家的服务员在干些什么,可这些女孩子还是愿意去,因为她们家实在太穷了啊。”

    李冬明想起他来苦藤河乡不久的一天,顾家富接他到他的酒家吃饭,说是丁县长来了,要他去陪丁县长喝酒。他记得酒家是有几个年轻的女服务员。丁县长好像和她们都很熟。后来他才听说,丁县长在苦藤河乡扶贫的时候,一直住在顾家富的连山酒家的。如今他每次来连山镇,还是住在连山酒家。还听说他和顾家兄弟关系非同一般,但到底有些什么瓜葛却不得而知。他想把纪委周书记准备下来的话说给何奔听,想想又没有说,周书记下来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说出去引起群众议论不好,弄不好顾家好还会闹情绪。

    两个人一会儿到了伍老倌家。伍老倌和他的瞎子婆娘正在吃饭,看见何委员带着李书记来看望他,有些受宠若惊,说:“我准备吃了饭就去开会的。”伍老倌是个孤儿,父母三年苦日子的时候饿死了,他是靠当时的生产队养大的。他没有上过学,由于穷,三十岁的时候,才和一个双目失明的女人结婚。那女人还算争气,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从小就懂事,不但帮家里做事,读书也很努力,年年都考第一名。却没有料到,门前的苦藤河夺去了他的生命,让他的瞎子娘伤心得得了神经病,不管天晴下雨,天天站在苦藤河旁哭着喊儿子。瞎子女人听说乡政府的书记来看望她和她男人,哭着说:“李书记,你做做好事,把桥修好,老百姓会记着你的呀。我们苦藤河乡不能再淹死人了啊。你看我们家,今后老了靠哪个养活。”

    李冬明心情非常沉重,说:“我这次是下了决心的,一定要把大桥修好,不能再出现淹死人的事情了。”过后,李冬明就劝瞎子女人说,“今后你们老了不能劳动了,乡政府肯定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穷了,公家会办福利院,照顾好你们的,你们放心好了。”

    一支十瓦的电灯挂在破屋的正中,昏黄的灯光与屋脊破瓦片中漏下的月光混合在一起,洒在伍老倌和他的瞎子女人的脸上,洒在桌上的红薯饭和一碗没油的酸菜上。李冬明说:“老伍,你们家就吃这样的饭菜呀?还有这房子,也要修一修才行啊,不然下雨天怎么住?”

    伍老倌的瞎子女人说:“我们家老头子说,莫支书说了,这次李书记不会骗我们,是真心实意想修大桥,不是拿着我们的钱去借鸡下蛋,我们要过几年穷苦日子,多捐钱,把桥修好。红薯饭不养人,但饿不死人,破屋子漏雨,也淋不死人的。”

    瞎子女人的话让李冬明十分感动,他说:“明年大桥修好了,我真的要在大桥头立一块碑,把那些饿着肚子捐钱修桥的人的名字全都刻在石碑上,让苦藤河乡的人民世世代代记着他们。”

    “李书记你说错了,该立碑的不是我们,是你李书记。我们大岩村的人都说了,大桥修好之后,我们再捐一些钱给你立功德碑。”

    那天夜里从大岩村开会回来,已经半夜了,李冬明的心情一直十分激动。大岩村的群众大会开得十分成功,人们都说三天之内将集资款一分不少地交到莫支书手中,让他统一送到乡政府来。回来的路上,李冬明对何奔说:“苦藤河乡的老百姓还是通情达理的嘛,不愿交集资款的还是少数,真的不知道顾乡长怎么就那样怕集资呢。”

    何奔笑着说:“李书记你不要以为大岩村的集资款容易得到手,苦藤河乡的集贷款就都好得了。如果都好得的话,你就用不着将全支书家的山羊赶到乡政府来了。”

    李冬明眉头皱了皱,说:“是也是,同是一个乡,怎么觉悟就那么不一样,我真的有些弄不明白了。”

    “慢慢你就会明白的。”何奔狡黠地一笑,“这里自然有原因,不过有一点你要相信,最终大家都会把集资款如数交上来。”

    “老何你不要在我面前卖关子,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

    “苦藤河乡的几个村支书可不是一般的村支书,他们对乡政府的很多事情一直有看法,有意见。比如乡企业办向农民收取的各种费,比如顾家富、匡兴义和宁占才几个人横行乡里,为非作歹,苦藤河乡的老百姓却敢怒不敢言。他们向上面反映过多次,一些人不但不当回事,还一再地包庇这一伙人。他们说他们不会罢休的。”

    李冬明有些生气地说:“于是,他们就和我过不去是吧。”

    何奔不答他的话,许久,他说:“你如果有兴趣,我们今天晚上看个稀罕好么?”

    何奔已是几次提起这个话了,李冬明问道:“严卉她男人不知道?”

    “知道又怎么样。五年前,严卉还是个农村姑娘,是丁县长把她弄到乡政府来做服务员的,后来又亲自牵线让她和国土站的一个青年谈朋友。严卉结婚之后,顾乡长就把她招为乡政府的秘书了。今年年初,丁县长把她男人弄到连山镇国土站去了,两天三天也不回来一次,他们和她上床也就更方便了。丁县长来乡里时她就跟丁县长睡,丁县长走了她就跟顾乡长睡。”

    李冬明就不做声了,这样的事情,自己男人不说,别人怎么好管。过了一阵,他说:“这是人家生活上的事情,两厢情愿,两边的家庭又没有闹出什么问题,何奔你就别操这份心了。我现在交给你的任务是监督我们乡政府的领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要弄出问题来,再就是抓好大岩村的集资款的收缴工作,给苦藤河乡做个样板出来。”

    何奔说:“行啊。只是,到时候李书记你别忘了是你要我监督苦藤河乡的干部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别出差错啊。那时候你可别说我多管闲事。”

    李冬明再没有搭理他,他觉得这个何奔真难缠。

上一页 《乡村档案》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