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中跋涉了四十年。开始时,因食物匮乏,饥饿难忍,以色列人怨声载道。上帝听见了怨言,便在每天清晨让营地周围的地面上长满一层像霜一样的白色的东西,以色列人未尝见过,彼此询问:“这是什么?”摩西告诉他们,这就是上帝给他们的食物。以色列人吃了,味道像蜜饼,因为不知其名,就称之为“吗哪”,希伯来语的意思即“这是什么”。他们靠吗哪活命,终于走出了旷野。到达终点后,摩西生命垂危,在约旦河东岸的摩押向以色列人发表最后的训示。他在训示中提及了这件事,说:“上帝使你们饥饿,然后把吗哪赐给你们,以此教导你们: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说的每一句话。”
这是《旧约》中的记载。摩西的意思很清楚:上帝神力无边,能在没有食物的地方变出食物来,因此,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遵守上帝的律法,如此上帝自会替我们解决食物的问题的。
《新约》所记载的耶稣最早的活动是受洗,随后即被圣灵带到旷野去,受魔鬼的试探。禁食四十昼夜后,他饿了,魔鬼说:“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面包吧。”这时耶稣便引用摩西的话回答道:“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说的每一句话。”请注意,这同一句话,从耶稣口中说出,已经有了不同的含义。他没有诉诸上帝的无边神力,让石头变成面包,从而解除自己的饥饿,相反是拒绝这样做,宁愿继续挨饿。他以此摘清了信仰与食物的瓜葛,捍卫了信仰的纯粹性,也澄清了“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这句箴言的准确含义。他所强调的是,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信仰比食物更重要,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这是耶稣出道之初就确立的基本信念,贯穿于他后来的全部活动之中。
我在这里并非对《旧约》和《新约》的短长做全面评判,而只是举一例证解说信仰的实质。不过,这一例证的确也说明,耶稣提高了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性品格。正因为如此,基督教才得以超越犹太民族而成为更加个人性也更加世界性的宗教。
“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这个信念是一切信仰生活的起点。一般地承认人有比食物更高的欲望,这并不难,但在我看来,这还不能算是确立了这个信念。深刻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精神价值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常见的情形是,人们往往用所谓效用的尺度来衡量精神价值。例如,他们可以承认真理的价值,但前提是真理必须有用,可以承认科学的价值,但前提是科学必须成为生产力,可以承认艺术的价值,但前提是艺术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他们实际上仍是在用物质评断精神,用食物评断上帝,信奉的是这同一逻辑:上帝的价值在于能在旷野上变出吗哪,能把石头变成面包。把这个逻辑贯彻到底,必然的结果是,一旦上帝与食物发生冲突,就舍上帝而取食物,为了物质利益而抛弃精神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金钱而放弃理想,为了当前经济建设而毁坏千古文化遗产,这样的事还少吗?
所以,信仰的实质在于对精神价值本身的尊重。精神价值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无须为它找出别的理由来,这个道理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这甚至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情,他真正感觉到的人之为人的尊严之所在,人类生存的崇高性质之所在。以对待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为例,是精心保护,还是肆意破坏,根本的原因肯定不在是否爱国,而在是否珍爱凝结在其中的人类精神价值。我不把毁坏阿富汗大佛的塔利班看做有信仰的人,而只认为他们是一群蒙昧人。信仰愈是纯粹,愈是尊重精神价值本身,必然就愈能摆脱一切民族的、教别的、宗派的狭隘眼光,呈现出博大的气象。在此意义上,信仰与文明是一致的。信仰问题上的任何狭隘性,其根源都在于利益的侵入,取代和扰乱了真正的精神追求。我相信,人类的信仰生活永远不可能统一于某一种宗教,而只能统一于对某些最基本价值的广泛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