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秦王目下之所以按兵不动静观时局,就是因为陛下圣心未定,还有一层可能是因为北方军事未安。一旦北方军事局面现出端倪,陛下不让秦王离京的心意稍加明略,继续等下去就无异于坐以待毙了!目前陛下在等北方的军报,一旦李靖和屈突通的捷报传来,秦王离京节度诸军就变得再无必要,如此秦王离开京师的最后一分指望也就告破灭。那时秦王除了当机立断发动兵变诛杀太子齐王逼迫陛下退位,就再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常何头上的汗水涔涔而下,他掏出块帕子擦了擦额头,问道:"诛兄杀弟,迫陛下退位?这……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秦王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将出来?"
马周冷冷一笑:"社稷之事,何事不可说,何事不可为?古来成就大功业者,又有哪个受礼制伦常羁绊?魏武帝若奉圣人之言,曹丕安能篡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仁义可以之治天下,却不可以之得天下!殷鉴不远,常公又何必拘泥于妇人孺子之见?"
常何咽了口吐沫,强自稳了稳紊乱的心神,问道:"如果李靖和屈突通兵败,那么陛下就会再次起用秦王以天策上将身份出京提调天下兵马了,那京城之变,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马周长长叹了一口气,答道:"是啊!李靖若是徒有虚名,则京兆可免去一场血光之灾,李靖若果真不愧名将之称,不出两月,长安……将成一片修罗杀场……"
第四章山雨欲来
/他忽地抬眼,凌厉的目光从百官身上扫过/
/目光所到之处,虽是盛夏,却带着一股彻骨的冰寒/
狼坡血战
一抹残阳挂在远方的天际,将天和地同染成了动人心魄的红,几朵云被落日的余晖渲染得如天火般绚烂多姿。在逐渐暗淡下来的苍穹之下,血腥惨烈的杀戮战场正在吞噬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人、一匹马,在战争的风暴中显得如此脆弱,如此微渺,转瞬之间,无数的灵魂便从大地上飘起,化为怨气,化为杀戾。颉利可汗自继汗位以来所历战阵不尽其数,与中原诸雄互争短长亦非一日,武德八年南征,兵锋直抵李唐发迹之地晋阳城下,是役亦曾与号称中国精锐的天策玄甲精骑正面交锋。然而就算是那场让他铩羽而归之战,也未曾令他有这等心动神驰的感受。
唐军的骑兵阵布得令人不解,背山而阵,出现在野狼坡正面的骑兵总数不超过五千人,中军不过三千人之数,两翼的骑兵也不过两千余人。左中右三军之间始终留有五百步到八百步之间的间隙。作为机动性较强的骑兵而言,这种阵线平滑的战阵不易发挥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然而李靖所在护纛中军承受了金狼军数次势道迅猛的冲击,兀自岿然不动。
颉利可汗眯起了双眼,他已然看出了门道。
每当金狼骑兵冲上高坡,唐军的前沿阵列就会自动向两翼侧向机动,而布于阵后的一千二百中军护军均一手持矛一手擎重盾,突厥军驰上高坡,速度自然减缓,在唐军的矛阵前不易发挥骑兵的冲击力。而撤向两翼的唐军骑兵却充分发挥短弩的强大杀伤力,毫不停歇地在远距离上予敌侧后部队以大规模杀伤。因此往往突厥骑兵的冲击仅仅能够维持一个波次,后力难继。每当突厥骑兵冲击失利退下高坡,撤向两翼的唐军骑兵就会迅速驰回原有阵地,将阵线补齐。而此刻高坡之后就会出现数百矛骑,以补充在方才的战斗中损耗了的中军护军。
而左右两翼游动的两支唐军却始终不与突厥军正面交锋,只是远远地牵制袭扰,令金狼军始终难以从侧翼包抄野狼坡后路威胁李靖的中军。
颉利可汗冷冷一笑,李靖的战法虽然可称高明,但那是在突厥骑兵始终不敢动用主力与其交锋的前提下方可奏效,否则两军实力相去悬殊,再高明的战术也无法拉平这一差距。若不是他始终顾忌着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李世民,才不会让李靖撑到现在。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远方连绵不尽的小山脉中,颉利可汗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吹起号角,今夜我们生擒李靖,让他去与温彦博做伴!"颉利可汗狞笑着下令道。
呜呜的号角声在战场上空响起。两万名突厥骑兵挥起战刀,催动胯下的彪悍战驹,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野狼坡方向杀去。
金狼骑兵分为三军,两翼各五千骑兵,中军突击兵团则有万人之多。两翼的骑兵分左右向野狼坡两侧迂回,中军则全力突破李靖的中军护军夺取大纛。战术虽不出奇,但从兵力上来讲,却绝非李靖目前部署在野狼坡正面的部队所能够阻挡。一旦实力展开,两翼的袭扰游击也好,中军的列阵防御也好,均不能继续奏效。反倒有被突厥铁骑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危险。
李靖端坐在马上,长长出了一口大气,沉声下令道:"命左右两翼向中军靠拢,给苏烈打旗语,准备决战!"
说罢,他"锵"的一声拔出了腰间佩刀,高叫道:"将士们,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是男子汉大丈夫,便随我李药师杀敌立功,胆小怯懦者,我不杀之敌亦杀之!今日一战,有进无退,不闻金擅退者斩!全军听我将令:前进——"说着,他两腿一夹马腹,催动战马,率领中军护军缓缓开动,在高坡之上展开队形,以高凌低扑了下来……
李世民捧着手中的联衔奏表,额头上青筋暴起,强自压抑着心头的愤怒和恐慌道:"父皇明鉴,若是敬德真个要谋逆造反,当年在武牢,他兵符在手军权在握,只需一念之差,儿臣便再无缘重返慈躬膝下,就是大唐江山,恐怕也难逾函关一步。无论是归郑还是归夏,以敬德之武勇,封爵将不下国公,又何必待得天下鼎定,再来做此大逆不道肇祸毁身之事?更何况表中所言诸事,均系捕风捉影空穴来风,并无半点实据。如此一份参劾奏表,四弟不仅不予以驳斥封回,却呈上来亵渎父皇圣听,儿臣实实不解齐王的用意究竟何在!"
李渊冷冷一笑:"你说得头头是道,辩驳得也言之成理。不过御史台总朝廷上下风宪,纠劾百官勘视文武,其权虽不重,便是政事堂宰辅亦不能过问。你虽是亲王,却也不能越权追究。元吉现掌门下侍中,他既然将此弹劾奏表呈将上来,或觉得兹事体大,涉及朝廷重臣天策亲将,须得朕亲自甄别判定,也不为多事。尉迟恭为刘武周降将,其心素来不稳,朕向知之,不过因其戎马功刀不无劳绩,故权且容之。这个奏表朕看过了,正是因为没有实际证据,朕才留置不发,反而给你看看,也给你提个醒,要你多留一分心思,提防自家臣属生事。如今朝廷内外,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看。若是下面的人行事不当,牵累了你,朕一味袒护回庇,又何以对天下臣民?"
李世民跪下磕了一个头,强忍着胸中愤懑道:"儿臣体谅父皇一片苦心。如今边疆军情紧急,朝野不宁,于此内外不安之际,朝廷正当善自抚慰功臣良将,以收四海之心。唯有上下一心,突厥敌寇方不能窥我之隙加以利用。万不可自相猜疑轻起党争,孩儿不肖,却还知社稷之重重于族阀之私,敬德虽是降将,然其武略过人忠勇可嘉,于征伐之际厥功甚伟。若是朝廷以此不实之词轻加刑狱于有功之臣,势必使天下豪杰寒心,我朝方立,如此毁人心防社稷之事,万不可行!"
皇帝摆了摆手:"罢了,你的心思朕明白,朕给你看这个奏表,本就是不予追究其人。你也不要疑持书御史和你的弟弟。若说尉迟恭对朝廷对朕没有贰心,你的弟弟就更不会有贰心。只是平日里你还要好生约束手下人少生事端,否则真个折腾起来,朕免不了要秉公处断,于你面上也不大好看!"
他叹了口气,问道:"去洛阳的事情,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世民浑身一震,答道:"儿臣没有准备。"
李渊瞥了他一眼,"哦"了一声,略带讥刺地问道:"没有准备?朕听说如今天策府上上下下都在打点行装,恨不能早一天离开京师这片是非之地,怎么,他们准备,你反倒没有准备?你不愿意走?还是你到现在还在惦记着显德殿那个位子?"
李世民浑身一震,抬起头来直视着自己的父亲,眼中数点泪光闪动,强自保持着平静道:"父皇,自入长安以来,父皇数次许儿臣以东宫之位,儿臣百般推辞,不敢应就。儿臣虽不贤,却也粗知长幼有序之大义,太子是君,儿臣是臣,君臣位分早已在皇帝初年定制成礼。除非儿臣不想再做大唐的臣子,不想再做父皇的儿子,否则儿臣万万不敢存悖逆之念。天下乃大唐之天下,儿臣之洛为朝廷打理关东也好,留在长安终生不再过问政务也罢,皆出自父皇恩典。"
皇帝听毕,笑了笑道:"还算你自有一番见识!"
他顿了顿,说道:"朕知道,你向来是个好孩子、好弟弟。只是这些年领兵在外,身边围着你的人太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也是难免之事。其中一些人自然是好的,还有一些人用心恐怕就未必那么光明正大。这些人巴望着跟着你能够攀龙附凤封公拜相,这却也难怪。天策府就像朕登基前的大丞相府,自领一方不受朝廷节制。日子久了也难免有人生出别样心思。朕既允了你去洛阳,就不会反悔,不过,天策府的编制品秩要加以裁抑,你到洛阳后,天策上将府就是你的王府制府,位在尚书省之下,总领天下军务的权力朕要收回。你不必担心,朕会划出洛阳周围的几个州郡作为你的封邑,专设一道,就叫关外道。该道不设行台也不设都督,由你的天策府直接统辖。"
李渊短短几句话间,李世民浑身上下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恭恭敬敬地跪在丹墀之下,毕恭毕敬地垂着头,唯恐一抬起头,就被父亲看到那隐藏在目光最深处的惊惧和不满……
第一勇士
涂节再次握紧了怀中的淬毒短刀,两只眼睛眨也不眨地死死盯住了那个在榻子上睡得如同死猪一般的男人。这是他此行的目标,大唐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号称帝国第一勇士的尉迟恭。
原本以为这尉迟恭大小也是个将军,又是唐军最高统帅秦王的心腹爱将,府中的戒备防卫就是再次也不会次到哪里去。因而在来之前,涂节早就设想好了数种不同的行刺模式以及脱身之计,还做了万不得已同归于尽的打算。他算计了半天,却万没料想来到尉迟恭府中竟会遇到如此令人惊疑令人尴尬的场面。
尉迟恭的府第不大,却也有五个庭院二十多间屋子。作为武将,这样的府第确乎算不得奢华,不过,再怎么简朴,也不至于寒酸到连一个仆从都没有的地步吧!可偏偏涂节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景象,整个尉迟府里所有的门窗都敞开着,所有的灯笼烛盏都点着,把个将军府照得跟白昼几无区别。然而在这样一个府第里,除了那位躺在床上做春秋大梦的尉迟将军和尴尬地伏在屋檐上进退两难的刺客涂节之外,竟然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来了。没有仆从、没有管家、没有随侍、没有马夫、没有亲兵;也没有丫鬟使女老妈子,甚至连原本应该有的尉迟夫人及其三个儿子一个兄弟都看不到。仿佛这么大的府第里,亘古至今便只有这位尉迟将军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里面一般。
将军府的大门大开着,中门大开着,后门大开着,角门也大开着,就连库廪的门也大开着。就在这么一个连长安最不入流的偷儿都能来去自如的环境里,尉迟恭睡得兀自踏实沉稳,那鼾声也打得颇有韵律节拍。涂节原先想好的种种潜入方案竟然一个都没用上,按说此刻他过去随手一刀就能结果了尉迟恭的性命,偏偏他却产生了一种大事不好的感觉,似乎有一种沉重之极的威压悬在他头顶,只要他挪动半步便能招来灭顶之灾。
也难怪他心里惊疑,尉迟恭的睡相也着实诡异了些。就那么斜斜地躺在榻上,连衬甲的页子都没解下来,怀里抱着一杆黑沉沉足有一丈长短的铁槊,脚下还穿着骑马时才穿的毡靴。"泰阿"宝剑就悬在榻边的幔帐之上,随手就能够摘取下来。这哪里是睡觉,分明是随时提防着有人刺杀的模样。
涂节就算再笨也能看得出情形不对。这位尉迟将军显然是早有防备,此刻十之八九是在装睡。
他眼珠子一转有了计较,随手从身边取下一块瓦片,挥手向院中掷去。
"啪嗒"一声,瓦片在当院摔得粉碎。
再看那尉迟恭时,却见他仿佛被什么惊了一下,震天响的呼噜停歇了下来,在床上懒懒翻了个身子,嘴里喃喃梦呓道:"太子送……金银……齐王却来偷瓦片……***,龙生九种,果然种种……不同!弄坏了……屋子,就是有齐王庇护,某……家也……要你照价赔偿……"
涂节提心吊胆地在房檐上等了半晌,却不见尉迟恭起身出来,倒是那骤然停歇的鼾声又渐渐响了起来。
涂节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苦笑,看来今天自己势必要无功而返了……
"不是我这个做大哥的数落你,你看看自己做的那些个事情,哪一件能够真正拿得上台面?又有哪一件真的做成功了?你是皇子,是亲王,是门下省掌印的宰相,不是鸡鸣狗盗之徒!尉迟恭勇冠三军驰名天下,就你派去的那些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刺客就能奈何得了他?你不是撺掇着持书御史给父皇陛下了一道诬他谋反的奏表么?又如何了?还不是被父皇照原样发给了二郎?你呀你呀,何时能出点有用的主意做点有用的事情?"李建成恼火地对着齐王李元吉抱怨道。
李元吉不服气地道:"殿下,弟弟费尽心机,为得谁来?你登基做了皇帝,弟弟我也还是亲王,你不登基做皇帝,弟弟我照样是亲王。刺杀尉迟敬德,与我有何好处?不全都是为了殿下吗?对付宏义殿那边,根本就不能用什么正大光明的法子。你和人家讲君子道德,人家却和你耍市井无赖,我的好大哥,你怎么可能斗得过人家?不把这些个规矩条框打破,我看你我迟早要死在二郎手里!"
李建成冷冷笑道:"你还有脸说二郎市井无赖?人家可没有想出派刺客刺杀和无凭无据地诬告别人这样的鬼蜮伎俩来!"
李元吉冷哼了一声:"那年他诬蔑杨文干谋逆,难道也是光明正大的手段么?"
李建成登时语塞。
坐在一旁的魏征插言道:"齐王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有其道理。殿下莫看秦王在人前一副仁厚君子模样,无论是文干谋逆案还是东宫鸩酒案,其手段都不可谓不阴毒狠辣。自国朝定鼎以来,太子所面对的都是朝廷政务长安百官,然而秦王所面对的却是关外群雄天下反王。治国当以道德仁义为本,征伐却凭法术诈力为心。秦王殿下的仁爱谦和不过是表面上的功夫,其狠辣果决才是内中根本。殿下不可不防!"
李建成微微一笑:"你们说的都不错,不过只要我们步步为营,二郎就休想离开长安。长安城内,无论是政援还是军力,我们都占据着上风。只要把二郎留在长安,他就不过是一个空有一身武勇的匹夫,取之易矣!"
魏征拧眉道:"二殿下就算留在京师,恐亦不宜轻视。他毕竟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大王,用惯了刀子的人,未必不敢在应该用舌头用笔的地方继续用刀。一旦二殿下犯了癫狂,天策府一班人马在京城内作起乱来,恐怕亦不好应对。"
李建成笑道:"魏老师不必忧虑,若二郎真个起兵作乱,那才当真是天助我也!"
他的脸色阴郁了下来:"宏义宫内二郎所能调之军马,不足三千,我们手上东宫六率,左右长林,人马过万,就算不能灭了二郎,却也足以自保。何况太极宫禁军一万八千,长安城防军数万之重。再者,二郎起兵必然是倡乱,只要父皇一道圣敕,宏义宫军卒降者免罪,怕不立时土崩瓦解?那时候我们奉敕讨逆,就名正言顺了!说实在的,我此刻最盼望的,就是二郎能在长安城里和我耍耍无赖,否则我还真不知道该拿这个好弟弟怎么办呢!"
说着,这位大唐帝国监国皇太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个极温柔的笑容……
终极对手
站在宏义殿里,侯君集才愕然发觉今日所谓的"议事"竟然只有李世民和自己两个人而已。他一边行礼心中一边纳罕,秦王从两仪殿一回来就命人知会自己宏义殿议事,却不知是什么事情这般紧急。不过从李世民除了自己谁也不知会来看,似乎事关重大机密,不欲使人知晓。
他正自胡思乱想,却见李世民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在偏席坐下。
"今天叫你过来,是想听听你的见识。"李世民嘴角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
侯君集稳了稳心神,应道:"请殿下明言。"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长安局面复杂,我自不惧他,只是敌我难明,这一层着实让本王踌躇难解。临阵对决,总要分清敌友才好用兵,否则纵有良策,也无异于自蹈死地。我只想听你说一说,如今长安城内,谁人可为盟友,谁人是敌手对头。"
侯君集心中顿时一凛。他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大王问的是朝廷省中还是……"
"我问的是长安城内,不是内廷三省!"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的话。
侯君集怔了怔,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却见这位秦王殿下目光炯炯,正盯着自己,急忙一揖,脱口答道:"大王位在天策上将,居诸王公上,故而环顾天下,有资格做殿下盟友的,不过四五人耳。赵王、任城王、燕王、李靖、李世勣这些实权人物大多不在京中,只有赵王目下逗留京师动向不明。虽说没有明确消息表明赵王是太子的人,但是臣私下和张亮议过,这位王爷狡猾圆通,顺风即倒,如今大王在京师处在下风,万不能指望他来雪中送炭;再者,他的兵权和威望全在东南一隅,即便是盟友,在长安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他顿了顿,说道:"朝廷中枢,萧相公、宇文阁老、陈阁老都是可以信赖的盟友。只是他们手中都没有兵权,纵使有心,也断难帮得上什么忙。尚书省六部、九卿、御史台情况就复杂了,这些官员品秩不高,平日自然谨慎小心,轻易不敢卷入宫闱之争。除了大理寺卿崔善为曾在张亮一案时对我们施以援手外,别的人此刻大多都在观望风向,若是朝局对我们有利,他们就会倒向我们,若是朝局对太子有利,他们就会倒向太子。"
李世民点了点头:"崔善为是正人,他不是站在我们一边,他是站在朝廷一边,所以他那个不算。你似乎没提到封德彝?"
侯君集点了点头:"是,这个人臣拿不大准,说他是友,总觉得隔着一层;说他是敌,他一直以来却又心向大王。此人没有萧相的梗直,也没有宇文公和陈公的诚挚,臣下觉得,这个人心性太深,城府颇严,欲谋大事,还是避开他为妙。否则万一事情败在他身上,反为不美。"
李世民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道:"继续说!"
侯君集应了声是,道:"长安城的兵权,主要握在七个人手里,大王自己是一个,统领城防的京兆都督刘弘基,统领玄武门禁军的常何、敬君弘、吕世衡,统领东宫六率的薛万彻,统领左右长林的谢叔方。其中尤以刘弘基和常何兵权最重。常何嘛,乃是大王一手提携上来的,问题不大。刘弘基此人素来沉默寡言,虽在京兆为官,平素不爱结交王公大臣,此人是友是敌,臣下不敢断言。不过……"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不悦道:"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今日是密议,没有什么说不得的。"
侯君集道:"刘弘基毕竟是行武出身。殿下在大唐军中威望极高,就算刘弘基不会助我们,但臣下想,关键时刻要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当不会拒绝。"
李世民一笑:"虽说一同厮杀过,毕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武德三年以来我便没再节制过他,你这个推断恐做不得数!"
侯君集笑了笑:"臣下终日与武人为伍,对于这些大老粗的心思自认还算明了。沙场上升上来的武官,只服沙场上打出来的统帅。莫说刘弘基,就是太子视为心腹爱将的薛万彻,提起大王的军功都钦服不已。这是不能以事主画线的,军人各为其主,但也都佩服英雄好汉。赵王虽说受上命敕封,在军中说话却远比不了李药师,就是这个道理!"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长安城内我们处在劣势,所以臣下以为与其指望盟友相助,倒是不如指望自己来得踏实。"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说敌手吧,我们有哪些敌手?强弱如何?"
侯君集干脆明了地答道:"正面之敌有三,太子、齐王、裴相。太子和裴相是强敌,齐王是弱敌。太子之强,强在其位在东宫名正言顺,也强在其手下军权兵力数倍于我;裴相之强,强在其德高望重地位尊崇,在朝中一呼百应;齐王之弱,弱在其兵力不强、威望不著、名位不正。"
李世民表情淡然地看了看侯君集,"哦"了一声,似乎还在等他继续说下去。
就在一瞬间,侯君集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胸中一片豁然开朗,他已经明白李世民今日为何特地在宏义殿单独召见自己了。
他故作迟疑状,抬头看了看李世民,咬着牙道:"臣下以为,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力量强到了无以复加,才是大王生死众兄弟沉浮之所系!"
李世民二眸子中闪过一道寒光,语气生涩地道:"没什么,今日就你我二人,想说什么就说吧,本王不会怪罪于你!"
侯君集深吸了一口气:"大王,陛下心向太子,不管殿下立下何等样的功劳,无论太子犯下何等样的错失,陛下都会贬抑殿下回护太子。陛下被祖宗制度和深宫妇人迷住了双眼,遮住了双耳,也捆住了双手。所视皆非社稷之所视,所听皆非万民之所听,所行皆非圣君之所行。大王,只要今上仍为宵小之辈所蒙蔽,殿下纵然再有天样大的功劳,恐怕终归无济于事!大王,当今陛下,才是您在长安城内最大的敌人啊!"
"住口!"李世民龇眉皆裂地怒吼道,他伸手指着侯君集寒声说道,"你……好大的胆子!"他说话之时,胳膊不断抖动,带动袍袖晃动,显然是已经恼怒到了极处。
侯君集毫不慌乱地答道:"殿下不必发怒,前些日子,敬德已经讲得足够明白,我等兄弟追随大王,无非是指望跟着大王做一番出将入相的大功业。如今大王天命所归,却限于君臣父子兄弟名分不肯向前。殿下,君集闻得天下者但守天地祖宗可也,纲常儒教,不过是治天下之术耳。汉高祖得天下,其父尚在,难不成高祖禅其位于太公?"
李世民厉声反驳道:"刘太公养育高皇,于天下却无尺寸之功,自然不能受大位。父皇于晋阳起义兵,招讨天下,定鼎关中,岂是高祖太公可比得的?"
侯君集面不改色地应道:"若依大王所言,今上该得关中,大王则该治天下。殿下如今做的事情,乃是惠及子孙万民的大事,李姓一家的敦睦,与天下万民福祉相较,孰轻孰重?如今京城局面已到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臣下等的身家性命,九州百姓的康宁熙乐,系于殿下一念之间,殿下当知取舍!"
李世民双拳紧握,一张英俊神朗的面孔憋得通红,浑身不住地颤抖,似乎已然对侯君集大逆不道的言辞怒到了极处。
侯君集却全然无视李世民那有如实质杀人于无形的目光,兀自侃侃而谈道:"臣等从殿下,是为了拯万民于水火理乾坤于乱世,不是为了李家一姓之私。殿下若不能抛却个人家族情意,又如何能取信于天下臣民?如今殿下被逼无奈,不得已而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的悖逆之事,正是为了使天下君臣相济、父子相亲、兄弟相爱;此正谓四海不安社稷不宁,大王不下地狱,更待谁耶?"
侯君集字字散发着金石之音的话语在偌大的宏义殿里绕梁回响,大唐朝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却面如死灰般呆立在书案之后,半晌说不出话来……
边塞大捷
空中布着几朵薄云,看不见月亮,朦胧的夜色为两军的交锋更添了几分诡异气息。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负似乎已经可以见分晓了,江淮军日夜兼程奔波了数百里,又与号称天下第一彪悍的突厥金狼铁骑苦战了半日,早已是人困马乏折损过半。此刻李靖所率中军护军加上左右两翼的游骑加在一起所余不到两千二百余骑,野狼坡后哨苏烈所率后军也仅剩下两千余人,还在奋力抵御从两翼迂回过来的一万金狼军的猛烈冲击。
换了别的唐军,在金狼军如此恐怖的战斗力和冲击力面前早已溃不成军。李靖治军最重令阵,令行阵变,无令擅离阵位者斩,故江淮军阵型之稳甲于天下。也亏得如此,武力强大的突厥骑兵虽数次冲击杀伤了大批唐军骑兵,却始终未能冲乱唐军阵脚。建制不乱,唐军的抵抗就始终保持着均势,即使四面受敌,也让突厥军找不到可以突破将唐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缝隙。
几万大军混战在一处,举目四望,黑压压一片人海,交战的双方根本来不及做别的多余的事,只顾埋头厮杀。只有位于阵线后方的突厥骑兵才能引燃火把照明。颉利可汗此刻紧锁着双眉,虽说战事顺利,他却隐隐觉得不妥,又不知自己这种感觉究竟来自何处。
李靖手下骑兵的战力确实令颉利可汗暗暗心惊。金狼军已然是突厥草原上最善战的骑兵,以三万人对战一万不管在马匹还是身材甲胄弓刀器具上都远远不可比的唐军骑兵,六个时辰还不能全歼敌军,这在突厥战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些小个子江淮军虽然没什么气势,战意却极为旺盛。纵使一人面对整整一队金狼铁骑也毫不气馁毫不怯战,这和北方的绝大多数汉人骑兵大相径庭。即使自负如颉利可汗,也不得不承认李靖所统带的这支骑兵确实是自己平生遭遇的第一劲敌。
战场上的人喊马嘶弓角争鸣响彻云霄,颉利可汗等观战的突厥将领耳朵里几乎听不见别的声音。然而多年的马背生涯练就了突厥人的敏锐灵决,因此屈突通的骑兵一进入战场,几乎立时就被几双疑惑敏锐的眼睛盯住了。
眼睛望着南方那黑沉沉的茫茫原野,颉利可汗只觉得一阵阵心悸。他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没来由地突然之间望向那里,这一点从步将们那一双双与自己看向同一方向的眼睛就能证实。随着大地的震颤频率发生了一点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漠北草原之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他猛地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怒吼道:"列阵——"
几乎就在他发出命令的同时,那一片幽暗当中突然亮起了数以万计的火把,在火光的映照下,那一匹匹毛色鲜亮体态膘壮的战驹,那一副副漆黑乌亮的战甲,那一柄柄长度一致轻重仿佛的马刀无不散发着动人心魄的光芒。
就在颉利可汗分辨出了这支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骑兵的建制时,几名突厥将领的尖叫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玄甲军,秦王真的来了……"
颉利可汗怒目扫视了众将一眼,待众人都不再说话,这才缓缓开口道:"阿史那乌没啜,你率我的中军两千勇士星夜向夏州方向进击,无论如何,务必为我军回师草原打开通道。"
阿史那乌没啜低头领命,用疑惑的眼神望了可汗一眼,却没有说话,拨转马头去了。
颉利可汗暗自叹了口气,他知道阿史那乌没啜在疑惑什么。夏州现在在任城郡王李道宗的手里,阿史那乌没啜在奇怪他为什么不往东南方向渡大河走兰州方向回草原反而要走铁定有唐军驻守的夏州。然而颉利可汗心中清楚,李道宗手上兵力有限,他还要守灵州和怀远,夏州即使分兵过去也不会有多么难以通过,然而西进的话,那个吃掉了麻贺咄特勒的一千人马连块骨头都没吐的平阳君柴绍委实令他放心不下……
自被李渊逐出天策府后,杜如晦还是头一遭造访房玄龄的府第。两个人是老相识老搭档,见了面也不用寒暄客套,略略奉茶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房公,敕旨里只说不得再事秦王,另行委用,却不知朝廷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杜如晦忧心忡忡地道。
房玄龄捻着胡须道:"前些日子,中书省的封德彝召见了我一次,似乎陛下看中了我这一手文墨,想调我出任中书舍人。我仔细想了想,杨恭仁迁中书令,中书侍郎之位虚悬了几个月了,封相的意思,无非是颜师古或者李百药二者居其一罢了,空出一个中书舍人的位置正好便宜我。哈哈,这可是多少寒门庶子多少年盼不来的清要之差呀!"
说罢,他饶有兴味地看了一眼杜如晦:"克明啊,你那边呢?有什么消息没有?"
杜如晦微微一笑:"惭愧,我这副贱骨头的身价似乎比之玄龄还要贵上一等了。东宫太子率更令王晊昨日晚间造访我府,称只要愚弟改换门庭效命储君,六月初明发上敕,我就是尚书省兵部侍郎了!"
房玄龄长叹一声,感慨道:"陛下虽说将我们逐出天策府,待你我却也着实不算薄了!想必府内其他人等,必无此等待遇了!"
说罢,他斜斜看了杜如晦一眼,却见杜如晦正两只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四目相对,两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二人相交相知多年,就此也不再打趣。杜如晦叹道:"局面对秦王越来越不利,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
房玄龄垂下眼睑,释然道:"放心,殿下虽说现在诸多困扰,只要他能跳出三昧,把京城局面搅个翻天覆地还是不难的!"
杜如晦摇了摇头:"这些日子不在府中,什么情形都不知道,实是放心不下,一旦北面军情见了分晓,殿下的处境就更加危殆了!"
房玄龄手中把玩着纸扇道:"此刻大王心意未定,就算你我待在府里,也无甚用处。殿下若是不能彻底斩断父子兄弟的亲情羁绊,我们回去也不过多添两个枉死之人罢了!说到底,目前所有的事毕竟还是李家一姓的私事,我们两个外人干着急没有用。只有殿下心意笃定,此事才是社稷天下之事,才有我们置喙参谋的余地……"
杜如晦点了点头:"局势如此,玄龄还能处之泰然,愚弟自愧不如。不过即便大王心意定了,长安城内力量相差悬殊,如何才能翻转局面,如晦愚钝,苦思良久,也没有万全之策。"
房玄龄放下扇子,冷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下岂有什么真正的万全之策?若要万无一失,不如回去种地,谋国是察天意理阴阳的差事,天意阴阳何来万全之说?"
他顿了顿,说道:"秦王若能劈破旁门,便是天下共主,房某当年之所以追随殿下,就是认定他有胆识有胸襟有决断,如何翻转局面,是他的事情,我辈只需尽心辅佐全力参赞就是了。"
说罢,他伸手从袖中取出了几张白笺,递给杜如晦道:"看看吧,这是我刚刚写好的几道文书。"
杜如晦接过白笺,只扫了一眼题目,不禁唬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房玄龄却不理会他,站起身负着手走到了屋檐下,淡淡说道:"大王若是能够定下心意,这几篇东西就是给房某招来灭族之祸亦无所惜,大王若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我便将这几篇东西付之一炬,而后归隐田园,终生不再出仕……"
玄奘西行
灵州大捷的讯息传到长安,已经是五月初八的事情了。倒不是李靖和屈突通有意拖延,峡口大战之后,二人率部日夜兼程追击颉利,在夏州附近与突厥后军又小战一场,斩首五百。但颉利可汗主力毕竟破隘北还。直到野狼坡之役六天以后,柴绍派来的信使才带来了西线未发现突厥主力渡河迹象的军报,至此李靖和屈突通才确认颉利已经北还,这方着手拟就报捷的奏表。捷报传到南省,裴萧两位宰相弹冠相庆,联袂至两仪殿奏告李渊。至此皇帝悬在北线的这颗心才算放了下来,当即决定次日在太极殿设中朝以贺,敕令太子诸王公柱国及所有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参与不得缺席。
太极殿内装饰一新,李渊高居御座之上,笑吟吟地俯视群臣道:"你们都说说吧,此番灵州大捷,有功将士当如何嘉奖?"
裴寂是领班的宰相,见皇帝问话,当即出班奏道:"陛下,依李靖、屈突通联衔奏表所议,此役灵州都督任城王兵陈灵夏,截断北寇归路,论功为第一;霍国公平阳君秦州都督柴绍,全歼入寇秦州之敌,斩一特勒三俟利发,功次之;蒋国公兵部尚书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屈突通及时率师驰援,致使颉利败退,功再次之;永康县公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璐州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率部迟滞颉利军于灵州以南,功末之。"
李渊微微一笑:"若是真的按他们奏表上排出的这个次序封赏,朕岂不是真的老糊涂了?太子,你说说看!"
站在左首第一位的监国皇太子李建成出班奏道:"儿臣以为,李靖率军与颉利苦战一日夜,始获大胜,应为头功;屈突通率部及时赶赴战场,最终导致颉利北逃,功次之;霍国公率部全歼颉利偏师,又陈兵于大河之东使北寇不能西窜,功再次之;任城王守御北边,纵敌入寇,其后又不能阻敌北窜,无功有罪,应予惩处。"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太子所陈,方是实在公允之言,中书省拟敕,李靖以功领南阳郡公,授尚书省兵部尚书,赏金百两,明光铠一副,回京就任;屈突通升任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赏金百两;柴绍尚食奉御,赏金五十;道宗嘛……算了,朕的侄子,守卫边疆的郡王,数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此番过就不罚了罢!"
说罢,他偏过头问站在右首第一位的秦王李世民道:"秦王以为呢?"
李世民缓步出班奏道:"论功赏爵,父皇措置至为妥当。不过儿臣以为,李靖遥领兵部尚书则可,回京就任似应暂缓!"
李渊本以为他要为任城王李道宗鸣述不平,却不料李世民只字未提此事,却提出这么一个不尽情理的建议来,他皱起了眉头问道:"为何?"
李世民躬身答道:"颉利此来虽未竟功,然则国都以北道路郡县,其悉熟之,不出数月,其必倾巢南下,再犯边界,直取长安。李靖精于战阵熟知兵略,有他在灵怀原庆一带主持大局,或能为我朝集结兵马筹措缓急争得时机,待得北部边患消弭之际,再调其回京到省实任不迟。"
李渊目光忽转凌厉,语气冰冷地问道:"你说颉利数月之内必然再次南下,有何依据?"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答道:"父皇是知兵的,此番颉利南下,只带数万人马,不克州郡不掠牛羊,殊为可疑。而其纵横于南北东西,所跨地域之广,亦是史无前例。儿臣年初曾遣十余名出身草原的斥候远赴塞北打探消息,突厥各部落均在积蓄牛羊肉干及草料行具。突利与颉利二酋数月之间曾会晤多次,双方于今年二月互质一特勒,如此郑重其事,若说只为此番出动数万骑兵扰我边防,儿臣实难置信。故而儿臣以为,此番颉利南下,只是为了勘察道路探我虚实,为大军突入我北部边防直扑长安预做演练。"
李渊静静地听着,顷刻间面上神色变了数变,待李世民说毕,他缓缓扫视了一眼众臣:"你们呢?你们是什么意见?"
众文武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谁都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说一句话或者说错一句话不是得罪皇帝就是得罪太子秦王。因此皇帝追问了两遍,竟无一个人出来说话。
李建成自方才李世民说话开始便在心中暗自计较。他和李世民虽是政敌,但对于李世民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才具,他心中还是有数的。因此他一边注意聆听李世民的奏对一边暗自盘算分辨,分辨李世民这番话究竟是切实可信还是危言耸听为了给自己离京带兵寻找借口。此时见无人说话,忽的一个念头浮上心头,正欲出班奏明,却见台级下一个五品服色的官员站了出来,却是掌管天文稽定历数的司天台太史令傅奕。
傅奕跪下奏道:"陛下,今年元月初九,龟蛇双变,主北帝生异,夷君二度南来。秦王所言,与天象暗合,臣以为是!"
李渊瞥了他一眼,笑道:"连太史公都如是说,你们呢?就没有什么想法?"
裴寂轻轻咳嗽了一声,上前出班奏道:"陛下,军国大事,以天象决之,臣窃以为不取。况秦王所言,多为揣测之言,未得实据,终归不能确信。颉利方在灵州之战中大伤元气,即便起兵南来,总要休整半年左右,数月之间,恐无力南行。"
他这话立时引发了军方重臣的反驳,率先站出来的是李渊的堂弟淮安郡王李神通,他出班奏道:"老相国这话是不知兵者之言,凡军国大事,多是事先揣测预料,而后逐条定下应对之策,须知战机难得稍纵即逝,若等事已发生再行措置,恐怕我们这班文武早就做了阶下之囚了。"
赵王李孝恭虽说不愿意得罪裴寂,却也深以淮安王之言为然,在一旁略略颔首。
李世民恰于此时又说道:"父皇,灵州会战之前,屈突老帅曾给儿臣来了一封信函,详细述说了他与李靖蒲州军务会议详情,对于颉利此番率偏师扰我州军的目的,李靖所料与儿臣略同。"
李渊淡淡笑了笑:"是啊,让你这么一说,朕也觉得这后背上凉飕飕的。若是颉利在三个月内当真再度南下,且率师十万以上,那么朝廷部署在京师以北的军队恐怕就真的不够用了。何况各路军马不相统属,指挥节度不便,局面似乎危殆得很呢!"
尚书右仆射萧瑀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敕命秦王以天策上将北上提调节度诸路军马,速将天纪、天节二军西调听秦王节制,以增强北方防务。另外并州都督李世勣麾下军马近十万,如今河东诸事已定,应命一偏将率五万兵至蒲州待命,以应缓急。尚书省臣与裴相不过多辛苦几日,继续为大军粮秣给养奔走劳碌一番罢了!"
李渊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冷笑数声道:"萧瑀,你出主意倒是真会挑时候啊……"
他冷冷地扫视了诸臣一眼,轻轻哼了一声:"此事再议!众卿还有何表,一一奏来!"
见皇帝发了脾气,众大臣的心都悬了起来,再不肯轻易发言。李世民也暗自叹息,萧瑀虽说维护自己一片苦心,但做官做得未免笨了些,这道谏言上得也确实不是时候。
萧瑀站在当中,不上不下,委实尴尬,此时退下也未免过于着痕迹,硬着头皮奏道:"陛下,臣有一事奏请陛下俯允……"
皇帝皱了皱眉头:"你还有何本?"
萧瑀道:"有僧人号玄奘,东都人士,欲请敕西行,往西域尊求遗法,望陛下俯允。"
李渊一愕,似是万没想到萧瑀竟然奏出这么一本来,脱口问道:"这个玄奘,去西域尊求什么遗法?"
萧瑀答道:"沙门中传佛祖释迦牟尼原为西域一国之王子,修禅得道,尔后得证大神通。故而中原佛法经文,多传自西域,然则自汉以降,垂垂数百年矣,经历代转述战火荼毒,经藏多残缺不全者。故而玄奘请往西域一行,以证释门正朔。"
萧瑀本来就是南梁皇室后裔,历来尊崇佛教,其祖父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三次剃度出家,可见其对释门之尊崇。立唐以来,为逐本正朔,唐廷公开明敕诏告天下,唐室乃道家鼻祖老子后裔,当得天下,是以奉道家为国教。然则内里无论是李渊还是太子秦王政事堂诸相,均当此为一稳定人心的权宜之计,治国理政遵循的都是儒术,唯有这个萧瑀,在奉儒之余笃信释教,因其出身显贵,朝野倒也无人非议。
然而此番他公然在朝堂之上为一僧人请敕,却立时招来了异议。裴寂封伦等人虽觉匪夷所思,却不好公然对萧瑀大加驳斥,然而适才奏毕就退回班中的太史令傅奕却按捺不住胸中的不满,跨步出班道:"陛下,微臣有本奏!"
李渊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哦,傅卿但管奏来!"
傅奕侃侃言道:"自汉孝武皇帝以下,历朝均以孔学为经,儒家为本,本固则邦宁,邦宁则民安,民安则社稷兴焉。而今儒、道、释三教并立,亦非大事,然则承治理教化之责者,唯儒学耳。道家释门,使之流于民间不致生害,则可容之;若其蛊惑人心危害社稷,则应以太平邪教视之。臣以为,道家沙门各修庙宇自领香烟,朝廷暂可置之不理,然则切不可明敕为其张目。萧相贵为尚书宰辅,在朝堂之上为僧人请命,殊为不当!"
萧瑀闻言大窘,急急辩道:"陛下明鉴,佛家倡导人心向善因果报应,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怎可与张角等枭獍之辈同论?孔子乃圣人,佛祖亦圣人也,傅奕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臣以为应置严刑以明纲纪!"
皇帝含笑看了他一眼,嘴上却对傅奕说道:"傅卿,萧相问你话呢!"
傅奕恭恭敬敬地道:"圣人复周礼,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此则忠孝之理著,臣子之行成。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相亦非出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臣闻非存者非亲,其萧相之谓矣。"
一番话说得萧瑀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呆了半晌方才切齿道:"小人好辩,徒逞口舌,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皇帝哈哈大笑:"今日中朝议事,但有所言,朕不加罪。太子,萧瑀和傅奕所言,你都听到了,你觉得呢?"
李建成含笑道:"儿臣素不近佛道,平日里也不觉得两教流于民间有什么大不了。圣人重治理、倡教化,与佛家道家根本精神并不相悖;三教并存数百年矣,也不见其为祸乱国。是以儿臣以为对于释道两门,可不用但不可不容,我朝方立,似不宜在此政上做大的更张。"
他的回答颇为滑头,虽说他对萧瑀笃敬沙门素来不以为然,然则此刻,却不好在这等枝节问题上公开让这位性情耿直颇受李渊敬重的宰相下不来台,故而避重就轻,给萧瑀留了三分颜面。
李渊细细想了想他的话,微微一笑,扭头道:"秦王以为呢?"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出班道:"太子言释道两教不能祸国乱政,儿臣不能苟同。萧相家祖便因崇奉佛学而荒殆朝政偏废社稷,最终遭破国之祸。这是很近的事情。世民以为,而今新朝方立,须得确立儒家治事之本的尊崇地位,使天下臣民得有所循。至于释道两教,太子云不可用却不可不容,儿臣深以为是,但容之亦应抑之,以免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生事。"
李渊眼睛亮了一下,笑道:"你能当众说实话,殊为难得!"
萧瑀素来被视为朝中头号秦王党羽,此番李世民却干脆地否决了他的意见,毫不因门户之分而妄顾是非,让李渊颇为欣慰。虽说他心中也明白李世民并非事事如此公私分明,却也不禁出言褒奖。
他沉了沉,问道:"依你之见,此事如何处置为好?"
李世民道:"事情似乎应该分两层,玄奘西行,不需请敕,朝廷也不宜开此先例,以免后世子孙效仿,这是一层;另外陛下应颁布明敕,对沙门道观之中的不法之徒予以抑制惩处,以公示朝廷容教却不纵教之宗旨。"
李渊目不转睛地看了这个生得英武雄壮的儿子半晌,心中自有一番滋味,暗道若是兄弟能够同心用事,大唐鼎盛之日似已可见。他长长出了一口气,叫道:"杨恭仁!"
中书令杨恭仁出班跪倒:"臣在!"
李渊斟酌着词句道:"你即刻回省拟敕,就这么写: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大寺、观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者,有阙不堪供养者,并令罢遣,各还桑梓,所司明为条式,勿依法教。违制之事,悉宜停断。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
他说完俯身问道:"诏敕这么拟,门下省有异议否?"
侍中宇文士及出班道:"臣无异议!"
李渊点了点头,对杨恭仁道:"去拟敕罢!"
当断则断
中朝散了,李世民离了太极殿,乘舆经北门径自回到了宏义殿,一进大殿就见尉迟恭神色古怪地站在殿中等候,他这才记起自己上朝前命其前往房府杜府召房杜二人来宏义宫议事。他一边解着朝服一边问道:"玄龄和克明来了?在哪里候着呢?"
尉迟恭迟疑了一下,道:"末将无能,未能请来二公,请大王责罚!"
李世民一怔:"未能请来?"
他的脸色在这一瞬间变得惨白,随即又恢复了血色,咬着牙冷笑道:"你倒是真客气呀,还恭恭敬敬去'请'?"
他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道:"你听清楚了,是我,大唐朝廷的天策上将秦王殿下召他们二人前来,这是违者立诛的煌煌王命,不是请他们来吃饭喝酒的请柬!"
尉迟恭苦着脸道:"殿下,玄龄长史跟末将说,陛下煌煌圣敕言犹在耳,不得复事大王,而今如私自前来拜谒,必然祸及全家,故而不敢奉教!"
李世民气得浑身颤抖:"他们想在这个时候背叛我?临事方抱佛脚,恐怕已经来不及了罢!"
尉迟恭劝道:"殿下息怒,二公说,私自召他们入府相见,不仅二公违敕当死,就是殿下,也是违背父皇敕旨,既是不忠也是不孝,大王素来爱惜名声,怎能一时糊涂,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
几句话顿时让近乎暴跳的李世民冷静了下来,他呆立半晌,苦笑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玄龄和克明果然用心良苦呀!"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心思,至此已是一览无余。不管是李世民召他们前来还是他们私自回府,都是违敕,然而二人的意思说得极为明白,若是李世民不在乎自己这位父皇的圣敕,他们也就可以不再在乎这道圣敕,或者说,若是李世民不再将自己的父亲李渊说的话当做圣旨,他们自然也不再视当今皇帝为天下之主。这等用心微妙的言辞,也亏这两位饱学之士能够想得出来。看来,对于自己的犹豫彷徨,这些属臣们已经快要失去耐性了。
李世民扭头问尉迟恭道:"敬德,你是不是也觉得玄龄和克明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是否也觉得他们做得对?"
尉迟恭眨了眨眼睛,说道:"殿下,恕末将直言,您若是还未曾拿定主意,就是强行将两位相公绑回府来,也不见得能有甚益处!"
李世民点了点头,忽地伸手从腰间取下了佩刀,微笑着递给尉迟恭道:"敬德,辛苦你再跑一趟,就说是我说的,我不管他娘的什么圣敕明旨,也不管是谁不许他们两位再追随我,我从现在起就在宏义殿内立等,今日不等到他们我就不歇息,要他们务必奉教回府。他们不是说违抗了圣敕就是个死么?你拿着这柄腰刀前去,告诉他们,如若还不奉教,你即刻就要砍了他们的脑袋回府复命!"
尉迟恭眼睛一亮,接过腰刀追问道:"是就这么和两位相公说说呢还是真的如此处置?"
李世民站直了身躯,斩钉截铁地道:"这是两军阵前,帅者无戏言,若是他们闻言还不肯奉教回府,你就带他们的首级回来见我,否则,我就要你的脑袋……"
齐王挂帅
武德九年五月廿六,尚书省连续发布了两道明敕,明确宣示废山东道行台,设河东道大行台领洛阳以东北至长城南至扬州广大地域内的军政全权,以赵王李孝恭为行台尚书令,裴寂、萧瑀分任左右仆射,原山东道行台左仆射并州都督李世勣任尚书左丞兼行台兵部尚书,原山东道行台尚书右仆射王珪任尚书右丞兼行台民部尚书。于太原以东设关外道,由天策上将府节制其军政庶务。同时任命四皇子司空侍中齐王李元吉为扫北行军元帅,任命南阳郡公璐州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为副元帅兼灵州都督,任命蒋国公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屈突通为元帅府行军长史,任命霍国公平阳君秦州都督柴绍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统领秦、璐、蒲、灵、原、庆六州军马及天纪、天节两军;罢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所兼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和陇西道行台尚书令二职,由齐王接任;召原灵州都督任城王李道宗回京述职;并令朝廷尚书省尚书左仆射裴寂总理后方粮秣事宜。敕旨由中书省草拟,经门下省审核副署,加盖李渊玉玺后由尚书省发往朝廷六部九卿十二卫御史台大理寺,抄件快马呈送天下四十一郡。一时间朝廷文武,无论品秩,那颗方稍稍安定下来的心立时又悬了起来,原本掌军令任征伐的秦王此番不仅未得挂帅,还被削去了陕东陇西两地实权,一向不学无术的齐王元吉却堂而皇之登坛拜帅,负责节度京兆周围及北部边境的近二十万大军,历来心向秦王且战功卓著的任城郡王李道宗也被剥夺了兵权调回长安述职,就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李渊给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留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当日晚间,太子李建成在承恩殿宴请了即将离京挂帅领兵平北的四弟李元吉。十几日前刚刚升任太子左庶子的魏征奉太子令陪宴。
酒至三巡菜过五味,李建成拍掌屏退了众下人,笑吟吟对齐王道:"四郎,此番率军离京出塞,准备得如何了?"
李元吉喜滋滋道:"我府里现下已经开始预备了,听老相国说,粮饷仪仗,七八日就可就绪,礼部也算得下个月初四乃是黄道吉日。臣弟拟定是日率六府中军离京,太子殿下到时候可要去昆明湖为臣弟饯行呀!"
李建成笑了笑:"为你饯行,我自然要去;不过老四啊,你可知此番我为何要推荐你出任这个行军元帅么?"
李元吉眨着眼睛笑道:"那又有何难猜!太子殿下这是一举两得,由小弟出面夺了二郎的帅印,又借小弟之手握住了北边的兵权,嘿嘿,如今二哥那边,想必正在向隅而泣呢!"
李建成叹了口气:"兄弟,不是我说你,你的脑子,不要总围着长安这点地方转悠,眼光要往远处看。此番御北,不是要你去征讨突厥,只要你严守关隘使突厥不能南侵,就是莫大功劳。老实说,向父皇推荐由你领帅印,我颇费了一番踌躇。为江山社稷计,有两件事无论如何你须得依我!"
李元吉此刻心情颇佳,笑着答道:"殿下尽管吩咐,莫说两件事,就是二十件也不妨,做兄弟的无不从命。"
李建成点了点头,两眼紧紧盯着李元吉一字一顿地道:"这第一件事,便是学学赵王!"
李元吉愕然愣在当场,一头雾水地重复道:"学学赵王?"
李建成神色凝重地解释道:"赵王于军事上并非长才,却能顺利抚定东南平灭萧铣,你可知是因为什么?"
李元吉失笑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举朝谁不知道,赵王的赫赫战功都是人家李药师挣来的,赵王说到底不过是个坐纛挂名的而已……"
他猛然抬首,大张着嘴结结巴巴地问道:"太子的意思是……是要臣弟将兵权委诸……委诸李靖?"
李建成缓缓点了点头,口气温和地道:"兄弟,我知道,这么做,你心里头不舒服。若是别个事,做哥哥的就依你的性子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此事关系国家兴替社稷存亡,绝对轻忽不得,我们虽与二郎多有龃龉,但在军务上,却不得不承认他比我们强得多,此番夺他的帅印,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好兄弟,你在军务上的本事和哥哥我是半斤八两,咱们谁也不比谁强多少。朝廷这么多将军,也唯有李靖在军事上不逊色于二郎,北面有他坐镇,即使没有大胜,也断断不会出大的纰漏。我唯一忧心的,就是怕你立功心切调度失措,要知道,咱们自家兄弟,胜负都无所谓的,可这一仗朝廷却实实是输不起。赵王不善于治军用谋,却能守拙,此是社稷之福。所以此番你挂帅北征,万事须听李靖处断,不可擅用一谋,不可擅发一令。这件事,你无论如何要答应哥哥,否则这个帅印,你还是不要掌的好;我不能为了和二郎的党争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听着李建成娓娓道来,李元吉脸上颜色变幻不定,李建成说了半晌,他兀自垂头不语。
在一旁安坐的魏征叹了口气道:"齐王恕罪,在太子殿下上表举荐您之前,征询了微臣的意见。微臣当时全力反对太子如此措置此事。以微臣之见,哪怕太子亲自请命代陛下挂帅亲征都好,但殿下最后还是决定这一遭将这件功劳让与齐王您。唉,因兄弟私情而罔置国事,此番太子可是冒了绝大风险了!"
李元吉心中,此刻百感交集。他何尝不明白李建成确是一番好意,但当着外臣的面说话如此不给自己留情面,也着实让他心中恼怒。他也清楚,今日若是当真不应允此事,自己这位哥哥说什么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放心。他打定了主意,抬头笑着说道:"哥哥放心,我依你说的就是!此番北行,我能给李靖和屈突通打理好后方,也算不白跑一趟。"
李建成长长吐了一口气,一颗心至此才算放了下来。他端起酒盏道:"如此我就预祝四郎此番出兵马到成功了!"
李元吉和魏征亦随之举杯,一盏酒喝下去,李建成的神色爽朗了许多,微笑着道:"这第二件事,却没什么难的了。你的行军元帅府方建,除了长史司马,余职皆未任命,你府中那些统军,连宇文宝在内,总共也没几个能用的。我给你推荐几个人,你带到北边去,无论行军布阵还是冲锋厮杀,都用得上的!"
李元吉大喜道:"臣弟正为此事发愁呢,殿下如肯将万彻和叔方二将暂借与行军元帅府,小弟不胜感激。"
李建成哈哈大笑:"东宫六率左右长林将近两万人都靠他们统带,把他们借给你,我用谁去?老四,你不必为此悬心,我给你推荐的这几个人,绝对不会比薛谢二将差到哪里去,均是久历战阵的老将,保你用起来得心应手!"
李元吉诧异道:"长安还有这等能人?大哥却是从何处寻来的?"
李建成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地道:"这还用费心思另行寻觅么?尉迟恭、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等众,皆是骁勇善战久经沙场的宿将。这些人留在长安,终归也是块心病,不如一并由你带了去,效命北疆,既省了他们在京里作乱,也遂了他们再临前敌的心愿,岂不是一举两得么?"
李元吉眼珠子猛转了几下,哈哈大笑道:"殿下真是好手段,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好端端一个天策府搅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嘿嘿,没有了房玄龄杜如晦,再去了程秦尉迟诸将,我那可怜的二哥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在这危机四伏的长安城里,又能耍出什么样的花样来呢?臣弟倒是真想看看二郎此番那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有趣嘴脸呢!"
说到此处他眉头皱了皱,语气转为平静:"还有一事殿下还需早做安排,臣弟挂帅北征,门下省侍中一职势必不能再兼,我们还需速速荐举一个资历德望相当的重臣去补这个位子,否则被宏义宫那边抢了先手,就不美了。"
李建成叹了口气:"这件事你不必再想了,陈叔达身子已然大好,父皇决议诏他回朝效命,明敕现下已然拟就,最迟明早就会发出。他是开国重臣,德高望重,身份家世又显赫,在门下省任职多年,宇文士及和他比起来都是小字辈,这件事情,我们急切之间,根本寻不出一个能和他相比肩的人物来。此事说来倒也无所谓,门下省号称主掌封驳,实际也就是在拟就的诏书上画个押而已,无论是陈叔达还是宇文士及,都没有公然顶撞父皇的胆子。说起来,萧瑀与宇文士及若是换换位子,那才真的令人头痛呢……"
老成谋国
就在太子和齐王正在为江国公陈叔达病愈复出门下省视事而忧心不已的时候,这位南陈后主的胞弟此刻却正在太极宫两仪殿接受李渊的召见。
"子聪,当初适逢母丧,你要守孝,朕不忍夺此至情,便允了你。母丧期满,你却又病了,这一病又是半年多,你倒歇养得面色红润体格康健,朝廷里却是迭出大事,朕熬得心力交瘁了……"李渊面带笑容却不无感慨地说道。
陈叔达气势沉稳神态安详地坐在偏席上,微微颔首道:"天子不惑于物却常惑于心,陛下为开创之君,天下方平百废待举,又怎能坐享垂拱之治?臣辞官以奉母丧,是尽孝道,孝乃百善之首,陛下玉成微臣心愿,亦是人主之善举!"
李渊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朕常跟裴监提及,我大唐的宰相班底,其出身显赫居历代之冠。萧瑀是梁武帝后人,子聪的兄长便是陈后主,若是宇文化及也算一代人君,政事堂里便有三位帝室贵胄。说起来也真有意思,这等景象,恐怕便是一统河山的始皇帝,也不能比。如汉高祖之流,起于市井,以刀笔吏为宰相,就更不可比了。"
陈叔达正容答道:"陛下此言,微臣不敢奉同。太史公有云: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为今宰相者,一重在宰辅人君,二重在举荐贤良,三重在议决庶政!此三重不在出身而在心性才具,若论出身显贵,莫过家兄及前隋炀帝,然此皆亡国之人也,可为相乎?"
李渊笑吟吟道:"朕知道,你素来不以出身帝王之家而自赏。然则出身卑微贫贱之人,不识礼义,不辨诗书,不分良莠,不通庶务;此等样人,亦可为相乎?"
陈叔达微微欠身道:"陛下此言差矣,汉孔明,不过躬耕南阳一匹夫耳,然以书生而胸怀天下,于稼穑中研读社稷之学。其出身不可谓富贵,然其功业,又岂是寻常世家子弟可比的?"
李渊鄙夷地摇了摇头:"萧何为汉相国,可据汉中而图关中,进而取天下。诸葛孔明坐拥巴蜀和汉中,数度劳师糜饷而不能定陇右,'匹夫'之色厉内荏,似可见矣!"
陈叔达笑道:"萧何也不过一'刀笔吏'耳,刘邦用之轻取天下,霸王诸侯世家,只落得乌江自刎。史鉴比比,似非武侯所独美……"
李渊叹道:"罢了罢了,看来你这个帝王家子竟真个毫不以出身为贵,也算难得!"
陈叔达沉声道:"自前隋文帝开明经进士六科,取仕之法已变。昔日汉高举孝廉,魏武创设九品中正制,皆因其时民智未开,书纸罕昂,通经学晓智术者皆存于世家府第。然亦有董仲舒、诸葛孔明之异数。而今天下虽乱,书籍经典却早已非门阀世家所独享,开皇九年一科即取士一百四十一名,如此民智,岂能置之不理?而今陛下登基,关、陇世族高居朝堂,而沸扬之民智却积蓄于田埂山川之间,我不用之,必有用心险僻之人用之,臣切为陛下所忧啊!"
李渊悚然而惊,沉吟半晌方道:"武德七年,裴监和萧瑀曾经联衔奏请废除明经进士科举,重整九品中正制,却遭建成世民两兄弟齐齐反对,当时朕还觉得好生奇怪,这么一件事情,竟然让两对冤家互为表里。今日听你这么一解说,朕倒是深有所悟!历来山东世阀耻于与我关陇世家为伍,故而先有开皇,复又及朕,皆得天下。若是我关陇世阀以此而待天下,普天下的读书人便会与朝廷为敌。这确乎不是小事,是事关社稷兴替的大事!"
随即,这位九五至尊又自嘲地摇了摇头:"看来朕确实老了,思绪都不及两个年轻娃儿敏捷了!"
陈叔达起身笑道:"陛下的继位人通达事理精于庶务,这既是陛下之福也是天下万民之幸,陛下当感到高兴才是。"
李渊愣了一下,随即回过味来,似笑非笑地问道:"子聪这两年居丧清净,该不会也在暗地里关心朕的家事罢?"
陈叔达笑了笑:"陛下哪里有什么家事?贵为九州之主,当以天下为家,家事就是国事。"
李渊站起身来来回踱了两步,嘴角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问道:"那么,朕倒是想听一听,你陈子聪是如何看待这桩朝廷内外视为'天下第一事'的国事的呢?"
陈叔达神情轻松面带微笑躬身答道:"对于立储之事,臣没看法!"
李渊愕然睁大了两只眼睛瞪视着这位宰辅,猛然间,从胸腔里冲出一股难以遏制的笑意,冲破喉头越过牙关透了出来。
他一边笑一边拿手点着陈叔达道:"好你个陈子聪啊,你可真会耍滑头,裴寂维护祖制,向着太子;萧瑀一根筋,除了秦王谁也不认。封伦、宇文士及一说到这事就退避三舍,说这是朕的家事,为人臣者不能轻与置喙。你这个人可倒好,干脆告诉朕你没有看法,那朕倒是要问问你了,你说说看,朕这两个儿子,究竟哪一个当皇帝好一些呢?"
陈叔达气定神闲地答道:"都好!"
李渊呆望着他追问道:"完了?"
陈叔达点了点头:"完了!"
李渊忍不住又笑了两声,说道:"那你倒是说说看,都好,他们究竟好在哪里?"
陈叔达笑着开口道:"太子和秦王,无论文治武功,皆是治理天下的长才。朝中众臣,只见太子监国治理庶务的执政之能,却不见太子挂帅平略山东的军务之能;王公文武,固钦服秦王东征西讨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武略,却少有人知道二殿下的抚民治政之能。实际上,若纯论治军善战,刘贼尚且胜窦建德一筹,而太子能战而胜之游刃有余,其武略可小觑乎?而秦王麾下,文学之士房杜之才比比皆是,陕东陇西,其经略数年,百姓生计渐有开皇初之气象,这又岂是赳赳武夫所能为?故而臣以为,两位殿下无论谁克承大统,均能振兴社稷开启一代盛世局面!"
李渊听毕,半晌没有言语,良久方透了一口气,神情落寞地道:"看来,政事堂诸位宰辅当中,只有你一个人始终站在局外,也只有你一个人,能够公允地看待朕这两个儿子啊……"
太白经天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李渊在太极殿亲自主持中朝,宣布正式拜四皇子齐王李元吉为御北行军元帅,当场授以金印、节、符、绶及天子剑,允其节制长安以北的诸州郡驻军及天纪、天节两军,同时宣布调尉迟恭、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刘师立、庞卿恽、公孙武达、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十将元帅府听调,另敕薛国公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率三府禁军出武功卫戍京兆。最后才宣布江国公陈叔达正式复职回门下省视事。
这几件事发生得太快了,除太子、齐王等寥寥诸人外文武百官无不诧异失色。长孙顺德几乎当庭跌倒,奏对都显得结结巴巴的,对于这位外戚,皇帝倒是颇为和善,闻言抚慰他道:"朕命你出武功是信得过你,才将京城安危托付于你手,领军归领军,你仍是左骁卫大将军,待你凯旋,朕自有封赏!"长孙顺德兀自懵懵懂懂,站在一旁的秦王李世民站了出来,对他说道:"这是君恩,薛国公当谢恩的!"这才将他惊醒过来,汗流浃背地叩头谢恩。
就在李渊宣布数道敕旨之际,太子建成站在班中冲着父皇面带微笑,然而他的眼角余光片刻也未曾离开站在对面班中的秦王李世民。令他颇为失望的是,从始至终,秦王的面部表情一如往常般平静淡漠,从中难窥出半点情绪波动,到后来甚至还好心地站出来提醒长孙顺德奉敕谢恩,说话时语气温和,嘴角还挂着微笑,仿佛说的是一件跟他自己全然不相干的事情一般。李世民若是在李渊下敕时公然站出来反对,甚至拉上萧瑀等亲信朝臣一齐抗命,李建成丝毫不以为怪,但此刻见他神态自若毫无异色,反倒心下暗自凛然。
随即礼部尚书窦炬出班奏禀齐王元帅府军马仪仗准备情况,并陈奏六月初五为黄道吉日,利征伐,拟定为出兵日,请敕奏行。李渊毫不马虎地验看了奏表,沉思片刻便挥手准奏。
散了朝,参与中朝的文武百官纷纷上前与齐王和陈叔达道贺,李世民却没凑这个热闹,只远远向陈叔达一揖为礼,便转身下殿。解下拴在殿外的乌鬃马,翻身上马沿着天街打马直奔承天门而去。
此时已过了正午,群臣三三两两自太极殿中走了出来,一边缓步向着宫门漫步一边私下议论着方才殿上的情形,中书令兼领吏部尚书杨恭仁用手遮着眉眼朝着天空中猛瞅,引得一旁的中书令封伦大为诧异,不禁打趣道:"一片晴空万里无云,今日的天气颇好,杨相若寻涉鸟,恐怕还早了几个月!"
杨恭仁放下手来,一脸的凝重之色,全无半点笑容地道:"封阁老,大约是我眼花了罢,今天的月亮似乎早早便出来了呢!"
封伦一愕,情不自禁地扭头望去,却见一片白茫茫的日头,其余什么也看不见。正欲笑,却见走在一旁的大理寺卿崔善为神色凝重地转过头来道:"杨阁老眼睛没花,我也看到了,当真诡异。"
封伦再次举目,用手搭起凉棚,骇然惊见当空异状,就在太阳金轮之侧不远许,一抹淡淡的银轮悄然间现出了身形,他当即大吃一惊,脱口道:"怪了,午间月现,且还是满月,这真是咄咄怪事!"
此时周围的大臣们也都纷纷注意到了这般诡异景象,纷纷举目上观,大殿前的广场上秩序荡然。满月于月初午间现于太阳之侧,这等奇观立时引起了纷纷议论。
"事反常则为妖,此等异象恐非祥兆!"
"不错,这大白天的能看到月亮,本来就是怪事,竟然还是满月,真真不可思议!"
"日月同辉,连古书上恐怕都没有这般记载……"
"莫非下界有失德败行之举,致使上天降此警示?"
便在此时,一个声音冷冷地言道:"那不是月亮!"
众臣愕然回首,却见发话的是走在后列的司天台太史令傅奕。
正为天上的诡异天象弄得心神不宁的皇太子李建成笑道:"好啊,太史公在这里呢,正好为我等解说一番,傅公,你说这不是月亮,那是何星宿?"
傅奕垂目语气冷淡地道:"太子殿下,此宿在白日可见,于上古遗书中曾有记载,周厉王奔彘十五年,太白现于金乌侧,是年也是共伯和元年。故而臣说这不是月亮,而是太白金星!"
李建成一怔,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站在一旁的封伦眉毛立时立了起来,厉声喝道:"傅奕,你不要在这里妖言惑众,太白星不轻现,于今天下承平四海安宁,哪里来的太白星?"
傅奕冷冷一笑:"封阁老,你说的这些下官不懂,然则你若要问下官那物什是什么,下官便只能据实相告。天象示警,自有其一定之规,不是封阁老一言可蔽的。"
"傅太史,你确认没有看错,那确实是太白星么?"
众人转过头去,却见说话的人是随后出殿的尚书左仆射裴寂。
裴寂被李渊留下说了几句话,故而走在最后,一出大殿便见到如此诡异天象,也听到了走在前面的众文武大臣的议论,却始终默然不语。此时见傅奕与封伦争执起来,这才出言说话。
傅奕躬了躬身:"回禀老相国,下官不会看错,那高悬日侧的,正是太白金星。"
裴寂面上表情淡然,如无波古井,他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太白星白日贯空,主当朝者更迭,王莽篡汉,其时就有太白星现于长安上空。裴寂贵为宰相,虽不习天文,这个道理却还是懂的。只是当着百官,他心中惊惧却不能够表露出来。思忖再三,他缓缓开口说道:"山东道王珪、洛州屈突通、秦州柴绍近日都飞马行文尚书省,大河以北已经数月未雨,就是南阳一带,也旱象毕露,如今太白金星又现于晴天白日,看来……明年这个大灾年……是躲不过去了……"
他忽地抬眼,凌厉的目光从百官身上扫过,目光所到之处,虽是盛夏,却带着一股彻骨的冰寒,他冷冷说道:"天象示警,是我等政事宰辅德不足以辅君亲、才不堪以抚黎民之故。然此事毕竟关乎社稷,陛下下敕之前,众臣僚不可妄言获罪。慎之慎之!"
众臣面面相觑,对这位实质上的朝政首辅的心意均已明了,当下轰然应诺。
裴寂转过头对傅奕道:"傅大人,在陛下下明敕之前,你暂且不要上表述说天象。"
傅奕昂然立直了身躯,棱着眼睛冷冰冰地说道:"我是太史令!"说罢,转过身形一拂袖子,大步朝着宫门走去。
看着傅奕那桀骜不驯的身影渐渐远去,裴寂心中暗自苦笑,看来这个耿直方正的太史令此番不将天捅个大窟窿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山雨欲来
李世民回到宏义宫,当即召集了尉迟恭、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刘师立、庞卿恽、公孙武达、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将到宏义殿前面的广场上,毫不犹豫地公布了李渊的圣敕,说毕他淡淡地笑了笑,悠然道:"敕诏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你们都是朝廷的人,于此大敌当前之际,理应为朝廷效命,为君父分忧。都回去准备罢,齐王殿下三日后午时起程,最迟在初五卯时三刻之前,你们到安化门外昆明池去见驾领命,否则自担军法。"
说罢,他竟不多啰唆,回身走进大殿,命左右将殿门关上,吩咐贴身内侍道:"速请舅爷过来,让他在大殿等我。"
那内侍刚刚从大殿偏门出去,却见大殿正门门分左右,尉迟恭自殿外走了进来。他反手将门关上,走到殿中跪下道:"大王,他们公推末将来……"
李世民挥手打断了他:"你不必说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本王有事情让你去办。"
尉迟恭也不多说,叩了个头道:"请大王吩咐。"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你即刻去房杜二公府上,请二公过府议事,此事务须机密,不能使任何人知晓,否则你就提头来见。"
尉迟恭应了一声"末将领命!"竟不再多问一句,也不顾兀自在殿外等候自己回话的众将,大步自殿后走了出去。
李世民暗自稳了稳心神,坐在王座上呷了一口茶,还没等他喘过气来,天策府左虞侯车骑将军侯君集便从右偏殿的大门外走了进来。他立定了身躯行毕了礼,沉声道:"臣下都听说了,大王有何教,但管吩咐就是!"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平平淡淡说道:"莫急,还没到最后见真章的时候。此刻我们最紧要的就是不能心慌意乱,大敌当前,我们自乱阵脚,岂有不败之理?局面凶险,自然不能轻敌,但克敌制胜,却也不在这一时一晌。倒是有一件事,须得你亲自去办,不能假旁人之手。"
侯君集眼角眉梢渗出喜色:"大王但管吩咐!"
李世民没注意到他脸上神情的变化,自顾自说道:"你此刻立即去城东灵感寺,在大雄宝殿内留下要那人来府的暗记,不必等他,直去常何府中要他今晚过府议事。别的我不多嘱咐,唯'机密'二字汝素善之,此番尤其谨慎小心。"
侯君集也如尉迟恭般单膝跪倒行礼,说了声"臣下领命!"竟也一句话都不多问,转身自偏殿走出。
侯君集离去后,李世民沉吟片刻,长身站起,自偏殿出了宏义殿,一个从人也不带,沿着宫中甬路一路西行,穿过御苑来到了侧妃杨氏的寝宫。
杨妃是前朝炀帝公主,义宁皇帝的姑姑,唐军克长安时年方十四,后于义宁元年为李世民所纳。此时她已为李家生养一子,名李恪,于武德三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若以大排行论,李恪虽是庶出,却是秦王第三子。因排行第二的楚王李宽夭薨,故此李恪虽此时尚不满八岁,然则在王府中却是大多数王子的兄长,又素得李世民宠爱,故此虽居偏宫,地位却仅在长孙氏生养的长子秦王世子中山王李承乾之下。
李世民一走近,站立在宫门口的内侍早已看见,尖着嗓子喊道:"大王驾到!"唬得杨妃急忙忙整理服饰拉着小蜀王来到殿门口,未及下跪,李世民已一脚迈了进来。
他一把抱起了小李恪,对蹲着身子正欲行礼的杨妃道:"罢了罢了,就不要多礼了。我来看看就走,你这一迎一送的,又是整装又是下跪,工夫全都耗在这些没用的礼节上了。"
小李恪瞪着两只黑豆似的眼睛兴奋地盯着李世民,扎着手叫道:"父王安康!父王安康!"
李世民满心的阴郁情绪被儿子这脆脆的一声呼唤扫得一干二净,他哈哈笑道:"恪儿又淘气了是不是?看父王怎样罚你!"说着凑过嘴去在李恪雪白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下,硬硬的胡子茬扎得李恪扭着脸咯咯直笑。
侍立一旁的杨妃见了也不禁跟着笑道:"大王心情好得很呢!今日怎么有空到臣妾这边来了?"
李世民一边逗弄李恪一边说道:"走过这里,过来随便看看。我终日在外边跑,还闷得不行。你们母子终日守在这里,怕不闷死?"
李恪伸展着胳膊叫道:"父王带恪儿出去,恪儿要骑马!"
李世民轻轻拧着李恪的脸蛋逗他道:"等天气凉快了,父王带你到北海池去泛舟,到御马厩去骑马,好不好?"
李恪大为兴奋,叫道:"好!好!"
杨妃微笑着说道:"到太极宫去泛舟骑马,那可得有陛下的敕旨。"
李世民一笑:"哪有那么多规矩,老爷子一见孙子,保管嘴都笑歪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
杨妃想了想,说道:"那臣妾也得先禀明王妃娘娘,别的王子去不去……"
"既然要去,自然都去,否则有人要在背后数落我偏心。"李世民笑意盎然地打断了杨妃的话。他脸上露出了颇为神往的神情,叹道,"北海池那边,多少年没有去过了,那里是什么样子,我都有点记不真了。"
杨妃笑了笑:"臣妾倒是还记得。"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笑道:"我倒是几乎忘却了,你自小便是在太极宫里长大的。我记得北海池子边有座殿,却从没进去过,那殿名字叫……叫什么来着?唉,看来我是老了,连殿名字都记不得了!"
杨妃笑吟吟地道:"那是临湖殿,它隔在长生殿、御花园和北海池子之间,从玄武门进宫敕见的大臣们,都得从临湖殿边上过去,否则就得绕过御花园的那一大片林子从宏义宫的小路穿北掖庭过去,太费周章了。臣妾记得早年间临湖殿开启过一次,父皇带着臣妾还有一些兄弟登上二层,从那里北可以看到玄武门内的军衙,西可以看到长生殿内的光景,往南能够看到甘露殿和神龙殿,连两仪殿都依约能够看见,三个海池子就更不必说了,站在楼上,尽收眼底!可惜了,终父皇一朝,临湖殿只开了那么一次,后来臣妾委身大王,就再没进过宫,也不知道那殿那阁如今是何等光景了。或许后来又开启过,只是臣妾不知道罢了!"
李世民两只眼睛带着笑意看着小李恪,嘴上却回答着杨妃的疑问:"那大殿自大唐建政以来一直封着,从未开启过。不过它北面的紫宸殿我却上去看过,依高度而言,紫宸殿应该正好挡在临湖殿的前面,看不见玄武门才对。"
杨妃眨了眨眼,失笑道:"大王没上去过,自然不晓得,紫宸殿和临湖殿实际上不在一趟线上,从临湖殿的东北角恰好能够穿过紫宸殿顶东南角的飞檐看到玄武门的情形。"
李世民把李恪放在了地上,呼了一口气道:"好了好了,有机会我也上去看看,不过要开启临湖殿恐怕真的得有父皇的敕旨,先不说这些个没用的了。你好好看顾恪儿,等入了秋,我带你们进宫到北海池子里去泛舟!"
杨妃抿着嘴又是一笑:"殿下怎么了,北海池子那边水浅,只能泛两个人乘的小舟,要泛十几个人的大舟,非到长生殿西南边的东海池子不可,那边是内城里的内城,没有陛下的敕旨,可是万万不敢擅闯的。"
李世民拍了拍脑袋,哈哈笑道:"是啊,是我糊涂了!"
他叹了口气:"外间一堆烦心的事,难得在你这里盘桓片刻,松泛松泛身子骨,也散散心。这几日天气太热,你和恪儿都不要外出,小心着了暑气不是闹着玩的。再说……"
他嘴角浮现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微笑:"如今长安城局面诡异朝政复杂,再没有比这秦王府更能躲清静的世外桃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