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那些人,那些事》->正文
第三辑 搏真情的朋友们 告别式

  阿義和他似乎在開學第一天就已經交上朋友了。

  第一堂課的自我介紹,他一開口全班就笑成一團,因為他的國語帶著很重的南部台語腔調,聽起來很像豬哥亮在主持節目。

  沒想到他好像也沒生氣,看了大家一眼之後說:「我是很認真地想跟大家認識,但是如果我的國語讓大家覺得這不正經的話,那我用台語講好了。」

  然後他就用流利而且有點古味的台語介紹他自己,不過語氣裡有掩蓋不住的怒氣和挑釁。他說其實他不想來北部考高中,因為家裡是種田的,土味重,都市沒泥巴,怕水土不服;不過,國中校長想拚業績,說如果他考上北部第一志願高中的話,三年學費要幫他出,所以才來考。

  他說原本以為要進這個學校這難,學生必定都很優秀,沒想到連自己都考得上,所以覺得「咱大家都差不多,不必龜笑鱉無尾,以後就共同學習,共同漏氣求進步。」

  講完之後全班安靜,不過,肯定不是震驚,而是大部分的人根本聽不懂,少數聽懂的也不能體會那些顯然超齡的語意,直到阿義笑出來並且率先鼓掌之後,全班才有點禮貌性地跟隨。

  他寄住在板橋親戚家,親戚做的是承包辦公大樓清潔的生意,假日或寒暑假他都跟著幫忙,奇怪的是,每次出去工作他總是穿學校制服;兩人混熟了之後,有一天阿義問他為什不跟其他人一樣穿工作服?沒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那人家不就把我當成跟他們同款的人?」

  阿義的媽媽很疼他,因為是同鄉。阿義的媽媽常邀他到家裡「吃好料、補一下」,兩個人在廚房講鄉下的過去和現在,講學校老師誰還在不在等等;媽媽常說阿義國中之後跟她講的話還沒有他多。

  兩人後來更熱絡,因為一起編校刊。不過,後來校刊出了大麻煩,因為他訪問了幾個當年稱為「黨外」的校友,學校有意見,報紙上還鬧了好幾天。

  阿義常想或許就因為這個因緣吧,他從此和「政治」沾上邊;大學時期他花在那幾個選上公職的黨外校友的辦公室的時間好像比在教室多。

  阿義和他大學同校不同系,他念歷史,阿義念企管。考上大學的時候,阿義的母親包了一個十萬塊的紅包給他,笑著說是「同鄉會」給他的獎助學金,阿義記得他紅著眼眶跟媽媽說:「我一世人會記得你和阿義這分情!」

  阿義的爸爸對他始終沒那熱情,有一次還有意無意地跟阿義說:「這種朋友要小心,嘴唇薄的人,比較無情。」記得媽媽還罵他迷信。

  畢業後,阿義跟著爸爸從商蓋房子賣,而他果真走上政治之路。

  第一次參選的時候,阿義贊助了他一大筆錢,總部成立那天他早早到,當看到競選文宣上他把「校刊事件」也當作過去抗爭的資歷時,阿義才驀然想起青春年少時曾經發生過的那件事。

  板橋那些親戚看到阿義全都迎過來,忙著端茶、遞菸、遞檳榔;當阿義看著那一張一張黝黑、熱情的臉的剎那間,不知道為什忽然想起當年他說:「那人家不就把我當成跟他們同款的人?」的時候,那種有點不屑的表情。

  後來阿義常跟朋友說,那一天他第一次了解什叫做「選擇性記憶」──他記得的,阿義早已遺忘;而他或許已經遺忘的部分,阿義卻如此深刻地記得。

  那次他當選了,報上說他是少數形象清新的當選人。

  八○年代初期那個全新的政黨就像一個孕育已久而終於呱呱墜地的寧馨兒一般,備受寵愛、期待與包容。

  阿義還記得在另一次的選舉活動中,當這個政黨的某個候選人在台上以激情的語言述說民主運動過程的挫折和所遭受的迫害時,底下的聽眾回應的是同樣激情的呼喊和掌聲,當有人發現阿義並無類似的熱情時,竟然毫不避諱地高聲喊道:「沒鼓掌的他家死人。」

  沒想到那聲激情的咒罵最後竟然成真。

  八○年代初期剛好也是房地產的谷底,阿義父親的公司之前在郊區所蓋的一大批社區型的房子完全滯銷不打緊,連當初大量買進的山坡地也因為法令改變有很大的部分被禁止開發,而剩下的部分如果要符合新的法令規範開發則需要增加可觀的成本,資金方面銀行又遇雨收傘,於是公司當下進退兩難,阿義的父親在心力交瘁之下,有一天竟然就在趕赴銀行談判時猝死在計程車上。

  當天夜裡,已經一兩年沒有聯絡的他竟然出現在阿義家倉促設立起來的靈堂前。阿義只記得他一進門就跪了下來,然後趴在地上一路嚎啕爬了進來,嘴裡有一句沒一句地呼喊著什「大恩來不及回報……怎能就這樣走了!」之類的話,誇張的動作和聲音把在靈堂前幫忙的鄰居都嚇傻了。

  當阿義的母親扶起他之後,他緊緊地抱著她,喃喃地說:「阿母,對不起,我來晚了,對不起!阿母!」

  忙碌了一整天的阿義直到那一剎那才發現怎這整個過程都有鎂光燈斷續閃爍著,而當鎂光燈不再亮起的時候,他隨即放開阿義的母親,走到阿義的面前說:「事情怎會這樣?」

  阿義雖然看到他滿臉通紅,聞到他一身酒味,但還是把這幾年家裡的狀況、生意上的壓力等說了一個梗概,他身邊一個類似助理的年輕人倒是挺認真地記錄著。

  最後他跟阿義說告別式那天他會來,「我們主席,還有重要的黨工和立委我也會請他們來,你的場面,我不能讓你漏氣!」他說。

  第二天一大早,阿義家裡來了一大群幫忙打雜的鄰居,阿義聽見他們都在讚美「那個年輕的議員真有心」,說昨天半夜有人按電鈴,開門一看竟然是那個經常出現在電視上的議員來問路,跟他們說阿義的父親過去對他有恩,知道他老人家過世了,不管多晚也要趕來探視、上香;而且,聽起來他好像不只按了一家的門鈴,而是連續問了五、六戶之後才找到阿義的家。

  阿義的母親狐疑地看著阿義,喃喃地說:「他才幾歲記性就這壞?沒幾年前來厝裡就像在走灶腳咧,怎現在就要問路?」

  阿義原本想說:「他在扮戲啦!」但最後還是沒說出口。阿義更不想跟母親說當天的報紙上有她的照片,就在他父親猝死的報導旁邊,她被一臉哀戚的議員抱著,標題是:緬懷昔日恩情,〤〤〤午夜淚灑靈堂!

  告別式那天他來了,阿義當然記得,因為在公祭的過程中,阿義瞥見靈堂的外頭他站在一堆政治人物的中間,正面對一排攝影機激動地說:「因為他的栽培,才有今天的我,我惟一的報答,就是把悲傷化為為民主持續奮鬥的力量。」

  很多人都知道阿義和他之間曾經有過的友誼,不過,每當人家問起阿義對這個政治明星的看法時,阿義總習慣這說:「不錯,他演技不錯!」

上一页 《那些人,那些事》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