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 正文 第168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18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正文 第168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18

    朱元璋额头开出来一朵十字小花,隐忍下去,继续跟王直演戏,直到把人感动的涕泪连连之后,这才转身离去。

    到了僻静无人之处,使亲信换上自己衣袍,往太庙中装模作样,自己则穿了软甲,带上一干亲信,自心腹把守门户处,直奔居庸关而去。

    心腹之中有人心存疑虑,低声劝谏:“陛下,此法是否太过险恶?您万金之躯,岂能如此冒险?”

    朱元璋冷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好叫朱祁镇那厮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究竟是何等风范!”

    前世也先攻打北京,屡屡败在于谦之手,眼见各地勤王将兵即将到来,唯恐被包了饺子,将占领区洗劫一空之中仓皇北逃,这一世,朱元璋却不打算给这王八蛋这个机会!

    朱元璋离了北京城,率领心腹卫率西行,出具加盖官印的文书、假借京城来使为名,纠结先前被瓦剌冲垮的大明军队,重整旗鼓,稳定军心。

    地方军队听闻这位浓眉大眼的年轻小将是京城勋贵之后,家中有亲眷死于土木之变,心中便添了几分哀意,再见他骑射无双,勇冠三军,也逐渐聚起几分勇气。

    朱元璋心知一众将兵士气衰退,不能直面瓦剌,便拣选数百名悍武之人为敢死队,协同己方卫率一道换上瓦剌军装,往居庸关去诈其开门。

    守城的瓦剌将士还沉醉于白羊口和紫荆关的接连大胜,更知晓太师率众前去围困北京一事,见来众不过数百人而已,不疑有他,开门将其迎入,发觉不对之时,却也晚了。

    朱元璋手持长枪,骁勇无双,如入无人之境,扈从们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候却也顾不得别的,拼死杀上前去,护持左右,另有人释放信号,令守候他处的援军策应,疾驰居庸关。

    ……

    留守的将士们等了又等,满心忧惧不安,朱元璋一行人刚刚离开们多久,那主将便掀开军帐,火急火燎道:“朱将军率人离开多久了?!”

    手下低声回答:“只两刻钟而已,将军且静心等待便是。”

    “静心等待——老子这时候要是能静得下心来,那才真是有鬼了!”

    那将领暴喝一声,见那士兵面有惶惶,自觉失态,长叹一声,回到军帐中长吁短叹。

    副将劝他说:“我看朱将军胸有成竹,料想也是有把握的,按照时间推算,怕还得有的等,将军实在不必心急至此——再则,到了这等关头,急也是没用的。”

    将领冷笑:“太上皇御驾亲征之前,也胸有成竹,结果呢?!”

    话音落地,他又觉得其中深意大为不详,不耐的摆摆手,自去座椅上闭目养神去了。

    约莫过了两刻钟,居庸关方向传来三声响炮,军帐众人齐齐为之一振,目露喜色。

    副将喜形于色,转向主将,正待说句什么,却见后者已经迅速提起佩刀,大马金刀走出军帐,神情雀跃,扬声喝道:“集合上马,奔赴居庸关!”

    副将会意一笑,迅速翻身上马,扬鞭往居庸关方向去。

    ……

    先前大明几次落败,将士们心中既有惊惧,又不乏忧愤,现下眼见朱将军仅以数百人杀入居庸关中,痛击瓦剌将士,一时军心大振,一扫先前的低迷气氛,精神振奋,杀上前去。

    朱元璋冲在最前边,所向睥睨,真正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瓦剌士兵们见他为领军之人,起先还想设法将他擒杀,打散大明军队的锐气,然而去一个送一个、去两个送一双,如此持续几次,再无人看近前,远远瞧见那青年仗枪而来,便如羊群畏惧猛虎一般蜂拥退散,不敢直面其锋芒。

    士兵们生了畏惧之心,居庸关的防卫旋即变得岌岌可危,大明将士愈发振奋,作战更加勇武,瓦剌一方却生了畏战之心,纷纷躲闪逃窜。

    戍守居庸关的瓦剌将领心知此城地势紧要,若失在自己手中,来日军法从事,必死无疑,再见朱元璋一马当先、众人无堪匹敌的状态,暗暗咬牙,披挂上马,一声暴喝:“我便来会会你这厮!”

    朱元璋扬声大笑:“来得好!”说完,便主动迎上前去。

    他身边的亲信扈从都是在洛阳时跟随左右之人,虽然知晓王爷勇武非凡,武功高强,但平日里大家也就是练练拳脚骑骑马,顶破天了就是出去打个猎,但是谁能告诉他们——为什么陛下一上战场就变成这样了?!

    人间杀器,所向睥睨,他是背着我们偷吃了什么buff吗?!!

    这不科学!!!

    心腹们在风中凌乱,却又不敢松懈,饶是自问身手不如皇帝万一,却还是防守左右,以备不测。

    朱元璋却不曾想那么多,只觉得终于来了个像样的敌手,一杆长枪灵活而凶狠,招招式式都直奔对方要害而去,迅猛至极。

    瓦剌将领举刀去挡,却听“铛”的一声震响,但觉虎口发麻,刀背被他撞下去不下三寸!

    他心下骇然,下一瞬便见那一星银光闪烁,直奔脖颈而来,心中暗道不好,意图躲闪,却也晚了!

    长抢刺破脖颈,寒光闪烁的棱角刮下大片皮肉,血色飞溅,那瓦剌将领身形失去平衡,向左一歪,便要栽下马去。

    朱元璋催马近前,一把扯住他头盔下的发辫,反手拔刀将他头颅斩下,银枪高高挑起,习惯性道:“主将已死,投降的只扒皮,不揎草——”

    空间里的皇帝们:“……”

    亲信:“……”

    亲信这辈子的反应就没这么快过,冲上前去捂住皇帝的嘴,几乎是抢着从他手里夺过了那把挑着瓦剌将领死不瞑目头颅的长枪,扬声大喊道:“主将已死,投降不杀!”

    他夺枪的时候,另一名亲信冲上去接替他捂住了皇帝的嘴,又是紧张,又是忐忑:“陛下,这话一喊出去,别说是人,瓦剌的马都能多跑八百里!”

    高祖皱着眉头,恨不能杀出去拍他两巴掌:“老朱,醒醒!场上不能发懵,这可是在打瓦剌啊!”

    李世民道:“老朱你是不是昨晚没睡醒?!”

    朱元璋如梦初醒:“说顺嘴了!对不住对不住!”

    他很不好意思,又跟亲信说:“亏得你们反映及时,才没叫朕犯错!”

    亲信见他终于醒了,暗送口气,将手松开,出言称罪。

    “你是一片忠心,何罪之有?”朱元璋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神情欣慰。

    居庸关破的突然,守城将领又为敌军所杀,剩下的瓦剌士兵没了斗志,纷纷缴械投降,朱元璋吩咐人收拾战场,又着手清点伤亡情况。

    最开始他提出突袭居庸关的时候,军中不乏有人反对,这时候眼见明军大胜,居庸关重回己方手中,又得见这位青年将军战场征杀时的英姿,当下再无疑虑,众将领一道抵达帅帐之时,便不约而同、齐齐跪地,口称统帅。

    朱元璋坦然受了,又请众人起身,裁定功绩,分发赏赐,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众将领眼见他不仅仅强于征战,更是赏罚分明,理政有方,心下更觉钦佩敬慕,议事结束离开帅帐,还忍不住与同僚嘀咕:“果真是勋贵之后,不同凡响——”

    同僚更被激起了豪情壮志:“趁这个机会多立些功劳,未必不能得爵,到时候娶个俊婆娘,生他十个八个儿子,能有一个得到朱将军些许皮毛的,将来也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朱元璋出帐巡视,听闻这话,哈哈大笑:“若你真能立功,届时我为你做媒,给你说个好的!”

    那小将知晓他出身不凡,又钦佩他身手和能力,听他如此许诺,当即欣然应下:“既如此,便谢过将军了!”

    ……

    朱元璋既拿下居庸关,便是切断了居庸关南北两处瓦剌通讯,也先得不到居庸关以北的消息,居庸关以北也无从听令,若是时日长久,两方必定能够反应过来,届时也先大军会扑,居庸关危矣。

    然而朱元璋兵行险着,钻的就是一个时间空子,上辈子也先只在北京打了五天,便匆忙后撤,这一世他为天子,准备的更加妥当,也先只会更早撞得头破血流,收兵回撤。

    朱元璋知晓时间的紧要,当下自不迟疑,拿下居庸关,稍加休整之后,便挥军北上,将瓦剌留下的占据的城池据点一一拔除。

    京营的精锐被朱祁镇祸祸光了,可那又如何?

    他朱元璋照样能再拉一支精锐出来!

    从各处将士之中抽取精锐悍勇之人,名为先锋,实际上则是将来自天南海北的将士们打散,重新整合,统筹出一支完全属于他朱元璋、听信于他一人的虎狼之师!

    等各地勤王的将士们到了,等真正优秀的将士们在与瓦剌的对抗中、在血与火的磨砺中脱胎换骨,这支队伍瞬间就会得到十倍百倍的扩充,不过数日时间,又是一个精锐京营!

    都说淮西乡党,人才辈出,可泱泱中华,人杰地灵的地方多了去了,难道就是淮西的风水格外好些?

    归根结底,是因为淮西出了一个朱元璋!

    从前他能做到的事情,这辈子没理由做不到!

    ……

    当日也先率众被奔赴北京,连克白羊口、紫荆关两关,自以为胜券在握,京城已经是囊中之物,不想却在于谦身上碰了个硬钉子,苦攻几日不见成效,眼见大明各地勤王部队即将来援,唯恐被人包了饺子,只得带了朱祁镇愤愤退兵。

    于谦与石亨等人夜晚都不曾归家,只在城墙边上搭了帐篷就近歇息,眼见着瓦剌偃旗息鼓、颓然离去,皆是喜上眉梢,城墙之上一片欢腾。

    于谦眼眸闭合,眼泪簌簌流下,一掀衣摆,面向太祖皇帝陵墓而跪:“谦幸不辱命!”

    起身之后,遣人往太庙去给皇帝报喜,又沉着冷静的调兵遣将,追击瓦剌。

    也先终于退兵,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困居宫中的皇太后听罢面露喜色,得知儿子再度被也先带走之后,霎时间泪如雨下。

    明明相隔这么近,明明同在北京,可他们母子俩,就这么生生错过过了,怎么叫她不痛心断肠!

    于谦同胡濙、王直等重臣碰头议事,大变终结,朝廷安泰,再度相逢,几人颇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轻松,寒暄叙话之后,便准备一道往太庙中去请皇帝还宫,传讯的士兵便在此时匆忙赶来。

    “于尚书,大事不好了,也先又回来了!”

    于谦面色大变:“什么?!”

    他神情霎时间阴云密布,什么都顾不得说,便大步向外走:“备马!传令全城戒备!”

    于谦登上城楼,石亨也从庆功宴上被人拽了过来,二人面笼寒霜,眉头紧皱,眼睁睁看着蝗虫般密集的瓦剌士兵潮水般向京城涌来,神色却逐渐变得疑惑。

    于谦:“瓦剌军队的阵型有些乱。”

    石亨:“不太像是来打仗的。”

    半刻钟过去了。

    二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怎么感觉是被人撵回来的?!”

    胡濙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眯着眼道:“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啊。”

    王直抄着手道:“我也这么觉得。”

    石亨道:“要不要差人去问一问陛下的意思?事关紧要……”

    “不必了。”守城将领之中有跟随皇帝自洛阳来到北京的,闻言咳嗽一声,道:“陛下入太庙之前,早已经将朝政托付到了他最为信重之人的手上,现下这点小事,不足以撼动陛下对那位大人的信重!”

    于谦忽然清了清嗓子。

    胡濙矜持的垂下了眼睛。

    王直自若的抚了抚胡须。

    都觉得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