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这是程行周的意见吗
这天开寻常例会,关贝儿晚了进会议室,一进门就听到关朝闻说:“对我们这种小公司来说,研发费用已经不低了……”
关贝儿猫着身进来,在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希望尽量不引人注意。空调太冷,她打个喷嚏,一擡头,听到关朝闻正给自己的话收尾,“其他跟我们同样规模的品牌,甚至连研发都没有,什么都交给工厂,自己只做营销。”
这的确是行业现状。国货美妆乘国潮这股东风,营销做得飞起,但底子里就是工厂货,这都是行业共识了。关朝闻说完,在场的人都微微点头。
俞英突然噗嗤轻笑。
关朝闻看向她,俞英赶紧正了正色,摆摆手,“不,我不是笑你,我是在看这个新闻,被气笑了。”
她把手机屏幕转向大家,“能看得清吗?我念一下标题——《国货美妆还剩多少时间?》”
她放下手机,看向会上众人:“这新闻说,欧莱雅中国在过去两年,平均营收增速超过20%。我觉得很有意思,媒体不都在吹风,说国潮崛起,国货美妆的时代到了么?那欧莱雅这20%是怎么来的?”
有人低声说:“整个蛋糕做大了。”
“答得真好。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这个蛋糕是谁做大的呢?”
这题,关贝儿也会。她说:“美妆博主的活跃,网红经济的兴起,无形中培育了市场。”
俞英说:“嗯,大家一起做大蛋糕,但是最大那块,还是被国际大牌分走了。我查了一下,像南生堂这样的头部国货美妆,营收增速也比欧莱雅差不少。像我们这种小品牌,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无论行业浪潮如何更叠,国际大牌都有机会切下最大最美味那块。
关朝闻熟悉俞英,她知道一番铺垫下来,她要准备进入正题了。
俞英说:“这几年,国货美妆发展势头的确很猛,但大多都是被营销喂饱,吃社交媒体流量养大。我们管这叫什么来着……”她捏着眉心,想了一会儿,“对,虚胖。”
她说:“现在国际巨头已经学会我们的营销打法了,他们用强大的研发实力、经得起考验的丰富产品,来扛过周期。即使是南生堂,烧完钱后,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讲故事融资了。”
俞英说的这些,关朝闻都清楚。
当前达人红利退潮,消费者越发精明,成分党崛起。与此同时,生命科学、医美医疗、皮肤健康科学等企业跨界美妆,也在倒逼整个行业重视技术研发。
她点头:“我明白,但是研发要投入成本太高。我们现在首先要考虑活下去。”她的想法是,先尽快把具有基本研发能力的团队组建起来,有充足现金流,再考虑加大研发力度的事。
俞英:“我担心,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关朝闻提议,他们可以对标某个以著名化妆师命名的品牌。“他们公司的研发投入不高,甚至行业垫底。”
俞英:“那是特殊个例,我们无法对标。”
关朝闻说,她现在正计划结合元宇宙来推广万物,“推出虚拟大使,虚拟线上商店,还可以虚拟试妆。虚拟大使不会塌房,边际成本为零,也会受年轻人欢迎。国外陆续有品牌在做,我们如果成为国内首家,一定能够推动品牌差异化。在目前公司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希望优先这个项目。”
俞英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忍住了,只低头看手中平板。
关朝闻说:“我们这是内部沟通会,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说。”
“你不会想听。”
关朝闻心想,你把这话撩这儿了,我不让你往下说,岂不是在大伙面前显得我很强势。她说:“都是自己人,大家拿出来讨论。”
俞英擡起眼睛,直人直语:“元宇宙什么的,是程行周的意见吗?”
“他给了我一些启发跟意见,但这件事跟他没关系。”
“那最好不过。”一些不该说的话,在俞英舌尖上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忍不住,跳脱出来,“毕竟我们不希望万物的负责人,被一个局外人拿捏。”
关朝闻一双眼盯着俞英,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含着些礼貌的笑,“这绝对不会发生,也不是你该担心或者评价的。”像警告,也像怪责。
众人都特别安静。后面的会议,分别是几个部门负责人念一下数据,大家都上赶着似的,草草结束。关朝闻跟俞英也无心点评,会议不欢而散。关贝儿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屏蔽掉同事,“当年有多甜,现在就有多虐”。
唐依然在下面回复:磕的哪对CP又be啦?
散会后,关贝儿拿个快递回来,经过关朝闻办公室时,隔窗看见俞英在里面,旁边还站了个孟梦。她八卦心重,打算明天跟孟梦打听一下内幕。
然而第二天,孟梦跟俞英一起,消失了。
————
在孟梦看来,万物能在过去两年迅速出圈,少不了俞英那些低预算、高创意的天才方案。
然而但新消费风口上,品牌在营销上越来越卷。而俞英自创业后,花在生活上的时间肉眼可见地变少。再天才的脑袋,没有生活滋养,也会僵化。
那天在关朝闻办公室,俞英说服对方,让她给自己一些时间联系专家,组建更强的研发团队。“我保证,会尽量控制成本。”关朝闻心底也认同俞英做法,只是她作为掌舵人,必须控制好船前行方向,没法既要又要。
她说:“如果你觉得可行的话,尽管去做。”
俞英离开办公室前,又回过头看关朝闻,她已坐在桌前开始看竞品数据,见俞英回头,问她:“还有什么事吗?”
俞英说:“我刚才说的话有些过分,对不起。”
“我接受你的道歉。”关朝闻的口吻相当例行公事,“如果没有别的事,我要继续干活了。”
后面一个多月,俞英带着孟梦跑遍广州各大高校,却发现有相关背景的专家非常抢手,早跟资金实力更雄厚的品牌洽谈过数遍,都没空接待万物这种小公司。愿意见她们的,要不张口就是个大数字,要不只会夸夸其谈。
这样跑下来,两人精疲力竭。这天傍晚见完最后一人,她们各自喝完一杯华农酸奶,跳上网约车,都有点无精打采。
孟梦说:“我现在发现,搞好一间公司可真累啊。”
俞英随口嗯嗯应着。她已经连续几晚没睡好,这时靠在车上闭着眼睛,耳边听着孟梦吐槽,几乎要睡着。
孟梦又说:“难怪我一个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的博士师兄,前阵子单干做贵妇霜也失败了。他是真不懂——”
俞英睁开眼。
“——师兄他也是在国际大厂待过的人,居然不懂这一行,最重要的是营销。”
俞英扭过脸。
“——我家还有他的产品呢,清库存时送给我们的。真别说,特别好——啊,你把我手捏疼啦。”
俞英的手从孟梦的手上松开,只留下手指余温,跟迫切的问题:“你这个师兄,现在在哪里?”
次日一早,两人出现在深圳街头。跟广州一样,这里天气暑热,街上人、车跟高楼都多。但七拐八拐进入街巷,就像一个平行世界。小吃店门前摆出桌椅占道,卖煎饼果子、卖水果的摊档随处可见,行人密密麻麻,在商贩、桌椅跟电动车的缝隙间艰难穿行。
孟梦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天才怪人般的师兄居然就住在这地方。“不应该啊,”她说,“他之前怎么说也在大厂当研发主管。”
一辆电动车横穿过来,俞英拦腰搂过孟梦,将她往旁侧一推。车呼啸而过,俞英松手,一副稀疏平常模样,“挺正常的。要是没有人投钱给他的话,创业启动资金就只能自己掏了。”
捏着地址摸上门,拍门很久,终于开了。探出来一个五六十岁妇女的脸。被问到邵青城这个人时,摇了摇头,砰地把门关上。俞英孟梦两人对视一眼,门又开了,女人打量她们一眼:“你们认识他?”
“对。他现在在哪儿?”
“这就对了。”外面的铁门被推开一条缝,女人说,“你们替他把欠的房租给清了。”
俞英孟梦又对视一眼,俞英说,“你是他房东?那他有没有留下什么值钱东西?破铜烂铁也行。他欠我们八十万呢。”
门又砰地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