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 正文 第33章 可有什么不对吗?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正文 第33章 可有什么不对吗?

所属书籍: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第33章可有什么不对吗?

    三箭当中,只有一箭射空,两箭直接贯穿了魏青行的身体。

    一击即杀!

    魏青行当场身亡。

    小巷中,暗卫统领骤然回首,面色发沉,冷声道:“还有第三人!”

    为了尽量减小动静,他们的人多半都埋伏在了小巷附近,对方的位置恰好在他们的包围圈以外,但距离很近。

    暗卫统领非常迅速地就确认了对方的位置,刚擡手,准备下令让人包围住那边,就听徐京何开口道:“不必了。”

    暗卫统领一惊,忙道:“主子!?”

    话音刚落,就看见徐京何探身出来,轻擡眸,往刚才射出了弩箭的位置看去。

    他目光悠远,神色冷淡:“让他们尽快打扫战场。”

    “魏青行身边的走狗,一个都不能活着离开。”

    暗卫统领见状,当即反应了过来,不再多问,而是直接应道:“是!”

    今夜无星无月,可在魏青行死亡以后,乌云吹散了大半,露出了一轮弯月来。

    月光洒落在了徐京何的眼眸上,映照着他眸底深深浅浅的情绪。

    整个京城中,除去了他手底下的人以外,仅有一人知晓他今日会对魏青行动手。

    静默了片刻,他终是收回了目光。

    能够同时射出三箭,射程如此之远的弩机。

    她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胆,还要聪慧。

    那边,施元夕在射出了那一击后,立即从屋顶滑下,同阿拓一起,快步从这边离开。

    他们来时走的是小路,绕开了巡逻的将士。

    回来时亦是如此。

    离开之前,施元夕回头看了眼身后。

    如她所想,徐京何的人没有追出来。

    他们所在的位置极佳,但有一点,就是不能保证他们周遭没有徐京何安排的人。

    这事说来冒险,若徐京何不择手段点,大可以派人截堵住她和阿拓。

    那今日杀魏青行的事,就能在她的身上直接了结。

    他大可以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施元夕的头上。

    所以施元夕做好了准备,除了射杀魏青行的弩箭以外,阿拓还背了很多支备用的弩箭,这些弩箭上皆是被她涂抹了火油,且在箭簇的位置上,填装了火药。

    一旦徐京何今日不做人,这就是她的底牌。

    好在徐京何行事到底还算是有几分磊落,今日在她面前说出要击杀魏青行之事,也并非是在给她设套。

    这也不怪施元夕多疑,而是徐京何的行事风格上来说,比之三年多前的谢郁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这类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会不择手段地往上爬。

    此前谢郁维放弃她,不就是最好的解释吗?

    无论徐京何因为什么原因没对他们动手,总归是给施元夕减少了许多麻烦。

    有徐京何在前边吸引注意力,巡逻军队的反应较慢。

    施元夕和阿拓一路穿行到了施家附近,才看到了大批的军队集结,往大理寺那边赶。

    施元夕站着喘气,擡手示意阿拓先别着急,等人走了再说。

    从射杀结束到现在,他们几乎一刻都没有停留。

    施元夕整个鼻腔里都是血腥味,此刻体能也已经达到了极限。

    巡逻军队的动静实在是太大,周遭居住的不少人都被吵醒,眼看着一盏盏灯亮了起来。

    这边胡同内住着的都是些官宦人家。

    有这些人分散了搜寻军队的注意力,施元夕递给了阿拓一个眼神,两个人趁乱翻进了院中。

    萧氏给施元夕安排的这个院子偏远,但唯一的好处就是离边上的小胡同很近。

    施元夕人刚进了院子,外边的正院内便点上了灯。

    她进房间后没有第一时间休息,而是让阿拓将带回来的弩机和余下的箭矢藏了起来。

    解决了所有事情后,她才卸下了满身的疲惫,躺了下来。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导致她身体虽然被透支到了极点,可精神仍旧处于亢奋的状态中。

    用来击杀魏青行的弩机,并非是凭空得来的。

    而是三年多前,也就是她被赶往了越州的路上,花费了身上大部分的银钱,在船停泊在离京几百里开外的鄞州休憩时,下船找铁匠订购的。

    弩机和弩箭都是大梁最常见的样式,但她购置的不是一把,而是三把。

    弩机的使用方法她是从书里看来的,当时自己也没有实践过,但是她也清楚,越州山高路远,她若是不提前做好准备的话,很容易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块大肥肉。

    原本她是打算着,上船后和张妈妈、乐书一起研究如何使用弩机。

    可没想到回到船上不久,她就失去了神智,也就是从那时,便穿越到了现代。

    这三张弩机就被藏在了她随身的箱子中。

    在越州最为落魄时,张妈妈曾经想过要把这东西拿去典当了。

    可思来想去还是没有这样做,一是因为这东西拿出去必然引来他人关注,说不准会惹祸上身,二则是她也记得此前施元夕的嘱咐。

    ……她们三个女子,独自生活在了这边,若是被人盯上,身边连一点防身的武器都没有,少不得要落入他人的手中。

    是以,这东西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而施元夕此前为了锻炼动手能力,入京后不久就把三张弩机都拆了。

    也是耗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改装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虽然是练手的作品,但施元夕还是将其保存了下来。

    在这样的场合下,就派上了用场。

    这东西暂时可以代替狙击枪,而且比起火铳来说更为常见。

    施元夕听着院外嘈杂的声音,轻闭上了眼睛。

    更常见,就意味着会更加难查。

    她终是抵御不住疲倦,沉沉地睡了过去。

    待得第二日醒来时,外边已经乱作一团了。

    魏青行作为当朝太后的亲侄子,魏阁老的长子,竟然就这么被人给射杀在了大理寺外。

    这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为之一震。

    太后在朝上发了很大的火,暴怒到了极点。

    魏阁老更是三日没有早朝,逼着大理寺的官员给出一个交代。

    可这事要大理寺如何交待?

    魏青行死后,曾契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去了监牢内查探。

    这一查探,才发觉王评事被魏青行用镣铐砸死在了监牢中。

    魏青行和王评事在监牢里究竟说了些什么,都不得而知。

    唯一知情的那个狱卒,在王评事入内后,就被支使到了一边。

    他最后瞧见的也就是魏青行砸死了王评事,换了王评事的衣服,给他索要钥匙离开。

    这狱卒不能算是魏家的人,会那么容易把钥匙给了魏青行,也是因为顶头上司的交待。

    而那个所谓的顶头上司,便是曾契。

    曾契原本的意思,是让他给魏青行行个方便,不要让魏青行在监牢内闹出事来。

    没想到他却意会到了这个地步。

    眼下整个魏家都在为了魏青行的死发疯,加上魏青行又是死在了大理寺外,曾契唯恐这把火会烧到了他的身上,自然是要将所有的事全部都讲清楚。

    越狱也好,弄死朝廷命官也罢,如今看来都是魏青行自己做出来的事,跟他大理寺沾不上半点关系。

    甚至他们还从魏青行穿的那套官服上,搜出了迷香。

    就是大理寺内官兵所中的那个迷香。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都能对上了。

    魏青行为了越狱,让王评事弄来了迷香,又因王评事阻拦,用镣铐砸死了王评事,再胁迫狱卒给了钥匙,点了迷香,用王评事的令牌出了大理寺。

    从头到尾都跟他大理寺没有一点关系,是魏青行非要越狱。

    至于在大理寺外射杀他的人是谁,这就跟大理寺更没关系了,是他魏青行的私仇!

    曾契调查了好些天,就给出来了这么一份结果。

    魏昌宏听完便掀了桌,暴怒至极。

    按大理寺的说法,合着他儿子的死,是咎由自取了?

    魏昌宏子嗣不少,魏青行也不是他唯一的儿子,可魏青行是他的长子,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么不明不白送了性命,魏昌宏如何能善罢甘休?

    可他派到魏青行身边的死士,俱是没了踪影。

    当天晚上究竟出了些什么事,魏昌宏是半点都不清楚,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猜测。

    大理寺如今给出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将自己给摘出来,逃避责任。

    这些魏昌宏心里都明白,可偏偏魏青行死时,就是穿着王评事的官服。

    且他是在大理寺外死的,这事是大理寺外巡逻的军队里的所有将士亲眼目睹的。

    就是这一点,让魏昌宏没有了借题发挥的余地。

    但凡没有那么多的证人,魏昌宏必定会血洗整个大理寺为他儿子陪葬。

    可众口铄金,曾契此人又颇为狡猾,直接在朝堂上给出了所有的证据,力证此事与大理寺无关。

    失踪的死士找不回来,魏昌宏心底已经清楚,这事必然是谢、徐两家中的人所做。

    除了他们以外,京里没有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能调离了曾契,分散开巡逻的军队,布下这等天罗地网,事后还能不留下一丝痕迹。

    只是他不清楚,这次出手的人,究竟是那徐京何还是谢郁维。

    这把火只能越烧越大,以至于整个朝堂上都不得安生。

    而这些事情,在闹大以后,皆是跟施元夕无关了。

    因为她只是一个身后无人的女学子,压根就没办法铺设这么大的局。

    从头到尾,都没什么人怀疑到了她的头上。

    是以,朝中动荡,她日子倒过得安生。

    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张妈妈和乐书还一起给她庆贺了生辰。

    过了正月十五后,国子监沐休假也彻底结束了。

    施元夕在这般混乱的局势下,又回到了国子监。

    此番国子监内的气氛也很是古怪,魏青行之死,在京中引起的波澜实在是过大。

    但凡是和朝上有所关联的,都不免受到了影响。

    施元夕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去了甲四级的讲堂。

    晋升至甲四级后,便不能再去从前的讲堂了,而是更换了一个地方,身侧的同窗也换了一批人。

    除了李谓外,王恒之、路星奕等人都见不到了。

    对施元夕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每当休憩时,李谓都会叫上她,和王恒之等人一并去用饭。

    大家聚在了一块,便和从前在同一讲堂内差不太多。

    只是今日的气氛更压抑些。

    王恒之一坐下,就同他们分享消息:“……朝上闹得厉害,除了大理寺,刑部也受到了波及,魏阁老如今是主张大理寺渎职,要求整个大理寺的官员都革职查办呢。”

    李谓眼眸深沉:“魏青行是自己越狱而死,却要换掉整个大理寺的人。”

    他低声冷笑了下,闭口不语。

    但施元夕已听懂了李谓的弦外之音,他这番话便是在说魏家霸道。

    “此事最无辜的,难道不是梁少卿吗?魏青行死的那天上午,他才被人刺伤,如今伤势都没有好全,就得要跟着倒霉……”

    施元夕一边吃着饭,一边安静地听着他们说话。

    她注意到了身边的人声音小了下来,便擡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就瞧见了路星奕和周淮扬走了过来。

    这二人在整个国子监内都尤其瞩目,一有动作,整个饭堂内都安静了下来。

    王恒之擡头,不明所以地看向了路星奕,就见路星奕轻皱眉头,走到了施元夕的身侧,道:“施元夕,京畿营方大人传你过去问话。”

    满场俱静。

    京畿营,方大人。

    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第一时间让人想起的,就是目前整个京中闹得最大的魏青行谋杀案。

    可施元夕和这事能有什么关系?

    ……托魏青行的福。

    假如想要人们忘记一件事情,那就需要被另一件更大的事所覆盖。

    施元夕在庙会上被暴徒袭击,用火铳打死了两暴徒的事,如今都没几个人讨论。

    每个人嘴里反复提及的,都是魏青行之死。

    此刻突然被路星奕找上,施元夕倒也没有半点惊慌。

    她只起了身,无比镇定地跟路星奕离开了。

    路星奕那番话,让许多人都对这事产生了好奇。

    加上他一路将施元夕往国子监内的训练场带,训练场不比其他的地方,这边就是个空旷的沙地,周遭根本没有遮拦。

    又正逢国子监生都在休息,听到了消息后,这边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学子。

    “这位是京畿营的方将军。”路星奕将她带到了一个穿着盔甲,身材魁梧的男人面前。

    找施元夕来,是有要事要问,这事也困扰了路星奕好几天。

    所以人一带到,他没有给施元夕多做解释,反而是看向了方运。

    方运微顿,目光落在了施元夕的身上。

    光从面上来看,她身形实在是瘦弱,瞧着实在不像是连杀两个暴徒的人。

    “这位便是施小姐吧。”方运面上不显,对施元夕笑得还格外和善。

    “方将军寻我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施元夕道。

    方运沉吟片刻,随后道:“有一个东西,还得要问问施小姐。”

    他人在京畿营中,来之前自然是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

    这里边的调查,包括不限于施元夕这段时间的行踪,还有庙会之事的始末。

    所有的事情都清楚了,施元夕的火铳来历也很明确,唯独一件事不合理。

    方运擡手示意身后的副将,副将递上来了一个锦盒,将其打开后,里面摆着的,赫然是施元夕此前用的那个火铳。

    “当日之事顺天府已经调查清楚,施小姐是情急之下不得已才使用了火铳。”方运停顿了下来,目光落在了她的面上:“施小姐有所不知,我如今掌管的京畿营中,就有一支火铳队。”

    “你所用的这把火铳,似乎跟黑市、军中,甚至是兵部如今内部制作的火铳,都不一样。”

    说不一样还是委婉了。

    实际上,是施元夕用的这个,杀伤力比起其他的好几个都要大。

    而且……

    路星奕亲眼所见,施元夕用这把火铳,连打了数次。

    要知道,目前大梁军中最好用的火铳,都只能一次一发。

    每次将弹丸填充后,还需得要用明火点燃火药,以此才能让火药爆炸,产生极大的伤害。

    而施元夕的这把火铳,却不需要这般复杂的流程,而是可以直接射出。

    路星奕说她每次在动作之前,都会扣动一下火铳。

    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和每次用都要进行填充,悬殊巨大。

    尤其方运自己就是将领,他实在太过清楚,目前火铳在实战中最大的缺憾,就是使用方式过于繁琐。

    这在打仗时是尤其致命的。

    可施元夕这一把……

    方运心头猛跳,一旦做实了可以连发数次,只怕如今什么朝中动荡都不重要了。

    火铳的变革,才将会在整个朝中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

    这位方将军来得比施元夕预料中的还要快。

    而且他似乎很是心急,急切地想要得到一个答案,甚至不惜公开向她发问。

    众目睽睽之下,施元夕轻擡眸,看向了他:“这把火铳,我特地请人改过。”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方运一颗心砰砰乱跳了起来,当下,他险些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要张口去问,是她找的那个猎户为她改的火铳吗?

    没错,在来之前,他们已经调查到了施元夕前不久找寻铁匠的事。

    这事也确实隐瞒不住,她身边的侍女乐书,在很多人面前露过面,有心去查,是必然能够查探到痕迹的。

    方运不只是知晓这件事,更知道施元夕找了很多的铁匠,都不甚满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打造的东西精细度完全不够。

    而且,他今日这么急匆匆地赶来见施元夕,是因为那个猎户已经离开了京城。

    这事甚至发生在施元夕用出火铳之前。

    如果是在施元夕用了这个火铳后,只怕方运还会怀疑她是想要隐瞒些什么。

    可是在遇到变故之前,就只能单纯是因为她心善了。

    猎户的娘子重病,调养之后也需要去往温暖的地方好好休养。

    京城是待不下去了。

    施元夕给了他一笔银子后,他便带着娘子南下了。

    方运已经派人去追了,但因为不清楚猎户的去向,需要时间来慢慢查明,他等待不及,就先来找了施元夕。

    却没想到,面前的施元夕,直接给出了一个他完全想象不到的回答。

    施元夕平静地道:“是京郊的一个猎户,根据我所画的图纸改的。”

    根据我所画的图纸改的。

    方运整个人彻底愣住。

    “可有什么不对吗?”施元夕状似疑惑又满脸无辜地看着他,声音轻飘飘的:“方大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